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淨水師父的秘術……”葵迴頭,望向站在煉鋼爐後的滿臉皺紋的父親。
爐火之中擺著細高的陶罐子。
石狐子閉眼聽聲音, 嗶嗶啵啵, 那是熟鐵的表麵滲入碳質,發生質變的聲音。
葵爹遲疑片刻, 令工人關坊門, 對石狐子道:“後來,淨水師父托人查過你底細, 迴說,你就是那個隨秦先生遊曆楚國,以防他為楚邦府鑄劍的秦國冶監?”
“我隻是保護先生。”石狐子道。
“也罷, 看來天命如此,火候到了, 總不能毀去這批鋼鋏。”葵爹不動聲色, 從左邊壁櫥裏抱出幾個壇子, 把葵叫到跟前,指向煉鋼爐,說道, “阿葵,散鐵。”
“阿翁。”葵不太樂意。
“當年, 淨水師父把你我父子從殉葬坑裏救出來,傳授合劍之術時, 可曾有過偏私?”葵爹唉道,“秦先生把龍泉劍圖掛在桂舟圓木,又可曾阻攔旁人觀瞻?手藝, 它不是靠防止他人模仿而憋出來的,隻有自己不斷思考、練習、進取。”
“是。”葵低下臉。
石狐子看見葵從壇子中倒出一種褐色的粉末,用權器細細稱量,灑入陶罐中。
一扇新的門自此打開。
從罐口望進去,石狐子看見了一種因為劍柄尤其長,而被楚人稱為“鋏”的劍器,更奇妙的是,當葵把散鐵粉加入之後,滲碳的聲音變得均勻而劇烈,就像是整池的水同時沸騰,而爐火的顏色也頃刻由黃轉化為白,似有含磷的火石燃燒。
石狐子意識到,正是“散鐵”這道工序,使鋼材迅速成熟,省去鍛打的工時。
葵爹道:“石冶監,‘散鐵’隻是楚地‘燜鋼術’之萬一,你可有興趣深知?”
石狐子道:“當然,若能省去在劍床鍛打析炭的幾百道工序,秦人就不必……”
如果能習得工藝之精髓,那麽不僅能助秦鬱完成參加論劍的十八柄,而且從長遠來看,上郡三代長劍的工藝能更快成熟,他想要做的事業就不再遙不可及。
葵爹道:“如果想要這種散鐵粉,我可以讓你帶幾鬥迴去,不過,如果想要知道這合劑是按什麽配方製成,那就還得勞煩石冶監為壽湖幾位兄弟幫個忙。”
石狐子道:“葵伯說。”
“請稍等。”葵爹讓工人打開暖閣的倉門,取出幾塊礦石,呈在石狐子麵前。
礦石的外殼呈粒狀,內部藏有黃棕至棕黑色的礦晶,斷口泛出油脂般的光澤。
石狐子換左右兩個角度,觀察過折射率,開口道:“葵伯為何讓我看此錫石。”
葵爹見石狐子能認,立即把錫石捂迴麻布袋中收好,小聲道:“冶監,上等的白錫砂,從銅綠山砂礦淘出來的,隻有官府的冶署能進,做軍士的兵器用的。”
“說是隻有官府能進,你們這兒,不是也有麽。”石狐子笑笑,起了些興致。
石狐子知道,寧嬰為將作府轉運來的錫金錠子,就是拿這種錫砂提純出來的。
“唉,沒這麽簡單。”葵爹又指了指火爐旁成筐撂著的灰色粉末,“這上等的白錫,一過冬,遇了冷,就會碎裂成為灰錫,灰錫量大,雖質劣,但可以民用,所以鄂城普通的銅鐵作坊也都是用水灰錫,可,劍器就不同了,劍的軟硬一試便知,而淨水師父介紹的幾位客人對品質的要求又極高,為滿足他們,我們必須去找冶商偷進白錫,難就難在,不知為何,近來,白錫越來越緊缺,很多都不賣。”
其中的區別,石狐子憶及垣郡時,毐所犯的貪汙之罪,就大概明白了七八分。
葵爹頓了一頓,說道:“你的那個師兄,寧嬰,他每年都運千石以上,還不是看冶署和冶商哪個便宜?銅綠山錫商都認得你們師門,還有,你的師伯,江北文盟主也是冶商的大主顧之一,隻不過他們做飾品,不用白錫砂,就不觸忌諱。”
石狐子道:“所以,你想讓我用冶監的身份找冶商作保,為你們買入白錫砂。”
葵爹道:“秦先生若不為官府鑄劍,就隻能私營作坊,將來也會需要錫金的。”
