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巢子卻似胸有成竹,甚是開心地侃侃說道:“娘娘是天下蒼生的娘娘,自也是天下蒼生。娘娘眼下的處境,與天下蒼生的一般無二。天下猶如一堆亂麻,娘娘就是這堆亂麻的麻頭。隻要鬼穀先生去抽這根麻頭,再想脫身,怕就難哩!”
宋趼徹底明白了隨巢子的良苦用心,不無歎服地連連點頭。隨巢子迴頭又是一番眺望。直到望斷黑影,隨巢子才轉過身來,吩咐宋趼:“這樁事情告一段落,我們也該走了!”
宋趼遲疑一下:“還去洛陽嗎?”
“鬼穀子一去,洛陽就用不上我們了。”隨巢子頭前走去,似又迴到現實中,臉上浮出一絲愁雲,“這幾日不知怎的,總是夢到平陽。前番魏人屠城,平陽伏屍數萬,適逢酷暑,腐屍橫陳絕不是好事。萬一鬧起瘟病來,衛人豈不是雪上加霜?”
宋趼臉色一緊,急急跟上。
鬼穀子、童子二人不急不忙,搖搖晃晃,於第十二日迎黑時分趕到洛陽。眼見城門就在前麵,鬼穀子卻頓住步子,招唿道:“小子,天色晚了,咱得尋個地方過夜才是。”
童子眼珠子四下一掄,指著不遠處的一處房舍:“看,那裏有戶人家!”話音落處,扔下招幡,撒腿跑去,不一會兒飛奔迴來,老遠就不無興奮地招手道,“先生,快來,是個土廟,正好住人!”
鬼穀子拾起招幡,徑朝土廟走去。趕至廟門,鬼穀子抬頭一看,門楣上寫的是“軒轅廟”三字,門半掩著。童子敲門,無人應聲,推門探頭一看,院中亦無人。土廟甚是破舊,看那樣子,像是有些年頭了。鬼穀子審視有頃,抬腳跨進門檻,童子緊跟於後。
土廟沒有偏殿,隻有正殿三間,中無隔牆,甚是空蕩。殿中左右各有一根立柱,上架兩道大梁。正堂靠牆處坐著一尊泥塑,麵前擺著少許供品。毋須再說,泥塑當是軒轅帝了。
鬼穀子攜童子在軒轅帝前跪下,拜過三拜,迴身看時,童子大吃一驚,差點驚叫起來:左側立柱下,赫然一人勾頭盤腿坐在那兒。因天色蒼黑,加之毫無防備,童子一點也未注意到他,那人也似正在忙活什麽,並未理會兩個不速之客。
鬼穀子眯眼細看,左邊靠窗處鋪著幹草,上麵是一張破葦席,顯然,此人在此居住多日了。鬼穀子細觀此人,見他二十出頭,濃眉大眼,五官端正,天庭飽滿,氣正骨直,一身粗布衣裳難掩身上貴相,眼中一亮,微微點頭。
童子早已判斷了形勢,將招幡兒放在門後,尋到一把掃帚,徑至右側立柱下,靠東間窗下掃出一片地方,見廟門外麵有個草垛,亦去抱來幾捆幹草,鋪出兩個床鋪。鬼穀子在草鋪上緩緩盤腿坐下,眼角依舊瞄向那人。
童子忙活已畢,終是忍不住好奇,躡手躡腳地走近那人,在他前麵蹲下。天色幾乎黑定了,童子睜大眼睛方才看清,那人正用一把短刀聚精會神地雕刻一柄木劍,一個木製劍鞘和一把銼子擺在旁邊。
木劍本是兒童玩具,童子心裏癢癢的,看有一時,見他仍舊一言不發,一門心思隻在刻雕,終於忍耐不住,伸手去拿旁邊的劍鞘。
說時遲,那時快。那人陡然出手,迅速將劍鞘拿起,瞪他一眼,見到是個孩子,立時鬆懈下來,將劍鞘移至膝上,朝童子咧嘴一笑,算是致歉,依舊刻他的木劍。
那人的過激反應使童子大吃一驚。見他發笑,童子知他並無敵意,正欲問個明白,門外傳來腳步聲,不一會兒,有人敲門。童子開門,見是一個跟那人差不多高下、差不多相貌的小夥子。小夥子見到童子,似吃一驚,劈頭問道:“我二哥呢?”
