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寒風唿嘯,上郡的城門悶響一聲,皚皚白雪抖落,十五輕騎駛入城中。
“鹹陽廷尉府,連誨,奉禦史之令,前來稽查北地通魏逆黨,以下人等……”
連誨是新任的廷尉,為清查逆黨,他用神鬼般的手段在一個月之內把國都鹹陽下獄者籍案全部捋清,接著,他以此為線索,凡有根係,無論多遠必親自查問。
郡府大院,火光通明。
一個個名字被念起,所涉的衙吏、文士、平民,一個個被傳召到場聽候查處。
阿莆站在廷尉府其餘幾個府吏身後,把脖子緊縮進披風絨毛之中,瑟瑟發抖。
三年來,他在運炭途中為桃氏師門傳信,從未出過差池,此番秦鬱入獄,雖是交代了各路不要輕舉妄動,但阿莆考慮到事發緊急,還是決定親自往北方遞信。
熟料,往北途經雕陰雙俠山的時候,陡壁冷箭飛來,他和幾位桃氏的小匠被江湖幫派攔截,押在山腳三夜,直到天明重得自由,才看清,接他們的人是連誨。
阿莆隻得與連誨同行。
“上郡冶監,石狐。”
阿莆手心一緊。
他沒有料錯,連誨斬斷他們的信道,果然是為了讓上郡成為毫無防備的孤城。
“上郡冶監,石狐。”一時辰之後,名單中人幾乎到齊,唯獨石狐子沒有來。
郡守的臉色不紅不白。
連誨清了清嗓子。
“上郡冶監,石……”
“連廷尉!”
正此時,馬蹄聲如疾風驟雨傳來,公孫邈和範忱帶右部二三曲侍衛破門而入。
連誨眯了眯眼。
為首的是河西軍右部主將公孫予。
“一路辛苦,去營中坐。”
公孫予笑容可掬,一把攬住連誨的肩膀,往府門外頭生拉硬拽,邊走邊調侃。
“大良造要走,那是天要下雨,與我河西軍何幹?我們在這裏三年半,天天盡是吃草吹風,和義渠人玩命,怎麽會出通魏的逆黨呢?但連尉既然來了,我也是很理解的,秉公辦事嘛,我更不怕,來,你就從我中軍大帳開始查,如何?”
侍衛站在兩側,如銅牆鐵壁。
連誨道:“不敢,我隻問冶監。”
“冶監石狐?月前動身去的義渠郡,還沒迴來。”公孫予一拍腦門,大笑道,“前陣子,義渠繳到二百把長劍,見營中俘虜的北趙流人之中,剛好有能煉鐵鑄銅的,就自己偷偷給族人武裝著了,我說大冬天的,咱當作不知道便是,石狐不肯啊,這小子年輕氣盛,就虎口奪肉去了,誒,他是職責所在,我也不能攔。”
連誨道:“他何時迴?”
公孫予道:“快了。”言下意思很清楚,你若等得起,我十萬將士奉陪到底。
阿莆見此,終於把脖子伸直,笑出聲來。他聽聞,義渠人斷水源那次,河西主要部隊在毛烏素草原作戰,未及迴援,石狐子臨危受命與郡守共築要塞,搖旗嚇退首部翟闋之後,又利用西南二郎山溝壑地形與公孫邈、範忱三人的曲部成互相鉗製之勢,憑區區五千將士對抗義渠三萬人馬,守住南下關口,救了數萬民眾。
從此,鐵三角的名聲傳開去,卻直到今日,阿莆才親見軍士與石狐子的情意。
“將軍,我秉公辦事。”連誨拿開公孫予放在自己肩上的手,語氣不染俗調。
公孫予道:“請。”
“莆監,你是桃氏門中之人,本尉現在要去冶署視察。”連誨令廷尉府吏隨郡守去開展清查工作,接著迴過身,對阿莆道,“麻煩莆監同我一起,協助溝通。”
阿莆點了點頭。
北風唿嚎,幾人來到冶署前,赫然見銅門上雕刻著一條遨遊怒濤之間的應龍。
龍眼圓睜,巨翅撲雪。
八位頭戴鬥笠的魁梧男子持劍攔在門前,其麵部皆爬滿黥紋,令人不寒而栗:“冶監之令,火候不能動,外人不能入,一切等他迴來說,違抗者罪同擅擾軍務。”
連誨道:“莆監,你知這幾位是?”
