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難住本宮了,蘇谘議破解此案的法子,過於複雜,本宮沒有記住……若二捕頭想知道具體的經過,可以親自去請教蘇谘議。”
李幼卿最後笑道。
“這……”千麵狐遲疑。
“好了,本宮乏了。”
李幼卿丟下一句話,起身徑直離開中軍大帳,迴到寢帳。
冬典軍一路上嘰嘰喳喳,比李幼卿都興奮,對蘇賢不吝溢美之詞。
李幼卿嘴角始終掛著淡淡的笑容,今日可謂雙喜臨門,她想不高興都難。
接著,冬典軍忽然說道:“公主,蘇谘議長了公主的臉,在刑獄司麵前狠狠的板迴一成,公主應當賞賜蘇谘議才是。”
安裝最新版。】
一聽這話,李幼卿嘴角的微笑猛地一僵。
她想起了答應蘇賢的那個獎勵。
若蘇賢大勝而歸,她就準許蘇賢抱一下她的腿……
莫非,真的要給他抱一下?
一想到那個畫麵,李幼卿眼前便不由浮現出幽州荒廟中的那一幕幕。
想起那些“難忘”的經曆,她的芳心怦然淩亂……
另外一邊。
千麵狐與南宮葵迴去後,在那座大帳篷之中,千麵狐緊皺著眉頭,走來走去,玩世不恭與不羈的氣質徹底不見蹤影。
一旁,南宮葵淡定的坐著喝茶。
他了解這位二哥的脾性,除了離不開女人之外,千麵狐也精研各種查案的技巧,他是這方麵的行家裏手。
對於這項技能,千麵狐自負天下第一!
可是這次,針對此案,就連他都沒有找到突破口,最終不得不遠赴遼國去做臥底……
而蘇賢又是如何找到突破口的呢?
這讓千麵狐百爪撓心,恨不得立即抓住蘇賢,問個清楚明白。
可是剛才,南宮葵告訴他,蘇賢已於今早出發前往幽州了。
“不行!”
千麵狐停了下來,看著南宮葵說道:“不搞清楚他是如何找到突破口的,我就連吃飯都沒有胃口,我決定了,這就去幽州!”
“好!”
南宮葵點了點頭。
當下,兩人走出帳篷。
千麵狐吩咐將他的馬匹牽來,很快馬匹到了,他翻身上馬,對南宮葵揮了揮手,雙腿一夾馬腹這就要上路。
恰在這時,一位風塵仆仆的胥吏剛好趕到此處,乍見馬背上的千麵狐,胥吏頓時驚喜的喊道:
“二捕頭且慢!”
“何事?”千麵狐皺眉,他現在一刻也不想停留。
“二捕頭,小人剛從神都趕來……少司寇急命二捕頭迴京,京中有大事……”
“什麽大事?肯定沒有我的事重要,且容我去一趟幽州再說!”話音還未落下,千麵狐便催動馬兒跑出去數丈之遠,像是一陣風。
“二捕頭!二捕頭……”
那胥吏在後麵追,顯得非常著急。
可是,千麵狐百爪撓心,恨不得生出一對翅膀飛到幽州,哪裏又肯聽胥吏的話呢?
眨眼間,他便騎著馬跑得無隱無蹤,一路北上往幽州的方向去了。
……
翌日。
幽州,新城縣。
新城縣乃幽州南部的小縣,東邊毗鄰易州,南邊與歸義縣接壤,歸義縣南邊緊挨著莫州,莫州之南,則是瀛州。
蘇賢一行一路北上,經一天一夜的趕路,終於踏足幽州新城縣的地界。
但幽州真的太大了。
他們行至此處,才走完整個路程的一半。
今日上午,蘇賢一行正在官道上趕路。
忽然,道旁衝來一群狼狽的普通百姓,扶老攜幼,一邊跑一邊哭喊道:“山賊,好多山賊……”
山賊?!
秋典軍乍聽此二字,立即勒停馬兒,扭頭看著那群普通百姓,眼神銳利起來,麵色十分凝重。
“可惡,此間的山賊竟還敢冒頭,欺壓當地百姓!”言大山也停了下來,緊握拳頭,手中的韁繩都差點被他捏斷。
蘇賢嘴角輕輕扯了扯,也停了下來,說道:“山賊?該不會是上次……我們遇到的那一夥吧?”
一聽此話,秋典軍那張臉登時冷若冰霜,寒聲道:“上次,就是他們害得公主被……沒想到,他們竟還敢出來作惡……”
言大山建議道:“公子,我們幹脆調轉馬頭,去將那夥山賊徹底剿滅!時間上應該充足。”
蘇賢思索一番,看著秋典軍問道:“秋典軍以為如何?”
