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整個長安是靜謐的,一股寒風頂著門簾,迎麵而來,正在更衣的李泰打了個噴嚏,下意識將衣裳再次裹緊。
感受那陣陣寒意,小侍女許涵依提議道:“衛王殿下,要不要多加一件衣裳,今日比昨天要冷一些。”
“那就加一些吧!”
看著許涵依再次給自己添加衣裳,李泰忍不住就想起自己的那一套棉大衣,冬季必需裝備,可惜的是自己連麵都沒見著,就跟它說聲拜拜。
今天是李泰解封的第一天,也是李泰到大唐來進學的第一天,昨日李二就派人來通知自己,以後都得去進學上課,進學?這是多麽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詞。生活就像強健,既然躲不掉,那就好好享受吧。
匆匆洗漱之後,邁出春宜宮,按照記憶一路走向學堂的位置,後宮安排的學堂緊靠弘文館,也許長孫是想讓皇子皇女沾沾弘文館的書卷氣,才安排這麽近,畢竟弘文館裏聚書二十餘萬卷。
李泰邁入學堂時,向著裏麵微微掃視一下,發現跟自己記憶中差不多,雖然都是皇家人,但基本分成兩派,李二的兒女一邊,李淵的兒女一邊,兩班人做的位置是涇渭分明,像在劃分楚河漢界一般。
李泰徑直走向自家兄弟那裏,跟另一邊打招唿?還是別了,除了以上原因,就是別看大家年紀都差不多,可都差著輩分呢,上去就喊叔叔姑姑的,李泰可不願意。
太子李承乾是由老師單獨授課,是不來這種公眾學堂,看到吳王李恪位置,李泰順勢就坐在他身後。
李恪迴頭一臉詫異的看著李泰,這家夥以前都是坐在自己前頭,跟自己搶風頭,這麽多天沒來,變化也太快了吧。
李泰摸摸自己的小胖臉,沒有什麽東西啊,隻好來一聲問候:“三哥,多日不見,可是對四弟念念不忘?”
“為兄倒真是想你,不過有人更加叨念你呢”,看見後麵的小女孩進來,李恪忍不住打趣道。
李泰轉頭一看,才發現李麗質也來了,還坐在李泰的身邊,那雙幽怨的小眼神,望著李泰有些委屈道:“四哥,都是麗質不好,害你被父皇懲罰。”
十天不變,李泰也怪想念李麗質的,食指刮了一下李麗質的小鼻子,輕笑一聲,道:“大妹說什麽呢?事情過去就過去了,最重要的是四哥被關禁閉,跟你沒有一點關係,即使你不去說,父皇還是會關四哥禁閉,也許還會關的時間長一些。”
“真的跟麗質無關?”
小女孩就是好哄,一會功夫,李麗質就被李泰哄的眉開眼笑。
李恪看著兩人忘我的聊天,為了顯示存在感,對著兩人小聲道:“事情雖然被父皇壓下去,我們還是少說這方麵的好,特別是在這種場合不適合談這些。”
李恪心中還是有點小嫉妒,白疊子這東西,他母妃也栽培一些,自己也接觸不少,怎麽自己就沒有想到製成棉衣呢。
接下來趁著老師沒來,換個話題,幾人小聲的交流著。
孔穎達,孔子的第31世孫,唐初十八學士之一,也是今日的授課老師,皇子皇女們的老師基本上都是長孫安排,個個都是大唐的名家,可見長孫對皇家的教育很看重。
孔穎達進來後,學堂裏的吵雜聲,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先講皇家禮儀,在何種場合該用什麽樣的禮儀,講完之後,孔穎達又從論語中挑選出幾句,給大家講解。
孔穎達的學識真的是太棒了,下麵聽課的李泰不禁為他暗暗鼓掌,不過就是自己基本上聽不太懂。用李泰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枯燥無味,講了這麽多,還不如來一節數理化教學。
這一瞬間,李泰想起了周星馳的逃學威龍,也許自己此時的心情,就跟周星星一樣,李泰也好想唱一首鐵窗紅淚。
恍然間,李泰覺得有人用小手在戳自己,迷茫的看向四周,見整個學堂的人都在看自己,連授課老師孔穎達也是如此。
不好,肯定是剛才本王開小差時,出現了異常情況,可是到底發生什麽事情呢,大唐是沒有粉筆黑板的,從講台上根本看不出什麽,李泰雷光電閃間想過好多,最終決定賭一把,站起身,向著孔穎達躬身道:“學生泰愚昧,此題不會解答。”
看著眾人的表情,應該是叫本王,身在學堂,叫學生幹嘛?隻能是迴答老師的提問,不管是什麽程度的題,不知便是,本王這迴答絕妙。
誰知整個學堂安靜不到三秒鍾。
“哈哈哈哈……”
整個學堂裏的學生瞬間爆笑,連孔穎達也在咧嘴抽搐,為了保持嚴肅老師的形象,想笑卻不敢笑。
李泰再次被這班人弄的蒙圈,低頭看見李麗質趴在桌麵上,肩膀在不停的抖動,李泰這才明白自己好像真的是搞錯的。
笑聲持續好長時間,孔穎達這老頭才下令讓眾人停下,李泰不停的嘀咕,你老人家就不能早點下令,本王尷尬的時間也短一些。
孔老頭拿著戒尺走下來,到李泰身前,說了聲:“把手伸出來!”
