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舍棄哪一個好呢……”天央很糾結。
酸液絕對不能少,這是保命的本錢,沒有酸液,自己不就隻能像二蛋一樣,要是不能用嘴就前都廢了嗎?
窩眼?不行,視力是捕食和躲避敵人時所必須具備的要素,這就和手機的sim卡、汽車的安全氣囊一樣,沒有了用當然能用,但要真的出了什麽事那就抓瞎了。
或許……應該把觸手舍棄掉?
“主神,你不是說,這個世界外部所有的都能模擬出來?”
【是的】
“模擬生物呢?”
【沒問題】
“暫時選擇酸液、雙窩眼,主神,給我模擬一隻‘盾構機’出來,打一架試試看現在的戰鬥力!”
【主意識發現編輯空間功能區——環境模擬演化(撒花鼓勵)
環境模擬演化:主意識可以消耗dna進化點在模擬演化區域與不同生物對戰(僅限於自己見過的生物),測試極限環境下物種的生存能力,以及在實戰中發現自己的組件規劃是否合理,並彌補其中漏洞。】
“消耗dna進化點?為什麽到哪裏都死要錢?”天央異常不滿:“我現在的資金已經很緊張了好不好?”
【……】
“算了,模擬一隻盾構機需要多少進化點?”
【模擬極度原始生物,10隻折合1進化點,如果選擇模擬環境,根據變動幅度不同消耗1至100進化點】
“那就來5隻盾構機,5隻翼垢。”
盾構機,披掛著沙石質地的甲殼,在海底爬行的巨大(在當時的收割看來)蠕蟲,盾構機的嘴橫截麵積與它身體的橫截麵積幾乎是同一水平線,正麵的嘴(或者是臉?)上旋轉分布著無數交錯的細齒,看起來和後世那些用來挖掘隧道的正版盾構機別無二致。它的身側有十幾對節肢,前方兩個特別長,足有它身體一般長,應該是它用來捕獵其他多細胞生物的。
盾構機曾經襲擊過收割者,巨大的可以塞下半個二蛋的嘴一口就將幾十個收割者細胞吸入食道裏麵,對於單細胞來說盾構機這種多細胞生物實在太大了,它的前肢一揮對收割者們來說就是巨大的水流,一下就可以把收割剛剛收攏的細胞們衝的七零八落,而收割的酸液太過微小,根本對它造不成什麽傷害。
如果不是迫於酸液對它食道帶來的灼傷感,盾構機隻要隨便吸幾口水流就能團滅數量超過200的收割者群落。
翼垢,專門獵食單細胞的多細胞生物,類似雙翼的巨大附肢不隻是翼垢在水中遨遊的動力,也是它們過濾水流,捕獲單細胞生物的“嘴”。收割也和它幹過一架,雖然最後把它嚇跑,但損失也很慘重。
單細胞去對抗多細胞,即使能夠成功擊退對方,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體型的差距使單細胞生物處於絕對的劣勢,即使多細胞生物有什麽缺點,也會被巨大的體型掩蓋,單細胞生物完全無法利用。
所以在生物界,巨大的體型是多麽的吃香,雖然在有的人看來,蜿龍地震龍這種巨大而笨重的生物,簡直就是移動肉庫的代名詞,它們完全沒有對付食肉巨獸的攻擊手段,跑的甚至沒有別人走得快,看起來氣勢洶洶的衝撞都可以被敵人輕易的躲避,簡直不知道如何活到隕石撞地球。但是他們不知道,巨大的體型,本身就代表著一股震懾力!
最大的食肉恐龍,埃及棘龍,長十九米,體重接近十八噸,大概兩輛公交車的長度。而最大的食草恐龍烏因庫爾阿根廷龍,許多古生物學家都相信,這種恐龍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動物。據估計,它可能有三十五米長,重達八十八到一百十噸!
長三十五米!一隻阿根廷龍隻要抬起它的脖子,就有五層樓那麽高!當一隻體重接近兩個抹香鯨的、五層樓高的陸地巨獸轟隆隆的向你衝過來,所過之處三四人合抱的巨樹摧枯拉朽的倒地,紛紛揚揚的蕨葉被風帶到高空,大地的顫動清晰傳到數公裏之外,哪怕你是一隻兩個公交車大的,在人類眼裏也算巨獸的家夥,你會去試圖捕食這樣一個怪物嗎?