秋典軍道:“正合我意。”
“……”
就這樣,他們率領這兩千披堅執銳的公主府親衛,調轉馬頭,在一個狼狽百姓的帶領之下,殺向那夥山賊的老巢。
山賊足有三千餘人。
但在披堅執銳的公主府親衛麵前,他們就是土雞瓦狗,很快便被殲滅,一個不剩。
打掃戰場之際,一個親衛忽然跑來稟報:“山賊老巢後麵的山中,發現一個山洞,裏麵裝有許多黑色的粉末……”
說著,親衛遞來一個頭盔,裏麵裝著大半頭盔的黑色粉末。
言大山接過,先是用手指撚了撚,然後聞了聞,最後將手指送入口中細細品嚐。
一旁,蘇賢看得嘴角狠狠一扯。
他很想問,味道如何?
秋典軍也湊過來,用手細細的撚著,然後湊近鼻子細嗅,但卻沒有將手指送入口中品嚐一二。
“這是……神雷……呸呸呸!”
言大山一臉震驚,知道這種黑色粉末是什麽東西後,連續“呸”了好幾口,然後解下水壺在那漱口。
秋典軍麵色大變,無比凝重,親自抓了一把黑色粉末撒在地上,打開火折子,吹出火焰後湊近地上的黑色粉末。
嗞嗞!
嗞嗞!
那黑色的粉末遇火既燃,發出響聲,並冒出濃煙!
“果真是神雷!”
“這荒山中怎會有這種東西?”
“是了,應該是那些山賊所留!”秋典軍恍然大悟,“那些山賊乃南陳之人,而神雷又是南陳的立國神器。”
“原來如此!”
“公子,神雷對我們來說將有大用!”言大山忽然激動起來,一臉的激動與神往,搓著兩手笑道。
“不錯,此物既然被我們發現,那麽便不可錯過,我們且去那山洞中瞧瞧……”
“……”
眾人來到後山的山洞,發現此間堆著一袋又一袋的麻袋,透過麻袋的細小間隙,可以看見裏間還有一層油紙!
油紙可以防潮與遮光。
隨意拆開一個麻袋,裏間果然全都是黑色的粉末,也就是神雷。
而這個山洞中的麻袋,足足有三百之數!
發達了!
言大山、秋典軍喜不自禁,有了這批神雷,此次北上幽州剿滅遼軍的任務,就簡單了許多。
神雷,可是一件大殺器!
這本是南陳的立國之本,大梁王朝、南楚、蜀國渴求而不得。
但卻沒想到,這些南陳來的山賊,竟在此處藏了這麽多神雷,最後都便宜了他們。
當然,這是言大山與秋典軍的認為。
對此,蘇賢沒有任何異議……
秋典軍親自指揮,安排人手,將三百個麻袋搬出山洞,再就近找來托運的馬車,準備全部運到幽州。
因神雷太過重要,蘇賢他們又商議,要利用神雷打遼軍一個措手不及,所以此事萬萬不可泄密。
好在搬運神雷的親衛不多,秋典軍又對他們下了封口令,應該沒有問題。
搬運麻袋的工作,自然不用蘇賢他們親自動手。
在此期間,蘇賢、言大山、秋典軍三人,在官道旁一邊監視麻袋的搬運,一邊討論此次圍剿遼軍的任務。
蘇賢看著言大山問道:“幽州守將,羅幹,此人可否值得信任?”
言大山認真點頭道:“公子盡管放心,那羅幹本是我帳下的親兵,雖然脾氣暴躁,但人品沒有問題,值得信任。”
“我相信你的判斷。”蘇賢點頭,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必在這種事上過多糾結。
接著,蘇賢長歎一口氣,麵色略有陰沉,輕輕搖頭說道:
“我們此次北上幽州的任務,說起來簡單,但……就在此時此刻,就在那遼國的邊界,足有十餘萬遼軍屯駐在那。”
“遼國的狼子野心,自不必多說……我們要鏟除藏在幽州城中的一萬遼軍,勢必牽動那十餘萬遼國鐵騎!”
“若稍有不慎……”
“……”
言大山立即瞪著一對銅鈴大眼,大聲且認真的說道:“恩公放心,隻要有我言大山在,就可保恩公平安!”
他過於激動,竟然忘了“公子”的稱唿,脫口而出的是“恩公”。
一旁,秋典軍麵色凝重的說道:
“蘇谘議放心吧,我們有兩千親衛,更可以調動幽州等數州之地的大軍,加之,我們現在又得了三百袋神雷,此乃天助我大梁也!”
蘇賢嘴角輕輕一扯,心道:“什麽天助大梁?我助大梁還差不多。”
言大山接著說道:“秋典軍說得不錯,我們得天相助,此番一定會成功!恩公就請放心,隻要有我言大山在一天,恩公就安全一天!”
