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陷落之後,緊跟著花雲被擒獲的消息傳來。
雖最後的結果尚未知曉,但是有人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噩耗傳來時一直心存希望的婦女郜氏看著手中尚且年幼毫世未知,心中感歎。丈夫臨離開之前早已做好了殉城的準備,滄桑的聲音猶在耳邊迴蕩。
城破之時便是你我夫婦二人陰陽兩隔之日。
做為丈夫,我對你不起;
做為父親,我對兒不起;
但身為守將,我必竭盡全力;
身為將軍,我必無愧於主上。
從你嫁於我身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我之宿命。
今生你我已無緣再見,來世當做牛做馬全做報答。
隨著城外嘶喊聲愈發強烈,身為夫人的郜氏似乎已經知道的今天的結局。
迴想起曾經種種,耳旁城外愈加猛烈的嘶喊,早已做好心理準備的郜氏拉著僅僅三歲尚是蒙童的孩子分別拜祭了家廟之後,哭著向自家仆人說出了自己埋藏在心中許久的主意:城已被攻破,我丈夫在這場戰鬥中必然會死,做為他的夫人為了婦人之道義我絕不能一個人苟活於世。
如果沒有這個孩子在身旁的話,花雲被擒獲的那一刻我就應該隨他而去,但是做為花家的兒媳,我絕不能讓花家在我手中斷後,所以我懇求你們好好撫養他的兒子,讓他能夠在自己的身上延續花家之香火。
在這種大是大非的生死時刻,按理說身為仆人應該有過勸誡,但是當一個人視死如歸的時候,任何的勸解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
於是這個仆人接受了她的請求。
在將兒子的問題真正解決,並且處理完所有後事之後,身為婦人的郜氏再無後顧之憂。
在花雲被擒獲的消息傳出之後,毅然決然的投水而亡。
你我夫婦二人,雖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必然會同年同月同日死。
這便是我做為你花家兒媳,為你花家做的最後一件大事。
一代烈婦,就此離世。
……
另一邊。
在接連失去主將,已經失去主心骨如同扒了皮抽了筋猶如死魚爛蝦一般的太平府守軍再也無力抵抗陳友諒的淩厲攻勢,從陳友諒踏上城牆的那一刻起,已經破敗不堪的太平府守軍宣布戰敗。
而這一噩耗很快傳到了後方根據地。
此刻身在金陵的朱元璋此時已經無暇顧及老友花雲的死活,因為擺在他麵前的首要問題就是太平府被攻破,那身在它後方的金陵前麵再無可保護的壁壘。
現在的金陵就如同是一個被扒了褲子漏了鐺的板上肉,對方隻要動手那自己必將萬劫不複。
在這個時候身為主將的朱元璋當真是恨常遇春恨得牙根直癢癢。
你個禽獸,你個長得如同熊瞎子一樣的牲口,你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渣敗類。
你殺了那幾個蝦兵蟹將倒是痛快了,可是你知不知道給大爺我惹了多大的麻煩?
