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鳳充滿激情和新鮮感地進行她的視察處女行的同時,李春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到了租住圍屋。
推開簡陋的屋門,進入簡陋的屋內,李春頓感一股熟悉的陌生,但更多的還是親切。自己曾經長期居住在這種環境中,吃得香甜,睡得踏實。自從成了人物之後,就遠離了這種正常人的生活。當名人是好,好得不得了,但麻煩也不少,所以要是既能當名人,又能當普通人,才是最好的。
屋裏的家具上落了一層厚厚的塵土,李春打了一盆水,開始擦洗。他已記不清這一趟走了多長時間,反正是不短了:上了瓊花洲,又到了金鳳閣,進行了礦山整體熔煉和天馬行空設計,到了西伯利亞和撒哈拉,見到了兒子又結了婚,還渡了蜜月,我的天,多少事啊。
臨走前曾托咐我真想照看一下屋子,迴來一打聽,我真想都搬走很長時間了,據說跟著他那個舞蹈家老婆,組團兒到世界各地演出去了,過上了正經八百的藝術家生活,就不再迴到這個邊緣化地帶。但我真想住過的屋子裏顯然又住進了人。奇怪的是魚瘦粥的屋子裏也靜悄悄的,不再時不時傳來一聲聲的“啊”。李春心裏暗笑,總算可以安生了。收拾好房間,李春懶懶地坐在床邊,就一陣的犯困,身子一歪就睡了過去。這一覺睡得好香,從上午一直睡到天黑,等李春醒來,圍屋的鄰居們已開始聚集熱鬧了,照例是唱的唱,說的說,其樂融融的。李春伸展了一下,覺得精力挺足的。今天是周三,正好是文人們沙龍的日子,院子裏早就聚起人來了。李春就搬了個小板凳,來到院子裏,坐在人叢之中。
今晚唱歌的不是我真想了,換成了一個女歌手,李春看她好生的麵熟,卻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女歌手是個高挑個子,也是二十出頭的年齡,長得不算太好看,嗓音則是一流的,甜美型,華夏民族風味,即使不在正式的表演場合,她也認真地化了妝,形象十分耀眼。噢,李春想起來了,她叫菊英,是本地的一個名角兒,在知轉所上學時,就是校內的文藝骨幹,經常在本地的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動中擔綱主演。她還客串過主持人,李春剛起步那陣,就曾在本區的屏中心,接受過她的專訪。是她,菊英小姐。她怎麽到這裏來了?
牆上的大屏開始播報新聞,預告了春風公司老總夫人外出視察等消息。這時菊英已唱了好一會,可能是累了,也可能是渴了,就退出人群迴了自己的屋。哇,她住的就是原來我真想的那套房子,和自己隔壁。有了這樣一個鄰居,李春心裏挺舒服的,李春是易容的,菊英肯定不會認出他來,這就好辦了,他可以平心靜氣地與她探討些唱歌方麵的事情。
菊英的歌聲一停,馬上就顯出另一個聲音來,還是那一老一少兩個書法家,兩個留著胡子的人。李春依稀記得,這兩個人上次爭吵的話題,是一個人寫的字賣了錢,另一個不服氣,不知這次他們又為了什麽。側耳細聽了一會兒,聽出點門道,原來是那個年輕的突然當上了這個行當裏一個協會的副主席,那個老頭對這個職務孜孜以求,卻終究沒能如願,言語間既充滿酸味,又有難以抑製的討好,真累死了。
年輕者姓柳,因為老者已經稱他作柳副主席了。柳副主席顯然有點得意忘形,對老者的恭維不講價就笑納了,並且,儼然以領導者的口吻,對老者加以指點,說你應該如之何,又不應該如之何。把老家夥教訓了一通,揚長而去,說是參加上麵的一個什麽重要會議,沒功夫在這裏浪費時間。柳副主席剛一走,老者就罵上了:他媽的什麽東西,有本事比寫字呀,靠關係爬上去,我呸,丟人啊。說罷,氣咻咻地難以平靜。李春湊上去和老者攀談,問他這柳副主席搭上什麽關係了,上升的這麽快。老者可算是找到個訴說的對象了:還能有誰,李春呀!