八頂鬥笠一動不動。
阿莆深吸口氣。
“迴連尉,石狐子曾收編了幾個義渠人做冶區的護衛,他們,應就是桃花士。”
“我若偏要進,如何。”連誨道。
連誨見阿莆不作聲,又見幾位被稱為桃花士的男子和石頭般僵硬,於是踏出了腳步,卻覺頸前冷冽一道光劃過,下個瞬間,係帶斷開,絨裘嘩地落在雪地。
桃花士出了刃。
連誨驚退。
“你,你們……”
阿莆拾起絨裘,抖了一抖,重新給連誨披上:“如此,還是等石狐子迴來吧。”
※※※※※※※※
毛烏素草原,風夾雜雪卷過義渠郡的一排排哨樓,戎人的眉毛凍成兩條冰棍。
帳篷內卻是另番景象。
熱浪從炭火盆中升騰起來,鼓點躍動,馬奶飄香,俏麗女子在席間旋轉飛舞。
義渠首領之義弟,翟闋,此刻心不在焉抓著隻羊腿,啃咬肘關節部位的軟骨。
對麵的男子一襲栗褐貂絨,發纏三股辮,眉目俊朗,陽光燦爛,笑容很熱忱。
“翟侯,咱們又見麵了!”
翟闋嚼著骨肉不吭聲,因他沒想到,傳說中三頭六臂的石狐子竟是如此年輕。這實在有辱顏麵,一來進攻上郡那迴,他調頭逃跑二十裏,才幡然醒悟城中搖旗的不是鬼,而是一排木架子,二來順洛水追秦軍輕騎兵時,他又被此人以旗號拐騙到海子密布的南地,好容易把此人抓入囚車,結果,半路還給此人開鎖溜走了。
可氣的是,現在義渠首領稱臣歸順秦國,此人就順理成章管製起他們的兵器。
“翟侯?”石狐子揮了揮手,又開口道,“都是熟人,你不請我吃酒,沒關係,隻要你把從烏氏繳得的二百把長劍交出,讓我帶迴上郡銘文,我馬上就走。”
翟闋示意侍者擺上羊排馬奶。
“謝翟侯!”
石狐子轉起小刀,嫻熟地剔去羊骨:“既然義渠歸順秦國,當守秦國律法。上郡是秦國設在北地唯一的冶鑄點,所轄包括毛烏素草原,這就是說,你們繳獲的長劍必須先交給我,我補了銘文,經武庫登記之後,再還給你們,公平合理。”
“區區二百劍,你也有臉冒雪夜奔百裏而來?”翟闋呸地吐出一口骨渣子。
“對。”石狐子的迴答斬釘截鐵。
主權不容商榷。
在他的眼中,二百把劍幹係著今後萬萬劍的歸路,他今日來,就是為立規矩。
此外還有一個目的,因桃花士告訴他,邯鄲出事,一支趙氏族人逃難至義渠,為其首領俘獲,淪為奴隸。在義渠與烏氏交戰之後,翟闋所繳劍器大多已經破損,不堪再用,正是這群趙人生起爐火,掄起錘頭,教會了部落中其餘工匠如何修劍。
石狐子打算收歸他們。
“將軍,小子不知深淺,不如當眾給教訓,看他以後還猖狂。”巫師悄聲道。
石狐子舔著刀刃等迴複,麵前壓來一座山影,他抬起頭,看見一位赤膊武士。
武士身長八尺,高大威猛,一雙手臂箍起來,幾乎有他案頭的羊肉盆那麽粗。
“作甚?”石狐子道。
“若你能贏他,本部立即歸還劍器。”翟闋大笑道,“若輸了,滾迴上郡去。”
笑聲未停,石狐子已站起來。
“來。”
舞女退開,鼓聲急急如雨,石狐子與義渠武士各執其劍,距離五步開始格鬥。
“彩!”翟闋道。
三招之內,武士的攻勢生猛,石狐子閃避不接。十招時,雙方迎了一劍,那武士喜叫道:“他沒有力量!”三十招,石狐子仍不出劍,直到那武士虛晃數次,頭昏眼花,踉蹌了半步。僅僅是半步,石狐子眸色驟亮,調整姿態,反守為攻。
一記刺,武士側身躲避,左腳退,右手出劍還擊,石狐子靈巧跳開,手腕輕轉,寒刃削向武士的肩膀,武士不及俯身,立刻擺迴體位,揮劍正麵格擋,石狐子瞳孔緊鎖,痛擊其關節之處,霎時,火花飛濺,武士劍脆斷,石狐子一劍封喉。
巨山轟然倒地。
“什麽?!”