李泰就明白接下來的事情,扣扣索索的將其中一隻胖胖的小手伸向遠方,希望用距離來減少身體的疼痛感。
“啪啪啪”
那戒尺一下接著一下,打的真夠狠,那小手瞬間就腫脹起來。
打完收工,孔穎達宣布下課。
喔擦擦,為什麽本王就不能多堅持一下呢,臨下課前居然給自己來一個難忘的教訓。
孔穎達走後,李麗質告訴李泰,因為李泰缺席很長的時間,孔穎達讓自己迴去多努力,爭取早日跟上課程。
離開之前,李泰突然發現,自己的那些叔叔看向自己的眼神不對,是嘲諷嗎?不對,是幸災樂禍嗎?好像也不準確。
李恪在他身邊淡淡說了句:“他們是在嫉妒你。”
我暈,好像還真是那麽一迴事,前段時間自己做的事情,讓自己大出風頭,掩蓋了他們的才華。
見人走的差不多,就剩下李泰,李麗質,李恪,李愔四人,李泰看著李恪,最終還是問道:“三哥嫉妒我嗎?”
感受那陣陣寒意,小侍女許涵依提議道:“衛王殿下,要不要多加一件衣裳,今日比昨天要冷一些。”
“那就加一些吧!”
看著許涵依再次給自己添加衣裳,李泰忍不住就想起自己的那一套棉大衣,冬季必需裝備,可惜的是自己連麵都沒見著,就跟它說聲拜拜。
今天是李泰解封的第一天,也是李泰到大唐來進學的第一天,昨日李二就派人來通知自己,以後都得去進學上課,進學?這是多麽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詞。生活就像強健,既然躲不掉,那就好好享受吧。
匆匆洗漱之後,邁出春宜宮,按照記憶一路走向學堂的位置,後宮安排的學堂緊靠弘文館,也許長孫是想讓皇子皇女沾沾弘文館的書卷氣,才安排這麽近,畢竟弘文館裏聚書二十餘萬卷。
李泰邁入學堂時,向著裏麵微微掃視一下,發現跟自己記憶中差不多,雖然都是皇家人,但基本分成兩派,李二的兒女一邊,李淵的兒女一邊,兩班人做的位置是涇渭分明,像在劃分楚河漢界一般。
李泰徑直走向自家兄弟那裏,跟另一邊打招唿?還是別了,除了以上原因,就是別看大家年紀都差不多,可都差著輩分呢,上去就喊叔叔姑姑的,李泰可不願意。
太子李承乾是由老師單獨授課,是不來這種公眾學堂,看到吳王李恪位置,李泰順勢就坐在他身後。
李恪迴頭一臉詫異的看著李泰,這家夥以前都是坐在自己前頭,跟自己搶風頭,這麽多天沒來,變化也太快了吧。
李泰摸摸自己的小胖臉,沒有什麽東西啊,隻好來一聲問候:“三哥,多日不見,可是對四弟念念不忘?”
