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納哈出帶著幾百個人來到藍玉的帳下以後,藍玉熱情的接待了他,並且親自將他迎上了飯桌。
在開飯之前肯定少不了說一通客套話。
來了,坐坐坐。
別光站著。
我們這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以後都是兄弟了,都別客氣。
到了這裏就當是迴到自己家一樣。
都別約束。
迴到家是什麽樣,在這裏就可以什麽樣!
不用緊張!
以後都是一家人,都不別見外!
納哈出一聽,這可是你說的哈,你不讓我客氣的!
你把我當是一家人。
那我就真的不客氣了。
鞋一脫,襪子一抽,腿一盤,凳子上一臥。
氣氛搞得差不多的時候,藍玉通知手下開席。
就是這時候出現了問題。
在我們中國人的飯桌上,尤其是邀請貴賓的飯桌上有一樣東西是肯定不能少的。
這個東西叫做,酒!
酒這東西確切的說是好東西,他可以消愁也可以壯膽,但是壞就壞在這玩意喝多了它壞事。
壞大事!
開席以後,納哈出覺得自己畢竟是投降的一方,麵子上多少有點掛不住,於是為了最大限度維護自己的臉麵,他就主動向做東的藍玉敬酒,以表感謝。
藍玉一看對方這麽識趣,也沒有客氣,站起來就準備幹杯。
但是酒還沒來得及喝,藍玉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他發現納哈出穿在身上的衣服有點破,他就擅作主張把自己的戰袍脫了下來,讓納哈出給披上。
按理說這是一個友好的舉動。
雙方互相親近一下,關係也可以變得親密了起來。
但是錯就錯在藍玉沒有站在納哈出的立場去處理問題。
藍玉並不了解蒙古人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屬性。
在藍玉看來很正常的一個舉動,但是在納哈出看來多少有點強求和逼迫的意思。
如果納哈出穿上了戰袍,那就等於是接受了自己的失敗。
納哈出心裏不痛快。
心裏很不痛快。
他覺得藍玉這個家夥很不給自己麵子。
今天能夠投降你們,而且參加你們的邀請已經夠為難了。
現在又讓披戰袍,就有點太強人所難了。
但是納哈出又考慮到自己身在敵方陣營中,就這麽正麵和對方衝突自己很有可能會吃虧。
於是軍人出身丟命不丟麵的納哈出想了一個辦法。
他說我披上衣服可以,但是有一個要求,你必須先喝了這杯酒。
你隻要先喝了酒,我就披衣服。
這下藍玉不幹了,不就是一件衣服麽!
至於這麽較真麽!
不行,你必須先披上這件衣服,我才能喝酒!
這下納哈出更不幹了!
這衣服能隨便披麽?
這是戰袍,披上他就代表了我徹底投降了。
本來我投降就已經覺得很丟麵子了,現在還讓我強行披衣服,那不是更丟麵子了麽!
這和直接打我臉有什麽區別呢?
欺負人也不帶這麽欺負的。
太過分了!
不行,絕對不能妥協。
必須你先喝酒,我才能穿衣服。
於是,兩人就因為這點小事開始爭執起來。
本來沒有多大的事情,卻因為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到最後,拍桌子瞪眼,雙方在酒場上互不相讓。
氣氛瞬間火熱起來。
而麵對藍玉咄咄逼人的氣勢,同樣做為軍人的納哈出首先翻臉。
他直接把本來敬藍玉的酒澆到了地上,並且說了一句誰也聽不懂的蒙古話(不用說也知道這不是什麽好話。)。
按理說納哈出的這個做法並不是很理智,畢竟在還沒有正式完成主俘交接的情況下,雙方的身份還是處於敵對狀態。
他的這個潑酒的舉動多少有點想要幹仗的意思。
東北話有一個專屬名詞。
點炮。
這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信號。
往往有了這動作,接下來就是找趁手的家夥要幹仗了,黑磚悶棍的都要開始上了。
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藍玉還沒動手,他的一個手下先看不過去了。
他的名字叫做常茂(常遇春的兒子)!