這次你是真的把狼給招來了。
你最好祈禱那個名叫陳友諒的混蛋癟三盡快過來,別給我空出足夠的時間收拾你個混賬王八蛋,不然的話大爺我就先拿你開刀,讓你個癟三先給爺們我到閻王殿趟路。
麵對著現在可以說是進退無路求救無門的困境,朱元璋恨得牙根直癢癢,卻也無可奈何。
現在的情況是事情已經出了,要處理誰也得等到秋後一起算賬。
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來化解眼前的燃眉之急。
在這種危機出現的時候,朱元璋很是識趣的召集了眾人商討具體的解決方案,但是真正召集起這手下一幫謀臣之後,原本還心存僥幸的朱元璋看到眾人的表情和舉動心涼了半截。
看著眼下這群平日裏還算略有主見的群臣,原本還滿懷鬥誌的朱元璋徹底歇了菜。
在這種困境麵前,首先出現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一種聲音主張投降,在陳友諒大兵壓境的情況下,率先繳械,以表誠意。
另一部分人則主張撤退,退守在紫金山上,以策萬全。
但是無論哪種聲音,他們都抱著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遠離應天這個是非之地,遠離這個好不容易才打下來已經開始逐步穩定的戰略根據地。
朱元璋失望的看著這群平日裏仁義道德道貌盎然的謀臣大家,看著眼底這群曾經吆五喝
六趾高氣昂此時卻失魂落魄猶如被抽了筋扒了皮的大蝦一般麵容失色的眾人,心中感歎。
有這幫人在,談何大事。
有這幫人在,大事無成。
此時坐在中堂上的朱元璋相信眼下這群擼起了袖吵紅了眼罵幹了嗓憋足了屁大有準備在這中堂之上大幹一場的眾臣,有一大半的人私下裏已經打好了包袱知會了婆娘通報了兒女趕好了車馬,隻要風聲不對就會立馬揚鞭開始逃亡。
在他們眼裏,現在的應天已經是一個死亡之城。
在生死麵前,最重要的就是保命要緊。
其他的什麽老板,什麽理想,什麽功績,統統都是扯淡。
至於最後這個老板會是怎麽樣的下場和自己沒有半毛錢關係,反正現在這個混蛋的市麵下老婆不好找,老板很好找。
幹不了就跳槽,反正這個世道有奶便是娘。
在這種困境下,朱元璋當真是束手無策了。
一直頭疼陳友諒這個自己根本沒敢招惹卻不請自來的癟三問題的時候,打又打不過合又合不來而苦苦尋找不到解決方案的朱元璋將目光看向了一旁一直默不作聲的劉基。
此時的朱元璋發現一直被眾人奉為文臣首府的劉基遲遲不語,臉色卻是出奇的平靜。
看著安坐一旁全然沒有大難臨頭驚慌失措表情的劉基,朱元璋的心裏開始罵娘。
劉基,你個癟三,憋什麽壞屁呢。
你個不怕事大隻嫌事小裝傻充愣兩眼冒泡的混賬王八蛋。
大爺我花高價請你來不是讓你當好人先生的,更不是讓你來看眾人對罵幹仗看熱鬧的。
現在這個結構眼上您老兒倒是放個屁啊,有什麽高見就別藏著掖著了,趕緊支應出來讓爺們瞅瞅啊。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在陳友諒這個暴徒分子的問題上,自己已經鑽了牛角尖。
秉持著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既然能夠用為何不使用的思想原則,朱元璋上凹下凸完全不成比例的臉頰上綻放出一朵足以閃耀群星的璀璨笑容,隻差笑出花來放出浪來的麵孔下,低聲細語的詢問:先生,現在左有張士誠不斷襲擾,右有陳友諒大兵壓境,北方還有一個大元王朝虎視眈眈,而在下現在的處境是夾在他們幾人中間動彈不得,請問先生以我們現在的處境以後該如何辦呢?
這時候早已按耐不住自己心中寂寞,已經滿報破舊而立新為思想原則的劉基在苦等朱元璋來詢問自己的時候,終於逮到這個契機的劉基發話了。
他就是在等這個機會。
麵對著喧鬧雜亂已經自亂了陣腳的眾位大臣,一向以書生自居,和顏悅色從不越雷池半步的劉基此刻全然變幻了模樣。
肅穆的表情冰冷而冷漠,用近乎蔑視的眼神掃視著眾臣,冰冷而激亢的聲音震人耳膜更刺動心靈。
主降主奔者,當殺!
