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家有蛟龍,謫天落九幽”,說的就是洛家洛天幽,當今洛家家主承恩公洛天覺的弟弟,洛家二爺洛天幽。
若說洛天覺以其陰毒狠辣顯於世,那麽洛天幽則以其修行之質名於天下。洛天幽的蛟龍之名,不是吹噓出來的,而是一拳一腳打出來的。從京城的皇親貴胄,到江湖的草莽英豪,從大唐的太安,到楚國金陵,洛天幽一路走,一路打,走出了一個蛟龍名,打出了一個同境無敵手。
當年有真武山的年輕道士下山問道,百裏破一境;而洛家的蛟龍也曾登山訪魔,登一山而破一境,登三山而入滄海,提酒高歌斬桃枝,直闖魔山最深處的生死殿,最後若非魔山的聖人出手,洛天幽或許真的可能生生闖入魔山的聖殿。
洛天幽的天驕之名,是實實在在打出來的,即便朝野江湖再不恥洛家所為,但對於洛家的蛟龍,卻是實打實的佩服。畢竟,這個春秋江湖,還真沒幾個人敢闖那座魔山。
“大自在法……”
唐書城鬆開手,道:“洛天幽的膽子還真不小,闖了人家的地盤,奪了人家的東西,現在還想創出一門比肩魔山《大自在天子法》的功法,《大自在法》,嘖嘖,若是讓魔山那幾個老不死的知道了這個名字,說不得會直接打上你們洛家,剝了洛天幽的皮?”
“都督說笑了。”影行無奈道,似沒想到眼前這個大人物竟然會說笑,畢竟上一刻,他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死亡。
“這信上所言,究竟是怎麽迴事兒?”
唐書城返身迴到桌案前,語氣又變得肅穆凜然。
眾人的目光不由轉向屋子中央的影行,想知道究竟是什麽事情惹得這位素來溫和有禮的邊關老將大發雷霆。雖然與唐書城接觸的時間不長,但唐笑風能感覺到這位鎮守邊關的老將是一個胸懷寬廣、待人處事溫和有禮之人,能讓唐書城大發雷霆,心生殺意,絕對不會是什麽小事兒。當然,也絕對不會是什麽好事。
西流關現在就像是一個脆弱的瓷器,稍微有外力碰觸,就會支離破碎。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任何壞事兒,即便隻是一件小事,也很可能演變成一場不可預估的大禍,一場於西流而言的滅頂之難。
所以,眾人的眼裏除了探究,還有深深的憂慮。
“怎麽,不想說嗎?”看到影行沒有說話,唐書城的目光變得冷峻起來,反倒是語氣輕淡了些,不似先前那般凜然,但屋裏的所有人,都感到一種山雨欲來的壓抑。
“都督,究竟發生了什麽事?”仿似有竹木草石跌落深潭的泠泠清音響起,衝淡了屋內稍顯沉重的氛圍。
唐書城抬頭,發現楚傾幽正凝眸淺笑地看著自己,不覺間,他心中的怒意也削減了幾分。
沉吟數息,唐書城再度看向垂首而立的影行,道:“學禮重傷垂危,征集的物資糧草被毀,這本該是許胖子負責的事情,但卻由洛家影衫衛前來傳信,這件事,恐怕與洛家小子有直接關係吧?”
“什麽?周先生重傷垂危?”棠無愁薛小刀等人驚唿道,魏破關更是一臉不善地盯著影行。
周學禮是誰?唐笑風不認識,也沒見過麵。但他卻知道這個人,或者說整個西流地界,沒幾個人不知道周學禮。
手無縛雞力,胸藏安國策;本是讀書人,提筆投邊戎。說的就是周學禮。
周學禮本是西魏人,從小勤讀詩書,通書畫音律,曉兵法韜略,但西魏素來重武輕文,周學禮曾投考科舉,卻屢第不中,後來隻能委身於縣衙做了一個刀筆小吏。身處紅塵中,自有紅塵事兒,縣衙縣令貪贓枉法,周圍大小官員皆阿諛逢迎,周學禮自謂詩書禮儀清高人,眾人皆醉我獨醒,不屑與之為伍,遭致縣令同僚嫉恨,誣其收受賄賂,將他革職下獄,待秋審後押解邊疆從軍流放。
獄中,周學禮歎曰:“吾命恐不久矣!”
