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剛一出口,李泰頓時感覺自己變了。
也許是劉雨生當時錯過自己招攬的機會,讓自己心生不爽,自己才會如此故意壓價吧。
劉雨生言語低沉道:“經過前段時間的一係列事情,草民明白了,若沒有強有力的背景,賺再多的錢財,也是浮雲,隨時會有被人掠奪的危險。”
李泰見狀,饒有興趣的說道:“你就不擔心本王占有你的財產?若本王出手,你可沒有反抗的餘地。更沒有人敢保你,嗯,當然除了父皇之外。”
劉雨生目光不由凝起,從這簡單的話裏,聽出了另一層意思。
“再多的錢財,也沒有生命重要。”
李泰不由問道:“你的意思是,即使你放棄所有財產,他們也不會放過你?”
劉雨生緩緩點頭,苦笑道:“可能是以前,草民與他們之間糾葛太深吧。”
李泰豁然起身,該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說道:“你迴去告訴他們,就說是本王說的,事情到此為止。”
“你呢,先搬到華亭居住一段時間,至於本王要不要接納你,過段時間,本王會給你答複。”
魏王已經下了逐客令,劉雨生躬身告退。
雖然魏王暫時沒有接納自己,但總歸已經解決了自己的必死之局。
錢財沒了就沒了,自己還不算老,依然可以賺錢。
魏王不僅沒有三顧茅廬邀請自己,反而沉著冷靜的要調查自己,這是劉雨生自己猜測。
這份謹慎,更讓劉雨生堅定的投靠魏王。
看看眼前艱苦訓練的將士,想想之前魏王霸氣的言語。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李泰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次延後,等調查報告,居然會帶來這樣意想不到的結果。
……
再次來到水泥廠,陳二毛滿麵春風,歡唿雀躍般將李泰迎進去。
李泰接過陳二毛手中的琉璃,迎著亮光看去,清澈透明,李泰滿意的點點頭。
琉璃一出,自己的生財之道,又多了一條。
“不錯,你做的很好。”
陳二毛不敢貪功,咧嘴笑道:“都是按照殿下的吩咐。”
李泰笑笑,從袖口中,掏出不少宣紙,交給陳二毛,說道:“這些都是本王需要的東西,製作的材質,就用琉璃。”
昨日收到陳二毛的消息,李泰連夜趕製了十幾份簡單的計劃書。
因為過於簡單,才花費這麽短的時間。
如玻璃杯,完全就是簡單的一筆帶過。
凸透鏡,是完全為了製造望遠鏡。
鏡子嘛!倒是花點時間,主要是鏡子背麵材料的選擇。
……
李泰瀟瀟灑灑的羅列了十幾個琉璃製品。
陳二毛欣喜的接過,現在他的心思是不怕有事做,就怕魏王不給他機會。
“多謝殿下信任,奴婢定會早日將這些東西做好。”
見魏王還在打量手中的琉璃,陳二毛猶豫半晌,說道:“殿下,奴婢這個還有個事,不知道現在說了,會不會太早?”
李泰抬起頭,看著踟躕的陳二毛,不由說道:“你也跟著本王這麽長的時間,難道還不知道本王?有事直接說就行!”
陳二毛說道:“殿下,水泥的研製,快成功了,就是穩定性還不好。”
事情成功與即將成功,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如不是恰巧琉璃的成功,陳二毛也不會過早的向魏王匯報。
“好”,李泰沒想那麽多,開懷笑道:“那還等什麽,快帶本王去看看。”
從水泥廠出來後,李泰心情舒暢,陳二毛還真是個“福將”。
水泥這麽快要研製成功不說,還額外發現了琉璃製法。
李泰對身邊的侍衛說道:“給華亭那邊送個信,看那個劉雨生迴來沒有,若迴來了,讓他明日到軍營來找本王。”
劉雨生的所有消息,李泰已經讓人重新查探了一遍,基本屬實。
既然如此,接下來就是對他能力的考驗。
眼下就有現成的機會。
福船已經造好,試航的效果的還不錯,對新船的性能,張慶生已然掌握的差不多。
床弩等武器,現在已經在仿製,給點時間,就能完成張慶生所需要的數量。
現在就差貨物,以及遠航隨從人員。
再次見到劉雨生時,其臉上的氣色好了不少,雖然魏王還開口接納,劉雨生亦展現著自信。
李泰問道:“你和江南的商賈們,關係如何?”
