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朗帶老人迴了慶縣狼頭幫中,在總部後院挑選一間大房子作為老人起居修煉的場所。在與老人交談中孫朗得知,這老人名叫劉敬修,時年八十二歲,單木靈根,原本是寄思山附近鄉紳子弟,自幼酷愛玄學,二十歲時離家尋訪世外高人。沒過幾年,在寄思山北麓發現一個山洞,洞中牆上刻有寥寥幾句話,寫道:“吾乃洞主昊天真人,洞內已修仙三十餘年,現已煉氣圓滿離開此地,留下自用的修仙啟蒙口訣和無上修仙秘法,望有緣人得之。”地上放有羊皮書卷一份,前一部分是那所謂的“啟蒙口訣”,後一部分自是那“無上修仙秘法”。
這些東西若讓元妙子看到定會笑掉大牙,什麽“啟蒙口訣”,就是最低級的開靈訣而已;什麽“無上修仙秘法”,也隻是修仙界裏最最普通的入門手冊《聚靈心法》而已,介紹的不過是煉氣期的最普通的道修入門心法,講述五種靈根吸收靈氣的最粗淺的法門。想來留下此洞的也不是什麽高人,不過是個修仙剛剛入門的散修而已。
劉敬修自然不懂這些,自以為得了奇遇,便在此洞中學習琢磨。也是劉敬修聰穎過人,在沒有任何修士幫助的情況下,自己竟然弄明白了修仙的基本原理,為自己開了靈,也了解了自己木靈根如何煉氣。可惜這寄思山沒有什麽靈氣,在此地根本無法修煉,於是半年後劉敬修離開洞府四處尋找靈脈。
此後的六十餘年時間裏,他也先後找到了兩條小的可憐的靈脈,將其中的木靈氣吸收一空後,修為也逐漸提升到了煉氣期第六層,也就是煉氣中期巔峰。劉敬修心知煉氣期的壽命隻有一百歲,與尋常人無異,若不在剩餘的十多年的時間中再找到一條龐大的靈脈,修煉至煉氣圓滿,並尋得機遇進階到築基期,自己的修煉生涯必將就此終結。可靈脈哪裏那麽好找,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已漸漸失去了再次找到靈脈的希望,隻能指望找到個弟子繼承自己的衣缽。所以這次偶然遇到了傷重的孫朗,便迫不及待的收他為徒。
孫朗行了拜師禮,真正成為劉敬修的徒弟。這劉敬修天性良善,未做過傷天害理之事。在拜師儀式上就告誡孫朗,切不可為非作歹,要多與人為善。可做幫派的哪個還不是以做傷天害理作之事為生存之道的?所以孫朗一麵假意應承,一麵繼續自己的幫派事業,隻是瞞著劉敬修而已。
徒弟是收了,劉敬修算是完成了一個心願。可靈脈還是得繼續尋找,不然徒弟怎麽修煉,自己又怎能安心辭世?所以老人沒有在狼頭幫頤養天年,而是繼續外出搜尋。半年多前,他在益縣東發現一處靈脈,看靈氣遠超過自己以前所遇,自己吸收木靈氣,弟子吸收金、火、土靈氣,互不影響,便心生在此修行的念頭,雖不知自己能修到何種程度,但徒弟也能至少也能修到煉氣九層,若假以時日徒弟必有再得靈脈築基的機會。至於自己,他心知所剩時間不長,築基無望,能指導出個有出息的弟子也算不枉此生。於是動了取得此靈脈的的念頭,可又發現此靈脈已被占用,是被凡人用作了藥田,於是返迴慶縣狼頭幫總部,希望孫朗能夠買到此地。
孫郎不解,問劉敬修:“師父本是修士,為何不用法術搶占?反而要用買這類世俗做法?”
劉敬修說道:“為師是修道之人,此生行善積德,以追天道、扶眾生為道心,怎可因一己之私而奪他人之物?為師並無身外之物,所以希望你能幫我買來,一定要公平交易,切不可仗勢欺人。”
孫朗嘴上稱是,心中卻暗道:“這食古不化的老東西,這地搶來便好了,何故多此一舉?”
