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禮本來昨天就已趕到了西流關,駐守在南門外。
若火燒西流關,毒殺北莽大軍的計策未能竟功,有南門三萬人在,也算是可退可守;當然若是計策奏效,便可算作伏兵,為今之還施彼身之伏兵。
以三萬對四萬,看似懸殊不大,然而,西流三萬多士兵,除卻少部分上過戰場的退役老卒外,其餘的幾乎都是沒怎麽上過戰場的新兵,根本比不得北莽四萬能征善戰的正規軍,更遑論其中的龍城、黑水、金帳精銳。
三萬新兵對上能征善戰的四萬北莽正規軍,若是以守待攻,有城險可守,應該還有幾分勝算,但若正麵戰場對決,卻無異於是以卵擊石。
雞蛋碰石頭,可笑不自量。
但偏偏西流關這位素以沉穩剛健、善守而不善攻著稱的唐書城,就想用雞蛋碰一碰眼前北莽人這塊硬石頭。
戍時埋鍋造飯,亥時休息,寅時一刻起床整頓甲衣武器,寅時三刻準時出城迎敵,一連串的命令傳達下去,從頭至尾,沒人給任何人插話反駁的餘地。
吾以吾血洗青天,無非如此而已。
聲聲大風起蒼黃,無非一戰而已。
“當年北莽犯邊,太宗皇帝禦駕親征,陳兵列隊百萬眾,橫刀懸首慨而慷,一聲大風淩雲起,驚雷懾破北莽魂。一聲‘大風’,生生將犯邊的百萬北莽人嚇破了膽。古之氣象,今亦猶見也!”
周學禮撫著胡須,看著城下聲聲大風、聲聲無悔的三萬西流士兵,看著那杆迎風獵獵的血色赤陽旗,有憶,有歎,有哀。
聞言,楚傾幽微微一笑,如攬霜華星月,墨綢般的長發如綴長夜,流風輕繞:“先生一計而謀西流十萬軍,自也不比當年為太宗皇帝獻策、陳兵西流、一喝而退敵的淳風先生差。”
“姑娘說笑了,周某隻是小算了北莽人一把,但真正挽西流於危亡的是你而非我,火燒西流關,毒殺北莽三萬軍,謀其心,斷其行,周謀自愧弗如也,更難比當年淳風先生矣!”
周學禮苦笑著,連連搖頭道:“先生二字,亦休要提矣。”
“先生嚴重了,這火燒西流關,毒殺北莽三萬軍的點子並非晚輩所出,而是另有其人!”說著,楚傾幽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不遠處正癡癡望著城下獵獵旌旗搖曳的唐笑風一眼,輕輕道:
“再者說,當年先生布衣儒衫而從軍伍,鹿門穀中以三千農夫卻北莽大軍五萬,助皇甫都督成就百世功名,居西流而守其心,重一諾而終無悔,傾幽素來景仰,先生二字,敬先生功業,敬先生為人,自可當的。”
楚傾幽垂首下拜,如見師長。
“當不得,當不得!”
周學禮虛扶女子,口中雖言歎“當不得”,但眉宇間卻是笑意盈盈,那一番算是恭維的大實話,的確說到了他的心窩子裏。
說到底,學者清高,視錢財功名如浮雲,卻也爭一個名聲和一口氣兒。
“先生認為此次主動出兵攻打北莽大軍,是對,是錯?”
楚傾幽望著城關下的旌旗烈馬,眸光幽遠而清潤,仿若被夜間的清露洗濯過,那般的無暇,那般清澈,卻又那般的清涼而冷漠。
周學禮看著身旁的女子,那般清晰可見,卻又那般的遙遠,不可琢磨:“北莽如狼,如若不能將其打死打怕,他就會像跗骨之蛆一樣,緊咬著你不放。姑娘和都督想畢其功於一役,一舉將北莽打死打怕,解西流後顧之憂,周某欽佩不已。”
周學禮這般說著,也這樣想著。
“畢其功於一役,先生覺得我們操之過急了?”
楚傾幽輕輕一笑,漫無邊際的長夜映入深邃如淵的瞳眸,漆黑的不見一絲明光。
“兵法有言: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先生怎麽看?”
周學禮撚著胡須的手一頓,麵有疑惑,此言為昔年“兵聖”之言,凡為將從軍者,無一不知,正因為廣為人知,所以他才揣摩不出眼前人話語中的言外之意。
“不可勝,則防守;可勝,則攻;防守是因為兵力不足,進攻是因為兵力有餘。一言而已,眾人皆以為是,但實則愚也昧也。守則難勝,進則有餘,我倒是認為此言的本意是說如果想要勝利,就需要進攻,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也是最有機變餘途;而防守則會處於被動地位,捉襟見肘。先生以為如何?”