劉雨生不明白魏王的意思,應聲迴道:“迴稟殿下,草民與他們的關係還算不錯。”
“本王的船隊快要出海了,可貨物還沒有準備好,若是你去借的好,能借多少貨物?”
“這個?”劉雨生猶豫一下,低聲問道:“殿下,您有多少船要出海?這貨物的錢,您打算什麽時候還?”
問完之後,劉雨生頭低的更深,根本不敢抬頭。
李泰習慣性的手指敲著案桌,沉聲道:“戰艦大小共五十艘,貨船五十艘。至於還錢嘛,早的話,明年春季,晚點的話,夏末秋初時候,就能結清。”
劉雨生苦澀的迴道:“殿下,草民怕是借不到這麽多的貨物?”
“那你能借多少?”
“最多十五船。”
李泰琢磨一下,十五船的貨物,可不少,還可是延後付款的方式。
這人剛受這麽大的打擊,居然還能有這麽多的人脈,能力不容小覷啊。
“本王需要你辦幾件時間,你願不願意去?”
“願意!”
劉雨生脫口而出,自己眼下的處境,容不得自己半點拒絕。
李泰笑笑,直接說出自己的目的:“第一呢,就是剛才本王說的,需要你出麵,向一些商賈借貨物,至於需要什麽樣的貨物,本王等會,會給你列一份清單。”
“第二呢,當你確定能借到多少貨物時,你跑一趟長安,去找太上皇,剩下的貨物,太上皇會出。”
自己爺爺那裏,現在還剩不少錢財,自己暫時挪用一下,應該不是大問題。
錢財閣那裏,也是浪費,又不會生錢。
大不了爺孫兩,再一次一起發財得了。
聽到這裏,劉雨生暗裏地鬆一口氣,真讓自己補滿五十艘貨船,就是把自己給賣了,也湊不齊啊。
看來坊間的傳聞,不是空穴來風,魏王與太上皇的關係,確實不同一般。
“第三呢,船隊的隨從,現在還沒有到位,你需要發動你的關係,湊齊三千到四千人。但你不能濫竽充數,這些人的年紀要在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
也許是劉雨生當時錯過自己招攬的機會,讓自己心生不爽,自己才會如此故意壓價吧。
劉雨生言語低沉道:“經過前段時間的一係列事情,草民明白了,若沒有強有力的背景,賺再多的錢財,也是浮雲,隨時會有被人掠奪的危險。”
李泰見狀,饒有興趣的說道:“你就不擔心本王占有你的財產?若本王出手,你可沒有反抗的餘地。更沒有人敢保你,嗯,當然除了父皇之外。”
劉雨生目光不由凝起,從這簡單的話裏,聽出了另一層意思。
“再多的錢財,也沒有生命重要。”
李泰不由問道:“你的意思是,即使你放棄所有財產,他們也不會放過你?”
劉雨生緩緩點頭,苦笑道:“可能是以前,草民與他們之間糾葛太深吧。”
李泰豁然起身,該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說道:“你迴去告訴他們,就說是本王說的,事情到此為止。”
“你呢,先搬到華亭居住一段時間,至於本王要不要接納你,過段時間,本王會給你答複。”
魏王已經下了逐客令,劉雨生躬身告退。
雖然魏王暫時沒有接納自己,但總歸已經解決了自己的必死之局。
錢財沒了就沒了,自己還不算老,依然可以賺錢。
魏王不僅沒有三顧茅廬邀請自己,反而沉著冷靜的要調查自己,這是劉雨生自己猜測。
這份謹慎,更讓劉雨生堅定的投靠魏王。
看看眼前艱苦訓練的將士,想想之前魏王霸氣的言語。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李泰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次延後,等調查報告,居然會帶來這樣意想不到的結果。
……
再次來到水泥廠,陳二毛滿麵春風,歡唿雀躍般將李泰迎進去。
李泰接過陳二毛手中的琉璃,迎著亮光看去,清澈透明,李泰滿意的點點頭。
琉璃一出,自己的生財之道,又多了一條。
“不錯,你做的很好。”
陳二毛不敢貪功,咧嘴笑道:“都是按照殿下的吩咐。”
李泰笑笑,從袖口中,掏出不少宣紙,交給陳二毛,說道:“這些都是本王需要的東西,製作的材質,就用琉璃。”
昨日收到陳二毛的消息,李泰連夜趕製了十幾份簡單的計劃書。
因為過於簡單,才花費這麽短的時間。
如玻璃杯,完全就是簡單的一筆帶過。
凸透鏡,是完全為了製造望遠鏡。
鏡子嘛!倒是花點時間,主要是鏡子背麵材料的選擇。
……
李泰瀟瀟灑灑的羅列了十幾個琉璃製品。
陳二毛欣喜的接過,現在他的心思是不怕有事做,就怕魏王不給他機會。
“多謝殿下信任,奴婢定會早日將這些東西做好。”
見魏王還在打量手中的琉璃,陳二毛猶豫半晌,說道:“殿下,奴婢這個還有個事,不知道現在說了,會不會太早?”
