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金鳳對李春說:我想去比基尼一趟了,你去嗎?
李春說你自己去吧,我還有別的事,海洋這一塊,今後就歸你管了,我能不管就不管。
金鳳哈哈一笑:我倒是挺想看看你和戴維打一架,說真的,你還真不一定打得過他。李春說:我為什麽打他,他替我幹活哩,我要多給他發一份工資。金鳳說:李總紅口白牙,說話要算數喲。李春說:行了,差不多了,你也別故意氣我,我不中你的計。
金鳳一行真的迴了比基尼島,但她不是為了找戴維。金鳳不是那種逮住蛤蟆攥出尿的主兒,本著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原則,她也不想過分刺激李春。金鳳這次迴到海洋上,是為靈鳳。靈鳳畢業了,將來做什麽呢,金鳳想不好。以她現在的能量,給妹妹安排個工作並不難,但金鳳不想這麽做。金鳳和銀鳳這一撥,就這麽硬頂著上來了,既沒有計劃,更顧不上培訓,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頂起了一大塊事業來。說起來也是亂世出英雄,她們都挺過來了,而且做得很好,她們屬於創業的一代,靈鳳就不同了。現在春風的事業,李春金鳳的家業都大到了無法準確估量的程度,靈鳳她們早就成了社會的焦點級人物,一個剛剛出校門的小孩子,沒有經過任何曆練,卻早早地成了名,這不是什麽好事。
將來做些什麽,金鳳也征求過靈鳳的意見。靈鳳說先玩夠了再說,在學校這麽些年,窩憋死了,剛出來,你們又來煩我。金鳳討了個沒趣,訕訕地走了。靈鳳就和一班小姑娘們出去天南海北地瘋玩去了。依照金鳳的設想,是想讓靈鳳在海洋這一塊發展,這當然不是因為戴維在這裏管事,金鳳還沒有傻到把自己的妹妹也往那個方向引,她也犯不上利用戴維這麽點關係。金鳳覺得海洋這一塊大有可為,麵寬,也有意思。其實半年前她到東海之濱戴維總部,就是抱著這個想法的,隻是後來被戴維那灼人的眼神燙得丟了魂兒,才後來居上,歪打正著地與戴維演了那麽一出。不過這半年,金鳳也把海洋這一塊看了個七七八八,心中有數了。
比基尼島上,有金鳳的一個項目:水下居。
這個科研項目的原理,利用春風的引力暫缺,把淺海海底一定體積的海水清空,創造出一片與陸地上無差別的居住環境,人可以在海底生活,當然,也可以觀賞海洋裏的美麗風光。在海底居住,從古代起就成了人類的一個理想或幻想,自古以來就有著天大的誘惑力,吸引力。人類不止一次地在他們可以製造的虛幻世界裏,意淫過在海底居住,有畫畫的,有拍攝電影的,最靠譜的是在人造海洋世界裏,那一段玻璃管裏仰頭望著魚兒從頭頂遊過的瞬間。但也僅僅是這麽一個瞬間。金鳳小的時候,隨著知轉所的安排,曾經參觀過這類的海洋世界館,仰頭望魚的瞬間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象,她把那種奇幻的感受,視為人生之最奇特最瑰麗的享受。在金鳳看來,陸地上和太空中的所有建築,都不如海洋裏的好,都不如在海洋底下定居富有創意和誘惑力。
海洋太大了,而且資源豐富,要什麽有什麽,放著海洋不去琢磨,反而在浩渺無垠的宇宙空間裏找什麽生物,金鳳認為這起碼是撿芝麻之舉。在比基尼的這段時間,金鳳和李奇戴維等人,著實地把海底定居的事折騰了幾遍。現在,事情卡在暫缺範圍上了。