主張投降和主張逃跑的人,應該全都給殺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楞了。
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平日裏和顏悅色的書生這般模樣。
同樣是文人出身,秉持著誰都不服誰的文人性格,從劉基這個文人首輔來到的那一刻起就對這個書呆子看不上眼,一直暗中較勁心裏憋屁的眾人總是想著在某一時刻打壓打壓這個不可一世的混蛋癟三,而劉基卻似乎對這種情況視而不見,和顏悅色之間絕少表達自己的意見。
久而久之眾人也將他自然忽略。
同樣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你的腦門大爺們的腦門也不小。
做為同樣為一個老板打工同吃一口飯同喝一碗粥的革命戰友,憑什麽你的身份就要比我們的高。
你是尿的高,爺們尿的也不低。
但是此時,在這個原本喧鬧嘈雜幾近崩盤的大廳突然安靜了下來,文人清高自命不凡的思想品格,他們原本對被眾人吹噓為文人首輔的劉基是看不在眼裏的。
在陳友諒大軍壓境的事件上,爺們一直以為你是被嚇怕了嚇尿了嚇慫了嚇破膽了而遲遲不語的,此時卻萬萬想不到你突然間來一個語出驚人平地起雷。
這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來的確實有些太快了太猛了。讓我們這些主降主奔的眾人心頭一驚。
在一語驚人之後,劉基繼續陳述自己的理論觀點。
現在的境況下,我們是處於被動狀態,但是我們如果真的投降的話,那我們必然會重蹈徐壽輝和花雲覆轍,死在陳友諒的手下。逃跑的主意更不可取,如果我們今天逃離了應天,那到時候陳友諒必定會趁機占領應天迎頭壓上,在應天後方我們又沒有任何根據地,到時候我們退無可去進又無門,那我們就真的進退無門。
最後的結果隻有死路一條。
為今之計,我們可以做的隻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正麵迎敵,在陳友諒這個暴君風頭正盛之時,給他來那麽一刀,挫挫他的銳氣殺殺他的威風。
麵對著虎視眈眈的陳友諒大軍,麵對著即將大兵壓境進退無門的艱難處境,劉基給了陳友諒一個近乎完美的用詞:驕兵必敗。
我們現在能做的也唯獨可以做的就是拚死一搏,在陳友諒這個不可一世的傲嬌暴君麵前給他痛首一擊,除此之外,再無退路可言。
劉基此番驚人舉動一出,朱元璋傻眼了,原本眼比天高心中傲嬌滿天之下老子最屌的眾位大臣也傻眼了。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平日裏不聲不響屁都不吭一聲的柔弱書生竟然也會有如此剛強的一麵。而坐在大堂正中眉頭緊鎖腦門發大兩眼發蒙的朱元璋也是一驚。
在陳友諒的事件上,自己確實出現了略微的膽怯。
這不單單是眾人的看法,也同樣是自己的看法。
陳友諒無論是政治影響力還是軍事實力來講,都遠遠超過自己。在陳友諒的問題上,自己在心底有一絲畏懼,雖然礙於麵子嘴上不願意說,但是這是事實。相對於自己來說,此時的陳友諒確實太過強大。
強大到足以撼動自己的整個軍事根基。
強大到足以攪碎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咫尺江山。
強大到足以讓自己這個羽翼尚未豐滿就要抵禦強敵的小卒瞬間崩盤。
這也是為什麽自己遲遲不願意與陳友諒正麵相對的真正原因。
在陳友諒麵前自己當真是螻蟻一枚。
不到萬不得已,決然不願與他正麵相對。
但是當劉基的話響起來的時候,一直心底暗中抵觸的朱元璋醒悟了過來。
是啊,除了金陵之外自己還能退居到哪裏去呢?
金陵之後,再無金陵。
此時隻有與陳友諒正麵相對,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置之死地而後生。
不知生焉知死。
置之死地後或許可以得以重生。
這時候,唯獨在死地處才能尋找出一條生路。
沒辦法,隻能拚死一搏。
幹!
幹掉陳友諒!