“葵伯。”石狐子道,“不必多說,先生隻為論宗而來,不可能同意這種事。”
葵爹歎口氣:“那我們……”
“不過,小門小戶,估計一年也不用幾石,這種事,我覺得未必得驚動先生。”
石狐子笑了笑,坐到工台上,架起腿,湊近發怔的葵爹,接著道:“我先取些散鐵粉迴去試一試,如果確實管用,出麵作保當然可以,你告訴我錫商的名號。”
葵爹抬起臉龐,白色的爐火光芒,順著他眼角的溝壑般的皺紋在緩緩地流動。
“鄭邵,王上寵妃鄭氏的胞弟,是楚國最大的錫商,石冶監,壽湖就指著你。”
石狐子問清與鄭氏的線人接洽的合適時間和方式,謝過葵家父子,便背著幾壇散鐵粉走出了作坊,彼時,隔壁巫舞還沒結束,一張張麵具朝著他的方向看來。
笛簫悠揚,人聲滄桑。
這家作坊專為有名望有恩德的家族做用於殉葬的寶劍,每每有喪事,就會有人來取劍,這時,他們召鄰近的男女童子來跳巫舞,既祭奠死者,也交接劍器。
石狐子停下腳步。
除了年老的巫師和一群拿木劍互相捅屁股的孩子,他卻沒有見來取劍的人。
突然,一個身披孔雀翎的舞童摘下麵具,她很獨特,她的臉畫著色彩,尤其眼部被青雘和丹砂畫成上揚形態,眉尾粘綠鬆石,看起來像凰鳥,神態高貴深邃。
“我是娑。”女孩笑道。
石狐子一怔,不料那位小女孩看著他,不僅不害怕,還徑直向自己走了過來。
娑伸出繪有草葉花紋的手臂,握住應龍的劍鞘,絳紫的唇含著若有若無的笑。
“讓秦先生當心他的傷口。”
石狐子道:“先生的傷已愈合,多謝你關心,能說說,你們今日為何人而舞?”
娑道:“專七。”
石狐子道:“他死了麽。”
娑道:“魚腸刺客自詡雲夢之子,完成使命之後,須自挖雙眼,沉湖以抵命。”
石狐子躬身行禮。
夜幕降臨時,一艘燃著艾草,載著匕首的小舟,順風駛入湖中心,緩緩沉沒。
南國的冬季不下雪,來得溫吞。
仲冬之月,雁南飛,港口過盡千帆。桃氏師門在眾多歸來的商旅之中聽見了熟悉的吆喝聲。敏從各地冶署把礦石樣品按時運迴鄂城,甘棠也在湖畔建成一座占地不過三畝的幹欄式作坊,雖小,然五髒俱全,精密不二,足夠所有工師溫飽。
鄰居的邵家賣青銅食器,諸如煮鍋和蒸鍋,送了他們不少。邵大娘是一人當家,為人仗義也很善良,即使語言不通,聽說是鑄劍師,便主動幫忙聯絡鄰居。
寧嬰那邊搶運完最後一單貨物,來消息要與姒妤在郢都會和,年後再行探望,且最重要的是,寧嬰讓石狐子接洽,把師門用度兌換為黃金,使桃花衛運了迴來。
秦鬱欣然。
進展順利,似乎可以先過個年。
是日,秦鬱把陳腐完畢的泥漿從桂舟閣樓搬出,決定製作龍鱗榫的初步模型。
從木到泥,秦鬱感慨頗深。
舊在鹹陽,他得把這些心愛的陶泥存在地窖才能維持所需的濕度和陰度,而在鄂城,他驚奇地發現,陶泥還必須得隔離地麵風幹,否則太潮,容易長蘑菇。
所幸,他還是及時消滅了蘑菇。
龍鱗榫讓秦鬱找迴了舊時光的快樂,一整日,一個人坐在樓裏拉坯做圓弧,眼睛酸了,他會停下來看蒼翠的湖麵,不知不覺,日頭西沉,光暗了,他也不必喚人點燭盞,隻憑肌肉的記憶,用細砣磨著劍芯兩側每個榫頭的五麵,由厚至薄。
入夜,月映壽湖,樓台傳歌聲。
秦鬱也不知道自己何時就學會了橘頌,他計算著,還剩最後一個麵沒有打磨。
這個麵,決定劍芯與劍刃在澆鑄之後是否能夠完美契合,需要考慮兩種合金的膨脹收縮特性,他現在還不能確定尺寸,所以隻能先據經驗,按不同情況練習。
正在練習的時候,刀柄首端抵到掌心的勞宮穴上,突然,一陣刺痛鑽心而來。
秦鬱丟開刀,捂住腮幫。
牙也疼起來。
秦鬱定下神,一手收拾好泥範,熄滅爐火,喚仆從在案前擺了一盞陶豆燈。
秦鬱把右手攤在燈旁,掌心的幾條紋路很清晰,皮膚也還算緊致,沒留傷疤。
“先生,這樣夠亮麽?”