蘇賢扭頭,看著熱血上湧麵色通紅的言大山,沉聲道:“大山啊,我有一件事想拜托你。”
言大山二話不說,將胸膛拍得震天響,放出豪言壯語,就算是為蘇賢上刀山下油鍋他也在所不惜。
此話入耳,蘇賢心頭震動,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言大山敢說這樣的話,那麽他就一定會這樣做。
這可不像蘇賢自己,在李幼卿麵前,他也曾說過這種豪言壯語,什麽上刀山下油鍋之類,但實際上呢?
李幼卿想讓他去查案,蘇賢不去。
李幼卿想讓他帶兵打仗,蘇賢也推脫。
言大山這番表態,並不是蘇賢那種耍滑頭,他是認真的。
不僅蘇賢心頭震動,就連一旁的秋典軍也是頻頻側目,心說言家之人果然重情重義,名不虛傳!
“我想讓你去薊州、檀州、平州等地,視情況集合當地大軍,在幽州城外做一隻奇兵,若時機成熟,你可自由發揮。”
蘇賢麵色沉著,從貼身衣服裏取出檀州、薊州、平州等地的調令,直接塞進言大山的手中,讓他拿著。
而言大山聽了這話,激動得熱血上湧的麵色頓時就變了。
他從神都來到瀛州,所為何來?
不就是為了做蘇賢的貼身護衛嗎。
可是現在,蘇賢卻要讓他離開,遠離蘇賢的身邊,去什麽檀州、薊州做奇兵……這並非言大山想要的。
“恩公,不,我要留在公子身邊,若我去了薊州,公子的安危誰來保護呢?公子請收迴成命!”
言大山推辭,並將那幾份調令送還。
蘇賢沒有去接,而是淡淡的說道:
“我的安危,大山你不用擔心,在去幽州的路上,有秋典軍在,不怕。等到了幽州之後,不是還有芷蘭麽!”
“楊女俠……”言大山頓時萎了下去,在那撓頭,一臉訕訕。
“大山啊,你經驗豐富,由你去做這件事我才能放心,論掌控那稍縱即逝的戰機,誰能比得上曾縱橫沙場的言將軍呢?”蘇賢笑道。
“那……好吧!”
言大山最終點頭答應下來。
他從神都趕來瀛州之前,本想著憑借他那“世間罕有敵手”的身手,去做蘇賢的護衛,以此報恩。
然而誰曾想到,蘇賢身邊已有一個比他更厲害的女高手。
最後,還是需要憑借他那縱橫沙場的豐富經驗……
接下來,蘇賢取出幽州、薊州等地的輿圖,鋪在地麵上,與秋典軍、言大山一起討論,進行戰情的推演。
秋典軍雖是蘭陵公主府中的一個典軍,沒有帶兵上過戰場,但勝在理論知識豐富。
言大山就不用說了,出身於言家,又曾在帝國邊疆統兵數年,經曆大小戰鬥無數,他喜歡從實際出發,同時也是一個眼光毒辣的戰略高手。
蘇賢以前沒有接觸過這些,但與他們二人的討論中,也漸漸想起以前曾看過的《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時間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間悄然流逝。
等三百袋神雷全部裝上車,蘇賢他們也已商量完成。
事不宜遲,言大山當即就換了一匹快馬,取過他那條長長的馬槊,帶著幾個公主府親衛上了另外一條官道。
那是通往薊州的路。
言大山這就出發了。
而蘇賢與秋典軍則繼續北上,快馬加鞭趕往幽州。
一路暢通,至第二天下午,蘇賢一行終於抵達幽州城下。
迅速安頓下來後,蘇賢偶然扭頭,看見聞訊趕來的楊芷蘭,笑道:“芷蘭你來得正好,我有一些事要交給你去辦。”
蘇賢交代給她的事,其實就是在平安市中,那一萬遼軍躲藏的那幾個倉庫周圍,安置神雷等武器。
數日前,蘇賢離開幽州,南下迴瀛州去見蘭陵公主,臨行之前,就曾吩咐楊芷蘭早做準備。
如今數日的時間過去了,那一萬遼軍躲藏的倉庫周圍的部分倉庫與房屋,已被買了下來,並安裝上了投石機等等武器。
現在再加上一個神雷。
待神雷綻放出絢麗的火花之際,一定會嚇破遼軍的膽。
遼國狼子野心,在大梁的幽州埋下一萬個將士,意圖不軌,但他們卻是不知,蘇賢也打算玩陰的,來個“黃雀在後”。
當然,這些事不用楊芷蘭親自動手,她隻需吩咐毒娘子去辦就可以了,所以,楊芷蘭很快迴到蘇賢身邊。
“對了,納蘭嫣現在是什麽情況?”蘇賢看著她問道。
“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楊芷蘭平淡如水的說道,她話不多,也沒有多餘的表情,隻拿一雙明亮的眼睛定定的看著蘇賢。
蘇賢本想和她聊聊天。
因為楊芷蘭除了他之外,和任何人都聊不起來,一個人這麽長時間不說話,一定憋得很難受吧?
