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內容開始-->她又告訴蕭圖古的斥候,讓蕭圖古他們按原計劃行事,但以騷擾為主,千萬別纏鬥,一旦出現死傷,或發現敵我力量懸殊,立馬就跑。等那士兵複述無誤,才讓他迴去。
狄奧多拉盯著地圖,雲州到黑風口,直線看下來,應該是七十五裏,但都是山路,如果自己進入外長城設伏,會怎樣呢?當然,這樣做也極其冒險,己方不熟悉地理在前,而宋軍如果迴過神來,關門打狗,自己就成了甕中之鱉了。她告訴耶律興哥,營地向西麵移動二十裏,讓開黑風口前麵的主幹道,晚上盡量少點火,省的南朝軍隊發現。
第二天早上,狄奧多拉就帶上白佳玉,跟著耶律興哥手下的斥候營,進了陰山山脈。陰山山頂,在大漠這麵,離地麵至少五百米,當然,從南麵看,至少得八百米。狄奧多拉畢竟是女子,身穿重甲,徒步攀爬這麽高,難免有些疲累,扶著白佳玉,不停喘息。
三人所處,正是一處,此烽火台全用夯土建成,想必建於秦漢,曆經千年風雨,邊緣有些坍塌,但階梯還能使用。她登上烽火台頂,摘下頭盔,山風凜冽,將她滿頭白發吹的狂飆亂舞,再配上蒼白的臉色,筆直的身板,好似一株戈壁上的白楊,剛強,而不失美感。
她整了整頭發,扶著白佳玉肩膀,向下俯瞰,之前白佳玉所講,盡數現於她腦中:山的北麵,一條筆直的官道一路向南,深入大山腹地,管道兩側十裏開外,左右兩側整齊分布者無數四畝見方的田地,這些田地雖然荒廢日久,但還是清楚地看到田壟邊界,一些廢棄的草屋靜靜地佇立在田地周圍,仿佛一名忠誠衛士,等待著主人的歸來。
在低頭看山時,陰山北麓貼著大漠,寒風吹打,降水稀少,植被不多,岩石裸露,光禿禿甚是荒涼,但越過山脊,南麵森林植被就茂密不少,隻不過現在正值冬天,草木凋零,盡失蒼翠,反倒現出一種灰色晦暗的肅殺之氣。狄奧多拉歎了口氣,心想這不就是北方貧窮,南方富庶的真實寫照麽?
事實上,漢唐以來,大漠遊牧民族南下,多走黑風口和雁門關,古北口和居庸關,一直被冷落。因為契丹起源於遼河周圍,古北口、居庸關、檀關才成為南朝關注重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狄奧多拉吟唱著王昌齡的詩句,這是她學漢文以來,記住為數不多的詩詞。當時還不理解,而今,她登高遠望,下麵的黑風口宛若一道鐵閘,將棉馬故道攔腰切斷,突然理解了詩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豪情。
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胡人戰士,為了生存和榮耀,從這裏進入漢地,縱馬搶掠;也不知有多少漢人勇士,為了保護家園的財富,撇家舍業,奔赴邊塞,不破樓蘭終不還。
如果真有閑情,把陰山腳下每寸土地翻開,應該下麵都有一具枯骨吧!
身處遊牧農耕交接之地,真應了那句話:自古燕趙多禍殃,大鼓小曲話淒涼!
“哎,我真是傻!”狄奧多拉看著周圍景色,心中靈光一閃,重重地一頓足,大聲道:“居軍荒澤,草楚幽穢,風飆數至,可焚而滅!吳子裏麵講的清清楚楚,我竟然忘了!”
白佳玉有些不解,轉頭看向狄奧多拉。
“你們中國人的兵書,你不看麽?”狄奧多拉聳了聳肩,指向陰山南麓,說道:“你看,南麵這麽多枯樹枯草,而且天氣幹旱,還刮著北風,如果方瑾函的車隊來了,隻要我們在這裏放一把火,他永遠都出不去!還打什麽伏擊,玩什麽騷擾!”
“我操,你這把火燒起來,估計整個陰山都沒了,不過這真的是一個好辦法。”白佳玉雙手一攤,道:“可是我們目前,恐怕隻有火把了,燒山估計需要火箭火油。”
狄奧多拉眉頭緊鎖,顯然對自己漏算這招,很是後悔。
“大於越,你看那裏!”耶律興哥也來到了烽火台上,向東麵指去,低聲道:“那裏有南朝的旗子!”