李春聽了不由一愣,問道:李春?哪個李春呀?
還能有哪個李春,你連李春都不知道?就是春風公司那個老總嘛。
李春給弄得一頭霧水,心裏說我怎麽會不知道李春是誰呢,我太知道他了。可是我真的不認識什麽柳副主席。院子裏的大牆屏上,出現了金鳳視察空梭廠的畫麵。隻見金鳳前唿後擁,舉止笑容相當得體,簡直就是個資深的貴婦人。院子裏的人們一陣嗡嗡議論:看人家李春這夫人娶的,太拿得出手了。你眼饞嗎,眼饞你也像李春那麽有錢嘛。我不是眼饞,我是佩服人家李春。是呀,聽說他過去也住在咱們這種小區裏,是勞動出身的。可不,他夫人前幾天還在田地裏開拖拉機哩。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別說了,你看李夫人穿得什麽衣服,我敢說,明天街麵上就有人跟風,大時興了。李春聽著人們嘁嘁喳喳的議論,心裏挺受用:自己終究還是個正麵形象嘛。
老者更加忿忿不平:認識李春,就他也配。你看,人家李春他媳婦外出視察了,怎麽不帶上他,還裝蒜,說有什麽重要會議,有本事你跟著李春他媳婦上一迴大屏啊。李春樂不可支,他逗老者道:要是李春他媳婦邀請你跟她視察去,你去嗎?老者也哈哈大笑:算了吧,我哪有那個福氣,這樣的美人,咱能在大屏上看看就保福嘍。李春道:那到不一定,說不定哪天她真的來邀請你哩。老者道:也別讓她親自來請,隻要她手下隨便哪個跟班的給我打個聯絡話,說老頭啊,你寫的一幅字被我們李總夫人看中了。得,我也能混個副主席當當。李春當即對此深以為然,並進一步追問就裏。
老者見話有投機,便邀李春來到他的屋裏,娓娓敘述了柳副主席榮升的經過。
柳副主席原來是老者的徒弟,還在知轉所上學時,就寫得一手好字,父母便托人找到了老者,當地有名的榮老師。上門之初,榮老師就隨著這一家人免費贈予的尊稱,變成了榮老。榮老其實也就是民間的一個書法愛好者,但肯定是比一般人寫字好,能被人稱為“老”,實在出乎意料,隻這一個字,就徹底激活了老頭的積極性,發了一通孺子可教之類的感慨,就開始了誨人不倦的教學,真的是傾囊相贈,毫無保留。
李春一邊聽,一邊巡迴地看。一個愛好寫字的人,家裏總是比平常人有更多的看點。老頭,不對,應該叫榮老,榮老的這間屋子,不能叫屋子,它有自己的名稱,叫做“雲崖齋”。雲崖齋的牆壁上,掛滿了榮老的字,李春轉著看。他不懂書法,不過書法這東西,懂不懂都能看出個大概來,除非極少數刻意難為讀者的書家,一定立誌讓讀者受苦,非要把字搞得怪之又怪,那種字很少有人能看懂。李春覺得榮老的字還行,總體給人以舒展大氣的印象,這就夠了。榮老一邊講柳副主席的故事,一邊也介紹自己的作品和創作。李春看中了一個橫卷軸:春意盎然。表示願意收藏,讓老頭開個價。老頭當即表示免費贈送。李春說那可不成,我應該尊重您的勞動,尊重藝術。經過一番真假摻半的推讓,以一千元成交。為了顯得真實,李春裝作囊中羞澀,說過兩天把錢籌齊了拿過來。老頭,不,榮老情緒立馬上揚了五十個百分點。
柳副主席結業後,就隨榮老投身書法界,成了專業書家。不過,此時的他不再稱老頭為榮老了。榮老爺子那點玩藝兒被他掏得差不多了。柳副主席奔向了更高的師傅。當然這十分正常,李春想,柳副主席不應該丟了對於啟蒙之恩的榮老僅有的稱唿上的這點待遇。再後來,小柳和老榮就成了同行裏的冤家,二人風格接近,互相知底,旗鼓相當,難分伯仲。因此,在出作品,收學生,出書,上展,出席場麵等等關乎名利諸般事情上,二人都成了對手,有時甚至是有我沒你,有你沒我,你死我活的地步。
前些天。榮老說:前些天,小柳子的一幅字被李春看中了,還被請進金鳳閣吃了頓飯,迴來後立馬就火了。所有媒體都跟著一通猛炒哇,什麽輕年才俊啦,什麽領導潮流哇。也是這小子該著有福氣,正在這勢頭上趕上了書協換屆,得,副主席。
這件事李春聽著都覺得是個傳奇。也慢說自己沒摻和進這件事裏邊來,就是真想捧紅了誰,也不見得這麽容易吧。想到這就問:他說見到李春了嗎?
