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友諒登基稱帝之後,已經完全掌控了國家和軍隊而又不甘於寂寞的大漢皇帝陳友諒,趁著朱元璋與張士誠兩人暗戀火熱的檔口,逮著朱元璋這頭對他來說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拔之而後快的野驢無心顧忌其他地方的空檔,朝著不遠處的太平發動了他建國以來的第一次戰爭。


    這時候前不顧臉後不顧腚的朱元璋正在深陷與張士誠的戰爭泥潭拔不開腿,當他聽說現在的戰事正吃緊這個火燒猴屁股的時候,另外一支可怕的隊伍偷空端了他的龍興之地。


    而這個可怕的隊伍卻是那個和自己速無貿易往來和軍事友好交流往來的陳友諒的時候,他的汗毛直豎後背直涼。


    聽聞這個消息,腦袋發懵心焦火熱的朱元璋頓時慌了手腳。


    你個禽獸啊,禽獸!


    你這個弑主奪權的牲口。


    爺我一沒招你二沒惹你的,你個癟三剛剛禍禍了你家天完國的皇上沒幾天的工夫,現在跑大爺我根據地後方幹什麽來呢,難不成又想著要來禍禍我麽?


    你真是個不折不扣的牲口啊,禽獸。


    知道大爺我現在忙得不可開交,沒空搭理更沒實力招惹你的時候,你就趁機抄大爺我的後路。


    你這麽做也忒不地道了吧。


    你真不愧是個不折不扣的禽獸。


    你攻打太平的這招毒啊,在太平的不遠方就是爺的老窩了,如果再讓你前進一步的話,那大爺我這麽多年的努力就徹底白費了呀。


    你這招高啊,一招就掐住了大爺我的七寸。


    剛剛發展起來,綜合實力還遠遜於他人的朱元璋在前有張士誠的襲擾後又陳友諒的步步緊逼這種及其被動的局麵下,在幾乎麵對著兩麵開戰狀況的時候,前後皆有強兵而身處兩難境地的朱元璋當真的腦袋發大,進退兩難。


    正在這個時候,他的部隊中來了一位可以說左右他以後事業發展的決定性人物。


    在這個人物到來之後,做為絕對的智囊,做為肚中撐船袖中喚雨的高級知識分子,他迅速評定了這兩個對手的綜合實力,並且輔助朱元璋做出了下一步的軍事重心。


    他具體策略為:避免兩線作戰,采取各個擊破的策略。


    先打陳友諒,後平張士誠。


    此人的名字簡而不單,單而不凡。


    具體的名字叫:劉基。


    有的人也許覺得劉基這個名字有些陌生,好吧,那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他的另外一個可怕的稱唿。


    這個稱唿叫:劉伯溫。


    在他死後,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開國功臣,為了歌頌他不凡的人生經曆,特將劉基與三國時期的前賢諸葛亮歸為同等人物,甚至有很多人評價他的功勞要超過諸葛亮。


    為了紀念這位偉人,在劉基去世之後,世人將它的一生歸結於一句諺語。


    這句諺語具體如下: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為了更加明確的規劃劉基一生不凡而偉大的戰略功勳,很多老百姓則評價他為:


    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


    而對於這個朱元璋辛辛苦苦請來,卻沒有給於他明確官位職稱的人物,可以說在朱元璋的心中劉基已經成為自己絕對軍師的情況下,劉基對朱元璋的戰略路線和進攻目標進行精確無誤的準確劃分,做為明朝開國皇帝的朱元璋也對他也做出了很高的評價。


    朱元璋曾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張良)也。


    我個人覺得劉基的存在對朱元璋來說是起到至關重要因素的,雖然在真正的軍事進攻中,在沙場較量和殊死搏鬥中,並沒有出現劉基的身影,做為一個文人,他也並不適合出現在這種你死我活的戰場上。


    但是做為一個能夠運籌帷幄,手握筆杆卻能輕輕鬆鬆將數以萬計的兵馬殺於無形,身處千裏之外卻能夠調配有方決勝千裏的文人來說,他的身份已經不單單是一個柔弱的書生角色,更確切的說他是一個絕對的謀略家和軍事統籌家。


    或者說他是一個典型的軍事理論家。


    在很多大戰要戰到來的時候,很多朱元璋解決不了處理不來的軍事難題,都是由這位表麵上弱不禁風,骨子裏卻是筆直剛強的偉人來解決的。


    我之所以稱劉基此人為可怕,主要因為以下幾點。


    第一,在我個人看來劉基此人應該是沒有稱雄稱霸的野心存在的,如若他真的有這份政治野心的話,憑借他個人絕對傑出的統轄能力和軍事智慧,斷然不會有後來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存在。


