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撫州門的進攻中,雖然朱家軍死傷慘重,但是陳友諒的兵馬也沒有撈到什麽實質性的好處。
甚至說在麵對撫州門這個如同鐵板一塊敲不爛打不壞的問題上,陳友諒的兵馬算是完敗。
一方六十萬兵馬的龐大軍隊,對陣一個小小的城門守城兵馬不足一萬的情況下,連續不間斷的攻打五天五夜卻毫無進展的軍事戰況,這種基本不可能的報告擺在陳友諒麵前的時候,我認為在他的心理必然會產生一種無與複加的挫敗感。
那是一種近乎於當頭一棒的挫敗,那種足以讓自己心理扭曲的失落感在他的心理必然會留下一道渾之不去的永久疤痕。
而對於朱文正和鄧愈來說,無疑是勝利方。
麵對陳友諒這個暴徒,他們已經兩戰兩勝。
也就是在這種一方歡喜一方憂的戰況下,城牆已經完全修複完畢眼看著破城無望的陳家軍終於宣布暫時撤軍。
撫州門一戰,朱家軍大獲全勝。
如果說丞相胡美的叛變對於陳友諒來說是恥辱的話,那撫州門一戰則是辱上加辱。
一個鳥不拉屎雞不下蛋的爛地方,一個在自己看來一踢就倒一踹就塌一泡尿都能衝垮的破城門,竟然足足抵抗了自己六十萬兵馬數輪攻擊而屹立不倒。
這種結果對於一向囂昂跋扈的陳友諒來說是絕對不能夠接受的。
在撫州門戰役過後,做為戰敗方的陳友諒也應該會進行心理反思。
對於洪都城的守軍,他也必然會重新進行戰力評判。
眼前這群不足四萬兵馬的軍隊,曾經在自己心中根本瞧不起看不上,麵對自己六十萬龐大兵馬根本扛不住一輪進攻就會被摧殘垮台的部隊,不得不讓陳友諒重視起來。
麵對戰敗的現狀,陳友諒並沒有再急於攻城。
而是休整部隊的同時,轉變了進攻策略。
與此同時,已經重新判斷對方實力的陳友諒正在密謀一場更大的戰役。
他命手下大將蔣必勝和饒鼎臣率領一部分軍隊攻取吉安,做為自己後方防守的根據地。
而蔣必勝也確實沒有讓陳友諒失望,他不僅拿下了吉安,還順便攻下了距離吉安不遠處的臨江。
與吉安和臨江一並拿下的是三個鎮守臨江的將士。
他們分別是:趙天麟、**、黃如淵。
麵對抵死不從的三人,已經費勁了口舌經過了數輪近乎洗腦式的政治演講卻依舊寧死不屈的三人,已經完全失去了耐心的蔣必勝並喪失理智的沒有直接砍掉他們的腦袋。
而是突發奇想,將他們做為軍事邀功的資本。
將三人百裏親自押送,交到了陳友諒的手中。
這時候已經怒火中燒的陳友諒麵對這三個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家夥,做出了他近乎瘋狂在我看來卻有些不動腦子的愚蠢決定。
他首先打發蔣必勝迴去鎮守吉安,在打發蔣必勝的時候做為大漢皇帝的陳友諒應該也說了一些你的功勞大大滴你滴是我真正朋友滴幹貨這種完全沒有政治營養的屁話,同時也應該對他有過一些職位上的提拔,不過這些都是虛職,並不是真正的權利下放。
做完這事情之後,便讓他從哪兒來迴哪兒去,爺現在忙著呢沒工夫搭理你。
打發走蔣必勝之後,陳友諒做出了一件在我看來極其愚蠢的決定。
他將武力擒獲的趙天麟、**、黃如淵三人押到了洪都城下,在雙方兵馬完全拉開陣勢的狀況下硬生生砍了三人的腦袋。
我之所以說陳友諒這麽做是不理智的甚至是愚蠢的,根本原因在於他這麽做等同於是直接告訴了洪都城守軍,他們今天的末日就是你們明天的下場。
我估計當時陳友諒的大致意思就是想說:讓你們這群癟三和我做對,我一定讓你們統統死啦死啦滴!
