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將河西之戰如何慘烈、河西魏民如何遭遇、自己如何揭竿而起、秦公如何明斷是非、治理河西等事細述一遍,末了歎道:“唉,在下走到那一步,本是自絕活路,隻想死個痛快,不料君上特赦在下,既往不咎不說,還將在下田產財物悉數歸還,封在下做少梁軍尉,後又屢屢升遷,數千從屬盡皆赦免,待以秦民。”再次長歎一聲,“唉,說實在的,在下初時死要麵子,不肯做官,覺得有愧於魏,後來想明白了,咱是臣民,無論誰做主子,臣民永遠是臣民。誰讓咱活命,咱就應該為誰賣命。至於天下是誰的,跟咱無關。再說,連公孫將軍這樣的大才,也都投秦了,咱還有何理由死撐麵子?”
“吳兄所言極是!”張儀點頭應道,“在下一直認為秦人殘暴,視其為仇,此番入秦,耳聞目睹,方得實情。在下此來,另有一事求問吳兄。”
“張兄請講。”
“在下家財,是何時歸還的?”
吳青閉目思忖有頃,抬頭說道:“張兄既問,在下也就如實說了。那年秦公特別頒詔大赦魏民,歸還魏民一半財產。強占張兄家財的那個官大夫,卻以張兄家中無人為由,拒不歸還。兩個月前,秦公不知何故,快馬急詔在下,要在下迅速歸還張兄的另一半家財,修繕祖墳、家廟。在下查問,方才得知官大夫抗法強霸之事,將之表奏君上,君上震怒,詔令削其職爵,依秦法腰斬於市,其族人盡數為奴。不瞞張兄,在下所做這些,不過是奉詔而已。”
張儀恍然悟道:“原來如此!”
“何事如此?”吳青不解地問。
“不瞞吳兄,”張儀微微一笑,拱手說道,“在下此番迴來,一是迴家看看,二是覲見秦公。隻是——在下與秦宮向無瓜葛,沒個引薦,不知吳兄肯幫此忙否?”
吳青慨然應道:“當然可以。”略頓一下,壓低聲音,“看這情勢,君上對張兄甚是器重。以張兄之才,若見秦公,必得大用。”
張儀再次拱手:“在下謝了!”
張儀在張邑逗留三日,與吳青一道前往鹹陽,進宮謁見。
惠文公聞張儀來,宣其書房覲見。聽到腳步聲,惠文公步出院門,降階迎接。張儀、吳青就地叩見,惠文公也不說話,一手扶起一個,嗬嗬笑著挽起二人之手,走上台階,步入客廳。
惠文公在主位坐了,迴頭見張儀、吳青作勢欲拜,笑著指向兩側陪位:“坐坐坐,門外不是見過禮了嗎?”
張儀、吳青互望一眼,見惠文公如此隨和,亦笑起來,各自坐下。
惠文公見他們坐定,將眼睛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看看那個,有頃,嗬嗬笑道:“寡人聽過你們二人比試的事,怎麽樣,分出勝負了嗎?”
二人皆笑起來。
吳青拱手道:“迴稟君上,那是八年前的事,勝負早判了。”
“哦?”惠文公大感興趣,“你們誰勝誰負?”
吳青嘿嘿一笑:“本是張子勝,微臣耍滑,勉強扳成平手,實則負了。”
“可寡人聽說,”惠文公微笑著掃過二人一眼,“是張子先勝一場,第二場打平,第三場愛卿勝出,愛卿為何在此認輸呢?”
吳青嘿嘿又是一笑:“三場比試皆是微臣出題,占去先機自不去論,第三場比試是舉石滾,那是微臣練過八年的,勝之不武,是以認輸。”
“哦?”惠文公窮追究竟,“既有此說,愛卿當場為何不認輸?”
“這個,”吳青尷尬一笑,“當年微臣少不更事,死撐麵子,是以不肯認輸。”
惠文公哈哈大笑,手指吳青道:“好你個吳青,這陣兒算是說出心底話了!”斂住笑,掃一眼張儀,複對吳青點頭道,“嗯,愛卿做得也沒有錯,賽場上的事,萬不能認輸!至於偷奸耍滑,有時也是必要的。當年寡人鬥蛐蛐兒,每戰必勝,除去實力,裏麵也有許多小花招兒!”