狄奧多拉順著耶律興哥手指望去,果然,東麵十裏外的烽火台上,真有幾麵紅影隨風飄舞,還有影影綽綽幾個人影在走動,現在山上沒有紅葉,如果沒錯,看樣子就是南朝的軍旗和軍隊。
狄奧多拉臉色一變,問道:“白,你說這裏荒廢已久了,是麽?”
“是啊。”白佳玉也對這裏出現軍隊很疑惑,自語道:“難道他們就是南朝派來的援軍?要麽就是南朝派來的巡邏隊?”
“是與不是,先離近了看看再說。”狄奧多拉說著,下了烽火台,向對麵軍旗處走去。
“大於越,你這樣是不是太冒險了?”耶律興哥攔住狄奧多拉,說道:“您這身衣服太紮眼了,對方一定認為您是我們這裏主將!”
“沒事,咱們往那麵走可以,但打交道的事情,就讓我來吧。”白佳玉說著,牽過馬匹,往上麵掛了點包袱,拿著些測量地圖用的繩鑿斧鋸,皮帽子沿往下一拉,雙手在袖子裏一籠,活脫一行走兩地的工匠。他敲了敲狄奧多拉的盔甲,笑道:“就這一身鋼,放在南朝,至少三千貫。”
白佳玉在前麵走,狄奧多拉和耶律興哥帶著人在後麵遠遠地跟著。幸好山脊上植被茂密,眾人行走其間,很難被發現,而且秋葉落在地上,才起來咯吱吱直響,仿佛踩在毯子上,很是舒服。一直到日頭偏西,眾人繞到了烽火台西側的山頭上,再看時,卻見對麵烽火台,士兵密集,十步一崗,五步一哨,看樣子,更有不少士兵檢查長城防務,看樣子,至少七八百人。
白佳玉讓狄奧多拉藏在半山腰,自己牽馬下去,一邊走,一邊唱到:
南風清涼陣陣吹啊,百姓豐收不再苦啊,
南風適時緩緩吹啊,牛羊豐美荷包鼓啊!
他唱的這首,是晉地流傳多年的《南風歌》,原本是出自《詩經》,後來王謝堂前燕,飛入百姓家,晉陝各地農民,歌唱以祈求豐收。白佳玉本是山西人,晉陝話差距不大,加重了鼻音,語調鏗鏘,別有一番韻味。
他一邊唱歌,一邊往烽火台那麵走,不多時,就有幾名宋軍走上前來。白佳玉忙停下腳步,點頭哈腰,問軍爺您這是幹嘛來了?
幾個士兵相視一笑,緊接著就把長矛對準了白佳玉胸口,左麵那軍士喝問,說我們還問你呢,你來這幹啥?
白佳玉不好意思的一笑,說自己就是個雲州周圍李村的工匠,去大賀部族幹活,迴來黑風口刮大風,三尺內見不到人影,走迷糊了,本想唱唱歌壯膽,沒想到遇到軍爺了。
左麵那軍士哈哈一笑,說我就是本地人,李村啊,你順著這,往西走,翻過一道嶺,就是了。
白佳玉故作懊惱的一拍頭,說自己就是從那道嶺上下來的,現在還得爬一遍!說話時,他又向山傷望了望,問那軍士,您這這麽多兵,是要封邊啊?我這以後做活,還能不能做了?農閑時候,咱有點手藝,給家裏掙點外快啊?
那軍士就說,你走可以走,但這幾天別走,我們例行防務,事情有點麻煩,你還是注意著點吧!下次再遇見你,就不是這待遇了。
白佳玉又給那幾名軍士鞠了一躬,從包袱裏麵拿出幾根肉幹,塞給他們,以表感謝,才往西走去。
白佳玉上了山,把事情跟狄奧多拉說了,聽這士兵話裏支支吾吾,有可能是這幾天要打仗,而且還是過大軍,實在不行,咱們就撤。
狄奧多拉也明白,作為士兵,一般不允許泄露機密,別人探問,就是打馬虎眼,比如說例行防務,這說跟沒說一樣,而當采取這種說辭時,一般就是要打仗了。否則這裏長時間沒人駐守,哪來的“例行”的防務?
方瑾函難道真的要給自己來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兩軍對壘,拚的除了對情報信息的整合能力,還有就是心理素質。對於狄奧多拉來說,這次還要不要打下去?或者說,敢不敢打下去?
