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有旨,邀攝政王一見……”前來傳達口令的太監很是客氣,這可是攝政王呐,而且還是外姓人,雖說此舉必定遭到京師裏那些皇族的反對,可他可不認為那些人能翻出什麽風浪來,以太後之威,隻要迴去,勢必強勢鎮壓一切。


    “我知道了,勞煩帶路。”周少瑜還頗有些詫異,要知道這些天以來,這還是高玉瑤第一次主動要見他。而在此之前,哪怕周少瑜主動求見,也被以各種理由推延。


    見麵的地點也出乎周少瑜的意料,居然並非涿城內,而是城外那處帳篷!這是要幹嘛?


    老實說,周少瑜都有點不知現在該用何種態度來對待高玉瑤,論兩人的關係,再親密的行為都有過,可架不住那妹子大有要斷絕的意思啊。


    “臣參見太後……”思來想去,周少瑜決定保守。一進大帳,幹脆連頭也沒抬便拱手彎腰,且先看看高玉瑤的反應再說。


    “你可是,好大的膽呐。”高玉瑤清冷的聲音傳來,質問道:“哀家且問你,辦那安魂儀式,為何不先與哀家言語?眼下可好,你會下將士戰死沙場,難道哀家麾下就沒有?你弄的如此隆重,讓哀家如何自處。”


    周少瑜聽得心頭火氣,合著這事怪我咯?是誰壓根不給機會見麵的?連麵都見不到,我咋告訴你和你言語一聲?難不成還托夢啊!


    再說了,若不是為了多留些時日,我幹嘛非得在這兒辦安魂儀式,迴並州再辦不是效果好的多?不但物資充裕更加彰顯隆重,且觀看之人加之口耳相傳影響更甚,更能讓將士願意效死。而這兒呢?再隆重也就那樣了。


    當然,這是謀論方麵的想法,安將士心固然重要,但周少瑜此舉也是真心實意,無論如何他們都是跟隨他再戰死他鄉的。


    “太後如此英明神武,自是有法子解決。”周少瑜很是嘲諷的語氣道,隨後一甩衣袍轉身:“若無他事,恕臣下身體不適就此退下。”


    “怎麽,就如此不想看見哀家?”高玉瑤質問。


    到底是誰不想見誰?周少瑜剛想這般說,怎料話未出口,就感覺到一副火熱的身子後後背貼了上來。


    “你這壞人,好端端辦那安魂儀式作甚?那般情景,我又如何好邀你前來?哼,告訴你,哀家不高興了,要狠狠的罰你,必讓你今日下不得床……”


    誒誒誒?納尼!


    周少瑜直接呆立,好一會都沒反應過來,這前後態度話語差距太大,真真叫人哭笑不得。


    “呆子,還傻站著作甚?”


    “還請太後自重……”


    “別鬧,你什麽德行我還不知曉?”


    “或許是有什麽誤解?我這人向來正人君子,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哪怕美女坐懷……”


    “你立刻就亂?不然你的手在做什麽?”


    “哎呀,誤會誤會,前些日子守城受了些小傷,大夫說多做抓握動作有利恢複。絕非有意輕薄……”


    “絕非有意?你看,你下意識都行此舉,豈不是更能說明你是何德行?咦?這下你又如何解釋現在此舉?”


    “臣聞太後身上似有膏藥之味,定然有傷在身,臣略通岐黃,為太後著想,故而寬衣解帶為太後做一個全麵檢查,以免疏漏留下病症。”


    “那你還真是……忠心呐!啊……你你你,這下又如何解釋?”


    “臣感太後心有鬱結,故作此疏通之舉,好讓太後發泄一番……”


    “你,你,你真是……誒喲,輕些輕些,莫要太用力了。”


    “無妨無妨,一會太後就該說用力了。”


    “呀……壞人,壞人壞人壞人……你果然便是那世上最厚顏無恥之人了!”


    “看來太後身邊小人太多,總是向太後危言聳聽獻讒言,像我這般正人君子又如何會厚顏無恥呢?是以太後記住了,往後有人說我壞話,那肯定是假的,那是嫉妒我。若是好話,那你得放大十倍百倍來聽,因為世間凡夫俗子,又如何知曉我有多少好?”


    “不許再說話了,唔……”


    “喔?理解理解,少說多做埋頭苦幹麽。”


    “!!!”這樣也行?哎呀,這壞人,還真‘埋頭’啊!