說到此處,惠文公似也憶到當年舊事,忍不住又是一番大笑,笑畢,隨口談起自己昔日在賽場上如何偷奸耍滑之事。講者眉飛色舞,繪聲繪色,聽者兩眼發直,不敢相信那些事情竟然會是一國之君所為。
大半個時辰過去了,惠文公仍與吳青一道沉浸在當年的兒戲裏,似乎忘記是在召見張儀,甚至完全忽視了張儀的存在,因為好一陣兒,他一眼也未看他,隻將注意力集中在吳青身上。
張儀被他搞蒙了。
此番覲見,他早已準備好數套應對方案,包括如何解析天下大勢,如何應對蘇秦合縱,如何強大秦國國力,等等。然而,惠文公卻在這個當兒興致勃勃地大談兒戲,倒是他始料未及的。好在他在鬼穀裏已經練就強大定力,心裏縱使打鼓,麵上卻無絲毫表露,仍舊兩眼微閉,似笑非笑地端坐於席,專心傾聽二人笑談。
惠文公談得正是起勁,內臣稟報上大夫樗裏疾求見。
惠文公喜道:“哦,是樗裏愛卿,宣他覲見!”
樗裏疾叩見,行過三拜大禮,惠文公指張儀介紹道:“樗裏愛卿,你來得正好,寡人引見一下,這位是張子,吳愛卿的舊時相識。寡人正與他們暢談兒時之戲,甚是快意呢!”
樗裏疾假作不識,上下打量張儀幾眼,思忖有頃,撓撓頭皮道:“敢問張子,可是從趙國邯鄲來?”
張儀拱手揖道:“正是。”
樗裏疾將他又是一番打量,再次問道:“再問張子,可曾去過相國府上?”
張儀知他重提那日尷尬,臉色微紅,點頭道:“去過。”
樗裏疾不再遲疑,接著問道:“在下迴邯鄲時,一路上前後相隨的可是張子?”
張儀再次點頭:“正是。”
“哎喲喲!”樗裏疾又驚又喜,連連拱手,“我們真是有緣人哪!”
“哦?”惠文公假作不解,看看張儀,又看看樗裏疾,“你們兩個……認識?”
“迴稟君上,”樗裏疾稟道,“微臣此番使趙,在趙國相國府上見過張子,返迴時又與張子一路同行,隻是——”略頓一下,“張子換了衣飾,前後判若兩人,微臣覺得似曾相識,卻是心裏無底,未敢冒昧相認。”
惠文公假作驚奇地大睜兩眼盯向張儀:“哦,如此說來,張子認識蘇子?”
惠文公與樗裏疾演的這出戲顯然是專門讓張儀看的。此時惠文公刻意問及蘇秦,張儀不願再提,低下頭去正在想詞兒搪塞,樗裏疾替他解圍,接過話頭:“迴稟君上,張子與蘇相國非但認識,還是同門師兄弟呢!”
惠文公顯得越發驚詫:“哦?張子與蘇子還是同門?”
張儀無法迴避,硬著頭皮點點頭,嗯出一聲。
惠文公嗬嗬笑道:“說來真是有趣。寡人與蘇子也算相識。前年他來鹹陽,當街宣揚帝策,要寡人一統天下,寡人見他狂妄,沒有用他。不想此人懷恨於心,前去燕、趙、韓、魏等國,弄出合縱什麽的,專與寡人作對。”長歎一聲,半是揶揄地搖頭複笑,“唉,鬼穀弟子,得罪不起喲!”
張儀聽出弦外有音,心中咯噔一沉,正自尋思,樗裏疾拱手接道:“君上,據微臣所知,張子與蘇子大不一樣。”
“哦?”惠文公饒有興趣地望著樗裏疾,“愛卿說說,怎麽個不一樣?”
