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想到,那個曾在巴紮洛夫事件中很是火了一把的大和分區漫畫家,三餐不食郎,在這個節骨眼上殺將出來。
三餐不食郎又亮出了他的拿手好戲:係列漫畫。他的第一個係列,畫的是胡敏英與米曉虹從結識到犯案的過程。這個係列在公眾麵上反應平平,事實人們都知道,沒什麽新鮮可言。但銷售量還是居高,人們都想看看,一個發生在身邊的事,是怎樣被畫家演繹的。
真正引起世人注目的,是第二個係列。這個係列中,原來的主角胡敏英早就進去了,沒有他多少戲份。三餐不食郎在這第二個係列裏,重點表現了以李春和銀鳳為首的春風一幹人,是如何為一個無恥罪犯奔走唿號,喊冤叫屈的。係列分為幾個段落:密室策劃,金錢收買,上下打點,慘敗而歸。其中,有李春提了整整兩箱子現金,去到米家求情,被扔出門外的彩色特寫畫麵。諷刺攻擊的矛頭直接指向李春,而不是胡敏英了。在這本漫畫裏,李春等人真的成了漫畫人物,他們一個個假門假式的假正經,心裏想的嘴上說的,卻都是男盜女娼一類的肮髒之事。
第二係列立即收到了轟動效應,一時間洛陽紙貴,不僅所有的本係列漫畫被搶購一空,連三餐不食郎已有的漫畫書,所有的庫存,都立刻成了暢銷書,紅透了半邊天。
無法理解世人的心態,他們最希望看到的是什麽,可能就是刺激和新鮮吧。李春的正麵形象樹起了很長時間,幾乎被神化美化了。這種快要成為思維定式的東西,就造成了審美疲勞,說白了,就是看厭煩了,聽膩歪了。這時,從審美角度或獵奇心理,都在期盼著一種改變,或突變。不管怎麽變也不管變成什麽,更不管變了之後,對自己有利或不利,反正變了就好。
漫畫集出到了第二係列,李春和銀鳳等人還是沉得住氣,以為這個三餐不食郎,也就是想借詆毀名人,自己出名撈好處的投機文人罷了,不值得理會。哪知道,在第二係列造成的轟動稍微平息後,第三係列又推出了。在這個係列中,胡敏英案件完全是李春一手策劃和導演的。畫冊的封麵,是銀鳳坐在李春腿上接吻的照片。有了這個封麵,裏麵的內容就順理成章。銀鳳和李春早已是暗渡陳倉,明鋪暗蓋。於是二人設計好了圈套,讓米曉虹做誘餌,釣胡敏英上鉤,從而把他送進去。之後,便是李春銀鳳的二人世界了。第三係列爆出猛料,引起軒然大波。有照片為證,不由得人們不相信。一時間,世上彌漫著痛罵李春的狂潮。屏上繼續爆料著李春私生活的糜爛腐朽。那幾個孩子的事,也被抖了出來。
李春不能不警醒了,但他警醒又有什麽用呢。如今的局麵,早已不是他可以左右形勢,遊刃有餘。李春找到銀鳳,兩人都很尷尬,簡直不知道怎麽來說這些事。他們沉默良久,幾乎同時抬頭,同時說出了一個人的名字:
楊娜。
是的,就是楊娜。因為那張照片,隻能是楊娜拍的。李春和銀鳳印象都十分清楚,當時,銀鳳是想氣走楊娜,讓她知難而退,才有此舉動。李春也心領神會地配合了。但是,這個道理,這番境況,你和誰去解釋呀。現在,不管李春說什麽,都隻能是一種效果:
欲蓋彌彰,越描越黑。
一向指揮若定,波瀾不驚的李春,這時真的沒招兒了。
稍後,春風的資訊部長來了。春風公司作為一個超級大企業,各種門類齊全,其中就有為老總提供各類情報的部門。資訊部長的匯報,與李春的估計大體相符。這一切背後的推手,正是楊娜。不過,她現在的名字叫三餐不娜子,她已經嫁給了三餐不食郎,隨了丈夫的姓氏。
楊娜用一雙堪稱秀美的腳丫搭上李春後,曾經躊躇滿誌了一陣子,僅僅一周時間,她就當上了覬覦已久的財務副部長。她自以為掐到了李總的七寸,正待進一步下猛藥,摘碩果,卻不成想,銀鳳帶著一班李春的野老婆野孩子殺將進來,把她的計劃徹底打爛。特別是那個練武的野老婆,居然在她麵前耀武揚威,指桑罵槐,口口聲聲要她的命。迫於情勢,精明的楊娜沒有拿著雞蛋硬往石頭上碰,她撤了。可氣的是,在她拿著辭職報告找到李春,這李春居然也裝得沒事人一樣,繼續和他那個野孩子瘋玩,隻是順手把報告看了一眼放桌上,連一句送別的話都沒有,更枉談她期望中的分手費或遣散費。楊娜被激怒了。