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三戰皆敗的戰果,陳友諒徹底抓狂了。
邪了門了。
六十萬兵馬圍困洪都這個屁大點的地方,在陳友諒原本看來不過一兩天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但是卻足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而沒有任何進展。
更加可惡的是,自己這一個月連番的進攻下竟然連洪都城的城門都沒有踏進去半步。
爺自從參軍以來,還從來沒有遭受過今天這份重大打擊,今天這等戰果對於爺來說簡直就是恥辱。
是奇恥大辱。
在這份恥辱真正澆到陳友諒腦門上的時候,已經完全失去理智的陳友諒決定不再集結任何的兵力,也不再采用任何進攻方法。
已經完全沒有了攻城戰術的陳友諒做出了一個近乎瘋狂的決定。
他決定所有圍城的兵馬對著宮步、士步二門進行不計得失更不計後果的進攻。
這種進攻的策略我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到一個真正切合它實際的用詞,如果真正要套用一個詞語的話,那我隻能將就著使用一個。
這個詞語叫做:愣打。
字麵意思就是說毫無戰術可言,更沒有任何有利兵器可講的,就如同是一窩蜂一團亂麻般的無任何梯隊和人員配置可說的猶如愣頭青一般的盲打。
這種打法我認為但凡有點軍事腦子的人都不會也不可能做出來,而作為軍事主官的陳友諒更不應該做出來。
這種猶如狗急了跳牆的戰法實在不應該出現在陳友諒的決策中。
也實在不是一個明智之人該有的選擇。
但是事實卻是陳友諒選擇了,而且是在完全無計可施更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被動選擇的。
而在這被動的選擇中,陳友諒的軍隊將要麵對的是一個彪悍魁梧的、臂力驚人的,人高馬大的,人稱為“黑趙歲”的副將軍——趙德勝。
姓名:趙德勝;
性別:男性,牲口;
年齡;28歲;
外貌特征:腦袋大,脖子粗;
家庭住址:臨濠(今安徽鳳陽縣臨淮鎮人);
善用兵器:槊(shuo,也就是今天的長矛);
人送外號:黑趙歲;
職位:後翼統軍元帥;
死亡年齡:28歲;
死亡原因:被流矢射中,喜中頭獎,穿腰而不治身亡。
最高職位:死後被追封梁國公;
(大家記住這個梁國公吧,後期我們還會講到梁國公這個職位,隻是這個職位的人選變成了其他人。)
麵對陳友諒完全一窩蜂般毫無主次先後順序的亂打,做為守門人的趙德勝也隻能被動的選擇死扛,原本朱文正教給自己的方法現在已經完全派不上用場。
同時堅守兩個城門對於趙德勝來說必然是辛苦的,麵對同時瘋狂攻擊兩個城門的事實趙德勝心裏必然也是很無語的,對於陳友諒的為人趙德勝今天算是徹底領教了。
發了瘋喪失理智的陳友諒完全就是一個變態,是一個根本不講究任何規則更不講究某些套路的流氓無賴。
他根本算不上是一個混蛋,他是混蛋中混蛋。
確切的說,這個暴徒就是一個徹徹底底完完全全的地痞無賴。
整整一天的瘋狂進攻過後,城內城外留下的是成堆的屍骨和無數條殘垣斷臂。
麵對這種近乎慘烈的狀況,已經整整勞累了一天,兩地奔波而無休無止的趙德勝終於等來了容他喘口氣的機會。
因為已經瘋狂進攻一天的陳家軍在臨近傍晚的時分選擇了暫時休戰。
臨場退兵。
這一結果對於趙德勝來說是難得的好消息,已經精疲力竭的他在這種似乎已經勝負已分的情況下,也放鬆了緊繃一天的神經。
在這種時候,我們當代的男人在辛苦勞累一天之後,一般會做的就是掏煙點火先冒上一口爽那麽一下,隨著尼古丁的味道在口中肺裏四處蔓延而麻醉已經疲憊不堪的神經。
