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致跨過樂壽堂的大門,抬頭對著正午熾烈的陽光,深深吸了一口氣。(.$>>>棉、花‘糖’小‘說’)
大廳正中央,祖母獨自一人端坐,母親和幾位嬸母則分別坐在兩側的交椅上。見到葉致,祖母放下手裏的銀鏨銜梅花杯,做了個手勢。
葉致行了一禮:“讓祖母和幾位嬸嬸久等了。”
“長生去你母親身邊坐著吧。”鄭老夫人點頭,漫不經心地轉著小指上的翡翠指環,“可是有什麽事情,才耽擱了?”
葉致眉角含笑,不慌不忙地道:“是。因為之前白玉姐姐過來,說了祖母想要我們姐妹四個同繡裙擺的事情,所以迴房找了幾個花樣子。”
聽聞此言,鄭老夫人和喬氏麵上皆是一鬆。
葉致果然是個聰明的,如此應對,即使是馮氏,也挑不出她的錯處來。
鄭老夫人雖然是端坐著,但她身姿挺撥如鬆,自幼大家族中老封君的氣度:“好孩子,難為你有心了,等一會說完了禮單,你再給祖母說說看有什麽合適的花樣子?”
她說完,又把頭轉向喬氏,神態溫和地問道:“老大媳婦,禮單擬得如何了?”
“母親,”喬氏站起來欠了欠身,身邊的劉姨娘緊跟著把一張長長的金印花箋單子呈了上去,“媳婦看了往年的舊例,想著六王妃今年並不是整生日,若是添的東西太多,倒有些刻意了。因此不過是添了銅孔雀一尊,摩羯紋金花銀盤一套,印嬰戲蓮紋絹兩匹,紅地墨書花卉紋綾兩匹。”
鄭老夫人接過擬好的禮單,一邊細細看著上麵所列的各色禮品,一邊點頭道:“你這樣想倒是穩妥……隻是,這銅製駝經書孔雀可是有什麽特別之處?不然的話,我想你是不會巴巴地列上去的。”
葉致隨著祖母的話往對麵看過去,果然見到三嬸馮氏像是被紮破的球一樣泄了氣兒——想必是方才正憋足了勁兒準備拿“銅製的孔雀有何稀奇,怕是會讓人誤會對六王妃不夠尊重”這樣的理由找茬兒的。
她在心中暗暗覺得好笑:也不知道這馮氏真是傻還是裝傻,母親主持中饋多年,從未出過大紕漏。給六王妃準備壽禮這樣的事情,怎麽可能留下把柄給人拿捏呢?
葉攸時不時抽風的舉動,和那些堪稱荒誕的想法,向來都是遺傳自馮氏。
果然,喬氏無聲地笑起來,不慌不忙地迴道:“到底是母親見慣了大世麵的,一言就說中了:這銅孔雀別的倒也罷了,隻是背負經卷的那部分做得十分別致精巧,連帶著鳥首,都是是可以轉動的。”
祖母聽了果然滿意,把禮單折好後遞給了身後的碧玉:“讓幾位太太也看看這禮單。”
又對著二嬸母容氏三人道:“你們也看看你們大嫂擬的這單子,有什麽意見隻管說出來大家商議。<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三人齊聲應了聲是,於是從容氏開始,挨個將那禮單看了一遍。
等著她們看禮單的功夫,葉致乖乖在母親身邊,百無聊賴地喝著端上來的果子露。也不忘把她幾位姐妹的反應看來眼裏。
葉數果然是大咧咧地,也和葉致一樣,在喝果子露。
隻是她喝著東西的時候也不老實,對容氏手裏的禮單也毫無興趣,左手在自己腿上劃來劃去的,想必是在暗自演練什麽新招數。
再看對麵,葉攸卻是聚精會神,也陪著自個兒的娘親,從頭到尾地仔細看著,恨不得把紙都盯出兩個洞來的架勢。
那禮單還未傳到四嬸馮氏的手上,卻見曹氏的表情從不爽突然化作了一臉得意。
