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疆、田嬰俱是一怔。
田忌望著不遠處的琅琊,緩緩說道:“據微臣所知,越人真正厲害的是其舟師。舟師遊弋於大海之上,可隨時隨處登陸。如果我們隻在此處守備,就與守株待兔一般無二。”手指大海,“我東臨大海,海岸綿長,越人舟師若是船載陸師由他處登陸,而我卻將重兵空守於此,越人豈不長驅直入?”
辟疆、田嬰聞言大驚,麵麵相覷。
田忌又道:“越人不比三晉,皆勇蠻善戰,輕生樂死,極難對付。昔日勾踐三戰晉師,三敗之,天下震恐,周室送胙,勾踐遂霸天下。後來勾踐伐我失利,霸業受阻,齊、越芥蒂由此而始。勾踐盛怒之下移都琅琊,欲雪此恥。不想天不假年,勾踐因病歸天,越勢方衰。無疆總結勾踐失利教訓,近年來大力擴建甬東水師,目的唯有一個,就是由海路伐我。據微臣所知,無疆此番伐我,共引大軍二十一萬,其中甬東水師就占十萬!”略頓一頓,“越人若是水陸並進,我將陷入一場苦戰,防不勝防啊。”
辟疆震驚:“若是如此,如何是好?”
田忌搖搖頭,半晌方道:“眼下尚無良策,唯有奏報陛下,詔告臣民,各城邑協防,全民皆戰,並於沿海緊要處設置哨探,越人從哪兒登陸,就從哪兒截擊!”
“這……”辟疆急道,“要是這麽打仗,豈不是讓他們耗垮了嗎?”
田忌點頭道:“這也正是微臣憂慮之處!不過,我是在家門口耗,越人是在海上耗,不定誰先耗垮呢!”
琅琊半島狀如龜頭,緊靠齊國南長城腳下。百年之前,越王勾踐伐齊失利,引兵東下,屯大兵於龜頭,在此興建陪都,名喚琅琊,另遷越人十萬移居於此,準備伐齊。齊公不敢怠慢,亦引大兵數萬與他對壘,並在琅琊城北三十裏處構築長城。勾踐大業未成身先死,幾任越王圖謀伐齊複仇,均將此城定為越國正都。諸咎之亂後,越勢大衰,都城南移會稽,此處重新淪為陪都,日漸沒落,直至無疆繼位。
經過十幾年治理,無疆看到國勢日強,複將都城迴遷琅琊,借助龜頭的突起地勢,用巨石修築一個高三十二仞、周邊各五百仞的巨型方台,名之曰琅琊台。此台落成之後,無疆甚是喜愛,旋即從琅琊宮中搬出,日夜住在台上,早晚俯瞰大海,聽風聲濤聲,觀潮起潮落。與他朝夕相伴的,除去幾名如夫人、宮娥之外,就是數十名超一流的劍士。
這日上午,與往常一樣,越王無疆端坐於能夠俯瞰大海的擊劍廳中,觀摩眾劍士擊劍。陪坐的是國師倫奇、上將軍賁成、上大夫呂棕三位重臣。
最先上場的是位黑衣劍士。他走到台上,擺出一個姿勢。音樂聲起,黑衣劍士緩緩舞動手中寶劍。音樂由慢而快,劍士手中的寶劍亦由慢而快,不一時,但見劍光,不見人影。眾人齊聲喝彩。
黑衣劍士舞完一曲,亮相。
無疆緩緩鼓掌:“好好好,舞得好啊!”眼睛瞄向眾劍士,“諸位劍士,誰可勝之?”
話音剛落,一名藍衣劍士應聲而出。
二人見過禮,擺勢互繞幾圈,各顯手段,你一招,我一式,乒乒乓乓,叮叮當當,殺得不可開交。兩人鬥有數十迴合,藍衣劍士尋個破綻,一劍刺中黑衣劍士胸部,黑衣劍士連一聲慘叫也未發出,一個翻身,倒地而死。
藍衣劍士作勢亮相,眾劍士齊出一聲喝彩,無疆震幾大叫:“好劍,好劍!”
倫奇擺手,候於一側的幾名軍卒跑步過去,將黑衣劍士的屍體拖走,另有兵士拿過拖把,將地上的汙血擦淨。
無疆又望一眼眾劍士:“誰可勝之?”