而在古代當時那種極端辛苦的情況下,史書上雖然沒有說趙德勝有沒有吸食旱煙的癖好,但是我個人認為在那種背負生死重擔整整一天而不敢有絲毫鬆懈的狀況下,終於有機會可以坐下來休息的他們會尋找煙袋鍋子也就類似於當代香煙一樣的東西來作為替代品,進而麻醉神經得以休息。
也就是在這種狀況下,已經誤以為今日大戰得以勝利今日之戰宣告結束,已經完全放鬆警惕更放下了戒備的趙德勝坐在宮步門的門樓上休息的時候,一支冷箭已經簇及身前。
在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冰冷的箭矢穿腰而過。
後經緊急治療,終因傷勢過重醫治無效死亡。
一代豪強,就此殞命。
享年28歲。
……
趙德勝的離世對於朱文正來說是突然,在心理上也是有一定打擊的。
這位從一開始就是戰友就是屬下的男人是自己真真真正的兄弟,雖然在洪都戰役之前他同樣對自己存有異樣的眼光和看法,但是在洪都一役中,以前所有的非議已經全部消失。
從洪都戰役開始的一刹那,他們已經連成了一脈,他們的命運和這座城市已經串連在了一起。
城破則人亡,人亡則城破。
趙德勝的死對於朱文正來說是絕對有觸動的,因為在不知不覺間,自己一方已經被圍困在洪都足足一個多月的時間。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內,原本站在帳下聽自己訓斥的那一班人馬已經基本死光了,唯獨存活下來的幾人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也是兇多吉少。
如果他們這些做為主帥的都死了的話,那自己的命運有會怎麽樣呢?
會不會也同他們一樣呢?
共赴黃泉?
又或者是自己被陳友諒給擒獲了?
那又會是那種遭遇呢?
如果真的一死倒也罷了,問題是伯父交於自己的任務就沒辦法完成了!
隻要洪都城被攻破,那這座城市裏麵的所有人馬必然會被陳友諒全部屠城。
再屠城之後,接下來就該是最後的根據地了。
到時候應天必然城危。
伯父一心壯大的宏圖霸業,也必然付之一炬。
在這種可以說是及其被動的情況下,在陳友諒這個暴徒完全失了心發了瘋癲了狂的輪番攻擊根本沒有想要撤兵的狀況下,已經完全精疲力盡的朱文正決定走出最後一步。
走出對於孤傲如野狼一般的他最不願意走出的一步。
戰略求救。
在求救問題上,我個人認為對於孤傲的朱文正來說不到萬不得已是決然不會做出來的。
但凡是我理解中的梟雄,他們都是絕對孤傲的,如同野狼一般存在的他們是決然不會向任何人低頭的,隻要是他們認為對的事情絕對會一條道走到黑,不死絕不迴頭。
我認為在他們的思維概念裏麵,如果尋求軍事求救那就等於是宣告了自己對抗的失敗,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恥辱的,對他們的信心也是有很大打擊的。
但是孤傲的他們也絕對不是愚蠢的,他們在麵對問題的時候雖然會選擇一些極端的不太合符常理的方法,但是在真正到了自己難以解決甚至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他們還會選擇求助。
雖然在他們看來這種求助有些低人一等,有些低三下四。
但是也純屬被逼無奈。
暗自下定決心的朱文正首先找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名字叫做:張子明。
他的職位是:千戶。
當朱文正找到他並且說明自己的來意的時候,做為千戶的張子明並沒有拒絕,而是答應了下來。
我不知道當時的張子明在接受這份任命的時候抱有的是何種心態,但是他後來的做法讓我看到了一個真正不畏死亡的人英勇赴義的鐵骨俠腸。