翟闋瞪直了眼睛。
“劍鋒從直刃起弧之處,不能用猛火。”石狐子笑了一笑,眼神天真而無邪。
舞女跪伏在地。
翟闋服氣。
石狐子不僅從義渠要迴了二百長劍,還把那群趙國奴隸也一並討入了隊伍。
“石冶監,受悝一拜!”
雪夜歸途,石狐子騎馬在前帶路,忽然聽見一腔悲憤,迴過身,隻見那奴隸匍匐在板車上對他磕頭,抬起臉時,額頭滲血,烏黑麵容躺著兩道晶亮的淚痕。
“為何如此?”
“我乃邯鄲趙氏,年前家國不幸,我力保祖宗產業,卻為奸人所迫害,現流落至此,生不如死,幸虧冶監施以援手,救我妻兒,我趙悝的命今後就是冶監的!”
石狐子頓了頓。
“你所說奸人指的是雀門?”
趙悝抿起幹裂的唇。
石狐子拉住韁繩,躍下馬背,抓起趙悝的那雙長滿凍瘡的手,緊緊捏了一下。
“我不要你的命,我願與你同道。”
※※※※※※※※
黎明時分,一行人抵達上郡。
石狐子雖徹夜奔襲,但因已習慣塞北氣候,所以蹦跳兩下就恢複得差不多。他先安置趙悝等人,讓去水房沃灌熱湯,而後才得知,城中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事為何不報?”
桃花士跟住石狐子的步伐:“信道在雕陰被斬斷了,莆監也隻得和連誨同行。
石狐子問道:“申俞來秦,散布尹昭寫給先生的邀約之信,先生因此而入獄?”
桃花士道:“不,聽莆監所說,秦先生入獄的直接原因是,誣陷大良造叛國。”
石狐子頓了一頓,轉過話鋒,追溯連誨:“這個人姓連,是否與羋氏有瓜葛?”
