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已經占據贛州西邊兩縣之地的潭州軍隊,高玉瑤是抱有警惕態度的,是以此次攻略洪都,壓根就沒讓潭州軍隊參與,令其在原地按兵不動。
奈何洪都城原本想象中的還要難以攻下,如今耽擱了十餘日,死傷不算少,可洪都仍舊沒有被攻打下來的意思,現在被周少瑜這麽一鬧,這才想起還有一支可以利用的軍隊。
原本高玉瑤是絲毫不知兵的,當然了,幾個月的時間哪怕是主帥,你說她帶兵的本事就拔高到多少多少那也不可能,但至少不會再是深居宮中一切都靠耳聞,最起碼如今一切都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此外,雖無人敢隨意靠近大軍,畢竟這是很作死的行為,但行軍路上,卻也沒少見兩側的餓殍或者橫死的百姓。
本來若是正常情況,太後和小皇帝的搭檔,一路行進不敢說淨水潑街,但至少該清理的還是需要清理,但為了加快行軍速度,自然也顧不得這些,委實是數量有些多。
這多少讓高玉瑤多了幾分感觸,以前在宮中,死再多人也不過是紙麵上的數字,且金陵富庶繁華,看樣看到這樣的場景基本不可能,是以即便未入宮前,高玉瑤也是從未見過。
當然了,沒怎麽見過死人不代表別的,被高玉瑤處死的人還少?
隻不過沒眼前來的直觀震撼衝擊罷了。
此次出征,對於高玉瑤的成長是絕對的,不過卻也不會因為忘了老本行。
那便是平衡與削弱。
按照最先的想法,之所以沒直接讓潭州攻打贛州,而是寧願自己直接出兵,一是怕潭州進一步勢成,二則是高玉瑤也想自己刷一刷軍中聲望。
現下洪都難下,繼續這般死傷下去實在無益,幹脆讓潭州軍來攻,即便被攻下了,就不信在她數十萬大軍之下還敢強行占城!
好吧,人家是不敢,但問題是架不住私下裏和洪都方麵有著不可告人的接觸。
鳳姬到訪的事情並非秘密,但也早已離開,此舉雖讓高玉瑤心煩,卻也不會說什麽,隻要周少瑜還在她眼皮底下,她便放心的很。
如今整個潭州加上誠徽州,兵力為五萬,不過這隻是表麵數字,若是加上各地城防,遠不止這個數。而且此二州的城防軍可不是大梁那般基本沒啥戰力的存在,都是梁紅玉一手練出來的,且人數也遠不止一城五百,普遍都為兩千往上。
是以即便兩萬軍隊‘出征’贛州,實際上潭州的兵力仍舊可觀。
在完成贛州兩縣攻略之後,梁紅玉與方金枝都被調迴。之後率領一軍偽裝成寇入黔州,拖了這麽許久,也該開始逐步蠶食黔州了,哪怕與黔王之間相處的關係不錯。
接到大梁朝廷的調令,高秀君壓根就沒急著出兵,隨意找個借口敷衍拖延,同時快馬書信一封請示李清照。而後者則會通過大小喬與周少瑜商議之後再給出具體的方案,其中自然也少不得各位姐妹的想法意見。
而這時候,等待潭州軍抵達的高玉瑤,也親自率軍暫離主戰場,開始攻略附近城池。多少也是為自己多增加一些領兵經驗,此外也是緩解糧道壓力,到目前為止,已經出現過一兩次劫糧之事了。
不過高玉瑤不知道的是,此舉對於周少瑜而言,反倒是有利的。
目前陳複玄唯一的希望就在於拖住大梁軍隊,而後斷其糧道,可若是後者辦不到,洪都陷落隻是遲早的事情。等於高玉瑤做的越成功,陳複玄也就越危機。
沒誰願意去死,但凡有保命的機會,都不會輕易放過。而這種局勢,更加有利於潭州一方的商談。
魏國雖是新立,但國庫並不空虛,雖說大多都是各家貢獻的便是,目的也是為了在魏國坐上一個高層的位置。此舉到是有點賣官之嫌,不過建國初期,沒錢可不行,陳複玄也有他的想法,可惜現在一切都要落空。
而周少瑜他們,打的就是這個國庫的主意。要不然呢?想要土地?現在可還沒到與大梁朝廷正式開戰的時候。
除了國庫,被視作目標的還有魏國那些個高層官員。
隨著時間發展,潭州培訓出不少基層官吏,但對於中高層官員還是相當欠缺。魏國的高層或許有各種毛病弊端,甚至難以接受潭州的政策,但隻要一部分融入其中,多少也是填補一個缺口。
而且,改名換姓之下,多少也是掛著書生士子的身份,一下子多了這麽許多,不明其中密室的外人會怎麽看?或許會認為潭州策略已經被不少人認同了吧,既然有這麽多領頭者,那麽,他們是不是也可以去嚐試一番?