藍玉和納哈出的爭執本來並不關常茂什麽事,但是做為陪酒的常茂卻覺得納哈出的舉動明顯包含著挑釁的意思,尤其是納哈出在潑酒的同時還說了一通誰也聽不懂的鳥語(蒙語),這種氣氛下,傻子也知道納哈出的話是在罵娘。
於是他先不幹了!
在軍人眼裏,一切用語言說不通的事情,都可以用武力來解決。
於是他二話不說抽出刀子就準備幹仗。
敢在爺這裏咋次,活得不耐煩了。
你也不想想這是在誰的地盤!
我的地盤我做主。
給臉不要臉的玩意,看我弄死你!
要說納哈出也確實是員虎將,在和藍玉吵得正歡的時候,他竟然還可以分一部分注意力到其他地方。
當他發現主角還沒動手,做為配角的常茂倒先要動手的時候,他就準備騎馬開溜!(馬從哪來的?)
納哈出快,常茂更快,他發覺這個長的不是什麽好鳥態度還極其囂張的家夥很是混蛋,於是他揮著刀就向納哈出砍去。
想跑,門都沒有。
下來吧您呐!
另一邊還沒來得及爬上馬的納哈出一看刀子砍了過來就慌忙躲避,戰場上長久廝殺練就的本能讓他奇跡般的躲過了致命的要害,但是肩膀上也未能幸免的挨了一刀。
納哈出先掛了彩!
這時候陪同納哈出一同前來的幾百名士兵一聽屋裏的動靜不對,知道發生了意外。
在來這裏之前,老大就給他們打過預防針。
隻要苗頭不對,立馬抄家夥跑路!
於是他們也沒閑著,抄起家夥就和明軍打了起來。
敢動我們老大,看我不砍死你!
於是原本好好的一場酒會就因為喝酒這點破事徹底談崩,雙方的拔刀就開幹了起來。
不幹仗還好,一開幹雙方的優劣態勢立刻區分來出來。
納哈出雖然早就有所準備,但是畢竟也就幾百號人,和藍玉幾萬兵馬比起來,他的人馬還是少的可憐。
所以被打敗是肯定的。
但是還是有幾個命硬的家夥,在混亂之中逃了出來。
而這時候同樣做為陪襯的都督耿忠一看這架勢,如果再這麽繼續衝突下去,老大交代的任務就徹底要黃了。
於是他趕忙站了出來,當了迴和事佬,先把緊張氣氛暫時壓製了下來。
並且讓士兵扶著掛彩的納哈出去麵見了並沒有出席宴會的主帥馮勝。
馮勝一看納哈出掛了彩,也知道肯定是出事了。
做為主帥的馮勝並沒有偏袒自己的屬下,而是先讓軍醫給負傷在身的納哈出包紮傷口,安撫納哈出,同時了解事情發展的具體經過。
當他大致了解情況以後,馮勝做了一係列安排。
他並沒有再強製要求納哈出繼續赴宴。
而是把他和做為和事佬的耿忠安排到了同一個宿舍,讓他臥床休息,靜養身體。
同時,做出了聲明。
雙方之前達成的投降協議依然有效,並且希望納哈出的兵馬能夠主動歸降明朝。
這時候雖然做為特護的納哈出日子過得很舒坦,但是他也知道表麵上風光的自己實際上和被囚禁差不了多少。
都是被人圈起來喂養。
和牲口沒有什麽區別。
在這種情況下,他隻能按照馮勝的意思來辦。
正巧這時候納哈出逃迴去的手下胡亂的添油加醋,報信說自己的老大被敵人包了餃子給幹掉了,這下納哈出的兵馬也不幹了。
這什麽事啊?
不是說請客吃飯麽?
怎麽最後飯沒吃了不說,命還搞丟了!