童子愣了:“什麽二哥?”
“有人說他住在這兒,人呢?”
童子聽出是來尋人的,朝殿裏一指:“裏麵有個人,不知是否?”
小夥子幾步跨進殿裏,不無驚喜地叫道:“二哥,我在城裏尋你兩天了,迎黑才打聽出你住在這個廟裏!”
那人並未迴話,頭也不抬,依舊在雕木劍。
“二哥,阿大要你迴去。阿大說,這幾日莊稼長得快,田裏草多,忙不過來,定要尋你迴去。”
那人依舊在雕木劍。
“天要黑了,咱得快走,要趕二十多裏呢!”
那人依舊在雕木劍。
小夥子急了,苦口勸道:“二哥,你就死了這個心吧!阿大說了,富貴是好,可富貴不是咱莊稼人的!咱莊稼人是啥?是蒼頭百姓,生就下田幹活的命,咋能跟富貴人比?阿大還說,人家富貴人打小就習六藝,就讀詩,就知禮,可咱呢?打懂事起,就知道種地!”
小夥子一口一個阿大,那人聽得煩了,朝小夥子白了一眼,忽地起身,將銼子、短刀一忽拉全收起來,又將木劍小心翼翼地插入劍鞘,拔腿朝門外走去。
小夥子一愣,趕忙追出殿去。
童子趕到門口,見二人一前一後已是走遠,複迴殿裏,對鬼穀子笑道:“先生,山外果是怪人多,你看那人,都成大人了,還玩木劍。人家對他說話,他一句也不應。”
鬼穀子微微一笑,指著那人的葦席道:“席子是你的了,睡吧!”
洛陽南郊,井田裏,炎陽似火,天上並無一片雲。此時已交六月,從麥茬裏長出的秋莊稼綠油油的沒了腳跟。
穀田裏一溜兒排著起落不已的四張長鋤。排在左邊的是個年約五旬的壯漢,名喚蘇虎,依次挨著的是他的三個兒子。周人幹活也是長幼有序,緊挨他的漢子不足三十,是蘇虎長子蘇厲。在土廟裏刻木劍的怪人排在第三位,名叫蘇秦。敲門喊他的小夥子名叫蘇代,排在最後,此時看起來,似是稚氣剛脫,未入冠年。
這日老天特別整人,日頭越來越毒,風卻是一絲兒沒有。父子四人汗流如雨,八隻臂膀機械而有力地前後擺動。
身上依舊掛著木劍的蘇秦不知在想什麽,神情漸漸恍惚,一鋤下去,一片穀苗應聲倒地,自己卻渾然不覺。
蘇虎聽到聲音不對,斜眼瞥到,臉色頓時黑沉下來,徑直走到蘇秦身後,不無心疼地撿起穀苗,拿眼直瞪蘇秦。蘇秦卻似毫無感覺,又一鋤下去,幾棵穀苗再次倒地。
蘇虎越看越心疼,迴頭一瞄,蘇秦鋤過的一溜四行,隔三差五就有幾棵倒地的穀苗,幾株大草依舊直直地長在田裏。蘇虎越看越上火,彎腰撿起一把穀苗,幾步走到蘇秦前麵,啪地扔在他的鋤前,厲聲喝道:“蘇秦,你的魂丟到茅坑裏去了?你睜眼看看,草沒鋤掉,穀苗倒讓你鋤光了!”