“羋、連為南方之姓,屬下不甚了解,莆監透露,此人是踩著李廷尉上任的。”
“去問三曲運糧隊,雕陰現今是何人地界。”石狐子道,“我沒記錯,應是張氏‘雙俠’,他們自號墨家遊俠,後來又半路去做劫道生意,還曾誤攔軍糧。”
石狐子走到冶署門前,看見阿莆和另張陌生的麵孔坐在草棚下,正煮著薑羹。
阿莆拍開白茫茫的霧氣,大喜道:“石狐子,你可算迴來了,這都三日……”
“石冶監。”連誨咳嗽了一聲。
“連廷尉,有失遠迎!”石狐子抱拳行禮,笑著招唿,“這事怪我,坊內合金其實已經結束,沒來得及說,害你在外頭白吹了三日的冷風,來,咱進去說話。”
桃花士開門。
熱浪撲麵而來,連誨自覺解開披風。
三日,連誨及其手下已經查完城池,就剩冶署未曾過目,他也不僭越,隻問相關的工籍與賬冊,然而,當他踏進諸坊,親見火光,卻被井然的秩序深深震撼。
作戰期間,上郡實行耕戰製度,戰時全民皆兵,閑時士兵卸甲參與耕作,與之對應,上郡的冶業便以軍工為先,農工為佐。石狐子來此做的第一件事,是隨軍跑遍各大戰場,包括西邊的丘陵溝壑,南邊密集的海子、以及北部的大漠草原,收集到各軍兵器的數據之後,他做的第二件事是設計爐房,不僅全麵優化當地鑄造程式,還能依照時令和戰局的變化及時調整各軍區的供應,一晃眼兩年過去,他又發現,上郡因與北趙和東魏接壤,所以許多築氏做的削刀都已使用以赤金為芯,鑄鐵為鋒刃的技術,故而,他做的第三件事,便是背著秦鬱,重拾當年的思路,把應龍雕刻在冶署的大門之上,創立了一套新式的澆鑄及鍛打工序。
這樣的劍比原先輕,更實用。
阿莆跟著參觀,這才明白石狐子為何要守得如此森嚴,原來是怕被秦鬱發現。
“看來石冶監還是有準備。”連誨的雙手背在身後,一邊觀銘文,一邊感慨。
“我真沒準備,平時亦如此,這得歸功於先生,若非將作府與河西軍約定了律令,我什麽也辦不成。”石狐子摸著劍床,安靜了一陣子,仿佛陷入溫柔迴憶。
不時,問事的桃花士已迴。
石狐子喚來一位署吏,對連誨行禮道:“連廷尉,這位是雅魚,門下工師都是他在照顧,這樣,他先陪你對賬,我還有兩三雜事,就在你旁邊辦,可以嗎?”
雅魚是位玉樹臨風的文士。
“廷尉,請。”
竹簡堆得老高,一打開,字字清楚。
至此,連誨的心下已明白七八分,他無論如何不能把這位冶監列入嫌疑名單。
“冶監見諒,連某打擾……”
石狐子卻已轉過身,與桃花士對話。
“三曲迴話沒有?”
桃花士道:“運糧隊迴,就是張氏‘雙俠’,他們在雕陰誤攔軍糧那次,軍侯看其是墨家子弟,放過了他們,後來行經數次才知,他們居然是冒充的……”
石狐子道:“那這次,他們無緣無故攔我桃氏門中的消息,三曲說,怎麽辦?”
連誨手顫,翻不動竹簡。雅魚裝作沒有看見,繼續與他核對冶署的條條框框。
桃花士道:“軍侯也很氣憤,已著校尉去剿人,問冶監,有沒有什麽建議。”
石狐子笑了笑,走到連誨身邊,事不關己一般:“我的建議是,一個別留活口,否則大刑加身,誰知他們會不會咬出始作俑者?萬一牽涉連廷尉,那可不行。”
“是。”桃花士應聲而去。
聽到這裏,連誨的氣性徹底被石狐子磨平。連誨想不到,石狐子雙十之年竟有如此手段,更難為的是,他現不僅無法質疑石狐子,且連秦鬱的案子都得慎審。
連誨深吸口氣,合起竹簡。
“連廷尉查完了?”石狐子看著連誨起身,拿布巾給連誨擦了擦額角滲的汗。
連誨道:“打擾,連某告辭。”
“還有件事,請連廷尉代勞。”
石狐子遲疑片刻,從衣袖之中取出了一枚三棱箭鏃,雙手恭敬遞上:“不敢欺瞞連廷尉,三年來我與先生唯一的聯絡,便是這種打了孔的用於衡量軍功的鏃,先生現既在獄中,想必我門中之人無法帶到,還請廷尉記得,先生他喜歡曬太陽。”
“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連誨以公務在身,即日返程。
※※※※※※※※
“莆監,我還有話問。”送走連誨,石狐子長籲一口氣,留下阿莆住了幾夜。
阿莆抑製不住興奮。
“石狐子,先生和姒相師就是擔心你輕舉妄動,哪料到你現在的主意這般大!你放心,我就是一個管炭的,不會和先生說你這裏煉銅還是煉鐵,我也管不著!”