移動肉庫你妹啊!人家尾巴一甩隻要抽到就是骨折啊!骨折啊!在殘酷的動物世界,這就是死刑的緩刑通知單!
沒有武器?身體就是最好的武器!和你腰一樣粗的尾巴,比你腰稍微細一圈的脖子,近前方十米、後方十五米都是它脖子和尾巴的攻擊範圍!難道在它脖子掃過來的時候那還敢撲上去咬?什麽?藝高人膽大?哦,一路走好。你可能會被攻城錘一樣甩過來的腦袋掃飛出去十幾米開外——然後輕則內傷重則碎骨。
攻擊?你敢去咬它腿嗎?人家一踹——噢噢噢噢,踹頭爆頭,踹腳碎腳啊!
你敢去攻擊它背部嗎?看看你的爪子,看看你的牙!伸直了腦袋,夠得著人家胸口嗎?
或者說,你這樣一個比鋼輪式三軸三輪壓路機還要重的家夥,還指望自己能跳起來扒阿根廷龍的背部?哈哈哈,別開玩笑了,這裏又不是聖鬥士星矢的片場,你爆個蛋小宇宙啊。
根本就沒法下嘴啊!
說了那麽多,最後總結就是大就是好,大就是萌,大就是戰鬥力,大就能拯救世界。
而現在!天央就是大了!
“既然是測試,那就把感知收迴去,試試看窩眼的效——臥槽!”
窩眼,原始的眼睛,是比三葉蟲的誕生更早的時代,生物用來觀察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
聽著就好原始的樣子……然而實際用起來……
“我靠……什麽東西!”一團模糊的長條狀光影物體——隻有黑白灰三種色調,像是隔著十七八層毛玻璃看世界一樣——那就是天央眼前的盾構機了。
用過360度無死角可透地的神奇感知,突然改用這種連說它是八十年代的黑白機都算得上是讚揚的的東西,這已經不是適應不適應的問題了。
“原來我的同類都是用這種東西在看世界啊,真是辛苦……不對,以前是更慘的眼點,呃……這真是一個坑爹的時代。”
“那麽……酸液,噴射!”瞄準那一團包裹著一圈淡淡灰色光圈的影子,天央對它噴出了酸液。
一秒,兩秒,天央看那個原本安安穩穩在原地趴窩的盾構機好像是懶洋洋的,緩緩的的移動的幾下,換了個位置,然後又不動了。
到底是什麽情況?這是打中了還是沒打中?如果打中了,到底是死是活?
所以說眼睛這種東西,真的很有必要啊。天央感歎著,放出自己的感知。
盾構機身上的甲殼在酸液的沐浴下片片脫落,淡藍色的血液與綠色的酸液混合在一起,盾構機沒有掙紮,它用來活動的節肢的韌帶絕大部分都被酸液燒穿了,早期動物們也不會什麽翻滾啊,痛苦的扭成一團之類的高難度動作,它隻有待在原地默默的等待,等待死亡的靠近。
這個原始的時代,生物還來不及用上先進的幾丁質外殼,還在用笨笨的猴版甲殼素(注1)粘連海底的沙石,披掛在自己身上,做成簡單的護甲。這種護甲無論是結構性、物理抗性、還是輕便度都全麵落後於後世。
當甲殼素被酸液中和以後,盾構機柔軟的身體就完全暴露在天央麵前。
盾構機的上半部分都被融成了近似黑色的物質,這讓天央有些不滿——酸液很多時候會造成嚴重的浪費,被酸液融化的食物很多都是難以從其中獲取營養的。這意味著以酸液為主要進攻手段的種族,需要獵取遠比它同體型生物多得多的獵物,而且合成酸液消耗的營養也不小,雖然酸液用完之後還可以迴收,吞迴肚子裏的話還能促進消化,但消耗就是消耗,已經和肉體反應掉的酸液不可能收迴來,像一些飛濺出去的小液滴也收不迴來,完全不像肉搏係的生物,隻要消耗揮爪的力氣就夠了,續航能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像這迴對盾構機的腐蝕,天央估計能有一半的酸液被他迴收就謝天謝地了。而一半的盾構機屍體也不曉得能不能帶給它足夠的營養,要是不夠……
懷著複雜的心情,天央緩緩下沉到海底,張開它可以上下開合的圓形的“嘴”。
“啪嘰!”