而麵對這種政治宣告,洪都城的守軍能做的也隻能做的就是拚死抵抗。
除了拚死抵抗之外,別無他法。
這也就是我覺得陳友諒這一步棋走錯的根本原因所在。
他這麽做等於是把對方本來想要投降卻還沒有下定決心投降將士的退路給封死了,麵對進退兩難的境地,他們能做的隻有和陳友諒正麵對抗。
也就是在做完這件集魯莽與愚蠢於一體的事情之後,已經整裝待發的陳友諒再次下達了進攻的號令。
這一次他選擇的對象不再是讓他已經蒙受心理陰影已經落下心理創傷打不倒且撞不爛的撫州門,而是選擇地理位置比較偏僻,防守相對薄弱的新城門來做為他新的進攻目標。
確定進攻目標之後,陳友諒欽點了平章劉進昭為進攻主帥,趙祥為副帥,協同進攻新城門。
而此時鎮守新城城門的將領名叫:薛顯。
如果說鄧愈在軍事指揮上是采用人海戰術和強有力的武器壓製戰略的話,那薛顯采用的戰術則是極經典的兵家戰法。
麵對來勢洶洶的陳友諒兵馬,做為鎮守新城門的薛顯並沒有絲毫膽怯。
薛顯用自己的真正實力給陳友諒上了一堂真正意義上極富生動色彩的單兵突襲課。
也讓我們真正領略到做為一個軍人做為一個男人做為一個鐵錚錚的漢子,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的思想真諦。
當陳友諒的兵馬來到新城城門的時候,本該緊閉城門死死抵抗來軍而不踏出城門半步的薛顯並沒有這麽做。
在所有人都想當然的扛著梯子搭起雲梯準備和對方來一場硬碰硬的說幹就幹的軍事遊戲的時候,薛顯卻出其不意的帶領著他的兵馬大開城門而出。
在眾人還完全沒有反應過來對方是怎麽迴事,都以為自己是出現了錯覺產生了幻覺,對方腦子一定是被門給擠了被驢給踢了這等扯淡一樣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在眼前的時候,對方突擊一般的人員兵馬已經來到了敵軍麵前。
與人員兵馬一起來到的還有數十把已經開刃磨亮隻差飲血狂歡的鐵血彎刀。
在這次讓所有人都為止意外的更讓人費解對方想要做什麽的時候,薛顯連同部下已經揚起了他們手中緊握的彎刀。
彎刀揚起落下的瞬間,喜中頭獎的是站在最前方位置的攻城主帥劉進昭。
完全沒有反應過來,更沒有做好任何思想準備和格鬥準備的劉進昭在對方手起刀落的瞬間,便被衝在最前方的薛顯砍掉了腦袋。
而站在劉進昭身後名義上同樣是將軍,卻隻是輔助並非頭領的二把手趙祥則喜中二等獎。在劉進昭被斬於馬下的瞬間,被薛顯身後的眾人戰略擒獲。
做完一切事情之後,似乎已經心滿意足並且任務已經圓滿完成的薛顯,在對方眾目睽睽的歡送目光下押著已經猶如死囚一般的趙祥迴到了洪都城內。
隨著主帥二人一被格殺,二被擒獲的戰爭報告。
原本氣勢如虹此刻卻已經被嚇破膽嚇尿炕嚇蔫屁的陳家軍麵對已經完全沒有主帥,更沒有主心骨猶如扒了皮抽了筋,完全喪失攻城信心的陳家軍無奈的選擇戰略撤退。
新城門一役,再獲全勝。
麵對兩戰兩敗的局麵,做為主帥的陳友諒是憤怒的,是徹底暴怒的,看著手下這群足足有著六十萬兵馬,看著眼前這群酒囊飯袋看著這群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成的無能之輩,肺都快要被氣炸。
到了洪都這麽長時間了,卻連個城門都沒能踏進去半步的事實,他的心底一定是抓狂的。
這麽一個看上去不過就是巴掌大的地方難道就真的是鐵板一塊,刀插不進水泡不開的銅牆鐵壁麽?