一名皂衣劍士應聲而出,隻三迴合,就將藍衣劍士刺倒於地。一番更大的喝彩之後,藍衣劍士被拖走,皂衣劍士得勝亮相。接著挑戰的是紫衣劍士,不過兩迴合,竟被皂衣劍士削斷拿劍的胳膊。紫衣劍士用左手拾起寶劍,大叫一聲,插入自己腹部,倒地而死。
皂衣劍士連勝二人,再次擺勢亮相。
又有一名青衣劍士忽地站起,正欲出戰,無疆卻是看得興起,抽出寶劍,用手指略彈幾彈,嗬嗬笑出幾聲。
眾劍士知道越王要出戰了,無不麵麵相覷。皂衣劍士跪於地上,朝無疆連拜三拜。無疆將劍插迴鞘中,緩緩站起,抬手示意,但聽嗖嗖兩聲,他身後飄出兩位侍服美女,於眨眼間脫去王袍,摘下王冠,現出一身緊身劍服。
越王微微一笑,撩腿邁入廳中,大手一揮,樂手再次奏起劍樂。
越王走至皂衣劍士前麵:“壯士請起!”
皂衣劍士再拜謝過,起身拿劍,擺出姿勢。
無疆扭頭轉向眾劍士,連點三人,麵對那位青衣劍士,笑道:“來來來,還有你們三人,都上來,寡人陪你們練練!”
三位劍士不敢怠慢,一齊站起身來,朝越王連拜數拜,各自抽劍。
無疆笑道:“你們四人,就一起上吧!”
四人圍著無疆,開始轉圈。無疆兩眼眯起,手按劍柄,目光微閉,兩腳微微移動,在音樂奏至酣暢之處時,陡然出劍,但見白光幾閃,隻聽嘭嘭嚓嚓幾聲,四隻寶劍全被削斷,四位劍士卻是安然無恙。
音樂戛然而止。眾劍士驚異之餘,無不喝彩。
四劍士納地拜道:“謝大王劍下留情!”
無疆哈哈大笑,親手將四人扶起:“壯士請起!”走迴幾案,轉對候立於側的司劍吏,“四位壯士各賞三十金,其他壯士各賞十金!”略頓一下,“方才三位殉身劍士,仍循常例,以烈士之禮厚葬,有家室者撫恤五十金,免三十年賦役!”
眾劍士正在叩地謝恩,一名軍尉急奔上台,跪地叩道:“報,阮將軍覲見!”
無疆大喜,急道:“快請!”轉對眾劍士,“你們退下!”
眾劍士拜退。
不一會兒,一身戎裝的甬東舟師主帥阮應龍跨步登台,走至無疆跟前叩道:“末將叩見大王!”
無疆笑眯眯地望著他,手指旁邊席位:“阮將軍免禮!請坐!”
阮應龍走至席前,並膝坐下。
無疆笑道:“寡人候你多日了。幾時到的?”
“末將剛到。”
“這麽說來,舟師全到齊了?”
“迴稟大王,”阮應龍點頭道,“大越舟師全到齊了,共有戰船千二百艘,其中可載五百將士的大船百艘,可載二百將士的中船二百艘,可載百人的小船五百艘,餘為糧草船隻。”
“好!”無疆掃眾臣一眼,“諸位愛卿,陸師、舟師全到齊了,如何伐齊,還請諸位議一議!”略頓一下,眼睛瞄向上將軍賁成,“上將軍,你是主將,可先說說!”
“迴稟大王,”賁成拱手道,“微臣以為,我可兵分三路,一路正麵佯攻長城,吸引齊軍注意;另一路借道魯境,沿泰山南側秘密西插,繞過平陰長城,從長城背後由西而東,夾擊齊軍;另一路為舟師,從海路進攻,也繞過長城,由安陵附近淺灘登陸,由東向西夾擊齊軍,將齊三軍分割包圍於長城一線,迫其投降!”
“很好,”無疆點點頭,轉向阮應龍,“阮將軍,你是副將,也說說!”
阮應龍拱手說道:“迴稟大王,末將以為,對付齊人,當以舟師為主,陸師為輔!”
“哦?”無疆身體前傾,“請愛卿詳言!”
阮應龍侃侃言道:“齊有長城,居高臨下,易守難攻,且有重兵設防,是以末將讚成賁將軍所言,以佯攻為主。我舟師雄霸天下,齊幾無舟師可與我戰,而海岸綿長,防不勝防。大王請看,”隨手抓起一根木枝,在地上簡單畫出東萊半島的海岸線,手指渤海灣,“我舟師隻要繞過東萊半島,直插這兒,就是萊州灣,在濟水灣登陸,不消一日功夫,就可直插臨淄。齊軍大部分在南長城一線與我陸師對峙,臨淄必虛,我以實搗虛,戰必勝!”
無疆兩眼凝視阮應龍畫出的圖案,重重點頭:“嗯,愛卿所言有理。”望向倫奇、上大夫呂棕,沉思有頃,“賁愛卿主張以陸師為主,舟師為輔,兵分三路,前後夾擊齊長城,殲滅齊軍主力;阮愛卿主張以舟師為主,陸師為輔,由海路直逼臨淄,使齊人防不勝防。兩位愛卿意下如何?”