見到了,說得有鼻子有眼睛的,還跟李春握過手哩。
李春心裏有底了,看來這柳副主席純粹是自我炒作的。這事還得慢慢查,其實也沒必要查,到現在為止,李春聽說到的,打著他李春的旗號招搖撞騙者,數都數不過來。
從榮老處迴來,院子裏的場合已經散了。李春迴到自己屋裏,展開榮老的那幅字,細細品味,感覺很好。春意,好。盡管,他在這裏的名字不能叫李春,而是叫醇醴,一個蠻藝術的名字。李春在正式睡覺之前不敢易容還原本來麵目,突然造訪者隨時可以進來。這裏不是他的總裁辦公室,也不是門衛森嚴的金鳳閣,沒有通報預約一套手續,人們想見一個街頭藝人,隻是腦筋一閃念的事。其實,李春清楚得很,他實際是在防備著魚瘦粥。
門響了。但來的不是魚瘦粥。是菊英。
菊英立即帶進來一股藝術氣場: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菊英,藝名也叫菊英。坐不更名立不改姓,是我的風格。你叫醇醴吧,聽他們說過,也是唱歌的,太好了,有伴兒了。我可以做你的老師。
菊英老師好。
;
推開簡陋的屋門,進入簡陋的屋內,李春頓感一股熟悉的陌生,但更多的還是親切。自己曾經長期居住在這種環境中,吃得香甜,睡得踏實。自從成了人物之後,就遠離了這種正常人的生活。當名人是好,好得不得了,但麻煩也不少,所以要是既能當名人,又能當普通人,才是最好的。
屋裏的家具上落了一層厚厚的塵土,李春打了一盆水,開始擦洗。他已記不清這一趟走了多長時間,反正是不短了:上了瓊花洲,又到了金鳳閣,進行了礦山整體熔煉和天馬行空設計,到了西伯利亞和撒哈拉,見到了兒子又結了婚,還渡了蜜月,我的天,多少事啊。
臨走前曾托咐我真想照看一下屋子,迴來一打聽,我真想都搬走很長時間了,據說跟著他那個舞蹈家老婆,組團兒到世界各地演出去了,過上了正經八百的藝術家生活,就不再迴到這個邊緣化地帶。但我真想住過的屋子裏顯然又住進了人。奇怪的是魚瘦粥的屋子裏也靜悄悄的,不再時不時傳來一聲聲的“啊”。李春心裏暗笑,總算可以安生了。收拾好房間,李春懶懶地坐在床邊,就一陣的犯困,身子一歪就睡了過去。這一覺睡得好香,從上午一直睡到天黑,等李春醒來,圍屋的鄰居們已開始聚集熱鬧了,照例是唱的唱,說的說,其樂融融的。李春伸展了一下,覺得精力挺足的。今天是周三,正好是文人們沙龍的日子,院子裏早就聚起人來了。李春就搬了個小板凳,來到院子裏,坐在人叢之中。
今晚唱歌的不是我真想了,換成了一個女歌手,李春看她好生的麵熟,卻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女歌手是個高挑個子,也是二十出頭的年齡,長得不算太好看,嗓音則是一流的,甜美型,華夏民族風味,即使不在正式的表演場合,她也認真地化了妝,形象十分耀眼。噢,李春想起來了,她叫菊英,是本地的一個名角兒,在知轉所上學時,就是校內的文藝骨幹,經常在本地的一些大型的文化活動中擔綱主演。她還客串過主持人,李春剛起步那陣,就曾在本區的屏中心,接受過她的專訪。是她,菊英小姐。她怎麽到這裏來了?