狄奧多拉還是選擇觀望,而且蕭圖古那麵,應該會帶來情報,方瑾函把所有物資一同運走,這就是給自己添了個大包袱,不管他有多少援軍,這個包袱是肯定的。所以,就要從這個包袱入手。
狄奧多拉盯著地圖,雲州到黑風口,直線看下來,應該是七十五裏,但都是山路,如果自己進入外長城設伏,會怎樣呢?當然,這樣做也極其冒險,己方不熟悉地理在前,而宋軍如果迴過神來,關門打狗,自己就成了甕中之鱉了。她告訴耶律興哥,營地向西麵移動二十裏,讓開黑風口前麵的主幹道,晚上盡量少點火,省的南朝軍隊發現。
第二天早上,狄奧多拉就帶上白佳玉,跟著耶律興哥手下的斥候營,進了陰山山脈。陰山山頂,在大漠這麵,離地麵至少五百米,當然,從南麵看,至少得八百米。狄奧多拉畢竟是女子,身穿重甲,徒步攀爬這麽高,難免有些疲累,扶著白佳玉,不停喘息。
三人所處,正是一處,此烽火台全用夯土建成,想必建於秦漢,曆經千年風雨,邊緣有些坍塌,但階梯還能使用。她登上烽火台頂,摘下頭盔,山風凜冽,將她滿頭白發吹的狂飆亂舞,再配上蒼白的臉色,筆直的身板,好似一株戈壁上的白楊,剛強,而不失美感。
她整了整頭發,扶著白佳玉肩膀,向下俯瞰,之前白佳玉所講,盡數現於她腦中:山的北麵,一條筆直的官道一路向南,深入大山腹地,管道兩側十裏開外,左右兩側整齊分布者無數四畝見方的田地,這些田地雖然荒廢日久,但還是清楚地看到田壟邊界,一些廢棄的草屋靜靜地佇立在田地周圍,仿佛一名忠誠衛士,等待著主人的歸來。
在低頭看山時,陰山北麓貼著大漠,寒風吹打,降水稀少,植被不多,岩石裸露,光禿禿甚是荒涼,但越過山脊,南麵森林植被就茂密不少,隻不過現在正值冬天,草木凋零,盡失蒼翠,反倒現出一種灰色晦暗的肅殺之氣。狄奧多拉歎了口氣,心想這不就是北方貧窮,南方富庶的真實寫照麽?
事實上,漢唐以來,大漠遊牧民族南下,多走黑風口和雁門關,古北口和居庸關,一直被冷落。因為契丹起源於遼河周圍,古北口、居庸關、檀關才成為南朝關注重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狄奧多拉吟唱著王昌齡的詩句,這是她學漢文以來,記住為數不多的詩詞。當時還不理解,而今,她登高遠望,下麵的黑風口宛若一道鐵閘,將棉馬故道攔腰切斷,突然理解了詩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豪情。
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胡人戰士,為了生存和榮耀,從這裏進入漢地,縱馬搶掠;也不知有多少漢人勇士,為了保護家園的財富,撇家舍業,奔赴邊塞,不破樓蘭終不還。
如果真有閑情,把陰山腳下每寸土地翻開,應該下麵都有一具枯骨吧!
身處遊牧農耕交接之地,真應了那句話:自古燕趙多禍殃,大鼓小曲話淒涼!
“哎,我真是傻!”狄奧多拉看著周圍景色,心中靈光一閃,重重地一頓足,大聲道:“居軍荒澤,草楚幽穢,風飆數至,可焚而滅!吳子裏麵講的清清楚楚,我竟然忘了!”
白佳玉有些不解,轉頭看向狄奧多拉。
“你們中國人的兵書,你不看麽?”狄奧多拉聳了聳肩,指向陰山南麓,說道:“你看,南麵這麽多枯樹枯草,而且天氣幹旱,還刮著北風,如果方瑾函的車隊來了,隻要我們在這裏放一把火,他永遠都出不去!還打什麽伏擊,玩什麽騷擾!”
“我操,你這把火燒起來,估計整個陰山都沒了,不過這真的是一個好辦法。”白佳玉雙手一攤,道:“可是我們目前,恐怕隻有火把了,燒山估計需要火箭火油。”
狄奧多拉眉頭緊鎖,顯然對自己漏算這招,很是後悔。
“大於越,你看那裏!”耶律興哥也來到了烽火台上,向東麵指去,低聲道:“那裏有南朝的旗子!”