她抬起頭,洋洋自得的笑意是連掩飾都懶得。
更不要說葉攸了,那表情似乎是在說,你們大房也不過如此。
葉致心中一凜,不由打疊起十二萬分的精神,注意三房母女接下來的動作。
在場的誰都看得出,曹氏這是要找喬氏的麻煩了,二嬸容氏拿著帕子的手緊了緊,有些擔心地看了過來。而四嬸馮氏從來都是跟三房一個鼻孔出氣,此時雖然不知道曹氏拿住了什麽把柄,卻也是樂得看大房吃癟。
隻見曹氏抬起右手,輕點禮單,滿麵堆笑地對著喬氏道:“大嫂啊,我說句不該說的,您可別介意。我家三老爺說他在西邊當差的時候,見識過那封疆大吏過壽。什麽珊瑚珠做的簾子,可是上不得台麵的。這所有東西都是好的,卻無一樣可以打頭的大物件,有些不太像樣子。尋常親戚家過壽,尚且要有件鎮得住人的東西,更何況這是六王妃過壽呢。”
喬氏叫曹氏這一說,臉上微紅,好不尷尬。
葉致明白,這珊瑚琅玉門簾的確是價格不菲,作為壽禮,倒也是配得上六王妃的規格。
但要硬說它不是俗物,可以作為禮單打頭的東西,也未免有些牽強。
試問,但凡是貴族之家,誰家裏沒有幾棵珊瑚寶樹?誰家的姑娘沒有幾串珊瑚首飾?珊瑚珠子在京中豪門眼中,也確實算不得什麽太稀罕的東西。
曹氏這一句話,倒真算得上是極有水平,既貶了喬氏選擇壽禮不當。又暗搓搓的提示眾人,她夫君葉叔承,非但官職了得,更是見過大世麵、大陣仗的。
而鄭老夫人的軟肋、大房二房的軟肋,恰恰都就在這裏。
官職,之於鄭老夫人、之於大房二房,就像是庶出的身份之於三房四房。
葉致心中暗歎,這馮氏總算是歪打正著,實打實將了她們一軍。
聽見曹氏這話,再看看喬氏有些泛紅的麵頰,馮氏也有些難忍興奮起來。但她好歹知道克製自己,輕輕咳了一聲,有些做作地端著茶盅飲了口茶。
才順著曹氏的話頭,不陰不陽地幫腔道:“三嫂嫂,這禮單可是經過大嫂深思熟慮才擬出來的,咱們家幾位老爺為官向來清廉,庫房裏的東西橫豎也就那麽多。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可莫要難為大嫂了。”
葉致往下意識地往上座看去,果然見祖母繃著一張臉,手中的念珠一顆接一顆不停轉動著。
108子的翡翠念珠足足轉過了一圈,祖母才問道:“那你們都說說,如何是好?”
馮氏從來不做當眾讓鄭老夫人難堪的事情,反正她的本意隻在為難大房而已。因此,她便溫順地迴話道:“母親,媳婦原本想著,我們家四老爺此前隨聖上南巡之時,與當地結識了不少同僚,倒是可以拜托他們搜羅些奇珍異寶來。但媳婦轉念又想到,大嫂娘家不就有一門做著皇商的親戚嘛!”
“我們放著大嫂的關係不用,反而卻請托什麽外三路的親戚朋友,若是讓定遠侯府聽到了風神,豈不會令他們誤會,覺得大嫂不把娘家放在眼裏?”
若不是因為立場相對,馮氏坑的又是母親,葉致幾乎都要為她叫一聲好了。
四嬸這張嘴,真是叫人不得不佩服。
如此一來,若是直接答應了,難免讓祖母留下個他們慶國公府有事都要求著定遠侯府的印象;可如果母親拒絕找舅舅家幫忙,就是坐實了不把娘家放在眼裏的說法。
俗話說法不傳六耳,現在在場的,可就不止六個人。
隻要有心人刻意宣揚出去,隻怕就要變成母親與娘家不合,又事事求著娘家,可見慶國公府金玉其外,隻怕已經是個空架子了。
舅舅舅母雖然都是明白人,可是那些不相幹的外人哪裏會各個都明白?