“可以,退下。”
秦鬱燒紅針灸所用的銀針,迴憶方才的刺痛出現的位置,轉著往穴位紮下去。
刹那,手抖,針尖落盤。
“……”
一道細而深的傷口崩裂,濺出濁黃膿水,微微掰開,內裏血肉發黑,看不清。
秦鬱端著腕,靜了一靜。
“莆監。”
“先生,我在。”
阿莆來時,秦鬱已洗漱完畢歇下,隻隔著一層紗帳與他說話。阿莆也有些訝異,平時,隻要秦鬱開始研究泥範,幾乎就意味著要閉關,絕沒有半途而廢過。
“青狐現在何處?”
“石狐子這些天去城南港口,說是研究鍛刃,具體的我也不知。”阿莆道。
一陣沉默。
“先生,怎麽了。”
“好,兩件事情,一,讓邵大娘請巫醫來,二,你親自盯,莫讓任何人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1.10恢複正常更新速度,這幾天真的腦子不太清楚,也不想因為生病就亂寫,所以緣更,大家可以先屯(建議屯),沒關係。
之後會解釋散鐵粉的機理(ps散鐵粉這個名字是我起的,因為我也不知道這東西在古代叫什麽,隻知道從考古證據來看,戰國時期的河南、湖北、江蘇等地的工匠煉鋼用過),主要是滲碳劑(碳源)+催化劑,涉及劇情先不放資料。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那年盛夏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爐火之中擺著細高的陶罐子。
石狐子閉眼聽聲音, 嗶嗶啵啵, 那是熟鐵的表麵滲入碳質,發生質變的聲音。
葵爹遲疑片刻, 令工人關坊門, 對石狐子道:“後來,淨水師父托人查過你底細, 迴說,你就是那個隨秦先生遊曆楚國,以防他為楚邦府鑄劍的秦國冶監?”
“我隻是保護先生。”石狐子道。
“也罷, 看來天命如此,火候到了, 總不能毀去這批鋼鋏。”葵爹不動聲色, 從左邊壁櫥裏抱出幾個壇子, 把葵叫到跟前,指向煉鋼爐,說道, “阿葵,散鐵。”
“阿翁。”葵不太樂意。
“當年, 淨水師父把你我父子從殉葬坑裏救出來,傳授合劍之術時, 可曾有過偏私?”葵爹唉道,“秦先生把龍泉劍圖掛在桂舟圓木,又可曾阻攔旁人觀瞻?手藝, 它不是靠防止他人模仿而憋出來的,隻有自己不斷思考、練習、進取。”
“是。”葵低下臉。
石狐子看見葵從壇子中倒出一種褐色的粉末,用權器細細稱量,灑入陶罐中。
一扇新的門自此打開。
從罐口望進去,石狐子看見了一種因為劍柄尤其長,而被楚人稱為“鋏”的劍器,更奇妙的是,當葵把散鐵粉加入之後,滲碳的聲音變得均勻而劇烈,就像是整池的水同時沸騰,而爐火的顏色也頃刻由黃轉化為白,似有含磷的火石燃燒。
石狐子意識到,正是“散鐵”這道工序,使鋼材迅速成熟,省去鍛打的工時。
葵爹道:“石冶監,‘散鐵’隻是楚地‘燜鋼術’之萬一,你可有興趣深知?”
