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那確實是很驚喜。


    但渦扇10早在大概三年前就進行過空中台測試。


    至於這架760號試驗平台,隻有等後麵的新型號才能用上了。


    所以,常浩南在黃炳辛的帶領下在飛機周圍看了看,便準備離開。


    “不到機艙裏麵去看看?”


    後者詢問道。


    常浩南猶豫了一下:


    “算了,以後有的是時間,現在還是先去開定型鑒定工作會吧……”


    閻良作為華夏唯一的國家級鑒定試飛機構,所有涉及到航空的產品,都需要到這裏至少過一遍流程。


    前些年項目少的時候還好,最近隨著航空工業係統整出來的活越來越多,各種設施設備的排期就變得有些緊張。


    甚至包括會議室。


    有時候甚至一天要排三場。


    因此,最好還是不要耽誤時間。


    ……


    雖然航空兵部隊和航空工業係統之間的曆史和現實關係頗為複雜,但至少在項目層麵上,雙方仍然分別是甲方和乙方的身份。


    而設計定型鑒定,其實說穿了,就相當於甲方對乙方產品的性能進行全方位的考核,以驗證其是否具備當初立項時所承諾的性能。


    幹過乙方的都知道,在把成品交給甲方之前,自己肯定都是要先按照同等標準,甚至更嚴格的標準先測一遍的。


    渦扇10也是同理。


    所以,定型鑒定過程涉及到的科目,其實在研發過程中基本都已經做過。


    隻不過這一次,主導者從航空動力係統的技術人員變成了總裝備部派來的代表。


    當然,整個項目周期中涉及到的測試內容成千上萬,也不是都要重複進行——


    比如發動機基礎性能、推力瞬變、穩態和過渡態功能、進氣畸變、空中起動、通斷加力和風車旋轉這一套八個大項、約70個小項、幾千個試驗點的基礎測試組合。


    這些要是全都再來一遍,那往後一年功夫就不用幹別的了。


    因此在之前廠方進行測試時,軍代表就已經深度參與其中。


    隻要走個行政流程,把當時的結果做個認定就行。


    從這個角度上講,其實設計定型鑒定,並不是從前一天,而是從立項那天就已經開始了。


    總之,盡管測試過程需要常浩南全程跟蹤,但其實並沒有太多具體工作要他經手。


    更多還是起到一個統籌協調,以及心理上定海神針的作用。


    再者說,渦扇10的研發過程堪稱一帆風順,這一點,所有參與到其中的人都是有所感受的。


    所以這場工作會議,總體的氣氛倒是頗為輕鬆。


    而且也沒有像大多數同類型會議那樣,一拖就是幾個小時起步。


    最後,隻有包括常浩南和海誼德,以及幾名總裝備部代表多留了一會,作為苦逼的簽字機器。


    “我覺得我今天簽的字,比過去一年加起來都多。”


    常浩南把鋼筆放下,一邊揉著酸痛的手腕,一邊看著旁邊那一摞足有二十公分高的文件吐槽道。


    旁邊的海誼德在這方麵顯然老道得多:


    “簽多了就習慣了。”


    “感覺需要找時間去弄個印章了……應該是可以等同於簽名的吧?”


    “倒是沒人說過不行,但我們好像一般還是習慣直接簽字。”


    “怎麽說呢,用印章會給人一種……”


    說到這裏,海誼德稍微停頓,組織了一下語言:


    “給人一種你字寫得很差,以至於見不得人的感覺。”


    “這我倒是不在乎……”


    說話間,幾人已經把桌上的文件整理好,緊接著在雙方的共同見證下,裝進專門的檔案袋,最後貼好封條。


    而與此同時,開下一場會的人也已經陸陸續續出現在了會議室門外。


    就在眾人準備直接讓地方的時候,突然有人叫住了常浩南。


    其實這也不算奇怪。


    常浩南這張臉,至少在航空係統型號總師這個圈子裏,還是相當有辨識度的。


    聽到自己名字的常浩南迴過頭,很快從人群中認出了一個略有些熟悉的麵孔。


    “您是……郭靖山,郭總?”


    郭靖山,冰飛集團負責直9研發的總師。


    幾年前,常浩南和對方有過一麵之緣。


    也是在閻良。


    冰飛目前推進的幾個直升機型號,或多或少都有火炬集團的參與。


    不過,相對來說,跟他們打交道更多的還是劉洪波。


    隻可惜後者並非渦扇10研發團隊的成員,所以並未出現在這裏。


    “郭總這是,又有新型號要來做鑒定試飛?”


    簡單地打過招唿之後,常浩南隨口問道。


    上次二人因為直9而見麵的時候,試飛院甚至還沒有一套完整的、針對直升機的飛行測試標準。


    但隨著最近幾年各個行業對於直升機的需求量增加,往這個領域投入和經費和資源也逐漸上升,尤其是和歐直集團,以及阿古斯塔公司進行的兩項合作,算是給華夏的直升機工業打下了一個還不錯的基礎。


    至少不需要像過去那樣一邊出題一邊答題了。


    “對。”


    郭靖山示意身後的其他人先進會議室,自己則跟常浩南留在了門口:


    “您要不猜猜是哪個型號?”


    常浩南問剛剛那個問題純粹出自個人興趣,現在對方這麽問了,他自然也願意配合:


    “我記著……之前劉教授給我看過一個你們在直9基礎上改的專用武裝直升機?”


    “呃……那倒不是。”


    郭靖山擺了擺手:


    “專用武直型號在我們的計劃序列裏優先級不是特別高,畢竟陸軍航空兵……”


    他說到這裏就停了下來。


    繼續下去就不禮貌了。


    不過常浩南也理解對方的意思。


    專用武直,基本隻有陸航一個用戶


    而陸軍老大哥的人員和裝備規模都是最大的。


    雖然獲得的經費數額並不少,但能用在更新裝備上麵的卻不多。


    簡單來說就是……


    窮。


    “所以是……”


    常浩南有點想不出來了。


    直升機相關的項目,他大多數都是遙控參與。


    實在是沒太深的印象。


    “是直12。”


    郭靖山的嘴角根本壓不下去:


    “就是跟歐直集團合作研發的那個,那邊叫nh90……”


    這下就有印象了。


    說實話,參與研發nh90這個事,在常浩南心裏麵更主要的角色,還是當初作為引爆日本企業質量問題的導火索。


    被對方一提醒,才想起來還有個國內的同分異構體存在。


    “直12這個型號……都已經進入定型測試階段了?”


    說實話,他還是有點震驚的。


    10噸級的直升機,要想保證足夠的機動性和動力冗餘,那最好是需要適配一台1400-1800kw的渦軸發動機。


    但他那1600kw的渦軸現在還是張餅呢……


    看來,如今航空係統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日益增長的對高性能動力的需求,與不同種類航發之間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咳咳——


    “聯合研發嘛,很多東西都是打好了基礎的,我們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了一些修改,但進度總歸還是要快一些。”


    郭靖山顯然看出了常浩南震驚的原因,因此直接解釋道:


    “動力係統目前是兩個方案,民用型號直接用羅羅和透博梅卡研發的rtm322-01/9,軍用型號我們換了一套減速裝置,暫時搭配和米17同款的tv3-117vm……”


    這條時間線上的nh90並沒有上一世由於設計缺陷所帶來的諸多硬傷,被多個單位同時看上,從而引申出軍民兩種型號,倒也非常正常。


    顯然,常浩南前些年一係列努力的成果,終於在這個世紀之交的時候,進入了井噴階段。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十月廿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十月廿二並收藏學霸的軍工科研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