    我覺得這也是朱元璋在建國之後處處需要用他,卻處處也在提防於他的原因。


    第二,很多人說劉基本人隻有軍事智慧,沒有政治智慧,這一點我絕對不認同。因為在後來很多危機事情的處理上,他的政治智慧都很明確的表現了出來。


    如果一定要評論劉基本人的政治才能的話,我隻能評價他為:他是一個好的文學家和軍事理論家,卻不是一個好的政治家。


    在政治角逐麵前,善於玩弄政治,好遊於政治鬥爭和勾心鬥角這種略顯陰暗的手段和做法對他來說並不適合。


    表麵上柔弱,骨子裏卻剛正不阿的他並不適合久居官場。


    這也是為何他會在元朝執政時期,四上四下的根本所在。


    關於其他一些劉基的人生經曆,我們隨後也都會一一講到。


    下麵就讓我們來認識認識這位偉大而可怕的人物——劉基,劉伯溫。


    姓名:劉基;


    別字:伯溫;


    種族:漢族;


    祖籍:浙江省青田縣南田鄉人(今溫州市文成縣);


    爵位:誠意伯;


    主要著作:《誠意伯文集》;


    出生時間:1311年7月1日;


    逝世時間:洪武八年5月16日(1375年);


    死後追贈:太師;


    人生成就:輔佐朱元璋推翻元朝暴政,幫助其打下大明江山。


    政治身份: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天文學家,軍事理論家,著名的明朝開國元勳。


    人生經曆具體如下:


    元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歲的劉基進入元朝府學讀書,因個人傑出的記憶能力和學習能力,隻是簡單默讀兩遍《春秋》便熟知以理且倒背如流,而飽受學生的嫉妒老師的好評,並很榮幸的被學院稱為曠世奇人千古奇才。


    泰定四年(1327年),已經學無可學與其呆在這裏浪費糧食汙染空氣耗費青春的劉基決定離開府學院,拜師於名士鄭複初門下學習程朱理學,接受正統的儒家教育,並且在這裏廣覽天下書籍。


    史書記載劉基他為:於學無所不窺,自天文經史以至九流百家之言,罔不泛獵。


    大致意思是說,大至孔子百家,小到黃色金瓶,不管是什麽書籍他都全不放過,所有書籍他都看過一遍,上至天文下至百家,都有所閱讀和研究。


    更重要的一點是劉基在廣覽群書的情況之後,還絲毫不賣弄自己的學問,遇事依舊謙虛謹慎,虛心好學,在老師和長輩的口中有很高的口碑和評價。


    元統元年(1333年),已經廣覽群書的劉基進京赴考,並一舉奪名,喜得進士學位。


    但是不幸的是,在考中進士之後,因為元朝內部的腐敗和政治的昏庸,群雄四起的元朝統治下讓他這個正牌的高級知識分子在家賦閑三年。


    您老哪兒涼快先在哪兒待著去,等爺這邊的事情忙完了再搭理你不遲。


    元統二年(1336年),早已獲得畢業證書的劉基終於等來了遲到了許久的職位,獲得了他人生第一個官位:江西高安縣丞(正八品),主要工作是協助縣令處理日常政務。


    在麵對著自己人生之中第一個政治身份的時候,一向耿直的劉基在處理政務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頂頭上司是一個表麵上長得仁義道德,背地裏卻淨幹一些偷雞摸狗行賄受賄勾當的人渣敗類,已經湊合合作了四年時間卻再也和自己這位老大睡不到一炕尿不到一個壺裏的劉基在勉強任職之後,終於在某一天和自己這位老大鬧翻的劉基一紙辭令,辭官迴家。


    至正三年(1343年),已經換了一個皇帝,但是卻換湯不換藥已經腐敗到根兒迂腐到骨子裏的元朝政府覺得劉基還算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為了發揚廣攬人才為我朝廷所用的宏大口號,元朝官員決定重新征召劉基入朝,出任江浙儒副提舉(應該等同於現在的江浙兩省的副*職位),兼任行省考試官(省教育廳廳長),但是可笑之處卻在於即便是在現在如同副*一般的職位,它的官階卻低的可憐,實際官階為:正七品。


    在從八品一躍成為正七品的超規格待遇火箭式提拔的情況下,已經悶在家裏好幾年的劉基在巨大的政治和地位吸引力的情況下決定複出,接受職位,並準備在此職位上大幹一番。


    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時候,已經足足涼了他三年之久應該略微明白一些官場套路和政治規則的劉基卻在這個位置上做了不到一年時間,又因為檢舉揭發自己的頂頭上司監察禦史等一窩貪汙腐敗案件,而被眾人集體彈劾。


