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服務員名額,不到一小時就招滿了。這十個服務員的宿舍,就占據了曾祖小樓的一二層,曾祖住在第三層,每天的衣食住行都有專人服侍,相當給力。樓頂的小平台上,配備了一架天馬行空車,這在本村也是首例。一時間,這個無人問津的老頭子,竟成了香餑餑。
人歡馬叫,土氣狼煙。小小的宋家峪這兩天就翻了天似地熱鬧,在這開鍋般地沸騰之後,整個村子猶如脫胎換骨般,變身成了另一番景象,遠遠望去,這一麵陽坡上,綠樹叢中掩映的嶄新建築,似曾相識,又完全不認識,新中有舊,舊裏透著新,完全是一幅喜人景象。
按照村長的要求,耀星給他訂製了一套集辦公文娛購物於一體的綜合功能樓。這是個超大的環形建築體,其他的功能都在這個環上,環的中央是一大片空場,容納全村人,綽綽有餘。村長的辦公室在最高層,可以俯瞰全場,這是村長追求的效果。耀星追求的效果,是在此處舉辦一個慶祝活動,為他們父子的此次家鄉之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耀明則迫不及待地在二層劃出幾間房,成立了他所熱心的民俗傳說收集整理委員會,村裏那些有文化有道德的老人們,當之無愧地進駐其中,成了研究員,領取耀明特批的一筆不菲的津貼。民俗傳說研究員們熱情很高,當天就拉出了厚厚的一遝提綱,他們拉住耀明的手,有說不盡的話。
這麽風風火火地折騰到第三天,村裏子才漸次地消停下來。人們住進了自家的新房,關上門子,開始打理各自的新生活,村街上就不見了行色匆匆的行人,聽不見急切的或是詢問或是賣弄的話語之聲。直到此時,李春才像剛剛睡醒一般,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對耀星說:辦個儀式和村裏人告別一下,我們該走了。
儀式在新落成的綜合大樓舉行。名稱叫什麽,李春也沒有想好,他讓耀星看著定,和村長商量著來,反正既有歡迎也有歡送,既是省親宴也是答謝宴,隨便怎麽說都可以。李春隻強調了一點,這個儀式,以耀星為主出席,他本人不再講話。整個儀式,李春隻和老祖一起在主賓席就坐,向大家招手示意即可。
從此時,李春就要退居二線了,他把最搶眼的位置,讓給了後輩。
耀星承擔起了無比的重任。他知道,父親給自己的既是地位,也是一張空白的考卷,如何安排這次儀式,就是他的人生處女作。
耀星首先想到的,是把老七一家人放在哪裏。他和耀明商量,耀明說,村裏人對這個十分講究的,不管這個老七以前做過什麽,村裏人的觀念中,他們都應該在一定的輩份上。是個蘿卜,就要有個屬於它的坑。依據這個原理,就應該讓他坐在老祖左邊,而父親隻能在他旁邊,而不是在他的上首。
耀星也吃不準,哥倆就一塊打父親請示。李春什麽都不說,那意思是,這事交給你們辦了,我就不再管,辦好辦壞是你們的能水。哥倆沒辦法,又找老祖兒商量。老祖到是十分痛快,說你們想的對。老祖並且指出了一個老頭兒,說這個人在村子裏,是個大包大攬式的人物,凡屬此類講究很多麻煩不少的瑣事,他都能擺平,是個地道的大了兒,民俗專家。耀明一聽就對上號了,此人就在他剛剛成立的研究會裏。
大了兒名叫宋老讓。耀明找到他時,他正和兒子們布置新分到的房子。耀明把安排程序和座次的任務交給他,宋老讓高興得幾乎要蹦起來,他說從打他成名直到今天,還沒有接受過這麽重要的任務,有這麽顯赫的出頭露臉機會。宋老讓對耀星關於不讓父親的座位先於二爺的提議,十分讚成:對,這才像有文化有地位人辦的事。
在十分鍾之內,宋老讓就把整個程序和座次安排得有條有理了:這是一個以宴會為主要載體的聯歡大會,主旨當然是對李春歌功頌德,這是根本。盡管李春表現得十分低調,盡管他明確表示不再出頭露麵,但是,誰都知道,李春才是真正的主角,春風集團有今天,宋家峪有今天,全靠李春。所以,千萬不可以把他的謙虛當真,李春是在試探你們,看看你們這幫人掌權後,能把我擺在個什麽位置。