恰逢丈人金煥在自己的運作下去益縣當了知縣,於是才有了假借討債滅趙家奪地的故事。
孫朗走進後堂拜見了劉敬修,遞上取得的地契,說:“師父,我已從那靈脈的主人處買到此地了,請師父過目。”
劉敬修沒有看那地契,隻問道:“沒有虧待那家主人吧?”
孫朗信誓旦旦地說:“沒有,那家主人舍不得那藥田,多半也想拖一拖多弄幾個錢,這不,一拖就是半年,我這半年也動用了不少關係,最後才以三倍高價收到。”
“你也費心了,這幾天好好歇歇,養足精神,三日後我教你啟蒙口訣,待靈根打開後便可修煉了。”劉敬修道。
“是,師父,徒兒告退。”孫朗曉行夜宿,坐了一天半的車,行了三百裏的路程,確實有些累了,又想得三日後要啟蒙,最近有沒有什麽事情,正好迴屋好好歇息歇息。至於金家的事,至於自己的三姨太,孫朗暗自想:老子馬上要修仙了,還管你們這些破事幹嘛。
臘月三十當天清早,孫朗梳洗已畢,精神抖擻的進了後堂,見過劉敬修之後,靜等他教自己學習開靈訣。
“徒兒,在啟蒙之前,請靜聽我言。你有三屬性靈根,這本是極好的修煉資質,但火金二靈根本身較為暴虐,所以我要告誡你,修道講求順應天道,講求修心養性,要多行善事,切不可為有違天理之事,你可記下?”劉敬修道。
“徒兒記下了。”孫朗滿口答應道。
“好,這裏是為師的修仙啟蒙口訣和無上修仙秘法,現在傳給你。”劉敬修遞過來一卷羊皮書卷。
孫朗接過書卷,仔細閱讀起來。一個時辰後,他似有所悟道:“師父,我明白了。”
接著也像史安一樣,結跏趺坐,五心向上,意守下丹田,開始運功自行開靈。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孫朗也渾身流淌出黑色油汙,開靈成功了。
“好了,今日就到這裏,這幾天把無上修仙秘法中關於金火土三個靈根吸收靈氣的第一層心法記熟,五日後教你如何打通周天經絡,然後我們前往益縣靈脈,簡單蓋兩間草房即可開始修煉了,此事你準備一下。”劉敬修道。
“好,徒兒這就安排人去搭建房屋。”孫朗答道。
迴到大堂,此時蘇副幫主剛剛迴來,就連忙稟報孫朗:“幫主,我前日一早帶三個兄弟跟著老劉帶快馬去了那處懸崖搜尋,昨晚連夜趕迴來了。”
“情況怎樣?”
“啟稟幫主,沒找到人,也沒找到屍體。”
“哦,怎會如此?快說說具體情況。”
“到達蒼夢山後,我們按照老劉所指,很快到了那處山穀懸崖,馬匹由老劉看管,我們四人用繩索從那處山崖下去,懸崖挺高,大約有二十餘丈,山穀中遍布鬆柏,地上也有不少積雪。下得穀後,我們便四下尋找,可把附近都找遍了,沒有見到人,也沒有看見屍身。”
“有沒有血跡?”
“沒有,臘月二十五以後山裏就沒再下過雪,如果有血跡一眼就能看見。地上有不少散亂的樹枝,也有些剝落的樹皮。鬆枝倒還好解釋,估計是那家夥從山上掉落時被鬆樹阻擋砸落的,但那剝落的樹皮倒是有些奇怪,難道是餓了啃樹皮?我們當時沒管這些。再留心細看時,就看到雪地上有兩行拖動過的印記。”
“那你們認為是他被野獸拖走了?”
