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樂場


    埃隆·馬斯克的童年在南非度過,他經受過切膚之痛,也學會了如何在痛苦中生存。


    《蠅王》是威廉·戈爾丁出版於1954年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一群被困在荒島上的兒童在完全沒有成人的引導下如何建立起一個脆弱的文明體係,最終由於人類內心的黑暗麵,這個文明體係無可避免地被野蠻與暴力取替。——譯者注 1磅≈0.453 6千克。——譯者注 12歲那年,他乘大巴來到一個名叫“野外學校”(veldskool)的野外生存營地。在他的記憶裏,“它就像《蠅王》 故事的現實版本”。每個孩子隻能分到一點點食物和水,這裏允許他們為了爭奪生存物資大打出手,甚至鼓勵他們這麽做。他的弟弟金博爾說:“欺淩在這裏被視作一種美德。”大孩子們很快就開始暴揍小家夥的臉,然後奪走他們的東西。埃隆身材矮小,木訥呆滯,結果被人打了兩次。最後他瘦了10磅 。


    臨近開營第一周周末的時候,男孩們被分成兩組,輔導員要求他們相互攻擊。馬斯克迴憶說:“這太瘋狂了。你隻要經曆過,一輩子都忘不了。”每隔幾年,就會有一個孩子死在這裏。輔導員會把這種案例當成反麵教材,他們會說:“別像去年掛掉的那個笨蛋一樣蠢,也別當個懦弱的小傻瓜。”


    1英尺=0.304 8米。——譯者注 埃隆第二次去野外學校時,即將年滿16歲。他身高激增到6英尺 ,體格也強壯了不少,身材像一頭熊,還學了一點兒柔道。這一次,野外學校不再是他的噩夢。埃隆說:“那時我開始意識到,如果有人欺負我,我可以一拳打中他們的鼻子,這樣他們就再也不敢欺負我了。他們可能會把我打得屁滾尿流,但如果我狠狠地打中他們的鼻子,他們以後就不敢再來找我了。”


    20世紀80年代的南非充斥著暴力活動,機槍掃射和持刀行兇都是家常便飯。有一次,埃隆和金博爾下了火車,要去參加一場反種族隔離音樂會,他們踩過一攤血,旁邊是一具頭上插著一把刀的屍體。那天晚上每走一步,糊在他們運動鞋鞋底的血都會發出黏膩的聲音。


    馬斯克家養了幾隻德國牧羊犬,經過訓練後,它們會攻擊所有從他家旁邊跑過的人。埃隆6歲在車道上奔跑時,他最愛的一隻狗襲擊了他,對準他的後背狠狠咬了一口。在急診室裏,醫生們正準備給他縫合傷口,他卻拒絕接受治療,除非大人們答應他不會懲罰這隻狗。“你們不會殺了它的,對不對?”埃隆問。大人們發誓說不會。在講述這個故事時,埃隆停頓了一下,眼神空洞地愣了很久,他說:“他們還是把它打死了。”


    埃隆最痛苦的經曆發生在學校裏。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是班裏年紀最小、個頭最矮的學生,也很難搞清楚人情世故那一套。對他來說,共情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他沒有取悅別人的欲望,也沒有這種本能。結果小混混經常盯上他,朝他的臉揮拳頭。他說:“你要是沒被人打過鼻子,你就不知道這種欺淩會對你的一生造成怎樣的影響。”


    一天清晨,在校園集會上,一個男生正在和一幫朋友玩鬧,撞到了埃隆。埃隆一把把他推了迴去,雙方發生了口角。這個男生和他的朋友們在休息時間找到了埃隆,發現他正在吃三明治。他們從他身後靠近,踢了他的腦袋,還把他推下了水泥台階。當時和埃隆坐在一起的金博爾迴憶:“他們騎在他身上,不停地毆打他,踢他的頭。打完以後,我甚至認不出他的臉。那就是個腫脹的肉球,幾乎看不到他的眼睛。”隨後埃隆被送往醫院,一周都無法上學。幾十年後,他還在接受矯正手術,以修複鼻子內部的組織。


    但同他的父親埃羅爾·馬斯克給他造成的情感創傷相比,這些傷痛都微不足道。埃羅爾·馬斯克是一名工程師、一個無賴、一個富有魅力的幻想家,他的這些特質至今仍困擾著埃隆。在校園欺淩事件發生後,埃羅爾站在了施暴者那邊,他說:“那個孩子的父親剛剛自殺了,埃隆還說人家蠢,埃隆總喜歡說別人蠢。我怎麽能責怪那個孩子呢?”