葉致想到這裏,就更為母親擔心。
去找娘家的皇商親戚采辦六王妃壽禮,說難聽點兒,跟伸手迴娘家要東西沒什麽區別。
更何況還有父親那關,憑他的執拗性子,更是不會叫母親與娘家開口。
她一會看看祖母,一會又看看母親。
隻見祖母雙唇緊抿,十分不快的樣子。而母親麵沉似水,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麽。
難道就這麽不出聲,任憑馮氏得意不成?
葉致心中有些火大,再抬頭,卻看見二嬸容氏對著自己,輕輕搖了搖頭。
葉致心裏頭明白,這樣長輩雲集的場合,壓根沒有自己跳出來爭辯出頭的道理。
她隻好又端起手邊的果子露,狠狠喝了一口。
又過了小半柱香的時間,才聽到母親平穩的聲音響起來:“看我這腦子,倒是要多謝兩位弟妹提醒。六王妃這生日辦得不大不小,若是悉心尋找,花上個一年半板載的,必然也能尋來適合之物。隻不過時日將近,怕是沒時間再等了。我大哥倒是能給咱們搭個橋,可以節省下不少時間!”
鄭老夫人聽聞此言,也覺得她這說法甚好,即全了葉家的麵子,又能堵住曹氏和馮氏的嘴。
這邊曹氏見喬氏風平浪靜度過了危機,心中不免泄氣起來。
馮氏卻是恰好相反。
喬氏答應將壽禮一事妥善辦好,看似接住了自己扔來的包袱。
但隻要她有一絲失職的地方,就又會正中了自己接下來出擊的後手!
***
商議罷了禮單,曹氏和馮氏便有些坐不住了。
既然不能在禮單上找大房的麻煩,又有女孩兒們合繡裙擺的事情,她們隻怕要趕緊商量個計策,保證葉攸和葉敏能在此事上出盡風頭才行。
鄭老夫人也看出了她們的想法,因此並不多留,便打發三房四房退了下去。
待她們母女四人帶著身邊的丫鬟婆子一走,葉致就笑意盈盈地站起來,對鄭老夫人道:“祖母,長生有一事相求。”
鄭老夫人此時已經移到了羅漢床上,正歪在那裏,讓白玉給自己揉著額頭。
聽見葉致說話,又想到她素來是個聰明的,想必不會讓自己為難,便閉著眼睛道:“長生有什麽事,隻管跟祖母說。若是你母親攔著,還有祖母為你做主呢。”
葉致吐吐舌頭,有些俏皮道:“還是祖母疼我!不過這事和我自身倒沒什麽關係,是關於裙擺……”
鄭老夫人猛地睜開眼睛,有些緊張地問:“裙擺怎麽了?可是有什麽不妥?”
“沒有沒有,”葉致見祖母如此緊張,明白祖母其實是把繡裙擺的期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連忙擺手道,“並沒有什麽不妥。隻是我想著,這京城一帶,最好的秀坊就是飛仙閣。就是公主府王府這些地方,也常常用他們家的繡品的。既然這次是要送給六王妃,不如去飛仙閣看看,聽聞他們新進了一批江南那邊的流行樣子呢。”
“長生這話很是!”容氏在旁邊幫腔道,“滿京城誰不知道飛仙閣的東西樣式多繡工好,可是很多花樣子都是不能輕易給外人看的。可咱們長生和飛仙閣的當家繡娘方瑩有幾分香火情,讓她去必然有所收獲。”
鄭老夫人想了片刻,便爽快地應了,又道:“如此甚好。恰巧今日清哥兒休沐在家裏,便讓清哥兒帶著長生,一起往飛仙閣走一趟吧。”
大廳正中央,祖母獨自一人端坐,母親和幾位嬸母則分別坐在兩側的交椅上。見到葉致,祖母放下手裏的銀鏨銜梅花杯,做了個手勢。
葉致行了一禮:“讓祖母和幾位嬸嬸久等了。”
“長生去你母親身邊坐著吧。”鄭老夫人點頭,漫不經心地轉著小指上的翡翠指環,“可是有什麽事情,才耽擱了?”