她發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離開春風公司之後,楊娜也沒有急著找工作。她手裏有一些春風公司的賬目,楊娜覺得,這些東西用得好,足夠她這輩子吃的。她在尋找時機,也在尋找人。在楊娜的價值觀裏,人所擁有的一切,都可以開發利用。要說起來,她的這個意識,還是從李春那裏躉來的。李春關於開發不適宜人居地區的理論和實踐,多少影響了楊娜她們這些員工。李春的理論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應該有人去居住,去利用。用地心能量去開發利用,是他李春的使命,也是他生命的意義。他是李春嘛,他是老總嘛,他又不缺錢,不缺少女人,他當然要幹大事業了。我們小職員,不可能有他那麽高的見識。楊娜這樣想,我擁有什麽呢,我擁有著一段即將逝去的青春,還有一副尚有魅力的軀殼。這兩樣東西用的好,
人生就會被改寫。
開發利用青春的第一仗,楊娜輸了個底兒掉,從春風滾蛋了。但老本還在,楊娜仍在打這張牌。在猶豫不決中,一晃就過了幾個月。這時,胡敏英案件爆發。敏銳的楊娜立刻嗅到了可資利用的氣息,她一夜沒合眼,在天麻麻放亮之時,終於想出一套完整的複仇方案。
要報仇,就要找到幫手,楊娜想到了在巴紮洛夫事件中大出風頭的三餐不食郎。以她手中掌握的內幕材料,加上三餐不食郎的造勢造謠天才,不愁掀不翻李春這條船。於是,楊娜以最快的速度,當天就登門找到了這位漫畫名人。
見到活的名人,往往是件比較殘酷的事情,就象古代網友見麵,彌漫在腦子裏的種種美好幻想,在見到真麵目的那一刻,大打折扣甚至瞬間歸零,並急速蛻變為負數。三餐不食郎時年四十有餘,是個幹癟矮小的準老頭。楊娜在見到他的那一瞬間,幾乎要抽自己的嘴巴:就他!跟李春沒有可比性啊。但楊娜經受住了這致命的第一衝擊波,她穩住心神,從長計議,胸懷偉大理想,不計小節得失,終於克製住了感官上的難受,轉而,向他放電了。經過一段相當容易的征服過程,楊娜把三餐不食郎生擒活捉,驅使於石榴裙下。
當然,她作了必要的付出。
楊娜的主動上門,對半生不得誌的三餐不食郎來講,就是肥豬拱門。有這樣一位美女投懷送抱,即便已經有了相當名氣的他,也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何況,她帶來了多麽好的題材呀!三餐不食郎的前半生,大致與租住圍屋裏的範老頭差不太多,但他比範老頭鬼得多。他的精力都用在尋找機會上了。當巴紮洛夫事件爆光後,三餐不食郎抓住了機會,他利用人們同情弱者,憐香惜玉的普遍情結,漫天徹地的把老巴醜化了一痛。他算準了,任何人都不會追究這些故事的真假,人們隻恨不得親手揍他幾下才解恨。所以,當老巴最終起訴了他,直把他樂得連連翻跟頭:可是該著老子出名了。在與老巴辯論時,三餐不食郎就一句話:我提你姓名了嗎?弄得老巴無言以對。三餐不食郎真的沒有提巴紮洛夫的名字,可每幅畫都是在畫他,在罵他。三餐不食郎把世人的心理參透了,他準知道沒人同情老巴,這叫氣死人不償命。
但這次,三餐不食郎膽子更肥了,他知道,這次再不提李春的名字,楊娜這關就過不去。而且,他還清楚,李春也奈何不了他。他所爆料的這類事,都是有口難辯的。現在的三餐不食郎,最大的心願就是李春也起訴他,能與舉世聞名的李春對簿公堂,本身就是一件驚天動地之事。如果把他扳倒了,那我就是舉世聞名之名人;如果扳不倒他,我也是舉世聞名的勇敢者。裏外裏,我都不吃虧。於是,三餐家的夫妻造謠公司就正式開張營業。他們在成功地推出了三個係列漫畫集之後,第四個係列的大致編排也已完成。它的大體內容,是追述巴紮洛夫事件,真正的元兇是誰?世人都被巴紮洛夫打老婆的現象蒙住了眼睛,但巴紮洛夫怎麽就舍得打自己的老婆呢,誰的老婆誰不心疼呀?卻原來,這裏的禍根依然是李春埋下的。依然有照片為證。李春和柳芭在一起的照片,太多了,平時人們隻是不想去關注它,也關注不過來,現在好了,聚焦於此。
