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改革已經收拾了差不多了,接下來我們看看另外一群人的命運。


    和武臣比起來,這群人對朱元璋的威脅明顯要弱很多。


    為了向以後的軍權開刀,朱老大可以說是拿**部門做了一次極其有意義的實驗。


    從表象上來看,他們這群人的存在並不會直接威脅到朱元璋皇權。


    他們這個群體叫做:文人。


    這些人手裏一沒兵二沒卒,每天幹的事情無非就是拿著筆杆子四處晃蕩,看著哪裏不順眼了就用文人特有的方式調侃一句。


    寫上幾幅對聯,編上幾句詩詞。


    表麵上文字華麗,大氣磅礴,完全一副稱讚表揚的意思。


    不懂的人以為是誇他,還樂嗬的向人家道謝,說您老太客氣了,我哪有你說的那麽好!


    可是實際情況卻是人家連你祖宗十八代就罵了個遍,而你自己卻還不知道。


    這就有點人家都把你給賣了,你還傻不拉幾的給人家點錢的意思。


    朱元璋也明白這個道理。


    他從小讀書少,雖然當了皇帝以後他嚐試著自學過,但是和那些從小就舞文弄墨的文人相比,自小底子就弱根基就差的自己再怎麽學也不可能追不上他們。


    他知道這群吃飽飯沒事幹的家夥瞧不起自己。


    和他們比起來,自己不過就是個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武夫。


    和被自己幹掉的張士誠差不太多,都是一樣的山炮。


    他們這群人罵起人來,都不帶髒字。


    典型的笑裏藏刀。


    口蜜腹劍。


    就是這群柔軟的文人,朱元璋對他們同樣不放心。


    雖然這些文人不至於直接威脅自己的皇權,但是他們同樣不好管教,為了管理好他們朱元璋給他們安排了另外一個老大。


    他就是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


    他不僅是文臣之首,而且他還是朱元璋的老鄉。


    為了彰顯李善長的身份地位,朱元璋還給他配備了一個官職,這個職位在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它是中書左丞相。


    左丞相就完全等同於皇帝的秘書,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管理這些文臣遞上來的奏折,然後逐一分類,重要的交到皇帝手裏,破事一件的則有丞相全權處理。


    至於說這個事情到底是大是小則由丞相一個人說了算!(大家從這一點應該就可以看出問題。)


    朱元璋以為自己這樣安排可以萬事大吉。


    但是現實告訴了他,他把這些事情想的太過簡單,很快他就會因為這種安排吃上苦頭。


    在安排李善長工作的時候,他似乎忽略了另外一個人的存在。


    這個人是劉基。


    我個人認為劉基對朱元璋給他的職位安排和爵位分封上並不是很滿意,但是他口頭上並不敢說,所以他使用了另外一種方式發泄心中的不滿。


    政治武器。


    而他首選的進攻對手就是文臣之首的李善長。


    劉基在心底根本看不起李善長,甚至對他有一些蔑視。


    因為這個家夥除了會寫寫文書做做內勤工作以外,他什麽都幹不了。


    這些東西做為文臣的自己也可以做得來,甚至比他做的還好。


    除了這些,李善長還有什麽特長麽?


    沒有了!


    打仗他比不過自己,調兵遣將他弱於自己,論兵法策略陰謀詭計他更不是對手。


    可是憑什麽偏偏這樣一個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貨色,卻能騎在自己的頭上拉屎撒尿耀武揚威,


    憑什麽?


    就因為他是朱元璋的老鄉麽?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太便宜他了!


    朱老大還把他比作為蕭何,他配得上蕭何麽?


    不配,他比蕭何差遠了。


    還封他為天下第一功臣,簡直可笑。


    他根本就配不上天下第一功臣的稱號,這個稱號應該給我才對。


    得想辦法趕走了。


    如果趕不走的話,那就隻能……


    在內心極度不平衡的情況下,劉基開始尋找李善長的弱點。


    -朱元璋離開應天以後,把朝廷裏的事情交給了劉基來管理。


    這就給劉基留下了下手的機會。


    這個把柄緣起一個人,他叫李彬,這個李彬犯的事是貪汙受賄,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做巨額資產來源不明,發現這一情況以後劉基決定要殺了他。


    但是李善長不同意。


    李彬是李善長的親信,他絕不同意自己的親信因為這事就被砍腦袋,但是他又知道劉基和自己不是一路兩人可以說是絕對的政敵,敵我雙方根本尿不到一壺,於是他托其他人向劉基求情。


    但是劉基不吃李善長這一套,他決定把這事捅給了朱元璋。


    於是他寫了一封信給了朱元璋。


    他相信隻要朱元璋看到這一封信,李彬就一定是死路一條。


    劉基猜的沒錯,朱元璋果然批準了他的請求。


    但是讓我想不通的是朱元璋把批準後的信件並沒有直接發給劉基,而是給了李善長(這裏麵有點意思。)


    我相信依靠朱元璋的關係網,他不可能連這最基本傳信的事情都會搞錯。


    既然是這樣的話,那就可能存在另外兩種情況。


    一種是被李善長給截留,但是這種情況按照朱元璋的做事風格基本不可能存在。


    當然我不否認曆史上有很多皇帝的信件被某個大臣截留的情況,但是那些皇帝基本都是些昏君,是一群好色之徒無能之輩,但是朱元璋不一樣。他雖然好色但絕非無能,不然也不可能獨闖天下。


    如果上述假設不成立的話,那就隻剩下一種解釋。


    這封信朱元璋就是故意寫給李善長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有好戲看了。


    劉基把這事情推給朱元璋,朱元璋給了處理意見以後再把李彬的事情直接推給了李善長處理,讓他自己解決。


    反正我給你的處理方案就是直接砍了他,就看你李善長執行不執行了。


    如果你按照我的命令執行的話,那咱們什麽都好說。


    如若你膽敢不執行,哼哼,那你的腦袋就等著搬家吧!