果然,誣陷周學禮的縣令諸吏,深知周學禮之才,害怕事泄,又怕他日後報複,便想在押解途中將其滅口。然而動手時,恰逢一個落魄遊俠兒路過,救了周學禮一命。
看到救他的遊俠兒,周學禮目露異光:“頭頂三星,眉間有痣,胸藏龍虎風雲,將來必成大器,願終身相隨!”
聞言,落魄遊俠兒大笑,仰天高歌:“大丈夫生當青雲誌,扶搖而上九天闕。”
於是,一個逃獄的西魏窮酸書生,一個落魄的東唐遊俠兒,結伴向東,一路入唐境,一路入西流。
於是,那年冬天,有一落魄遊俠兒披甲上馬,有一窮酸書生提筆定計,領三萬平民,夜斷北莽糧道,擊退五萬攻城的北莽精銳,名動天下。
那個落魄的草莽遊俠,名皇甫,現在的北疆大都督;那個窮酸書生,便是現在的周學禮。周學禮沒有官職在身,不是因為他功不足封賞,而是他不願意當官,他曾推拒了皇帝的封賞和邀賜。書生自有書生義,一諾之言,堪輕功名利祿與生死。
周學禮雖沒有功名官職在身,也非唐人,但在西流,卻沒有人不尊敬他,皆願尊稱他為一聲“周先生”。
然而此時,這位素來令人敬佩、欽慕的人卻重傷垂危,也難怪唐書城在看到書信後勃然大怒。
“還不說嗎?你真的以為唐某不敢動手殺人嗎?”唐書城淡淡說著,不輕不重的語氣,卻似刀鋒一般凜然森寒。
“此來少爺告訴於我,待戰事結束後,他當親自於都督麵前負荊請罪,所以我不敢擅作主張。”影行躬身,聲若霧雨流淌。
聞言,唐書城眉峰一挑,如一柄利劍脫鞘而出,不屑道:“好一個洛家影衫衛,當真不怕死?還是說有洛家撐腰,便以為某真的不敢動你,不敢動洛家小子?”
話音方落,磅礴的內力唿嘯而出,一頭血龍虛影憑空而現,影行周身的漆黑霧氣驟然被吹散,繼而影行悶哼一聲,臉色驟然蒼白如紙,嘴角鮮血涔涔,跌倒在地。
“都督息怒!”就在此時,洛溪言縱身躍出,擋在唐書城身前,抱拳躬身一禮,轉身看向倒地不起的影行,急促道:“影叔,將實情告訴都督,大哥那裏,自有我去說。”
洛溪言的稱唿,在屋裏並未引起多大的反應。洛溪言,京城洛家二公子的身份,並不是什麽秘密,他也從未掩飾過,想來在踏入西流關之前,唐書城就已派人查驗過他們的身份底細。至於唐笑風他們幾人,山上相處數年,自然是心知肚明。
至於洛家二公子為什麽會到英賢山,一居數載,這個事情就不得而知了,至少唐笑風是真不清楚。
“二少爺。”影行站起身子,欲向洛溪言行禮,中途卻被洛溪言挽住:“影叔,你知道我不喜歡這樣!”
“規矩就是規矩,這是洛家的規矩,也是這個天下的規矩。”影行掙脫了洛溪言,向後退了幾步,恭謹道:“二少爺,洛家之所以是洛家,就是因為洛家遵守規矩,如果沒有規矩,洛家就不再是洛家了。”
影行的話,令洛溪言一怔,記憶中,他曾聽父親講過類似的話:“大唐之所以容得下洛家,是因為洛家懂規矩,上下尊卑的規矩,如果我們洛家不懂不守這條規矩,洛家早就沒了。”
他懂父親那句話的意思,所以,他也懂影行這句話的意思。故而,他沒有再阻攔影行,在其恭謹行禮後,洛溪言點了點頭,淡淡歎道:“將事情原委告知都督。”
洛溪言的語氣雖然平淡,但卻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哀然憂歎,就像一個樊籠,緊緊地束縛禁錮著他,無可奈何。
影行抬頭看了一眼他從小看著長大的少年,似悲哀,又似欣慰。
生在洛家,就得規規矩矩地活著,不管你想,還是不想?