……天央無言的望著自己被節肢釘在地上的“下顎”,在它張嘴時,盾構機用自己前方僅有的一隻能活動的節肢紮穿了天央的下顎,把他的半張嘴摁在地上。
差點忘了,越原始的動物,對神經的依賴性就越小,在早期神經還沒有發展的那麽牛【嗶——】的時候,動物們往往還搭載著“信息素”這個第二套指令傳輸裝置,即使神經中樞已經壞死,身體仍可以以之前殘留的外界信息進行戰鬥。
而且,越早期的生命,因為多細胞之間的磨合還達不到完美,內循環係統甚至常常出岔子,比如應該運到我這裏的營養你送去排泄掉了,不要不要,我已經吃飽了那邊的細胞還餓著你怎麽不去喂它之類的,所以為了保證生存,每個細胞都保留著一定的自主行動能力(免得自己餓死所以有單獨行動c+之類的屬性)
而反應到戰鬥上,就是可能被你砍下的一條胳膊可能會跳起來歡實的砍你幾刀才躺屍之類的。
原始動物的生命力都是很頑強的!
盾構機密布著利齒的大嘴開合了一下,它拖著融化到一半的身體向天央的方向前進,蠕動,蠕動,原本作為行動有力支撐的節肢現在反而成了負擔,無力的癱倒在原地。
原地?
“兄逮!你的腿掉了啊!快迴去把它撿迴來!看你叼爆的戰鬥力!接上肯定還能用啊!!”
相差不過半個盾構機身位的距離,盾構機現在的行動雖然遲緩又可笑,但過不了多久等那張嘴啃到天央身上,那就什麽玩意兒也笑不出來了。
天央用力調動體內的酸液,準備在它撲上來的時候糊它一臉。
呃……酸液就位需要時間,不過時間……好像不夠。
糟糕了……以後酸液要弄個可以快速調動的連發裝置才行。
天央看向盾構機的雙眼,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天央看看自己能不能靠自己亮晶晶萌萌噠的窩眼感化一下它……
看不出來啊,這麽原始的眼睛能看出什麽情感。
等等!好像真能看見!用那個差不多算是精神力探查的感知,真的能看到!
在天央的感知裏,不止能看到周圍的世界,盾構機的身體,在“另一麵”,天央可以“看”到一個光點,位置……就在“這一麵”的盾構機上!
似乎……隻要用自己的感知觸碰上去,就能建立一個聯係呢……
哎呦喂!我看看,它想說什麽?
天央小心翼翼的用感知接觸上那個光點,兄逮,你現在有什麽想說的嗎?(遞話筒)
觸碰,連接!
呐,說吧,我很大方的。
去死去死去死啊!砍死你砍死你砍死你我要砍死你我要砍死你我要砍死你啊啊啊啊!!!!!!!!
……兄逮你能好好說話嗎?記得注意一下語法……
——————————————————————————
小菊花麻麻……咳咳!是生物知識小補丁
注1:甲殼素——chitin,這個詞是由希臘文衍變而來的,意即“被膜、鎧甲”。chitin譯為中文,叫甲殼素
甲殼類動物外殼的結構材料就是甲殼素,它既有生理作用,又能保護機體防止外來機械性衝擊;同時,還具有吸收高能輻射的性能。在真菌的細胞壁中,甲殼素與其他多糖相連,在動物體內,則是與蛋白質結合成蛋白聚糖。
因為它的各種性能均戳中了早期生物的萌點——易合成,性價比較高,在五億年甚至更早以前,它就被做成一些原始生物的外置甲殼。
甲殼素在體內的生物合成,與其他多糖一樣,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生物化學過程。早期的甲殼素由於配比問題和關鍵結構的不合理化,在粘連性和穩定性上有所欠缺,按照作者的惡意想法,就是那些盔甲根本貼不牢,隨便劇烈運動一下甲片就會掉,打完一架還要巴巴的滿地撿碎掉和脫落的甲殼,再小心翼翼的粘迴去。
;
酸液絕對不能少,這是保命的本錢,沒有酸液,自己不就隻能像二蛋一樣,要是不能用嘴就前都廢了嗎?
