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也是去不得。前番齊魏徐州相王,是他從中穿的線,結果相王不成,鬧出一場大戰,齊王戰敗,一口悶氣正自沒個撒處,此時去投奔,哪裏能有好果子吃?再說韓、趙,幾年來陳軫一力鼓動魏侯稱王,韓侯、趙侯早將他恨得牙齒癢癢的,此時斷不容他。不能容他的還不隻是趙、韓。縱使偏遠的燕國,也會對孟津之事記憶猶新,何況燕國夫人又是大周室公主姬雪,見到是他,還不將他一口吞掉?
陳軫思來想去,竟是無個去處。正自惶然,去往朝歌方向的大道上現出一輛軺車。軺車轔轔而來,在陳軫身邊戛然而止,車簾開啟,車窗後麵兩隻略顯渾濁的老眼眨也不眨地望過來,有頃,一張大嘴咧開,嘿嘿笑道:“馬上之人,可是魏王陛下的特使大人?”
陳軫打個驚愣,順眼望過去,卻無法看清來者何人,隻好在馬上抱拳道:“正是在下。先生是——”
陳軫的話音未落,一個光光的腦袋從車窗裏伸出,嘿嘿又是一笑:“特使大人的官職大了,自是認不出老朽。”
看到光頭,陳軫這才認出是稷下先生淳於髡,心頭一喜,翻身下馬,深揖一禮:“晚生陳軫見過淳於子!”
淳於髡見狀,亦放下車簾,從車上跳下,還禮道:“老朽見過特使大人!”
陳軫苦笑一聲,搖頭歎道:“唉,什麽特使大人,鳳凰落架不如雉,晚生眼下落架了,莫說是雉,連隻草雞也不如了!”
淳於髡似已知曉陳軫的境遇,嘿嘿笑道:“特使大人莫說此話,隻要是鳳凰,即使落架,也與草雞大不一樣喲!”
陳軫又是一聲長歎。
淳於髡嘿嘿再笑兩聲,語氣中加了些關切:“老朽從鄴城、朝歌一路走來,看到淨是緝捕特使大人的告示。老朽甚想知道,特使大人因為何事弄到這般田地?”
“唉,一言難盡呐!”
淳於髡笑道:“那就說它個十言百言,反正老朽有的是時間。”眼珠兒一轉,指著不遠處有株大樹,“老朽車中尚有一壇老酒、幾斤牛肉,我們因陋就簡,到那老樹下美美喝上幾爵,權為特使壓驚如何?”
陳軫在鬼穀中沒有混到飯吃,又走大半日,肚中早已饑餓,隻因心中惴惴,一時尚未顧及,聽淳於髡這麽一說,也就順勢說道:“淳於子有此盛情,晚生恭敬不如從命了。”
淳於髡從車上搬下酒壇,讓陳軫抱上,自己拿過兩隻銅爵和幾包牛肉,扭頭吩咐車夫將馬卸下,尋處好草地啃草。
淳於髡、陳軫走到大樹跟前,在樹蔭下盤腿坐了。陳軫倒滿兩爵,淳於髡從腰中取出佩刀,將牛肉切成小塊,遞給陳軫一塊,自己也紮一塊塞進口中,邊嚼邊說:“說吧,這個半日,老朽的兩隻耳朵交付你了。”
陳軫嚼過幾塊牛肉,連喝幾爵老酒,這才打開話匣子,將幾年前如何與龐涓結怨,又如何遭他陷害,被逼出逃一事備細講述一遍。陳、龐之間的恩怨過節經陳軫口中說出,自然成了另一番曲折。淳於髡細細聽完,點頭道:“看來,上卿此番遇到對手了。”
陳軫慨然歎道:“唉,這廝不過一個街頭混混,哪能想到他能成就今日,一戰成名不說,陛下對他更是言聽計從,將晚生的多年辛勞拋卻腦後,忘了個幹幹淨淨。龐涓得勢,與那朱威、白虎結成一夥,公報私仇,陷害晚生,晚生一人難敵六手,縱使渾身是口,此時也說不清了!”
