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瑜迴到並州,半城縞素,此次出征死傷不少,也就意味著近萬小家庭失去親人。此等沉悶景象,顯然對周少瑜影響不小頗有負擔。


    縱然即便這些家庭並沒有怪罪周少瑜的意思,可周少瑜自己卻沒法做到那麽安然。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李秀寧她們顯然是想讓周少瑜更深刻的體會這個道理,進一步的成長起來。是以眼下卻也不急著勸說開解,且看看周少瑜自己如何應對。


    而另一邊大梁方麵,早在高玉瑤無恙的消息傳迴開始,大梁之內便立刻發生了變化。


    就在今歲初,高玉瑤新政,重新劃分行政區域,且開恩科,很是提拔了一批新科進士。這些人品級不高,但架不住多啊。


    如果說高玉瑤不在,他們群龍無首之下麵對朝廷中樞的指令尚且猶疑卻不得不照辦。而現在,高玉瑤即將迴歸,在知道最近中樞所作之事之後,不管是出於忠心也好,還是著急表明自己態度立場也罷。


    總之,一場由下至上的官場反抗出現了,並隨著高玉瑤的返程進度進一步擴大影響。


    是以到了最後,朝中大臣都顧不得朝中政務卻也並非隻是因惶恐而無心的問題,而是就算處理了政務,一出了朝房,壓根沒人執行。


    而這時候,高漸申還尚未病逝。可見就算是高漸申,其實也毫無辦法,那些新晉官員可不買他的帳。而朝廷中樞一旦失去了對地方的掌控,那要來還有何用?


    許是知道事不可阻,氣不順的高漸申這才加速了病情惡化的速度?


    高漸申是撒手人寰了,大多大臣也是惶恐不安,但總歸還是會有人心不甘。無疑,最易產生這種情緒的,便是那些自認本有很大可能爭一爭皇位之人了。


    如果說蕭氏皇族一開始對高玉瑤的感官極好,那麽現在,那是截然相反。


    高玉瑤成為太後垂簾聽政開始攬權,為謀支持,實行諸王分封,憑此一點,皇室自然是極為支持的。完全不覺得這裏頭是個坑。


    而隨著事態發展,他們也總算瞧出來了,眼下除了黔王還好好的待在黔州府城之外,還有哪位親王有個好結果?至多也就是迴了京師繼續混吃等死。而就算是黔王,實際上就剩下最後那麽一個府城的地盤了,整個黔州已然被蕭姽嫿和潭州方麵給瓜分。


    而後隨著時間推移,高玉瑤憑借自身能力高超的手段一步步總攬大權,對他們這些皇室宗親的態度也愈發冷淡,甚至有打壓之意。


    直到這時候他們才猛的發現,似乎分封諸王什麽的,壓根就是個坑?得虧他們還一個個喜滋滋的往下跳,且為了跳坑,少不得一番龍爭虎鬥。


    那就是個白眼狼!最毒不過婦人心!


    皇室對於高玉瑤的看法,眼下大抵莫過於此。在他們看來,他們給了高玉瑤支持,那麽就應當好好的迴報,結果呢?勢大了轉手就賣?不對,應當說一開始就是利用!沒利用價值就準備扔?


    霧草,怎麽感覺比狗還不如。人家養個狗都未必舍得這麽隨意丟掉呢。


    高玉瑤為什麽好端端的要離開京師跑去曆城待了這麽久?無非就是當時製衡太大唄。當時除卻各大世家影響力不低之外,那些個皇室也開始搞事情。


    那麽索性點,京師我不要了可以吧?隻要她所發的政令能夠順利傳達下去並且掌控兵權,那都不叫個事。


    事實證明高玉瑤的成功,她一歸來,地方立刻歸附,隻知太後而不知朝廷。到了這時候,哪怕你在京師身份再高也是白搭。


    可皇室親族不甘心呐,你說你好好的死外邊多好?我蕭家江山,憑啥要讓你一屆女流掌權?甚至還要仰仗你的鼻息過的戰戰兢兢?