窩眼?不行,視力是捕食和躲避敵人時所必須具備的要素,這就和手機的sim卡、汽車的安全氣囊一樣,沒有了用當然能用,但要真的出了什麽事那就抓瞎了。
或許……應該把觸手舍棄掉?
“主神,你不是說,這個世界外部所有的都能模擬出來?”
【是的】
“模擬生物呢?”
【沒問題】
“暫時選擇酸液、雙窩眼,主神,給我模擬一隻‘盾構機’出來,打一架試試看現在的戰鬥力!”
【主意識發現編輯空間功能區——環境模擬演化(撒花鼓勵)
環境模擬演化:主意識可以消耗dna進化點在模擬演化區域與不同生物對戰(僅限於自己見過的生物),測試極限環境下物種的生存能力,以及在實戰中發現自己的組件規劃是否合理,並彌補其中漏洞。】
“消耗dna進化點?為什麽到哪裏都死要錢?”天央異常不滿:“我現在的資金已經很緊張了好不好?”
【……】
“算了,模擬一隻盾構機需要多少進化點?”
【模擬極度原始生物,10隻折合1進化點,如果選擇模擬環境,根據變動幅度不同消耗1至100進化點】
“那就來5隻盾構機,5隻翼垢。”
盾構機,披掛著沙石質地的甲殼,在海底爬行的巨大(在當時的收割看來)蠕蟲,盾構機的嘴橫截麵積與它身體的橫截麵積幾乎是同一水平線,正麵的嘴(或者是臉?)上旋轉分布著無數交錯的細齒,看起來和後世那些用來挖掘隧道的正版盾構機別無二致。它的身側有十幾對節肢,前方兩個特別長,足有它身體一般長,應該是它用來捕獵其他多細胞生物的。
盾構機曾經襲擊過收割者,巨大的可以塞下半個二蛋的嘴一口就將幾十個收割者細胞吸入食道裏麵,對於單細胞來說盾構機這種多細胞生物實在太大了,它的前肢一揮對收割者們來說就是巨大的水流,一下就可以把收割剛剛收攏的細胞們衝的七零八落,而收割的酸液太過微小,根本對它造不成什麽傷害。
如果不是迫於酸液對它食道帶來的灼傷感,盾構機隻要隨便吸幾口水流就能團滅數量超過200的收割者群落。
翼垢,專門獵食單細胞的多細胞生物,類似雙翼的巨大附肢不隻是翼垢在水中遨遊的動力,也是它們過濾水流,捕獲單細胞生物的“嘴”。收割也和它幹過一架,雖然最後把它嚇跑,但損失也很慘重。
單細胞去對抗多細胞,即使能夠成功擊退對方,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體型的差距使單細胞生物處於絕對的劣勢,即使多細胞生物有什麽缺點,也會被巨大的體型掩蓋,單細胞生物完全無法利用。
所以在生物界,巨大的體型是多麽的吃香,雖然在有的人看來,蜿龍地震龍這種巨大而笨重的生物,簡直就是移動肉庫的代名詞,它們完全沒有對付食肉巨獸的攻擊手段,跑的甚至沒有別人走得快,看起來氣勢洶洶的衝撞都可以被敵人輕易的躲避,簡直不知道如何活到隕石撞地球。但是他們不知道,巨大的體型,本身就代表著一股震懾力!
最大的食肉恐龍,埃及棘龍,長十九米,體重接近十八噸,大概兩輛公交車的長度。而最大的食草恐龍烏因庫爾阿根廷龍,許多古生物學家都相信,這種恐龍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動物。據估計,它可能有三十五米長,重達八十八到一百十噸!
長三十五米!一隻阿根廷龍隻要抬起它的脖子,就有五層樓那麽高!當一隻體重接近兩個抹香鯨的、五層樓高的陸地巨獸轟隆隆的向你衝過來,所過之處三四人合抱的巨樹摧枯拉朽的倒地,紛紛揚揚的蕨葉被風帶到高空,大地的顫動清晰傳到數公裏之外,哪怕你是一隻兩個公交車大的,在人類眼裏也算巨獸的家夥,你會去試圖捕食這樣一個怪物嗎?