樗裏疾侃侃言道:“此番在趙,微臣多次聽聞蘇子論辯,感覺他雖然健談,卻不免言過其實,文過飾非,空談居多。張子雖然不善言辭,卻能一語中的,求真務實。微臣聽聞楚國滅越,多半是張子之謀。”
盡管此話不合實情,但張儀聽出樗裏疾是在想方設法為他解脫,麵上雖無表現,心中卻是感激。
“嗯,愛卿所言,寡人也有耳聞。”惠文公點點頭,轉向張儀,拱手道,“張子光臨偏僻,寡人未能郊迎,失禮之處,望張子寬諒。”
“吳兄所言極是!”張儀點頭應道,“在下一直認為秦人殘暴,視其為仇,此番入秦,耳聞目睹,方得實情。在下此來,另有一事求問吳兄。”
“張兄請講。”
“在下家財,是何時歸還的?”
吳青閉目思忖有頃,抬頭說道:“張兄既問,在下也就如實說了。那年秦公特別頒詔大赦魏民,歸還魏民一半財產。強占張兄家財的那個官大夫,卻以張兄家中無人為由,拒不歸還。兩個月前,秦公不知何故,快馬急詔在下,要在下迅速歸還張兄的另一半家財,修繕祖墳、家廟。在下查問,方才得知官大夫抗法強霸之事,將之表奏君上,君上震怒,詔令削其職爵,依秦法腰斬於市,其族人盡數為奴。不瞞張兄,在下所做這些,不過是奉詔而已。”
張儀恍然悟道:“原來如此!”
“何事如此?”吳青不解地問。
“不瞞吳兄,”張儀微微一笑,拱手說道,“在下此番迴來,一是迴家看看,二是覲見秦公。隻是——在下與秦宮向無瓜葛,沒個引薦,不知吳兄肯幫此忙否?”
吳青慨然應道:“當然可以。”略頓一下,壓低聲音,“看這情勢,君上對張兄甚是器重。以張兄之才,若見秦公,必得大用。”
張儀再次拱手:“在下謝了!”
張儀在張邑逗留三日,與吳青一道前往鹹陽,進宮謁見。
惠文公聞張儀來,宣其書房覲見。聽到腳步聲,惠文公步出院門,降階迎接。張儀、吳青就地叩見,惠文公也不說話,一手扶起一個,嗬嗬笑著挽起二人之手,走上台階,步入客廳。
惠文公在主位坐了,迴頭見張儀、吳青作勢欲拜,笑著指向兩側陪位:“坐坐坐,門外不是見過禮了嗎?”
張儀、吳青互望一眼,見惠文公如此隨和,亦笑起來,各自坐下。
惠文公見他們坐定,將眼睛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看看那個,有頃,嗬嗬笑道:“寡人聽過你們二人比試的事,怎麽樣,分出勝負了嗎?”
二人皆笑起來。
吳青拱手道:“迴稟君上,那是八年前的事,勝負早判了。”
“哦?”惠文公大感興趣,“你們誰勝誰負?”
吳青嘿嘿一笑:“本是張子勝,微臣耍滑,勉強扳成平手,實則負了。”
“可寡人聽說,”惠文公微笑著掃過二人一眼,“是張子先勝一場,第二場打平,第三場愛卿勝出,愛卿為何在此認輸呢?”
吳青嘿嘿又是一笑:“三場比試皆是微臣出題,占去先機自不去論,第三場比試是舉石滾,那是微臣練過八年的,勝之不武,是以認輸。”
“哦?”惠文公窮追究竟,“既有此說,愛卿當場為何不認輸?”
“這個,”吳青尷尬一笑,“當年微臣少不更事,死撐麵子,是以不肯認輸。”
惠文公哈哈大笑,手指吳青道:“好你個吳青,這陣兒算是說出心底話了!”斂住笑,掃一眼張儀,複對吳青點頭道,“嗯,愛卿做得也沒有錯,賽場上的事,萬不能認輸!至於偷奸耍滑,有時也是必要的。當年寡人鬥蛐蛐兒,每戰必勝,除去實力,裏麵也有許多小花招兒!”