    怒火之下憤怒之餘,惡從心中起怒向膽邊生而早已經有過一次罷官的劉基重新拿出了他殺手鐧的絕技。


    一紙休書,辭官迴家。


    你們這些個貪汙犯,你們這群互相包庇的貪官,你們這幫從上到下隻知道欺上瞞下連油鍋裏都敢撈銀子卻完全不管不顧老百姓死活的敗類人渣,隨你們愛怎麽玩就怎麽玩去吧。


    爺爺先撤了,不陪你們玩。


    至正六年,再次賦閑在家的劉基接受好友歐陽蘇的邀請,一起到丹徒度過了一段愛心老師義務資助鄉村教育事業的公益活動,同時過了一段半入市半隱居的休閑生活。


    隨後又二年,喜得兒子劉璉的劉基結束隱居生活重新入市,與當代名仕劉顯仁、鄭士亭、熊文彥、月忽難等文士詩文附和,筆墨言談,一晃就是六年。


    至正十二年(1352年)七月,此時已經天下大亂的賊匪徐壽輝攻陷杭州。


    而此時剛剛迴到杭州的劉基屁股還沒坐熱,就收到了元朝朝廷的一份緊急公文。重新啟用劉基,並官複原職,並且要求他協助當地政府鎮壓叛亂,尤其是處理當時方國珍為首的造反冒頭分子。


    在處理方國珍這個暴動分子的案子上,做為元朝絕對扛把子的左丞相帖裏帖木兒提議政治詔安,以匡扶和金錢為手段,和平招募方國珍之亂黨。


    但是已經三上兩下的劉基卻堅決持反對意見,他認為現如今的天下之所以如此混亂,就是因為有諸如方國珍之類的亂黨敗類的存在,如果朝廷想要徹底解決這些亂黨問題的話,就必須殺一儆百,派出大軍武力鎮壓剿滅方國珍亂黨,拿出殺手鐧,暴力鎮壓方國珍,做出殺雞儆猴的高壓態勢出來。


    如果不對方國珍予以武力鎮壓的話,不足以形成足夠戰略威懾。


    以後必然還會有更多類似於方國珍的人物出現,到時必然形成大患。


    而做為主犯頭目的方國珍也似乎是得到了風聲,在已經逍遙過一陣,紅極一時的時候,成為絕對網紅人物的他在手裏有錢任我逍遙的時候,生怕被鎮壓的方國珍很是識趣的斥以巨資賄賂當時的元朝官員,最後的結果是對劉基等官員的提案予以否決,讚成詔安。


    並對方國珍等悍匪予以加官進爵。


    就這樣,剛剛因為行賄散掉大把金的方國珍,又因為這次的詔安,讓已經空虛的腰包賺的盆滿缽滿。


    在這場政治買賣做到穩賺不賠,已經接受招安並官袍加身的方國珍入朝之後,對前期要求武力製裁自己的劉基等人進行政治打擊和權力壓製,並在朝廷聯合其他官僚在朝廷內對其進行官僚打壓和政治迫害。


    麵對著已經失望透頂,任何諫言全部堵塞而由一群貪官惡霸執政的元朝政府,滿腔熱血卻接連受挫的劉基再次做出了他做為現階段高級知識分子百折而不撓的革命精神,一紙辭令,再次辭官迴家。


    一幫瞎了雙眼豬油蒙心的人渣敗類,你們愛怎麽玩就怎麽玩吧,爺們生氣了,再也不伺候你們了!


    在方國珍案件剛剛平息後的又兩年,賦閑在家的劉基就再次接到了朝廷的委任狀,劉基劉伯溫因官攻卓著而官複原職,並立即著手招撫以吳七為首的一群土匪山寇,此事幹係重大,望盡快處理。麵對著這張已經再無任何分量的委任狀,潛存在心底的最後一點點殫願讓他接下了此職位。


    而做為文臣首領的劉基在履任之後,迅速著手工作,在充分了解和認識了對方的一切情報之後,做為高階知識分子的劉基充分發揮了他三寸不爛之舌的精湛能力,憑借著上下兩瓣嘴便一舉降服了土匪出身的吳七等人。早已對吳七等悍匪頭疼不已的當地官員聽說劉基勸服吳七的功績之後,聯名起書,要求對劉基本人加官進爵。


    此時的元朝對劉基本人的能力也確實深表折服已經做好了提拔準備,對劉基本人連升四級的行政命令還沒來得及執行,就被已經位居元朝高位的方國珍給攔了下來,生怕劉基起來對自己產生不利影響的他,迅速通過自己其賄賂之後結黨營私出來的龐大政治集團對劉基進行深層次的打壓。


    最後的結果是,剛剛連升四級的政治加封落在劉基腦袋上還沒蹭熱的劉基,就再次接到了連降五級的行政命令,也由此扣在他腦袋上還沒來記卸下的正六品的帽子還沒捂熱,就被摘了下來,連帶著他原先的從七品的帽子也一起被拔了下來。


    麵對著這等絕對不公平絕對是政治迫害的結果,僅存的一點點殫願都消失殆盡的劉基徹底心灰意冷,留下一句:臣不敢負國,官宦無力矣後,徹底辭官,並閉門讀書,開始編著他的《鬱離子》一書,以此來表達心中的壓抑和不快,書寫心中政治報複和執政理念,並對執政當朝進行政治批判。


    至此之後,他再也沒有接到或者說他永久拒絕了元朝的傳喚,隻身一人浪跡天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讀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葉寒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葉寒霜並收藏笑讀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