這對於打開潭州政策上的局麵還是比較有利的。不過就是具體細節方麵較為麻煩便是。
十餘日後,高玉瑤成功奪下一處小城,大軍入城進駐,放榜安民自然有人去做,還無需高玉瑤去操心。
“你這是……”高玉瑤看著周少瑜一身民家短打裝扮,一臉狐疑,這家夥,不是要準備逃跑吧?
周少瑜無奈一攤手,道:“這不是剛準備出去遊玩一番,便接到太後的傳喚了麽。”
“可你這穿扮也未免太過,就不怕被人欺負了?”高玉瑤有點好笑,但也覺得周少瑜這裝扮委實誇張,放榜安民是一碼事,但地下的士卒可未必就真有那麽好的素質。
“哪有那麽多事,這牌子總歸不是擺設。”周少瑜摸出大將軍和並王的牌子道。“再說了,總有人暗中跟隨保護便是了。”
這是大實話,若真那麽自由,那還叫什麽監視。
“太後可有興致?”周少瑜又問。
這本是隨意一問,沒曾想高玉瑤思索之後,還真就應了下來。
暗中跟隨護衛的人自然少不了,穩妥起見,還帶了三名好手以及一位會武的宮女。這是為了防備周少瑜,現在誰都知道周少瑜能打,萬一鋌而走險,將高玉瑤劫為人質可是不美。
一行人走在街麵之上,雖是青天白日,卻也是冷冷清清,沒有多少人會敢這時候出來,也就是那種家裏實在揭不開鍋的,不得不出來試試看能不能找份吃食。
為此周少瑜還特地背了兩袋白麵,碰見了,就分上一些,雖不多,卻多少也能湊合著講究過上幾日。幾日後待軍隊離開,城內重新恢複一定升級,找到活的可能自然也就大一些。若是順利,總歸能過活下去,而更多的,卻也不是周少瑜想管就能管的。
相比起來,高玉瑤就心思複雜一些了,到不是有多同情,而是好奇周少瑜,周少瑜的仁名流傳很廣,高玉瑤也並沒有當真,上位者想要偽善,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隻是目前看來,至少周少瑜行為舉止和表情並不似作偽,還在真心實意關心這些百姓,人家可不隻是單純的白送,還會細問家中情況,有什麽期望如何。
“若說這輩子最大的期望,自然是一輩子都能頓頓吃上肉了。”一位已經身形岣嶁的中年男子最終如此說道。而後千恩萬謝的拿著白麵迴去了,家中妻兒還等待著下鍋,自然不會太多耽擱。
頓頓有肉吃?這期望到是實在,但是說簡單點,人這一生的願望,不就是頓頓有肉吃,至於再進一步,便是吃上更好的肉不是麽?
在高玉瑤的理解當中,周少瑜理應是那種有野心的梟雄之輩才符合情理。
然而就目前接觸下來,看到的更多是隨性灑脫以及仁善,這種性子可不是說隨隨便便就能偽裝的,多多少少都能暴露一些馬腳。
當然了,即便疑惑不少,但若說這家夥忠於大梁,高玉瑤百分百搖頭不信,哪怕周少瑜一個詔書就立刻進了京師也同樣如此堅信。
這點上從善懷閣詩集上的一些宣傳就不難看出來,涉及大的問題,從不提大梁朝廷,隻提民族大義,若是忠於大梁,又怎麽可能會這樣做?