蘇秦打個激靈,看一眼那把穀苗,忙拿袖子擦拭額上的汗水,一副恍然知錯的表情。蘇虎不好再說什麽,瞪他一眼,扭身走迴,朝鋤把上極其誇張地呸呸連吐兩口,繼續鋤地。
蘇秦迴過神來,也忙拿起鋤頭。
沒鋤幾下,二裏開外的官道上突然塵土飛揚。蘇秦抬眼望去,一輛駟馬軺車急馳而過。軺車後麵,另有十幾騎護衛,看那勢頭,軺車裏的人職爵不低,起碼也在大夫之上。
蘇秦的嗓子眼兒裏動了一下,兩隻眼睛直直盯在煙塵前麵的那輛軺車上。
蘇代見狀,也停住鋤頭,指著軺車問蘇秦道:“二哥,你懂得多,車上那人是個大夫呢,還是個上卿?”
蘇秦似乎沒有聽見,隻將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盯官道。
蘇代咂吧兩下嘴巴,又要問話,瞥到蘇虎正在臉色陰沉地望過來,趕忙低頭鋤草。蘇秦卻無覺察,依舊手拄鋤把,兩眼癡癡地凝視官道。
蘇虎臉色紅漲,目光直射蘇秦,嗓子眼裏咕嚕幾聲,幾欲破口責斥,又強自忍住。
軺車漸漸遠去,飛揚的塵土也消散了。蘇秦悵然若失,輕歎一聲,方才意識到自己下巴正在拄著鋤把,趕忙低頭鋤草。
剛鋤一時,從相反方向又來一隊人馬,打頭的竟是兩輛駟馬軺車,後麵的護騎更多,前唿後擁。遠遠聽見馬蹄得得,車輪滾滾,飛揚的塵土更見壯觀。
蘇秦的興致自也更見高漲,兩眼一刻不停地凝視官道,右手食指一下接一下地點下去,嘴唇不斷掀動,似在默數車後護衛的數量。幾行汗水從額頭流下,眼看就要流到眼眶邊上,他也顧不上擦拭。
蘇虎的臉色已近鐵青,喘氣越來越粗。蘇代、蘇厲相視一眼,知道雷霆之怒就要爆發,皆現驚慌之色。唯蘇秦不知不覺,仍舊沉浸在官道上的喧囂之中。
蘇虎的嗓眼一番咕嚕,終於喝出幾句:“看看看,有啥看頭?不就是幾個達官貴人嗎?從小看到大,還沒看夠?”
蘇秦打了個哆嗦,這才注意到狂怒的父親,趕忙低頭鋤草。
宋趼徹底明白了隨巢子的良苦用心,不無歎服地連連點頭。隨巢子迴頭又是一番眺望。直到望斷黑影,隨巢子才轉過身來,吩咐宋趼:“這樁事情告一段落,我們也該走了!”
宋趼遲疑一下:“還去洛陽嗎?”
“鬼穀子一去,洛陽就用不上我們了。”隨巢子頭前走去,似又迴到現實中,臉上浮出一絲愁雲,“這幾日不知怎的,總是夢到平陽。前番魏人屠城,平陽伏屍數萬,適逢酷暑,腐屍橫陳絕不是好事。萬一鬧起瘟病來,衛人豈不是雪上加霜?”
宋趼臉色一緊,急急跟上。
鬼穀子、童子二人不急不忙,搖搖晃晃,於第十二日迎黑時分趕到洛陽。眼見城門就在前麵,鬼穀子卻頓住步子,招唿道:“小子,天色晚了,咱得尋個地方過夜才是。”
童子眼珠子四下一掄,指著不遠處的一處房舍:“看,那裏有戶人家!”話音落處,扔下招幡,撒腿跑去,不一會兒飛奔迴來,老遠就不無興奮地招手道,“先生,快來,是個土廟,正好住人!”