這買賣賠大了。
於是他們率領大軍來向藍玉討說法,大有就要和藍玉幹一仗的意思。
而這時候傷養得差不多的納哈出一看自家兵馬來了,也就沒必要再繼續硬挺著了,於是做了個順水人情,讓大家投降明軍。
這本來也算是挺完滿的結局,但是到納哈出這裏又出了問題。
當納哈出聽說自家兵馬來給自己捧場救駕的時候,他胳膊上還拉著崩線打著石膏並沒有好利索,而且因為受傷以後說話多少有點不利落,於是他在軍前發表的主旨演講並不是很流暢,多少表露出一點被強迫的表情。
這幅尊容被手下看到眼裏之後,大部分人覺得就這樣吧,沒翹辮子就足夠了,反正老大都投降了,自己幹挺著鬧不好的得挨揍,最後還撈不到丁點好處,既然這樣那還不如投降就算了。
這部分人就選擇了直接投降。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卻不這麽認為。
他們覺得自己老大這幅尊像根本就不是自願的,完全是被迫的,背後還不知道有什麽見不得人的隱情,說不定老大有什麽把柄被老和尚捏在了手裏,這一小撥人就決定拒絕投降,選擇依然和明軍對著幹。
最後,這仗還是打了起來。
但是和明軍幾十萬兵馬相比這麽點人肯定是幹不過的。
所以他們還是被鎮壓了下去。
而明軍這裏也付出了一定傷亡的代價。
這事一下子玩大了。
既然有了人員損失肯定是要向老大朱老板進行損失報備的,於是做為現任軍隊最高長官的馮勝起草了一封文書,簡單的把事情說了一遍以後。
在起草文書的時候,馮勝動了點心眼。
他知道自從常遇春死了以後,朱和尚就把藍玉當成了常遇春來看。
朱老大對藍玉也特別器重。
這一點從藍玉的工資上就能看得出來,自從四川的夏國被幹掉以後,被封為永昌侯的藍玉竟然和他死去的姐夫年薪一樣高。
都是三千擔!
工資竟然比自己都高。
這次的責任要是推到藍玉身上鬧不好的會得罪老大。
還是不要把他牽涉進去為好。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替罪羊。
這時候細心觀察的馮勝發現了一個目標。
常茂。
反正這事就是他先動的手,既然這樣的話那就由你來背這個黑鍋。
於是馮勝就寫信給朱元璋,把責任一股腦的都推倒了常茂的身上。
常茂一聽這事,火大了!
他覺得自己做了一迴冤大頭,跟個棒槌沒有什麽分別。
好心好意的幫忙出頭,不落好不說,竟然還得背黑鍋。
這不扯淡呢麽!
不行。
自己絕對不能當這個棒槌。
正巧這時候主動投降的納哈出為了討好馮勝這個同僚,就把很多牛馬和布匹送給了馮勝。
要說馮勝這事辦的也確實不漂亮,納哈出給你送多少東西你收下就是了,不能太貪心,但是他不一樣,他覺得納哈出送的東西根本就值不了幾個錢,和金銀珠寶比起來,這些破爛玩意根本就算不上什麽值錢的玩意。
於是他就借著喝酒的機會,向納哈出索要奇珍異寶。
這事被常茂知道以後,他知道機會來了。
於是也寫了一封信,把馮勝這點破事全都給抖摟給了朱元璋。
遠在應天的朱元璋一看,因為這破事的兩人開始了狗咬狗的遊戲。
做為局外人的他也很痛快。
他沒有追究具體誰的責任,而是把兩人全部降職。
沒收馮勝的大將軍印,連同常茂一起押解迴京,接受處理。
而本來最應該處罰並且是直接關係人的藍玉,卻因為馮勝這麽一鬧反而脫離了關係。
被完全不明白事理的朱元璋委任成了一軍主帥!