李泰抬起頭,看著踟躕的陳二毛,不由說道:“你也跟著本王這麽長的時間,難道還不知道本王?有事直接說就行!”
陳二毛說道:“殿下,水泥的研製,快成功了,就是穩定性還不好。”
事情成功與即將成功,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如不是恰巧琉璃的成功,陳二毛也不會過早的向魏王匯報。
“好”,李泰沒想那麽多,開懷笑道:“那還等什麽,快帶本王去看看。”
從水泥廠出來後,李泰心情舒暢,陳二毛還真是個“福將”。
水泥這麽快要研製成功不說,還額外發現了琉璃製法。
李泰對身邊的侍衛說道:“給華亭那邊送個信,看那個劉雨生迴來沒有,若迴來了,讓他明日到軍營來找本王。”
劉雨生的所有消息,李泰已經讓人重新查探了一遍,基本屬實。
既然如此,接下來就是對他能力的考驗。
眼下就有現成的機會。
福船已經造好,試航的效果的還不錯,對新船的性能,張慶生已然掌握的差不多。
床弩等武器,現在已經在仿製,給點時間,就能完成張慶生所需要的數量。
現在就差貨物,以及遠航隨從人員。
再次見到劉雨生時,其臉上的氣色好了不少,雖然魏王還開口接納,劉雨生亦展現著自信。
李泰問道:“你和江南的商賈們,關係如何?”
劉雨生不明白魏王的意思,應聲迴道:“迴稟殿下,草民與他們的關係還算不錯。”
“本王的船隊快要出海了,可貨物還沒有準備好,若是你去借的好,能借多少貨物?”
“這個?”劉雨生猶豫一下,低聲問道:“殿下,您有多少船要出海?這貨物的錢,您打算什麽時候還?”
問完之後,劉雨生頭低的更深,根本不敢抬頭。
李泰習慣性的手指敲著案桌,沉聲道:“戰艦大小共五十艘,貨船五十艘。至於還錢嘛,早的話,明年春季,晚點的話,夏末秋初時候,就能結清。”
劉雨生苦澀的迴道:“殿下,草民怕是借不到這麽多的貨物?”
“那你能借多少?”
“最多十五船。”
李泰琢磨一下,十五船的貨物,可不少,還可是延後付款的方式。
這人剛受這麽大的打擊,居然還能有這麽多的人脈,能力不容小覷啊。
“本王需要你辦幾件時間,你願不願意去?”
“願意!”
劉雨生脫口而出,自己眼下的處境,容不得自己半點拒絕。
李泰笑笑,直接說出自己的目的:“第一呢,就是剛才本王說的,需要你出麵,向一些商賈借貨物,至於需要什麽樣的貨物,本王等會,會給你列一份清單。”
“第二呢,當你確定能借到多少貨物時,你跑一趟長安,去找太上皇,剩下的貨物,太上皇會出。”
自己爺爺那裏,現在還剩不少錢財,自己暫時挪用一下,應該不是大問題。
錢財閣那裏,也是浪費,又不會生錢。
大不了爺孫兩,再一次一起發財得了。
聽到這裏,劉雨生暗裏地鬆一口氣,真讓自己補滿五十艘貨船,就是把自己給賣了,也湊不齊啊。
看來坊間的傳聞,不是空穴來風,魏王與太上皇的關係,確實不同一般。
“第三呢,船隊的隨從,現在還沒有到位,你需要發動你的關係,湊齊三千到四千人。但你不能濫竽充數,這些人的年紀要在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