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第一筆業務和招收了第二批員工之後,李春就覺出了某種異樣。他查了自己的生波,異常,十分的異常。這是他本能的反應,直覺告訴他,可能有什麽不測即將發生。
將會有什麽不測呢,李春想,我做的事情都是在為民造福,並沒有一條是作孽的。截止目前所做的一切,與自己的初衷,與張智祥的囑托都沒有出入。但李春畢竟是有過兩次被綁架經曆的人,他知道,你所做的事,說不定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決非你想讓它成什麽後果,就一定能成為什麽後果,更不是你想辦好事,就一定有好的後果。
李春現在不再害怕被綁架了,有了瓊花洲上三姐妹的保駕護航,有了全球安全中心特聘專員的身份,李春本人的安全就不再是問題。可他也不想就這麽擺列著成為他人瞄準的靶標,那樣太傻了。徘徊在自己寬敞豪華的辦公室裏,李春笑了。這叫什麽呀,說難聽點,這就是一個待宰的羔羊,我在這裏傻呆著,就等於告訴一切人,李春在這裏,你們有仇的報仇,有冤的報冤來吧。尤其是,李春太清楚了,要想搗毀他的地心能量係統,最有效或唯一的辦法,就是殺死他李春本人,或至少是控製住他。這就使他的人身安全成了大問題。
一切豪華排場都是做給人看的,不做不行,人們認這個,可做了就是做了,千萬不能把它當真。就像這蓮花賓館,就像那個金鳳閣,不是連金鳳也不在裏麵住了嗎。李春開始通盤考慮自己今後的生活模式了。公司裏業務的確繁忙,但也不是說非他李春在這裏盯著就不行,柳芭已經完全能夠頂起這一攤子,並且如果自己不是太多地節製於她,她的工作效率反而更高。在瓊花洲上過的那一個月,可以說是千頭萬緒沒著落之時,卻也沒有絲毫的閃失。這一個月的生活給了李春很大的啟示,就是要當撒手掌櫃。隻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就行。
但李春也不想迴到瓊花洲上去,一是良心上過不去,覺得自己就這麽兩頭三頭地踩著,對金鳳不公平;再者說,在瓊花洲上練那些武藝,沒有什麽必要,而且在那裏與公司勢必脫節,這種空城計唱上一出也就是了,總是沒完沒了地玩這個空手道可不是長久之計。思考的結果是,除非不得已,自己不會主動到瓊花洲上去的。
思考來思考去,李春也找不到一個萬全之策。正在這時,風從兩處起,一股大罵李春的熱潮兀自掀起來了。李春的預感得到了證實,他的公司裏也有專門的部門負責民情摸排這一塊,反應上來的情況很令李春吃驚,尤其是西區原空梭製造商們,簡直就是要拿他開刀了。李春必須躲避風頭,起碼要做到行止不定,居無定所,不擺在明處成為人們攻擊的靶子。於是他聘請了專職的易容師,給自己設計了一套新麵孔。
易容,是當代新近開發出來的高級化妝術,目前還隻有極少數精英人士能夠用得起,屬於十分高端的新技術。易容師根據客戶的需要,設計出不同麵孔來。這些新麵孔與原有麵孔差別不大,卻無從辨認。比如把一個二十歲的人,順理成章地推演到他六十歲的模樣,連他本人也想象不到,照鏡子的時候,都會驚奇的。李春的易容師當然是重金聘請,頂級水準的,他為李春設計了幾副臉孔,李春都不滿意。李春從心眼裏不想看到一個衰老的自己,他要的還是這個年齡段,不想提前變老。這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長期看到一個老了的自己,會影響心態。於是易容師又設計了幾套,請他過目。這幾副嘴臉,李春看了還覺舒服,隻是與原裝的有胖瘦的差別,開始時臉上會有不適感。李春想了想說:就用它們吧,克服一點。
開始的幾天,易容師一定要陪伴左右的。其實易容操作很簡單,易容元素都已經溶解在了洗滌液中,用上妝液易容,用下妝液還原,每天你自己搞得清楚就行。
李春的第一個變形是清瘦的文藝青年。長發,破衣,胡子拉茬,滿臉泥垢,懷裏抱著一把吉他,有時是一個綠帆布畫夾,身後背著雙肩包,埋頭趕路,嘴裏哼哼唧唧,老是在嘮咕著什麽似的。李春就這樣在辦公室裏蹓了兩圈,感覺還行,又叫上易容師上街實地走兩步,迴來觀看錄像,連他自己都佩服,我他媽還真能演。行,就他了。