這一層意思,宋老讓對耀星明言,這老頭子端的是人情練達,洞若觀火,一語中的,不由耀星不佩服。事實上,這也正是此次家鄉之行中,耀星考慮最多的一點。事情是明擺著的,耀明這就要穿越迴古代,迴來後就是理所當然的總裁繼承人,耀明的任務艱巨,卻比較單純。而耀星的任務則複雜得多。從工作崗位上,他要給小雪姑姑當助手,而且,這個助手就是將來的接班人,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引起小雪姑姑的反感。在父親這邊,就更是如此。耀星預感到,今後,像今天這樣,父親有意往後退,把顯要位置讓出來,這種事情還會有很多。但隻要有一次處理失當,就會令父親反感,這種反感的後果,是致命的。所以,耀星的日子其實是最不好過。
耀明看過宋老讓方案後,覺得儀式這一塊的事情大致落實,就告辭了耀星,說以下的事就歸你了,我那邊的事情還不少,顧不到你了。耀星也是成竹在胸,就讓耀明趕緊去忙你那一堆事吧。
耀明的事才是真的多,那都不是儀式和禮節層麵的,不是謙虛謹慎就能解決問題。從老祖的一番講述中,耀明得知,自己的祖先原來並不在這個山溝裏。起碼,可以肯定地說,那個至關重要的十八輩祖宗不在這裏住。十八輩祖宗的祖籍在哪裏,尚不可知,而且,究竟是哪輩祖宗開始,被發配到這個山溝,也是個謎團。
這些天,在幫助耀星處理房子事宜的同時,耀明也抽空和研究會的人們座談過,重點讓他們講有關李家祖先的傳說。這幫老學究們倒是張口就來,他們滔滔不絕地給耀明講他的祖先,但聽了不到半天,耀明就明顯覺察出其中的水分。
比如,眾口一詞的一個傳說是這樣的:李家的祖上是一條龍的龍種,根本不是什麽被發配到山溝裏來的。傳說大致是這樣,李家的老老祖母,是山中一個集勤勞智慧美麗於一身的姑娘。有一天,這個姑娘到山裏去采果子,突然天空中打了一個響雷,眼看就要下雨。於是姑娘就躲進山洞裏避雨。山洞裏格外舒服,外邊的雨下得很大,姑娘就睡著了。睡夢中,有一條龍和姑娘親熱了一番。姑娘又是羞澀又是幸福,當然,所有的敘述者,在此段落省略了做愛的細節,以及一個處女的初次會有怎樣的過激反應。
反正姑娘後來就懷孕了,反正姑娘後來就不姑了,當上了正兒八經的娘,而且,這個娘當得十分到位,這個娘最大的特點,就是當上娘之後,就把所有的戲份讓給了兒子。那個兒子就是地道的龍之傳人,他具備了龍種所應該具備的一切優秀品質,他力能拔山,氣可蓋世,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他南山打過虎,北山劈過狼;他會唿風喚雨,他能灑豆成兵。
耀明聽著這樣的傳說故事,心中空落落的。像這樣的故事,他也會講。如果他大老遠跑迴家鄉,就是收集到這樣一些傳說,還不如不迴來。耀明也清楚,都是房子惹的禍。如果在給山民們分房子之前,如果他是以一個普通尋訪者的身份來,那麽,他可能還能聽到一點真的東西。可是現在不同了,他是一個強勢集團的成員,他所屬的這個集團,剛剛甚至正在有恩於,有用於這裏的人們。因此,人們有義務歌頌他,歌頌他的祖先。
這些傳說令耀明十分困惑,他不知道這種尋訪還有沒有必要進行下去。他把這種困惑對父親講了,李春笑而不答。這也需要耀明自己定奪。看來,父親是真要退二線了。
一家五口人,在老家熱熱鬧鬧地度過了一段堪稱美好的時光,帶著一身的疲憊和沉甸甸的果實,返迴金鳳閣。一迴到家,李春的父親就率先迎上來。這確實是史無前例的。以往,無論是李春還是什麽人,離開多長時間,第一個迎上來的總是母親,或韋子。老爺子第一個迎接上來,這真是第一次。因為,這次旅行的目標,是他的故鄉,這次旅行的一切,都與他直接有關。
隻是因為他自身的原因,才沒有親自去。看得出來,老爺子其實也沒有忘記故鄉,在兒子如此發達之後,他是不是也經常想起那塊生育和養育過他的土地,不沒有強烈的衣錦還鄉情結呢,這些都是個疑問,也都不是疑問。但不管怎麽說,老爺子確實是和故鄉斷了聯絡,一斷四十多年,他心中的傷痛,也足夠劇烈。
