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過後,直到至正二十年,也就是1360年,已經四進四辭的劉基門前迎來了一封會客的文書。
當他的手中握著這封言辭慷慨而滿懷誠意的文書的時候,看著手裏這張字跡有些潦草,龍飛鳳舞之下猶如鬼畫符一般的邀請函,明顯不是真正的文人書寫的文字落在劉基眼裏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丟在了一旁。
信中數次提及的朱升這個好友名字,做為書信中真正的主角,他在心底不止一次的慰問著朱升:你個癟三,你自己不想幹就算了,幹嘛非要拉著大爺下水。
那個窮的要過飯腦門放過電的禿驢是個什麽樣的貨色爺我從來沒有打過交道,更沒想過要打交道,你連通知都不通知我一聲更不征求一下爺的意見就擅自做主把爺給賣了出去,你這麽做到底是什麽意思。
你還是不是我的兄弟呢,我們彼此之間約定好的保密協議都飛哪裏去了?
鑒於你對大爺我的恩惠,你最好躲在牛碭山裏麵別出來,祈求上蒼保佑別讓我再看見你,否則大爺我見你一次爺我打你一次,見你兩次揍你兩迴。
別看爺們是個文人,做為文人的爺一般不欺負人,但是爺欺負起人來就不是個人。
而對於書信中這個略有耳聞的人物,印象中那個有著極佳名號的光頭禿驢,在他從心裏卻是根本瞧之不起的,對於這種猶如莽夫一類的貨色,做為文人的他根本看不上眼。
這個腦袋不會長毛卻隻會四處放電的家夥,充其量也不過就是個莽夫一般的貨色,是一個比方國珍好不了哪裏去,甚至比他還要混蛋的角色。
讓飽讀詩書的大爺去伺候他們這群毫無教養的暴亂分子,給你們這群隻會打打殺殺的草莽當下手,做你們的青天白日夢吧!
讓爺我伺候你們這群混蛋,瞎了他們的狗眼。
所以作為文人首俯的劉基很是幹脆的拒絕了這份盛情邀請。
同時也拒絕了這份邀請函的主人。
這個主人名字叫:朱元璋!
雖然現在的自己已經對執政當朝失望透頂,但是畢竟曾經服務過這個朝廷並視現當代元朝為正統的劉基對於出身草莽的朱元璋從心底是看不起的。
現在元朝統治之下,確實出現了諸如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等傑出的人物,但是在劉基看來他們這些人都隻是一些造反叛亂的暴動分子,他們就是一群隻會興盛一時而流星一閃即滅的烏合之眾。
這群烏合之眾之所以能發展起來的原因,一是因為他們的老大是一個生不怕人死不怕鬼腰滿腸肥心高不要命的亡命之徒,更多的則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遇到真正的元朝主力,隻要元軍進行大規模的征討,這群烏合之眾立刻就會土崩瓦解。
而此時坐鎮金陵的朱元璋在得知好言相請的劉基根本沒有給自己使者孫炎一點點麵子,也沒有給自己這位幕後老大一點點顏麵,更沒有意思來追隨自己一起共創繁榮的時候,已經手握數萬兵馬的朱元璋肺裏冒煙眼裏冒火。
我頂你肺啊!
爺們我自從造反以來,還沒有哪個癟三敢直接拒絕自己。
你劉基算是第一個。
你牛啊,你劉基牛的沒邊了!