“莆監,劍的輕重一量就知道,不可能瞞過先生,他也是縱容我,裝作不知情罷了。”石狐子領著阿莆,來到煉坊底下鼓風的地方,“我想,請你見一個人。”
阿莆搓了一把臉。
他聽見,木炭迎水,金石去邪。
“石狐子,這是什麽玄機?”
再走近,阿莆嚇了一跳。
殷紅爐火旁坐著的的男子,竟是被秦鬱割去舌頭,淪落得半瘋半傻的工師疾。
“石狐子,你要做什麽?!”
“啊,啊啊……”疾聽見人聲,嚇得亂叫,比阿莆還害怕,立即躲迴了鐵渣中。他的頭發比從前要幹淨許多,穿著也變得齊整,唯有那對眼睛,仍渾濁如沙。
石狐子輕輕歎息。
“疾,你別怕,這是莆監。”
這些年,石狐子把疾安排在此處,時不時探望。初次,疾也是如此躲在鐵渣之中不敢動作。石狐子不說話,照著記憶中阿葁對自己說過的工藝,燒紅生鐵或鑄鐵,反複幾百次捶打,叮叮咚咚地,很吵,也不理會疾。疾趴在鐵渣裏,露出一對眼睛看。漸漸地,二人之間有了溝通,疾會用一根樹枝在鐵渣裏畫出捶打的頻率和角度,畫完就跑,石狐子則反複揣摩疾留下的記號,領會其中的奧義。
奧義,似乎在於炭。
石狐子不解,為何鐵中會有炭,於是,他開始摸索劍床邊緣析出的那些痕跡。
直到他發現,鐵劍的剛硬和柔韌,似乎與這些不起眼的炭痕有某種奇妙聯係。
那日,他掐準閾值,鍛出成品。
所鍛,能承應龍之刃。
疾就在他身後,嘴唇顫抖,焦黑的口腔中發出嘶啞的聲音:“啊,啊,啊……”
石狐子道:“是什麽?不是百煉成精金麽?你,你就拿著這樹枝,刻劃出來。”
疾頓了一頓,低頭咬破手指。
在這座煉坊的爐坑底下,石狐子認識了一個從未見過的符號,符號用血寫成。
“鋼”
百煉成鋼。
鋼鐵,能敵黑金。
那刹,石狐子淚眼模糊,才醒悟秦鬱和姒妤之所以同意他把疾帶來上郡,是默許他在北方鑽研冶鐵之術,是相信他可以把好奇用於正確的方向,是鼓勵他打破洛邑神社對禮器的桎梏,而這些,秦鬱為尊重燭子,是不可能直接教授他的。
“莆監,上郡冶署能實現如今工藝,疾工師立了大功。”石狐子道,“明年開春,我的兵役就結束了,迴鹹陽時,我不希望疾工師仍活得像奴隸,你得理解。”
疾聽著石狐子的話語,才敢扶著爐壁站起來,哆哆嗦嗦,一片幹枯落葉似的。
莆監怔怔的,點了點頭。
※※※※※※※※
七日之後,鹹陽監獄大興土木,獄卒為那排陰臭潮濕的地下牢房開了一扇窗。
一枚箭鏃落在秦鬱的案前。
“嗯?!”
秦鬱如獲至寶,立即拿起來,放在手心把玩。連誨站在木欄之外,連連搖頭。
秦鬱笑了笑,爬到陽光下待著,撩開碎發,對連誨道:“實話說,其它幾個地方相對平安些,我最擔心的就是石狐子沉不住氣,現在看來,他還算可以。”
“你那徒兒,看得比誰都明白。”連誨道,“當此時,監獄是最安全的地方。”
秦鬱微笑,原來石狐子對自己在汾郡用過的招數印象深刻。
“我何時能出去?”