楚傾幽淡淡一笑,道。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著,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楚傾幽接著說道,語氣幽然,不惹一縷煙塵,空泠漠然:“此番主動發出兵,必也出乎北莽人意料之外,亦可謂奇也,正合兵法之道也。”
“先生以為,此戰我等可勝?”
“這……”周學禮蹙眉,撚著胡須的手忽是一抖,扯下一根花白胡須,但他卻好似沒有任何感覺,低頭思忖這,良久,那所有的疑慮,化作一聲長長的歎息:
“後生可謂,後生可謂啊。看來我真是老了,這人啊,活的時間越長,膽子反而越小,若能早個二三十年,我必也有這樣的膽識與魄力,可惜啊,老了,老了呦!”
周學禮搖搖頭,那最後一聲的呦呦顫音,染著悠遠綿長的笑意,如漫天綻開的雲霞虹霓,一瞬讓天地間的肅殺與清寒都淡薄了幾分。
“想來,那固執的唐老頭也是被你這樣說服的吧!畢竟,他也老了,可沒有你們年輕人這樣的銳意和魄力嘍。”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都督和先生眼中,先慮家國萬全,而後方慮成敗勝負,隻要可保全西流和百姓安全,一時成敗勝負,無關痛癢,故求穩求全矣。”
“倒是傾幽才疏誌淺,無都督和先生之眼界,亦無都督和先生之守國安土重責,方擇此策,激進而無方,勝敗之數,亦要多賴都督統兵之能。”
楚傾幽輕笑著,言雖無勝負之數,但微微勾落的唇角,眸光裏若隱若現的清輝,卻昭映著無窮的自信和決然。
“哈哈,姑娘此言,著然讓老夫汗顏呀。我不敢如此,是因為我沒有必勝的把握,讓這些人跟著我們拚死一搏,到頭來會是一種什麽樣的結果,我說不清,也害怕啊!我不敢冒這種險,所以我不喜歡做官,隻喜歡做一個出謀劃策的小人物,做些小事,像皇甫,像書城,像你,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啊!”
周學禮歎著,苦笑著,萬人去,幾人迴?這種關乎百千人生命的事,從來都不是什麽小事啊。
西流參差十萬戶,多少鐵衣裹枯骨?
大風聲聲言無悔,萬人去時幾人迴?
若火燒西流關,毒殺北莽大軍的計策未能竟功,有南門三萬人在,也算是可退可守;當然若是計策奏效,便可算作伏兵,為今之還施彼身之伏兵。
以三萬對四萬,看似懸殊不大,然而,西流三萬多士兵,除卻少部分上過戰場的退役老卒外,其餘的幾乎都是沒怎麽上過戰場的新兵,根本比不得北莽四萬能征善戰的正規軍,更遑論其中的龍城、黑水、金帳精銳。
三萬新兵對上能征善戰的四萬北莽正規軍,若是以守待攻,有城險可守,應該還有幾分勝算,但若正麵戰場對決,卻無異於是以卵擊石。
雞蛋碰石頭,可笑不自量。
但偏偏西流關這位素以沉穩剛健、善守而不善攻著稱的唐書城,就想用雞蛋碰一碰眼前北莽人這塊硬石頭。
戍時埋鍋造飯,亥時休息,寅時一刻起床整頓甲衣武器,寅時三刻準時出城迎敵,一連串的命令傳達下去,從頭至尾,沒人給任何人插話反駁的餘地。
吾以吾血洗青天,無非如此而已。
聲聲大風起蒼黃,無非一戰而已。
“當年北莽犯邊,太宗皇帝禦駕親征,陳兵列隊百萬眾,橫刀懸首慨而慷,一聲大風淩雲起,驚雷懾破北莽魂。一聲‘大風’,生生將犯邊的百萬北莽人嚇破了膽。古之氣象,今亦猶見也!”
周學禮撫著胡須,看著城下聲聲大風、聲聲無悔的三萬西流士兵,看著那杆迎風獵獵的血色赤陽旗,有憶,有歎,有哀。
聞言,楚傾幽微微一笑,如攬霜華星月,墨綢般的長發如綴長夜,流風輕繞:“先生一計而謀西流十萬軍,自也不比當年為太宗皇帝獻策、陳兵西流、一喝而退敵的淳風先生差。”
“姑娘說笑了,周某隻是小算了北莽人一把,但真正挽西流於危亡的是你而非我,火燒西流關,毒殺北莽三萬軍,謀其心,斷其行,周謀自愧弗如也,更難比當年淳風先生矣!”
