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沒有當場拆穿,也讓事情尚且有幾分餘地。然而其走的幹脆的架勢,也擺明了並不是因為圖謀什麽才不拆穿。
若說當真隻是顧忌李隆基最近心緒不佳,卻也未必完全是。不過也像高力士說的,此事拆穿對於皇室對於李隆基都沒好處,除了丟臉還是丟臉。此外便是給玉真公主麵子了。
玉真公主到底知不知曉周少瑜身份呢,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高力士看來玉真公主現在和周少瑜的關係不一般,單憑這一點,玉真公主勢必也逃不出問責。
既如此,反正拆穿也沒好處,不若低調處理,還能賣玉真公主一份好,何樂而不為?
如果玉真公主知曉周少瑜的來曆,那麽,無需他人動手,就是玉真公主自己,也會主動讓周少瑜離開的。
正如高力士所猜測,周少瑜和玉真公主可謂不歡而散,一個堅持讓周少瑜離開,一個又堅持留下,矛盾之下,能夠緩和才叫奇怪。
然而讓高力士沒想到的是,他仍舊將事情想簡單了。
從道觀出來,李隆基的麵色好看了不少,顯然心情好上許多,然而在登上馬車之時,卻麵色一冷,輕聲道:“此事你親自去辦,手腳幹淨些。”
高力士一愣,雖未說具體事宜,但跟隨李隆基多年,哪能不知李隆基所指何事,這便是就是讓他去負責處理掉周少瑜啊!
這也讓高力士心生疑惑,李隆基固然不算極為大肚之人,但也不至於無半分容人之量,今日之事雖能讓李隆基惱火,卻不至於殺人泄憤,那麽也就是說,李隆基其實認出周少瑜來了?
高力士不會也不敢細問,低頭應下,隨後並沒有隨著李隆基一同迴宮,而是自行準備去了。
李隆基端坐於馬車內,麵色掙紮,好一會才長歎自語道:“要怪,便怪你不該打玉娘的主意吧。”
是夜,周少瑜臨時住所,隨著一批帶甲士卒的猛然衝入院門,尚未安睡的周少瑜猛然一驚,毫不猶豫摸出長劍橫在身前,站出屋門警惕的看著院內來人。
士卒並未直接實行抓捕,而是層層包圍,隨後高力士邁步而入,對著周少瑜一拱手,道:“墨癡先生,得罪了。”
說罷,大手一揮,喝道:“爾等速將此參與謀逆要犯拿下!若有反抗,就地格殺!”
“喏!”眾士卒立時殺氣騰騰撲將上前。
周少瑜麵色鐵青,無論如何沒想到高力士居然會下手這麽快,是故意迷惑他放鬆警惕麽?
應當不是!不然高力士的表現又怎會如此,那麽,便是李隆基親自下令的麽?
隻能是如此了。
“李隆基……”周少瑜雙目一眯,格擋開致命一刀,長劍一收,長槍刺出。坐以待斃?沒可能的!
不過還端是好算盤啊,今日太子李瑛等人的事情才剛剛發生,不管以後如何定性,至少在現在,李瑛犯的便是逼宮謀逆之罪,以這等理由來抓捕周少瑜,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一記橫掃,又是一名士卒被敲中後背,頓時口吐鮮血倒地掙紮不起。周少瑜一甩槍花,冷聲道:“差不多就可以了,憑你們還留不下我,莫逼我殺人。”
高力士看著小院內橫七豎八已經倒下的十餘人,臉色變幻不止,委實沒想到這位看起來文縐縐的家夥居然有如此絕頂武力,本以為帶來三十人已是穩妥,不想,怕是還真攔不下,就這還是人家手下留情不殺人的前提下,不然砍瓜切菜,怕是對付他們更加簡單。
此等情況,即便高力士不怕,但麾下將士士氣已然跌入低穀,一個個驚懼不已,此人不可敵也,簡直恐怖如斯!(嗯嗯,大夥都喜歡拿這詞吐槽,我也試試?)
然而就這麽放走?那誰又來承擔李隆基的怒火?
場麵一時僵持,高力士也拿不定主意。周少瑜冷哼一聲,長槍一收,一個急跑翻牆而去。
高力士一呆,還能這樣的?也不是故意還是真沒反應過來,好一會才猛然驚叫道:“速追,還有,你速速迴去多帶人手!”