移動肉庫你妹啊!人家尾巴一甩隻要抽到就是骨折啊!骨折啊!在殘酷的動物世界,這就是死刑的緩刑通知單!
沒有武器?身體就是最好的武器!和你腰一樣粗的尾巴,比你腰稍微細一圈的脖子,近前方十米、後方十五米都是它脖子和尾巴的攻擊範圍!難道在它脖子掃過來的時候那還敢撲上去咬?什麽?藝高人膽大?哦,一路走好。你可能會被攻城錘一樣甩過來的腦袋掃飛出去十幾米開外——然後輕則內傷重則碎骨。
攻擊?你敢去咬它腿嗎?人家一踹——噢噢噢噢,踹頭爆頭,踹腳碎腳啊!
你敢去攻擊它背部嗎?看看你的爪子,看看你的牙!伸直了腦袋,夠得著人家胸口嗎?
或者說,你這樣一個比鋼輪式三軸三輪壓路機還要重的家夥,還指望自己能跳起來扒阿根廷龍的背部?哈哈哈,別開玩笑了,這裏又不是聖鬥士星矢的片場,你爆個蛋小宇宙啊。
根本就沒法下嘴啊!
說了那麽多,最後總結就是大就是好,大就是萌,大就是戰鬥力,大就能拯救世界。
而現在!天央就是大了!
“既然是測試,那就把感知收迴去,試試看窩眼的效——臥槽!”
窩眼,原始的眼睛,是比三葉蟲的誕生更早的時代,生物用來觀察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
聽著就好原始的樣子……然而實際用起來……
“我靠……什麽東西!”一團模糊的長條狀光影物體——隻有黑白灰三種色調,像是隔著十七八層毛玻璃看世界一樣——那就是天央眼前的盾構機了。
用過360度無死角可透地的神奇感知,突然改用這種連說它是八十年代的黑白機都算得上是讚揚的的東西,這已經不是適應不適應的問題了。
“原來我的同類都是用這種東西在看世界啊,真是辛苦……不對,以前是更慘的眼點,呃……這真是一個坑爹的時代。”
“那麽……酸液,噴射!”瞄準那一團包裹著一圈淡淡灰色光圈的影子,天央對它噴出了酸液。
一秒,兩秒,天央看那個原本安安穩穩在原地趴窩的盾構機好像是懶洋洋的,緩緩的的移動的幾下,換了個位置,然後又不動了。
到底是什麽情況?這是打中了還是沒打中?如果打中了,到底是死是活?
所以說眼睛這種東西,真的很有必要啊。天央感歎著,放出自己的感知。
盾構機身上的甲殼在酸液的沐浴下片片脫落,淡藍色的血液與綠色的酸液混合在一起,盾構機沒有掙紮,它用來活動的節肢的韌帶絕大部分都被酸液燒穿了,早期動物們也不會什麽翻滾啊,痛苦的扭成一團之類的高難度動作,它隻有待在原地默默的等待,等待死亡的靠近。
這個原始的時代,生物還來不及用上先進的幾丁質外殼,還在用笨笨的猴版甲殼素(注1)粘連海底的沙石,披掛在自己身上,做成簡單的護甲。這種護甲無論是結構性、物理抗性、還是輕便度都全麵落後於後世。
當甲殼素被酸液中和以後,盾構機柔軟的身體就完全暴露在天央麵前。
盾構機的上半部分都被融成了近似黑色的物質,這讓天央有些不滿——酸液很多時候會造成嚴重的浪費,被酸液融化的食物很多都是難以從其中獲取營養的。這意味著以酸液為主要進攻手段的種族,需要獵取遠比它同體型生物多得多的獵物,而且合成酸液消耗的營養也不小,雖然酸液用完之後還可以迴收,吞迴肚子裏的話還能促進消化,但消耗就是消耗,已經和肉體反應掉的酸液不可能收迴來,像一些飛濺出去的小液滴也收不迴來,完全不像肉搏係的生物,隻要消耗揮爪的力氣就夠了,續航能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像這迴對盾構機的腐蝕,天央估計能有一半的酸液被他迴收就謝天謝地了。而一半的盾構機屍體也不曉得能不能帶給它足夠的營養,要是不夠……
懷著複雜的心情,天央緩緩下沉到海底,張開它可以上下開合的圓形的“嘴”。
“啪嘰!”