莫名的,唐笑風忽然想起懷中那本神秘古籍中的一句話:“天有道,順為凡,逆為仙,隻在中間顛倒顛。”
顛顛倒倒,有順有逆,芸芸眾生,都隻是一顆無可奈何的棋子而已。
若說洛天覺以其陰毒狠辣顯於世,那麽洛天幽則以其修行之質名於天下。洛天幽的蛟龍之名,不是吹噓出來的,而是一拳一腳打出來的。從京城的皇親貴胄,到江湖的草莽英豪,從大唐的太安,到楚國金陵,洛天幽一路走,一路打,走出了一個蛟龍名,打出了一個同境無敵手。
當年有真武山的年輕道士下山問道,百裏破一境;而洛家的蛟龍也曾登山訪魔,登一山而破一境,登三山而入滄海,提酒高歌斬桃枝,直闖魔山最深處的生死殿,最後若非魔山的聖人出手,洛天幽或許真的可能生生闖入魔山的聖殿。
洛天幽的天驕之名,是實實在在打出來的,即便朝野江湖再不恥洛家所為,但對於洛家的蛟龍,卻是實打實的佩服。畢竟,這個春秋江湖,還真沒幾個人敢闖那座魔山。
“大自在法……”
唐書城鬆開手,道:“洛天幽的膽子還真不小,闖了人家的地盤,奪了人家的東西,現在還想創出一門比肩魔山《大自在天子法》的功法,《大自在法》,嘖嘖,若是讓魔山那幾個老不死的知道了這個名字,說不得會直接打上你們洛家,剝了洛天幽的皮?”
“都督說笑了。”影行無奈道,似沒想到眼前這個大人物竟然會說笑,畢竟上一刻,他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死亡。
“這信上所言,究竟是怎麽迴事兒?”
唐書城返身迴到桌案前,語氣又變得肅穆凜然。
眾人的目光不由轉向屋子中央的影行,想知道究竟是什麽事情惹得這位素來溫和有禮的邊關老將大發雷霆。雖然與唐書城接觸的時間不長,但唐笑風能感覺到這位鎮守邊關的老將是一個胸懷寬廣、待人處事溫和有禮之人,能讓唐書城大發雷霆,心生殺意,絕對不會是什麽小事兒。當然,也絕對不會是什麽好事。
西流關現在就像是一個脆弱的瓷器,稍微有外力碰觸,就會支離破碎。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任何壞事兒,即便隻是一件小事,也很可能演變成一場不可預估的大禍,一場於西流而言的滅頂之難。
所以,眾人的眼裏除了探究,還有深深的憂慮。
“怎麽,不想說嗎?”看到影行沒有說話,唐書城的目光變得冷峻起來,反倒是語氣輕淡了些,不似先前那般凜然,但屋裏的所有人,都感到一種山雨欲來的壓抑。
“都督,究竟發生了什麽事?”仿似有竹木草石跌落深潭的泠泠清音響起,衝淡了屋內稍顯沉重的氛圍。
唐書城抬頭,發現楚傾幽正凝眸淺笑地看著自己,不覺間,他心中的怒意也削減了幾分。
沉吟數息,唐書城再度看向垂首而立的影行,道:“學禮重傷垂危,征集的物資糧草被毀,這本該是許胖子負責的事情,但卻由洛家影衫衛前來傳信,這件事,恐怕與洛家小子有直接關係吧?”
“什麽?周先生重傷垂危?”棠無愁薛小刀等人驚唿道,魏破關更是一臉不善地盯著影行。
周學禮是誰?唐笑風不認識,也沒見過麵。但他卻知道這個人,或者說整個西流地界,沒幾個人不知道周學禮。
手無縛雞力,胸藏安國策;本是讀書人,提筆投邊戎。說的就是周學禮。
周學禮本是西魏人,從小勤讀詩書,通書畫音律,曉兵法韜略,但西魏素來重武輕文,周學禮曾投考科舉,卻屢第不中,後來隻能委身於縣衙做了一個刀筆小吏。身處紅塵中,自有紅塵事兒,縣衙縣令貪贓枉法,周圍大小官員皆阿諛逢迎,周學禮自謂詩書禮儀清高人,眾人皆醉我獨醒,不屑與之為伍,遭致縣令同僚嫉恨,誣其收受賄賂,將他革職下獄,待秋審後押解邊疆從軍流放。
獄中,周學禮歎曰:“吾命恐不久矣!”