接受任命之後,張子明沒有猶豫,在當天晚上就從水關夜遁而出。
為了不被陳友諒的兵馬發現自己的行蹤,張子明采用了晝伏夜出的策略。
白天唿唿大睡,晚上偷雞摸狗。
這種完全夜貓子做法顛倒黑白的做法讓他很僥幸的逃過了陳友諒的魔爪。
但是這種做法也直接影響他向前推進的速度。
足足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張子明才從洪都跑到應天。
當朱元璋見到張子明的時候,看著眼前這個瘦的跟猴似的,已經連續餓了幾天斷了幾天幹糧餓的眼睛發綠身體打板一直以水充饑的男人的時候,當他從這個男人口中得知自己的侄子連帶著他鎮守的城市已經被陳友諒這個暴徒連續圍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的時候,朱元璋對自己曾經冒險支援安豐的做法悔的腸子都青了。
還真讓劉基這家夥給猜中了,陳友諒這個暴徒果真動手了。
集結六十萬兵馬攻打的是洪都。
六十萬啊,自己的兵馬連他的一半都不到。
果真是有錢人,就是不一樣。
出手就是大手筆。
沒法比,也比不起。
迴過頭來想想,心驚的同時他也同樣膽顫,好在陳友諒打的是洪都,如果這時候他打應天的話,那後果……
想到深處已經頭根發硬頭皮發麻的朱元璋很簡單的迴複了張子明一句話:你迴去告訴朱文正,讓他再堅守一個月,一個月之後我就會派兵支援。(《明實錄》:汝歸語文正,但堅守一月,吾自當取之。)
麵對這一迴複,我覺得張子明的心裏一定是罵娘的。
辛辛苦苦跑來搬救兵的他沒想到搬來的隻是一句空話,自己好歹跑了這麽長時間了,您老大怎麽著也應該給我幾苗大頭兵應應急吧。
再不濟起碼也讓我吃頓飯喝口酒順口肉吧。
沒有,什麽都沒有。
搞了半天,辛苦了半個月,就得到了這麽一句空話,這跟放了個空屁沒有什麽區別。
在緊急軍情麵前,朱元璋沒有給他任何停頓時間,完全沒有休息的張子明重新領命開始向迴趕。
已經重新領到指令的張子明重新開始了他徒步的征程。
而這一次幸運之神沒有再眷顧他。
當他辛辛苦苦跑到湖口的時候,一群彪悍的兵馬攔住了他的去路。
這群兵馬歸屬於陳友諒麾下,並受陳友諒的直接節製。
這群兵馬看著眼前這個賊眉鼠眼的打眼一看就不是什麽好鳥的家夥心存疑慮,秉持著不饒過一個好人更不放過一個敵人的思想覺悟,他們把張子明綁成了粽子交到了陳友諒的麵前。
陳老大,我偷偷的告訴你哈,我在外出巡邏的時候逮到一個人,看他猥頭瑣腦的德行八成是個奸細,我把他綁來了請老大你發落。
當張子明出現在陳友諒麵前的時候,陳友諒開始了他極具洗腦色彩的政治演講:你如果能引誘城內的兵馬投降的話,今天不但你死不了,還可以得到榮華富貴。(來自《明實錄》:若能誘城降,非但不死,且得富貴。)
麵對著利益誘惑,張子明笑著答應了陳友諒的請求,並且接受了陳友諒的建議,並且親自來到了洪都城下。
而當張子明到達洪都城下的時候,他本就滿麵的笑容急速擴散,他在大笑而陳友諒的心裏卻在發毛。
他總覺得這廝的笑容裏麵存在著某些異樣的味道,這裏麵存在的不是屈服和虔誠,而是滿含著奸詐更包含著嘲諷的笑容。
那種笑容讓陳友諒不寒而栗。
也就是這時候張子明洪亮的聲音高聲響起:親愛的戰友們呐,親愛的同胞們呐,可愛可親的兄弟們那,老大的援軍很快就會到來了,大家隻管堅守等待就好了。
麵對著這種急速轉變的場麵,根本來不及反應的陳友諒徹底傻眼了,張家軍也徹底傻眼了。
而城牆內的朱家軍卻笑了,久違的好消息終於來到了,可喜可賀。
但是在欣喜的同時他們也同樣落淚的,因為在得到這一情報的同時他們也就已經知道了眼前這位自己的同胞最後下場。
本是玩鷹人,反被鷹給啄了眼。
氣急敗壞而惱羞成怒的陳友諒徹底瘋了,這洪都城的人怎麽都是一群不要命的主呢,難道他們就真的不怕死麽?