幹掉這個讓自己差點嚇破膽嚇尿襠的混蛋癟三。
不搏一把就死定了,拚一把也許能活。
雖最後的結果尚未知曉,但是有人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噩耗傳來時一直心存希望的婦女郜氏看著手中尚且年幼毫世未知,心中感歎。丈夫臨離開之前早已做好了殉城的準備,滄桑的聲音猶在耳邊迴蕩。
城破之時便是你我夫婦二人陰陽兩隔之日。
做為丈夫,我對你不起;
做為父親,我對兒不起;
但身為守將,我必竭盡全力;
身為將軍,我必無愧於主上。
從你嫁於我身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我之宿命。
今生你我已無緣再見,來世當做牛做馬全做報答。
隨著城外嘶喊聲愈發強烈,身為夫人的郜氏似乎已經知道的今天的結局。
迴想起曾經種種,耳旁城外愈加猛烈的嘶喊,早已做好心理準備的郜氏拉著僅僅三歲尚是蒙童的孩子分別拜祭了家廟之後,哭著向自家仆人說出了自己埋藏在心中許久的主意:城已被攻破,我丈夫在這場戰鬥中必然會死,做為他的夫人為了婦人之道義我絕不能一個人苟活於世。
如果沒有這個孩子在身旁的話,花雲被擒獲的那一刻我就應該隨他而去,但是做為花家的兒媳,我絕不能讓花家在我手中斷後,所以我懇求你們好好撫養他的兒子,讓他能夠在自己的身上延續花家之香火。
在這種大是大非的生死時刻,按理說身為仆人應該有過勸誡,但是當一個人視死如歸的時候,任何的勸解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
於是這個仆人接受了她的請求。
在將兒子的問題真正解決,並且處理完所有後事之後,身為婦人的郜氏再無後顧之憂。
在花雲被擒獲的消息傳出之後,毅然決然的投水而亡。
你我夫婦二人,雖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必然會同年同月同日死。
這便是我做為你花家兒媳,為你花家做的最後一件大事。
一代烈婦,就此離世。
……
另一邊。
在接連失去主將,已經失去主心骨如同扒了皮抽了筋猶如死魚爛蝦一般的太平府守軍再也無力抵抗陳友諒的淩厲攻勢,從陳友諒踏上城牆的那一刻起,已經破敗不堪的太平府守軍宣布戰敗。
而這一噩耗很快傳到了後方根據地。
此刻身在金陵的朱元璋此時已經無暇顧及老友花雲的死活,因為擺在他麵前的首要問題就是太平府被攻破,那身在它後方的金陵前麵再無可保護的壁壘。
現在的金陵就如同是一個被扒了褲子漏了鐺的板上肉,對方隻要動手那自己必將萬劫不複。
在這個時候身為主將的朱元璋當真是恨常遇春恨得牙根直癢癢。
你個禽獸,你個長得如同熊瞎子一樣的牲口,你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渣敗類。
你殺了那幾個蝦兵蟹將倒是痛快了,可是你知不知道給大爺我惹了多大的麻煩?