淳於髡聽了,嘿嘿笑道:“江山代有賢才出,各領風騷三五年。上卿大人,你在魏國獨領風騷遠超五年,難道還不知足嗎?”
陳軫苦笑一聲:“淳於子真能說笑。什麽獨領風騷?晚生在魏,不過一個弄臣。前幾年,朝廷大權全在白圭手上,好不容易熬走白圭,這又來了個惠施。唉,晚生心中之苦,隻有晚生自己知曉。”
陳軫說得傷心,竟是落下淚來。抽噎一時,陳軫抹了把淚水,抬頭望著淳於髡,長歎一聲:“唉,想我陳軫,處處謹小慎微,時時努力精進,隻想在魏有所進取。十幾年如一日,一心隻知伺候陛下,不想一朝不慎,竟遭小人暗算。陛下明知晚生慘遭暗算,卻是毫不顧念前情,實在令人心寒!”
淳於髡非但未表同情,反而嘿嘿笑出兩聲:“上卿今日能看明白,也不算遲。人生浮華,無非功名利祿,食色享樂,忙忙碌碌,碌碌忙忙,數十年光景一過,憑他何人,也是個灰飛煙滅。不瞞上卿,淳於髡此生,既不獨仕一國,也不獨尊一君,因的便是看明白了這個。”
“晚生請淳於子指教!”
“常言道,狡兔三窟,奸鳥三巢,能女三嫁,策士三跑。你我策士便如鄉間媒婆,東家有求跑東家,西家有求跑西家,哪管什麽忠貞愛君之類渾話,隻要有吃有喝有玩有樂,活個逍遙自在就成。”
“淳於子所言甚是。隻是龐涓害我一家性命,此仇不可不報,還請淳於子幫我!”
“幫你?”淳於髡撲哧笑道,“我老朽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如何幫你?”
陳軫問道:“請問淳於子,此來宿胥口,可是要到魏國去的?”
淳於髡點頭道:“正是。前番適周,老朽於無意中為老燕公玉成一樁好事兒,老燕公感念老朽辛苦,挽留老朽在北國連住兩年,日日珍肴,夜夜笙歌,真也是逍遙自在。去歲仲秋,老朽玩得膩了,辭別燕公前往趙國,在邯鄲又住一年,這又玩得膩了,正欲再走,偏巧奉陽君兵敗朝歌,趙侯懼怕魏王報複,特地召見老朽,要老朽幫他跑一趟大梁,在魏王麵前美言幾句。老朽有幾年未去魏地了,又聽說惠施在那裏為相,甚想與他論辯名實,於是答應趙侯,替他跑一趟差事,不想在此遇到上卿。”
陳軫聽到此處,趕忙放下酒爵,改坐姿為跪姿,朝淳於髡連叩三隻響頭。
淳於髡驚道:“上卿大人,這……這……這是為何?”
陳軫拜畢,仍舊叩首於地,口中說道:“晚生欲求淳於子幫個大忙!”
淳於髡嗬嗬笑道:“幫忙好說!老朽草民一個,受不起大禮,上卿快快請起!”
陳軫起身,重新坐下,斟滿一爵,雙手捧給淳於髡:“晚生謝過淳於子!”
淳於髡又是一笑:“你請老朽幫忙,再拿老朽的酒來謝老朽,上卿倒會算計!”
陳軫聽出話音,忙從懷中摸出一塊乳白色的玉璧,小心解下,雙手捧至淳於髡麵前:“晚生走得倉皇,身上並無他物,隻有這塊隨身玉璧,雖不名貴,也值百金。晚生獻予淳於子,還請先生笑納!”
淳於髡接過玉璧,仔細看過,讚賞道:“嗬嗬嗬,是塊好玉,可博美人一笑了。聽聞上卿庫納萬金,珍寶無數,果是名不虛傳哪!”
陳軫歎道:“唉,晚生眼下已到這步田地,還說什麽金玉珠寶?”
淳於髡將玉璧放在手中,把玩有頃,抬頭問道:“說吧,你要老朽如何幫你?是要魏王殺掉龐涓嗎?”