為了你的牛氣,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怒氣,更為了發揚自己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倔驢脾氣,大爺我決定了,今個兒爺們和你耗上了。
看你是的牛脾氣厲害,還是爺的驢脾氣牛瓣。
在從李善長等文人誌士中得知諸葛亮出山尚經曆三顧茅廬的情況下,已經做好長遠準備的朱元璋氣一喘心一橫,手書一封,交到了孫炎的手中。
深知文人清高,文壇泰鬥更是不凡的朱元璋在被拒絕一次之後,已經吸取了一次經驗教訓的他迅速改變了戰爭方略,他派出了手中著名的談判專家孫炎前去邀請,與孫炎一同前去的還有朱元璋早已準備好的金銀珠寶。
做為武夫出身的朱元璋堅信,任何一個人在麵對著如此龐大的利益相贈麵前,是很難之言拒絕的。
一向信奉有錢能使鬼推磨為至理名言的朱元璋在文招不成之後,開始了他的金錢攻勢。
做為一代武臣的朱元璋還真不相信世上有人會油鹽不進,柴米不吹。
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爺還真就不信你是個冥頑不靈的主。
而當劉基麵對朱元璋這一番舉動的時候,麵對著曾經雖然談不上知己卻絕對算得上是好友的孫炎的時候,劉基依舊奉行了他一貫的主張。
麵對著好友的盛情相邀,麵對著對於他來講可以說是眼花繚亂富足一時的金錢攻勢,文人出身而內心剛強的劉基再度拒絕了朱元璋的邀請。
但是做為自己的好友,礙於朋友之間那份友情的存在,尚且不想把與孫炎之間的關係搞得太僵的劉基在孫炎離開之後,將自己收藏許久的一把寶劍贈送給了孫炎。
來而不往非禮也,為了給足你孫炎的麵子,爺我隻能忍痛割愛。
為了舒放心中割愛的悲烈情懷,更為了緩解雙方做為曾經朋友的尷尬氣氛,劉基同時書信一封,在一陣揮毫塗墨之後,一首絕對磅礴大氣的拒絕詩詞與寶劍一同送給了孫炎。
當剛剛返程歸來的孫炎收到劉基的寶劍與詩詞之後,心中不快的孫炎並沒有買劉基贈劍的帳。
當他仔細閱讀了這篇絕對原創沒有抄襲擁有絕對知識產權的詩詞的時候,這首在孫炎看來絕對洶湧澎湃的詩歌明顯不是寫給自己的時候而是寫給自己主上的時候,他手心冒汗眼裏冒火。
這份明顯富含挑釁和警告的文書如果交到上麵的話,那自己這碗飯保不保得住都是其次,自己這顆吃飯的家夥事還能不能頂肩膀上都是另說。
做為純純粹粹文人的孫炎這次算是徹底歇菜了。
他實在沒有想到自己成天打交道的人,竟然都是一群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猶如倔驢一般的貨色。
自家老大那就不用說了,禿驢的名號那是出了名了,在軍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更是無人敢惹的貨色。但是今天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這位曾經的好友自己眼中所認識的文學泰鬥,自己一直以為很是熟知卻熟而不知的家夥,竟然是一個比自家老大還要倔強還要難纏的的野牛角色。
一邊是自家老大高壓之下完不成任務就要死啦死啦滴的軍事命令,另外一邊是對其重新定位重做估量的曾經好友,夾在這兩人中間辦事,什麽事情也別想做成。
麵對自家老大絕不容忍反駁的軍事指令,此事不成以後在此軍隊中必將會是一事無成之悲慘下場的孫炎看著手中精美的短劍,眼裏冒火心裏罵娘。
劉基,你的良心大大滴壞了。
你就是這麽對待兄弟的麽?
大爺我好不容易靠自己努力爭取來的職位,今天就是因為你的不配合,讓爺我丟人丟份兒更丟前程。
以後出門,別說爺我認識你。
我們兩人從前的關係,從今往後就此一刀兩斷。
至於你送爺我的那把破刀和爺們的前程比起來,簡直是一文不值。
今天的一切都是拜你所賜,為了宣泄心中的怒火和壓抑,你這把破刀是怎麽送過來的,爺我還怎麽給您送迴去。
您老還是留著自己玩吧!
至於您老拿著這把老得掉牙破的掉渣的匕首,是想要它下崽還是自動或者幹脆用它剖腹自盡亦或者是自殘自宮,那是你的自由,隨你的便吧!