可就在這時,周記室與幽州刺史聞訊趕到了,在外求見。
當下蘇賢顧不得多說,來到客廳,與二人見麵。
寒暄完畢,剛剛落座,蘇賢突發奇想說道:“既然周記室與張刺史來了,不如將所有人都叫來,大家一起共研剿賊大計!”
周記室自然讚同。
因他已經提前得知,剿滅那一萬遼軍的重任終究還是落在了蘇賢的肩上,現在蘇賢如此說,那便是要商量如何動手了。
隨著蘇賢一聲令下,很快,秋典軍趕到。
一會兒後,毒娘子安排完任務也來了。
與此同時。
幽州城內。
某座宅院之中,幽州守將羅幹,也匆匆出門而去。
羅幹雖是幽州守將,一般常駐在城西的守軍大營,但他在城內也有一座私宅,並養著一位美麗的妾室。
他急匆匆出門,其實就是得到了蘇賢的召喚。
誰曾想,他剛跨過一道月亮門,迎麵就遇到那位美麗的小妾,小妾慌忙施禮,並問道:“郎君如此匆忙是要去哪裏?”
羅幹腳步不停,隨口說道:
“張刺史有事找我商量……你且在家好生待著!”
“郎君慢走……”
那小妾目送著羅幹遠去的背影,麵色悄然發生了一些不可名狀的變化。
等羅幹出門,走遠之後,那小妾迴到房間,打扮成一個丫鬟的模樣。
然後偷偷摸摸從後門離開這座宅子,消失在大街上的茫茫人流之中……
而這一切,羅幹絲毫不知。
他快速來到蘇賢下榻的酒樓,經通稟後來到客廳。
此時,所有人都已到齊。
“既然人已經到齊,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蘇賢儼然一群人的頭領,他先是重申了一遍那一萬遼軍的藏身地。
然後將蘭陵公主的決定,也就是讓他主導剿滅遼軍之事,也向眾人道明。
此乃蘭陵公主的任命,周記室自然遵從並維護。
幽州刺史以周記室為首,所以幽州衙門也沒有任何異議。
至於幽州守將這邊,蘇賢手中那張可以調動幽州境內所有駐軍的調令,還未被公主收迴,蘇賢如今還是羅幹的頂頭上司。
所以,幽州守軍這邊也沒有任何問題。
接下來,言大山手持調令奔赴薊州之事,蘇賢也沒有隱瞞,這是他埋下的一支奇兵,在關鍵時刻說不定能發揮重大的作用。
還有,在新城縣附近的荒山之中,發現三百袋神雷之事,蘇賢也當眾說了出來,此舉是為了增強大家的信心。
果不其然,羅幹、周記室、幽州刺史、毒娘子等人,都十分驚訝且驚喜,認為單憑神雷之利,他們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然後,蘇賢讓眾人集思廣益,商討如何“優雅”的剿滅那一萬遼軍?
最好是能事先斬斷他們與邊界上那十餘萬遼國鐵騎的聯係,將影響與損失降到最小,最好連城中的百姓都不要驚動。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要求與顧慮呢?
因為當今梁遼兩國在表麵上還是友邦,不管私底下如何打生打死,但表麵上的和平一直都在維持。
這其中的緣由很多,比如兩國通商造就了一批既得利益者等等。
潛藏在幽州城內的一萬遼軍,必須拔除,這一點沒有任何異議。
但最好的情況,是在私底下進行,甚至幽州城內的百姓都沒有任何察覺,不聲不響的讓遼國吃個爆虧。
甚至於,今晚剛剛殺掉那一萬潛藏的遼軍,明天一早就和遼國愉快的做生意……
當然,這是理想之中的狀況。
若事不可為,即便破壞明麵上的和平,梁國也要拔出紮入幽州城內的那根毒刺!
這是原則問題。
所以,解決此事的方針,就是“甕中捉鱉”與“黃雀在後”。
具體如何實施,還需要精心籌謀一番。
經眾人討論,最終,得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在那一萬遼軍的水源之中下藥,將他們全部放倒。
等到那個時候,他們就是甕中之鱉,是俘虜還是殺掉,全憑蘇賢他們的心意。
這是一個影響很小,甚至不擾民的方案!