在薊州(今天津薊縣)拜大將軍。
總管軍中一切事務。
自此,藍玉徹底登上了曆史前台。
在開飯之前肯定少不了說一通客套話。
來了,坐坐坐。
別光站著。
我們這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以後都是兄弟了,都別客氣。
到了這裏就當是迴到自己家一樣。
都別約束。
迴到家是什麽樣,在這裏就可以什麽樣!
不用緊張!
以後都是一家人,都不別見外!
納哈出一聽,這可是你說的哈,你不讓我客氣的!
你把我當是一家人。
那我就真的不客氣了。
鞋一脫,襪子一抽,腿一盤,凳子上一臥。
氣氛搞得差不多的時候,藍玉通知手下開席。
就是這時候出現了問題。
在我們中國人的飯桌上,尤其是邀請貴賓的飯桌上有一樣東西是肯定不能少的。
這個東西叫做,酒!
酒這東西確切的說是好東西,他可以消愁也可以壯膽,但是壞就壞在這玩意喝多了它壞事。
壞大事!
開席以後,納哈出覺得自己畢竟是投降的一方,麵子上多少有點掛不住,於是為了最大限度維護自己的臉麵,他就主動向做東的藍玉敬酒,以表感謝。
藍玉一看對方這麽識趣,也沒有客氣,站起來就準備幹杯。
但是酒還沒來得及喝,藍玉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他發現納哈出穿在身上的衣服有點破,他就擅作主張把自己的戰袍脫了下來,讓納哈出給披上。
按理說這是一個友好的舉動。
雙方互相親近一下,關係也可以變得親密了起來。
但是錯就錯在藍玉沒有站在納哈出的立場去處理問題。
藍玉並不了解蒙古人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屬性。
在藍玉看來很正常的一個舉動,但是在納哈出看來多少有點強求和逼迫的意思。
如果納哈出穿上了戰袍,那就等於是接受了自己的失敗。
納哈出心裏不痛快。
心裏很不痛快。
他覺得藍玉這個家夥很不給自己麵子。
今天能夠投降你們,而且參加你們的邀請已經夠為難了。
現在又讓披戰袍,就有點太強人所難了。
但是納哈出又考慮到自己身在敵方陣營中,就這麽正麵和對方衝突自己很有可能會吃虧。
於是軍人出身丟命不丟麵的納哈出想了一個辦法。
他說我披上衣服可以,但是有一個要求,你必須先喝了這杯酒。
你隻要先喝了酒,我就披衣服。
這下藍玉不幹了,不就是一件衣服麽!
至於這麽較真麽!
不行,你必須先披上這件衣服,我才能喝酒!
這下納哈出更不幹了!
這衣服能隨便披麽?
這是戰袍,披上他就代表了我徹底投降了。
本來我投降就已經覺得很丟麵子了,現在還讓我強行披衣服,那不是更丟麵子了麽!
這和直接打我臉有什麽區別呢?
欺負人也不帶這麽欺負的。
太過分了!
不行,絕對不能妥協。
必須你先喝酒,我才能穿衣服。
於是,兩人就因為這點小事開始爭執起來。
本來沒有多大的事情,卻因為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到最後,拍桌子瞪眼,雙方在酒場上互不相讓。
氣氛瞬間火熱起來。
而麵對藍玉咄咄逼人的氣勢,同樣做為軍人的納哈出首先翻臉。
他直接把本來敬藍玉的酒澆到了地上,並且說了一句誰也聽不懂的蒙古話(不用說也知道這不是什麽好話。)。
按理說納哈出的這個做法並不是很理智,畢竟在還沒有正式完成主俘交接的情況下,雙方的身份還是處於敵對狀態。
他的這個潑酒的舉動多少有點想要幹仗的意思。
東北話有一個專屬名詞。
點炮。
這是一個很不友好的信號。
往往有了這動作,接下來就是找趁手的家夥要幹仗了,黑磚悶棍的都要開始上了。
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藍玉還沒動手,他的一個手下先看不過去了。
他的名字叫做常茂(常遇春的兒子)!