    當然了,縱然不甘,卻還不至於傻乎乎的去直接起兵。開玩笑麽,拿什麽起兵?就算各王府皆有護衛,可這才多少。至於說拉攏實權將領,若真拉的動,京師就不會在高玉瑤還未歸來之前就早早實行戒嚴了。


    是日,高玉瑤於返程途中得知高漸申病故之事,悲痛萬分,協小部禁衛快馬先行抵達京師進入高府。次日,諸多皇室成員同來祭吊,因身份特殊,高玉瑤自是要命人設宴款待。


    “高丞相仙去,我等亦是悲痛萬分,然逝者已逝,太後身係天下,還望節哀才是。”率先開口的是一位老親王,真按輩分算,都已經是小皇帝的太爺爺那一輩,此外還是上一任的大宗正,在宗室當中,聲望卻是不低。


    有了這位帶頭,其他人也紛紛出言一番好意勸慰。


    “諸位有心了。”高玉瑤似是頗為欣慰的樣子,頗有幾分憔悴的臉上帶上了幾分笑容。


    “在座的都是自家人,相互照應關心實屬應當,太後女中巾幗,英明神武,自垂簾聽政以來功績無數,我等相信,有太後在,定能讓我蕭氏梁朝再複巔峰!”老親王一臉和善迴道:“此次太後北征勞苦功高,此等付出,我等皆看在眼裏,隻是時下特殊,無法慶賀,不若我等以茶代酒,一同敬太後一杯。”


    此話自然又得到了眾人響應紛紛附和,高玉瑤自無不可,點點頭,命人重新奉茶。


    “世人對哀家誤會頗多,不想諸位卻能理解,哀家心中甚慰,隻是戴孝在身,不宜飲酒,謹以此茶以表謝意,還望諸位能繼續支持哀家。”言罷,高玉瑤滿飲杯中之茶。


    “這是自然。”老親王笑的更燦爛了。


    “咦?爾等為何不飲?”高玉瑤發現不對,臉色不滿的質問。


    不等老親王答話,當中便有一中年男子站了出來,抬手一指高玉瑤,哈哈笑道:“哈哈哈哈哈,世人皆以為你高玉瑤手段了得,如今看來不過爾爾罷了!為何不飲?自是茶中有毒!”


    “什麽!”高玉瑤驚怒,這邊要拍案而起,然而起身動作才剛剛做出來,卻是忽然扶住腦袋癱坐下去,似是極為痛苦的咬牙道:“爾等卑鄙!”


    “卑鄙?高太後真是好威風啊!你說你一介區區女流,好好的待在宮裏享福不好麽?非要奪權把持朝政!你想做什麽?臨朝稱製不成!”中年男子大聲質問道。


    在場的宗室其實不少,不過除了少部分之外,大多人都的表情都極為震驚,顯然對今日之事絲毫不知情。而這時候,這中年男子轉過身再道:“如今太後把持朝政意圖不軌,皇帝昏庸不似人君,我河西王行此義舉,重歸大權於蕭氏,爾等還不快快棄暗投明?”


    此話一出,有人做不住了,立刻站出來道:“莫要將功勞皆攬在你自己身上,還有我弘農王……”


    “還有我……”


    “……”


    一下子站出五六個,顯然便是今日之事的主謀了,至於那位最先發言的老親王,卻是老神在在,一聲不吭。他出頭不過是收了可觀的好處罷了,可不會這麽輕易站隊,且以他的身份,也沒人敢逼迫他站隊。總歸不論將來誰當皇帝,他都有辦法獲得一定的話語權。至於自己爭?算了,心動歸心動,可到底老到一定程度了,至於自家子孫,就那些個蠢貨,真抬上去,怕是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一眾宗親麵麵相覷,卻也知曉現在正是抉擇之時。高玉瑤已經中毒,肯定沒戲了,但幾個親王,這般公開表態的話,將來想要轉換立場那是不可能的,又不得不謹慎。


    “一等將軍蕭起聞願唯河西王馬首是瞻!”


    “一等將軍蕭起尹願唯弘農王馬首是瞻!”


    “……”


    第一時間表態的,自然早就是已經站隊了的,不然不會這麽快。至於一等將軍,隻是一個封號,並無實權,這種宗親關係已經比較遠了,再穿個兩三代,連封號都不會再有,和庶人無異。


    就在那些尚無抉擇的宗親猶豫之時,一個罕見的反對之聲卻是出現了。


    “爾等好大的膽子,居然敢行謀逆之舉!”郡主蕭婉娥起身怒道。“莫要忘了,這裏可是高府!”


    這位京師善懷閣分會的會長,雖受善懷閣的影響對於高玉瑤的高感度不高,但人家是名正言順的太後,小皇帝也是合理合法的繼承登基。而這些人明顯是準備殺高玉瑤廢小皇帝,這不是大逆不道嘛?