兵者,詭道也。
在水源中下藥並不存在不道義的問題,隻要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好法子,正所謂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再者,就算要論道義的問題,也是遼國先不講道義。
他們為了滲透進大梁的國土,不惜先想方設法毀掉了內衛在河北道的分支機構,內衛暗子及殺手幾乎被一網打盡。
接著,他們通過尚不明的方式,慢慢將遼軍輸入大梁國土,在大梁的國土上紮根,像一顆顆腫瘤般寄生在大梁王朝的身上。
李幼卿最後笑道。
“這……”千麵狐遲疑。
“好了,本宮乏了。”
李幼卿丟下一句話,起身徑直離開中軍大帳,迴到寢帳。
冬典軍一路上嘰嘰喳喳,比李幼卿都興奮,對蘇賢不吝溢美之詞。
李幼卿嘴角始終掛著淡淡的笑容,今日可謂雙喜臨門,她想不高興都難。
接著,冬典軍忽然說道:“公主,蘇谘議長了公主的臉,在刑獄司麵前狠狠的板迴一成,公主應當賞賜蘇谘議才是。”
安裝最新版。】
一聽這話,李幼卿嘴角的微笑猛地一僵。
她想起了答應蘇賢的那個獎勵。
若蘇賢大勝而歸,她就準許蘇賢抱一下她的腿……
莫非,真的要給他抱一下?
一想到那個畫麵,李幼卿眼前便不由浮現出幽州荒廟中的那一幕幕。
想起那些“難忘”的經曆,她的芳心怦然淩亂……
另外一邊。
千麵狐與南宮葵迴去後,在那座大帳篷之中,千麵狐緊皺著眉頭,走來走去,玩世不恭與不羈的氣質徹底不見蹤影。
一旁,南宮葵淡定的坐著喝茶。
他了解這位二哥的脾性,除了離不開女人之外,千麵狐也精研各種查案的技巧,他是這方麵的行家裏手。
對於這項技能,千麵狐自負天下第一!
可是這次,針對此案,就連他都沒有找到突破口,最終不得不遠赴遼國去做臥底……
而蘇賢又是如何找到突破口的呢?
這讓千麵狐百爪撓心,恨不得立即抓住蘇賢,問個清楚明白。
可是剛才,南宮葵告訴他,蘇賢已於今早出發前往幽州了。
“不行!”
千麵狐停了下來,看著南宮葵說道:“不搞清楚他是如何找到突破口的,我就連吃飯都沒有胃口,我決定了,這就去幽州!”
“好!”
南宮葵點了點頭。
當下,兩人走出帳篷。
千麵狐吩咐將他的馬匹牽來,很快馬匹到了,他翻身上馬,對南宮葵揮了揮手,雙腿一夾馬腹這就要上路。
恰在這時,一位風塵仆仆的胥吏剛好趕到此處,乍見馬背上的千麵狐,胥吏頓時驚喜的喊道:
“二捕頭且慢!”
“何事?”千麵狐皺眉,他現在一刻也不想停留。
“二捕頭,小人剛從神都趕來……少司寇急命二捕頭迴京,京中有大事……”
“什麽大事?肯定沒有我的事重要,且容我去一趟幽州再說!”話音還未落下,千麵狐便催動馬兒跑出去數丈之遠,像是一陣風。
“二捕頭!二捕頭……”
那胥吏在後麵追,顯得非常著急。
可是,千麵狐百爪撓心,恨不得生出一對翅膀飛到幽州,哪裏又肯聽胥吏的話呢?
眨眼間,他便騎著馬跑得無隱無蹤,一路北上往幽州的方向去了。
……
翌日。
幽州,新城縣。
新城縣乃幽州南部的小縣,東邊毗鄰易州,南邊與歸義縣接壤,歸義縣南邊緊挨著莫州,莫州之南,則是瀛州。
蘇賢一行一路北上,經一天一夜的趕路,終於踏足幽州新城縣的地界。
但幽州真的太大了。
他們行至此處,才走完整個路程的一半。
今日上午,蘇賢一行正在官道上趕路。
忽然,道旁衝來一群狼狽的普通百姓,扶老攜幼,一邊跑一邊哭喊道:“山賊,好多山賊……”
山賊?!
秋典軍乍聽此二字,立即勒停馬兒,扭頭看著那群普通百姓,眼神銳利起來,麵色十分凝重。
“可惡,此間的山賊竟還敢冒頭,欺壓當地百姓!”言大山也停了下來,緊握拳頭,手中的韁繩都差點被他捏斷。
蘇賢嘴角輕輕扯了扯,也停了下來,說道:“山賊?該不會是上次……我們遇到的那一夥吧?”
一聽此話,秋典軍那張臉登時冷若冰霜,寒聲道:“上次,就是他們害得公主被……沒想到,他們竟還敢出來作惡……”
言大山建議道:“公子,我們幹脆調轉馬頭,去將那夥山賊徹底剿滅!時間上應該充足。”
蘇賢思索一番,看著秋典軍問道:“秋典軍以為如何?”