果然,誣陷周學禮的縣令諸吏,深知周學禮之才,害怕事泄,又怕他日後報複,便想在押解途中將其滅口。然而動手時,恰逢一個落魄遊俠兒路過,救了周學禮一命。
看到救他的遊俠兒,周學禮目露異光:“頭頂三星,眉間有痣,胸藏龍虎風雲,將來必成大器,願終身相隨!”
聞言,落魄遊俠兒大笑,仰天高歌:“大丈夫生當青雲誌,扶搖而上九天闕。”
於是,一個逃獄的西魏窮酸書生,一個落魄的東唐遊俠兒,結伴向東,一路入唐境,一路入西流。
於是,那年冬天,有一落魄遊俠兒披甲上馬,有一窮酸書生提筆定計,領三萬平民,夜斷北莽糧道,擊退五萬攻城的北莽精銳,名動天下。
那個落魄的草莽遊俠,名皇甫,現在的北疆大都督;那個窮酸書生,便是現在的周學禮。周學禮沒有官職在身,不是因為他功不足封賞,而是他不願意當官,他曾推拒了皇帝的封賞和邀賜。書生自有書生義,一諾之言,堪輕功名利祿與生死。
周學禮雖沒有功名官職在身,也非唐人,但在西流,卻沒有人不尊敬他,皆願尊稱他為一聲“周先生”。
然而此時,這位素來令人敬佩、欽慕的人卻重傷垂危,也難怪唐書城在看到書信後勃然大怒。
“還不說嗎?你真的以為唐某不敢動手殺人嗎?”唐書城淡淡說著,不輕不重的語氣,卻似刀鋒一般凜然森寒。
“此來少爺告訴於我,待戰事結束後,他當親自於都督麵前負荊請罪,所以我不敢擅作主張。”影行躬身,聲若霧雨流淌。
聞言,唐書城眉峰一挑,如一柄利劍脫鞘而出,不屑道:“好一個洛家影衫衛,當真不怕死?還是說有洛家撐腰,便以為某真的不敢動你,不敢動洛家小子?”
話音方落,磅礴的內力唿嘯而出,一頭血龍虛影憑空而現,影行周身的漆黑霧氣驟然被吹散,繼而影行悶哼一聲,臉色驟然蒼白如紙,嘴角鮮血涔涔,跌倒在地。
“都督息怒!”就在此時,洛溪言縱身躍出,擋在唐書城身前,抱拳躬身一禮,轉身看向倒地不起的影行,急促道:“影叔,將實情告訴都督,大哥那裏,自有我去說。”
洛溪言的稱唿,在屋裏並未引起多大的反應。洛溪言,京城洛家二公子的身份,並不是什麽秘密,他也從未掩飾過,想來在踏入西流關之前,唐書城就已派人查驗過他們的身份底細。至於唐笑風他們幾人,山上相處數年,自然是心知肚明。
至於洛家二公子為什麽會到英賢山,一居數載,這個事情就不得而知了,至少唐笑風是真不清楚。
“二少爺。”影行站起身子,欲向洛溪言行禮,中途卻被洛溪言挽住:“影叔,你知道我不喜歡這樣!”
“規矩就是規矩,這是洛家的規矩,也是這個天下的規矩。”影行掙脫了洛溪言,向後退了幾步,恭謹道:“二少爺,洛家之所以是洛家,就是因為洛家遵守規矩,如果沒有規矩,洛家就不再是洛家了。”
影行的話,令洛溪言一怔,記憶中,他曾聽父親講過類似的話:“大唐之所以容得下洛家,是因為洛家懂規矩,上下尊卑的規矩,如果我們洛家不懂不守這條規矩,洛家早就沒了。”
他懂父親那句話的意思,所以,他也懂影行這句話的意思。故而,他沒有再阻攔影行,在其恭謹行禮後,洛溪言點了點頭,淡淡歎道:“將事情原委告知都督。”
洛溪言的語氣雖然平淡,但卻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哀然憂歎,就像一個樊籠,緊緊地束縛禁錮著他,無可奈何。
影行抬頭看了一眼他從小看著長大的少年,似悲哀,又似欣慰。
生在洛家,就得規規矩矩地活著,不管你想,還是不想?
莫名的,唐笑風忽然想起懷中那本神秘古籍中的一句話:“天有道,順為凡,逆為仙,隻在中間顛倒顛。”
顛顛倒倒,有順有逆,芸芸眾生,都隻是一顆無可奈何的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