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典韋府邸中再沒有聲響傳來,許褚鬆了一口氣,收兵迴營。


    許褚離開之後沒多久,張安和呂布互相攙扶著從典韋府中走出,迴家睡覺。


    跟著呂布去典韋府上喝了一次酒,莫名其妙就被典韋以我欣賞你的理由出手相助,讓自己在武道上又進一步。


    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讓張安總有一種不真實感。


    直到一覺睡醒,頭腦徹底清醒以後,張安再次想起喝酒的時候發生的事,隱隱覺得這件事的背後有呂布的推手。


    將從認識呂布起發生的一係列的事情全部迴想一遍後,張安發現,呂布似乎有意無意的在幫自己變強。


    不論是拜托高順指點自己,還是親自傳授戟法,亦或是暗中推手讓王越收自己為徒,都有呂布的影子。


    那麽問題就來了,呂布,究竟想幹什麽?


    老子曾經說過,欲取之,必先予之。


    自己身上,有哪一點是呂布想要的?


    張安不願意去懷疑呂布對自己心懷不軌。


    畢竟自己一窮二白,本事低微,沒有什麽值得呂布出手的東西。


    想來想去也找不到理由的張安歎了一口氣,不再多想,走出房間簡單的洗漱一番後,和已經起床在晨練的呂布告辭,便出了呂府,直奔王越的宅院。


    到了地方,張安發現史阿正站在門外等他。


    “師兄好。”張安上前問好。


    史阿木訥的臉上露出一個真誠的笑容“師弟好。”


    雖然或許史阿很久沒笑過,這個笑容看起來有一些呆滯僵硬,但是張安總算看到了史阿對自己釋放的善意,讓擔心會發生因為羨慕嫉妒恨而出現的狗血事情的張安鬆了一口氣。


    “老師已經在等你了。”史阿帶著張安從宅院的一個角門進去了。


    王越坐在書房中,悠哉的品著茶,依然是尋常老人的裝束,見到張安還沒說話,便瞪大了眼睛。


    他站了起來,走到張安身邊,仔細看了一會,驚訝的說道“沒想到一夜未見,張安你的修為又有精進啊。”


    張安苦笑一聲,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出來。


    王越看著張安,語帶深意的說道“張安你的福緣倒是頗為深厚。”


    張安不知道怎麽接話,隻能笑而不語。


    說了兩句閑話,王越便開始為張安解說自己訂下的修行計劃。


    練氣鍛體自然必不可少,由於張安本就出身武將,日後想來還是要和呂布征戰沙場,所以戟法和馬術也不能丟下。


    王越品了一口茶,笑眯眯的說“張安,這間書房裏收藏了為師這麽多年的劍術心得,運力法門,戰鬥精要,以及收集到的劍術,你要盡快把它們全部看完,然後記住。”


    張安看了一眼書房裏四個一人高,被塞得滿滿當當的書櫃,小心的問道“王師,不知道這盡快,是要多久?”


    “唔,兩個月吧。”王越不以為意的說“等你把這些書看完,差不多對於劍術也就有了足夠的認識,便可以進行下一步修行了。”


    兩個月把這起碼兩三百本書看完?張安心中哀嚎連連,這怎麽穿越了還要瘋狂讀書呢?


    “今日就先跟你說這麽多吧。”王越喝完最後一口茶,站了起來“一應吃喝用度自會有人送到書房,在看完書之前,你便睡在這裏吧,若是看書有什麽疑問,隨時可以找為師或者你的師兄。”


    說完這句話,王越便帶著史阿從書房離開了。


    張安撓著頭,看著眼前四個書櫃,心中猶豫不決。


    王越什麽都沒說,自己應該從哪一本先開始看啊?


    走到書櫃前,張安隨手抽了一本書出來。


    《劍法精要?一》


    張安打開書,隨手翻了幾頁,搖搖頭又放下了。


    來到這個節點以後,張安碰過的武器數來數去,也就是方天畫戟和戰刀之類的軍陣武器,根本沒碰過劍。


    這本書上的知識對於他太過深奧,一點也看不懂。


    張安又抽出幾本書,基本上都是各種劍法和劍術心得,對於對劍一點認知都沒有的張安毫無幫助。


    在書房翻找了接近小半個時辰,張安從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裏翻出了一本泛黃的古籍。


    “《識劍》?這名字倒是古怪。”張安看著手上薄薄的書冊,隨手翻開。


    “餘鑄劍一生,卻一劍未得。”


    開篇第一句話,張安頓時來了興趣,鑄劍一輩子,結果一把劍都沒造出來?