作為右監門衛將軍,高力士當然有一點的調兵之權,既然三十人拿不下,那就多叫,一百人不行,兩百人總可以吧。
唐長安實行宵禁,既已入夜,街上當無甚人影,且坊門已閉,內外隔絕。
周少瑜從未想過事情居然會落到這麽一步,不但被李隆基親眼瞧見,還實際上壓根就認出他來了,應該說不愧是皇帝麽?這戲演得,虧得周少瑜還以為他沒認出自己來呢,合著壓根就是在看自己笑話?
事已至此,周少瑜也顧不得許多了,哪怕強行擄人的手段很low,可眼下也隻剩下這麽一招,但就算如此,也不是現在想要擄人便擄人的,不得不說宵禁製度的確很大程度上製止了夜晚犯罪,就算周少瑜強行衝開坊門,可接下來卻絕不會那麽順利,不能將楊玉環直接帶走,那又能隱藏到哪兒去?所以就算要擄人,也要等何時的機會和相應的藏人準備才是。
至於眼下,卻是隻能有一個去處,那便是平康坊,作為長安最大紅燈區,宵禁自然是個擺設,越是夜晚越是人多,隱藏起來自然更加簡單。
“跑了?”翌日,晨起的李隆基得到迴稟,眉頭大皺,卻也沒有要怪罪高力士的意思。而是歎道:“也不怪你,應當說,他能跑掉才算正常,畢竟……罷了,命人加強搜捕,此外,太真那裏多派人手守衛。”
周少瑜一連消失數日不見,而道觀內的變化也不小,本來李騰空似乎要被強行遣走,卻被楊玉環懇求留下,隻是就連李騰空也失了幾分自由,不得隨意外出。道觀外層層把守,哪怕是觀內之人,進出都需嚴格檢查,謹防隻言片語傳入。
如此情況之下,即便無人告知,楊玉環和李騰空也知道,勢必是周少瑜出事了,但顯然也被他跑掉,不然的話,這防備的還能是誰?
楊玉環麵若死灰,主要到不是擔心周少瑜,而是李隆基此舉,意味已經再明白不過了,哪怕現在還未動手,但已然將她視作禁臠,絕不許外人染指。這讓楊玉環心中最後一絲僥幸都破滅掉。
“怎會如此。”楊玉環臉上哀愁之意漸濃。
李騰空張張嘴,卻不知說何是好,說周少瑜會來的?問題是種種跡象表明,周少瑜自身難保,作為宰相之女,多少還是有一些手段消息渠道的不是。
至於指望武惠妃和李瑁,嗬,如今太子李瑛倒台,太子之位空置,母子兩人一門心思撲在這上頭,恨不能李隆基立即下旨讓李瑁得太子之位,這種時刻,又怎麽可能會出頭,便是心中有意見,也隻會忍住隻作不知。
“聖駕將至,太真妃,準備接迎吧。”一名由宮內遣來名為照顧起居實為眼線監視的宮人出現道。
聽聽,太真妃,顯然楊玉環即便仍為女道,但在知情人眼裏,已然就是那麽一迴事了。
楊玉環臉色煞白,欲哭無淚。
實際上,周少瑜也沒好到哪去。借著搜捕謀逆殘餘的名頭,長安城內仍舊搜查不斷,周少瑜也隻能東躲西藏,甚至不得已還做了迴女裝大佬!也得虧周少瑜後世來的,這事見多不怪尚能接受,不然奇恥大辱啊簡直。
這算什麽?說起來已經算是第二次被皇帝追殺了吧。
遙記當年,因為徐妙錦的關係,搞得直接被朱棣暗中追殺,想想也是醉了。而現在,則是因為楊玉環被李隆基追殺,好吧,看來紅顏禍水這話不是沒有道理?不然兩次被皇帝追殺都是因為妹子?