麵對著兩戰兩敗的被動局麵,麵對著這座在自己看來根本行不成氣候更組織不起像樣防守的城市,已經徹底發怒發狂的陳友諒命令手下緊急打造一批新式工具。
在工具鑄造完成之後,陳友諒將目光盯在了一個地方。
一個說門是門說不是門也不是門的地方。
這個地方叫做:水關。
這個水關的真正用處應該是類似於現在我們城市裏麵一個排洪泄洪的應急出口。
在汛期它可以用於緊急泄洪,在旱期則可以供人馬糧草同行。
已經兩戰兩敗而又兩敗兩戰的陳友諒看著洪都城內近乎鐵桶一塊攻也攻不破打也打不爛的城門,已經完全喪失耐心的他絕對從這裏下手。
水門也是門,能進就是贏。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已經下定決心更失去耐心的陳友諒決定立刻動手。
他命人將自己最新研發和打造的兵器分發到眾人手中,那是一柄柄加長加粗了的長槍,陳友諒此次就是試圖借用這些新式的兵器來拿下水關,進而控製洪都。
而當陳友諒的士兵紛湧而入水關的時候,一群人早已早這裏等候多時。
領頭的是一個滿身盔甲,身高不長卻一臉剛毅,滿臉憔悴卻目光如炬的冷峻青年。
他是現在這座城市中現有存活不多的將領中真正的最高司令長官。
他的名字叫做:朱文正。
麵對陳友諒猶如車輪戰一般無休無止的進攻,已經好幾天沒有合眼更沒有任何時間可以休息的朱文正兩眼發紅,全身發軟。
自從造反以來,他還從來沒有經曆過如此艱難的戰鬥。
麵對一群妓院粉頭漂亮姑娘可以連戰數天卻依舊可以生龍活虎不知勞累是個什麽感覺,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和藥物來進行生物刺激的他,麵對著陳友諒這個暴徒近乎瘋狂的輪番進攻,他卻感覺有些精氣不足體力不支。
但是疲憊的同時他一樣興奮。
麵對陳友諒這個暴徒,從心底就蔑視他的朱文正早已做好了一切最壞的準備。
最窮不過一死,不死終會出頭。
陳友諒,有種就來吧!
爺等著你!
……
水關。
當陳友諒的兵馬出現在水關的時候,做為禦敵總司令的朱文正也早已做好了準備。
他首先拿出的是一排排早已編製完成的欄柵,這些木製欄柵和撫州門的欄柵基本相同,隻是唯一不同的是欄柵的後麵不是那群手拿瓦刀和泥築牆的泥瓦匠,而是一名名手握鐵戟、鐵鉤帶剌的冷酷士兵。
這邊是朱文正教於趙德勝的第二件法寶。
麵對這群已經做好充足準備的士兵,陳友諒首先命人搶奪欄柵,因為隻要欄柵被破環,自己就可以破欄柵而入。
朱文正也似乎早已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對方進攻之前,他事先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他準備的是一座座火焰旺盛烈火熊熊的火爐,在火爐裏麵燃燒的不是一枚枚香噴噴熱騰騰的美味紅薯,而是一柄又一柄正在極速升溫的冰冷鐵戟,這些鐵戟的使命就是穿珊而過,其真正的用意便是燒熟燙爛敵軍手掌的同時順便穿破敵人的胸膛。
這是真正的冷***的較量,在這場較量中拚的就是意誌,搏的就是性命。
這是朱文正送給陳友諒的一份大禮,一份形同火燒,卻足以致人於死命的大禮。
在這份大禮麵前,陳友諒的軍隊是根本沒有招架之力的。
麵對這群已經完全燒紅燙軟的鐵戟,根本沒有思想準備更沒有物理準備的陳家軍完全沒有抵抗的良策。
己方這種完全采用人海戰術的方法在燒紅的鐵戟麵前,根本組織不起任何像樣的進攻。
麵對已經燙死燙傷數百人的戰爭局麵,即便信心再過充足也無計可施不敢去沾更不敢靠近的陳家軍宣布無條件撤退。
於此,水門戰役再度挫敗。
麵對這等真正的集奸詐與變態於一體的進攻策略,已經損失慘重的陳家軍不得不選擇撤退。
在對方冷熱兵馬無所不用其極的狀態下,他們能做的也隻能做的就是撤退。
除了撤退,別無它路。
自此,已經圍困洪都城一個月有餘的陳家軍,三戰皆敗!