鬼穀子拾起招幡,徑朝土廟走去。趕至廟門,鬼穀子抬頭一看,門楣上寫的是“軒轅廟”三字,門半掩著。童子敲門,無人應聲,推門探頭一看,院中亦無人。土廟甚是破舊,看那樣子,像是有些年頭了。鬼穀子審視有頃,抬腳跨進門檻,童子緊跟於後。
土廟沒有偏殿,隻有正殿三間,中無隔牆,甚是空蕩。殿中左右各有一根立柱,上架兩道大梁。正堂靠牆處坐著一尊泥塑,麵前擺著少許供品。毋須再說,泥塑當是軒轅帝了。
鬼穀子攜童子在軒轅帝前跪下,拜過三拜,迴身看時,童子大吃一驚,差點驚叫起來:左側立柱下,赫然一人勾頭盤腿坐在那兒。因天色蒼黑,加之毫無防備,童子一點也未注意到他,那人也似正在忙活什麽,並未理會兩個不速之客。
鬼穀子眯眼細看,左邊靠窗處鋪著幹草,上麵是一張破葦席,顯然,此人在此居住多日了。鬼穀子細觀此人,見他二十出頭,濃眉大眼,五官端正,天庭飽滿,氣正骨直,一身粗布衣裳難掩身上貴相,眼中一亮,微微點頭。
童子早已判斷了形勢,將招幡兒放在門後,尋到一把掃帚,徑至右側立柱下,靠東間窗下掃出一片地方,見廟門外麵有個草垛,亦去抱來幾捆幹草,鋪出兩個床鋪。鬼穀子在草鋪上緩緩盤腿坐下,眼角依舊瞄向那人。
童子忙活已畢,終是忍不住好奇,躡手躡腳地走近那人,在他前麵蹲下。天色幾乎黑定了,童子睜大眼睛方才看清,那人正用一把短刀聚精會神地雕刻一柄木劍,一個木製劍鞘和一把銼子擺在旁邊。
木劍本是兒童玩具,童子心裏癢癢的,看有一時,見他仍舊一言不發,一門心思隻在刻雕,終於忍耐不住,伸手去拿旁邊的劍鞘。
說時遲,那時快。那人陡然出手,迅速將劍鞘拿起,瞪他一眼,見到是個孩子,立時鬆懈下來,將劍鞘移至膝上,朝童子咧嘴一笑,算是致歉,依舊刻他的木劍。
那人的過激反應使童子大吃一驚。見他發笑,童子知他並無敵意,正欲問個明白,門外傳來腳步聲,不一會兒,有人敲門。童子開門,見是一個跟那人差不多高下、差不多相貌的小夥子。小夥子見到童子,似吃一驚,劈頭問道:“我二哥呢?”
童子愣了:“什麽二哥?”
“有人說他住在這兒,人呢?”
童子聽出是來尋人的,朝殿裏一指:“裏麵有個人,不知是否?”
小夥子幾步跨進殿裏,不無驚喜地叫道:“二哥,我在城裏尋你兩天了,迎黑才打聽出你住在這個廟裏!”
那人並未迴話,頭也不抬,依舊在雕木劍。
“二哥,阿大要你迴去。阿大說,這幾日莊稼長得快,田裏草多,忙不過來,定要尋你迴去。”
那人依舊在雕木劍。
“天要黑了,咱得快走,要趕二十多裏呢!”
那人依舊在雕木劍。
小夥子急了,苦口勸道:“二哥,你就死了這個心吧!阿大說了,富貴是好,可富貴不是咱莊稼人的!咱莊稼人是啥?是蒼頭百姓,生就下田幹活的命,咋能跟富貴人比?阿大還說,人家富貴人打小就習六藝,就讀詩,就知禮,可咱呢?打懂事起,就知道種地!”
小夥子一口一個阿大,那人聽得煩了,朝小夥子白了一眼,忽地起身,將銼子、短刀一忽拉全收起來,又將木劍小心翼翼地插入劍鞘,拔腿朝門外走去。
小夥子一愣,趕忙追出殿去。
童子趕到門口,見二人一前一後已是走遠,複迴殿裏,對鬼穀子笑道:“先生,山外果是怪人多,你看那人,都成大人了,還玩木劍。人家對他說話,他一句也不應。”
鬼穀子微微一笑,指著那人的葦席道:“席子是你的了,睡吧!”
