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林桂祿迴到家來,給林玉娟把已經染好色的棉線都帶迴來了。(.)自然是他給付的錢,林玉娟高興的謝了。她看棉線色差不太大,顏色都還算正,心裏也挺滿意的。趁著太陽好,都先掛在院子裏再晾一晾。到了下午,收了棉線與姐姐秀娟一道都繞成了線團備用。家中家務忙的妥當後,林玉娟開始教齊氏還有林秀娟學織手套。這織手套本來就不是什麽難事。這麽學了一下午,母女兩個也都會了。於是這上街買賣泡菜的一幹事情都讓林桂祿帶著兩個兒子去做了。母女三人在家專心的織手套,襪子等小件。手套都是露著手指頭的那種,織起來又容易又快。三個人兩三天也織出來六七副。襪子怕需求的人不太多,隻織了倆雙。打著賣不出自家人穿的主意呢。


    這時已經立冬,天氣已經冷起來了。棉襖也都穿上了身。自家的小船,在林老爺子的幫助下。中艙隔板鋪好,林桂祿自己早用蘆葦編好了棚子。也按在船中艙上,兩邊固定好也可遮風擋雨了。自此以後乘船出門就更方便了。林玉娟想想,雖然已經織了幾副手套,但是爺爺奶奶那裏總是要送兩副過去。自家人現在除了小弟也是一個都沒。就把幾副手套並襪子交給了林玉扣,讓他想法子去賣了。自己與姆媽姐姐在家繼續織手套。而且家裏有男子,自己成天往外跑也不太好看。關鍵還是冷啊,雖然船上有小棚子可跟家裏比起來還是冷不少。嘿嘿,不想出門。


    “哥哥,你就跟著爸爸的船一起上街去。這手套就往那店鋪裏那些掌櫃,店老板的推銷看看。總要有點小錢的人才願意花這錢。如果不行,就讓爸爸劃船送你們去書院附近看看。這大冬天的,我想那些學生們磨墨寫字什麽的總不好帶個棉手套吧。順便看看有哪家願意買我們家醃菜的一起推銷了。”林玉娟這是讓林玉扣做個上門推銷員了。


    “那這手套襪子賣多少錢一副合適呢?”林玉扣問道


    “這手套跟襪子從棉花到線再到染色,家裏人工不算,每副成本都要三文左右。你先十五文賣了看看,有人還價最多隻能少個一兩文的。再少就不行了。”


    齊氏母女三個在家織東西暫且不提。[.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就說玉扣帶著幾副手套襪子跟林桂祿一起到了鎮上。隻因林桂祿早上去的太早了,開店做生意的都講究個開門生意。不願意還沒開張就先花出錢去。所以林玉扣一時也不是很順利。他一連跑了好幾家,一副手套襪子都沒賣出去。後來還是個店老板指點了他幾句,他才知道是怎麽迴事。想想還是先往學院走一趟,於是找到了正在送貨的林桂祿交代了一聲就自己往一家家私塾去了。


    溱潼人的生活還是比較富足的。跟江南鄉下是沒得比的,可是比起全國的大部分農村來說又屬中上了。所以讀書識字的人還是不少的。鎮上私塾大大小小的也有五六家,小鎮最東頭還有個名氣很是不錯的陽明書院。據說,成立至今已有七八十年。雖然進士出的不太多,但是秀才舉人時不時的總出幾個。這對附近十裏八鄉的讀書人來說也算是個很好的學院了。


    林玉扣自然也是按著順序從西往東一家家打聽。一家家推銷。走了兩家他才發現,私塾裏多半還是啟蒙的小兒,也有半大小子。大多又是住在附近的,身上最多也就一兩文銅錢。十五文錢也不算少了,也沒幾個大人讓孩子隨身帶了這麽多錢的。沒得到了街上瞎胡著亂買。


    林玉扣看看自家織的這些手套,就是成年人的手也能套進去了。想想還是去陽明書院去推銷了。至於這些小私塾嘛,少不得要教家中的姐妹再織兩副小點的出來。到得私塾下課,家長來接時再來推銷,肯定事半功倍。


    一路走到了小鎮最東頭,走到書院門口已是快出了小鎮。林玉扣抬頭看了看,刻著陽明書院四個大字的匾額已經有了些風霜。匾額下的院門是敞開的,林玉扣就徑直走了進去。但是沒走幾步就停了下來,因為他聽到了讀書聲。另幾間課室裏還有先生在講課。他就沒敢這麽魯莽的再往前去。


    他對讀書人還是很敬畏的,他自己雖然認得幾個字。但是跟這裏的學生比起來那真是什麽都不是了。再說了,人家上課自己也是不好打攪的。也隻有退到門外等待下課時間。


    等了好一會才看見有三兩個學生出來走動,想來是課間休息一會,喝水如廁之類的。現在還沒到中午吃飯時間呢,就這麽迴去又有點不甘心。看來自己以後要算好時間再來。想了想硬著頭皮又重新走了進去,堵住兩個學生行了禮。見學生都比自己大,嘴裏又喊道“請兩位大哥留步。”那兩位學生自然是很詫異了,看這半大孩子的樣子就不是自己書院的。不知道跑進來喊住自家有什麽事。