甩甩頭,周少瑜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控在自己手裏不要出意外。隻要控製好了,迴頭收複土地也不是什麽難事。
冷清的街道並沒有什麽看頭,連店鋪都基本關著門,待發完了米麵,一行人也準備打道迴府,不曾想還真有那麽不開眼的。
周少瑜一行可謂俊男靚女,氣質一看便知有幾分貴氣,哪怕粗布麻衣也是遮擋不住。但此時戰爭期間,逃難的大戶不知凡幾,是以這樣的裝扮並不奇怪,被人當作逃難大戶也在所難免。
既然是逃難,自然是無根之萍,被人欺負了,也隻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吞。
此次因為是高玉瑤親自領兵,自然沒可能下令讓人去私下掠奪,而前不久又處置了武瑋,其他將領也基本老實,至少明麵上不敢胡來,當然了,私底下去當地大戶家勒索一筆還是少不了的。
那些個大戶到也並不怨恨,相反甚至有些欣喜,繳納一部分錢財就能保得全家平安,還能和將軍搭上線,怎麽看怎麽劃算。尤其是其中還有幾家真要追究是可以判為資敵的,如今也順利過關啥事沒有。
而其中有一家,在此刻則是最春風得意。
當地伍家,其家主已經年邁,但曾也中過進士做過官,於一府通判之職高老還鄉。其子孫也出了幾個秀才舉人,在當地算是很不差了。
魏國反叛之事,伍家其實是參與了那麽一丟丟的,但在繳納一定家財之後,不但啥事沒有,還受人保舉,伍家家主暫時出任當地縣令一職,其家主以年邁為由推辭,但卻推薦了其子。
初占一地,本著快速安定民心啟用當地人士的原則,高玉瑤同意了此事。至少從底下人遞上來的情況來看,伍家在當地還算是德高望重。
對於伍家而言,這是天大的機會,家主畢竟老邁,而其子年歲不算小,中進士基本無望,舉人身份雖不差,可到底隔了一層,如今有機會做官,還一上來便是縣令,這等機緣上哪找去。不像當初,為了謀個差事還冒險參與了叛亂之事,結果屁好處都沒。
一時間,伍家可謂春風得意。不少人為謀個差事而找上伍家。
而伍家一位孫輩,性子最是驕縱,對於提請者那是來者不拒,有酒喝有錢拿,還有女子可供玩弄,何樂而不為?
這日從一戶家中酒足飯飽出來,還在迴味那戶人家小妾滋味,忽見前頭一行,女子個個美貌,比先前那賣力侍奉的他家妾侍不知好了多少倍。
本就是驕縱的性子,又喝了不少酒,得……!
其作死行為周少瑜都不忍再提,隻知當日還未結束,城內就已經刮起了一陣腥風血雨,城中大戶重新被排查一遍,該處置的一應處置,不留半分情麵,而暗中收了好處費的將軍也好不到哪去。
收得的財務全部上繳不說,連到目前為止所立下的軍功也一應全部抹除。
小小的城池內這就要發生好幾場滅門產案,讓本就心中不安的百姓更加不敢出門了。
期間周少瑜也做了兩件事,一為求情,當然不是給那些大戶求情,周少瑜還沒那麽大臉麵,隻是分別討要了幾個本要處死的女子過來而已,理由則是給家中幾位側妃選幾位侍女。
妥妥的沒毛病,全家死絕無根之萍,被人出言搭救之後,往往最是忠心,畢竟周少瑜和朝廷一方又不算是一條陣線。
此外,出身大戶的女子往往都受過一定的教育。要知道受過教育且願意當女婢的女子可不好找,最先開始的那些個妹子們的貼身女婢,那都是慢慢培養出來的。
柳如是她們都還是孤身一人,並無人隨侍,既然遲早需要,不若借此機會就此解決。
當然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贛州雖無善懷閣分閣,但也在善懷閣影響之內,而周少瑜討要的女子,皆是通過信件成為善懷閣成員之一的存在。
此搭救之事若是傳出,勢必會在女子當中加大不小的影響力和凝聚力,畢竟通過書信加入善懷閣的成員皆在外地,並無組織管理之人,雖有影響,但到底差了許多麽。
而第二件,則是請求高玉瑤適當開倉放糧,建幾個粥鋪。這迴頭也是可以宣揚仁名的事情,當然了,對周少瑜本身而言,多救一些人,並沒有什麽不好,也是出自於本心。