“晚生不敢。不過,晚生訪得一人,可製龐涓。晚生想借淳於子之口,薦給魏王。”
淳於髡略顯驚訝:“哦,何人可製龐涓?”
“他的師兄孫賓。”
“孫賓現在何處?”
陳軫指指不遠處的山巒:“就在那片山林裏。不瞞淳於子,晚生剛從鬼穀出來。”
淳於髡望著遠處的山巒,輕聲歎道:“唉,鬼穀子真也是個怪物!憑他那身本事,到哪裏也能混個肚飽腸圓。他卻偏偏不幹,自願躲在那片林子裏受苦。”抬頭望向陳軫,“不過,老朽還是聽不明白。如果孫賓可製龐涓,上卿為何不將他薦給秦人或齊人,以齊、秦製魏,反而將他薦給魏王呢?”
陳軫陰陰一笑:“淳於子有所不知,如果晚生將孫賓薦給秦公或齊王,非但不製龐涓,反倒是在成全他。”
淳於髡驚問:“哦,此話怎講?”
“淳於子想想看,無論孫賓至秦也好,至齊也罷,必受秦公、齊王重用。秦、齊若得孫賓,必謀魏國。秦、齊謀魏,魏王豈不是更加離不開龐涓,更要重用他?兩國大戰,龐涓若勝孫賓,功莫大焉。若是戰敗身死,也是死於國難,名垂千古。”
淳於髡沉思有頃,點頭道:“嗯,上卿所言大是有理。”
“不瞞淳於子,晚生跟隨魏王多年,深知魏王為人。魏王昏聵無能,不識賢才,卻又剛愎自用,好大喜功。有此昏王,縱有眾賢,也不能相安為國。孫賓之才遠勝龐涓,兩人更是同習兵法。同朝為將,必有一爭。兩虎相爭,強者勝,如果不出意外,龐涓勢必受製於賓。晚生的今日,也必是龐涓的明日。隻待那時,晚生再去尋龐涓複仇,看他還能逃到哪兒?”
淳於髡掂掂玉璧,嗬嗬笑道:“聽上卿妙算,與那龐涓真還是一對妙人兒!不瞞上卿,若要老朽殺那龐涓,老朽隻能將這玉璧還你。若是隻將孫賓薦給魏王,老朽這就收下它了。”
淳於髡說完,將玉璧緩緩納入袖中。
陳軫思來想去,竟是無個去處。正自惶然,去往朝歌方向的大道上現出一輛軺車。軺車轔轔而來,在陳軫身邊戛然而止,車簾開啟,車窗後麵兩隻略顯渾濁的老眼眨也不眨地望過來,有頃,一張大嘴咧開,嘿嘿笑道:“馬上之人,可是魏王陛下的特使大人?”
陳軫打個驚愣,順眼望過去,卻無法看清來者何人,隻好在馬上抱拳道:“正是在下。先生是——”
陳軫的話音未落,一個光光的腦袋從車窗裏伸出,嘿嘿又是一笑:“特使大人的官職大了,自是認不出老朽。”
看到光頭,陳軫這才認出是稷下先生淳於髡,心頭一喜,翻身下馬,深揖一禮:“晚生陳軫見過淳於子!”
淳於髡見狀,亦放下車簾,從車上跳下,還禮道:“老朽見過特使大人!”
陳軫苦笑一聲,搖頭歎道:“唉,什麽特使大人,鳳凰落架不如雉,晚生眼下落架了,莫說是雉,連隻草雞也不如了!”
淳於髡似已知曉陳軫的境遇,嘿嘿笑道:“特使大人莫說此話,隻要是鳳凰,即使落架,也與草雞大不一樣喲!”
陳軫又是一聲長歎。
淳於髡嘿嘿再笑兩聲,語氣中加了些關切:“老朽從鄴城、朝歌一路走來,看到淨是緝捕特使大人的告示。老朽甚想知道,特使大人因為何事弄到這般田地?”
“唉,一言難盡呐!”