在這種極其被動的情況下,已經火燒入腦的陳友諒命人活劈了張子明。
在活劈張子明之後,他再次發動了對洪都城的進攻。
洪都保衛戰,繼續進行……
邪了門了。
六十萬兵馬圍困洪都這個屁大點的地方,在陳友諒原本看來不過一兩天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但是卻足足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而沒有任何進展。
更加可惡的是,自己這一個月連番的進攻下竟然連洪都城的城門都沒有踏進去半步。
爺自從參軍以來,還從來沒有遭受過今天這份重大打擊,今天這等戰果對於爺來說簡直就是恥辱。
是奇恥大辱。
在這份恥辱真正澆到陳友諒腦門上的時候,已經完全失去理智的陳友諒決定不再集結任何的兵力,也不再采用任何進攻方法。
已經完全沒有了攻城戰術的陳友諒做出了一個近乎瘋狂的決定。
他決定所有圍城的兵馬對著宮步、士步二門進行不計得失更不計後果的進攻。
這種進攻的策略我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到一個真正切合它實際的用詞,如果真正要套用一個詞語的話,那我隻能將就著使用一個。
這個詞語叫做:愣打。
字麵意思就是說毫無戰術可言,更沒有任何有利兵器可講的,就如同是一窩蜂一團亂麻般的無任何梯隊和人員配置可說的猶如愣頭青一般的盲打。
這種打法我認為但凡有點軍事腦子的人都不會也不可能做出來,而作為軍事主官的陳友諒更不應該做出來。
這種猶如狗急了跳牆的戰法實在不應該出現在陳友諒的決策中。
也實在不是一個明智之人該有的選擇。
但是事實卻是陳友諒選擇了,而且是在完全無計可施更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被動選擇的。
而在這被動的選擇中,陳友諒的軍隊將要麵對的是一個彪悍魁梧的、臂力驚人的,人高馬大的,人稱為“黑趙歲”的副將軍——趙德勝。
姓名:趙德勝;
性別:男性,牲口;
年齡;28歲;
外貌特征:腦袋大,脖子粗;
家庭住址:臨濠(今安徽鳳陽縣臨淮鎮人);
善用兵器:槊(shuo,也就是今天的長矛);
人送外號:黑趙歲;
職位:後翼統軍元帥;
死亡年齡:28歲;
死亡原因:被流矢射中,喜中頭獎,穿腰而不治身亡。
最高職位:死後被追封梁國公;
(大家記住這個梁國公吧,後期我們還會講到梁國公這個職位,隻是這個職位的人選變成了其他人。)
麵對陳友諒完全一窩蜂般毫無主次先後順序的亂打,做為守門人的趙德勝也隻能被動的選擇死扛,原本朱文正教給自己的方法現在已經完全派不上用場。
同時堅守兩個城門對於趙德勝來說必然是辛苦的,麵對同時瘋狂攻擊兩個城門的事實趙德勝心裏必然也是很無語的,對於陳友諒的為人趙德勝今天算是徹底領教了。
發了瘋喪失理智的陳友諒完全就是一個變態,是一個根本不講究任何規則更不講究某些套路的流氓無賴。
他根本算不上是一個混蛋,他是混蛋中混蛋。
確切的說,這個暴徒就是一個徹徹底底完完全全的地痞無賴。
整整一天的瘋狂進攻過後,城內城外留下的是成堆的屍骨和無數條殘垣斷臂。
麵對這種近乎慘烈的狀況,已經整整勞累了一天,兩地奔波而無休無止的趙德勝終於等來了容他喘口氣的機會。
因為已經瘋狂進攻一天的陳家軍在臨近傍晚的時分選擇了暫時休戰。
臨場退兵。
這一結果對於趙德勝來說是難得的好消息,已經精疲力竭的他在這種似乎已經勝負已分的情況下,也放鬆了緊繃一天的神經。
在這種時候,我們當代的男人在辛苦勞累一天之後,一般會做的就是掏煙點火先冒上一口爽那麽一下,隨著尼古丁的味道在口中肺裏四處蔓延而麻醉已經疲憊不堪的神經。