    等把這本書看完以後,張安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竟然是鑄劍大師歐冶子的後人。


    歐冶子即使被稱之為神匠也毫不為過,後世名動天下的十大名劍,倒有七八把是被他打造出來的。


    龍淵,泰阿,工布,湛瀘,純鈞,勝邪,魚腸,巨闕。


    這幾把劍隨便挑一把出來,都是留下了無數傳說的名劍。


    而根據書上所說,這名歐冶子的後人,不求能打出一把超過歐冶子水平的名劍,但起碼不能丟了祖宗的臉。


    誰曾想自己悶頭鑄劍數十年,卻感覺自己打出的劍沒有一把能符合自己心中的要求。


    這人一氣之下將自己打造的劍全部折斷。


    在冥思苦想了數日之後,他覺得可能是自己閉門造車的原因。


    所以他走出自己的隱居之地,去收集鑒賞天下名劍。


    這個時候,他已經年近六十了。


    輾轉奔波十年,見識了不少名劍,自覺有所感悟的他再次迴到深山,開始鑄劍。


    但是直到他去世,依舊沒有成功打造出一柄讓自己滿意的劍器。


    而這本書,便是一本類似於日記的存在,記錄了他出山之後,遍尋名劍的經曆。


    以及對這些名劍的點評。


    這些內容,張安隻是當做小說傳記來看,但是在書的後半部分,卻詳細描寫了什麽是劍,以及構造成劍的每一個部分。


    “劍者,殺人之器也。”


    對於什麽是劍,他隻用了七個字來形容。


    然後便是詳細描述劍身,劍脊,劍柄等部分究竟是幹什麽用的。


    這些對於張安來說挺有用的,所以張安認真研讀起來。


    而在書的最後一頁,還記錄了一招被作者命名為“破劍術”的招數。


    根據作者所書,再厲害的工匠,由於鑄劍的時候,力道也不會均勻,導致了每一柄劍的厚薄不一樣。


    即便是自己的先祖歐冶子也不例外。


    而隻要找準了劍的薄弱處,便能很輕易的破壞長劍。


    作者雖然一輩子沒能打造出讓自己滿意的劍,但是出身名家,親自打造了無數的劍,又親手把玩過無數名劍的他,在對於觀劍這一方麵,眼力十分高超。


    到了後期,他隻要掃一眼長劍,便能立刻判斷出這柄長劍的優劣,以及薄弱的地方。


    所以這招名為“破劍術”的招數,其實就是鍛煉這份眼力的方式。


    這倒讓張安想起了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號稱能破盡天下兵器武學。


    隻不過這招破劍術修煉起來十分麻煩,它要求修習者首先要能按照書上描述的長劍構造,在自己的腦海成功勾勒出一柄柄自己記錄在書上的長劍,然後再親手鑄造無數柄長劍,以達到徹底熟悉長劍構造的要求。


    而且這一招也隻是作者的構思,他本人並沒有用過,因為他隻是一名鐵匠,而不是劍客。


    在張安看來,若是想在實戰中施展出來,難度就更大了,想要在對手使用劍招的同時,找出長劍的薄弱處一舉攻破,難如登天。


    不過若是對上比自己實力低微的人,這招倒是能起到震懾的作用。


    想一想自己一劍下去,不傷人,卻將對手的劍折斷,這是多麽裝逼的一件事兒啊。


    張安雖然很想學,但是修習破劍術太過浪費時間,也隻能放棄。


    而在書的最後,這名作者大概是覺得自己沒能打造出一把自己滿意的劍,並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但是卻留下了自己隱居之地的所在。


    大概他也不想自己一生的鑄劍技術就此失傳吧。


    出於對這位一代奇人一生執著的敬佩,張安記下了地址,決定日後出外尋找石頭的時候,若是順路不妨去這位奇人的隱居之地拜訪一下,起碼燒上幾刀黃紙,以表敬意。


    雖然破劍術難以修習,但是對於在腦海中觀想出長劍,熟悉長劍構造這件事,張安決定試一試。


    張安覺得這種事有助於自己加深對於劍的認知。


    將這本書關於描述長劍構造,以及描述名劍的部分來迴看了好幾遍,張安才放下書。


    他緩緩閉上眼,按照書中描述在腦海中開始勾勒第一柄長劍。


    長劍在腦海中成型,但是和書上描述的種種名劍相比,張安想象出的這柄劍著實過於粗糙,有些地方甚至彎出了奇怪的弧度。


    張安睜開眼,發現觀想長劍這種事,比自己料想之中的困難。


    又試了幾次,發現依舊達不到要求之後,張安倒是能體會到幾分作者的心情了。


    暫時放下觀想長劍一事,張安把目光看向書櫃。


    自己的時間很緊迫,首要之事,還是先把這些書都看完。


    就在張安埋頭書海的時候,一名穿著黑衣的清秀少年,看著遠方若隱若現的城池,麵無表情。


    北方邊疆,曹純神色嚴厲看著正在操練的士兵,轉頭看向遠方,默默想到,自己失去的,一定要親手奪迴來。


    塞外,蠻人王庭。


    雖然雄偉程度比不上許都皇宮,但是奢華程度猶有過之的王庭此時被火海籠罩。


    蠻十三站在王庭前,麵無表情。


    一群穿著獸皮袍子,臉上塗滿了油彩的巫師在蠻十三身後戰戰兢兢的跪倒一片。


    呆立許久之後,蠻十三轉身,大步離開,隻留下一句冰冷的話語。


    “傳令各部,積極備軍,先掃清叛逆,再攻下中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安世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有花三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有花三朵並收藏安世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