淳於髡笑道:“那就說它個十言百言,反正老朽有的是時間。”眼珠兒一轉,指著不遠處有株大樹,“老朽車中尚有一壇老酒、幾斤牛肉,我們因陋就簡,到那老樹下美美喝上幾爵,權為特使壓驚如何?”
陳軫在鬼穀中沒有混到飯吃,又走大半日,肚中早已饑餓,隻因心中惴惴,一時尚未顧及,聽淳於髡這麽一說,也就順勢說道:“淳於子有此盛情,晚生恭敬不如從命了。”
淳於髡從車上搬下酒壇,讓陳軫抱上,自己拿過兩隻銅爵和幾包牛肉,扭頭吩咐車夫將馬卸下,尋處好草地啃草。
淳於髡、陳軫走到大樹跟前,在樹蔭下盤腿坐了。陳軫倒滿兩爵,淳於髡從腰中取出佩刀,將牛肉切成小塊,遞給陳軫一塊,自己也紮一塊塞進口中,邊嚼邊說:“說吧,這個半日,老朽的兩隻耳朵交付你了。”
陳軫嚼過幾塊牛肉,連喝幾爵老酒,這才打開話匣子,將幾年前如何與龐涓結怨,又如何遭他陷害,被逼出逃一事備細講述一遍。陳、龐之間的恩怨過節經陳軫口中說出,自然成了另一番曲折。淳於髡細細聽完,點頭道:“看來,上卿此番遇到對手了。”
陳軫慨然歎道:“唉,這廝不過一個街頭混混,哪能想到他能成就今日,一戰成名不說,陛下對他更是言聽計從,將晚生的多年辛勞拋卻腦後,忘了個幹幹淨淨。龐涓得勢,與那朱威、白虎結成一夥,公報私仇,陷害晚生,晚生一人難敵六手,縱使渾身是口,此時也說不清了!”
淳於髡聽了,嘿嘿笑道:“江山代有賢才出,各領風騷三五年。上卿大人,你在魏國獨領風騷遠超五年,難道還不知足嗎?”
陳軫苦笑一聲:“淳於子真能說笑。什麽獨領風騷?晚生在魏,不過一個弄臣。前幾年,朝廷大權全在白圭手上,好不容易熬走白圭,這又來了個惠施。唉,晚生心中之苦,隻有晚生自己知曉。”
陳軫說得傷心,竟是落下淚來。抽噎一時,陳軫抹了把淚水,抬頭望著淳於髡,長歎一聲:“唉,想我陳軫,處處謹小慎微,時時努力精進,隻想在魏有所進取。十幾年如一日,一心隻知伺候陛下,不想一朝不慎,竟遭小人暗算。陛下明知晚生慘遭暗算,卻是毫不顧念前情,實在令人心寒!”
淳於髡非但未表同情,反而嘿嘿笑出兩聲:“上卿今日能看明白,也不算遲。人生浮華,無非功名利祿,食色享樂,忙忙碌碌,碌碌忙忙,數十年光景一過,憑他何人,也是個灰飛煙滅。不瞞上卿,淳於髡此生,既不獨仕一國,也不獨尊一君,因的便是看明白了這個。”
“晚生請淳於子指教!”
“常言道,狡兔三窟,奸鳥三巢,能女三嫁,策士三跑。你我策士便如鄉間媒婆,東家有求跑東家,西家有求跑西家,哪管什麽忠貞愛君之類渾話,隻要有吃有喝有玩有樂,活個逍遙自在就成。”
“淳於子所言甚是。隻是龐涓害我一家性命,此仇不可不報,還請淳於子幫我!”
“幫你?”淳於髡撲哧笑道,“我老朽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如何幫你?”
陳軫問道:“請問淳於子,此來宿胥口,可是要到魏國去的?”