而在古代當時那種極端辛苦的情況下,史書上雖然沒有說趙德勝有沒有吸食旱煙的癖好,但是我個人認為在那種背負生死重擔整整一天而不敢有絲毫鬆懈的狀況下,終於有機會可以坐下來休息的他們會尋找煙袋鍋子也就類似於當代香煙一樣的東西來作為替代品,進而麻醉神經得以休息。
也就是在這種狀況下,已經誤以為今日大戰得以勝利今日之戰宣告結束,已經完全放鬆警惕更放下了戒備的趙德勝坐在宮步門的門樓上休息的時候,一支冷箭已經簇及身前。
在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冰冷的箭矢穿腰而過。
後經緊急治療,終因傷勢過重醫治無效死亡。
一代豪強,就此殞命。
享年28歲。
……
趙德勝的離世對於朱文正來說是突然,在心理上也是有一定打擊的。
這位從一開始就是戰友就是屬下的男人是自己真真真正的兄弟,雖然在洪都戰役之前他同樣對自己存有異樣的眼光和看法,但是在洪都一役中,以前所有的非議已經全部消失。
從洪都戰役開始的一刹那,他們已經連成了一脈,他們的命運和這座城市已經串連在了一起。
城破則人亡,人亡則城破。
趙德勝的死對於朱文正來說是絕對有觸動的,因為在不知不覺間,自己一方已經被圍困在洪都足足一個多月的時間。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時間內,原本站在帳下聽自己訓斥的那一班人馬已經基本死光了,唯獨存活下來的幾人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也是兇多吉少。
如果他們這些做為主帥的都死了的話,那自己的命運有會怎麽樣呢?
會不會也同他們一樣呢?
共赴黃泉?
又或者是自己被陳友諒給擒獲了?
那又會是那種遭遇呢?
如果真的一死倒也罷了,問題是伯父交於自己的任務就沒辦法完成了!
隻要洪都城被攻破,那這座城市裏麵的所有人馬必然會被陳友諒全部屠城。
再屠城之後,接下來就該是最後的根據地了。
到時候應天必然城危。
伯父一心壯大的宏圖霸業,也必然付之一炬。
在這種可以說是及其被動的情況下,在陳友諒這個暴徒完全失了心發了瘋癲了狂的輪番攻擊根本沒有想要撤兵的狀況下,已經完全精疲力盡的朱文正決定走出最後一步。
走出對於孤傲如野狼一般的他最不願意走出的一步。
戰略求救。
在求救問題上,我個人認為對於孤傲的朱文正來說不到萬不得已是決然不會做出來的。
但凡是我理解中的梟雄,他們都是絕對孤傲的,如同野狼一般存在的他們是決然不會向任何人低頭的,隻要是他們認為對的事情絕對會一條道走到黑,不死絕不迴頭。
我認為在他們的思維概念裏麵,如果尋求軍事求救那就等於是宣告了自己對抗的失敗,這對於他們來說是恥辱的,對他們的信心也是有很大打擊的。
但是孤傲的他們也絕對不是愚蠢的,他們在麵對問題的時候雖然會選擇一些極端的不太合符常理的方法,但是在真正到了自己難以解決甚至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他們還會選擇求助。
雖然在他們看來這種求助有些低人一等,有些低三下四。
但是也純屬被逼無奈。
暗自下定決心的朱文正首先找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名字叫做:張子明。
他的職位是:千戶。
當朱文正找到他並且說明自己的來意的時候,做為千戶的張子明並沒有拒絕,而是答應了下來。
我不知道當時的張子明在接受這份任命的時候抱有的是何種心態,但是他後來的做法讓我看到了一個真正不畏死亡的人英勇赴義的鐵骨俠腸。
接受任命之後,張子明沒有猶豫,在當天晚上就從水關夜遁而出。
為了不被陳友諒的兵馬發現自己的行蹤,張子明采用了晝伏夜出的策略。
白天唿唿大睡,晚上偷雞摸狗。
這種完全夜貓子做法顛倒黑白的做法讓他很僥幸的逃過了陳友諒的魔爪。