李春就這樣從他的總裁辦公室裏兀自走出去,驚得公司員工們紛紛駐足,不知李總裁結交的這是哪路朋友,什麽鳥兒都往這兒飛呀。李春對這種效果非常滿意,他就這麽一路走上了街頭,在距離公司不是很遠的市郊租了兩間小房住下來。他的掌心屏仍開著,公司的請示匯報能夠及時送到手上。同時,他的方位也在安全中心的巨屏上一直顯示著,所有狀態都屬正常。李春對此很滿意。
小房是大圍屋的一隅,這座圍屋比李春曾經住過的,現在成了李春故居的那個圍屋小一些,檔次也差一點,住的都幾乎都是生活必需品領取者。剛一入住,李春就感受到了強烈的藝術氣息從四麵八方襲來。
隔壁的一個男聲,時不時就吊上一嗓子,聲音高亢而蹊蹺,怪怪的,總是那句莫名其妙的詞:我真想。
哈哈,你想什麽呀。
另一邊的隔壁是個女的,她不唱,是朗誦。最能聽真切的是那聲蘊含了無限深情的:啊!這個女聲尖尖細細的,令人想象,一定是個竹杆型軀體中擠壓出來的聲音。其他鄰居們也各具特色,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上班,不參加任何工作,對別人不可忍受的失業,在他們被視為常態。偶爾路遇,則一律視若無睹,誰都不搭理誰,目空一切的樣子,很藝術,很個性。
李春還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藝術人,心想這幫人也確實另類,也當真活得灑脫。也罷了哇,怎麽過還不是一輩子哩。
每周三晚上是藝術人的沙龍。這是大夥共同約定並遵守的,不成文的規定。看得出,也是眾人翹首企盼的一個聚會。李春來的第二天,就趕上了。圍屋中央的小廣場像一塊磁石,各個屋門開處,人們自動地向這裏聚攏過來。最先到的就是“我真想”。
我真想亮開歌喉,縱情歌唱:
我真想變成一隻小鳥
……
我真想變成一泓清泉
……
我真想變……
在他無窮的想象和變化中,身邊的人越聚越多,其中就有人拿出樂器,為他的演唱義務伴奏,後來又有一個女聲加入,兩人唱起了相當專業的二重唱。
我真想把場麵打開後,便很有風度地讓位於人,都是藝術人,都各有絕活兒,誰不想露上兩手哩。於是,唱的唱,彈的彈,畫的畫,其樂融融。李春見此景委實羨煞:真的,苟苟營營是一輩子,樂樂嗬嗬也是一輩子,錢財身外物,樂在我心中。
但是也僅僅是開場樂,隨後的發言,就顯現出明顯的酸味。一個滿臉胡茬的寫字人,張口閉口就是有的人如之何,有的人如之何,一聽就知道他是在做有目標的攻擊。果然,一個比他胡子還長,並且摻雜了些許白色毛發者,反唇相譏,說我就如之何,我他娘的就是要如之何,誰不服氣他也如之何啊,就怕他想如之何卻沒那功夫。懂嗎,功夫。功夫。
二人的嘴架一直持續著,穿插在旁人說話的間隙,時斷時續,不因阻隔就中斷了情緒,顯出分外的執著和韌勁。李春漸漸聽出來了,有白發的胡子的一幅字,剛剛被人買走,是個相當不錯的價位;隻有胡子卻沒有白發的那個人從來就不服氣他,說他的字是偽藝術,欺騙受眾,泯滅藝術家良知。有胡子並且有白發的人顯然不在乎對方,說藝術就是藝術,光靠嘴說不行,要有人認可,市場才是試金石,賣錢才是硬道理。隻有胡子卻沒有白發的那個人,顯然還沒有賣出過一幅字,被這句話噎著梗著脖子,憋得滿臉通紅,半晌沒答上話來。但他們也不都不會過分得意或受窘,他們的對話在這個場合隻有他們二人在意,別人都有各自的話題,誰也沒空專注他們。
李春覺得這個群體太好玩了,這樣的聚會也太好玩了。李春坐在人堆裏旁聽,沒人理他。這顯示出此群的傲慢特色,藝術家嘛,就是有藝術家的風骨,玩得就是各色。你來就來,走就走,我說的話你想聽就聽,不想聽別聽。你想聽我這麽說,你不想聽我亦如是說。天馬行空,獨往獨來。
有幾個畫家不閑著,他們支起畫板刷刷地揮動畫筆,敏銳地抓住各人的形態,把這些東西迅速變成自己的藝術積累,或者,就此產生一幅偉大的傳世名作也未可知。李春對這些藝術門類都停止在知轉所普及的水準上,千萬不敢拿出來與這幫蟲子們過招。李春覺得唯一可以試一下的,可能是文學吧。上學時,他的作文總是被授子拿出來當著學子們的麵宣讀,這是老師能做到的,對學生加以肯定的最高形式。李春也總愛時不時地謅上兩句歪詩,拿同學們中間的人和事打趣。