    埃隆從醫院迴家時,父親狠狠斥責了他一頓,埃隆迴憶:“我站了一個小時,他衝我大喊大叫,說我是個白癡,說我一無是處。”金博爾不得不旁觀了這一幕,他說這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記憶。金博爾說:“我父親情緒失控了,可以說是勃然大怒,類似的場景我們見得太多了。他對我們哥倆毫無同情心。”


    埃隆和金博爾再也不同父親說話了。他們都表示,父親說埃隆挑起了整件事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那個肇事者最終因為這件事被送進了少年犯管教所。他們說,父親的謊言反複無常,他經常編造各種穿插著虛構情節的故事,有時這些情節是蓄意編排的,有時則純粹是他的妄想。他們都說他有雙重人格,前一分鍾還和藹可親,後一分鍾就會開始持續一個多小時的無情謾罵。每次長篇大論結束時,父親都會告訴埃隆他有多可悲。埃隆隻能站在那裏,不能離開。“這是精神上的折磨。”埃隆說完,停頓了很長時間,微微有些哽咽,“他總能讓情況變得惡劣不堪。”


    我給埃羅爾打電話時,他跟我聊了近三個小時。在接下來的兩年裏,我們定期通話、發信息。他總是迫不及待地向我描述他帶給孩子們的好東西,還把相關的照片發給我——說明至少在他事業發展良好的時期,他是這樣做的。他一度擁有一輛勞斯萊斯,也跟孩子們在野外搭建過一座小屋,還從讚比亞一個礦主那兒得到天然的祖母綠,然後賣給珠寶商,一直到這樁生意倒閉關門。


    但埃羅爾也承認,他希望孩子們在體格和人格上都能強壯起來。“他們和我在一起,讓他們更能適應野外學校,”他還補充說,暴力隻是他們在南非學到的一部分,“兩個人放倒你,另一個人拿木頭砸你的臉,諸如此類。新生入學第一天就得跟學校裏的暴徒搏鬥。”埃羅爾自豪地承認,他以街頭黑幫式的管理風格對他的孩子們實行了“極其嚴厲的獨裁統治”。他還特別補充說:“埃隆後來也把同樣嚴苛的獨裁風格搬到了自己同他人的關係中。”


    “逆境塑造了我”


    作者在這裏既引用了《星球大戰》的典故,又指馬斯克的spacex登陸火星等活動本身就是一場“星球大戰”。——譯者注 達斯·維達是電影《星球大戰》裏的重要人物,帶有悲劇與矛盾色彩,因身心俱毀而墮入原力的黑暗麵。——譯者注 “有人曾說,每個男人的一生都在努力滿足父親的期望,或者彌補父親犯下的錯誤,”貝拉克·奧巴馬在迴憶錄中這樣寫道,“我想這或許可以解釋我的軟肋來自何處。”以埃隆·馬斯克為例,盡管他無數次地嚐試在生理和心理上擺脫父親的陰影,但父親對他的精神影響仍將持續存在。他的情緒會在晴空萬裏和暗無天日之間、在激情四射和麻木愚鈍之間、在冷漠疏遠和真情流露之間循環往複,偶爾還會陷入那種雙重人格的“惡魔模式”,讓他身邊的人感到害怕。不過有一點他倒不像埃羅爾,他會照顧孩子。但在其他方麵,他的行為背後蘊藏了一種危險,需要他不斷抵製。正如梅耶所說:“他可能會變成他父親那樣。”這是所有神話中最能引起人們共鳴的經典台詞之一。令人好奇的是,這位在“星球大戰”中激流勇進的英雄 ,在展開他如史詩般浩蕩的人生追求過程中,到底需要在多大程度上與原力的黑暗麵展開較量,來驅除他父親如達斯·維達 般遺留下來的心魔?


    埃隆的第一任妻子賈絲廷說:“我覺得一個人像他那樣在南非度過童年,就必須在某種程度上對他人關上心門。”在他的10個孩子中,賈絲廷是其中5個孩子的母親。“如果你父親總是叫你傻瓜和白癡,也許你唯一的迴應方式就是閉上心門。因為即便打開了一個情感維度,你也沒有駕馭情感的工具。”這樣做可能會讓他變得冷酷無情,但也使他成為敢於冒險的創新者。賈絲廷說:“他學會了消除恐懼。如果你屏蔽了恐懼心理,那麽也許你也得屏蔽其他情感,比如快樂或同理心。”


    童年噩夢的點點滴滴,讓他變得厭惡滿足於當下。“我隻是覺得他不知道如何去享受成功,欣賞鳥語花香。”他另外三個孩子的母親、藝術家克萊爾·鮑徹(藝名“格萊姆斯”)這樣說道,“我認為童年帶給他最深刻的製約就是:生活即痛苦。”埃隆對此表示同意,他說:“逆境塑造了我,我的痛苦閾值變得非常高。”


    2008年,埃隆的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火箭在前三次發射過程中接連爆炸,特斯拉也即將破產,這是他生命中地獄般的至暗時期。那時他會在痛苦的劇烈扭動中驚醒。後來成為他第二任妻子的妲露拉·萊莉迴憶說,埃隆會向她講述他父親講過的駭人聽聞的事情。妲露拉說:“我聽他說過跟他父親一模一樣的話,這些經曆對他的人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他迴憶起這些時,他會出神,你很難透過他那雙鋼鐵色的眼睛看出他到底在想些什麽。“我認為他沒有意識到這些對他的影響,因為他以為這都隻是童年時發生的事情,”妲露拉說,“但他保留了孩童般的那一麵,是沒有發育成熟的一麵。在他的內心深處,他仍然是一個孩子——一個站在他父親麵前的孩子。”