(本章完)
奈何洪都城原本想象中的還要難以攻下,如今耽擱了十餘日,死傷不算少,可洪都仍舊沒有被攻打下來的意思,現在被周少瑜這麽一鬧,這才想起還有一支可以利用的軍隊。
原本高玉瑤是絲毫不知兵的,當然了,幾個月的時間哪怕是主帥,你說她帶兵的本事就拔高到多少多少那也不可能,但至少不會再是深居宮中一切都靠耳聞,最起碼如今一切都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此外,雖無人敢隨意靠近大軍,畢竟這是很作死的行為,但行軍路上,卻也沒少見兩側的餓殍或者橫死的百姓。
本來若是正常情況,太後和小皇帝的搭檔,一路行進不敢說淨水潑街,但至少該清理的還是需要清理,但為了加快行軍速度,自然也顧不得這些,委實是數量有些多。
這多少讓高玉瑤多了幾分感觸,以前在宮中,死再多人也不過是紙麵上的數字,且金陵富庶繁華,看樣看到這樣的場景基本不可能,是以即便未入宮前,高玉瑤也是從未見過。
當然了,沒怎麽見過死人不代表別的,被高玉瑤處死的人還少?
隻不過沒眼前來的直觀震撼衝擊罷了。
此次出征,對於高玉瑤的成長是絕對的,不過卻也不會因為忘了老本行。
那便是平衡與削弱。
按照最先的想法,之所以沒直接讓潭州攻打贛州,而是寧願自己直接出兵,一是怕潭州進一步勢成,二則是高玉瑤也想自己刷一刷軍中聲望。
現下洪都難下,繼續這般死傷下去實在無益,幹脆讓潭州軍來攻,即便被攻下了,就不信在她數十萬大軍之下還敢強行占城!
好吧,人家是不敢,但問題是架不住私下裏和洪都方麵有著不可告人的接觸。
鳳姬到訪的事情並非秘密,但也早已離開,此舉雖讓高玉瑤心煩,卻也不會說什麽,隻要周少瑜還在她眼皮底下,她便放心的很。
如今整個潭州加上誠徽州,兵力為五萬,不過這隻是表麵數字,若是加上各地城防,遠不止這個數。而且此二州的城防軍可不是大梁那般基本沒啥戰力的存在,都是梁紅玉一手練出來的,且人數也遠不止一城五百,普遍都為兩千往上。
是以即便兩萬軍隊‘出征’贛州,實際上潭州的兵力仍舊可觀。
在完成贛州兩縣攻略之後,梁紅玉與方金枝都被調迴。之後率領一軍偽裝成寇入黔州,拖了這麽許久,也該開始逐步蠶食黔州了,哪怕與黔王之間相處的關係不錯。
接到大梁朝廷的調令,高秀君壓根就沒急著出兵,隨意找個借口敷衍拖延,同時快馬書信一封請示李清照。而後者則會通過大小喬與周少瑜商議之後再給出具體的方案,其中自然也少不得各位姐妹的想法意見。
而這時候,等待潭州軍抵達的高玉瑤,也親自率軍暫離主戰場,開始攻略附近城池。多少也是為自己多增加一些領兵經驗,此外也是緩解糧道壓力,到目前為止,已經出現過一兩次劫糧之事了。
不過高玉瑤不知道的是,此舉對於周少瑜而言,反倒是有利的。
目前陳複玄唯一的希望就在於拖住大梁軍隊,而後斷其糧道,可若是後者辦不到,洪都陷落隻是遲早的事情。等於高玉瑤做的越成功,陳複玄也就越危機。
沒誰願意去死,但凡有保命的機會,都不會輕易放過。而這種局勢,更加有利於潭州一方的商談。
魏國雖是新立,但國庫並不空虛,雖說大多都是各家貢獻的便是,目的也是為了在魏國坐上一個高層的位置。此舉到是有點賣官之嫌,不過建國初期,沒錢可不行,陳複玄也有他的想法,可惜現在一切都要落空。
而周少瑜他們,打的就是這個國庫的主意。要不然呢?想要土地?現在可還沒到與大梁朝廷正式開戰的時候。
除了國庫,被視作目標的還有魏國那些個高層官員。
隨著時間發展,潭州培訓出不少基層官吏,但對於中高層官員還是相當欠缺。魏國的高層或許有各種毛病弊端,甚至難以接受潭州的政策,但隻要一部分融入其中,多少也是填補一個缺口。
而且,改名換姓之下,多少也是掛著書生士子的身份,一下子多了這麽許多,不明其中密室的外人會怎麽看?或許會認為潭州策略已經被不少人認同了吧,既然有這麽多領頭者,那麽,他們是不是也可以去嚐試一番?