葉致眉角含笑,不慌不忙地道:“是。因為之前白玉姐姐過來,說了祖母想要我們姐妹四個同繡裙擺的事情,所以迴房找了幾個花樣子。”
聽聞此言,鄭老夫人和喬氏麵上皆是一鬆。
葉致果然是個聰明的,如此應對,即使是馮氏,也挑不出她的錯處來。
鄭老夫人雖然是端坐著,但她身姿挺撥如鬆,自幼大家族中老封君的氣度:“好孩子,難為你有心了,等一會說完了禮單,你再給祖母說說看有什麽合適的花樣子?”
她說完,又把頭轉向喬氏,神態溫和地問道:“老大媳婦,禮單擬得如何了?”
“母親,”喬氏站起來欠了欠身,身邊的劉姨娘緊跟著把一張長長的金印花箋單子呈了上去,“媳婦看了往年的舊例,想著六王妃今年並不是整生日,若是添的東西太多,倒有些刻意了。因此不過是添了銅孔雀一尊,摩羯紋金花銀盤一套,印嬰戲蓮紋絹兩匹,紅地墨書花卉紋綾兩匹。”
鄭老夫人接過擬好的禮單,一邊細細看著上麵所列的各色禮品,一邊點頭道:“你這樣想倒是穩妥……隻是,這銅製駝經書孔雀可是有什麽特別之處?不然的話,我想你是不會巴巴地列上去的。”
葉致隨著祖母的話往對麵看過去,果然見到三嬸馮氏像是被紮破的球一樣泄了氣兒——想必是方才正憋足了勁兒準備拿“銅製的孔雀有何稀奇,怕是會讓人誤會對六王妃不夠尊重”這樣的理由找茬兒的。
她在心中暗暗覺得好笑:也不知道這馮氏真是傻還是裝傻,母親主持中饋多年,從未出過大紕漏。給六王妃準備壽禮這樣的事情,怎麽可能留下把柄給人拿捏呢?
葉攸時不時抽風的舉動,和那些堪稱荒誕的想法,向來都是遺傳自馮氏。
果然,喬氏無聲地笑起來,不慌不忙地迴道:“到底是母親見慣了大世麵的,一言就說中了:這銅孔雀別的倒也罷了,隻是背負經卷的那部分做得十分別致精巧,連帶著鳥首,都是是可以轉動的。”
祖母聽了果然滿意,把禮單折好後遞給了身後的碧玉:“讓幾位太太也看看這禮單。”
又對著二嬸母容氏三人道:“你們也看看你們大嫂擬的這單子,有什麽意見隻管說出來大家商議。<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三人齊聲應了聲是,於是從容氏開始,挨個將那禮單看了一遍。
等著她們看禮單的功夫,葉致乖乖在母親身邊,百無聊賴地喝著端上來的果子露。也不忘把她幾位姐妹的反應看來眼裏。
葉數果然是大咧咧地,也和葉致一樣,在喝果子露。
隻是她喝著東西的時候也不老實,對容氏手裏的禮單也毫無興趣,左手在自己腿上劃來劃去的,想必是在暗自演練什麽新招數。
再看對麵,葉攸卻是聚精會神,也陪著自個兒的娘親,從頭到尾地仔細看著,恨不得把紙都盯出兩個洞來的架勢。
那禮單還未傳到四嬸馮氏的手上,卻見曹氏的表情從不爽突然化作了一臉得意。
她抬起頭,洋洋自得的笑意是連掩飾都懶得。
更不要說葉攸了,那表情似乎是在說,你們大房也不過如此。
葉致心中一凜,不由打疊起十二萬分的精神,注意三房母女接下來的動作。