“我們開始也這樣認為,但很快就否定了,如有野獸撕扯拖扯,必定會有打鬥痕跡,也定會出現血跡,而這裏是幹幹淨淨的,也沒有一個野獸的足印。也有兄弟估計他被別人救走了,我考慮一下也不會,別人救他就應該背上他,地上就會有腳印,而沒有拖痕,這與現場狀況也不同。所以我就假設他跳崖後僥幸沒死,但至少傷了雙腿,自己爬走了。也虧得是此前連下了幾天的雪,山中積雪甚厚,這拖痕一路上就沒斷,於是我們一行就跟著印跡一路尋去。這一路上所見更加證實了我的猜測,”說到這裏,蘇俊輕喘一口氣,心中不由有些小自得,“路邊樹下有不少被翻動過的痕跡,也有不少被磕開的鬆果,這可不像鬆鼠和其他動物所為,由此看來他的確沒死,那些印跡一定他是為了找食物弄出來的。就這樣一連走了二十來裏的路程,就出了山穀。山穀外不遠處,有一座破道觀,拖痕到了這裏就沒了,想來是他爬進去了。”
這些東西若讓元妙子看到定會笑掉大牙,什麽“啟蒙口訣”,就是最低級的開靈訣而已;什麽“無上修仙秘法”,也隻是修仙界裏最最普通的入門手冊《聚靈心法》而已,介紹的不過是煉氣期的最普通的道修入門心法,講述五種靈根吸收靈氣的最粗淺的法門。想來留下此洞的也不是什麽高人,不過是個修仙剛剛入門的散修而已。
劉敬修自然不懂這些,自以為得了奇遇,便在此洞中學習琢磨。也是劉敬修聰穎過人,在沒有任何修士幫助的情況下,自己竟然弄明白了修仙的基本原理,為自己開了靈,也了解了自己木靈根如何煉氣。可惜這寄思山沒有什麽靈氣,在此地根本無法修煉,於是半年後劉敬修離開洞府四處尋找靈脈。
此後的六十餘年時間裏,他也先後找到了兩條小的可憐的靈脈,將其中的木靈氣吸收一空後,修為也逐漸提升到了煉氣期第六層,也就是煉氣中期巔峰。劉敬修心知煉氣期的壽命隻有一百歲,與尋常人無異,若不在剩餘的十多年的時間中再找到一條龐大的靈脈,修煉至煉氣圓滿,並尋得機遇進階到築基期,自己的修煉生涯必將就此終結。可靈脈哪裏那麽好找,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已漸漸失去了再次找到靈脈的希望,隻能指望找到個弟子繼承自己的衣缽。所以這次偶然遇到了傷重的孫朗,便迫不及待的收他為徒。
孫朗行了拜師禮,真正成為劉敬修的徒弟。這劉敬修天性良善,未做過傷天害理之事。在拜師儀式上就告誡孫朗,切不可為非作歹,要多與人為善。可做幫派的哪個還不是以做傷天害理作之事為生存之道的?所以孫朗一麵假意應承,一麵繼續自己的幫派事業,隻是瞞著劉敬修而已。
徒弟是收了,劉敬修算是完成了一個心願。可靈脈還是得繼續尋找,不然徒弟怎麽修煉,自己又怎能安心辭世?所以老人沒有在狼頭幫頤養天年,而是繼續外出搜尋。半年多前,他在益縣東發現一處靈脈,看靈氣遠超過自己以前所遇,自己吸收木靈氣,弟子吸收金、火、土靈氣,互不影響,便心生在此修行的念頭,雖不知自己能修到何種程度,但徒弟也能至少也能修到煉氣九層,若假以時日徒弟必有再得靈脈築基的機會。至於自己,他心知所剩時間不長,築基無望,能指導出個有出息的弟子也算不枉此生。於是動了取得此靈脈的的念頭,可又發現此靈脈已被占用,是被凡人用作了藥田,於是返迴慶縣狼頭幫總部,希望孫朗能夠買到此地。
孫郎不解,問劉敬修:“師父本是修士,為何不用法術搶占?反而要用買這類世俗做法?”
劉敬修說道:“為師是修道之人,此生行善積德,以追天道、扶眾生為道心,怎可因一己之私而奪他人之物?為師並無身外之物,所以希望你能幫我買來,一定要公平交易,切不可仗勢欺人。”
孫朗嘴上稱是,心中卻暗道:“這食古不化的老東西,這地搶來便好了,何故多此一舉?”
恰逢丈人金煥在自己的運作下去益縣當了知縣,於是才有了假借討債滅趙家奪地的故事。
孫朗走進後堂拜見了劉敬修,遞上取得的地契,說:“師父,我已從那靈脈的主人處買到此地了,請師父過目。”
劉敬修沒有看那地契,隻問道:“沒有虧待那家主人吧?”