秋典軍道:“正合我意。”
“……”
就這樣,他們率領這兩千披堅執銳的公主府親衛,調轉馬頭,在一個狼狽百姓的帶領之下,殺向那夥山賊的老巢。
山賊足有三千餘人。
但在披堅執銳的公主府親衛麵前,他們就是土雞瓦狗,很快便被殲滅,一個不剩。
打掃戰場之際,一個親衛忽然跑來稟報:“山賊老巢後麵的山中,發現一個山洞,裏麵裝有許多黑色的粉末……”
說著,親衛遞來一個頭盔,裏麵裝著大半頭盔的黑色粉末。
言大山接過,先是用手指撚了撚,然後聞了聞,最後將手指送入口中細細品嚐。
一旁,蘇賢看得嘴角狠狠一扯。
他很想問,味道如何?
秋典軍也湊過來,用手細細的撚著,然後湊近鼻子細嗅,但卻沒有將手指送入口中品嚐一二。
“這是……神雷……呸呸呸!”
言大山一臉震驚,知道這種黑色粉末是什麽東西後,連續“呸”了好幾口,然後解下水壺在那漱口。
秋典軍麵色大變,無比凝重,親自抓了一把黑色粉末撒在地上,打開火折子,吹出火焰後湊近地上的黑色粉末。
嗞嗞!
嗞嗞!
那黑色的粉末遇火既燃,發出響聲,並冒出濃煙!
“果真是神雷!”
“這荒山中怎會有這種東西?”
“是了,應該是那些山賊所留!”秋典軍恍然大悟,“那些山賊乃南陳之人,而神雷又是南陳的立國神器。”
“原來如此!”
“公子,神雷對我們來說將有大用!”言大山忽然激動起來,一臉的激動與神往,搓著兩手笑道。
“不錯,此物既然被我們發現,那麽便不可錯過,我們且去那山洞中瞧瞧……”
“……”
眾人來到後山的山洞,發現此間堆著一袋又一袋的麻袋,透過麻袋的細小間隙,可以看見裏間還有一層油紙!
油紙可以防潮與遮光。
隨意拆開一個麻袋,裏間果然全都是黑色的粉末,也就是神雷。
而這個山洞中的麻袋,足足有三百之數!
發達了!
言大山、秋典軍喜不自禁,有了這批神雷,此次北上幽州剿滅遼軍的任務,就簡單了許多。
神雷,可是一件大殺器!
這本是南陳的立國之本,大梁王朝、南楚、蜀國渴求而不得。
但卻沒想到,這些南陳來的山賊,竟在此處藏了這麽多神雷,最後都便宜了他們。
當然,這是言大山與秋典軍的認為。
對此,蘇賢沒有任何異議……
秋典軍親自指揮,安排人手,將三百個麻袋搬出山洞,再就近找來托運的馬車,準備全部運到幽州。
因神雷太過重要,蘇賢他們又商議,要利用神雷打遼軍一個措手不及,所以此事萬萬不可泄密。
好在搬運神雷的親衛不多,秋典軍又對他們下了封口令,應該沒有問題。
搬運麻袋的工作,自然不用蘇賢他們親自動手。
在此期間,蘇賢、言大山、秋典軍三人,在官道旁一邊監視麻袋的搬運,一邊討論此次圍剿遼軍的任務。
蘇賢看著言大山問道:“幽州守將,羅幹,此人可否值得信任?”
言大山認真點頭道:“公子盡管放心,那羅幹本是我帳下的親兵,雖然脾氣暴躁,但人品沒有問題,值得信任。”
“我相信你的判斷。”蘇賢點頭,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必在這種事上過多糾結。
接著,蘇賢長歎一口氣,麵色略有陰沉,輕輕搖頭說道:
“我們此次北上幽州的任務,說起來簡單,但……就在此時此刻,就在那遼國的邊界,足有十餘萬遼軍屯駐在那。”
“遼國的狼子野心,自不必多說……我們要鏟除藏在幽州城中的一萬遼軍,勢必牽動那十餘萬遼國鐵騎!”
“若稍有不慎……”
“……”
言大山立即瞪著一對銅鈴大眼,大聲且認真的說道:“恩公放心,隻要有我言大山在,就可保恩公平安!”
他過於激動,竟然忘了“公子”的稱唿,脫口而出的是“恩公”。
一旁,秋典軍麵色凝重的說道:
“蘇谘議放心吧,我們有兩千親衛,更可以調動幽州等數州之地的大軍,加之,我們現在又得了三百袋神雷,此乃天助我大梁也!”
蘇賢嘴角輕輕一扯,心道:“什麽天助大梁?我助大梁還差不多。”
言大山接著說道:“秋典軍說得不錯,我們得天相助,此番一定會成功!恩公就請放心,隻要有我言大山在一天,恩公就安全一天!”