田忌望著不遠處的琅琊,緩緩說道:“據微臣所知,越人真正厲害的是其舟師。舟師遊弋於大海之上,可隨時隨處登陸。如果我們隻在此處守備,就與守株待兔一般無二。”手指大海,“我東臨大海,海岸綿長,越人舟師若是船載陸師由他處登陸,而我卻將重兵空守於此,越人豈不長驅直入?”
辟疆、田嬰聞言大驚,麵麵相覷。
田忌又道:“越人不比三晉,皆勇蠻善戰,輕生樂死,極難對付。昔日勾踐三戰晉師,三敗之,天下震恐,周室送胙,勾踐遂霸天下。後來勾踐伐我失利,霸業受阻,齊、越芥蒂由此而始。勾踐盛怒之下移都琅琊,欲雪此恥。不想天不假年,勾踐因病歸天,越勢方衰。無疆總結勾踐失利教訓,近年來大力擴建甬東水師,目的唯有一個,就是由海路伐我。據微臣所知,無疆此番伐我,共引大軍二十一萬,其中甬東水師就占十萬!”略頓一頓,“越人若是水陸並進,我將陷入一場苦戰,防不勝防啊。”
辟疆震驚:“若是如此,如何是好?”
田忌搖搖頭,半晌方道:“眼下尚無良策,唯有奏報陛下,詔告臣民,各城邑協防,全民皆戰,並於沿海緊要處設置哨探,越人從哪兒登陸,就從哪兒截擊!”
“這……”辟疆急道,“要是這麽打仗,豈不是讓他們耗垮了嗎?”
田忌點頭道:“這也正是微臣憂慮之處!不過,我是在家門口耗,越人是在海上耗,不定誰先耗垮呢!”
琅琊半島狀如龜頭,緊靠齊國南長城腳下。百年之前,越王勾踐伐齊失利,引兵東下,屯大兵於龜頭,在此興建陪都,名喚琅琊,另遷越人十萬移居於此,準備伐齊。齊公不敢怠慢,亦引大兵數萬與他對壘,並在琅琊城北三十裏處構築長城。勾踐大業未成身先死,幾任越王圖謀伐齊複仇,均將此城定為越國正都。諸咎之亂後,越勢大衰,都城南移會稽,此處重新淪為陪都,日漸沒落,直至無疆繼位。
經過十幾年治理,無疆看到國勢日強,複將都城迴遷琅琊,借助龜頭的突起地勢,用巨石修築一個高三十二仞、周邊各五百仞的巨型方台,名之曰琅琊台。此台落成之後,無疆甚是喜愛,旋即從琅琊宮中搬出,日夜住在台上,早晚俯瞰大海,聽風聲濤聲,觀潮起潮落。與他朝夕相伴的,除去幾名如夫人、宮娥之外,就是數十名超一流的劍士。
這日上午,與往常一樣,越王無疆端坐於能夠俯瞰大海的擊劍廳中,觀摩眾劍士擊劍。陪坐的是國師倫奇、上將軍賁成、上大夫呂棕三位重臣。
最先上場的是位黑衣劍士。他走到台上,擺出一個姿勢。音樂聲起,黑衣劍士緩緩舞動手中寶劍。音樂由慢而快,劍士手中的寶劍亦由慢而快,不一時,但見劍光,不見人影。眾人齊聲喝彩。
黑衣劍士舞完一曲,亮相。
無疆緩緩鼓掌:“好好好,舞得好啊!”眼睛瞄向眾劍士,“諸位劍士,誰可勝之?”
話音剛落,一名藍衣劍士應聲而出。
二人見過禮,擺勢互繞幾圈,各顯手段,你一招,我一式,乒乒乓乓,叮叮當當,殺得不可開交。兩人鬥有數十迴合,藍衣劍士尋個破綻,一劍刺中黑衣劍士胸部,黑衣劍士連一聲慘叫也未發出,一個翻身,倒地而死。
藍衣劍士作勢亮相,眾劍士齊出一聲喝彩,無疆震幾大叫:“好劍,好劍!”
倫奇擺手,候於一側的幾名軍卒跑步過去,將黑衣劍士的屍體拖走,另有兵士拿過拖把,將地上的汙血擦淨。
無疆又望一眼眾劍士:“誰可勝之?”