從今以後,你的事和我再沒有半毛錢關係。
同時在送還給您短劍和文書的同時,大爺我最後給您書信一封做為迴禮,一首不是很精彩卻絕對言辭決絕的《寶劍歌》送給您,同時也聊表我們之間以後的情意。
從此以後,你我二人再無瓜葛;
從今往後,你我兩人恩斷義絕。
《寶劍歌》內容具體如下:
寶劍光耿耿,佩之可以當一龍,
隻是陰山太古雪,為誰結此青芙蓉。
我逢龍精不敢彈,正氣直貫青天寒。
還君持之獻明主,若歲大旱為霖雨。
這首在當時也許算是一個詩,但是放在今天來說應該算是一首詞的文章,它大致內容就是說:這麽好的寶劍您老送給我我可承受不起,我怕折陽壽,您也算是一個得道高人,既然您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那想必您也一定知道以後的明主是誰了。
您與其把這麽好的東西送給我,浪費您這麽寶貴的資源,還不如借此機會贈於您眼中以後能成大事的明主,我相信如果您猜測不錯的話,贈予之時即便是碰到類似於今年這種百年不遇的大旱災,也一定會天降甘霖造福人間。
寫完折壽《寶劍歌》之後,做為談判專家的孫炎便讓人送到了劉基手上,再不做任何搭理。
麵對著這封書信,卻更多含義是一份絕交書的時候,已經感覺做的過火玩的過大的劉基終於開始深切反思。
既然類似於孫炎這等在自己眼中都略感佩服的文人誌士已經脫離了元朝統治,投靠了在他們看來在百姓看來都視為明主的草莽群雄,那為何自己還一定要墨守成規呢。
自己現在的年齡已經不小了,即便要折騰也沒多長時間可以折騰了。
與其在這裏飽受折磨浪費青春,為何不自己跳出來幹他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即便自己最後掛掉升天玩完了,那也不枉此生啊。
從年輕到現在的中年,已經對現當代的朝廷失望透頂恨意連連的劉基開始重新對元朝的政治統治進行基本預判,麵對著已經腐敗到底腐朽到根的元朝政府,做為已經四上四下絕對可以說是飽受痛苦和折磨,卻滿腔熱血和改革意誌的劉基在仔細思量之後,終於做出了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決定。
既然無力將你改革,那便強力將你推翻。
曾經的痛一切的辱,從今開始一並償還。
思緒打開之後,完全擺脫了一君不侍二主之陳舊思想的劉基終於解開了心結。
已經三請兩辭的劉基終於在朱元璋的盛情邀請之下,來到應天,開始服務於在他看來是暴動分子,是爛泥扶不上牆,是比元朝正統矮上好幾節提不上台麵的紅色政權。
與此同時,在劉基到來的同一刻,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另外三名,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宋濂、章溢、葉琛,他們四人有一個著名而響亮的名稱,他們四人並稱為“浙東四先生”。
也是在同時,做為“四先生”之首的劉基做出了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政治選擇。
推翻那個讓自己四上四下,讓自己背負滿身恥辱和傷痕的混蛋政府。
創立一個對於自己和泱泱大國來說絕對嶄新的盛世王朝。
既然成不於我,我便於以摧之。
當他的手中握著這封言辭慷慨而滿懷誠意的文書的時候,看著手裏這張字跡有些潦草,龍飛鳳舞之下猶如鬼畫符一般的邀請函,明顯不是真正的文人書寫的文字落在劉基眼裏的時候,他毫不猶豫的丟在了一旁。
信中數次提及的朱升這個好友名字,做為書信中真正的主角,他在心底不止一次的慰問著朱升:你個癟三,你自己不想幹就算了,幹嘛非要拉著大爺下水。
那個窮的要過飯腦門放過電的禿驢是個什麽樣的貨色爺我從來沒有打過交道,更沒想過要打交道,你連通知都不通知我一聲更不征求一下爺的意見就擅自做主把爺給賣了出去,你這麽做到底是什麽意思。
你還是不是我的兄弟呢,我們彼此之間約定好的保密協議都飛哪裏去了?
鑒於你對大爺我的恩惠,你最好躲在牛碭山裏麵別出來,祈求上蒼保佑別讓我再看見你,否則大爺我見你一次爺我打你一次,見你兩次揍你兩迴。
別看爺們是個文人,做為文人的爺一般不欺負人,但是爺欺負起人來就不是個人。
而對於書信中這個略有耳聞的人物,印象中那個有著極佳名號的光頭禿驢,在他從心裏卻是根本瞧之不起的,對於這種猶如莽夫一類的貨色,做為文人的他根本看不上眼。
這個腦袋不會長毛卻隻會四處放電的家夥,充其量也不過就是個莽夫一般的貨色,是一個比方國珍好不了哪裏去,甚至比他還要混蛋的角色。
讓飽讀詩書的大爺去伺候他們這群毫無教養的暴亂分子,給你們這群隻會打打殺殺的草莽當下手,做你們的青天白日夢吧!
讓爺我伺候你們這群混蛋,瞎了他們的狗眼。
所以作為文人首俯的劉基很是幹脆的拒絕了這份盛情邀請。
同時也拒絕了這份邀請函的主人。
這個主人名字叫:朱元璋!
