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命令有條不紊地傳達下去,英華殿內凝重肅殺的氣氛也稍稍有所緩和。


    雖然殿內一些個小官小吏聽得是糊裏糊塗,不知道女帝口中那些所謂的老鼠、不安寧指的是什麽?但並不妨礙他們鬆了口氣。


    人生難得糊塗,人生糊塗易過;有時候,糊塗,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好了,如果沒什麽事的話,就退朝吧。”


    將所有事都安排妥當後,女帝掃視了一眼殿內朝臣,淡淡說了一句,而後起身離開,接著,內侍尖細的聲音再度響起。


    在朝臣們的恭送下,女帝一路迴到了英壽宮,甫一進英壽宮,女帝就揮手讓侍奉在殿內的宮女內侍退下,闊廣的英壽殿內,隻餘女帝一人,顯得有些孤寂。


    “準備好了嗎?”


    女帝忽然開口問道,在空寂無人的大殿內,顯得頗為怪異。


    “早已準備好了。”


    突兀的聲音在殿內響起:“一國氣運,隻為一個大先生,您真的覺得這樣值嗎?”


    “天下隻有一個大先生,當然值得。”


    女帝笑道:“當然,如果你能出手的話,也就無需如此麻煩了!”


    “貧道方外之人,不涉天地之爭,廟堂之謀,恐要讓陛下失望了。”


    模糊不辨男女的聲音再度響起:“再者而言,有慕容將軍和三萬龍城軍在,有那些江湖人在,又何須貧道出手。”


    “嗬嗬,朕早知國師會如此說。這最後一手,也隻是以防萬一而已,畢竟,那些江湖人,隻是為了名利,奸猾似鬼,可不怎麽靠得住啊!”


    “好了,準備吧,大先生,可已經到了。”


    “貧道告退。”


    ……


    煌煌百萬劍,一人戰一國。


    龍城向南數十裏,是一處頗具規模的綠洲,每到春夏,湖水澄碧,綠樹掩映,原也有一座小城,供往來客商歇腳之用,但自從龍城擴建後,這座小城便漸漸衰落下去,尤其是到了冬天,天寒風重,湖水結冰,這片綠洲幾乎就沒了什麽人,恍若一座空寂鬼蜮。


    當天際金光徹底破曉而出時,遠方天空,出現了一簾盈盈光幕,映耀著金光,粼芒點點,燦如星河,明似萬家燈火。


    光幕中,麵容清矍方正、儒衫綸巾整潔的大先生,攜萬劍,如仙人,漫步而至。


    《詩經》有雲:萬劍從雲落,仙人霄漢行;一曲閑雲歌,千家燈火明。


    大先生乘風禦空,攜萬劍而至這一幕,頗有詩中所言的飄渺壯闊之韻味,若是被一些浸淫詩詞歌賦的文人雅士所見,說不得也會有幾首像樣的詩詞歌賦出現,流芳百世。


    可惜,這裏除了莽莽沙漠戈壁,雪山蒼鷲外,就隻餘綠洲冰湖上,負手而立的慕容龍城了。


    一人即一軍的慕容龍城,當然不是什麽文人雅士。


    慕容龍城是一個年約不惑的中年男子,麵容輪廓分明,沒有北莽人特有的高鼻深目,看上去反而有些中原人的儒雅雋秀。據說,慕容龍城的母親是中原女子,身上有一半中原人的血統,所以與正統的北莽人有所不同。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慕容龍城的雙眸,眸光淺綠,如荒原中的沙狼,但卻不顯殘忍嗜血,反而有幾分珠玉寶石般的色澤與清潤,映著淡淡的金陽,泛著無窮的光暈,若長時間注視,恐不免沉淪。


    他的一雙手,同樣惹人注目,雙手潔白如玉,十指纖長,頗有幾分養在深閨人不知、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家閨秀的模樣。


    慕容龍城未著甲胄,而是穿著一襲月白長衫,腳蹬躡雲履,木簪束發,看起不像征戰沙場、鐵血無情的北莽軍神,而是一個遊曆天下的學子。唯獨腰畔一柄新月如鉤的彎刀,讓他多了幾分凜然煞氣。


    慕容龍城就那樣靜靜地站在冰凍的湖麵上,負手輕立,比不得攜萬劍,禦風雲,宛若謫仙人一般的大先生。


    但這份從容閑適,合著腳下的風雪冰湖,天際的晨曦金芒,一舉一動,莫不和諧自然,仿若這方天地的風雪、冰湖、晨曦、遠山和人,宛如一體,究極了天地自然至理。


    “先生遠道而來,何不在此休息休息?”


    慕容龍城的聲音,輕輕淡淡地響起,不疾不徐,似怕是擾了這方天地的和諧靜謐。


    “慕容將軍果然在此。”


    大先生一步一步從空中走下,如踏著無形階梯,緩緩落於冰湖邊緣,點點頭,似驗證了心中所想,也似鬆了口氣:“將軍可是來攔我?”


    “聖賢講仁義,先生自詡為聖賢子弟,又何苦多造殺孽。”


    慕容龍城搖搖頭,似惋,似歎:“先生何不退去?”


    “將軍說笑了,聖人謂仁,無幹戈兵燹,天下太平。而我來此,就是為了消弭兵燹戰事,也是行聖人之仁。”


    大先生笑道,萬千劍器輕鳴,如點頭附和一般:“將軍若能退西流之兵,於西流而言是福,於北莽而言亦是好事,消弭兵燹戰禍,是將軍之仁,亦是北莽之仁矣。屆時,我自會退去。”


    “我為兵家,於我而言,戰爭乃天職,不講什麽仁義道德,這番說辭可不怎麽準確。”慕容龍城擺擺手道。


    “此言謬矣。兵聖曾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大先生神情肅穆方正,如是在為學子講經解惑:“以戰止戰,方是兵家的核心思想,兵家最終的願望,亦是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此為大仁義也,慕容將軍為兵家子弟,亦當遵從此旨。”


    “唉,是我自討無趣了。”


    慕容龍城搖搖頭,歎息一聲:“大先生熟讀天下經書典籍,可為天下之師,與大先生說道理,豈不是我自討苦吃?”


    “先生所言,龍城受教。”


    說完,慕容龍城抱拳躬身一拜,這一拜,腳下冰湖發出清脆的鳴裂聲,而大先生身後漫天飛劍,亦在這一拜下,發出錚錚之音,似是受到了巨大衝擊,但也僅是一瞬,就已恢複原狀。


    “我想問先生一句:來此,可曾有怨?有悔?”


    “先生當知,你來此,是因為有人想讓你死。如非有人暗中相助,西流糧倉不毀,先生又何須來此?”


    慕容龍城一拜後,起身,雙手再度負於身後,一如先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刀試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知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知笑並收藏刀試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