這次你是真的把狼給招來了。
你最好祈禱那個名叫陳友諒的混蛋癟三盡快過來,別給我空出足夠的時間收拾你個混賬王八蛋,不然的話大爺我就先拿你開刀,讓你個癟三先給爺們我到閻王殿趟路。
麵對著現在可以說是進退無路求救無門的困境,朱元璋恨得牙根直癢癢,卻也無可奈何。
現在的情況是事情已經出了,要處理誰也得等到秋後一起算賬。
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來化解眼前的燃眉之急。
在這種危機出現的時候,朱元璋很是識趣的召集了眾人商討具體的解決方案,但是真正召集起這手下一幫謀臣之後,原本還心存僥幸的朱元璋看到眾人的表情和舉動心涼了半截。
看著眼下這群平日裏還算略有主見的群臣,原本還滿懷鬥誌的朱元璋徹底歇了菜。
在這種困境麵前,首先出現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一種聲音主張投降,在陳友諒大兵壓境的情況下,率先繳械,以表誠意。
另一部分人則主張撤退,退守在紫金山上,以策萬全。
但是無論哪種聲音,他們都抱著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遠離應天這個是非之地,遠離這個好不容易才打下來已經開始逐步穩定的戰略根據地。
朱元璋失望的看著這群平日裏仁義道德道貌盎然的謀臣大家,看著眼底這群曾經吆五喝
六趾高氣昂此時卻失魂落魄猶如被抽了筋扒了皮的大蝦一般麵容失色的眾人,心中感歎。
有這幫人在,談何大事。
有這幫人在,大事無成。
此時坐在中堂上的朱元璋相信眼下這群擼起了袖吵紅了眼罵幹了嗓憋足了屁大有準備在這中堂之上大幹一場的眾臣,有一大半的人私下裏已經打好了包袱知會了婆娘通報了兒女趕好了車馬,隻要風聲不對就會立馬揚鞭開始逃亡。
在他們眼裏,現在的應天已經是一個死亡之城。
在生死麵前,最重要的就是保命要緊。
其他的什麽老板,什麽理想,什麽功績,統統都是扯淡。
至於最後這個老板會是怎麽樣的下場和自己沒有半毛錢關係,反正現在這個混蛋的市麵下老婆不好找,老板很好找。
幹不了就跳槽,反正這個世道有奶便是娘。
在這種困境下,朱元璋當真是束手無策了。
一直頭疼陳友諒這個自己根本沒敢招惹卻不請自來的癟三問題的時候,打又打不過合又合不來而苦苦尋找不到解決方案的朱元璋將目光看向了一旁一直默不作聲的劉基。
此時的朱元璋發現一直被眾人奉為文臣首府的劉基遲遲不語,臉色卻是出奇的平靜。
看著安坐一旁全然沒有大難臨頭驚慌失措表情的劉基,朱元璋的心裏開始罵娘。
劉基,你個癟三,憋什麽壞屁呢。
你個不怕事大隻嫌事小裝傻充愣兩眼冒泡的混賬王八蛋。
大爺我花高價請你來不是讓你當好人先生的,更不是讓你來看眾人對罵幹仗看熱鬧的。
現在這個結構眼上您老兒倒是放個屁啊,有什麽高見就別藏著掖著了,趕緊支應出來讓爺們瞅瞅啊。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在陳友諒這個暴徒分子的問題上,自己已經鑽了牛角尖。
秉持著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既然能夠用為何不使用的思想原則,朱元璋上凹下凸完全不成比例的臉頰上綻放出一朵足以閃耀群星的璀璨笑容,隻差笑出花來放出浪來的麵孔下,低聲細語的詢問:先生,現在左有張士誠不斷襲擾,右有陳友諒大兵壓境,北方還有一個大元王朝虎視眈眈,而在下現在的處境是夾在他們幾人中間動彈不得,請問先生以我們現在的處境以後該如何辦呢?
這時候早已按耐不住自己心中寂寞,已經滿報破舊而立新為思想原則的劉基在苦等朱元璋來詢問自己的時候,終於逮到這個契機的劉基發話了。
他就是在等這個機會。
麵對著喧鬧雜亂已經自亂了陣腳的眾位大臣,一向以書生自居,和顏悅色從不越雷池半步的劉基此刻全然變幻了模樣。
肅穆的表情冰冷而冷漠,用近乎蔑視的眼神掃視著眾臣,冰冷而激亢的聲音震人耳膜更刺動心靈。
主降主奔者,當殺!
