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得知聞名世界的李春是自己的孫子,老爺子的精神立時就爽朗了,他這幾十年活得很痛快,心裏總是有一個信念支撐著,讓他永遠處在情緒振奮之中。


    後來,老七也在大屏上認出了自己的大哥,也就對上了號,那個了不起的人物李春,竟然是自己的親侄子。於是,老七一家人立刻興奮得不能自持,他們對老爺子的態度立馬就好起來。對此變化,老爺子早就有心理準備,他知道,老七是沒臉登門認老大的,他如果要去認哥哥,就一定要拉上自己。而且,他認哥是假,想認侄子才是真;認侄子是假,要錢得好處才是真。


    老爺子堅決不給老七當這個墊背的。他以從未有過的堅決態度告訴老七,你休想打老大的主意,你如果敢去認他,我就死給你看,我當著你們哥倆的麵死,讓老大恨你,讓你侄子半個子兒的好處也不給你,不信你就走著瞧。


    為此,老七軟硬兼施,對自己的父親使用了各種手段,把老爺子整得也相當夠嗆,但老爺子就是不鬆口,不但不答應陪他前去認親,而且把話放在當麵,不僅你不能去,你們家的任何人都不能去,你們什麽時候去,我就什麽時候自殺。


    老爺子從來沒有這麽決絕。他的態度震懾住了財迷心竅的老七,加之老七也稍有點自知之明,就終於沒敢去找李春他們。於是也就有了李春放開手腳幹事業,不為瑣碎家事分散精力的幾十年大好時光。今天,李春主動找上門來,爺爺當然是萬分的高興。唯一令老爺子不能釋懷的是,老大心裏還在憋著一口氣。李春說這不難,隻要您想見,我這就可以把我爸接過來。老爺子說不必了,以後時間長著哩,還是我上門見他的好,我對不住他呀。


    祖父或曾祖父的講述,令在場的後代們頗為感動。他們都不知道,原來自己的血脈中,還流淌著如此內容豐富的血液。人的品質在一奶同胞的兄弟間,竟會有這麽大的差距。這個名叫老七的長輩,也太過地不夠長輩的資格了,他簡直就是一個經典的反而教材,比壞人都壞十倍。尤其是,他的這種壞與他們這些人,都有著直接的利害關係。從另一方麵說,如果沒有這個壞到家的老七,也就沒有老大的今天,也就沒有了李春的今天。如果這個推斷能夠成立,那麽,這個老七無心插柳,以他的壞成就了今天春風的偉業,也未可知。


    李春相當委婉地說出了這層意思,出乎意料,爺爺卻一下子就洞察了李春的用意,他當然高興自己的孫子能夠這麽看問題,這標誌著,那個享譽世界的偉大的李春,在一大堆涉及到切身利益的糾葛之中,能夠拎得清,站的高,看得遠。


    爺爺說是的,沒有你老七叔,你爸就不會娶你媽,你爸在老家就定過一門親,那姑娘是十裏八村的人尖子,有名的美人。唉,也是好人不長命,十年前就過世了,留下一堆土豆子一般的兒孫,淒惶地過日子。沒娶她過門,當時可是把你奶奶疼死了,後來你奶奶早早地撒手去了,跟這事也有關。


    李春和兒女們張大了驚訝的眼睛。尤其是李春,在他的印象中,父親是個平凡不過的小公務員,也慢說不能和他這個兒子相比,就是在浩瀚的公務人員海洋中,他也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糧倉中的一粒米而已。這次,從爺爺的描述中,李春對自己的父親刮目相看了。這正是偉大寓於平凡之中。


    耀榮十分感興趣地和曾祖談起了自己爺爺那個沒過門的媳婦,曾祖也饒有興趣地和她講了這個名叫小芳的姑娘的係列故事。這是鄰村的一個姑娘。當然,作為一個未曾實現的公公,曾祖的講述是極其概略的,大致就是村裏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一又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雲雲。曾祖講述時,耀星就向李春投來請示性的目光,李春當即給予了肯定的迴複。這對父子的這次目光交換,就將導致世上又將出現一大批幸運的人們。


    閑話說得不少了。這才是灰比土熱,血比水濃,雖說從未謀麵,可一談就入港,就像失散了的兩個零件,過一百年碰到一起,嚴絲合縫,絲絲入扣,就是那麽貼切,就是那麽正宗。談話進入熱絡和自由了,祖孫的差異,時空的隔閡都抵不過親情的召喚。這就像一塊鐵在熔爐裏燒到通紅,火候到了。