甚至說在麵對撫州門這個如同鐵板一塊敲不爛打不壞的問題上,陳友諒的兵馬算是完敗。
一方六十萬兵馬的龐大軍隊,對陣一個小小的城門守城兵馬不足一萬的情況下,連續不間斷的攻打五天五夜卻毫無進展的軍事戰況,這種基本不可能的報告擺在陳友諒麵前的時候,我認為在他的心理必然會產生一種無與複加的挫敗感。
那是一種近乎於當頭一棒的挫敗,那種足以讓自己心理扭曲的失落感在他的心理必然會留下一道渾之不去的永久疤痕。
而對於朱文正和鄧愈來說,無疑是勝利方。
麵對陳友諒這個暴徒,他們已經兩戰兩勝。
也就是在這種一方歡喜一方憂的戰況下,城牆已經完全修複完畢眼看著破城無望的陳家軍終於宣布暫時撤軍。
撫州門一戰,朱家軍大獲全勝。
如果說丞相胡美的叛變對於陳友諒來說是恥辱的話,那撫州門一戰則是辱上加辱。
一個鳥不拉屎雞不下蛋的爛地方,一個在自己看來一踢就倒一踹就塌一泡尿都能衝垮的破城門,竟然足足抵抗了自己六十萬兵馬數輪攻擊而屹立不倒。
這種結果對於一向囂昂跋扈的陳友諒來說是絕對不能夠接受的。
在撫州門戰役過後,做為戰敗方的陳友諒也應該會進行心理反思。
對於洪都城的守軍,他也必然會重新進行戰力評判。
眼前這群不足四萬兵馬的軍隊,曾經在自己心中根本瞧不起看不上,麵對自己六十萬龐大兵馬根本扛不住一輪進攻就會被摧殘垮台的部隊,不得不讓陳友諒重視起來。
麵對戰敗的現狀,陳友諒並沒有再急於攻城。
而是休整部隊的同時,轉變了進攻策略。
與此同時,已經重新判斷對方實力的陳友諒正在密謀一場更大的戰役。
他命手下大將蔣必勝和饒鼎臣率領一部分軍隊攻取吉安,做為自己後方防守的根據地。
而蔣必勝也確實沒有讓陳友諒失望,他不僅拿下了吉安,還順便攻下了距離吉安不遠處的臨江。
與吉安和臨江一並拿下的是三個鎮守臨江的將士。
他們分別是:趙天麟、**、黃如淵。
麵對抵死不從的三人,已經費勁了口舌經過了數輪近乎洗腦式的政治演講卻依舊寧死不屈的三人,已經完全失去了耐心的蔣必勝並喪失理智的沒有直接砍掉他們的腦袋。
而是突發奇想,將他們做為軍事邀功的資本。
將三人百裏親自押送,交到了陳友諒的手中。
這時候已經怒火中燒的陳友諒麵對這三個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家夥,做出了他近乎瘋狂在我看來卻有些不動腦子的愚蠢決定。
他首先打發蔣必勝迴去鎮守吉安,在打發蔣必勝的時候做為大漢皇帝的陳友諒應該也說了一些你的功勞大大滴你滴是我真正朋友滴幹貨這種完全沒有政治營養的屁話,同時也應該對他有過一些職位上的提拔,不過這些都是虛職,並不是真正的權利下放。
做完這事情之後,便讓他從哪兒來迴哪兒去,爺現在忙著呢沒工夫搭理你。
打發走蔣必勝之後,陳友諒做出了一件在我看來極其愚蠢的決定。
他將武力擒獲的趙天麟、**、黃如淵三人押到了洪都城下,在雙方兵馬完全拉開陣勢的狀況下硬生生砍了三人的腦袋。
我之所以說陳友諒這麽做是不理智的甚至是愚蠢的,根本原因在於他這麽做等同於是直接告訴了洪都城守軍,他們今天的末日就是你們明天的下場。
我估計當時陳友諒的大致意思就是想說:讓你們這群癟三和我做對,我一定讓你們統統死啦死啦滴!