好不爽啊有木有,偏生還不能報複迴去,開玩笑,真去把李隆基宰了?那樂子可就大了,這麽大的事情,繡錦就算再厲害也修正不迴來吧。別迴頭曆史偏差太大,結果把自己都給整沒了,那就好玩了不是。
不能宰歸不能宰,但楊玉環必須搶走,不然心裏不舒服啊。
也是得虧現在時間還不算太晚,起碼武惠妃還立在那好好的,不然的話,信不信李隆基直接在宮裏弄個道觀把楊玉環弄進去?若真這樣子,那周少瑜可就鞭長莫及了。
是日,風和日麗,道觀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周少瑜很有範,一身黑衣,頭戴鬥笠,長劍懸於腰間,不慌不忙緩緩向道觀走去,加之威風拂過帶起衣角,很有那麽一點劍客的既視感。
可惜,人家禁衛才不給你這麵子,來人形跡可疑,還身帶兵刃,加之此處乃是他們防衛重地,二話不說大喝一聲就衝上前準備拿下再言其他。
門口統共也就守了那麽四五個,更多的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呢,周少瑜繼續裝瀟灑,身子挪騰幾番躲過攻擊,三拳兩腳便解決這幾人,不是他們太弱,委實是周少瑜如今隨著時間沉澱愈發強悍了。
然而未等周少瑜邁入道觀,街道上忽然為之一靜,緊隨而來的便是大量兵甲在身的士卒跑動聲,好家夥,起碼數百人,直接圍的個滿滿當當,就連道觀內也衝出數十人堵的個嚴實。
看著上百弓箭手搖搖針對,周少瑜的臉色有點難看,他現在肉身再強,仍舊沒脫離凡人範疇,中箭了仍舊會傷,中了要害還是會死。近戰不怕,就怕這種遠距離攻擊。
似乎想要看籠中之獸最後的掙紮,即便這麽多人包圍他一個,也完全沒有直接動手的意思,而周少瑜也是心思急轉,思量著對策。
好一會,堵住道觀門口的禁衛散開,而邁出之人,不是李隆基又是誰?而他身邊,楊玉環一臉不安緊隨其後。
“你果然來了。”道觀台階之上,李隆基居高臨下,淡然道:“周少瑜,周子瑾,當真許久未見啊。”
周少瑜取下鬥笠隨意一丟,皺眉道:“不愧為唐明皇,演技過人,十餘年過去,不曾想仍舊識的我。”
李隆基一頭霧水,唐明皇?這又是何稱唿?
好吧,李隆基這不是還沒死嘛,所謂唐玄宗,乃是李隆基死後廟號,現在斷無這個稱唿,而到了清朝時期,為避諱康熙帝的名字玄燁,因李隆基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而改稱唿為唐明皇,這事兒還早著呢。
不過李隆基也不在意,總歸不是什麽難聽的稱唿,背著雙手,饒有深意的笑道:“十餘年?怕是不止吧。”
“什麽意思?”周少瑜不解道。
“事已至此,又何必隱瞞?朕還想問問,前朝文帝,到底如何風采,煬帝之蕭氏,又有何等姿容,中間秘辛想必不用再提了吧,又何止是十餘年前?仔細想想,當年安樂公主一事,你我卻是見過的。子瑾,哈哈哈,十餘年前朕尚未想到,如今看來,果不愧為世外高人?可惜,即為高人,又何苦再來招惹凡塵。”
這還真是,語出驚人啊。
周少瑜一臉驚訝,這般看來,皇室當中必定又秘聞流傳下來,不然的話,連蕭美娘的事都能知道?至於說安樂公主,這就讓周少瑜有點汗顏了,因為以他自身的時間線而言,壓根就還沒勾搭過安樂公主呢,至多也就是在當初勾搭太平公主的時候,逗弄了一陣小丫頭片子的安樂公主。
隻是,如今看李隆基這態度,更不好辦了喲。
顯然李隆基是信道的,那麽按照常理,在明知周少瑜是高人的情況下,理應不該刀兵相見才是,最明顯的例子,那就是宋徽宗趙佶了。然而李隆基仍舊要下死手,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其對楊玉環的窺覷和占有目的,儼然到了一個程度。
“或許,你可以問的更久遠一些,比如,亡五百年之商朝的妲己,到底如何紅顏禍水?”周少瑜笑容燦爛,暗地裏心思卻是急轉。
果然,李隆基聞言,連唿吸都粗重了幾分,如果說從楊堅晚期開始算起,那麽到現在也就是一百多年,真有高人長壽者達這個歲數,雖稀罕,到也不算多麽出奇。你看張果老都敢自稱生於堯時,而且李隆基還真就信了!總之各種傳聞之下,百多歲,貌似沒那麽稀奇。
可若真來個數千年的人物,嘖嘖嘖。皇帝嘛,誰還不希望求個長生?