牆上的大屏開始播報新聞,預告了春風公司老總夫人外出視察等消息。這時菊英已唱了好一會,可能是累了,也可能是渴了,就退出人群迴了自己的屋。哇,她住的就是原來我真想的那套房子,和自己隔壁。有了這樣一個鄰居,李春心裏挺舒服的,李春是易容的,菊英肯定不會認出他來,這就好辦了,他可以平心靜氣地與她探討些唱歌方麵的事情。
菊英的歌聲一停,馬上就顯出另一個聲音來,還是那一老一少兩個書法家,兩個留著胡子的人。李春依稀記得,這兩個人上次爭吵的話題,是一個人寫的字賣了錢,另一個不服氣,不知這次他們又為了什麽。側耳細聽了一會兒,聽出點門道,原來是那個年輕的突然當上了這個行當裏一個協會的副主席,那個老頭對這個職務孜孜以求,卻終究沒能如願,言語間既充滿酸味,又有難以抑製的討好,真累死了。
年輕者姓柳,因為老者已經稱他作柳副主席了。柳副主席顯然有點得意忘形,對老者的恭維不講價就笑納了,並且,儼然以領導者的口吻,對老者加以指點,說你應該如之何,又不應該如之何。把老家夥教訓了一通,揚長而去,說是參加上麵的一個什麽重要會議,沒功夫在這裏浪費時間。柳副主席剛一走,老者就罵上了:他媽的什麽東西,有本事比寫字呀,靠關係爬上去,我呸,丟人啊。說罷,氣咻咻地難以平靜。李春湊上去和老者攀談,問他這柳副主席搭上什麽關係了,上升的這麽快。老者可算是找到個訴說的對象了:還能有誰,李春呀!
李春聽了不由一愣,問道:李春?哪個李春呀?
還能有哪個李春,你連李春都不知道?就是春風公司那個老總嘛。
李春給弄得一頭霧水,心裏說我怎麽會不知道李春是誰呢,我太知道他了。可是我真的不認識什麽柳副主席。院子裏的大牆屏上,出現了金鳳視察空梭廠的畫麵。隻見金鳳前唿後擁,舉止笑容相當得體,簡直就是個資深的貴婦人。院子裏的人們一陣嗡嗡議論:看人家李春這夫人娶的,太拿得出手了。你眼饞嗎,眼饞你也像李春那麽有錢嘛。我不是眼饞,我是佩服人家李春。是呀,聽說他過去也住在咱們這種小區裏,是勞動出身的。可不,他夫人前幾天還在田地裏開拖拉機哩。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別說了,你看李夫人穿得什麽衣服,我敢說,明天街麵上就有人跟風,大時興了。李春聽著人們嘁嘁喳喳的議論,心裏挺受用:自己終究還是個正麵形象嘛。
老者更加忿忿不平:認識李春,就他也配。你看,人家李春他媳婦外出視察了,怎麽不帶上他,還裝蒜,說有什麽重要會議,有本事你跟著李春他媳婦上一迴大屏啊。李春樂不可支,他逗老者道:要是李春他媳婦邀請你跟她視察去,你去嗎?老者也哈哈大笑:算了吧,我哪有那個福氣,這樣的美人,咱能在大屏上看看就保福嘍。李春道:那到不一定,說不定哪天她真的來邀請你哩。老者道:也別讓她親自來請,隻要她手下隨便哪個跟班的給我打個聯絡話,說老頭啊,你寫的一幅字被我們李總夫人看中了。得,我也能混個副主席當當。李春當即對此深以為然,並進一步追問就裏。
老者見話有投機,便邀李春來到他的屋裏,娓娓敘述了柳副主席榮升的經過。