:。:
人歡馬叫,土氣狼煙。小小的宋家峪這兩天就翻了天似地熱鬧,在這開鍋般地沸騰之後,整個村子猶如脫胎換骨般,變身成了另一番景象,遠遠望去,這一麵陽坡上,綠樹叢中掩映的嶄新建築,似曾相識,又完全不認識,新中有舊,舊裏透著新,完全是一幅喜人景象。
按照村長的要求,耀星給他訂製了一套集辦公文娛購物於一體的綜合功能樓。這是個超大的環形建築體,其他的功能都在這個環上,環的中央是一大片空場,容納全村人,綽綽有餘。村長的辦公室在最高層,可以俯瞰全場,這是村長追求的效果。耀星追求的效果,是在此處舉辦一個慶祝活動,為他們父子的此次家鄉之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耀明則迫不及待地在二層劃出幾間房,成立了他所熱心的民俗傳說收集整理委員會,村裏那些有文化有道德的老人們,當之無愧地進駐其中,成了研究員,領取耀明特批的一筆不菲的津貼。民俗傳說研究員們熱情很高,當天就拉出了厚厚的一遝提綱,他們拉住耀明的手,有說不盡的話。
這麽風風火火地折騰到第三天,村裏子才漸次地消停下來。人們住進了自家的新房,關上門子,開始打理各自的新生活,村街上就不見了行色匆匆的行人,聽不見急切的或是詢問或是賣弄的話語之聲。直到此時,李春才像剛剛睡醒一般,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對耀星說:辦個儀式和村裏人告別一下,我們該走了。
儀式在新落成的綜合大樓舉行。名稱叫什麽,李春也沒有想好,他讓耀星看著定,和村長商量著來,反正既有歡迎也有歡送,既是省親宴也是答謝宴,隨便怎麽說都可以。李春隻強調了一點,這個儀式,以耀星為主出席,他本人不再講話。整個儀式,李春隻和老祖一起在主賓席就坐,向大家招手示意即可。
從此時,李春就要退居二線了,他把最搶眼的位置,讓給了後輩。
耀星承擔起了無比的重任。他知道,父親給自己的既是地位,也是一張空白的考卷,如何安排這次儀式,就是他的人生處女作。
耀星首先想到的,是把老七一家人放在哪裏。他和耀明商量,耀明說,村裏人對這個十分講究的,不管這個老七以前做過什麽,村裏人的觀念中,他們都應該在一定的輩份上。是個蘿卜,就要有個屬於它的坑。依據這個原理,就應該讓他坐在老祖左邊,而父親隻能在他旁邊,而不是在他的上首。
耀星也吃不準,哥倆就一塊打父親請示。李春什麽都不說,那意思是,這事交給你們辦了,我就不再管,辦好辦壞是你們的能水。哥倆沒辦法,又找老祖兒商量。老祖到是十分痛快,說你們想的對。老祖並且指出了一個老頭兒,說這個人在村子裏,是個大包大攬式的人物,凡屬此類講究很多麻煩不少的瑣事,他都能擺平,是個地道的大了兒,民俗專家。耀明一聽就對上號了,此人就在他剛剛成立的研究會裏。
大了兒名叫宋老讓。耀明找到他時,他正和兒子們布置新分到的房子。耀明把安排程序和座次的任務交給他,宋老讓高興得幾乎要蹦起來,他說從打他成名直到今天,還沒有接受過這麽重要的任務,有這麽顯赫的出頭露臉機會。宋老讓對耀星關於不讓父親的座位先於二爺的提議,十分讚成:對,這才像有文化有地位人辦的事。
在十分鍾之內,宋老讓就把整個程序和座次安排得有條有理了:這是一個以宴會為主要載體的聯歡大會,主旨當然是對李春歌功頌德,這是根本。盡管李春表現得十分低調,盡管他明確表示不再出頭露麵,但是,誰都知道,李春才是真正的主角,春風集團有今天,宋家峪有今天,全靠李春。所以,千萬不可以把他的謙虛當真,李春是在試探你們,看看你們這幫人掌權後,能把我擺在個什麽位置。