“為兄倒真是想你,不過有人更加叨念你呢”,看見後麵的小女孩進來,李恪忍不住打趣道。
李泰轉頭一看,才發現李麗質也來了,還坐在李泰的身邊,那雙幽怨的小眼神,望著李泰有些委屈道:“四哥,都是麗質不好,害你被父皇懲罰。”
十天不變,李泰也怪想念李麗質的,食指刮了一下李麗質的小鼻子,輕笑一聲,道:“大妹說什麽呢?事情過去就過去了,最重要的是四哥被關禁閉,跟你沒有一點關係,即使你不去說,父皇還是會關四哥禁閉,也許還會關的時間長一些。”
“真的跟麗質無關?”
小女孩就是好哄,一會功夫,李麗質就被李泰哄的眉開眼笑。
李恪看著兩人忘我的聊天,為了顯示存在感,對著兩人小聲道:“事情雖然被父皇壓下去,我們還是少說這方麵的好,特別是在這種場合不適合談這些。”
李恪心中還是有點小嫉妒,白疊子這東西,他母妃也栽培一些,自己也接觸不少,怎麽自己就沒有想到製成棉衣呢。
接下來趁著老師沒來,換個話題,幾人小聲的交流著。
孔穎達,孔子的第31世孫,唐初十八學士之一,也是今日的授課老師,皇子皇女們的老師基本上都是長孫安排,個個都是大唐的名家,可見長孫對皇家的教育很看重。
孔穎達進來後,學堂裏的吵雜聲,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先講皇家禮儀,在何種場合該用什麽樣的禮儀,講完之後,孔穎達又從論語中挑選出幾句,給大家講解。
孔穎達的學識真的是太棒了,下麵聽課的李泰不禁為他暗暗鼓掌,不過就是自己基本上聽不太懂。用李泰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枯燥無味,講了這麽多,還不如來一節數理化教學。
這一瞬間,李泰想起了周星馳的逃學威龍,也許自己此時的心情,就跟周星星一樣,李泰也好想唱一首鐵窗紅淚。
恍然間,李泰覺得有人用小手在戳自己,迷茫的看向四周,見整個學堂的人都在看自己,連授課老師孔穎達也是如此。
不好,肯定是剛才本王開小差時,出現了異常情況,可是到底發生什麽事情呢,大唐是沒有粉筆黑板的,從講台上根本看不出什麽,李泰雷光電閃間想過好多,最終決定賭一把,站起身,向著孔穎達躬身道:“學生泰愚昧,此題不會解答。”
看著眾人的表情,應該是叫本王,身在學堂,叫學生幹嘛?隻能是迴答老師的提問,不管是什麽程度的題,不知便是,本王這迴答絕妙。
誰知整個學堂安靜不到三秒鍾。
“哈哈哈哈……”
整個學堂裏的學生瞬間爆笑,連孔穎達也在咧嘴抽搐,為了保持嚴肅老師的形象,想笑卻不敢笑。
李泰再次被這班人弄的蒙圈,低頭看見李麗質趴在桌麵上,肩膀在不停的抖動,李泰這才明白自己好像真的是搞錯的。
笑聲持續好長時間,孔穎達這老頭才下令讓眾人停下,李泰不停的嘀咕,你老人家就不能早點下令,本王尷尬的時間也短一些。
孔老頭拿著戒尺走下來,到李泰身前,說了聲:“把手伸出來!”
李泰就明白接下來的事情,扣扣索索的將其中一隻胖胖的小手伸向遠方,希望用距離來減少身體的疼痛感。
“啪啪啪”
那戒尺一下接著一下,打的真夠狠,那小手瞬間就腫脹起來。
打完收工,孔穎達宣布下課。
喔擦擦,為什麽本王就不能多堅持一下呢,臨下課前居然給自己來一個難忘的教訓。
孔穎達走後,李麗質告訴李泰,因為李泰缺席很長的時間,孔穎達讓自己迴去多努力,爭取早日跟上課程。
離開之前,李泰突然發現,自己的那些叔叔看向自己的眼神不對,是嘲諷嗎?不對,是幸災樂禍嗎?好像也不準確。
李恪在他身邊淡淡說了句:“他們是在嫉妒你。”
我暈,好像還真是那麽一迴事,前段時間自己做的事情,讓自己大出風頭,掩蓋了他們的才華。
見人走的差不多,就剩下李泰,李麗質,李恪,李愔四人,李泰看著李恪,最終還是問道:“三哥嫉妒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