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芮爾典王國,人們習慣性的將北方雪原上的庫勞、洛瑪堡和庫丹稱作雪原三鎮,這三家諸侯同在波拉克尼亞,雖然互不統屬,但因為波拉克河及其支流帶來的商業聯係,以及在整個卡拉迪亞東北部地區的軍事、商業活動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相互之間並不缺少往來。☆ 番茄○△小說網 w


    雪原上的這三家諸侯雖有聯係,但也許是寒冷的地域使然,相互之間的關係又不免稍顯“冷漠”,不過每當麵臨雪原外的勢力時,三家諸侯卻又能夠短暫的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1198年,當時在位的芮爾典王國國王卡洛曼六世,對當時的庫勞伯爵魯道夫.克洛爾發起了戰爭。這場北征的起因是魯道夫嚐試吞並位於庫勞郡下遊的依斯摩羅拉郡,而與庫勞相比,實力相差懸殊的依斯摩羅拉伯爵丕平.伊夫為求自保,不得不向薩格森城派出了求援的信使,請求庫林家代為向國王轉達投奔之意,得到消息後的卡洛曼六世覺得,王國一直以來想要統一北方的戰略找到了突破口,於是打著調解衝突的名義集結大軍準備發兵北地。


    在這場以卡洛曼六世北征為名的戰役中,無數後來在卡拉迪亞大陸上閃亮一時的名字,當時分別屬於交戰雙方的陣營,為了各自的目的而戰。


    1198年雖然是戰爭開始後的第一年,但卡洛曼六世尚在南方征召、集結軍隊,無法立即揮師北上,於是他下令由庫林家的艦隊向丕平.伊夫的堅守之地依斯摩羅拉堡運送去了一批物資,以此來堅定丕平固守的信心。依斯摩羅拉堡位於波拉克河下遊中段的南岸,由卡拉德帝國時溝通波拉克尼亞行省與卡拉克裏亞行省的帝國大道旁的驛站發展而來,其治下的界橋鎮控製著帝國大道通往波拉克河北岸的界橋,乃是溝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


    這次為依斯摩羅拉運送補給的行動,也可以說是庫林家艦隊最後的輝煌了。由超過300艘船隻組成的船隊,浩浩蕩蕩的沿河上溯,但相比芮爾典王國建立之初時庫林家的那支艦隊,此時的船隊中長度在30米以上的大船屈指可數,而且戰船的數量不足3成,還是由窩車則灣的各家領主拚湊出來的。其它用來運輸補給的船隻,也大多是臨時征用的商船和漁船,整個艦隊雖由庫林家指揮,但真要是在河麵上發生遭遇戰,這樣一群烏合之眾絕對沒有與其規模相應的戰力。


    當時擔任這支艦隊主帥的是30歲出頭的傑弗裏.庫林,因為其英俊的容貌和挺拔的身姿綽號“美男子”,他是當時的德雷根-薩格森公爵老約瑟夫(加個老是為了區別和他同名的孫子)的長子,年邁的老約瑟夫以他為主帥,也是給繼承人一個樹立威望的機會。傑弗裏的才能和他的相貌、身姿相比,則差強人意。作為一名教徒,他足夠稱得上虔誠二字,成年前便能和教士以聖經中的條文對答。作為一個貴族,其對國王忠心效命,對待屬下寬厚,對待平民則心懷惻隱,嚴守著騎士精神。從這些來看,傑弗裏無疑稱得上是個“好人”,實際上這也是他的另一個綽號,但作為將來要繼承父業主政一方的大諸侯,這樣性格的他則是完全不合格的,雖然他的寬厚仁慈使得窩車則灣的領主們心存敬意,但他卻沒能以此為基礎提升庫林家在這一地區日漸衰弱的統治力,徒為名聲所累,勉強算是個守成之人。傑弗裏的唯一的建樹就是恢複了庫林家族與王室的聯姻,將女兒朱蒂斯嫁給伊斯特瑞奇國王做王後,艾索娜正是他的外孫女,出席哈勞斯加冕儀式時的德雷根-薩格森公爵約瑟夫二世則是他的長子。


    庫林家艦隊為依斯摩羅拉堡運送物資的舉動沒有遭到攔截,此時庫勞的軍隊尚未進入依斯摩羅拉。依斯摩羅拉伯爵丕平.伊夫在接到庫勞伯爵魯道夫.克洛爾以戰爭威脅要求從屬的信件後,沒有直接迴複,而是一邊拖延一邊通過北地統領庫林家向王室求援。丕平.伊夫當然是想要維持自主的地位,但無可奈何的是勢不如人,不得不找靠山,而同在波拉克尼亞地區的庫勞顯然不是一個好選擇。庫勞郡控製下的鐵鏽河口的南港鎮與依斯摩羅拉郡東部交界,魯道夫一旦收服依斯摩羅拉,必然會想方設法消除伊夫家族在依斯摩羅拉的影響,將之掌握在克洛爾家族直轄之下。而投靠王室則不同,王室的主要勢力範圍在南方,在西斯瓦迪亞,想要直接控製依斯摩羅拉是不現實的,隻能依靠當地親近王室的貴族來維持王政在當地的施行,不過是認個大哥,聽從調遣,奉上些保護費罷了,與投入魯道夫.克洛爾麾下後失去領地的潛在威脅相比,這在丕平.伊夫看來是可以接受的。


    丕平.伊夫的拖延已經讓魯道夫.克洛爾心生懷疑,覺得他另有動作,但庫勞的軍隊同樣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集結,這不得不談到卡拉德帝國滅亡後,卡拉迪亞大陸兵製的變化。卡拉德帝國的滅亡使得各地的行省總督和軍區將軍名下的軍隊,無法再得到來自中央財政的軍餉撥付,但同樣的他們也無需再向中央解付稅款,得以在自己的轄區內做起了土皇帝。卡拉德帝國皇帝狄奧克萊斯一世改革後的募兵製本就為後來的諸侯割據埋下了引子,在卡拉德帝國滅亡後,卡拉迪亞很快便進入了群雄並起的時代,但這時各地的諸侯需要自掏腰包為手下的軍隊支付發餉,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沉重的負擔。於是在士兵到達服役年限前,提前授予分得的土地的所有權,但不再給付軍餉,成了諸侯們不約而同用來解決財政問題的手段。於是募兵製變為了農兵製,農兵平時作為耕種土地的農民,農閑時集中起來訓練,戰時在領主的征召下自備兵甲從軍打仗,其特點是兵農合一,但實際上在起初的那代老兵或老或死之後,再征召起來的農兵已經稱不上是軍隊了,全都是缺乏軍事訓練的農夫。領主們既不想負擔常備軍高額的軍費開支,又想要得到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於是雇傭兵在卡拉迪亞變得搶手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卡拉迪亞冒險日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虎頭蛇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虎頭蛇尾並收藏卡拉迪亞冒險日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