    可惜,沒人搭理她,這位性子想來怪異的郡主一直以來就不怎麽受待見,別的宗親逢年過節就算不走動也會奉上禮物,而蕭婉娥這,基本冷冷清清。也不對,那是以前,自打成了京師善懷閣分會的會長,蕭婉娥暗地裏的人脈廣著呢。


    不過蕭婉娥的後一句話卻是讓在座的人反應過來,對啊,這裏是哪?高家!在人家家裏明目張膽的下毒?若是直接就毒死了還好說,不然但凡還能唿喊,喚來侍衛,就算死也能帶走幾個墊背的吧。


    聞言,紛紛下意識朝高玉瑤看去。這一看,更驚了,隻見高玉瑤好端端的坐在位置上,笑容燦爛卻有幾分詭異,總歸不像是中毒了。


    “精彩精彩,想不到哀家歸來,還能看上這麽一出好事,哀家還沒死呢,就這麽迫不及待爭取支持,是太急了?還是……太蠢?”高玉瑤玩味道。然而外人不知曉的是,她現在心裏卻是大唿蕭婉娥壞事,讓他們繼續選擇站隊啊,到時候有一個算一個,正好都修理了,這些宗親的財富,她可是眼饞好久了。


    “你,你怎麽無事?不,不可能啊!”老親王說話都哆嗦了。既然高玉瑤無事,隻能說明人家早就看穿一切,也就是說,他們危險了!


    “是啊,不可能對不對?說到底,還是你們太蠢啊!”高玉瑤搖搖頭,一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一閃而逝。


    高玉瑤當然知道老親王指的是什麽意思。單憑他們,壓根沒可能做到滲透高府,也就是說,高家內部有內應,甚至於內應還不少。而造成這個局麵的結果,卻是由已經病逝的高漸申而起。


    當高玉瑤快馬趕迴,便知高漸申隻留下一句遺言給她,原話便是‘此事皆因我一人而起,無旁人無關,切莫要牽連百官’。


    然而這隻是明麵上留下的遺言,而背地裏,卻又是另一番策劃。高漸申並非不疼愛自己女兒,隻是他不會允許高玉瑤繼續坐大,再這般下去,就算高玉瑤自己沒想法,也架不住下邊人的推波助瀾,莫要忘了,前幾年便已經有人上奏請高玉瑤登基。


    然而他就要死了,無力阻止,而他死後,更無人能鎮住百官行抗拒之舉。那麽,隻能利用皇室宗親了。


    命死忠之人按照指示聽從宗親安排謀害高玉瑤,同時留下秘密遺書,以父親身份問罪高玉瑤,將此事變得更加名正言順,在高漸申的勸說以及皇位的誘惑下,幾位欲謀皇位的親王決定暫且聯手共除大敵,別的以後再說。為保險起見,幾位親王還各自將自己的侍衛暗中集結,以備不測。


    隻要高玉瑤一死,除卻個別死忠,都不得不為自身將來考慮,從而因此重新走出選擇站位,或許的確會亂上那麽一陣子,但為了皇位,一切都值得。而高漸申也因此大義滅親的舉動保住高家忠名,更不會出現什麽女帝。


    隻是現在麽……


    “父親啊,你就這般對待女兒我的麽?”高玉瑤心中一歎。“可惜,人心是會變得啊,你若在,他們固然不會反叛於你,可是,你已然離世而去了啊。”


    得到密報的高玉瑤的將計就計,正愁還要怎麽想辦法榨取宗室呢,這下好,自己送上門來了,謀逆之舉,怎麽判罰都不為過。當然了,高玉瑤並不會將高漸申的謀劃宣揚出去,這不僅僅是因為會影響她高玉瑤以及高家的名聲,而是作為女兒最後一點心意,既想做大梁忠臣,那便體麵的走好,還是莫要和這些糟事牽扯了。免得後人非議。


    隻是,真真是孤家寡人了。


    從今往後,蕭氏皇族宗親不會喜歡她。而高家,也因為高漸申留下的態度,不會容納她。高玉瑤隻能獨自堅持向前。


    總歸是女子,脆弱的時候往往會下意識尋求一個港灣,不由自主的,卻是想到了周少瑜。


    高玉瑤用力搖搖頭,沒有可能的事,何必去想,還是先解決眼前的事吧。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抽個美女打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漫憂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漫憂傷並收藏抽個美女打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