    油嘴滑舌,昏天暗地,沒羞沒臊……


    如此這般,七日之後……


    大梁殘軍已經大抵收攏,共計八萬餘人,一切後續事宜也基本搞定。高玉瑤已經不能繼續在這涿城待下去了,待得越久,朝中變故越大,她還得迴去收拾殘局,重掌大權。


    沒有告別,兩人也默契避開此話題。一覺醒來,身邊已無佳人蹤跡,隻留幾分淡香殘存。周少瑜清楚,這一迴,便是真真正正的劃清界限,再見麵時,便是敵人了。


    “果然妹子就不能找太聰明且有權利欲的啊,這叫個怎麽一迴事。”周少瑜搖頭歎道。


    可不是嘛,高玉瑤這真是有點理智過頭了,發覺自己的情感有變,立刻果斷斷交,以免身陷。至於說前麵這七日……額,算是最後的瘋狂?說起來想想過程,是有點沒羞沒臊了點。


    論起來還有個類似的,蕭姽嫿……


    真論感情,蕭姽嫿那兒未必差很多,可人家更狠,直接抹人脖子!哆嗦……這事還是不要迴想的好,每想一次,脖子就涼颼颼的。


    幽州戰事就此結束,論各方得失,周少瑜損失了萬餘將士,卻很是刷了一把聲望,尤其是在大梁朝廷都置太後以及皇帝不顧的情況下,周少瑜悍然出兵更是顯眼。此舉之後,誰還想以亂臣賊子之名安在周少瑜腦袋上,壓根不可能。


    高玉瑤一方可以說勝也可以說敗。不過明麵上自然是大勝而歸,畢竟突厥之威脅已經解除。但實際上卻是大敗,身困燕城差點身死不說,朝廷中樞被高漸申掌控將高玉瑤棄之不顧。此番率軍而歸,少不得要經曆一番明爭暗鬥。且位於南方東越州的布局,也因為兵力調動要推遲許久。


    這一點對於周少瑜而言是個好消息,雖說周三山已經攻破朱崖島,可那是和當地本土勢力聯合打下的,且地盤新占,根基未穩,實力遠遠不足,若此時和大梁發生摩擦,那是十分不利的。還好,高漸申這般一鬧,卻是讓周三山有了更多的時間將南越地區以及朱崖島的勢力穩穩發展起來。


    突厥最慘了,也是阿史那忽沁心太大,若是穩紮穩打,不管燕城之局,隻先行攻破新羅令其俯首,再多加收買夷人之心。得新羅、夷人相幫,突厥必然再次勢大。結果倒好,新羅熬過去了,而原本臣服的夷人更是成為大敵。阿史那忽沁成功放出一頭貪婪的猛虎。


    是日,高玉瑤返程消息傳來,火鳳便與孫守仁達成協議,於荊州退兵。


    若是再拖延時間,時局對火鳳而言可不是那麽順利了。高玉瑤看似算得勝歸來,但短時間內並無餘力襲擾豫州,是以理論上,火鳳完全還可以繼續攻打荊州,也借著這一點,選擇此時罷戰談和還能從孫守仁那撈一點好處出來。


    不然的話,越往後拖,不但大梁能逐漸騰出手來,已經和吐蕃停戰的蕭姽嫿也難保是什麽選擇。


    再說了,火鳳出兵荊州的真正目的是什麽呢?當真是攻城略地麽?不然!


    兵發荊州,此事本就是以蕭姽嫿那邊的情形而定。若吐蕃威脅不大,蕭姽嫿輕輕鬆鬆就能解決,那麽火鳳不但不會兵發荊州,甚至還會兵進長安以作牽製。而若是吐蕃勢大,蕭姽嫿一時無法解決,這才會出兵荊州以安蕭姽嫿之心,因為此舉會讓蕭姽嫿後方無憂,能調遣更多兵力對抗吐蕃。


    而吐蕃一開始就聲東擊西打了蕭姽嫿一個措手不及,很是吃了虧,隨後戰事焦灼你來我往各有勝負,但總體而言,卻是以守勢為主,換言之,蕭姽嫿略占下風。那麽火鳳自然選擇了計劃中的後者,出兵荊州。


    莫要忘了火鳳名為女帝,可實際上也是周少瑜的人了。而對於周少瑜而言,經妹子們商議,蕭姽嫿一方的勢力,必須還要存在,不能太弱,也絕不能太強。


    太強了不用說,隻能是將來的大敵。可若是太弱,蕭姽嫿未來的敵人裏頭可是有著高玉瑤為首的大梁朝廷,等於說有著共同的敵人,此一點,隻要利用得當,完全可以獲得更多的好處優勢。


    是以,蕭姽嫿若為吐蕃所敗,那必然是不願意見到的,更莫說吐蕃方麵和大梁朝廷目前關係還不錯。別說被打敗了,就是因此被削弱的太多,都不願意見到。


    一旦蕭姽嫿的實力消耗過頭,那她得發展積蓄多久才能有能力出兵去攻打孫守仁乃至大梁?