在場的誰都看得出,曹氏這是要找喬氏的麻煩了,二嬸容氏拿著帕子的手緊了緊,有些擔心地看了過來。而四嬸馮氏從來都是跟三房一個鼻孔出氣,此時雖然不知道曹氏拿住了什麽把柄,卻也是樂得看大房吃癟。
隻見曹氏抬起右手,輕點禮單,滿麵堆笑地對著喬氏道:“大嫂啊,我說句不該說的,您可別介意。我家三老爺說他在西邊當差的時候,見識過那封疆大吏過壽。什麽珊瑚珠做的簾子,可是上不得台麵的。這所有東西都是好的,卻無一樣可以打頭的大物件,有些不太像樣子。尋常親戚家過壽,尚且要有件鎮得住人的東西,更何況這是六王妃過壽呢。”
喬氏叫曹氏這一說,臉上微紅,好不尷尬。
葉致明白,這珊瑚琅玉門簾的確是價格不菲,作為壽禮,倒也是配得上六王妃的規格。
但要硬說它不是俗物,可以作為禮單打頭的東西,也未免有些牽強。
試問,但凡是貴族之家,誰家裏沒有幾棵珊瑚寶樹?誰家的姑娘沒有幾串珊瑚首飾?珊瑚珠子在京中豪門眼中,也確實算不得什麽太稀罕的東西。
曹氏這一句話,倒真算得上是極有水平,既貶了喬氏選擇壽禮不當。又暗搓搓的提示眾人,她夫君葉叔承,非但官職了得,更是見過大世麵、大陣仗的。
而鄭老夫人的軟肋、大房二房的軟肋,恰恰都就在這裏。
官職,之於鄭老夫人、之於大房二房,就像是庶出的身份之於三房四房。
葉致心中暗歎,這馮氏總算是歪打正著,實打實將了她們一軍。
聽見曹氏這話,再看看喬氏有些泛紅的麵頰,馮氏也有些難忍興奮起來。但她好歹知道克製自己,輕輕咳了一聲,有些做作地端著茶盅飲了口茶。
才順著曹氏的話頭,不陰不陽地幫腔道:“三嫂嫂,這禮單可是經過大嫂深思熟慮才擬出來的,咱們家幾位老爺為官向來清廉,庫房裏的東西橫豎也就那麽多。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可莫要難為大嫂了。”
葉致往下意識地往上座看去,果然見祖母繃著一張臉,手中的念珠一顆接一顆不停轉動著。
108子的翡翠念珠足足轉過了一圈,祖母才問道:“那你們都說說,如何是好?”
馮氏從來不做當眾讓鄭老夫人難堪的事情,反正她的本意隻在為難大房而已。因此,她便溫順地迴話道:“母親,媳婦原本想著,我們家四老爺此前隨聖上南巡之時,與當地結識了不少同僚,倒是可以拜托他們搜羅些奇珍異寶來。但媳婦轉念又想到,大嫂娘家不就有一門做著皇商的親戚嘛!”
“我們放著大嫂的關係不用,反而卻請托什麽外三路的親戚朋友,若是讓定遠侯府聽到了風神,豈不會令他們誤會,覺得大嫂不把娘家放在眼裏?”
若不是因為立場相對,馮氏坑的又是母親,葉致幾乎都要為她叫一聲好了。
四嬸這張嘴,真是叫人不得不佩服。
如此一來,若是直接答應了,難免讓祖母留下個他們慶國公府有事都要求著定遠侯府的印象;可如果母親拒絕找舅舅家幫忙,就是坐實了不把娘家放在眼裏的說法。
俗話說法不傳六耳,現在在場的,可就不止六個人。
隻要有心人刻意宣揚出去,隻怕就要變成母親與娘家不合,又事事求著娘家,可見慶國公府金玉其外,隻怕已經是個空架子了。
舅舅舅母雖然都是明白人,可是那些不相幹的外人哪裏會各個都明白?