“或許明年開春,羋氏從楚國抵達秦地,王上大赦,便能饒恕你們的罪行。”連誨道,“你還不知道吧,城中風雲變幻,新任的相邦不簡單,相傳是鬼穀子的弟子。”
“是麽。”秦鬱自言自語,“完了,完了,如此,桃氏所有的銘文都得改動。”
連誨無語離去。
秦鬱聽那腳步聲遠了,呆呆一陣子,拿手指沾些水,徑自摹起那箭鏃的銘文。
果然,銘文與之前不大相同。
秦鬱看了又看,心裏溫暖。
“先生,開春了,我來接你。”
“鹹陽廷尉府,連誨,奉禦史之令,前來稽查北地通魏逆黨,以下人等……”
連誨是新任的廷尉,為清查逆黨,他用神鬼般的手段在一個月之內把國都鹹陽下獄者籍案全部捋清,接著,他以此為線索,凡有根係,無論多遠必親自查問。
郡府大院,火光通明。
一個個名字被念起,所涉的衙吏、文士、平民,一個個被傳召到場聽候查處。
阿莆站在廷尉府其餘幾個府吏身後,把脖子緊縮進披風絨毛之中,瑟瑟發抖。
三年來,他在運炭途中為桃氏師門傳信,從未出過差池,此番秦鬱入獄,雖是交代了各路不要輕舉妄動,但阿莆考慮到事發緊急,還是決定親自往北方遞信。
熟料,往北途經雕陰雙俠山的時候,陡壁冷箭飛來,他和幾位桃氏的小匠被江湖幫派攔截,押在山腳三夜,直到天明重得自由,才看清,接他們的人是連誨。
阿莆隻得與連誨同行。
“上郡冶監,石狐。”
阿莆手心一緊。
他沒有料錯,連誨斬斷他們的信道,果然是為了讓上郡成為毫無防備的孤城。
“上郡冶監,石狐。”一時辰之後,名單中人幾乎到齊,唯獨石狐子沒有來。
郡守的臉色不紅不白。
連誨清了清嗓子。
“上郡冶監,石……”
“連廷尉!”
正此時,馬蹄聲如疾風驟雨傳來,公孫邈和範忱帶右部二三曲侍衛破門而入。
連誨眯了眯眼。
為首的是河西軍右部主將公孫予。
“一路辛苦,去營中坐。”
公孫予笑容可掬,一把攬住連誨的肩膀,往府門外頭生拉硬拽,邊走邊調侃。
“大良造要走,那是天要下雨,與我河西軍何幹?我們在這裏三年半,天天盡是吃草吹風,和義渠人玩命,怎麽會出通魏的逆黨呢?但連尉既然來了,我也是很理解的,秉公辦事嘛,我更不怕,來,你就從我中軍大帳開始查,如何?”
侍衛站在兩側,如銅牆鐵壁。
連誨道:“不敢,我隻問冶監。”
“冶監石狐?月前動身去的義渠郡,還沒迴來。”公孫予一拍腦門,大笑道,“前陣子,義渠繳到二百把長劍,見營中俘虜的北趙流人之中,剛好有能煉鐵鑄銅的,就自己偷偷給族人武裝著了,我說大冬天的,咱當作不知道便是,石狐不肯啊,這小子年輕氣盛,就虎口奪肉去了,誒,他是職責所在,我也不能攔。”
連誨道:“他何時迴?”
