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剛過,陸續有新人入戶華亭,有魏王這個親王的身份鎮著。


    走人的當地父母官,隻能磨磨嘴皮子。


    好在人不是集中一個地方,不然當地的官員早就不幹了。


    治下沒有百姓,那能叫官員嗎?


    新來的人員,正緩緩的填充水師離開的空缺。


    當然船廠那邊,慢慢的步入正軌,短時間內,也不會需要三千工人。


    隨著人口的增加,華亭縣的等級,一下子從下縣,直接變成上縣。


    馬賓王的官職也變成正六品,下麵的縣丞縣尉,在官階上也都相應提升。


    其中縣尉史大明是最高興的,慶幸自己當時沒有跟著範進舉犯渾,不然哪來連升兩級的好事。


    二月初,磚廠那邊傳來好消息,大型窯爐的燒磚工藝,終於成功。


    不僅節約了勞動力,在效率上,是之前土窯十幾倍。


    這樣一來,減輕了很多壓力。


    為了趕上建築隊用磚的速度,之前的土窯,基本都沒停歇過。


    最終隻能算是勉強趕得上。


    可隨著建築隊人數的增加,他們的出磚速度,明顯落後了。


    此時大型窯爐的成功,很是及時。


    李泰為此,不僅到磚廠,將磚廠的員工誇讚一遍,大手一揮,就是錢財方麵的獎勵。


    磚廠的匠工們紛紛叫好,沒有什麽比獎勵錢財,來到最為爽快。


    說到磚廠,水泥廠那邊,也不得不稍微提下。


    因為現在有了水泥,在蓋房子方麵,肯定是水泥以及磚瓦放在一起使用,將以前的泥巴,全部棄用。


    水泥除了用在蓋房子方麵,碼頭那邊也用上了。


    不僅將去年的碼頭重新翻造,而且李泰又野心勃勃的重新建造一個更加的碼頭,作為海關收稅的碼頭。


    畢竟去年的碼頭是水師與船廠共用,不可能用來裝卸商品貨物。


    不僅如此,公路計劃已經提上日程,但因為人員的問題,現在隻是小打小鬧,僅在工坊之間鋪上水泥路。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外來人口,以及入戶籍人口的增加。


    必然會加大對公路的投資。


    三月的時候,秦天佑歡喜若狂的跑到軍營。


    新年之後,李泰也一直沒放棄對將士們的訓練,隻是偏重點有所轉移而已。


    而且夥長的考核已經開始,魏王說話算話,更讓將士們積極訓練。


    見到魏王時,秦天佑異常激動,半天才說一句:“殿下,煉鋼成功了。”


    聽到煉鋼成功了,李泰亦非常欣喜,但他還保持著冷靜,問道:“出鋼率與現在的大唐相比如何?”


    被李泰這麽一問,秦天佑突然冷靜下來,他才知道,自己與殿下想法是不一樣的。


    對於自己來說,能將鋼煉出來,就是成功。


    可對於殿下來說,若出鋼率低於大唐的水平,就是失敗的。


    秦天佑尷尬的撓撓頭,迴道:“殿下,其實草民也不知道大唐現在的出鋼率是多少?”


    秦天佑以前隻是個打鐵的,對煉鐵這一塊,真懂的不多。


    若沒有殿下的計劃書,自己怕是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李泰有些遺憾,還是問道:“你難道就不能問問知道的人?煉鋼廠裏,就沒有以前會煉鋼的人?”


    秦天佑猛的拍大腿,說道:“殿下,這是怪草民,看到出鋼了,太過激動,就想著向你匯報,忘了問了。”


    李泰不由翻個白眼,自己將他提為煉鋼廠廠長,也不知道是不是對的。


    前來向自己匯報,居然連最基本的都沒搞懂,這不是個好下屬啊。


    李泰歎口氣,擺擺手道:“你也先別說了,本王正好去你們煉鋼廠看看。”


    到了煉鋼廠之後,果然是有懂行的,告訴李泰,這出鋼率,大概是現有大唐最好工藝的六七倍左右的樣子。


    聽到這個李泰終於鬆口氣,總算沒白費自己的計劃書。


    煉鋼的成功,也讓李泰放下一件心事。


    臨走前,李泰鼓勵他們他們多創新,爭取將煉鋼術,在提上一層。


    又是一場散錢之旅,雖損失了錢,後麵帶來的收益將會更多。


    四月份時,從杭州茶莊,給李泰送來第一份炒茶。


    對於茶,李泰隻知道龍井茶的產地,去年賣鹽後,在大肆采購時,這茶也是在計劃範圍內。


    李泰就讓人在西湖龍井村周圍,圈下了來,作為茶莊。


    至於如何去炒,李泰也不知道。


    但既然是一個炒,李泰就讓茶莊的人,不斷的去嚐試,總歸有成功的時候。


    可惜這樣的嚐試,采出來的茶葉,十之八九,就浪費了。


    茶莊的人見此,都很心痛,那可都是上好的茶葉,就這樣白白被浪費了。


    這可是魏王的命令,他們也隻能忍痛接著。


    皇天不負有心人,無數次的失敗,終於讓他們炒出合宜的茶葉。


    最後,送到李泰手上,僅有一斤多茶葉。


    李泰第一時間,吩咐侍衛燒水泡茶葉。


    隨著茶水入口,李泰終於感受到後世茶葉的那種味道。


    至於好壞?


    李泰得承認,自己還不是合適的品茶者。


    杜欣去長安了,還帶著四名舞女,剩下的許涵依等人,在春暖花開之際,也沒有閑著。


    重啟香水的製造,畢竟華亭這邊資源有限,在出產香水的量上,完全比不上長安香水工坊。


    因為量小的緣故,代理商也沒來華亭取貨。


    李泰隻能每隔一個月,將香水通過水運,送到長安。


    兩個月的時間,就將去年訂購的香水,全部補齊。


    接下來生產的香水,將全部交由代理商。


    杜欣在長安過的也不錯,沒有人因為她的身份,敢欺負她。


    畢竟魏王在他們臨走前,交待過將士們,要好好照顧她們,給杜欣她們省去不少麻煩。


    競爭哪裏都有,沒有魏王的叮囑,杜欣她們也不會這麽自在,除了製香水,也沒有其他事情。


    其他工坊,有成功的,也有還在繼續研發之中的。


    比如白糖,依然在研發之中,沒有突破性進展。


    成功的卻占大多數,如造紙,方法沒大變,可是工具的變化,同樣帶來質變。


    新年後的這幾個月來,是李泰收獲的季節,也是華亭收獲的季節。


    人口增加,百姓收入增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出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達灰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達灰基並收藏唐出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