然而事已至此,憑這個,還能緩和局勢甚至讓李隆基讓步麽?
(本章完)
若說當真隻是顧忌李隆基最近心緒不佳,卻也未必完全是。不過也像高力士說的,此事拆穿對於皇室對於李隆基都沒好處,除了丟臉還是丟臉。此外便是給玉真公主麵子了。
玉真公主到底知不知曉周少瑜身份呢,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高力士看來玉真公主現在和周少瑜的關係不一般,單憑這一點,玉真公主勢必也逃不出問責。
既如此,反正拆穿也沒好處,不若低調處理,還能賣玉真公主一份好,何樂而不為?
如果玉真公主知曉周少瑜的來曆,那麽,無需他人動手,就是玉真公主自己,也會主動讓周少瑜離開的。
正如高力士所猜測,周少瑜和玉真公主可謂不歡而散,一個堅持讓周少瑜離開,一個又堅持留下,矛盾之下,能夠緩和才叫奇怪。
然而讓高力士沒想到的是,他仍舊將事情想簡單了。
從道觀出來,李隆基的麵色好看了不少,顯然心情好上許多,然而在登上馬車之時,卻麵色一冷,輕聲道:“此事你親自去辦,手腳幹淨些。”
高力士一愣,雖未說具體事宜,但跟隨李隆基多年,哪能不知李隆基所指何事,這便是就是讓他去負責處理掉周少瑜啊!
這也讓高力士心生疑惑,李隆基固然不算極為大肚之人,但也不至於無半分容人之量,今日之事雖能讓李隆基惱火,卻不至於殺人泄憤,那麽也就是說,李隆基其實認出周少瑜來了?
高力士不會也不敢細問,低頭應下,隨後並沒有隨著李隆基一同迴宮,而是自行準備去了。
李隆基端坐於馬車內,麵色掙紮,好一會才長歎自語道:“要怪,便怪你不該打玉娘的主意吧。”
是夜,周少瑜臨時住所,隨著一批帶甲士卒的猛然衝入院門,尚未安睡的周少瑜猛然一驚,毫不猶豫摸出長劍橫在身前,站出屋門警惕的看著院內來人。
士卒並未直接實行抓捕,而是層層包圍,隨後高力士邁步而入,對著周少瑜一拱手,道:“墨癡先生,得罪了。”
說罷,大手一揮,喝道:“爾等速將此參與謀逆要犯拿下!若有反抗,就地格殺!”
“喏!”眾士卒立時殺氣騰騰撲將上前。
周少瑜麵色鐵青,無論如何沒想到高力士居然會下手這麽快,是故意迷惑他放鬆警惕麽?
應當不是!不然高力士的表現又怎會如此,那麽,便是李隆基親自下令的麽?
隻能是如此了。
“李隆基……”周少瑜雙目一眯,格擋開致命一刀,長劍一收,長槍刺出。坐以待斃?沒可能的!
不過還端是好算盤啊,今日太子李瑛等人的事情才剛剛發生,不管以後如何定性,至少在現在,李瑛犯的便是逼宮謀逆之罪,以這等理由來抓捕周少瑜,簡直再合適不過了。
一記橫掃,又是一名士卒被敲中後背,頓時口吐鮮血倒地掙紮不起。周少瑜一甩槍花,冷聲道:“差不多就可以了,憑你們還留不下我,莫逼我殺人。”
高力士看著小院內橫七豎八已經倒下的十餘人,臉色變幻不止,委實沒想到這位看起來文縐縐的家夥居然有如此絕頂武力,本以為帶來三十人已是穩妥,不想,怕是還真攔不下,就這還是人家手下留情不殺人的前提下,不然砍瓜切菜,怕是對付他們更加簡單。
此等情況,即便高力士不怕,但麾下將士士氣已然跌入低穀,一個個驚懼不已,此人不可敵也,簡直恐怖如斯!(嗯嗯,大夥都喜歡拿這詞吐槽,我也試試?)
然而就這麽放走?那誰又來承擔李隆基的怒火?
場麵一時僵持,高力士也拿不定主意。周少瑜冷哼一聲,長槍一收,一個急跑翻牆而去。
高力士一呆,還能這樣的?也不是故意還是真沒反應過來,好一會才猛然驚叫道:“速追,還有,你速速迴去多帶人手!”