    我個人認為這些都是表麵上的文章,這裏麵還有深層次的意味。


    這更像是朱元璋做的一場局。


    朱元璋是裁判。


    劉基和李善長就是兩個敵對的打手。


    他們兩人在場上打得死去活來,而朱元璋在一旁看戲。


    這場黨爭中朱元璋就像是一個幕後推手,完全不怕事大。


    朱元璋之所以把信發給李善長,就是要讓兩人互鬥。


    用我們通俗點的話來講,就是讓他們狗咬狗,繼而演變成為兩個黨派之間的互鬥。


    等兩黨打得差不多了,他再出來收拾殘局。


    隨後將兩黨所有人馬連根拔起。


    按照後麵的事情發展,這種解釋也才符合朱元璋的一貫作風。


    而當這封信傳到李善長手裏的時候,他正在忙一件事。


    求雨。


    因為天氣大旱,好長時間不下雨,李善長正忙著組織人馬向天求雨,這些人裏麵就有劉基。


    雨還沒求來,殺人的政令卻先來了。


    這時候恨得壓根直癢癢的李善長想到了一個既可以延緩斬首也可以做為攻擊劉基的辦法。


    他詢問劉基:今天正在求雨,在這個結構眼上殺人似乎不太吉利吧!【今欲禱雨可殺人乎?】


    又是迷信的老套路,李善長還是希望能保全李彬。


    但是劉基的迴答是:殺了李彬,天必下雨。


    這還能說什麽。


    劉基的態度太明確了。


    李彬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活了。


    既然如此,那就隻能殺了。


    李彬就這樣被砍了。


    就死在了李善長的麵前,劉基的刀下。


    這時候李善長肺都要氣炸了。


    他沒想到劉基這麽不給麵子,自己都低三下四的求他了,竟然還是這麽不通情理。


    既然這樣那沒辦法了,既然你不仁,休怪我不義。


    你不是說殺李彬天必雨麽,那好,我就看看老天它下不下雨。


    如果不下雨那你劉基就死定了。


    而最後的事實告訴劉基,下雨和李彬沒有半毛錢關係。


    李彬死了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老天還是沒下雨。


    這下李善長不幹了。


    他終於抓住了攻擊劉基的機會。


    於是李善長開始拉攏一批人,在背地裏向劉基進行政治攻擊。


    他拉攏的這批人很有地域特點,因為他拉攏到身邊的人基本都是朱元璋老家附近的人馬,


    他們有一個傑出的特點:清一色的文盲。


    史稱:淮西集團。


    而劉基也知道自己惹到了厲害角色,但是做都已經做了,害怕也沒有用,所以他也拉攏了一批人馬,這些人大多都是一群文人,很多都是他的老鄉。


    他們同樣有一個特點:一溜煙的文人。


    曆史上稱他們為:浙東集團!


    於是乎,文人對文盲的戰爭正式打響。


    正在雙方打得火熱,誰也瞧不上誰的時候,一件不巧的事情突然發生,劉基的老婆突然去世。


    老婆死了,這在古代可是大事。


    做為老公的劉基需要迴家守喪。


    守喪期限是三年。


    俗稱:丁憂。


    按照古代丁憂的習俗,在這三年時間內,做為丈夫的劉基什麽都不能幹,隻能在家吃齋守墳。


    事情已經發生了,毫無辦法的劉基隻能向朱元璋請事假迴家。


    這就給了李善長一個充足的進攻時間。


    知道劉基要迴家的消息以後,首先高興的肯定就是李善長,他終於可以全身心的向劉基展開攻擊,而不需要害怕這個家夥進行報複。


    但是讓李善長沒想到的是劉基在臨走之下留下了另外一個人給自己當誘餌,這個人是他的老鄉,同屬浙江集團的楊憲。


    看過前麵章節的人應該還記得楊憲這個名字,他就是告發朱文正通敵張士誠準備謀反的那位大哥。


    這位仁兄可以說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間諜。


    而這一次他又被劉基給策反,繼續開展對李善長的情報收集工作。


    並不時的向劉基匯報這裏的情況。


    但是楊憲不知道的是,在他的身邊朱元璋同樣還安排了另外一個人,專門監視他的一舉一動,而此時他通信給劉基就已經宣告了他加入到了浙東集團戰鬥序列。


    同時為了打擊李善長,他向朱元璋說了一句話,一句絕對不該說的話。


    李善長無大才,不堪為相。


    這是朱元璋最不想看到也最為痛恨的事情,情報工作講究的就是一個真。


    你可以傳遞情報,但是你不能騙我。


    我平生最恨騙我的人!


    所有騙過我的人都該殺!


    這也為他後來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讀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葉寒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葉寒霜並收藏笑讀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