柳副主席原來是老者的徒弟,還在知轉所上學時,就寫得一手好字,父母便托人找到了老者,當地有名的榮老師。上門之初,榮老師就隨著這一家人免費贈予的尊稱,變成了榮老。榮老其實也就是民間的一個書法愛好者,但肯定是比一般人寫字好,能被人稱為“老”,實在出乎意料,隻這一個字,就徹底激活了老頭的積極性,發了一通孺子可教之類的感慨,就開始了誨人不倦的教學,真的是傾囊相贈,毫無保留。
李春一邊聽,一邊巡迴地看。一個愛好寫字的人,家裏總是比平常人有更多的看點。老頭,不對,應該叫榮老,榮老的這間屋子,不能叫屋子,它有自己的名稱,叫做“雲崖齋”。雲崖齋的牆壁上,掛滿了榮老的字,李春轉著看。他不懂書法,不過書法這東西,懂不懂都能看出個大概來,除非極少數刻意難為讀者的書家,一定立誌讓讀者受苦,非要把字搞得怪之又怪,那種字很少有人能看懂。李春覺得榮老的字還行,總體給人以舒展大氣的印象,這就夠了。榮老一邊講柳副主席的故事,一邊也介紹自己的作品和創作。李春看中了一個橫卷軸:春意盎然。表示願意收藏,讓老頭開個價。老頭當即表示免費贈送。李春說那可不成,我應該尊重您的勞動,尊重藝術。經過一番真假摻半的推讓,以一千元成交。為了顯得真實,李春裝作囊中羞澀,說過兩天把錢籌齊了拿過來。老頭,不,榮老情緒立馬上揚了五十個百分點。
柳副主席結業後,就隨榮老投身書法界,成了專業書家。不過,此時的他不再稱老頭為榮老了。榮老爺子那點玩藝兒被他掏得差不多了。柳副主席奔向了更高的師傅。當然這十分正常,李春想,柳副主席不應該丟了對於啟蒙之恩的榮老僅有的稱唿上的這點待遇。再後來,小柳和老榮就成了同行裏的冤家,二人風格接近,互相知底,旗鼓相當,難分伯仲。因此,在出作品,收學生,出書,上展,出席場麵等等關乎名利諸般事情上,二人都成了對手,有時甚至是有我沒你,有你沒我,你死我活的地步。
前些天。榮老說:前些天,小柳子的一幅字被李春看中了,還被請進金鳳閣吃了頓飯,迴來後立馬就火了。所有媒體都跟著一通猛炒哇,什麽輕年才俊啦,什麽領導潮流哇。也是這小子該著有福氣,正在這勢頭上趕上了書協換屆,得,副主席。
這件事李春聽著都覺得是個傳奇。也慢說自己沒摻和進這件事裏邊來,就是真想捧紅了誰,也不見得這麽容易吧。想到這就問:他說見到李春了嗎?
見到了,說得有鼻子有眼睛的,還跟李春握過手哩。
李春心裏有底了,看來這柳副主席純粹是自我炒作的。這事還得慢慢查,其實也沒必要查,到現在為止,李春聽說到的,打著他李春的旗號招搖撞騙者,數都數不過來。
從榮老處迴來,院子裏的場合已經散了。李春迴到自己屋裏,展開榮老的那幅字,細細品味,感覺很好。春意,好。盡管,他在這裏的名字不能叫李春,而是叫醇醴,一個蠻藝術的名字。李春在正式睡覺之前不敢易容還原本來麵目,突然造訪者隨時可以進來。這裏不是他的總裁辦公室,也不是門衛森嚴的金鳳閣,沒有通報預約一套手續,人們想見一個街頭藝人,隻是腦筋一閃念的事。其實,李春清楚得很,他實際是在防備著魚瘦粥。
門響了。但來的不是魚瘦粥。是菊英。
菊英立即帶進來一股藝術氣場: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菊英,藝名也叫菊英。坐不更名立不改姓,是我的風格。你叫醇醴吧,聽他們說過,也是唱歌的,太好了,有伴兒了。我可以做你的老師。
菊英老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