但是這種做法也直接影響他向前推進的速度。
足足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張子明才從洪都跑到應天。
當朱元璋見到張子明的時候,看著眼前這個瘦的跟猴似的,已經連續餓了幾天斷了幾天幹糧餓的眼睛發綠身體打板一直以水充饑的男人的時候,當他從這個男人口中得知自己的侄子連帶著他鎮守的城市已經被陳友諒這個暴徒連續圍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的時候,朱元璋對自己曾經冒險支援安豐的做法悔的腸子都青了。
還真讓劉基這家夥給猜中了,陳友諒這個暴徒果真動手了。
集結六十萬兵馬攻打的是洪都。
六十萬啊,自己的兵馬連他的一半都不到。
果真是有錢人,就是不一樣。
出手就是大手筆。
沒法比,也比不起。
迴過頭來想想,心驚的同時他也同樣膽顫,好在陳友諒打的是洪都,如果這時候他打應天的話,那後果……
想到深處已經頭根發硬頭皮發麻的朱元璋很簡單的迴複了張子明一句話:你迴去告訴朱文正,讓他再堅守一個月,一個月之後我就會派兵支援。(《明實錄》:汝歸語文正,但堅守一月,吾自當取之。)
麵對這一迴複,我覺得張子明的心裏一定是罵娘的。
辛辛苦苦跑來搬救兵的他沒想到搬來的隻是一句空話,自己好歹跑了這麽長時間了,您老大怎麽著也應該給我幾苗大頭兵應應急吧。
再不濟起碼也讓我吃頓飯喝口酒順口肉吧。
沒有,什麽都沒有。
搞了半天,辛苦了半個月,就得到了這麽一句空話,這跟放了個空屁沒有什麽區別。
在緊急軍情麵前,朱元璋沒有給他任何停頓時間,完全沒有休息的張子明重新領命開始向迴趕。
已經重新領到指令的張子明重新開始了他徒步的征程。
而這一次幸運之神沒有再眷顧他。
當他辛辛苦苦跑到湖口的時候,一群彪悍的兵馬攔住了他的去路。
這群兵馬歸屬於陳友諒麾下,並受陳友諒的直接節製。
這群兵馬看著眼前這個賊眉鼠眼的打眼一看就不是什麽好鳥的家夥心存疑慮,秉持著不饒過一個好人更不放過一個敵人的思想覺悟,他們把張子明綁成了粽子交到了陳友諒的麵前。
陳老大,我偷偷的告訴你哈,我在外出巡邏的時候逮到一個人,看他猥頭瑣腦的德行八成是個奸細,我把他綁來了請老大你發落。
當張子明出現在陳友諒麵前的時候,陳友諒開始了他極具洗腦色彩的政治演講:你如果能引誘城內的兵馬投降的話,今天不但你死不了,還可以得到榮華富貴。(來自《明實錄》:若能誘城降,非但不死,且得富貴。)
麵對著利益誘惑,張子明笑著答應了陳友諒的請求,並且接受了陳友諒的建議,並且親自來到了洪都城下。
而當張子明到達洪都城下的時候,他本就滿麵的笑容急速擴散,他在大笑而陳友諒的心裏卻在發毛。
他總覺得這廝的笑容裏麵存在著某些異樣的味道,這裏麵存在的不是屈服和虔誠,而是滿含著奸詐更包含著嘲諷的笑容。
那種笑容讓陳友諒不寒而栗。
也就是這時候張子明洪亮的聲音高聲響起:親愛的戰友們呐,親愛的同胞們呐,可愛可親的兄弟們那,老大的援軍很快就會到來了,大家隻管堅守等待就好了。
麵對著這種急速轉變的場麵,根本來不及反應的陳友諒徹底傻眼了,張家軍也徹底傻眼了。
而城牆內的朱家軍卻笑了,久違的好消息終於來到了,可喜可賀。
但是在欣喜的同時他們也同樣落淚的,因為在得到這一情報的同時他們也就已經知道了眼前這位自己的同胞最後下場。
本是玩鷹人,反被鷹給啄了眼。
氣急敗壞而惱羞成怒的陳友諒徹底瘋了,這洪都城的人怎麽都是一群不要命的主呢,難道他們就真的不怕死麽?
在這種極其被動的情況下,已經火燒入腦的陳友諒命人活劈了張子明。
在活劈張子明之後,他再次發動了對洪都城的進攻。
洪都保衛戰,繼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