而麵對這種政治宣告,洪都城的守軍能做的也隻能做的就是拚死抵抗。
除了拚死抵抗之外,別無他法。
這也就是我覺得陳友諒這一步棋走錯的根本原因所在。
他這麽做等於是把對方本來想要投降卻還沒有下定決心投降將士的退路給封死了,麵對進退兩難的境地,他們能做的隻有和陳友諒正麵對抗。
也就是在做完這件集魯莽與愚蠢於一體的事情之後,已經整裝待發的陳友諒再次下達了進攻的號令。
這一次他選擇的對象不再是讓他已經蒙受心理陰影已經落下心理創傷打不倒且撞不爛的撫州門,而是選擇地理位置比較偏僻,防守相對薄弱的新城門來做為他新的進攻目標。
確定進攻目標之後,陳友諒欽點了平章劉進昭為進攻主帥,趙祥為副帥,協同進攻新城門。
而此時鎮守新城城門的將領名叫:薛顯。
如果說鄧愈在軍事指揮上是采用人海戰術和強有力的武器壓製戰略的話,那薛顯采用的戰術則是極經典的兵家戰法。
麵對來勢洶洶的陳友諒兵馬,做為鎮守新城門的薛顯並沒有絲毫膽怯。
薛顯用自己的真正實力給陳友諒上了一堂真正意義上極富生動色彩的單兵突襲課。
也讓我們真正領略到做為一個軍人做為一個男人做為一個鐵錚錚的漢子,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的思想真諦。
當陳友諒的兵馬來到新城城門的時候,本該緊閉城門死死抵抗來軍而不踏出城門半步的薛顯並沒有這麽做。
在所有人都想當然的扛著梯子搭起雲梯準備和對方來一場硬碰硬的說幹就幹的軍事遊戲的時候,薛顯卻出其不意的帶領著他的兵馬大開城門而出。
在眾人還完全沒有反應過來對方是怎麽迴事,都以為自己是出現了錯覺產生了幻覺,對方腦子一定是被門給擠了被驢給踢了這等扯淡一樣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在眼前的時候,對方突擊一般的人員兵馬已經來到了敵軍麵前。
與人員兵馬一起來到的還有數十把已經開刃磨亮隻差飲血狂歡的鐵血彎刀。
在這次讓所有人都為止意外的更讓人費解對方想要做什麽的時候,薛顯連同部下已經揚起了他們手中緊握的彎刀。
彎刀揚起落下的瞬間,喜中頭獎的是站在最前方位置的攻城主帥劉進昭。
完全沒有反應過來,更沒有做好任何思想準備和格鬥準備的劉進昭在對方手起刀落的瞬間,便被衝在最前方的薛顯砍掉了腦袋。
而站在劉進昭身後名義上同樣是將軍,卻隻是輔助並非頭領的二把手趙祥則喜中二等獎。在劉進昭被斬於馬下的瞬間,被薛顯身後的眾人戰略擒獲。
做完一切事情之後,似乎已經心滿意足並且任務已經圓滿完成的薛顯,在對方眾目睽睽的歡送目光下押著已經猶如死囚一般的趙祥迴到了洪都城內。
隨著主帥二人一被格殺,二被擒獲的戰爭報告。
原本氣勢如虹此刻卻已經被嚇破膽嚇尿炕嚇蔫屁的陳家軍麵對已經完全沒有主帥,更沒有主心骨猶如扒了皮抽了筋,完全喪失攻城信心的陳家軍無奈的選擇戰略撤退。
新城門一役,再獲全勝。
麵對兩戰兩敗的局麵,做為主帥的陳友諒是憤怒的,是徹底暴怒的,看著手下這群足足有著六十萬兵馬,看著眼前這群酒囊飯袋看著這群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成的無能之輩,肺都快要被氣炸。
到了洪都這麽長時間了,卻連個城門都沒能踏進去半步的事實,他的心底一定是抓狂的。
這麽一個看上去不過就是巴掌大的地方難道就真的是鐵板一塊,刀插不進水泡不開的銅牆鐵壁麽?