主張投降和主張逃跑的人,應該全都給殺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楞了。
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平日裏和顏悅色的書生這般模樣。
同樣是文人出身,秉持著誰都不服誰的文人性格,從劉基這個文人首輔來到的那一刻起就對這個書呆子看不上眼,一直暗中較勁心裏憋屁的眾人總是想著在某一時刻打壓打壓這個不可一世的混蛋癟三,而劉基卻似乎對這種情況視而不見,和顏悅色之間絕少表達自己的意見。
久而久之眾人也將他自然忽略。
同樣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你的腦門大爺們的腦門也不小。
做為同樣為一個老板打工同吃一口飯同喝一碗粥的革命戰友,憑什麽你的身份就要比我們的高。
你是尿的高,爺們尿的也不低。
但是此時,在這個原本喧鬧嘈雜幾近崩盤的大廳突然安靜了下來,文人清高自命不凡的思想品格,他們原本對被眾人吹噓為文人首輔的劉基是看不在眼裏的。
在陳友諒大軍壓境的事件上,爺們一直以為你是被嚇怕了嚇尿了嚇慫了嚇破膽了而遲遲不語的,此時卻萬萬想不到你突然間來一個語出驚人平地起雷。
這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來的確實有些太快了太猛了。讓我們這些主降主奔的眾人心頭一驚。
在一語驚人之後,劉基繼續陳述自己的理論觀點。
現在的境況下,我們是處於被動狀態,但是我們如果真的投降的話,那我們必然會重蹈徐壽輝和花雲覆轍,死在陳友諒的手下。逃跑的主意更不可取,如果我們今天逃離了應天,那到時候陳友諒必定會趁機占領應天迎頭壓上,在應天後方我們又沒有任何根據地,到時候我們退無可去進又無門,那我們就真的進退無門。
最後的結果隻有死路一條。
為今之計,我們可以做的隻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正麵迎敵,在陳友諒這個暴君風頭正盛之時,給他來那麽一刀,挫挫他的銳氣殺殺他的威風。
麵對著虎視眈眈的陳友諒大軍,麵對著即將大兵壓境進退無門的艱難處境,劉基給了陳友諒一個近乎完美的用詞:驕兵必敗。
我們現在能做的也唯獨可以做的就是拚死一搏,在陳友諒這個不可一世的傲嬌暴君麵前給他痛首一擊,除此之外,再無退路可言。
劉基此番驚人舉動一出,朱元璋傻眼了,原本眼比天高心中傲嬌滿天之下老子最屌的眾位大臣也傻眼了。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這個平日裏不聲不響屁都不吭一聲的柔弱書生竟然也會有如此剛強的一麵。而坐在大堂正中眉頭緊鎖腦門發大兩眼發蒙的朱元璋也是一驚。
在陳友諒的事件上,自己確實出現了略微的膽怯。
這不單單是眾人的看法,也同樣是自己的看法。
陳友諒無論是政治影響力還是軍事實力來講,都遠遠超過自己。在陳友諒的問題上,自己在心底有一絲畏懼,雖然礙於麵子嘴上不願意說,但是這是事實。相對於自己來說,此時的陳友諒確實太過強大。
強大到足以撼動自己的整個軍事根基。
強大到足以攪碎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咫尺江山。
強大到足以讓自己這個羽翼尚未豐滿就要抵禦強敵的小卒瞬間崩盤。
這也是為什麽自己遲遲不願意與陳友諒正麵相對的真正原因。
在陳友諒麵前自己當真是螻蟻一枚。
不到萬不得已,決然不願與他正麵相對。
但是當劉基的話響起來的時候,一直心底暗中抵觸的朱元璋醒悟了過來。
是啊,除了金陵之外自己還能退居到哪裏去呢?
金陵之後,再無金陵。
此時隻有與陳友諒正麵相對,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置之死地而後生。
不知生焉知死。
置之死地後或許可以得以重生。
這時候,唯獨在死地處才能尋找出一條生路。
沒辦法,隻能拚死一搏。
幹!
幹掉陳友諒!
幹掉這個讓自己差點嚇破膽嚇尿襠的混蛋癟三。
不搏一把就死定了,拚一把也許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