孫朗信誓旦旦地說:“沒有,那家主人舍不得那藥田,多半也想拖一拖多弄幾個錢,這不,一拖就是半年,我這半年也動用了不少關係,最後才以三倍高價收到。”
“你也費心了,這幾天好好歇歇,養足精神,三日後我教你啟蒙口訣,待靈根打開後便可修煉了。”劉敬修道。
“是,師父,徒兒告退。”孫朗曉行夜宿,坐了一天半的車,行了三百裏的路程,確實有些累了,又想得三日後要啟蒙,最近有沒有什麽事情,正好迴屋好好歇息歇息。至於金家的事,至於自己的三姨太,孫朗暗自想:老子馬上要修仙了,還管你們這些破事幹嘛。
臘月三十當天清早,孫朗梳洗已畢,精神抖擻的進了後堂,見過劉敬修之後,靜等他教自己學習開靈訣。
“徒兒,在啟蒙之前,請靜聽我言。你有三屬性靈根,這本是極好的修煉資質,但火金二靈根本身較為暴虐,所以我要告誡你,修道講求順應天道,講求修心養性,要多行善事,切不可為有違天理之事,你可記下?”劉敬修道。
“徒兒記下了。”孫朗滿口答應道。
“好,這裏是為師的修仙啟蒙口訣和無上修仙秘法,現在傳給你。”劉敬修遞過來一卷羊皮書卷。
孫朗接過書卷,仔細閱讀起來。一個時辰後,他似有所悟道:“師父,我明白了。”
接著也像史安一樣,結跏趺坐,五心向上,意守下丹田,開始運功自行開靈。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孫朗也渾身流淌出黑色油汙,開靈成功了。
“好了,今日就到這裏,這幾天把無上修仙秘法中關於金火土三個靈根吸收靈氣的第一層心法記熟,五日後教你如何打通周天經絡,然後我們前往益縣靈脈,簡單蓋兩間草房即可開始修煉了,此事你準備一下。”劉敬修道。
“好,徒兒這就安排人去搭建房屋。”孫朗答道。
迴到大堂,此時蘇副幫主剛剛迴來,就連忙稟報孫朗:“幫主,我前日一早帶三個兄弟跟著老劉帶快馬去了那處懸崖搜尋,昨晚連夜趕迴來了。”
“情況怎樣?”
“啟稟幫主,沒找到人,也沒找到屍體。”
“哦,怎會如此?快說說具體情況。”
“到達蒼夢山後,我們按照老劉所指,很快到了那處山穀懸崖,馬匹由老劉看管,我們四人用繩索從那處山崖下去,懸崖挺高,大約有二十餘丈,山穀中遍布鬆柏,地上也有不少積雪。下得穀後,我們便四下尋找,可把附近都找遍了,沒有見到人,也沒有看見屍身。”
“有沒有血跡?”
“沒有,臘月二十五以後山裏就沒再下過雪,如果有血跡一眼就能看見。地上有不少散亂的樹枝,也有些剝落的樹皮。鬆枝倒還好解釋,估計是那家夥從山上掉落時被鬆樹阻擋砸落的,但那剝落的樹皮倒是有些奇怪,難道是餓了啃樹皮?我們當時沒管這些。再留心細看時,就看到雪地上有兩行拖動過的印記。”
“那你們認為是他被野獸拖走了?”
“我們開始也這樣認為,但很快就否定了,如有野獸撕扯拖扯,必定會有打鬥痕跡,也定會出現血跡,而這裏是幹幹淨淨的,也沒有一個野獸的足印。也有兄弟估計他被別人救走了,我考慮一下也不會,別人救他就應該背上他,地上就會有腳印,而沒有拖痕,這與現場狀況也不同。所以我就假設他跳崖後僥幸沒死,但至少傷了雙腿,自己爬走了。也虧得是此前連下了幾天的雪,山中積雪甚厚,這拖痕一路上就沒斷,於是我們一行就跟著印跡一路尋去。這一路上所見更加證實了我的猜測,”說到這裏,蘇俊輕喘一口氣,心中不由有些小自得,“路邊樹下有不少被翻動過的痕跡,也有不少被磕開的鬆果,這可不像鬆鼠和其他動物所為,由此看來他的確沒死,那些印跡一定他是為了找食物弄出來的。就這樣一連走了二十來裏的路程,就出了山穀。山穀外不遠處,有一座破道觀,拖痕到了這裏就沒了,想來是他爬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