藍玉和納哈出的爭執本來並不關常茂什麽事,但是做為陪酒的常茂卻覺得納哈出的舉動明顯包含著挑釁的意思,尤其是納哈出在潑酒的同時還說了一通誰也聽不懂的鳥語(蒙語),這種氣氛下,傻子也知道納哈出的話是在罵娘。
於是他先不幹了!
在軍人眼裏,一切用語言說不通的事情,都可以用武力來解決。
於是他二話不說抽出刀子就準備幹仗。
敢在爺這裏咋次,活得不耐煩了。
你也不想想這是在誰的地盤!
我的地盤我做主。
給臉不要臉的玩意,看我弄死你!
要說納哈出也確實是員虎將,在和藍玉吵得正歡的時候,他竟然還可以分一部分注意力到其他地方。
當他發現主角還沒動手,做為配角的常茂倒先要動手的時候,他就準備騎馬開溜!(馬從哪來的?)
納哈出快,常茂更快,他發覺這個長的不是什麽好鳥態度還極其囂張的家夥很是混蛋,於是他揮著刀就向納哈出砍去。
想跑,門都沒有。
下來吧您呐!
另一邊還沒來得及爬上馬的納哈出一看刀子砍了過來就慌忙躲避,戰場上長久廝殺練就的本能讓他奇跡般的躲過了致命的要害,但是肩膀上也未能幸免的挨了一刀。
納哈出先掛了彩!
這時候陪同納哈出一同前來的幾百名士兵一聽屋裏的動靜不對,知道發生了意外。
在來這裏之前,老大就給他們打過預防針。
隻要苗頭不對,立馬抄家夥跑路!
於是他們也沒閑著,抄起家夥就和明軍打了起來。
敢動我們老大,看我不砍死你!
於是原本好好的一場酒會就因為喝酒這點破事徹底談崩,雙方的拔刀就開幹了起來。
不幹仗還好,一開幹雙方的優劣態勢立刻區分來出來。
納哈出雖然早就有所準備,但是畢竟也就幾百號人,和藍玉幾萬兵馬比起來,他的人馬還是少的可憐。
所以被打敗是肯定的。
但是還是有幾個命硬的家夥,在混亂之中逃了出來。
而這時候同樣做為陪襯的都督耿忠一看這架勢,如果再這麽繼續衝突下去,老大交代的任務就徹底要黃了。
於是他趕忙站了出來,當了迴和事佬,先把緊張氣氛暫時壓製了下來。
並且讓士兵扶著掛彩的納哈出去麵見了並沒有出席宴會的主帥馮勝。
馮勝一看納哈出掛了彩,也知道肯定是出事了。
做為主帥的馮勝並沒有偏袒自己的屬下,而是先讓軍醫給負傷在身的納哈出包紮傷口,安撫納哈出,同時了解事情發展的具體經過。
當他大致了解情況以後,馮勝做了一係列安排。
他並沒有再強製要求納哈出繼續赴宴。
而是把他和做為和事佬的耿忠安排到了同一個宿舍,讓他臥床休息,靜養身體。
同時,做出了聲明。
雙方之前達成的投降協議依然有效,並且希望納哈出的兵馬能夠主動歸降明朝。
這時候雖然做為特護的納哈出日子過得很舒坦,但是他也知道表麵上風光的自己實際上和被囚禁差不了多少。
都是被人圈起來喂養。
和牲口沒有什麽區別。
在這種情況下,他隻能按照馮勝的意思來辦。
正巧這時候納哈出逃迴去的手下胡亂的添油加醋,報信說自己的老大被敵人包了餃子給幹掉了,這下納哈出的兵馬也不幹了。
這什麽事啊?
不是說請客吃飯麽?
怎麽最後飯沒吃了不說,命還搞丟了!