    林桂祿趕緊舉起自己的右手,手上戴著一隻藏青色的棉線手套,五根手指外露。“請兩位看看這手套怎麽樣,戴著它在這冬天磨墨寫字既暖和又一點都不礙事。”一遍說著手指不停的做抓捏各種動作。然後又把包袱攤開,給那兩位學生一人遞過去一隻手套。“你們也套上試試就知道了,很好用的。”


    這兩人見了新奇東西也是很好奇的。心想試就試吧,接過手套一人一隻套在手上。感覺還挺不錯,雖然沒有棉手套(裏麵填充棉花)的暖和。可是這個靈活啊,寫字都能帶呢。怎麽的也比光著手強啊。


    “怎麽賣呀?”其中那個有點兒瘦高個兒的問道。


    “隻要十五文一副。”林玉扣說。


    “這麽貴呢?才一副手套”另一個個兒矮的聽了嫌貴。


    “哥哥們不知道啊,我可是看著家裏人做的。先是把棉花撚成線,然後還要染色,最後再上機器織。很是麻煩的。你看這手套都有彈性的,又合手。就是特意為你們這樣的讀書人做出來的。”因為妹妹一直叮囑要保密,織手套的方法一定不能教別人知道了。所以他隻能胡謅說是機器織出來的。


    也不知道是手套確實好用還是特意為讀書人製作的給打動了他。那個瘦高個兒說“那小兄弟你給我來一副吧,就這藏青色就行。喏,十五文錢給你。”說著掏出荷包,點出十五文錢遞給了林玉扣又扭過頭去問自己同伴“你要不要也來一副?”


    那同伴說,“我呀不急,現在天還沒那麽冷呢。我看看你戴著好用不,好用我再買。”林玉扣一聽這樣看來這位今天是不會買了。前麵跑了好多家都沒賣出去一副,現在開了個張,林玉扣心裏總算定了,這手套還是有人買的。


    “兩位大哥,我能走到你們學堂門口去賣麽?”林玉扣順便問了一句。


    “現在夫子也都去休息了,有一刻鍾時間我去與你叫來。問問他們需要不。”瘦高個兒還滿熱心的。


    “那真是謝謝您了。”說著林玉扣又彎腰行了個禮。


    “麽得事。”說著兩人迴到教室。遠遠的隻見那瘦高個兒也學著林玉扣舉起一隻手給大家看看他的新鮮玩意兒。一時間還留在教室的學生也有五六個圍了上來好奇的看著這種新奇的手套。七嘴八舌的問著,然後見瘦高個兒指了指自己。又一會會過來了三個學生,其中一個問道“這手套是你賣的?”林玉扣答“是,幾位哥哥,也看看?有黑色,藏青色,還有副紅色的。您要哪種顏色?”


    “黑色吧,給我戴了看看好不好用。”這個學生說道。林玉扣趕緊拿了副黑色的遞給他,他接過以後套到手上,伸出五指“嘿,好用,這顏色寫字磨墨也不怕弄黑了。”另兩個見了也一人拿過一副試戴,都說好用。


    林玉扣一聽心中歡喜,這是又要賣出三副拉。滿臉帶笑的說“幾位哥哥,手套是十五文一副。”領頭的那個剛才就問過自己同學價錢了,有心想還價沒好意思。隻有掏了荷包付給林玉扣十五文,另兩個一個也爽快的付了錢,剩下一人手裏沒帶錢跟同伴借了也都買了。林玉扣一看這迴沒費什麽事,又拿出襪子跟三人推銷。三人看了看也沒再買。


    一共就帶來七副手套,轉眼賣出去四副。林玉扣心中暗美,又繼續兜賣。不過別人也多是觀望,剩下的手套也沒有再賣出一副。他見這裏沒什麽生意,人家又快要上課就又轉移陣地。隻得向這些學生打聽他們每天的上下課時間,明天掐著點兒來才好。又想著從這陽明學院迴到街西頭自家船上一路上有很多店鋪呢。自己再挨個兒問一遍去。一路問下來,總算有家老板也花了十四文錢買了一副。挑的是藏青色,紅色的不耐髒買手套的人都沒考慮過要買它。看來這手套還是黑色好賣,自己迴家要跟家裏人說一下才行。這麽一直走到橋上,看見林桂祿在船上正等著他呢。


    “怎麽這麽久才迴來?我等你半天都沒看見你迴來,又上街找了你一趟還沒看見你。都急死我了。”林桂祿看見兒子迴來了嘴裏忍不住叨叨兩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裏水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席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席拉並收藏夢裏水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