周學禮苦笑著,連連搖頭道:“先生二字,亦休要提矣。”
“先生嚴重了,這火燒西流關,毒殺北莽三萬軍的點子並非晚輩所出,而是另有其人!”說著,楚傾幽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不遠處正癡癡望著城下獵獵旌旗搖曳的唐笑風一眼,輕輕道:
“再者說,當年先生布衣儒衫而從軍伍,鹿門穀中以三千農夫卻北莽大軍五萬,助皇甫都督成就百世功名,居西流而守其心,重一諾而終無悔,傾幽素來景仰,先生二字,敬先生功業,敬先生為人,自可當的。”
楚傾幽垂首下拜,如見師長。
“當不得,當不得!”
周學禮虛扶女子,口中雖言歎“當不得”,但眉宇間卻是笑意盈盈,那一番算是恭維的大實話,的確說到了他的心窩子裏。
說到底,學者清高,視錢財功名如浮雲,卻也爭一個名聲和一口氣兒。
“先生認為此次主動出兵攻打北莽大軍,是對,是錯?”
楚傾幽望著城關下的旌旗烈馬,眸光幽遠而清潤,仿若被夜間的清露洗濯過,那般的無暇,那般清澈,卻又那般的清涼而冷漠。
周學禮看著身旁的女子,那般清晰可見,卻又那般的遙遠,不可琢磨:“北莽如狼,如若不能將其打死打怕,他就會像跗骨之蛆一樣,緊咬著你不放。姑娘和都督想畢其功於一役,一舉將北莽打死打怕,解西流後顧之憂,周某欽佩不已。”
周學禮這般說著,也這樣想著。
“畢其功於一役,先生覺得我們操之過急了?”
楚傾幽輕輕一笑,漫無邊際的長夜映入深邃如淵的瞳眸,漆黑的不見一絲明光。
“兵法有言: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先生怎麽看?”
周學禮撚著胡須的手一頓,麵有疑惑,此言為昔年“兵聖”之言,凡為將從軍者,無一不知,正因為廣為人知,所以他才揣摩不出眼前人話語中的言外之意。
“不可勝,則防守;可勝,則攻;防守是因為兵力不足,進攻是因為兵力有餘。一言而已,眾人皆以為是,但實則愚也昧也。守則難勝,進則有餘,我倒是認為此言的本意是說如果想要勝利,就需要進攻,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也是最有機變餘途;而防守則會處於被動地位,捉襟見肘。先生以為如何?”
楚傾幽淡淡一笑,道。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著,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楚傾幽接著說道,語氣幽然,不惹一縷煙塵,空泠漠然:“此番主動發出兵,必也出乎北莽人意料之外,亦可謂奇也,正合兵法之道也。”
“先生以為,此戰我等可勝?”
“這……”周學禮蹙眉,撚著胡須的手忽是一抖,扯下一根花白胡須,但他卻好似沒有任何感覺,低頭思忖這,良久,那所有的疑慮,化作一聲長長的歎息:
“後生可謂,後生可謂啊。看來我真是老了,這人啊,活的時間越長,膽子反而越小,若能早個二三十年,我必也有這樣的膽識與魄力,可惜啊,老了,老了呦!”
周學禮搖搖頭,那最後一聲的呦呦顫音,染著悠遠綿長的笑意,如漫天綻開的雲霞虹霓,一瞬讓天地間的肅殺與清寒都淡薄了幾分。
“想來,那固執的唐老頭也是被你這樣說服的吧!畢竟,他也老了,可沒有你們年輕人這樣的銳意和魄力嘍。”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都督和先生眼中,先慮家國萬全,而後方慮成敗勝負,隻要可保全西流和百姓安全,一時成敗勝負,無關痛癢,故求穩求全矣。”
“倒是傾幽才疏誌淺,無都督和先生之眼界,亦無都督和先生之守國安土重責,方擇此策,激進而無方,勝敗之數,亦要多賴都督統兵之能。”
楚傾幽輕笑著,言雖無勝負之數,但微微勾落的唇角,眸光裏若隱若現的清輝,卻昭映著無窮的自信和決然。
“哈哈,姑娘此言,著然讓老夫汗顏呀。我不敢如此,是因為我沒有必勝的把握,讓這些人跟著我們拚死一搏,到頭來會是一種什麽樣的結果,我說不清,也害怕啊!我不敢冒這種險,所以我不喜歡做官,隻喜歡做一個出謀劃策的小人物,做些小事,像皇甫,像書城,像你,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啊!”
周學禮歎著,苦笑著,萬人去,幾人迴?這種關乎百千人生命的事,從來都不是什麽小事啊。
西流參差十萬戶,多少鐵衣裹枯骨?
大風聲聲言無悔,萬人去時幾人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