暫缺範圍,就是在水底下對什麽實施暫缺,對什麽不實施暫缺。水,是肯定要被實施暫缺處理的,不然就不會騰出空間來供人類居住。被實施了暫缺海域的水,因為失去了地心引力,就不複存在了,它們並沒有消失,而是被吸引到旁邊那些有地心引力的地方去了。這一塊六維空間中,底麵是堅實的陸地,上麵和前後左右四麵都是水,這也不成問題,都在第一撥的研究中得到實現。現在的問題是,這一塊地方對海水沒有了引力,卻不能保證海洋動物們不會突然闖入。
一個最令人驚心的事件,在實驗之初就把所有人震住了。那天,當金鳳她們正在這一塊天然海洋館般的天地裏,仰頭觀賞五顏六色的熱帶魚,突然就有好些魚從天而降,在他們頭頂的水域落了下來。這雖說出乎人們的意料,卻合乎道理:這裏的海水被實施了引力暫缺,但對動物和人類依然存在著引力。當時李奇就是這麽給大夥分析的,在大夥還沒有徹底理解他講的那一番科學道理之時,一條碩大的鯊魚轟然而落,那張血盆大口和數以百計的尖利牙齒,即便是在防護措施齊全的金鳳她們,也足以令人失魂落魄。
針對動物們的不請自來,戴維的團隊想過很多辦法,其中以戴維的電磁幹擾法最有效。這是戴維根據他的水下作業經驗想出來的,無非是在空間頂端設置一道電磁幹擾層,對動物們實施威脅。這個辦法很有效,但負作用也相當嚴重,動物們都被電磁波嚇跑了,海底世界成了人類獨居之所,沒了絲毫生氣,也有無從實現那瑰麗斑斕的海底之夢了。
這個難題一直困擾著他們,成了地道的老大難。在金鳳離開比基尼,迴金鳳閣給耀明過生日之前,戴維提出過穹頂法,也就是與古代人造海洋世界的那個玻璃罩大體相似的作法,製作一個巨型的玻璃頂子,隔開人類和魚類。好象隻能這麽做了。當時金鳳就聯絡了正在撒哈拉的米曉虹,燒製了幾塊巨大的弧形玻璃弄過來試了試,效果相當不錯,隻需要把頂上封住,不讓動物們從天而降就行了,至於從兩邊滾進來的,大可以不必管它們,怎麽滾進來的,它們完全有能力再怎麽滾出去。研究大體成功,剩下的就是玻璃質量的事了,特別是弧度和透明度。撒哈拉的沙子好像不太適合燒製玻璃,透明度達不到要求,仰頭看上去,總有一種模糊朦朧之感,十分地隔靴搔癢,不過癮。金鳳走之前,就把這個事撂給戴維他們了,不知這些天有什麽進展。
聽說金鳳迴了比基尼,戴維李奇他們立刻趕了過來。戴維見到金鳳後,兩人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戴維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好,還長在我的脖子上。金鳳笑了:別怕了,李總說他還要感謝你,給你多開一份工資哩。戴維連忙擺著手:算了吧,你們就別拿我開心了,這種錢誰敢要呢。
一邊說著,金鳳等人就進入海底看效果去了。這些天,戴維他們調集了各個沙漠區燒製的玻璃,大同小異,質量沒有大的差別。金鳳她們看了也沒說什麽,透著不理想,不滿意。戴維說:實在不行,隻有仿照古人,用石油作原料,合成有機玻璃,那樣的話,隻要很薄的一層,就可以隔開,什麽都不顯。金鳳也見識過這種有機玻璃,在知轉所時,學校所有的窗玻璃都是這種,她點了點頭:先用一下吧,別搞得太多,幾個點就行。
此語一出,就引發了一係列的大動作。首先是沉寂多年的阿拉伯油田,又喧鬧起來,按照春風公司的訂單,提供了一批原油。接著是化工廠,高聳著聚烯合成塔之類的地方,又冒出煙來,空氣中彌散著久違了的化學味兒,曆史好象一下子倒退了多少年。這下可是不得了了,空氣質量,這個最最敏感的神經被碰觸,就像一根針戳到了肚臍上,整個世界都劇烈地哆嗦了一下。
責難之聲四起:
是春風還是黑風?
辛辛苦苦好幾年,一夜迴到舊能源。
我們不要臭塑料,還我藍天白雲。
有意思的是,不僅是媒體在狂吼,就連春風公司內部的人們,也發出了同樣的質問:我們一直秉承的綠色環保理念哪裏去了,要海洋就不要藍天了嗎?