    此時,耀明以目示意李春。李春也迴複了肯定的目光。李春身邊這兩個兒子,端的是培養出來了。耀星打理事務是一把好手,耀明對他肩負的傳承重任,也時刻不敢忘懷。此行之前,李春和耀明有明確的指向,他們不是來認親玩的,更不名象一般的俗不可耐的成功人士那樣,稍有起色之時,就來個衣錦還鄉之類的作秀節目,體驗一把成功的感覺。他們此次是帶著任務來的。耀明要穿越迴古代,去尋找那遙不可及的十八輩祖宗,說到尋祖,山村裏就有個現成的四輩祖宗活著,放著現成的祖宗不拜,豈非天字第一號的傻瓜!


    那麽,既然見到活祖宗了,就要有所收獲。在得到李春支持的目光後,耀明就接過話頭,試探著把話題往祖宗方麵引導,爺爺或曾祖的敘述也就適時地轉向了後輩們需要的方向。這,才是所謂的正事,比分房子還重要的事。


    爺爺的記憶力很好,表達能力也較強。爺爺現年八十六歲了,卻沒有絲毫衰老的跡象,這種健康在語言方麵表現得尤其明顯。爺爺清晰地記得自己的爺爺,在耀明的輩份表格中,就是第七代祖宗的事情。


    爺爺說,在他的記憶中,李家世代就是這大山裏的人,祖輩就在這山溝裏謀生。李家祖上也沒出過什麽大官,也不是什麽名門望族,所以就沒有一本像迴事的家譜。說到此,爺爺說:就像你叔叔這號人,你以為他還有心思續寫家譜嗎,他能夠不把他爸餓死就不錯了。


    耀明問:您聽老人們講過什麽祖上的傳說嗎,哪怕僅僅是個傳說。


    老爺子說:傳說也聽過不少。咱們村裏這個李姓是小戶,到今天也不過十來戶,也不說五百年前是一家,二百年前肯定就是一個祖宗的,是一個發配到這裏來的人傳下的後代。這村裏的大姓是宋,所以叫宋家峪,其他幾個小姓氏,有姚、嶽、廉、齊四個,每個姓氏也不少於三十戶,唯獨我們李家,在我爺爺那輩,不過三五戶。現在,孩子們結婚就分家立戶,僅僅你老七叔一家,就分出來三戶,如果你們這一支也在老家,你看看,這人丁興旺的架式,我們也快成大戶了。


    說到這裏,李春的眾兒女都笑了,李春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他們的爺爺或曾祖可能並不知道,這個李春光老婆就有一大幫哩,子女能不多嗎。


    爺爺還說,李氏祖上那個被發配到山裏來的人,過去在國家裏當著個舉足輕重的大官,或者是個什麽了不起的大學問家,後來也不知犯了什麽事兒,得罪了上邊的哪個頭頭腦腦的,就被發配到山裏來了。據說那是個相當聰明的人,來了之後,就一言不發,埋頭幹活,當了個老老實實的山民。後來,他的後代,也就是我們的祖先們中間,時不時地就出一兩個能人,這一帶流傳著許多他們的傳說,有好些都帶了神話色彩,說的神乎其神的。


    爺爺越講越自豪:起先,我也不太相信這些。可是,從打在大屏上見了春兒,我就開始相信了。我的孫兒現在是多麽了不起的人啊,這就說明我們祖上有德,也說明我們李家的血脈裏,有這個種兒,是優良品種,不是一般的人啊。


    說到這裏,爺爺滿臉放紅光,得意之情溢於言表,真正是十分得意。李春也深以為然。他說是的,我也有這種感覺。我能有現在的成就,要說呢,我本人也付出了相當的努力,可是,每到關鍵時刻,總能明顯是感受到背後有一個強大的推手,給我助力,讓我在命運的拐彎處,順利通過。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祖上有德,祖墳上冒青煙吧。


    老爺子十分高興,談興大發,接下來腦洞大開,想起了許多往事,他滔滔不絕地談了半宿,毫無睡意。李春也是快馬加鞭,不斷地給老爺子加油加火。在祖父麵前歌頌祖先,是件相當討巧的事,眾兒女也見識了父親的聰明,這個李總裁真不是白給的,他太會來事了。耀明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時機,把曾祖講述的一一記錄下來,這些資料將陪伴他,在遙遠的古代,去尋找那個十八輩祖宗的蛛絲馬跡。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未世俊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桐林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桐林雨並收藏未世俊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