聽完資訊部長的匯報,李春擺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李春預感到,這次的事不是那麽簡單的,恐怕,真正的風暴,正在途中。
;
三餐不食郎又亮出了他的拿手好戲:係列漫畫。他的第一個係列,畫的是胡敏英與米曉虹從結識到犯案的過程。這個係列在公眾麵上反應平平,事實人們都知道,沒什麽新鮮可言。但銷售量還是居高,人們都想看看,一個發生在身邊的事,是怎樣被畫家演繹的。
真正引起世人注目的,是第二個係列。這個係列中,原來的主角胡敏英早就進去了,沒有他多少戲份。三餐不食郎在這第二個係列裏,重點表現了以李春和銀鳳為首的春風一幹人,是如何為一個無恥罪犯奔走唿號,喊冤叫屈的。係列分為幾個段落:密室策劃,金錢收買,上下打點,慘敗而歸。其中,有李春提了整整兩箱子現金,去到米家求情,被扔出門外的彩色特寫畫麵。諷刺攻擊的矛頭直接指向李春,而不是胡敏英了。在這本漫畫裏,李春等人真的成了漫畫人物,他們一個個假門假式的假正經,心裏想的嘴上說的,卻都是男盜女娼一類的肮髒之事。
第二係列立即收到了轟動效應,一時間洛陽紙貴,不僅所有的本係列漫畫被搶購一空,連三餐不食郎已有的漫畫書,所有的庫存,都立刻成了暢銷書,紅透了半邊天。
無法理解世人的心態,他們最希望看到的是什麽,可能就是刺激和新鮮吧。李春的正麵形象樹起了很長時間,幾乎被神化美化了。這種快要成為思維定式的東西,就造成了審美疲勞,說白了,就是看厭煩了,聽膩歪了。這時,從審美角度或獵奇心理,都在期盼著一種改變,或突變。不管怎麽變也不管變成什麽,更不管變了之後,對自己有利或不利,反正變了就好。
漫畫集出到了第二係列,李春和銀鳳等人還是沉得住氣,以為這個三餐不食郎,也就是想借詆毀名人,自己出名撈好處的投機文人罷了,不值得理會。哪知道,在第二係列造成的轟動稍微平息後,第三係列又推出了。在這個係列中,胡敏英案件完全是李春一手策劃和導演的。畫冊的封麵,是銀鳳坐在李春腿上接吻的照片。有了這個封麵,裏麵的內容就順理成章。銀鳳和李春早已是暗渡陳倉,明鋪暗蓋。於是二人設計好了圈套,讓米曉虹做誘餌,釣胡敏英上鉤,從而把他送進去。之後,便是李春銀鳳的二人世界了。第三係列爆出猛料,引起軒然大波。有照片為證,不由得人們不相信。一時間,世上彌漫著痛罵李春的狂潮。屏上繼續爆料著李春私生活的糜爛腐朽。那幾個孩子的事,也被抖了出來。
李春不能不警醒了,但他警醒又有什麽用呢。如今的局麵,早已不是他可以左右形勢,遊刃有餘。李春找到銀鳳,兩人都很尷尬,簡直不知道怎麽來說這些事。他們沉默良久,幾乎同時抬頭,同時說出了一個人的名字:
楊娜。
是的,就是楊娜。因為那張照片,隻能是楊娜拍的。李春和銀鳳印象都十分清楚,當時,銀鳳是想氣走楊娜,讓她知難而退,才有此舉動。李春也心領神會地配合了。但是,這個道理,這番境況,你和誰去解釋呀。現在,不管李春說什麽,都隻能是一種效果:
欲蓋彌彰,越描越黑。
一向指揮若定,波瀾不驚的李春,這時真的沒招兒了。
稍後,春風的資訊部長來了。春風公司作為一個超級大企業,各種門類齊全,其中就有為老總提供各類情報的部門。資訊部長的匯報,與李春的估計大體相符。這一切背後的推手,正是楊娜。不過,她現在的名字叫三餐不娜子,她已經嫁給了三餐不食郎,隨了丈夫的姓氏。
楊娜用一雙堪稱秀美的腳丫搭上李春後,曾經躊躇滿誌了一陣子,僅僅一周時間,她就當上了覬覦已久的財務副部長。她自以為掐到了李總的七寸,正待進一步下猛藥,摘碩果,卻不成想,銀鳳帶著一班李春的野老婆野孩子殺將進來,把她的計劃徹底打爛。特別是那個練武的野老婆,居然在她麵前耀武揚威,指桑罵槐,口口聲聲要她的命。迫於情勢,精明的楊娜沒有拿著雞蛋硬往石頭上碰,她撤了。可氣的是,在她拿著辭職報告找到李春,這李春居然也裝得沒事人一樣,繼續和他那個野孩子瘋玩,隻是順手把報告看了一眼放桌上,連一句送別的話都沒有,更枉談她期望中的分手費或遣散費。楊娜被激怒了。她發誓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離開春風公司之後,楊娜也沒有急著找工作。