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多了,譬如說隨巢子前輩——”
“在下不是問的這個,”龐涓擺手打斷他,“在下是問,天下領兵打仗的將軍,你都服誰來著?”
孫賓略略一想,屈指說道:“齊國田忌、秦國公孫鞅、楚國昭陽和屈丐、魏國龍賈、趙國奉陽君、燕國子之、韓國申不害……”
“我說孫兄,”龐涓哈哈笑道,“你說的這些人,沒有一個是在下服的。你且說說,上麵這些人有何戰績值得一提?”
“這……”孫賓遲疑一下,“河西大戰,公孫鞅以弱勝強,一舉擊敗魏武卒二十萬,算不算戰績?”
“哈哈哈,”龐涓長笑數聲,“與公子卬這樣的熊包對陣,莫說是他,縱使昭陽、屈武、龍賈、田忌之輩,也能取勝。”
“要是這說,”孫賓摸摸頭皮,“在下就不知道了。敢問賢弟服誰來著?”
龐涓又飲一爵,望著水上倒映的粼粼月光,緩緩說道:“方今天下,在下真還找不出可服之人。若是連故人算上,在下倒是佩服一人,就是栽下此樹的吳起。”
“這個自然。”孫賓笑道,“吳將軍威震天下,無人不服。”
“聽說孫兄先祖孫武子號稱天下第一兵家,孫兄是何觀瞻?”
“聽我爺爺說,先祖用兵,善於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以數萬吳兵屢擊強楚,潰敵數十萬眾,讓在下甚是歎服。至於先祖是否天下第一兵家,在下不敢妄言。”
“在下有個臆想,孫兄你說,若是孫兄先祖孫武子與吳起將軍對陣,誰能取勝?”
孫賓略略一怔,笑道:“這是不可能的事。”
“假定是真的呢?”
孫賓沉思有頃:“先祖當勝。”
“哈哈哈哈,”龐涓再出幾聲長笑,“原來孫兄也會護短。好好好,孫武子是孫兄先祖,孫兄此說當在情理之中。”
“非在下護短,”孫賓辯道,“縱使孫武子不是在下先祖,在下也會這麽說。”
“哦?孫兄何以有此把握?”
“先祖用兵一生,從無敗績。”
龐涓又是一番暢笑:“我還以為是何緣由呢,原是這個。若論勝敗,吳起將軍並不遜色於孫兄先祖。據在下所知,吳起在魏魏強,在楚楚強。在魏之時,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和十二,無一敗績。西服秦,北卻趙,東掃齊,南禦楚,拓地千裏。至楚之後,更是東征西伐,拓地數千裏呢!”
“縱使均無敗績,也是不可比的。”
“為何不可比?”
“先祖著有天下第一兵書,卻不曾聽過吳起將軍有何著述。”
龐涓想起拜師那日鬼穀子確曾說過孫武子著有兵書之事,當下語塞。
“嗬嗬嗬,”孫賓舉起酒爵,笑道,“可比不可比,誰勝誰不勝,都不是實的,賢弟不必較真。來來來,你我共飲此酒如何?”
龐涓緩緩舉起酒爵,兩眼望向一渺河水,若有所思。
迴到鬼穀之後,龐涓心上多了一事,在鬼穀子的藏書洞裏東找西翻,連尋數日,果然覓不出有關吳起兵書的任何蹤跡。
一日午後,龐涓正自尋思此事,忽見鬼穀子漫步過來。
龐涓心中一動,趕忙迎上,叩拜於地:“弟子叩見先生。”
“龐涓,”鬼穀子止住他,“老朽已經說過,若無大事,不必行此大禮。你起來吧。”
龐涓卻不起身,再拜道:“先生,弟子有惑,欲求問先生。”
聽到此話,鬼穀子二話不說,在他麵前盤腿坐定,緩緩問道:“講吧,你有何惑?”
龐涓也改跪姿為坐姿,抬頭問道:“請問先生,孫武子本領如何?”
“當為千古名將。”
“魏將吳起呢?”
“也是千古名將。”
“既然都是千古名將,他們二人若在沙場相見,何人將占上風?”
鬼穀子幾乎未加遲疑:“孫武子將占上風。”
“哦,”龐涓震驚,“此是為何?”
“你要問的就是這個嗎?”鬼穀子似是不願做答,作勢欲起。
龐涓急道:“先生,弟子還有一問。”
鬼穀子重新坐定:“說吧。”
龐涓眼珠兒一轉:“聽說吳起將軍曾經著過一部兵書,可有此事?”
“你聽何人所說?”
“這……”龐涓眼珠子一轉,“弟子在安邑時,聽人謠傳的。”
“是的,”鬼穀子點頭道,“吳起也曾著過一書,就叫《吳起兵法》。”
龐涓隨口胡捏一個因由,竟然坐實了,不免驚喜交加,脫口而出:“太好了!先生見過此書嗎?”
“見過,”鬼穀子應道,“吳起生前與老朽有過一麵之交,老朽是以有幸一睹。”
“既有此書,弟子為何尋不出呢?”
“此書命運,與《孫子兵法》一般無二。吳起於晚年寫成此書,書成之後,吳起正欲獻給楚王,楚王突然駕崩。吳起擔心此書為奸人所得,親手將其焚毀。”
“在下不是問的這個,”龐涓擺手打斷他,“在下是問,天下領兵打仗的將軍,你都服誰來著?”