石狐子道:“當然,若能省去在劍床鍛打析炭的幾百道工序,秦人就不必……”
如果能習得工藝之精髓,那麽不僅能助秦鬱完成參加論劍的十八柄,而且從長遠來看,上郡三代長劍的工藝能更快成熟,他想要做的事業就不再遙不可及。
葵爹道:“如果想要這種散鐵粉,我可以讓你帶幾鬥迴去,不過,如果想要知道這合劑是按什麽配方製成,那就還得勞煩石冶監為壽湖幾位兄弟幫個忙。”
石狐子道:“葵伯說。”
“請稍等。”葵爹讓工人打開暖閣的倉門,取出幾塊礦石,呈在石狐子麵前。
礦石的外殼呈粒狀,內部藏有黃棕至棕黑色的礦晶,斷口泛出油脂般的光澤。
石狐子換左右兩個角度,觀察過折射率,開口道:“葵伯為何讓我看此錫石。”
葵爹見石狐子能認,立即把錫石捂迴麻布袋中收好,小聲道:“冶監,上等的白錫砂,從銅綠山砂礦淘出來的,隻有官府的冶署能進,做軍士的兵器用的。”
“說是隻有官府能進,你們這兒,不是也有麽。”石狐子笑笑,起了些興致。
石狐子知道,寧嬰為將作府轉運來的錫金錠子,就是拿這種錫砂提純出來的。
“唉,沒這麽簡單。”葵爹又指了指火爐旁成筐撂著的灰色粉末,“這上等的白錫,一過冬,遇了冷,就會碎裂成為灰錫,灰錫量大,雖質劣,但可以民用,所以鄂城普通的銅鐵作坊也都是用水灰錫,可,劍器就不同了,劍的軟硬一試便知,而淨水師父介紹的幾位客人對品質的要求又極高,為滿足他們,我們必須去找冶商偷進白錫,難就難在,不知為何,近來,白錫越來越緊缺,很多都不賣。”
其中的區別,石狐子憶及垣郡時,毐所犯的貪汙之罪,就大概明白了七八分。
葵爹頓了一頓,說道:“你的那個師兄,寧嬰,他每年都運千石以上,還不是看冶署和冶商哪個便宜?銅綠山錫商都認得你們師門,還有,你的師伯,江北文盟主也是冶商的大主顧之一,隻不過他們做飾品,不用白錫砂,就不觸忌諱。”
石狐子道:“所以,你想讓我用冶監的身份找冶商作保,為你們買入白錫砂。”
葵爹道:“秦先生若不為官府鑄劍,就隻能私營作坊,將來也會需要錫金的。”
“葵伯。”石狐子道,“不必多說,先生隻為論宗而來,不可能同意這種事。”
葵爹歎口氣:“那我們……”
“不過,小門小戶,估計一年也不用幾石,這種事,我覺得未必得驚動先生。”
石狐子笑了笑,坐到工台上,架起腿,湊近發怔的葵爹,接著道:“我先取些散鐵粉迴去試一試,如果確實管用,出麵作保當然可以,你告訴我錫商的名號。”
葵爹抬起臉龐,白色的爐火光芒,順著他眼角的溝壑般的皺紋在緩緩地流動。
“鄭邵,王上寵妃鄭氏的胞弟,是楚國最大的錫商,石冶監,壽湖就指著你。”
石狐子問清與鄭氏的線人接洽的合適時間和方式,謝過葵家父子,便背著幾壇散鐵粉走出了作坊,彼時,隔壁巫舞還沒結束,一張張麵具朝著他的方向看來。
笛簫悠揚,人聲滄桑。
這家作坊專為有名望有恩德的家族做用於殉葬的寶劍,每每有喪事,就會有人來取劍,這時,他們召鄰近的男女童子來跳巫舞,既祭奠死者,也交接劍器。
石狐子停下腳步。
除了年老的巫師和一群拿木劍互相捅屁股的孩子,他卻沒有見來取劍的人。
突然,一個身披孔雀翎的舞童摘下麵具,她很獨特,她的臉畫著色彩,尤其眼部被青雘和丹砂畫成上揚形態,眉尾粘綠鬆石,看起來像凰鳥,神態高貴深邃。
“我是娑。”女孩笑道。
石狐子一怔,不料那位小女孩看著他,不僅不害怕,還徑直向自己走了過來。
娑伸出繪有草葉花紋的手臂,握住應龍的劍鞘,絳紫的唇含著若有若無的笑。
“讓秦先生當心他的傷口。”
石狐子道:“先生的傷已愈合,多謝你關心,能說說,你們今日為何人而舞?”