作為右監門衛將軍,高力士當然有一點的調兵之權,既然三十人拿不下,那就多叫,一百人不行,兩百人總可以吧。
唐長安實行宵禁,既已入夜,街上當無甚人影,且坊門已閉,內外隔絕。
周少瑜從未想過事情居然會落到這麽一步,不但被李隆基親眼瞧見,還實際上壓根就認出他來了,應該說不愧是皇帝麽?這戲演得,虧得周少瑜還以為他沒認出自己來呢,合著壓根就是在看自己笑話?
事已至此,周少瑜也顧不得許多了,哪怕強行擄人的手段很low,可眼下也隻剩下這麽一招,但就算如此,也不是現在想要擄人便擄人的,不得不說宵禁製度的確很大程度上製止了夜晚犯罪,就算周少瑜強行衝開坊門,可接下來卻絕不會那麽順利,不能將楊玉環直接帶走,那又能隱藏到哪兒去?所以就算要擄人,也要等何時的機會和相應的藏人準備才是。
至於眼下,卻是隻能有一個去處,那便是平康坊,作為長安最大紅燈區,宵禁自然是個擺設,越是夜晚越是人多,隱藏起來自然更加簡單。
“跑了?”翌日,晨起的李隆基得到迴稟,眉頭大皺,卻也沒有要怪罪高力士的意思。而是歎道:“也不怪你,應當說,他能跑掉才算正常,畢竟……罷了,命人加強搜捕,此外,太真那裏多派人手守衛。”
周少瑜一連消失數日不見,而道觀內的變化也不小,本來李騰空似乎要被強行遣走,卻被楊玉環懇求留下,隻是就連李騰空也失了幾分自由,不得隨意外出。道觀外層層把守,哪怕是觀內之人,進出都需嚴格檢查,謹防隻言片語傳入。
如此情況之下,即便無人告知,楊玉環和李騰空也知道,勢必是周少瑜出事了,但顯然也被他跑掉,不然的話,這防備的還能是誰?
楊玉環麵若死灰,主要到不是擔心周少瑜,而是李隆基此舉,意味已經再明白不過了,哪怕現在還未動手,但已然將她視作禁臠,絕不許外人染指。這讓楊玉環心中最後一絲僥幸都破滅掉。
“怎會如此。”楊玉環臉上哀愁之意漸濃。
李騰空張張嘴,卻不知說何是好,說周少瑜會來的?問題是種種跡象表明,周少瑜自身難保,作為宰相之女,多少還是有一些手段消息渠道的不是。
至於指望武惠妃和李瑁,嗬,如今太子李瑛倒台,太子之位空置,母子兩人一門心思撲在這上頭,恨不能李隆基立即下旨讓李瑁得太子之位,這種時刻,又怎麽可能會出頭,便是心中有意見,也隻會忍住隻作不知。
“聖駕將至,太真妃,準備接迎吧。”一名由宮內遣來名為照顧起居實為眼線監視的宮人出現道。
聽聽,太真妃,顯然楊玉環即便仍為女道,但在知情人眼裏,已然就是那麽一迴事了。
楊玉環臉色煞白,欲哭無淚。
實際上,周少瑜也沒好到哪去。借著搜捕謀逆殘餘的名頭,長安城內仍舊搜查不斷,周少瑜也隻能東躲西藏,甚至不得已還做了迴女裝大佬!也得虧周少瑜後世來的,這事見多不怪尚能接受,不然奇恥大辱啊簡直。
這算什麽?說起來已經算是第二次被皇帝追殺了吧。
遙記當年,因為徐妙錦的關係,搞得直接被朱棣暗中追殺,想想也是醉了。而現在,則是因為楊玉環被李隆基追殺,好吧,看來紅顏禍水這話不是沒有道理?不然兩次被皇帝追殺都是因為妹子?