淳於髡點頭道:“正是。前番適周,老朽於無意中為老燕公玉成一樁好事兒,老燕公感念老朽辛苦,挽留老朽在北國連住兩年,日日珍肴,夜夜笙歌,真也是逍遙自在。去歲仲秋,老朽玩得膩了,辭別燕公前往趙國,在邯鄲又住一年,這又玩得膩了,正欲再走,偏巧奉陽君兵敗朝歌,趙侯懼怕魏王報複,特地召見老朽,要老朽幫他跑一趟大梁,在魏王麵前美言幾句。老朽有幾年未去魏地了,又聽說惠施在那裏為相,甚想與他論辯名實,於是答應趙侯,替他跑一趟差事,不想在此遇到上卿。”
陳軫聽到此處,趕忙放下酒爵,改坐姿為跪姿,朝淳於髡連叩三隻響頭。
淳於髡驚道:“上卿大人,這……這……這是為何?”
陳軫拜畢,仍舊叩首於地,口中說道:“晚生欲求淳於子幫個大忙!”
淳於髡嗬嗬笑道:“幫忙好說!老朽草民一個,受不起大禮,上卿快快請起!”
陳軫起身,重新坐下,斟滿一爵,雙手捧給淳於髡:“晚生謝過淳於子!”
淳於髡又是一笑:“你請老朽幫忙,再拿老朽的酒來謝老朽,上卿倒會算計!”
陳軫聽出話音,忙從懷中摸出一塊乳白色的玉璧,小心解下,雙手捧至淳於髡麵前:“晚生走得倉皇,身上並無他物,隻有這塊隨身玉璧,雖不名貴,也值百金。晚生獻予淳於子,還請先生笑納!”
淳於髡接過玉璧,仔細看過,讚賞道:“嗬嗬嗬,是塊好玉,可博美人一笑了。聽聞上卿庫納萬金,珍寶無數,果是名不虛傳哪!”
陳軫歎道:“唉,晚生眼下已到這步田地,還說什麽金玉珠寶?”
淳於髡將玉璧放在手中,把玩有頃,抬頭問道:“說吧,你要老朽如何幫你?是要魏王殺掉龐涓嗎?”
“晚生不敢。不過,晚生訪得一人,可製龐涓。晚生想借淳於子之口,薦給魏王。”
淳於髡略顯驚訝:“哦,何人可製龐涓?”
“他的師兄孫賓。”
“孫賓現在何處?”
陳軫指指不遠處的山巒:“就在那片山林裏。不瞞淳於子,晚生剛從鬼穀出來。”
淳於髡望著遠處的山巒,輕聲歎道:“唉,鬼穀子真也是個怪物!憑他那身本事,到哪裏也能混個肚飽腸圓。他卻偏偏不幹,自願躲在那片林子裏受苦。”抬頭望向陳軫,“不過,老朽還是聽不明白。如果孫賓可製龐涓,上卿為何不將他薦給秦人或齊人,以齊、秦製魏,反而將他薦給魏王呢?”
陳軫陰陰一笑:“淳於子有所不知,如果晚生將孫賓薦給秦公或齊王,非但不製龐涓,反倒是在成全他。”
淳於髡驚問:“哦,此話怎講?”
“淳於子想想看,無論孫賓至秦也好,至齊也罷,必受秦公、齊王重用。秦、齊若得孫賓,必謀魏國。秦、齊謀魏,魏王豈不是更加離不開龐涓,更要重用他?兩國大戰,龐涓若勝孫賓,功莫大焉。若是戰敗身死,也是死於國難,名垂千古。”
淳於髡沉思有頃,點頭道:“嗯,上卿所言大是有理。”
“不瞞淳於子,晚生跟隨魏王多年,深知魏王為人。魏王昏聵無能,不識賢才,卻又剛愎自用,好大喜功。有此昏王,縱有眾賢,也不能相安為國。孫賓之才遠勝龐涓,兩人更是同習兵法。同朝為將,必有一爭。兩虎相爭,強者勝,如果不出意外,龐涓勢必受製於賓。晚生的今日,也必是龐涓的明日。隻待那時,晚生再去尋龐涓複仇,看他還能逃到哪兒?”
淳於髡掂掂玉璧,嗬嗬笑道:“聽上卿妙算,與那龐涓真還是一對妙人兒!不瞞上卿,若要老朽殺那龐涓,老朽隻能將這玉璧還你。若是隻將孫賓薦給魏王,老朽這就收下它了。”
淳於髡說完,將玉璧緩緩納入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