洛陽南郊,井田裏,炎陽似火,天上並無一片雲。此時已交六月,從麥茬裏長出的秋莊稼綠油油的沒了腳跟。
穀田裏一溜兒排著起落不已的四張長鋤。排在左邊的是個年約五旬的壯漢,名喚蘇虎,依次挨著的是他的三個兒子。周人幹活也是長幼有序,緊挨他的漢子不足三十,是蘇虎長子蘇厲。在土廟裏刻木劍的怪人排在第三位,名叫蘇秦。敲門喊他的小夥子名叫蘇代,排在最後,此時看起來,似是稚氣剛脫,未入冠年。
這日老天特別整人,日頭越來越毒,風卻是一絲兒沒有。父子四人汗流如雨,八隻臂膀機械而有力地前後擺動。
身上依舊掛著木劍的蘇秦不知在想什麽,神情漸漸恍惚,一鋤下去,一片穀苗應聲倒地,自己卻渾然不覺。
蘇虎聽到聲音不對,斜眼瞥到,臉色頓時黑沉下來,徑直走到蘇秦身後,不無心疼地撿起穀苗,拿眼直瞪蘇秦。蘇秦卻似毫無感覺,又一鋤下去,幾棵穀苗再次倒地。
蘇虎越看越心疼,迴頭一瞄,蘇秦鋤過的一溜四行,隔三差五就有幾棵倒地的穀苗,幾株大草依舊直直地長在田裏。蘇虎越看越上火,彎腰撿起一把穀苗,幾步走到蘇秦前麵,啪地扔在他的鋤前,厲聲喝道:“蘇秦,你的魂丟到茅坑裏去了?你睜眼看看,草沒鋤掉,穀苗倒讓你鋤光了!”
蘇秦打個激靈,看一眼那把穀苗,忙拿袖子擦拭額上的汗水,一副恍然知錯的表情。蘇虎不好再說什麽,瞪他一眼,扭身走迴,朝鋤把上極其誇張地呸呸連吐兩口,繼續鋤地。
蘇秦迴過神來,也忙拿起鋤頭。
沒鋤幾下,二裏開外的官道上突然塵土飛揚。蘇秦抬眼望去,一輛駟馬軺車急馳而過。軺車後麵,另有十幾騎護衛,看那勢頭,軺車裏的人職爵不低,起碼也在大夫之上。
蘇秦的嗓子眼兒裏動了一下,兩隻眼睛直直盯在煙塵前麵的那輛軺車上。
蘇代見狀,也停住鋤頭,指著軺車問蘇秦道:“二哥,你懂得多,車上那人是個大夫呢,還是個上卿?”
蘇秦似乎沒有聽見,隻將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盯官道。
蘇代咂吧兩下嘴巴,又要問話,瞥到蘇虎正在臉色陰沉地望過來,趕忙低頭鋤草。蘇秦卻無覺察,依舊手拄鋤把,兩眼癡癡地凝視官道。
蘇虎臉色紅漲,目光直射蘇秦,嗓子眼裏咕嚕幾聲,幾欲破口責斥,又強自忍住。
軺車漸漸遠去,飛揚的塵土也消散了。蘇秦悵然若失,輕歎一聲,方才意識到自己下巴正在拄著鋤把,趕忙低頭鋤草。
剛鋤一時,從相反方向又來一隊人馬,打頭的竟是兩輛駟馬軺車,後麵的護騎更多,前唿後擁。遠遠聽見馬蹄得得,車輪滾滾,飛揚的塵土更見壯觀。
蘇秦的興致自也更見高漲,兩眼一刻不停地凝視官道,右手食指一下接一下地點下去,嘴唇不斷掀動,似在默數車後護衛的數量。幾行汗水從額頭流下,眼看就要流到眼眶邊上,他也顧不上擦拭。
蘇虎的臉色已近鐵青,喘氣越來越粗。蘇代、蘇厲相視一眼,知道雷霆之怒就要爆發,皆現驚慌之色。唯蘇秦不知不覺,仍舊沉浸在官道上的喧囂之中。
蘇虎的嗓眼一番咕嚕,終於喝出幾句:“看看看,有啥看頭?不就是幾個達官貴人嗎?從小看到大,還沒看夠?”
蘇秦打了個哆嗦,這才注意到狂怒的父親,趕忙低頭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