雖然現在的自己已經對執政當朝失望透頂,但是畢竟曾經服務過這個朝廷並視現當代元朝為正統的劉基對於出身草莽的朱元璋從心底是看不起的。
現在元朝統治之下,確實出現了諸如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等傑出的人物,但是在劉基看來他們這些人都隻是一些造反叛亂的暴動分子,他們就是一群隻會興盛一時而流星一閃即滅的烏合之眾。
這群烏合之眾之所以能發展起來的原因,一是因為他們的老大是一個生不怕人死不怕鬼腰滿腸肥心高不要命的亡命之徒,更多的則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遇到真正的元朝主力,隻要元軍進行大規模的征討,這群烏合之眾立刻就會土崩瓦解。
而此時坐鎮金陵的朱元璋在得知好言相請的劉基根本沒有給自己使者孫炎一點點麵子,也沒有給自己這位幕後老大一點點顏麵,更沒有意思來追隨自己一起共創繁榮的時候,已經手握數萬兵馬的朱元璋肺裏冒煙眼裏冒火。
我頂你肺啊!
爺們我自從造反以來,還沒有哪個癟三敢直接拒絕自己。
你劉基算是第一個。
你牛啊,你劉基牛的沒邊了!
為了你的牛氣,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怒氣,更為了發揚自己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倔驢脾氣,大爺我決定了,今個兒爺們和你耗上了。
看你是的牛脾氣厲害,還是爺的驢脾氣牛瓣。
在從李善長等文人誌士中得知諸葛亮出山尚經曆三顧茅廬的情況下,已經做好長遠準備的朱元璋氣一喘心一橫,手書一封,交到了孫炎的手中。
深知文人清高,文壇泰鬥更是不凡的朱元璋在被拒絕一次之後,已經吸取了一次經驗教訓的他迅速改變了戰爭方略,他派出了手中著名的談判專家孫炎前去邀請,與孫炎一同前去的還有朱元璋早已準備好的金銀珠寶。
做為武夫出身的朱元璋堅信,任何一個人在麵對著如此龐大的利益相贈麵前,是很難之言拒絕的。
一向信奉有錢能使鬼推磨為至理名言的朱元璋在文招不成之後,開始了他的金錢攻勢。
做為一代武臣的朱元璋還真不相信世上有人會油鹽不進,柴米不吹。
軟的怕硬的,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爺還真就不信你是個冥頑不靈的主。
而當劉基麵對朱元璋這一番舉動的時候,麵對著曾經雖然談不上知己卻絕對算得上是好友的孫炎的時候,劉基依舊奉行了他一貫的主張。
麵對著好友的盛情相邀,麵對著對於他來講可以說是眼花繚亂富足一時的金錢攻勢,文人出身而內心剛強的劉基再度拒絕了朱元璋的邀請。
但是做為自己的好友,礙於朋友之間那份友情的存在,尚且不想把與孫炎之間的關係搞得太僵的劉基在孫炎離開之後,將自己收藏許久的一把寶劍贈送給了孫炎。
來而不往非禮也,為了給足你孫炎的麵子,爺我隻能忍痛割愛。
為了舒放心中割愛的悲烈情懷,更為了緩解雙方做為曾經朋友的尷尬氣氛,劉基同時書信一封,在一陣揮毫塗墨之後,一首絕對磅礴大氣的拒絕詩詞與寶劍一同送給了孫炎。
當剛剛返程歸來的孫炎收到劉基的寶劍與詩詞之後,心中不快的孫炎並沒有買劉基贈劍的帳。
當他仔細閱讀了這篇絕對原創沒有抄襲擁有絕對知識產權的詩詞的時候,這首在孫炎看來絕對洶湧澎湃的詩歌明顯不是寫給自己的時候而是寫給自己主上的時候,他手心冒汗眼裏冒火。
這份明顯富含挑釁和警告的文書如果交到上麵的話,那自己這碗飯保不保得住都是其次,自己這顆吃飯的家夥事還能不能頂肩膀上都是另說。
做為純純粹粹文人的孫炎這次算是徹底歇菜了。
他實在沒有想到自己成天打交道的人,竟然都是一群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猶如倔驢一般的貨色。
自家老大那就不用說了,禿驢的名號那是出了名了,在軍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更是無人敢惹的貨色。但是今天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這位曾經的好友自己眼中所認識的文學泰鬥,自己一直以為很是熟知卻熟而不知的家夥,竟然是一個比自家老大還要倔強還要難纏的的野牛角色。
一邊是自家老大高壓之下完不成任務就要死啦死啦滴的軍事命令,另外一邊是對其重新定位重做估量的曾經好友,夾在這兩人中間辦事,什麽事情也別想做成。
麵對自家老大絕不容忍反駁的軍事指令,此事不成以後在此軍隊中必將會是一事無成之悲慘下場的孫炎看著手中精美的短劍,眼裏冒火心裏罵娘。
劉基,你的良心大大滴壞了。
你就是這麽對待兄弟的麽?