公孫予道:“快了。”言下意思很清楚,你若等得起,我十萬將士奉陪到底。
阿莆見此,終於把脖子伸直,笑出聲來。他聽聞,義渠人斷水源那次,河西主要部隊在毛烏素草原作戰,未及迴援,石狐子臨危受命與郡守共築要塞,搖旗嚇退首部翟闋之後,又利用西南二郎山溝壑地形與公孫邈、範忱三人的曲部成互相鉗製之勢,憑區區五千將士對抗義渠三萬人馬,守住南下關口,救了數萬民眾。
從此,鐵三角的名聲傳開去,卻直到今日,阿莆才親見軍士與石狐子的情意。
“將軍,我秉公辦事。”連誨拿開公孫予放在自己肩上的手,語氣不染俗調。
公孫予道:“請。”
“莆監,你是桃氏門中之人,本尉現在要去冶署視察。”連誨令廷尉府吏隨郡守去開展清查工作,接著迴過身,對阿莆道,“麻煩莆監同我一起,協助溝通。”
阿莆點了點頭。
北風唿嚎,幾人來到冶署前,赫然見銅門上雕刻著一條遨遊怒濤之間的應龍。
龍眼圓睜,巨翅撲雪。
八位頭戴鬥笠的魁梧男子持劍攔在門前,其麵部皆爬滿黥紋,令人不寒而栗:“冶監之令,火候不能動,外人不能入,一切等他迴來說,違抗者罪同擅擾軍務。”
連誨道:“莆監,你知這幾位是?”
八頂鬥笠一動不動。
阿莆深吸口氣。
“迴連尉,石狐子曾收編了幾個義渠人做冶區的護衛,他們,應就是桃花士。”
“我若偏要進,如何。”連誨道。
連誨見阿莆不作聲,又見幾位被稱為桃花士的男子和石頭般僵硬,於是踏出了腳步,卻覺頸前冷冽一道光劃過,下個瞬間,係帶斷開,絨裘嘩地落在雪地。
桃花士出了刃。
連誨驚退。
“你,你們……”
阿莆拾起絨裘,抖了一抖,重新給連誨披上:“如此,還是等石狐子迴來吧。”
※※※※※※※※
毛烏素草原,風夾雜雪卷過義渠郡的一排排哨樓,戎人的眉毛凍成兩條冰棍。
帳篷內卻是另番景象。
熱浪從炭火盆中升騰起來,鼓點躍動,馬奶飄香,俏麗女子在席間旋轉飛舞。
義渠首領之義弟,翟闋,此刻心不在焉抓著隻羊腿,啃咬肘關節部位的軟骨。
對麵的男子一襲栗褐貂絨,發纏三股辮,眉目俊朗,陽光燦爛,笑容很熱忱。
“翟侯,咱們又見麵了!”
翟闋嚼著骨肉不吭聲,因他沒想到,傳說中三頭六臂的石狐子竟是如此年輕。這實在有辱顏麵,一來進攻上郡那迴,他調頭逃跑二十裏,才幡然醒悟城中搖旗的不是鬼,而是一排木架子,二來順洛水追秦軍輕騎兵時,他又被此人以旗號拐騙到海子密布的南地,好容易把此人抓入囚車,結果,半路還給此人開鎖溜走了。
可氣的是,現在義渠首領稱臣歸順秦國,此人就順理成章管製起他們的兵器。
“翟侯?”石狐子揮了揮手,又開口道,“都是熟人,你不請我吃酒,沒關係,隻要你把從烏氏繳得的二百把長劍交出,讓我帶迴上郡銘文,我馬上就走。”
翟闋示意侍者擺上羊排馬奶。
“謝翟侯!”