……天央無言的望著自己被節肢釘在地上的“下顎”,在它張嘴時,盾構機用自己前方僅有的一隻能活動的節肢紮穿了天央的下顎,把他的半張嘴摁在地上。
差點忘了,越原始的動物,對神經的依賴性就越小,在早期神經還沒有發展的那麽牛【嗶——】的時候,動物們往往還搭載著“信息素”這個第二套指令傳輸裝置,即使神經中樞已經壞死,身體仍可以以之前殘留的外界信息進行戰鬥。
而且,越早期的生命,因為多細胞之間的磨合還達不到完美,內循環係統甚至常常出岔子,比如應該運到我這裏的營養你送去排泄掉了,不要不要,我已經吃飽了那邊的細胞還餓著你怎麽不去喂它之類的,所以為了保證生存,每個細胞都保留著一定的自主行動能力(免得自己餓死所以有單獨行動c+之類的屬性)
而反應到戰鬥上,就是可能被你砍下的一條胳膊可能會跳起來歡實的砍你幾刀才躺屍之類的。
原始動物的生命力都是很頑強的!
盾構機密布著利齒的大嘴開合了一下,它拖著融化到一半的身體向天央的方向前進,蠕動,蠕動,原本作為行動有力支撐的節肢現在反而成了負擔,無力的癱倒在原地。
原地?
“兄逮!你的腿掉了啊!快迴去把它撿迴來!看你叼爆的戰鬥力!接上肯定還能用啊!!”
相差不過半個盾構機身位的距離,盾構機現在的行動雖然遲緩又可笑,但過不了多久等那張嘴啃到天央身上,那就什麽玩意兒也笑不出來了。
天央用力調動體內的酸液,準備在它撲上來的時候糊它一臉。
呃……酸液就位需要時間,不過時間……好像不夠。
糟糕了……以後酸液要弄個可以快速調動的連發裝置才行。
天央看向盾構機的雙眼,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天央看看自己能不能靠自己亮晶晶萌萌噠的窩眼感化一下它……
看不出來啊,這麽原始的眼睛能看出什麽情感。
等等!好像真能看見!用那個差不多算是精神力探查的感知,真的能看到!
在天央的感知裏,不止能看到周圍的世界,盾構機的身體,在“另一麵”,天央可以“看”到一個光點,位置……就在“這一麵”的盾構機上!
似乎……隻要用自己的感知觸碰上去,就能建立一個聯係呢……
哎呦喂!我看看,它想說什麽?
天央小心翼翼的用感知接觸上那個光點,兄逮,你現在有什麽想說的嗎?(遞話筒)
觸碰,連接!
呐,說吧,我很大方的。
去死去死去死啊!砍死你砍死你砍死你我要砍死你我要砍死你我要砍死你啊啊啊啊!!!!!!!!
……兄逮你能好好說話嗎?記得注意一下語法……
——————————————————————————
小菊花麻麻……咳咳!是生物知識小補丁
注1:甲殼素——chitin,這個詞是由希臘文衍變而來的,意即“被膜、鎧甲”。chitin譯為中文,叫甲殼素
甲殼類動物外殼的結構材料就是甲殼素,它既有生理作用,又能保護機體防止外來機械性衝擊;同時,還具有吸收高能輻射的性能。在真菌的細胞壁中,甲殼素與其他多糖相連,在動物體內,則是與蛋白質結合成蛋白聚糖。
因為它的各種性能均戳中了早期生物的萌點——易合成,性價比較高,在五億年甚至更早以前,它就被做成一些原始生物的外置甲殼。
甲殼素在體內的生物合成,與其他多糖一樣,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生物化學過程。早期的甲殼素由於配比問題和關鍵結構的不合理化,在粘連性和穩定性上有所欠缺,按照作者的惡意想法,就是那些盔甲根本貼不牢,隨便劇烈運動一下甲片就會掉,打完一架還要巴巴的滿地撿碎掉和脫落的甲殼,再小心翼翼的粘迴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