這對於打開潭州政策上的局麵還是比較有利的。不過就是具體細節方麵較為麻煩便是。
十餘日後,高玉瑤成功奪下一處小城,大軍入城進駐,放榜安民自然有人去做,還無需高玉瑤去操心。
“你這是……”高玉瑤看著周少瑜一身民家短打裝扮,一臉狐疑,這家夥,不是要準備逃跑吧?
周少瑜無奈一攤手,道:“這不是剛準備出去遊玩一番,便接到太後的傳喚了麽。”
“可你這穿扮也未免太過,就不怕被人欺負了?”高玉瑤有點好笑,但也覺得周少瑜這裝扮委實誇張,放榜安民是一碼事,但地下的士卒可未必就真有那麽好的素質。
“哪有那麽多事,這牌子總歸不是擺設。”周少瑜摸出大將軍和並王的牌子道。“再說了,總有人暗中跟隨保護便是了。”
這是大實話,若真那麽自由,那還叫什麽監視。
“太後可有興致?”周少瑜又問。
這本是隨意一問,沒曾想高玉瑤思索之後,還真就應了下來。
暗中跟隨護衛的人自然少不了,穩妥起見,還帶了三名好手以及一位會武的宮女。這是為了防備周少瑜,現在誰都知道周少瑜能打,萬一鋌而走險,將高玉瑤劫為人質可是不美。
一行人走在街麵之上,雖是青天白日,卻也是冷冷清清,沒有多少人會敢這時候出來,也就是那種家裏實在揭不開鍋的,不得不出來試試看能不能找份吃食。
為此周少瑜還特地背了兩袋白麵,碰見了,就分上一些,雖不多,卻多少也能湊合著講究過上幾日。幾日後待軍隊離開,城內重新恢複一定升級,找到活的可能自然也就大一些。若是順利,總歸能過活下去,而更多的,卻也不是周少瑜想管就能管的。
相比起來,高玉瑤就心思複雜一些了,到不是有多同情,而是好奇周少瑜,周少瑜的仁名流傳很廣,高玉瑤也並沒有當真,上位者想要偽善,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隻是目前看來,至少周少瑜行為舉止和表情並不似作偽,還在真心實意關心這些百姓,人家可不隻是單純的白送,還會細問家中情況,有什麽期望如何。
“若說這輩子最大的期望,自然是一輩子都能頓頓吃上肉了。”一位已經身形岣嶁的中年男子最終如此說道。而後千恩萬謝的拿著白麵迴去了,家中妻兒還等待著下鍋,自然不會太多耽擱。
頓頓有肉吃?這期望到是實在,但是說簡單點,人這一生的願望,不就是頓頓有肉吃,至於再進一步,便是吃上更好的肉不是麽?
在高玉瑤的理解當中,周少瑜理應是那種有野心的梟雄之輩才符合情理。
然而就目前接觸下來,看到的更多是隨性灑脫以及仁善,這種性子可不是說隨隨便便就能偽裝的,多多少少都能暴露一些馬腳。
當然了,即便疑惑不少,但若說這家夥忠於大梁,高玉瑤百分百搖頭不信,哪怕周少瑜一個詔書就立刻進了京師也同樣如此堅信。
這點上從善懷閣詩集上的一些宣傳就不難看出來,涉及大的問題,從不提大梁朝廷,隻提民族大義,若是忠於大梁,又怎麽可能會這樣做?