大爺我好不容易靠自己努力爭取來的職位,今天就是因為你的不配合,讓爺我丟人丟份兒更丟前程。
以後出門,別說爺我認識你。
我們兩人從前的關係,從今往後就此一刀兩斷。
至於你送爺我的那把破刀和爺們的前程比起來,簡直是一文不值。
今天的一切都是拜你所賜,為了宣泄心中的怒火和壓抑,你這把破刀是怎麽送過來的,爺我還怎麽給您送迴去。
您老還是留著自己玩吧!
至於您老拿著這把老得掉牙破的掉渣的匕首,是想要它下崽還是自動或者幹脆用它剖腹自盡亦或者是自殘自宮,那是你的自由,隨你的便吧!
從今以後,你的事和我再沒有半毛錢關係。
同時在送還給您短劍和文書的同時,大爺我最後給您書信一封做為迴禮,一首不是很精彩卻絕對言辭決絕的《寶劍歌》送給您,同時也聊表我們之間以後的情意。
從此以後,你我二人再無瓜葛;
從今往後,你我兩人恩斷義絕。
《寶劍歌》內容具體如下:
寶劍光耿耿,佩之可以當一龍,
隻是陰山太古雪,為誰結此青芙蓉。
我逢龍精不敢彈,正氣直貫青天寒。
還君持之獻明主,若歲大旱為霖雨。
這首在當時也許算是一個詩,但是放在今天來說應該算是一首詞的文章,它大致內容就是說:這麽好的寶劍您老送給我我可承受不起,我怕折陽壽,您也算是一個得道高人,既然您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那想必您也一定知道以後的明主是誰了。
您與其把這麽好的東西送給我,浪費您這麽寶貴的資源,還不如借此機會贈於您眼中以後能成大事的明主,我相信如果您猜測不錯的話,贈予之時即便是碰到類似於今年這種百年不遇的大旱災,也一定會天降甘霖造福人間。
寫完折壽《寶劍歌》之後,做為談判專家的孫炎便讓人送到了劉基手上,再不做任何搭理。
麵對著這封書信,卻更多含義是一份絕交書的時候,已經感覺做的過火玩的過大的劉基終於開始深切反思。
既然類似於孫炎這等在自己眼中都略感佩服的文人誌士已經脫離了元朝統治,投靠了在他們看來在百姓看來都視為明主的草莽群雄,那為何自己還一定要墨守成規呢。
自己現在的年齡已經不小了,即便要折騰也沒多長時間可以折騰了。
與其在這裏飽受折磨浪費青春,為何不自己跳出來幹他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即便自己最後掛掉升天玩完了,那也不枉此生啊。
從年輕到現在的中年,已經對現當代的朝廷失望透頂恨意連連的劉基開始重新對元朝的政治統治進行基本預判,麵對著已經腐敗到底腐朽到根的元朝政府,做為已經四上四下絕對可以說是飽受痛苦和折磨,卻滿腔熱血和改革意誌的劉基在仔細思量之後,終於做出了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決定。
既然無力將你改革,那便強力將你推翻。
曾經的痛一切的辱,從今開始一並償還。
思緒打開之後,完全擺脫了一君不侍二主之陳舊思想的劉基終於解開了心結。
已經三請兩辭的劉基終於在朱元璋的盛情邀請之下,來到應天,開始服務於在他看來是暴動分子,是爛泥扶不上牆,是比元朝正統矮上好幾節提不上台麵的紅色政權。
與此同時,在劉基到來的同一刻,和他一起來的還有另外三名,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宋濂、章溢、葉琛,他們四人有一個著名而響亮的名稱,他們四人並稱為“浙東四先生”。
也是在同時,做為“四先生”之首的劉基做出了他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政治選擇。
推翻那個讓自己四上四下,讓自己背負滿身恥辱和傷痕的混蛋政府。
創立一個對於自己和泱泱大國來說絕對嶄新的盛世王朝。
既然成不於我,我便於以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