孫賓略略一想,屈指說道:“齊國田忌、秦國公孫鞅、楚國昭陽和屈丐、魏國龍賈、趙國奉陽君、燕國子之、韓國申不害……”
“我說孫兄,”龐涓哈哈笑道,“你說的這些人,沒有一個是在下服的。你且說說,上麵這些人有何戰績值得一提?”
“這……”孫賓遲疑一下,“河西大戰,公孫鞅以弱勝強,一舉擊敗魏武卒二十萬,算不算戰績?”
“哈哈哈,”龐涓長笑數聲,“與公子卬這樣的熊包對陣,莫說是他,縱使昭陽、屈武、龍賈、田忌之輩,也能取勝。”
“要是這說,”孫賓摸摸頭皮,“在下就不知道了。敢問賢弟服誰來著?”
龐涓又飲一爵,望著水上倒映的粼粼月光,緩緩說道:“方今天下,在下真還找不出可服之人。若是連故人算上,在下倒是佩服一人,就是栽下此樹的吳起。”
“這個自然。”孫賓笑道,“吳將軍威震天下,無人不服。”
“聽說孫兄先祖孫武子號稱天下第一兵家,孫兄是何觀瞻?”
“聽我爺爺說,先祖用兵,善於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以數萬吳兵屢擊強楚,潰敵數十萬眾,讓在下甚是歎服。至於先祖是否天下第一兵家,在下不敢妄言。”
“在下有個臆想,孫兄你說,若是孫兄先祖孫武子與吳起將軍對陣,誰能取勝?”
孫賓略略一怔,笑道:“這是不可能的事。”
“假定是真的呢?”
孫賓沉思有頃:“先祖當勝。”
“哈哈哈哈,”龐涓再出幾聲長笑,“原來孫兄也會護短。好好好,孫武子是孫兄先祖,孫兄此說當在情理之中。”
“非在下護短,”孫賓辯道,“縱使孫武子不是在下先祖,在下也會這麽說。”
“哦?孫兄何以有此把握?”
“先祖用兵一生,從無敗績。”
龐涓又是一番暢笑:“我還以為是何緣由呢,原是這個。若論勝敗,吳起將軍並不遜色於孫兄先祖。據在下所知,吳起在魏魏強,在楚楚強。在魏之時,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和十二,無一敗績。西服秦,北卻趙,東掃齊,南禦楚,拓地千裏。至楚之後,更是東征西伐,拓地數千裏呢!”
“縱使均無敗績,也是不可比的。”
“為何不可比?”
“先祖著有天下第一兵書,卻不曾聽過吳起將軍有何著述。”
龐涓想起拜師那日鬼穀子確曾說過孫武子著有兵書之事,當下語塞。
“嗬嗬嗬,”孫賓舉起酒爵,笑道,“可比不可比,誰勝誰不勝,都不是實的,賢弟不必較真。來來來,你我共飲此酒如何?”
龐涓緩緩舉起酒爵,兩眼望向一渺河水,若有所思。
迴到鬼穀之後,龐涓心上多了一事,在鬼穀子的藏書洞裏東找西翻,連尋數日,果然覓不出有關吳起兵書的任何蹤跡。
一日午後,龐涓正自尋思此事,忽見鬼穀子漫步過來。
龐涓心中一動,趕忙迎上,叩拜於地:“弟子叩見先生。”
“龐涓,”鬼穀子止住他,“老朽已經說過,若無大事,不必行此大禮。你起來吧。”
龐涓卻不起身,再拜道:“先生,弟子有惑,欲求問先生。”
聽到此話,鬼穀子二話不說,在他麵前盤腿坐定,緩緩問道:“講吧,你有何惑?”
龐涓也改跪姿為坐姿,抬頭問道:“請問先生,孫武子本領如何?”
“當為千古名將。”
“魏將吳起呢?”
“也是千古名將。”
“既然都是千古名將,他們二人若在沙場相見,何人將占上風?”
鬼穀子幾乎未加遲疑:“孫武子將占上風。”
“哦,”龐涓震驚,“此是為何?”
“你要問的就是這個嗎?”鬼穀子似是不願做答,作勢欲起。
龐涓急道:“先生,弟子還有一問。”
鬼穀子重新坐定:“說吧。”
龐涓眼珠兒一轉:“聽說吳起將軍曾經著過一部兵書,可有此事?”
“你聽何人所說?”
“這……”龐涓眼珠子一轉,“弟子在安邑時,聽人謠傳的。”
“是的,”鬼穀子點頭道,“吳起也曾著過一書,就叫《吳起兵法》。”
龐涓隨口胡捏一個因由,竟然坐實了,不免驚喜交加,脫口而出:“太好了!先生見過此書嗎?”
“見過,”鬼穀子應道,“吳起生前與老朽有過一麵之交,老朽是以有幸一睹。”
“既有此書,弟子為何尋不出呢?”
“此書命運,與《孫子兵法》一般無二。吳起於晚年寫成此書,書成之後,吳起正欲獻給楚王,楚王突然駕崩。吳起擔心此書為奸人所得,親手將其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