麵對著兩戰兩敗的被動局麵,麵對著這座在自己看來根本行不成氣候更組織不起像樣防守的城市,已經徹底發怒發狂的陳友諒命令手下緊急打造一批新式工具。
在工具鑄造完成之後,陳友諒將目光盯在了一個地方。
一個說門是門說不是門也不是門的地方。
這個地方叫做:水關。
這個水關的真正用處應該是類似於現在我們城市裏麵一個排洪泄洪的應急出口。
在汛期它可以用於緊急泄洪,在旱期則可以供人馬糧草同行。
已經兩戰兩敗而又兩敗兩戰的陳友諒看著洪都城內近乎鐵桶一塊攻也攻不破打也打不爛的城門,已經完全喪失耐心的他絕對從這裏下手。
水門也是門,能進就是贏。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已經下定決心更失去耐心的陳友諒決定立刻動手。
他命人將自己最新研發和打造的兵器分發到眾人手中,那是一柄柄加長加粗了的長槍,陳友諒此次就是試圖借用這些新式的兵器來拿下水關,進而控製洪都。
而當陳友諒的士兵紛湧而入水關的時候,一群人早已早這裏等候多時。
領頭的是一個滿身盔甲,身高不長卻一臉剛毅,滿臉憔悴卻目光如炬的冷峻青年。
他是現在這座城市中現有存活不多的將領中真正的最高司令長官。
他的名字叫做:朱文正。
麵對陳友諒猶如車輪戰一般無休無止的進攻,已經好幾天沒有合眼更沒有任何時間可以休息的朱文正兩眼發紅,全身發軟。
自從造反以來,他還從來沒有經曆過如此艱難的戰鬥。
麵對一群妓院粉頭漂亮姑娘可以連戰數天卻依舊可以生龍活虎不知勞累是個什麽感覺,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和藥物來進行生物刺激的他,麵對著陳友諒這個暴徒近乎瘋狂的輪番進攻,他卻感覺有些精氣不足體力不支。
但是疲憊的同時他一樣興奮。
麵對陳友諒這個暴徒,從心底就蔑視他的朱文正早已做好了一切最壞的準備。
最窮不過一死,不死終會出頭。
陳友諒,有種就來吧!
爺等著你!
……
水關。
當陳友諒的兵馬出現在水關的時候,做為禦敵總司令的朱文正也早已做好了準備。
他首先拿出的是一排排早已編製完成的欄柵,這些木製欄柵和撫州門的欄柵基本相同,隻是唯一不同的是欄柵的後麵不是那群手拿瓦刀和泥築牆的泥瓦匠,而是一名名手握鐵戟、鐵鉤帶剌的冷酷士兵。
這邊是朱文正教於趙德勝的第二件法寶。
麵對這群已經做好充足準備的士兵,陳友諒首先命人搶奪欄柵,因為隻要欄柵被破環,自己就可以破欄柵而入。
朱文正也似乎早已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對方進攻之前,他事先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他準備的是一座座火焰旺盛烈火熊熊的火爐,在火爐裏麵燃燒的不是一枚枚香噴噴熱騰騰的美味紅薯,而是一柄又一柄正在極速升溫的冰冷鐵戟,這些鐵戟的使命就是穿珊而過,其真正的用意便是燒熟燙爛敵軍手掌的同時順便穿破敵人的胸膛。
這是真正的冷***的較量,在這場較量中拚的就是意誌,搏的就是性命。
這是朱文正送給陳友諒的一份大禮,一份形同火燒,卻足以致人於死命的大禮。
在這份大禮麵前,陳友諒的軍隊是根本沒有招架之力的。
麵對這群已經完全燒紅燙軟的鐵戟,根本沒有思想準備更沒有物理準備的陳家軍完全沒有抵抗的良策。
己方這種完全采用人海戰術的方法在燒紅的鐵戟麵前,根本組織不起任何像樣的進攻。
麵對已經燙死燙傷數百人的戰爭局麵,即便信心再過充足也無計可施不敢去沾更不敢靠近的陳家軍宣布無條件撤退。
於此,水門戰役再度挫敗。
麵對這等真正的集奸詐與變態於一體的進攻策略,已經損失慘重的陳家軍不得不選擇撤退。
在對方冷熱兵馬無所不用其極的狀態下,他們能做的也隻能做的就是撤退。
除了撤退,別無它路。
自此,已經圍困洪都城一個月有餘的陳家軍,三戰皆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