蘇賢扭頭,看著熱血上湧麵色通紅的言大山,沉聲道:“大山啊,我有一件事想拜托你。”
言大山二話不說,將胸膛拍得震天響,放出豪言壯語,就算是為蘇賢上刀山下油鍋他也在所不惜。
此話入耳,蘇賢心頭震動,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言大山敢說這樣的話,那麽他就一定會這樣做。
這可不像蘇賢自己,在李幼卿麵前,他也曾說過這種豪言壯語,什麽上刀山下油鍋之類,但實際上呢?
李幼卿想讓他去查案,蘇賢不去。
李幼卿想讓他帶兵打仗,蘇賢也推脫。
言大山這番表態,並不是蘇賢那種耍滑頭,他是認真的。
不僅蘇賢心頭震動,就連一旁的秋典軍也是頻頻側目,心說言家之人果然重情重義,名不虛傳!
“我想讓你去薊州、檀州、平州等地,視情況集合當地大軍,在幽州城外做一隻奇兵,若時機成熟,你可自由發揮。”
蘇賢麵色沉著,從貼身衣服裏取出檀州、薊州、平州等地的調令,直接塞進言大山的手中,讓他拿著。
而言大山聽了這話,激動得熱血上湧的麵色頓時就變了。
他從神都來到瀛州,所為何來?
不就是為了做蘇賢的貼身護衛嗎。
可是現在,蘇賢卻要讓他離開,遠離蘇賢的身邊,去什麽檀州、薊州做奇兵……這並非言大山想要的。
“恩公,不,我要留在公子身邊,若我去了薊州,公子的安危誰來保護呢?公子請收迴成命!”
言大山推辭,並將那幾份調令送還。
蘇賢沒有去接,而是淡淡的說道:
“我的安危,大山你不用擔心,在去幽州的路上,有秋典軍在,不怕。等到了幽州之後,不是還有芷蘭麽!”
“楊女俠……”言大山頓時萎了下去,在那撓頭,一臉訕訕。
“大山啊,你經驗豐富,由你去做這件事我才能放心,論掌控那稍縱即逝的戰機,誰能比得上曾縱橫沙場的言將軍呢?”蘇賢笑道。
“那……好吧!”
言大山最終點頭答應下來。
他從神都趕來瀛州之前,本想著憑借他那“世間罕有敵手”的身手,去做蘇賢的護衛,以此報恩。
然而誰曾想到,蘇賢身邊已有一個比他更厲害的女高手。
最後,還是需要憑借他那縱橫沙場的豐富經驗……
接下來,蘇賢取出幽州、薊州等地的輿圖,鋪在地麵上,與秋典軍、言大山一起討論,進行戰情的推演。
秋典軍雖是蘭陵公主府中的一個典軍,沒有帶兵上過戰場,但勝在理論知識豐富。
言大山就不用說了,出身於言家,又曾在帝國邊疆統兵數年,經曆大小戰鬥無數,他喜歡從實際出發,同時也是一個眼光毒辣的戰略高手。
蘇賢以前沒有接觸過這些,但與他們二人的討論中,也漸漸想起以前曾看過的《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時間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間悄然流逝。
等三百袋神雷全部裝上車,蘇賢他們也已商量完成。
事不宜遲,言大山當即就換了一匹快馬,取過他那條長長的馬槊,帶著幾個公主府親衛上了另外一條官道。
那是通往薊州的路。
言大山這就出發了。
而蘇賢與秋典軍則繼續北上,快馬加鞭趕往幽州。
一路暢通,至第二天下午,蘇賢一行終於抵達幽州城下。
迅速安頓下來後,蘇賢偶然扭頭,看見聞訊趕來的楊芷蘭,笑道:“芷蘭你來得正好,我有一些事要交給你去辦。”
蘇賢交代給她的事,其實就是在平安市中,那一萬遼軍躲藏的那幾個倉庫周圍,安置神雷等武器。
數日前,蘇賢離開幽州,南下迴瀛州去見蘭陵公主,臨行之前,就曾吩咐楊芷蘭早做準備。
如今數日的時間過去了,那一萬遼軍躲藏的倉庫周圍的部分倉庫與房屋,已被買了下來,並安裝上了投石機等等武器。
現在再加上一個神雷。
待神雷綻放出絢麗的火花之際,一定會嚇破遼軍的膽。
遼國狼子野心,在大梁的幽州埋下一萬個將士,意圖不軌,但他們卻是不知,蘇賢也打算玩陰的,來個“黃雀在後”。
當然,這些事不用楊芷蘭親自動手,她隻需吩咐毒娘子去辦就可以了,所以,楊芷蘭很快迴到蘇賢身邊。
“對了,納蘭嫣現在是什麽情況?”蘇賢看著她問道。
“沒有發現什麽異常。”
楊芷蘭平淡如水的說道,她話不多,也沒有多餘的表情,隻拿一雙明亮的眼睛定定的看著蘇賢。
蘇賢本想和她聊聊天。
因為楊芷蘭除了他之外,和任何人都聊不起來,一個人這麽長時間不說話,一定憋得很難受吧?