這一層意思,宋老讓對耀星明言,這老頭子端的是人情練達,洞若觀火,一語中的,不由耀星不佩服。事實上,這也正是此次家鄉之行中,耀星考慮最多的一點。事情是明擺著的,耀明這就要穿越迴古代,迴來後就是理所當然的總裁繼承人,耀明的任務艱巨,卻比較單純。而耀星的任務則複雜得多。從工作崗位上,他要給小雪姑姑當助手,而且,這個助手就是將來的接班人,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引起小雪姑姑的反感。在父親這邊,就更是如此。耀星預感到,今後,像今天這樣,父親有意往後退,把顯要位置讓出來,這種事情還會有很多。但隻要有一次處理失當,就會令父親反感,這種反感的後果,是致命的。所以,耀星的日子其實是最不好過。
耀明看過宋老讓方案後,覺得儀式這一塊的事情大致落實,就告辭了耀星,說以下的事就歸你了,我那邊的事情還不少,顧不到你了。耀星也是成竹在胸,就讓耀明趕緊去忙你那一堆事吧。
耀明的事才是真的多,那都不是儀式和禮節層麵的,不是謙虛謹慎就能解決問題。從老祖的一番講述中,耀明得知,自己的祖先原來並不在這個山溝裏。起碼,可以肯定地說,那個至關重要的十八輩祖宗不在這裏住。十八輩祖宗的祖籍在哪裏,尚不可知,而且,究竟是哪輩祖宗開始,被發配到這個山溝,也是個謎團。
這些天,在幫助耀星處理房子事宜的同時,耀明也抽空和研究會的人們座談過,重點讓他們講有關李家祖先的傳說。這幫老學究們倒是張口就來,他們滔滔不絕地給耀明講他的祖先,但聽了不到半天,耀明就明顯覺察出其中的水分。
比如,眾口一詞的一個傳說是這樣的:李家的祖上是一條龍的龍種,根本不是什麽被發配到山溝裏來的。傳說大致是這樣,李家的老老祖母,是山中一個集勤勞智慧美麗於一身的姑娘。有一天,這個姑娘到山裏去采果子,突然天空中打了一個響雷,眼看就要下雨。於是姑娘就躲進山洞裏避雨。山洞裏格外舒服,外邊的雨下得很大,姑娘就睡著了。睡夢中,有一條龍和姑娘親熱了一番。姑娘又是羞澀又是幸福,當然,所有的敘述者,在此段落省略了做愛的細節,以及一個處女的初次會有怎樣的過激反應。
反正姑娘後來就懷孕了,反正姑娘後來就不姑了,當上了正兒八經的娘,而且,這個娘當得十分到位,這個娘最大的特點,就是當上娘之後,就把所有的戲份讓給了兒子。那個兒子就是地道的龍之傳人,他具備了龍種所應該具備的一切優秀品質,他力能拔山,氣可蓋世,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他南山打過虎,北山劈過狼;他會唿風喚雨,他能灑豆成兵。
耀明聽著這樣的傳說故事,心中空落落的。像這樣的故事,他也會講。如果他大老遠跑迴家鄉,就是收集到這樣一些傳說,還不如不迴來。耀明也清楚,都是房子惹的禍。如果在給山民們分房子之前,如果他是以一個普通尋訪者的身份來,那麽,他可能還能聽到一點真的東西。可是現在不同了,他是一個強勢集團的成員,他所屬的這個集團,剛剛甚至正在有恩於,有用於這裏的人們。因此,人們有義務歌頌他,歌頌他的祖先。
這些傳說令耀明十分困惑,他不知道這種尋訪還有沒有必要進行下去。他把這種困惑對父親講了,李春笑而不答。這也需要耀明自己定奪。看來,父親是真要退二線了。
一家五口人,在老家熱熱鬧鬧地度過了一段堪稱美好的時光,帶著一身的疲憊和沉甸甸的果實,返迴金鳳閣。一迴到家,李春的父親就率先迎上來。這確實是史無前例的。以往,無論是李春還是什麽人,離開多長時間,第一個迎上來的總是母親,或韋子。老爺子第一個迎接上來,這真是第一次。因為,這次旅行的目標,是他的故鄉,這次旅行的一切,都與他直接有關。
隻是因為他自身的原因,才沒有親自去。看得出來,老爺子其實也沒有忘記故鄉,在兒子如此發達之後,他是不是也經常想起那塊生育和養育過他的土地,不沒有強烈的衣錦還鄉情結呢,這些都是個疑問,也都不是疑問。但不管怎麽說,老爺子確實是和故鄉斷了聯絡,一斷四十多年,他心中的傷痛,也足夠劇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