甩甩頭,周少瑜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控在自己手裏不要出意外。隻要控製好了,迴頭收複土地也不是什麽難事。
冷清的街道並沒有什麽看頭,連店鋪都基本關著門,待發完了米麵,一行人也準備打道迴府,不曾想還真有那麽不開眼的。
周少瑜一行可謂俊男靚女,氣質一看便知有幾分貴氣,哪怕粗布麻衣也是遮擋不住。但此時戰爭期間,逃難的大戶不知凡幾,是以這樣的裝扮並不奇怪,被人當作逃難大戶也在所難免。
既然是逃難,自然是無根之萍,被人欺負了,也隻能打落牙齒往肚子裏吞。
此次因為是高玉瑤親自領兵,自然沒可能下令讓人去私下掠奪,而前不久又處置了武瑋,其他將領也基本老實,至少明麵上不敢胡來,當然了,私底下去當地大戶家勒索一筆還是少不了的。
那些個大戶到也並不怨恨,相反甚至有些欣喜,繳納一部分錢財就能保得全家平安,還能和將軍搭上線,怎麽看怎麽劃算。尤其是其中還有幾家真要追究是可以判為資敵的,如今也順利過關啥事沒有。
而其中有一家,在此刻則是最春風得意。
當地伍家,其家主已經年邁,但曾也中過進士做過官,於一府通判之職高老還鄉。其子孫也出了幾個秀才舉人,在當地算是很不差了。
魏國反叛之事,伍家其實是參與了那麽一丟丟的,但在繳納一定家財之後,不但啥事沒有,還受人保舉,伍家家主暫時出任當地縣令一職,其家主以年邁為由推辭,但卻推薦了其子。
初占一地,本著快速安定民心啟用當地人士的原則,高玉瑤同意了此事。至少從底下人遞上來的情況來看,伍家在當地還算是德高望重。
對於伍家而言,這是天大的機會,家主畢竟老邁,而其子年歲不算小,中進士基本無望,舉人身份雖不差,可到底隔了一層,如今有機會做官,還一上來便是縣令,這等機緣上哪找去。不像當初,為了謀個差事還冒險參與了叛亂之事,結果屁好處都沒。
一時間,伍家可謂春風得意。不少人為謀個差事而找上伍家。
而伍家一位孫輩,性子最是驕縱,對於提請者那是來者不拒,有酒喝有錢拿,還有女子可供玩弄,何樂而不為?
這日從一戶家中酒足飯飽出來,還在迴味那戶人家小妾滋味,忽見前頭一行,女子個個美貌,比先前那賣力侍奉的他家妾侍不知好了多少倍。
本就是驕縱的性子,又喝了不少酒,得……!
其作死行為周少瑜都不忍再提,隻知當日還未結束,城內就已經刮起了一陣腥風血雨,城中大戶重新被排查一遍,該處置的一應處置,不留半分情麵,而暗中收了好處費的將軍也好不到哪去。
收得的財務全部上繳不說,連到目前為止所立下的軍功也一應全部抹除。
小小的城池內這就要發生好幾場滅門產案,讓本就心中不安的百姓更加不敢出門了。
期間周少瑜也做了兩件事,一為求情,當然不是給那些大戶求情,周少瑜還沒那麽大臉麵,隻是分別討要了幾個本要處死的女子過來而已,理由則是給家中幾位側妃選幾位侍女。
妥妥的沒毛病,全家死絕無根之萍,被人出言搭救之後,往往最是忠心,畢竟周少瑜和朝廷一方又不算是一條陣線。
此外,出身大戶的女子往往都受過一定的教育。要知道受過教育且願意當女婢的女子可不好找,最先開始的那些個妹子們的貼身女婢,那都是慢慢培養出來的。
柳如是她們都還是孤身一人,並無人隨侍,既然遲早需要,不若借此機會就此解決。
當然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贛州雖無善懷閣分閣,但也在善懷閣影響之內,而周少瑜討要的女子,皆是通過信件成為善懷閣成員之一的存在。
此搭救之事若是傳出,勢必會在女子當中加大不小的影響力和凝聚力,畢竟通過書信加入善懷閣的成員皆在外地,並無組織管理之人,雖有影響,但到底差了許多麽。
而第二件,則是請求高玉瑤適當開倉放糧,建幾個粥鋪。這迴頭也是可以宣揚仁名的事情,當然了,對周少瑜本身而言,多救一些人,並沒有什麽不好,也是出自於本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