    至於說可以趁著蕭姽嫿實力不濟之時自行征討占領?這便有點異想天開了。


    且不說大梁絕不會樂意見到周少瑜一家獨大,必定有所舉動。單說征討蕭姽嫿一事,哪怕人家削弱的再厲害,也會帶來不少的死傷,且占領那麽大的地盤需要發展,屆時精力畢竟受到限製。可是莫要忘了,論軍事實力,終究還是大梁最強,而且還不是一星半點。


    所以火鳳出兵荊州也就成了必然,隻要在後方無憂的情況下,蕭姽嫿才有更多的兵力可供調遣以抗突厥,而兵力一多,自然更容易打出優勢,從而不讓損失過大。


    而另一方麵,火鳳麾下委實缺乏精兵強將,而這玩意是需要實戰才能逐漸磨煉出來,出兵荊州,也算是練兵了。正好大梁朝廷那邊也無經曆管顧豫州,大可安心出兵。


    眼下北方戰事結束,吐蕃也因為老讚普離世而停戰,那麽火鳳自然沒有必要再打下去,趁機撈點好處閃人才是正理。


    計劃便是這麽個計劃,總體而言還是順利的。不過對於秦良玉而言,卻很是不滿意。


    “若是秀寧姐在,怕是已然攻入襄陽了吧。”迴師途中,秦良玉不由如此想著。


    曆史上的秦良玉,其統兵打仗之能毋庸置疑,不過那是曆史,不是現在的秦良玉。對秦良玉而言,李秀寧亦師亦姐,一點一點教導她,加之李秀寧的戰績擺在那,是以秦良玉對李秀寧,那是心悅誠服。


    固然計劃中並無攻占襄陽之安排,可若是能攻入襄陽搶一波鎮南大將軍府的庫藏也是好的麽,幾百年的將軍府,還是荊州此等富庶之地,咋可能沒點積蓄?隻可惜,麵對孫守仁的嚴防死守,秦良玉頗有些頭大。


    好吧,還是對自身要求太高,且不說孫守仁絕非庸碌之輩,光看秦良玉自己,真正獨自統兵才幾次。經驗還缺的很哩。


    周少瑜帶兵返迴並州,火鳳和秦良玉也順利返程抵達洛陽。而這時候,驚人的消息再次傳出。


    以世人的看法,高玉瑤此次歸來,勢必會進行一場大清洗,而她與高漸申父女之間的對決,尤被人關注,紛紛猜測會議何種結局收場,然而叫人大跌眼鏡的是,在高玉瑤返迴京師途中,高漸申疾病發作,就此病逝……


    這下子,整個京師頓時惶惶不安起來。


    群龍無首啊!


    高漸申若在,以他特殊的身份加之人脈能力,即便高玉瑤順利奪迴大權,行事也會顧忌一二。畢竟高漸申終究是她父親,所謂百事孝為先,身為太後,更要重視此舉以為萬民表率,明麵上絕不會胡來。


    現在好了,高漸申病逝了!


    固然放棄出兵援救是高漸申的意思,也是他強製壓下各方反對意見,並因此縱容諸王暗中拉攏以謀大位。但他們大多人,一個從犯的名頭可是跑不了。而高玉瑤可不是什麽手軟之人,死在她手裏的大臣還少了?


    眾臣惶惶不安度日如年,若不是因為禁衛軍以及城防軍忽然戒嚴,任何人不得擅離京師,怕是跑掉的大臣以及親眷不會太少。


    “該死,那兩個統領難不成以為此時表忠心便能逃脫罪責麽?”大臣們務必的惱怒的想著。本來嘛,早做什麽去了,若你們一開始就如此強勢,那毫無兵權的高漸申還強壓的下來?那麽自然的,他們也不會眼下這般處境不是。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抽個美女打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浪漫憂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浪漫憂傷並收藏抽個美女打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