[第1卷]第151節:公孫弘與主父偃2


    ------------


    主父偃在中央時,趙王每日如坐針氈,害怕被主父偃打擊報複,他早就準備告發主父偃,卻一直隱忍不發。


    也怪主父偃倒黴,趙王的檢舉信隻不過舉報他收受諸侯賄賂,大不了落下個貪汙受賄的罪名。可當劉徹讀完趙王的檢舉信時,這位聰明自信的皇帝卻將其與齊王的死聯係在一起。


    事情的邏輯在劉徹的腦海裏變成了主父偃向齊王索賄不成,主父偃對齊王懷恨在心,並且借他劉徹的手整治齊王,這不就是活脫脫的一個大奸臣麽?


    劉徹無法容忍在他的眼皮底下還有人能瞞天過海,借刀殺人,如果此人不好好整治一番,那他哪還有臉當這個皇帝。


    沒幾天,主父偃就帶著一肚子狐疑被人從齊國抓到了長安,狐疑歸狐疑,主父偃的心理素質十分過硬,在牢房的日子照樣吃得香睡得好,見此情形,牢裏的獄卒更不敢怠慢了這位爺。


    在他蹲號子的同時,劉徹派人去徹查齊王的死因。結果正如主父偃所料,齊王情係畏罪自殺,主父偃並未脅迫。


    按理說,劉徹應該感到很欣慰,主父偃還沒有壞到他想象的地步,他貪財也可以理解,畢竟過了四十多年貧困的北漂生活,擱誰都會喜歡錢。


    劉徹打算關他一段日子,找個理由就把他放出來。


    雖然劉徹不想讓主父偃死,可是想讓主父偃這位老兄平時實在不注意團結同事,連父母親友都能斷絕關係,現在他落難,想落井下石的人一時間排成了隊。


    你說主父偃先生,能怪誰呢?


    劉徹麵對洶湧如潮的處死主父偃的聲音,也是十分頭疼,在這個問題上,他隻能以拖字決應對。


    聰明的劉徹低估了大臣們的智商,他們早就看出了劉徹的真意。


    雖然你是皇上,但如果這麽容易就被你這個小年青給糊弄過去,那我們就該迴家種田去了。


    他們打定主意一定不能讓主父偃翻身,主父偃要是一出來,還不找機會把他們都整死,正所謂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主殺派中的大臣重量級的人物公孫弘終於站了出來,向劉徹說了這麽一番話,“齊王自殺無後國除,齊國成為郡縣,主父偃是首惡,不殺無以謝天下!”


    這話乍一聽,前半句像是在誇人,可威力巨大的是後半句話,“無以謝天下”這幾個字讓劉徹的臉上火辣辣的,像被人扇了一道響亮的耳刮子。


    劉徹對公孫弘太信任了,他沒有懷疑這位老頭同樣懷有不良動機。


    要亂奸詐狡猾,主父偃不及公孫老頭萬分之一,主父偃不過是囂張了一點,收錢的時候不過是口子開大了,但他總算是條漢子,收了錢敢大方的承認,可公孫老頭就是表裏不一了,擅長背後捅刀,殺人不見血哪。


    “罷罷罷!”劉徹不想再為主父偃的事情頭疼了。


    公孫弘再一次得償所願,我所受的侮辱今天終於得到了償還,我的忍讓終於有了迴報。


    主父偃的案子就這麽定了,族誅。


    主父偃到死都沒能明白,是誰讓他走上了絕路!他也沒有機會去尋找這個答案。


    更為可悲的是,主父偃死後,長安城沒人替他收屍,後來直到來了個外縣的孔車把他葬了。


    公孫弘拔掉了眼中的一顆釘子,他的丞相應該更加平穩,而這位老頭卻也無例外的染上了位高權重者的通病。


    這種病比較常見,現在稱之為抑鬱症。因為高處不勝寒,丞相公孫弘得此病也在所難免。


    公孫弘靠著劉徹的寵幸做到了丞相,讓不少人眼紅,可他自己比誰都明白,自己沒什麽功勞,哪天在皇上麵前不得寵了,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公孫弘沒有多大誌向,他無非是希望自己能平安過了這一任,留下個好名聲,至於建功立業,那是皇上的事,他照辦就是了。可一想到皇上好大喜功,對光大祖宗基業樂此不疲,他就非常抑鬱。


    這一抑鬱,竟然得了病。得病期間,南方又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淮南王,衡山王謀反。這一下子,公孫弘的敬業精神就一覽無餘,他認為諸侯叛逆,是自己丞相不稱職的體現,他給劉徹上了一個自我批評的折子。


    沒想到,這一招果真奏效,劉徹大為感動,下書安慰公孫弘。


    劉徹的批複讓公孫弘的抑鬱症好了一大半,不久之後,竟然又能帶病工作了。


    元狩二年(前121年),寸功未建,以平頭百姓登上相位的傳奇老頭公孫弘走完了他的一生,病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舊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如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如楓並收藏漢朝舊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