好不爽啊有木有,偏生還不能報複迴去,開玩笑,真去把李隆基宰了?那樂子可就大了,這麽大的事情,繡錦就算再厲害也修正不迴來吧。別迴頭曆史偏差太大,結果把自己都給整沒了,那就好玩了不是。
不能宰歸不能宰,但楊玉環必須搶走,不然心裏不舒服啊。
也是得虧現在時間還不算太晚,起碼武惠妃還立在那好好的,不然的話,信不信李隆基直接在宮裏弄個道觀把楊玉環弄進去?若真這樣子,那周少瑜可就鞭長莫及了。
是日,風和日麗,道觀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周少瑜很有範,一身黑衣,頭戴鬥笠,長劍懸於腰間,不慌不忙緩緩向道觀走去,加之威風拂過帶起衣角,很有那麽一點劍客的既視感。
可惜,人家禁衛才不給你這麵子,來人形跡可疑,還身帶兵刃,加之此處乃是他們防衛重地,二話不說大喝一聲就衝上前準備拿下再言其他。
門口統共也就守了那麽四五個,更多的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呢,周少瑜繼續裝瀟灑,身子挪騰幾番躲過攻擊,三拳兩腳便解決這幾人,不是他們太弱,委實是周少瑜如今隨著時間沉澱愈發強悍了。
然而未等周少瑜邁入道觀,街道上忽然為之一靜,緊隨而來的便是大量兵甲在身的士卒跑動聲,好家夥,起碼數百人,直接圍的個滿滿當當,就連道觀內也衝出數十人堵的個嚴實。
看著上百弓箭手搖搖針對,周少瑜的臉色有點難看,他現在肉身再強,仍舊沒脫離凡人範疇,中箭了仍舊會傷,中了要害還是會死。近戰不怕,就怕這種遠距離攻擊。
似乎想要看籠中之獸最後的掙紮,即便這麽多人包圍他一個,也完全沒有直接動手的意思,而周少瑜也是心思急轉,思量著對策。
好一會,堵住道觀門口的禁衛散開,而邁出之人,不是李隆基又是誰?而他身邊,楊玉環一臉不安緊隨其後。
“你果然來了。”道觀台階之上,李隆基居高臨下,淡然道:“周少瑜,周子瑾,當真許久未見啊。”
周少瑜取下鬥笠隨意一丟,皺眉道:“不愧為唐明皇,演技過人,十餘年過去,不曾想仍舊識的我。”
李隆基一頭霧水,唐明皇?這又是何稱唿?
好吧,李隆基這不是還沒死嘛,所謂唐玄宗,乃是李隆基死後廟號,現在斷無這個稱唿,而到了清朝時期,為避諱康熙帝的名字玄燁,因李隆基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而改稱唿為唐明皇,這事兒還早著呢。
不過李隆基也不在意,總歸不是什麽難聽的稱唿,背著雙手,饒有深意的笑道:“十餘年?怕是不止吧。”
“什麽意思?”周少瑜不解道。
“事已至此,又何必隱瞞?朕還想問問,前朝文帝,到底如何風采,煬帝之蕭氏,又有何等姿容,中間秘辛想必不用再提了吧,又何止是十餘年前?仔細想想,當年安樂公主一事,你我卻是見過的。子瑾,哈哈哈,十餘年前朕尚未想到,如今看來,果不愧為世外高人?可惜,即為高人,又何苦再來招惹凡塵。”
這還真是,語出驚人啊。
周少瑜一臉驚訝,這般看來,皇室當中必定又秘聞流傳下來,不然的話,連蕭美娘的事都能知道?至於說安樂公主,這就讓周少瑜有點汗顏了,因為以他自身的時間線而言,壓根就還沒勾搭過安樂公主呢,至多也就是在當初勾搭太平公主的時候,逗弄了一陣小丫頭片子的安樂公主。
隻是,如今看李隆基這態度,更不好辦了喲。
顯然李隆基是信道的,那麽按照常理,在明知周少瑜是高人的情況下,理應不該刀兵相見才是,最明顯的例子,那就是宋徽宗趙佶了。然而李隆基仍舊要下死手,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其對楊玉環的窺覷和占有目的,儼然到了一個程度。
“或許,你可以問的更久遠一些,比如,亡五百年之商朝的妲己,到底如何紅顏禍水?”周少瑜笑容燦爛,暗地裏心思卻是急轉。
果然,李隆基聞言,連唿吸都粗重了幾分,如果說從楊堅晚期開始算起,那麽到現在也就是一百多年,真有高人長壽者達這個歲數,雖稀罕,到也不算多麽出奇。你看張果老都敢自稱生於堯時,而且李隆基還真就信了!總之各種傳聞之下,百多歲,貌似沒那麽稀奇。
可若真來個數千年的人物,嘖嘖嘖。皇帝嘛,誰還不希望求個長生?
然而事已至此,憑這個,還能緩和局勢甚至讓李隆基讓步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