說到此處,惠文公似也憶到當年舊事,忍不住又是一番大笑,笑畢,隨口談起自己昔日在賽場上如何偷奸耍滑之事。講者眉飛色舞,繪聲繪色,聽者兩眼發直,不敢相信那些事情竟然會是一國之君所為。
大半個時辰過去了,惠文公仍與吳青一道沉浸在當年的兒戲裏,似乎忘記是在召見張儀,甚至完全忽視了張儀的存在,因為好一陣兒,他一眼也未看他,隻將注意力集中在吳青身上。
張儀被他搞蒙了。
此番覲見,他早已準備好數套應對方案,包括如何解析天下大勢,如何應對蘇秦合縱,如何強大秦國國力,等等。然而,惠文公卻在這個當兒興致勃勃地大談兒戲,倒是他始料未及的。好在他在鬼穀裏已經練就強大定力,心裏縱使打鼓,麵上卻無絲毫表露,仍舊兩眼微閉,似笑非笑地端坐於席,專心傾聽二人笑談。
惠文公談得正是起勁,內臣稟報上大夫樗裏疾求見。
惠文公喜道:“哦,是樗裏愛卿,宣他覲見!”
樗裏疾叩見,行過三拜大禮,惠文公指張儀介紹道:“樗裏愛卿,你來得正好,寡人引見一下,這位是張子,吳愛卿的舊時相識。寡人正與他們暢談兒時之戲,甚是快意呢!”
樗裏疾假作不識,上下打量張儀幾眼,思忖有頃,撓撓頭皮道:“敢問張子,可是從趙國邯鄲來?”
張儀拱手揖道:“正是。”
樗裏疾將他又是一番打量,再次問道:“再問張子,可曾去過相國府上?”
張儀知他重提那日尷尬,臉色微紅,點頭道:“去過。”
樗裏疾不再遲疑,接著問道:“在下迴邯鄲時,一路上前後相隨的可是張子?”
張儀再次點頭:“正是。”
“哎喲喲!”樗裏疾又驚又喜,連連拱手,“我們真是有緣人哪!”
“哦?”惠文公假作不解,看看張儀,又看看樗裏疾,“你們兩個……認識?”
“迴稟君上,”樗裏疾稟道,“微臣此番使趙,在趙國相國府上見過張子,返迴時又與張子一路同行,隻是——”略頓一下,“張子換了衣飾,前後判若兩人,微臣覺得似曾相識,卻是心裏無底,未敢冒昧相認。”
惠文公假作驚奇地大睜兩眼盯向張儀:“哦,如此說來,張子認識蘇子?”
惠文公與樗裏疾演的這出戲顯然是專門讓張儀看的。此時惠文公刻意問及蘇秦,張儀不願再提,低下頭去正在想詞兒搪塞,樗裏疾替他解圍,接過話頭:“迴稟君上,張子與蘇相國非但認識,還是同門師兄弟呢!”
惠文公顯得越發驚詫:“哦?張子與蘇子還是同門?”
張儀無法迴避,硬著頭皮點點頭,嗯出一聲。
惠文公嗬嗬笑道:“說來真是有趣。寡人與蘇子也算相識。前年他來鹹陽,當街宣揚帝策,要寡人一統天下,寡人見他狂妄,沒有用他。不想此人懷恨於心,前去燕、趙、韓、魏等國,弄出合縱什麽的,專與寡人作對。”長歎一聲,半是揶揄地搖頭複笑,“唉,鬼穀弟子,得罪不起喲!”
張儀聽出弦外有音,心中咯噔一沉,正自尋思,樗裏疾拱手接道:“君上,據微臣所知,張子與蘇子大不一樣。”
“哦?”惠文公饒有興趣地望著樗裏疾,“愛卿說說,怎麽個不一樣?”
樗裏疾侃侃言道:“此番在趙,微臣多次聽聞蘇子論辯,感覺他雖然健談,卻不免言過其實,文過飾非,空談居多。張子雖然不善言辭,卻能一語中的,求真務實。微臣聽聞楚國滅越,多半是張子之謀。”
盡管此話不合實情,但張儀聽出樗裏疾是在想方設法為他解脫,麵上雖無表現,心中卻是感激。
“嗯,愛卿所言,寡人也有耳聞。”惠文公點點頭,轉向張儀,拱手道,“張子光臨偏僻,寡人未能郊迎,失禮之處,望張子寬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