坐在人堆裏,身處藝術家叢中的李春,似乎被激活了某個細胞,嘴裏也噥噥唧唧是叨咕起來。
他在作詩。
;
將會有什麽不測呢,李春想,我做的事情都是在為民造福,並沒有一條是作孽的。截止目前所做的一切,與自己的初衷,與張智祥的囑托都沒有出入。但李春畢竟是有過兩次被綁架經曆的人,他知道,你所做的事,說不定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決非你想讓它成什麽後果,就一定能成為什麽後果,更不是你想辦好事,就一定有好的後果。
李春現在不再害怕被綁架了,有了瓊花洲上三姐妹的保駕護航,有了全球安全中心特聘專員的身份,李春本人的安全就不再是問題。可他也不想就這麽擺列著成為他人瞄準的靶標,那樣太傻了。徘徊在自己寬敞豪華的辦公室裏,李春笑了。這叫什麽呀,說難聽點,這就是一個待宰的羔羊,我在這裏傻呆著,就等於告訴一切人,李春在這裏,你們有仇的報仇,有冤的報冤來吧。尤其是,李春太清楚了,要想搗毀他的地心能量係統,最有效或唯一的辦法,就是殺死他李春本人,或至少是控製住他。這就使他的人身安全成了大問題。
一切豪華排場都是做給人看的,不做不行,人們認這個,可做了就是做了,千萬不能把它當真。就像這蓮花賓館,就像那個金鳳閣,不是連金鳳也不在裏麵住了嗎。李春開始通盤考慮自己今後的生活模式了。公司裏業務的確繁忙,但也不是說非他李春在這裏盯著就不行,柳芭已經完全能夠頂起這一攤子,並且如果自己不是太多地節製於她,她的工作效率反而更高。在瓊花洲上過的那一個月,可以說是千頭萬緒沒著落之時,卻也沒有絲毫的閃失。這一個月的生活給了李春很大的啟示,就是要當撒手掌櫃。隻要把握住大的方向就行。
但李春也不想迴到瓊花洲上去,一是良心上過不去,覺得自己就這麽兩頭三頭地踩著,對金鳳不公平;再者說,在瓊花洲上練那些武藝,沒有什麽必要,而且在那裏與公司勢必脫節,這種空城計唱上一出也就是了,總是沒完沒了地玩這個空手道可不是長久之計。思考的結果是,除非不得已,自己不會主動到瓊花洲上去的。
思考來思考去,李春也找不到一個萬全之策。正在這時,風從兩處起,一股大罵李春的熱潮兀自掀起來了。李春的預感得到了證實,他的公司裏也有專門的部門負責民情摸排這一塊,反應上來的情況很令李春吃驚,尤其是西區原空梭製造商們,簡直就是要拿他開刀了。李春必須躲避風頭,起碼要做到行止不定,居無定所,不擺在明處成為人們攻擊的靶子。於是他聘請了專職的易容師,給自己設計了一套新麵孔。
易容,是當代新近開發出來的高級化妝術,目前還隻有極少數精英人士能夠用得起,屬於十分高端的新技術。易容師根據客戶的需要,設計出不同麵孔來。這些新麵孔與原有麵孔差別不大,卻無從辨認。比如把一個二十歲的人,順理成章地推演到他六十歲的模樣,連他本人也想象不到,照鏡子的時候,都會驚奇的。李春的易容師當然是重金聘請,頂級水準的,他為李春設計了幾副臉孔,李春都不滿意。李春從心眼裏不想看到一個衰老的自己,他要的還是這個年齡段,不想提前變老。這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長期看到一個老了的自己,會影響心態。於是易容師又設計了幾套,請他過目。這幾副嘴臉,李春看了還覺舒服,隻是與原裝的有胖瘦的差別,開始時臉上會有不適感。李春想了想說:就用它們吧,克服一點。
開始的幾天,易容師一定要陪伴左右的。其實易容操作很簡單,易容元素都已經溶解在了洗滌液中,用上妝液易容,用下妝液還原,每天你自己搞得清楚就行。
李春的第一個變形是清瘦的文藝青年。長發,破衣,胡子拉茬,滿臉泥垢,懷裏抱著一把吉他,有時是一個綠帆布畫夾,身後背著雙肩包,埋頭趕路,嘴裏哼哼唧唧,老是在嘮咕著什麽似的。李春就這樣在辦公室裏蹓了兩圈,感覺還行,又叫上易容師上街實地走兩步,迴來觀看錄像,連他自己都佩服,我他媽還真能演。行,就他了。
李春就這樣從他的總裁辦公室裏兀自走出去,驚得公司員工們紛紛駐足,不知李總裁結交的這是哪路朋友,什麽鳥兒都往這兒飛呀。李春對這種效果非常滿意,他就這麽一路走上了街頭,在距離公司不是很遠的市郊租了兩間小房住下來。他的掌心屏仍開著,公司的請示匯報能夠及時送到手上。同時,他的方位也在安全中心的巨屏上一直顯示著,所有狀態都屬正常。李春對此很滿意。