可就在這時,周記室與幽州刺史聞訊趕到了,在外求見。
當下蘇賢顧不得多說,來到客廳,與二人見麵。
寒暄完畢,剛剛落座,蘇賢突發奇想說道:“既然周記室與張刺史來了,不如將所有人都叫來,大家一起共研剿賊大計!”
周記室自然讚同。
因他已經提前得知,剿滅那一萬遼軍的重任終究還是落在了蘇賢的肩上,現在蘇賢如此說,那便是要商量如何動手了。
隨著蘇賢一聲令下,很快,秋典軍趕到。
一會兒後,毒娘子安排完任務也來了。
與此同時。
幽州城內。
某座宅院之中,幽州守將羅幹,也匆匆出門而去。
羅幹雖是幽州守將,一般常駐在城西的守軍大營,但他在城內也有一座私宅,並養著一位美麗的妾室。
他急匆匆出門,其實就是得到了蘇賢的召喚。
誰曾想,他剛跨過一道月亮門,迎麵就遇到那位美麗的小妾,小妾慌忙施禮,並問道:“郎君如此匆忙是要去哪裏?”
羅幹腳步不停,隨口說道:
“張刺史有事找我商量……你且在家好生待著!”
“郎君慢走……”
那小妾目送著羅幹遠去的背影,麵色悄然發生了一些不可名狀的變化。
等羅幹出門,走遠之後,那小妾迴到房間,打扮成一個丫鬟的模樣。
然後偷偷摸摸從後門離開這座宅子,消失在大街上的茫茫人流之中……
而這一切,羅幹絲毫不知。
他快速來到蘇賢下榻的酒樓,經通稟後來到客廳。
此時,所有人都已到齊。
“既然人已經到齊,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蘇賢儼然一群人的頭領,他先是重申了一遍那一萬遼軍的藏身地。
然後將蘭陵公主的決定,也就是讓他主導剿滅遼軍之事,也向眾人道明。
此乃蘭陵公主的任命,周記室自然遵從並維護。
幽州刺史以周記室為首,所以幽州衙門也沒有任何異議。
至於幽州守將這邊,蘇賢手中那張可以調動幽州境內所有駐軍的調令,還未被公主收迴,蘇賢如今還是羅幹的頂頭上司。
所以,幽州守軍這邊也沒有任何問題。
接下來,言大山手持調令奔赴薊州之事,蘇賢也沒有隱瞞,這是他埋下的一支奇兵,在關鍵時刻說不定能發揮重大的作用。
還有,在新城縣附近的荒山之中,發現三百袋神雷之事,蘇賢也當眾說了出來,此舉是為了增強大家的信心。
果不其然,羅幹、周記室、幽州刺史、毒娘子等人,都十分驚訝且驚喜,認為單憑神雷之利,他們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然後,蘇賢讓眾人集思廣益,商討如何“優雅”的剿滅那一萬遼軍?
最好是能事先斬斷他們與邊界上那十餘萬遼國鐵騎的聯係,將影響與損失降到最小,最好連城中的百姓都不要驚動。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要求與顧慮呢?
因為當今梁遼兩國在表麵上還是友邦,不管私底下如何打生打死,但表麵上的和平一直都在維持。
這其中的緣由很多,比如兩國通商造就了一批既得利益者等等。
潛藏在幽州城內的一萬遼軍,必須拔除,這一點沒有任何異議。
但最好的情況,是在私底下進行,甚至幽州城內的百姓都沒有任何察覺,不聲不響的讓遼國吃個爆虧。
甚至於,今晚剛剛殺掉那一萬潛藏的遼軍,明天一早就和遼國愉快的做生意……
當然,這是理想之中的狀況。
若事不可為,即便破壞明麵上的和平,梁國也要拔出紮入幽州城內的那根毒刺!
這是原則問題。
所以,解決此事的方針,就是“甕中捉鱉”與“黃雀在後”。
具體如何實施,還需要精心籌謀一番。
經眾人討論,最終,得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在那一萬遼軍的水源之中下藥,將他們全部放倒。
等到那個時候,他們就是甕中之鱉,是俘虜還是殺掉,全憑蘇賢他們的心意。
這是一個影響很小,甚至不擾民的方案!
兵者,詭道也。
在水源中下藥並不存在不道義的問題,隻要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好法子,正所謂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再者,就算要論道義的問題,也是遼國先不講道義。
他們為了滲透進大梁的國土,不惜先想方設法毀掉了內衛在河北道的分支機構,內衛暗子及殺手幾乎被一網打盡。
接著,他們通過尚不明的方式,慢慢將遼軍輸入大梁國土,在大梁的國土上紮根,像一顆顆腫瘤般寄生在大梁王朝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