所有的矛頭一律指向海洋部,準確地說,是指向了金鳳。
金鳳懵了。她第一次嚐到了成為眾矢之的的滋味。之前的幾場風波,金鳳也都是關鍵人物,都是親曆者,她應該是經過些風浪的人。但那時有李春在前麵擋著,人們攻擊的是李春,金鳳隻是作為李春的陪伴者,在適當的場合配合著李春就行了。那時的金鳳沒有多大的壓力,甚至有些得意和自豪,感覺自己的作用確實是無人替代的,李春離不開自己,特別是兩次視頻露麵,簡直是四兩撥千斤,輕輕一出手,就把對手打得稀裏嘩啦。然而這次不同了,這次,人們的怒氣都是衝著她金鳳來的,前麵沒有任何屏障了,她魏金鳳成了這場風波的始作俑者。
:。:
李春說你自己去吧,我還有別的事,海洋這一塊,今後就歸你管了,我能不管就不管。
金鳳哈哈一笑:我倒是挺想看看你和戴維打一架,說真的,你還真不一定打得過他。李春說:我為什麽打他,他替我幹活哩,我要多給他發一份工資。金鳳說:李總紅口白牙,說話要算數喲。李春說:行了,差不多了,你也別故意氣我,我不中你的計。
金鳳一行真的迴了比基尼島,但她不是為了找戴維。金鳳不是那種逮住蛤蟆攥出尿的主兒,本著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原則,她也不想過分刺激李春。金鳳這次迴到海洋上,是為靈鳳。靈鳳畢業了,將來做什麽呢,金鳳想不好。以她現在的能量,給妹妹安排個工作並不難,但金鳳不想這麽做。金鳳和銀鳳這一撥,就這麽硬頂著上來了,既沒有計劃,更顧不上培訓,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頂起了一大塊事業來。說起來也是亂世出英雄,她們都挺過來了,而且做得很好,她們屬於創業的一代,靈鳳就不同了。現在春風的事業,李春金鳳的家業都大到了無法準確估量的程度,靈鳳她們早就成了社會的焦點級人物,一個剛剛出校門的小孩子,沒有經過任何曆練,卻早早地成了名,這不是什麽好事。
將來做些什麽,金鳳也征求過靈鳳的意見。靈鳳說先玩夠了再說,在學校這麽些年,窩憋死了,剛出來,你們又來煩我。金鳳討了個沒趣,訕訕地走了。靈鳳就和一班小姑娘們出去天南海北地瘋玩去了。依照金鳳的設想,是想讓靈鳳在海洋這一塊發展,這當然不是因為戴維在這裏管事,金鳳還沒有傻到把自己的妹妹也往那個方向引,她也犯不上利用戴維這麽點關係。金鳳覺得海洋這一塊大有可為,麵寬,也有意思。其實半年前她到東海之濱戴維總部,就是抱著這個想法的,隻是後來被戴維那灼人的眼神燙得丟了魂兒,才後來居上,歪打正著地與戴維演了那麽一出。不過這半年,金鳳也把海洋這一塊看了個七七八八,心中有數了。
比基尼島上,有金鳳的一個項目:水下居。
這個科研項目的原理,利用春風的引力暫缺,把淺海海底一定體積的海水清空,創造出一片與陸地上無差別的居住環境,人可以在海底生活,當然,也可以觀賞海洋裏的美麗風光。在海底居住,從古代起就成了人類的一個理想或幻想,自古以來就有著天大的誘惑力,吸引力。人類不止一次地在他們可以製造的虛幻世界裏,意淫過在海底居住,有畫畫的,有拍攝電影的,最靠譜的是在人造海洋世界裏,那一段玻璃管裏仰頭望著魚兒從頭頂遊過的瞬間。但也僅僅是這麽一個瞬間。金鳳小的時候,隨著知轉所的安排,曾經參觀過這類的海洋世界館,仰頭望魚的瞬間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印象,她把那種奇幻的感受,視為人生之最奇特最瑰麗的享受。在金鳳看來,陸地上和太空中的所有建築,都不如海洋裏的好,都不如在海洋底下定居富有創意和誘惑力。
海洋太大了,而且資源豐富,要什麽有什麽,放著海洋不去琢磨,反而在浩渺無垠的宇宙空間裏找什麽生物,金鳳認為這起碼是撿芝麻之舉。在比基尼的這段時間,金鳳和李奇戴維等人,著實地把海底定居的事折騰了幾遍。現在,事情卡在暫缺範圍上了。
暫缺範圍,就是在水底下對什麽實施暫缺,對什麽不實施暫缺。水,是肯定要被實施暫缺處理的,不然就不會騰出空間來供人類居住。被實施了暫缺海域的水,因為失去了地心引力,就不複存在了,它們並沒有消失,而是被吸引到旁邊那些有地心引力的地方去了。這一塊六維空間中,底麵是堅實的陸地,上麵和前後左右四麵都是水,這也不成問題,都在第一撥的研究中得到實現。現在的問題是,這一塊地方對海水沒有了引力,卻不能保證海洋動物們不會突然闖入。