娑道:“專七。”
石狐子道:“他死了麽。”
娑道:“魚腸刺客自詡雲夢之子,完成使命之後,須自挖雙眼,沉湖以抵命。”
石狐子躬身行禮。
夜幕降臨時,一艘燃著艾草,載著匕首的小舟,順風駛入湖中心,緩緩沉沒。
南國的冬季不下雪,來得溫吞。
仲冬之月,雁南飛,港口過盡千帆。桃氏師門在眾多歸來的商旅之中聽見了熟悉的吆喝聲。敏從各地冶署把礦石樣品按時運迴鄂城,甘棠也在湖畔建成一座占地不過三畝的幹欄式作坊,雖小,然五髒俱全,精密不二,足夠所有工師溫飽。
鄰居的邵家賣青銅食器,諸如煮鍋和蒸鍋,送了他們不少。邵大娘是一人當家,為人仗義也很善良,即使語言不通,聽說是鑄劍師,便主動幫忙聯絡鄰居。
寧嬰那邊搶運完最後一單貨物,來消息要與姒妤在郢都會和,年後再行探望,且最重要的是,寧嬰讓石狐子接洽,把師門用度兌換為黃金,使桃花衛運了迴來。
秦鬱欣然。
進展順利,似乎可以先過個年。
是日,秦鬱把陳腐完畢的泥漿從桂舟閣樓搬出,決定製作龍鱗榫的初步模型。
從木到泥,秦鬱感慨頗深。
舊在鹹陽,他得把這些心愛的陶泥存在地窖才能維持所需的濕度和陰度,而在鄂城,他驚奇地發現,陶泥還必須得隔離地麵風幹,否則太潮,容易長蘑菇。
所幸,他還是及時消滅了蘑菇。
龍鱗榫讓秦鬱找迴了舊時光的快樂,一整日,一個人坐在樓裏拉坯做圓弧,眼睛酸了,他會停下來看蒼翠的湖麵,不知不覺,日頭西沉,光暗了,他也不必喚人點燭盞,隻憑肌肉的記憶,用細砣磨著劍芯兩側每個榫頭的五麵,由厚至薄。
入夜,月映壽湖,樓台傳歌聲。
秦鬱也不知道自己何時就學會了橘頌,他計算著,還剩最後一個麵沒有打磨。
這個麵,決定劍芯與劍刃在澆鑄之後是否能夠完美契合,需要考慮兩種合金的膨脹收縮特性,他現在還不能確定尺寸,所以隻能先據經驗,按不同情況練習。
正在練習的時候,刀柄首端抵到掌心的勞宮穴上,突然,一陣刺痛鑽心而來。
秦鬱丟開刀,捂住腮幫。
牙也疼起來。
秦鬱定下神,一手收拾好泥範,熄滅爐火,喚仆從在案前擺了一盞陶豆燈。
秦鬱把右手攤在燈旁,掌心的幾條紋路很清晰,皮膚也還算緊致,沒留傷疤。
“先生,這樣夠亮麽?”
“可以,退下。”
秦鬱燒紅針灸所用的銀針,迴憶方才的刺痛出現的位置,轉著往穴位紮下去。
刹那,手抖,針尖落盤。
“……”
一道細而深的傷口崩裂,濺出濁黃膿水,微微掰開,內裏血肉發黑,看不清。
秦鬱端著腕,靜了一靜。
“莆監。”
“先生,我在。”
阿莆來時,秦鬱已洗漱完畢歇下,隻隔著一層紗帳與他說話。阿莆也有些訝異,平時,隻要秦鬱開始研究泥範,幾乎就意味著要閉關,絕沒有半途而廢過。
“青狐現在何處?”
“石狐子這些天去城南港口,說是研究鍛刃,具體的我也不知。”阿莆道。
一陣沉默。
“先生,怎麽了。”
“好,兩件事情,一,讓邵大娘請巫醫來,二,你親自盯,莫讓任何人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1.10恢複正常更新速度,這幾天真的腦子不太清楚,也不想因為生病就亂寫,所以緣更,大家可以先屯(建議屯),沒關係。
之後會解釋散鐵粉的機理(ps散鐵粉這個名字是我起的,因為我也不知道這東西在古代叫什麽,隻知道從考古證據來看,戰國時期的河南、湖北、江蘇等地的工匠煉鋼用過),主要是滲碳劑(碳源)+催化劑,涉及劇情先不放資料。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那年盛夏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