葉致想到這裏,就更為母親擔心。
去找娘家的皇商親戚采辦六王妃壽禮,說難聽點兒,跟伸手迴娘家要東西沒什麽區別。
更何況還有父親那關,憑他的執拗性子,更是不會叫母親與娘家開口。
她一會看看祖母,一會又看看母親。
隻見祖母雙唇緊抿,十分不快的樣子。而母親麵沉似水,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麽。
難道就這麽不出聲,任憑馮氏得意不成?
葉致心中有些火大,再抬頭,卻看見二嬸容氏對著自己,輕輕搖了搖頭。
葉致心裏頭明白,這樣長輩雲集的場合,壓根沒有自己跳出來爭辯出頭的道理。
她隻好又端起手邊的果子露,狠狠喝了一口。
又過了小半柱香的時間,才聽到母親平穩的聲音響起來:“看我這腦子,倒是要多謝兩位弟妹提醒。六王妃這生日辦得不大不小,若是悉心尋找,花上個一年半板載的,必然也能尋來適合之物。隻不過時日將近,怕是沒時間再等了。我大哥倒是能給咱們搭個橋,可以節省下不少時間!”
鄭老夫人聽聞此言,也覺得她這說法甚好,即全了葉家的麵子,又能堵住曹氏和馮氏的嘴。
這邊曹氏見喬氏風平浪靜度過了危機,心中不免泄氣起來。
馮氏卻是恰好相反。
喬氏答應將壽禮一事妥善辦好,看似接住了自己扔來的包袱。
但隻要她有一絲失職的地方,就又會正中了自己接下來出擊的後手!
***
商議罷了禮單,曹氏和馮氏便有些坐不住了。
既然不能在禮單上找大房的麻煩,又有女孩兒們合繡裙擺的事情,她們隻怕要趕緊商量個計策,保證葉攸和葉敏能在此事上出盡風頭才行。
鄭老夫人也看出了她們的想法,因此並不多留,便打發三房四房退了下去。
待她們母女四人帶著身邊的丫鬟婆子一走,葉致就笑意盈盈地站起來,對鄭老夫人道:“祖母,長生有一事相求。”
鄭老夫人此時已經移到了羅漢床上,正歪在那裏,讓白玉給自己揉著額頭。
聽見葉致說話,又想到她素來是個聰明的,想必不會讓自己為難,便閉著眼睛道:“長生有什麽事,隻管跟祖母說。若是你母親攔著,還有祖母為你做主呢。”
葉致吐吐舌頭,有些俏皮道:“還是祖母疼我!不過這事和我自身倒沒什麽關係,是關於裙擺……”
鄭老夫人猛地睜開眼睛,有些緊張地問:“裙擺怎麽了?可是有什麽不妥?”
“沒有沒有,”葉致見祖母如此緊張,明白祖母其實是把繡裙擺的期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連忙擺手道,“並沒有什麽不妥。隻是我想著,這京城一帶,最好的秀坊就是飛仙閣。就是公主府王府這些地方,也常常用他們家的繡品的。既然這次是要送給六王妃,不如去飛仙閣看看,聽聞他們新進了一批江南那邊的流行樣子呢。”
“長生這話很是!”容氏在旁邊幫腔道,“滿京城誰不知道飛仙閣的東西樣式多繡工好,可是很多花樣子都是不能輕易給外人看的。可咱們長生和飛仙閣的當家繡娘方瑩有幾分香火情,讓她去必然有所收獲。”
鄭老夫人想了片刻,便爽快地應了,又道:“如此甚好。恰巧今日清哥兒休沐在家裏,便讓清哥兒帶著長生,一起往飛仙閣走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