一個最令人驚心的事件,在實驗之初就把所有人震住了。那天,當金鳳她們正在這一塊天然海洋館般的天地裏,仰頭觀賞五顏六色的熱帶魚,突然就有好些魚從天而降,在他們頭頂的水域落了下來。這雖說出乎人們的意料,卻合乎道理:這裏的海水被實施了引力暫缺,但對動物和人類依然存在著引力。當時李奇就是這麽給大夥分析的,在大夥還沒有徹底理解他講的那一番科學道理之時,一條碩大的鯊魚轟然而落,那張血盆大口和數以百計的尖利牙齒,即便是在防護措施齊全的金鳳她們,也足以令人失魂落魄。
針對動物們的不請自來,戴維的團隊想過很多辦法,其中以戴維的電磁幹擾法最有效。這是戴維根據他的水下作業經驗想出來的,無非是在空間頂端設置一道電磁幹擾層,對動物們實施威脅。這個辦法很有效,但負作用也相當嚴重,動物們都被電磁波嚇跑了,海底世界成了人類獨居之所,沒了絲毫生氣,也有無從實現那瑰麗斑斕的海底之夢了。
這個難題一直困擾著他們,成了地道的老大難。在金鳳離開比基尼,迴金鳳閣給耀明過生日之前,戴維提出過穹頂法,也就是與古代人造海洋世界的那個玻璃罩大體相似的作法,製作一個巨型的玻璃頂子,隔開人類和魚類。好象隻能這麽做了。當時金鳳就聯絡了正在撒哈拉的米曉虹,燒製了幾塊巨大的弧形玻璃弄過來試了試,效果相當不錯,隻需要把頂上封住,不讓動物們從天而降就行了,至於從兩邊滾進來的,大可以不必管它們,怎麽滾進來的,它們完全有能力再怎麽滾出去。研究大體成功,剩下的就是玻璃質量的事了,特別是弧度和透明度。撒哈拉的沙子好像不太適合燒製玻璃,透明度達不到要求,仰頭看上去,總有一種模糊朦朧之感,十分地隔靴搔癢,不過癮。金鳳走之前,就把這個事撂給戴維他們了,不知這些天有什麽進展。
聽說金鳳迴了比基尼,戴維李奇他們立刻趕了過來。戴維見到金鳳後,兩人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戴維摸了摸自己的腦袋:好,還長在我的脖子上。金鳳笑了:別怕了,李總說他還要感謝你,給你多開一份工資哩。戴維連忙擺著手:算了吧,你們就別拿我開心了,這種錢誰敢要呢。
一邊說著,金鳳等人就進入海底看效果去了。這些天,戴維他們調集了各個沙漠區燒製的玻璃,大同小異,質量沒有大的差別。金鳳她們看了也沒說什麽,透著不理想,不滿意。戴維說:實在不行,隻有仿照古人,用石油作原料,合成有機玻璃,那樣的話,隻要很薄的一層,就可以隔開,什麽都不顯。金鳳也見識過這種有機玻璃,在知轉所時,學校所有的窗玻璃都是這種,她點了點頭:先用一下吧,別搞得太多,幾個點就行。
此語一出,就引發了一係列的大動作。首先是沉寂多年的阿拉伯油田,又喧鬧起來,按照春風公司的訂單,提供了一批原油。接著是化工廠,高聳著聚烯合成塔之類的地方,又冒出煙來,空氣中彌散著久違了的化學味兒,曆史好象一下子倒退了多少年。這下可是不得了了,空氣質量,這個最最敏感的神經被碰觸,就像一根針戳到了肚臍上,整個世界都劇烈地哆嗦了一下。
責難之聲四起:
是春風還是黑風?
辛辛苦苦好幾年,一夜迴到舊能源。
我們不要臭塑料,還我藍天白雲。
有意思的是,不僅是媒體在狂吼,就連春風公司內部的人們,也發出了同樣的質問:我們一直秉承的綠色環保理念哪裏去了,要海洋就不要藍天了嗎?
所有的矛頭一律指向海洋部,準確地說,是指向了金鳳。
金鳳懵了。她第一次嚐到了成為眾矢之的的滋味。之前的幾場風波,金鳳也都是關鍵人物,都是親曆者,她應該是經過些風浪的人。但那時有李春在前麵擋著,人們攻擊的是李春,金鳳隻是作為李春的陪伴者,在適當的場合配合著李春就行了。那時的金鳳沒有多大的壓力,甚至有些得意和自豪,感覺自己的作用確實是無人替代的,李春離不開自己,特別是兩次視頻露麵,簡直是四兩撥千斤,輕輕一出手,就把對手打得稀裏嘩啦。然而這次不同了,這次,人們的怒氣都是衝著她金鳳來的,前麵沒有任何屏障了,她魏金鳳成了這場風波的始作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