    如果跳出原生家庭這口熔爐,你會發現埃隆發展出了一種氣場,讓他有時看起來像個外星人——他的火星任務仿佛是對於重返家園的渴望,而他打造人形機器人的願望似乎又在表達著一種對親密情感關係的心理訴求。如果他扯掉襯衫,你發現他沒有肚臍,你也不應該感到驚訝,因為他本來就不像地球人。但他的童年又浸透著人性,一個堅強而又脆弱的男孩決然地踏上了一場史詩般的遠征。


    有一種狂熱掩蓋了他的笨拙,而這種笨拙又緊緊包裹住他的狂熱。這樣一個靈魂塞進這樣一具肉身裏,讓他有一點兒不自在,他是個運動員一樣的大塊頭,走起路來像一頭肩負使命的大熊,跳起舞來就像戲仿機器人。帶著先知般的信念,他會宣講塑造人類意識、探究宇宙、拯救地球的必要性。一開始,我以為這主要是在塑造人設,就像一個經常讀《銀河係搭車客指南》的大男孩在演講和播客裏用宏大的夢想來激勵團隊。但隨著我跟他打交道越來越多,我越來越相信使命感是推著他前進的動力之一。當其他企業家還在努力形成世界觀時,他已經形成了宇宙觀。


    他的遺傳、教養和心智讓他有時既冷酷又衝動,這也賦予他麵對極高風險的耐受能力。他可以冷靜地計算風險,也可以狂熱地擁抱風險。“埃隆是為了冒險而冒險,”在paypal創業早期就成為埃隆合夥人的彼得·蒂爾表示,“他似乎就是很享受,有時候甚至會上癮。”


    在颶風來臨時,他是最興奮的人之一。安德魯·傑克遜曾經說:“我為暴風驟雨而生,風平浪靜不適合我。”埃隆也是如此。動蕩的環境和劇烈的衝突對他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有時他甚至渴望這些東西,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那些他努力維持卻未能持久的戀愛關係中。在麵臨重大危機、最後期限和事業轉折時,他披荊斬棘、激流勇進。每當麵對艱巨的挑戰,緊張感常常讓他夜不能寐,甚至嘔吐不止。但這些都是他賴以為生的養分。“戲劇性是他人生中的最佳伴侶,”金博爾說,“離開這個他活不下去,他可以為之生、為之死。”


    當年我在采訪報道史蒂夫·喬布斯時,他的搭檔斯蒂夫·沃茲尼亞克說:“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他有必要這麽刻薄、這麽粗暴無情、這麽沉湎於戲劇性衝突嗎?”在我的報道行將結束時,我把這個問題又拋給了沃茲尼亞克。他說如果由他來管理蘋果公司,他會待人更友善一些,他會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公司的每個人,更不會突然解雇員工。然後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但那樣的話,我們可能永遠不會做出麥金塔計算機。”所以那個關於埃隆·馬斯克的問題也是這樣:如果他能更放鬆一點兒,更可親一點兒,他還會是那個要把我們送上火星、送往電動車未來世界的人嗎?


    2022年年初,也就是在spacex成功發射了31顆衛星、特斯拉賣出了近100萬輛電動車、埃隆成為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一年後,對於自己一再挑起戲劇性衝突的背後動機,他略帶感傷地談起了他的反思。“我需要改變我的思維模式,不能一直處於危機戰備狀態,”他告訴我,“我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了大概14年,或者說我人生的大部分時間。”


    這更像是一個自怨自艾的評價,而不是在表達新年新氣象的決心。他一邊做出了這些反思和保證,一邊還在秘密買入推特的股票。眾所周知,推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終極的遊樂場。那年4月,他在露水情人、女演員娜塔莎·巴塞特的陪同下,到他的人生導師、甲骨文創始人拉裏·埃裏森在夏威夷的家裏難得地度了個假。推特曾向他提供了一個董事會席位,但經過那個周末,他覺得這還不夠,因為他的本性就是要獲得完全控製權。所以他決定,盡管有人不歡迎他,他還是要出價,拿下推特100%的股權。隨後他飛往溫哥華與格萊姆斯會麵。他在那裏玩了一款新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艾爾登法環》,一直玩到清晨5點。剛打完遊戲,他就立馬“扣動扳機”,開啟了收購推特的計劃。“我提出了報價。”他宣布道。


    “操場”與“遊樂場”的英文同為“yground”。——譯者注 這些年來,每當他身處絕境或感受到威脅時,他就會迴想起在操場上被欺淩的恐怖經曆。現在他有機會坐擁整個操場 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埃隆·馬斯克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沃爾特·艾薩克森並收藏埃隆·馬斯克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