她手裏有一些春風公司的賬目,楊娜覺得,這些東西用得好,足夠她這輩子吃的。她在尋找時機,也在尋找人。在楊娜的價值觀裏,人所擁有的一切,都可以開發利用。要說起來,她的這個意識,還是從李春那裏躉來的。李春關於開發不適宜人居地區的理論和實踐,多少影響了楊娜她們這些員工。李春的理論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應該有人去居住,去利用。用地心能量去開發利用,是他李春的使命,也是他生命的意義。他是李春嘛,他是老總嘛,他又不缺錢,不缺少女人,他當然要幹大事業了。我們小職員,不可能有他那麽高的見識。楊娜這樣想,我擁有什麽呢,我擁有著一段即將逝去的青春,還有一副尚有魅力的軀殼。這兩樣東西用的好,
人生就會被改寫。
開發利用青春的第一仗,楊娜輸了個底兒掉,從春風滾蛋了。但老本還在,楊娜仍在打這張牌。在猶豫不決中,一晃就過了幾個月。這時,胡敏英案件爆發。敏銳的楊娜立刻嗅到了可資利用的氣息,她一夜沒合眼,在天麻麻放亮之時,終於想出一套完整的複仇方案。
要報仇,就要找到幫手,楊娜想到了在巴紮洛夫事件中大出風頭的三餐不食郎。以她手中掌握的內幕材料,加上三餐不食郎的造勢造謠天才,不愁掀不翻李春這條船。於是,楊娜以最快的速度,當天就登門找到了這位漫畫名人。
見到活的名人,往往是件比較殘酷的事情,就象古代網友見麵,彌漫在腦子裏的種種美好幻想,在見到真麵目的那一刻,大打折扣甚至瞬間歸零,並急速蛻變為負數。三餐不食郎時年四十有餘,是個幹癟矮小的準老頭。楊娜在見到他的那一瞬間,幾乎要抽自己的嘴巴:就他!跟李春沒有可比性啊。但楊娜經受住了這致命的第一衝擊波,她穩住心神,從長計議,胸懷偉大理想,不計小節得失,終於克製住了感官上的難受,轉而,向他放電了。經過一段相當容易的征服過程,楊娜把三餐不食郎生擒活捉,驅使於石榴裙下。
當然,她作了必要的付出。
楊娜的主動上門,對半生不得誌的三餐不食郎來講,就是肥豬拱門。有這樣一位美女投懷送抱,即便已經有了相當名氣的他,也是做夢都不敢想的好事,何況,她帶來了多麽好的題材呀!三餐不食郎的前半生,大致與租住圍屋裏的範老頭差不太多,但他比範老頭鬼得多。他的精力都用在尋找機會上了。當巴紮洛夫事件爆光後,三餐不食郎抓住了機會,他利用人們同情弱者,憐香惜玉的普遍情結,漫天徹地的把老巴醜化了一痛。他算準了,任何人都不會追究這些故事的真假,人們隻恨不得親手揍他幾下才解恨。所以,當老巴最終起訴了他,直把他樂得連連翻跟頭:可是該著老子出名了。在與老巴辯論時,三餐不食郎就一句話:我提你姓名了嗎?弄得老巴無言以對。三餐不食郎真的沒有提巴紮洛夫的名字,可每幅畫都是在畫他,在罵他。三餐不食郎把世人的心理參透了,他準知道沒人同情老巴,這叫氣死人不償命。
但這次,三餐不食郎膽子更肥了,他知道,這次再不提李春的名字,楊娜這關就過不去。而且,他還清楚,李春也奈何不了他。他所爆料的這類事,都是有口難辯的。現在的三餐不食郎,最大的心願就是李春也起訴他,能與舉世聞名的李春對簿公堂,本身就是一件驚天動地之事。如果把他扳倒了,那我就是舉世聞名之名人;如果扳不倒他,我也是舉世聞名的勇敢者。裏外裏,我都不吃虧。於是,三餐家的夫妻造謠公司就正式開張營業。他們在成功地推出了三個係列漫畫集之後,第四個係列的大致編排也已完成。它的大體內容,是追述巴紮洛夫事件,真正的元兇是誰?世人都被巴紮洛夫打老婆的現象蒙住了眼睛,但巴紮洛夫怎麽就舍得打自己的老婆呢,誰的老婆誰不心疼呀?卻原來,這裏的禍根依然是李春埋下的。依然有照片為證。李春和柳芭在一起的照片,太多了,平時人們隻是不想去關注它,也關注不過來,現在好了,聚焦於此。
聽完資訊部長的匯報,李春擺擺手,示意他可以走了。李春預感到,這次的事不是那麽簡單的,恐怕,真正的風暴,正在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