小房是大圍屋的一隅,這座圍屋比李春曾經住過的,現在成了李春故居的那個圍屋小一些,檔次也差一點,住的都幾乎都是生活必需品領取者。剛一入住,李春就感受到了強烈的藝術氣息從四麵八方襲來。
隔壁的一個男聲,時不時就吊上一嗓子,聲音高亢而蹊蹺,怪怪的,總是那句莫名其妙的詞:我真想。
哈哈,你想什麽呀。
另一邊的隔壁是個女的,她不唱,是朗誦。最能聽真切的是那聲蘊含了無限深情的:啊!這個女聲尖尖細細的,令人想象,一定是個竹杆型軀體中擠壓出來的聲音。其他鄰居們也各具特色,他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上班,不參加任何工作,對別人不可忍受的失業,在他們被視為常態。偶爾路遇,則一律視若無睹,誰都不搭理誰,目空一切的樣子,很藝術,很個性。
李春還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接觸藝術人,心想這幫人也確實另類,也當真活得灑脫。也罷了哇,怎麽過還不是一輩子哩。
每周三晚上是藝術人的沙龍。這是大夥共同約定並遵守的,不成文的規定。看得出,也是眾人翹首企盼的一個聚會。李春來的第二天,就趕上了。圍屋中央的小廣場像一塊磁石,各個屋門開處,人們自動地向這裏聚攏過來。最先到的就是“我真想”。
我真想亮開歌喉,縱情歌唱:
我真想變成一隻小鳥
……
我真想變成一泓清泉
……
我真想變……
在他無窮的想象和變化中,身邊的人越聚越多,其中就有人拿出樂器,為他的演唱義務伴奏,後來又有一個女聲加入,兩人唱起了相當專業的二重唱。
我真想把場麵打開後,便很有風度地讓位於人,都是藝術人,都各有絕活兒,誰不想露上兩手哩。於是,唱的唱,彈的彈,畫的畫,其樂融融。李春見此景委實羨煞:真的,苟苟營營是一輩子,樂樂嗬嗬也是一輩子,錢財身外物,樂在我心中。
但是也僅僅是開場樂,隨後的發言,就顯現出明顯的酸味。一個滿臉胡茬的寫字人,張口閉口就是有的人如之何,有的人如之何,一聽就知道他是在做有目標的攻擊。果然,一個比他胡子還長,並且摻雜了些許白色毛發者,反唇相譏,說我就如之何,我他娘的就是要如之何,誰不服氣他也如之何啊,就怕他想如之何卻沒那功夫。懂嗎,功夫。功夫。
二人的嘴架一直持續著,穿插在旁人說話的間隙,時斷時續,不因阻隔就中斷了情緒,顯出分外的執著和韌勁。李春漸漸聽出來了,有白發的胡子的一幅字,剛剛被人買走,是個相當不錯的價位;隻有胡子卻沒有白發的那個人從來就不服氣他,說他的字是偽藝術,欺騙受眾,泯滅藝術家良知。有胡子並且有白發的人顯然不在乎對方,說藝術就是藝術,光靠嘴說不行,要有人認可,市場才是試金石,賣錢才是硬道理。隻有胡子卻沒有白發的那個人,顯然還沒有賣出過一幅字,被這句話噎著梗著脖子,憋得滿臉通紅,半晌沒答上話來。但他們也不都不會過分得意或受窘,他們的對話在這個場合隻有他們二人在意,別人都有各自的話題,誰也沒空專注他們。
李春覺得這個群體太好玩了,這樣的聚會也太好玩了。李春坐在人堆裏旁聽,沒人理他。這顯示出此群的傲慢特色,藝術家嘛,就是有藝術家的風骨,玩得就是各色。你來就來,走就走,我說的話你想聽就聽,不想聽別聽。你想聽我這麽說,你不想聽我亦如是說。天馬行空,獨往獨來。
有幾個畫家不閑著,他們支起畫板刷刷地揮動畫筆,敏銳地抓住各人的形態,把這些東西迅速變成自己的藝術積累,或者,就此產生一幅偉大的傳世名作也未可知。李春對這些藝術門類都停止在知轉所普及的水準上,千萬不敢拿出來與這幫蟲子們過招。李春覺得唯一可以試一下的,可能是文學吧。上學時,他的作文總是被授子拿出來當著學子們的麵宣讀,這是老師能做到的,對學生加以肯定的最高形式。李春也總愛時不時地謅上兩句歪詩,拿同學們中間的人和事打趣。
坐在人堆裏,身處藝術家叢中的李春,似乎被激活了某個細胞,嘴裏也噥噥唧唧是叨咕起來。
他在作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