這買賣賠大了。
於是他們率領大軍來向藍玉討說法,大有就要和藍玉幹一仗的意思。
而這時候傷養得差不多的納哈出一看自家兵馬來了,也就沒必要再繼續硬挺著了,於是做了個順水人情,讓大家投降明軍。
這本來也算是挺完滿的結局,但是到納哈出這裏又出了問題。
當納哈出聽說自家兵馬來給自己捧場救駕的時候,他胳膊上還拉著崩線打著石膏並沒有好利索,而且因為受傷以後說話多少有點不利落,於是他在軍前發表的主旨演講並不是很流暢,多少表露出一點被強迫的表情。
這幅尊容被手下看到眼裏之後,大部分人覺得就這樣吧,沒翹辮子就足夠了,反正老大都投降了,自己幹挺著鬧不好的得挨揍,最後還撈不到丁點好處,既然這樣那還不如投降就算了。
這部分人就選擇了直接投降。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卻不這麽認為。
他們覺得自己老大這幅尊像根本就不是自願的,完全是被迫的,背後還不知道有什麽見不得人的隱情,說不定老大有什麽把柄被老和尚捏在了手裏,這一小撥人就決定拒絕投降,選擇依然和明軍對著幹。
最後,這仗還是打了起來。
但是和明軍幾十萬兵馬相比這麽點人肯定是幹不過的。
所以他們還是被鎮壓了下去。
而明軍這裏也付出了一定傷亡的代價。
這事一下子玩大了。
既然有了人員損失肯定是要向老大朱老板進行損失報備的,於是做為現任軍隊最高長官的馮勝起草了一封文書,簡單的把事情說了一遍以後。
在起草文書的時候,馮勝動了點心眼。
他知道自從常遇春死了以後,朱和尚就把藍玉當成了常遇春來看。
朱老大對藍玉也特別器重。
這一點從藍玉的工資上就能看得出來,自從四川的夏國被幹掉以後,被封為永昌侯的藍玉竟然和他死去的姐夫年薪一樣高。
都是三千擔!
工資竟然比自己都高。
這次的責任要是推到藍玉身上鬧不好的會得罪老大。
還是不要把他牽涉進去為好。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替罪羊。
這時候細心觀察的馮勝發現了一個目標。
常茂。
反正這事就是他先動的手,既然這樣的話那就由你來背這個黑鍋。
於是馮勝就寫信給朱元璋,把責任一股腦的都推倒了常茂的身上。
常茂一聽這事,火大了!
他覺得自己做了一迴冤大頭,跟個棒槌沒有什麽分別。
好心好意的幫忙出頭,不落好不說,竟然還得背黑鍋。
這不扯淡呢麽!
不行。
自己絕對不能當這個棒槌。
正巧這時候主動投降的納哈出為了討好馮勝這個同僚,就把很多牛馬和布匹送給了馮勝。
要說馮勝這事辦的也確實不漂亮,納哈出給你送多少東西你收下就是了,不能太貪心,但是他不一樣,他覺得納哈出送的東西根本就值不了幾個錢,和金銀珠寶比起來,這些破爛玩意根本就算不上什麽值錢的玩意。
於是他就借著喝酒的機會,向納哈出索要奇珍異寶。
這事被常茂知道以後,他知道機會來了。
於是也寫了一封信,把馮勝這點破事全都給抖摟給了朱元璋。
遠在應天的朱元璋一看,因為這破事的兩人開始了狗咬狗的遊戲。
做為局外人的他也很痛快。
他沒有追究具體誰的責任,而是把兩人全部降職。
沒收馮勝的大將軍印,連同常茂一起押解迴京,接受處理。
而本來最應該處罰並且是直接關係人的藍玉,卻因為馮勝這麽一鬧反而脫離了關係。
被完全不明白事理的朱元璋委任成了一軍主帥!
在薊州(今天津薊縣)拜大將軍。
總管軍中一切事務。
自此,藍玉徹底登上了曆史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