狄奧多拉順著耶律興哥手指望去,果然,東麵十裏外的烽火台上,真有幾麵紅影隨風飄舞,還有影影綽綽幾個人影在走動,現在山上沒有紅葉,如果沒錯,看樣子就是南朝的軍旗和軍隊。
狄奧多拉臉色一變,問道:“白,你說這裏荒廢已久了,是麽?”
“是啊。”白佳玉也對這裏出現軍隊很疑惑,自語道:“難道他們就是南朝派來的援軍?要麽就是南朝派來的巡邏隊?”
“是與不是,先離近了看看再說。”狄奧多拉說著,下了烽火台,向對麵軍旗處走去。
“大於越,你這樣是不是太冒險了?”耶律興哥攔住狄奧多拉,說道:“您這身衣服太紮眼了,對方一定認為您是我們這裏主將!”
“沒事,咱們往那麵走可以,但打交道的事情,就讓我來吧。”白佳玉說著,牽過馬匹,往上麵掛了點包袱,拿著些測量地圖用的繩鑿斧鋸,皮帽子沿往下一拉,雙手在袖子裏一籠,活脫一行走兩地的工匠。他敲了敲狄奧多拉的盔甲,笑道:“就這一身鋼,放在南朝,至少三千貫。”
白佳玉在前麵走,狄奧多拉和耶律興哥帶著人在後麵遠遠地跟著。幸好山脊上植被茂密,眾人行走其間,很難被發現,而且秋葉落在地上,才起來咯吱吱直響,仿佛踩在毯子上,很是舒服。一直到日頭偏西,眾人繞到了烽火台西側的山頭上,再看時,卻見對麵烽火台,士兵密集,十步一崗,五步一哨,看樣子,更有不少士兵檢查長城防務,看樣子,至少七八百人。
白佳玉讓狄奧多拉藏在半山腰,自己牽馬下去,一邊走,一邊唱到:
南風清涼陣陣吹啊,百姓豐收不再苦啊,
南風適時緩緩吹啊,牛羊豐美荷包鼓啊!
他唱的這首,是晉地流傳多年的《南風歌》,原本是出自《詩經》,後來王謝堂前燕,飛入百姓家,晉陝各地農民,歌唱以祈求豐收。白佳玉本是山西人,晉陝話差距不大,加重了鼻音,語調鏗鏘,別有一番韻味。
他一邊唱歌,一邊往烽火台那麵走,不多時,就有幾名宋軍走上前來。白佳玉忙停下腳步,點頭哈腰,問軍爺您這是幹嘛來了?
幾個士兵相視一笑,緊接著就把長矛對準了白佳玉胸口,左麵那軍士喝問,說我們還問你呢,你來這幹啥?
白佳玉不好意思的一笑,說自己就是個雲州周圍李村的工匠,去大賀部族幹活,迴來黑風口刮大風,三尺內見不到人影,走迷糊了,本想唱唱歌壯膽,沒想到遇到軍爺了。
左麵那軍士哈哈一笑,說我就是本地人,李村啊,你順著這,往西走,翻過一道嶺,就是了。
白佳玉故作懊惱的一拍頭,說自己就是從那道嶺上下來的,現在還得爬一遍!說話時,他又向山傷望了望,問那軍士,您這這麽多兵,是要封邊啊?我這以後做活,還能不能做了?農閑時候,咱有點手藝,給家裏掙點外快啊?
那軍士就說,你走可以走,但這幾天別走,我們例行防務,事情有點麻煩,你還是注意著點吧!下次再遇見你,就不是這待遇了。
白佳玉又給那幾名軍士鞠了一躬,從包袱裏麵拿出幾根肉幹,塞給他們,以表感謝,才往西走去。
白佳玉上了山,把事情跟狄奧多拉說了,聽這士兵話裏支支吾吾,有可能是這幾天要打仗,而且還是過大軍,實在不行,咱們就撤。
狄奧多拉也明白,作為士兵,一般不允許泄露機密,別人探問,就是打馬虎眼,比如說例行防務,這說跟沒說一樣,而當采取這種說辭時,一般就是要打仗了。否則這裏長時間沒人駐守,哪來的“例行”的防務?
方瑾函難道真的要給自己來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兩軍對壘,拚的除了對情報信息的整合能力,還有就是心理素質。對於狄奧多拉來說,這次還要不要打下去?或者說,敢不敢打下去?
狄奧多拉還是選擇觀望,而且蕭圖古那麵,應該會帶來情報,方瑾函把所有物資一同運走,這就是給自己添了個大包袱,不管他有多少援軍,這個包袱是肯定的。所以,就要從這個包袱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