一名皂衣劍士應聲而出,隻三迴合,就將藍衣劍士刺倒於地。一番更大的喝彩之後,藍衣劍士被拖走,皂衣劍士得勝亮相。接著挑戰的是紫衣劍士,不過兩迴合,竟被皂衣劍士削斷拿劍的胳膊。紫衣劍士用左手拾起寶劍,大叫一聲,插入自己腹部,倒地而死。
皂衣劍士連勝二人,再次擺勢亮相。
又有一名青衣劍士忽地站起,正欲出戰,無疆卻是看得興起,抽出寶劍,用手指略彈幾彈,嗬嗬笑出幾聲。
眾劍士知道越王要出戰了,無不麵麵相覷。皂衣劍士跪於地上,朝無疆連拜三拜。無疆將劍插迴鞘中,緩緩站起,抬手示意,但聽嗖嗖兩聲,他身後飄出兩位侍服美女,於眨眼間脫去王袍,摘下王冠,現出一身緊身劍服。
越王微微一笑,撩腿邁入廳中,大手一揮,樂手再次奏起劍樂。
越王走至皂衣劍士前麵:“壯士請起!”
皂衣劍士再拜謝過,起身拿劍,擺出姿勢。
無疆扭頭轉向眾劍士,連點三人,麵對那位青衣劍士,笑道:“來來來,還有你們三人,都上來,寡人陪你們練練!”
三位劍士不敢怠慢,一齊站起身來,朝越王連拜數拜,各自抽劍。
無疆笑道:“你們四人,就一起上吧!”
四人圍著無疆,開始轉圈。無疆兩眼眯起,手按劍柄,目光微閉,兩腳微微移動,在音樂奏至酣暢之處時,陡然出劍,但見白光幾閃,隻聽嘭嘭嚓嚓幾聲,四隻寶劍全被削斷,四位劍士卻是安然無恙。
音樂戛然而止。眾劍士驚異之餘,無不喝彩。
四劍士納地拜道:“謝大王劍下留情!”
無疆哈哈大笑,親手將四人扶起:“壯士請起!”走迴幾案,轉對候立於側的司劍吏,“四位壯士各賞三十金,其他壯士各賞十金!”略頓一下,“方才三位殉身劍士,仍循常例,以烈士之禮厚葬,有家室者撫恤五十金,免三十年賦役!”
眾劍士正在叩地謝恩,一名軍尉急奔上台,跪地叩道:“報,阮將軍覲見!”
無疆大喜,急道:“快請!”轉對眾劍士,“你們退下!”
眾劍士拜退。
不一會兒,一身戎裝的甬東舟師主帥阮應龍跨步登台,走至無疆跟前叩道:“末將叩見大王!”
無疆笑眯眯地望著他,手指旁邊席位:“阮將軍免禮!請坐!”
阮應龍走至席前,並膝坐下。
無疆笑道:“寡人候你多日了。幾時到的?”
“末將剛到。”
“這麽說來,舟師全到齊了?”
“迴稟大王,”阮應龍點頭道,“大越舟師全到齊了,共有戰船千二百艘,其中可載五百將士的大船百艘,可載二百將士的中船二百艘,可載百人的小船五百艘,餘為糧草船隻。”
“好!”無疆掃眾臣一眼,“諸位愛卿,陸師、舟師全到齊了,如何伐齊,還請諸位議一議!”略頓一下,眼睛瞄向上將軍賁成,“上將軍,你是主將,可先說說!”
“迴稟大王,”賁成拱手道,“微臣以為,我可兵分三路,一路正麵佯攻長城,吸引齊軍注意;另一路借道魯境,沿泰山南側秘密西插,繞過平陰長城,從長城背後由西而東,夾擊齊軍;另一路為舟師,從海路進攻,也繞過長城,由安陵附近淺灘登陸,由東向西夾擊齊軍,將齊三軍分割包圍於長城一線,迫其投降!”
“很好,”無疆點點頭,轉向阮應龍,“阮將軍,你是副將,也說說!”
阮應龍拱手說道:“迴稟大王,末將以為,對付齊人,當以舟師為主,陸師為輔!”
“哦?”無疆身體前傾,“請愛卿詳言!”
阮應龍侃侃言道:“齊有長城,居高臨下,易守難攻,且有重兵設防,是以末將讚成賁將軍所言,以佯攻為主。我舟師雄霸天下,齊幾無舟師可與我戰,而海岸綿長,防不勝防。大王請看,”隨手抓起一根木枝,在地上簡單畫出東萊半島的海岸線,手指渤海灣,“我舟師隻要繞過東萊半島,直插這兒,就是萊州灣,在濟水灣登陸,不消一日功夫,就可直插臨淄。齊軍大部分在南長城一線與我陸師對峙,臨淄必虛,我以實搗虛,戰必勝!”
無疆兩眼凝視阮應龍畫出的圖案,重重點頭:“嗯,愛卿所言有理。”望向倫奇、上大夫呂棕,沉思有頃,“賁愛卿主張以陸師為主,舟師為輔,兵分三路,前後夾擊齊長城,殲滅齊軍主力;阮愛卿主張以舟師為主,陸師為輔,由海路直逼臨淄,使齊人防不勝防。兩位愛卿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