石狐子轉起小刀,嫻熟地剔去羊骨:“既然義渠歸順秦國,當守秦國律法。上郡是秦國設在北地唯一的冶鑄點,所轄包括毛烏素草原,這就是說,你們繳獲的長劍必須先交給我,我補了銘文,經武庫登記之後,再還給你們,公平合理。”
“區區二百劍,你也有臉冒雪夜奔百裏而來?”翟闋呸地吐出一口骨渣子。
“對。”石狐子的迴答斬釘截鐵。
主權不容商榷。
在他的眼中,二百把劍幹係著今後萬萬劍的歸路,他今日來,就是為立規矩。
此外還有一個目的,因桃花士告訴他,邯鄲出事,一支趙氏族人逃難至義渠,為其首領俘獲,淪為奴隸。在義渠與烏氏交戰之後,翟闋所繳劍器大多已經破損,不堪再用,正是這群趙人生起爐火,掄起錘頭,教會了部落中其餘工匠如何修劍。
石狐子打算收歸他們。
“將軍,小子不知深淺,不如當眾給教訓,看他以後還猖狂。”巫師悄聲道。
石狐子舔著刀刃等迴複,麵前壓來一座山影,他抬起頭,看見一位赤膊武士。
武士身長八尺,高大威猛,一雙手臂箍起來,幾乎有他案頭的羊肉盆那麽粗。
“作甚?”石狐子道。
“若你能贏他,本部立即歸還劍器。”翟闋大笑道,“若輸了,滾迴上郡去。”
笑聲未停,石狐子已站起來。
“來。”
舞女退開,鼓聲急急如雨,石狐子與義渠武士各執其劍,距離五步開始格鬥。
“彩!”翟闋道。
三招之內,武士的攻勢生猛,石狐子閃避不接。十招時,雙方迎了一劍,那武士喜叫道:“他沒有力量!”三十招,石狐子仍不出劍,直到那武士虛晃數次,頭昏眼花,踉蹌了半步。僅僅是半步,石狐子眸色驟亮,調整姿態,反守為攻。
一記刺,武士側身躲避,左腳退,右手出劍還擊,石狐子靈巧跳開,手腕輕轉,寒刃削向武士的肩膀,武士不及俯身,立刻擺迴體位,揮劍正麵格擋,石狐子瞳孔緊鎖,痛擊其關節之處,霎時,火花飛濺,武士劍脆斷,石狐子一劍封喉。
巨山轟然倒地。
“什麽?!”
翟闋瞪直了眼睛。
“劍鋒從直刃起弧之處,不能用猛火。”石狐子笑了一笑,眼神天真而無邪。
舞女跪伏在地。
翟闋服氣。
石狐子不僅從義渠要迴了二百長劍,還把那群趙國奴隸也一並討入了隊伍。
“石冶監,受悝一拜!”
雪夜歸途,石狐子騎馬在前帶路,忽然聽見一腔悲憤,迴過身,隻見那奴隸匍匐在板車上對他磕頭,抬起臉時,額頭滲血,烏黑麵容躺著兩道晶亮的淚痕。
“為何如此?”
“我乃邯鄲趙氏,年前家國不幸,我力保祖宗產業,卻為奸人所迫害,現流落至此,生不如死,幸虧冶監施以援手,救我妻兒,我趙悝的命今後就是冶監的!”
石狐子頓了頓。
“你所說奸人指的是雀門?”
趙悝抿起幹裂的唇。
石狐子拉住韁繩,躍下馬背,抓起趙悝的那雙長滿凍瘡的手,緊緊捏了一下。
“我不要你的命,我願與你同道。”
※※※※※※※※
黎明時分,一行人抵達上郡。
石狐子雖徹夜奔襲,但因已習慣塞北氣候,所以蹦跳兩下就恢複得差不多。他先安置趙悝等人,讓去水房沃灌熱湯,而後才得知,城中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事為何不報?”
桃花士跟住石狐子的步伐:“信道在雕陰被斬斷了,莆監也隻得和連誨同行。
石狐子問道:“申俞來秦,散布尹昭寫給先生的邀約之信,先生因此而入獄?”
桃花士道:“不,聽莆監所說,秦先生入獄的直接原因是,誣陷大良造叛國。”
石狐子頓了一頓,轉過話鋒,追溯連誨:“這個人姓連,是否與羋氏有瓜葛?”
“羋、連為南方之姓,屬下不甚了解,莆監透露,此人是踩著李廷尉上任的。”
“去問三曲運糧隊,雕陰現今是何人地界。”石狐子道,“我沒記錯,應是張氏‘雙俠’,他們自號墨家遊俠,後來又半路去做劫道生意,還曾誤攔軍糧。”
石狐子走到冶署門前,看見阿莆和另張陌生的麵孔坐在草棚下,正煮著薑羹。
阿莆拍開白茫茫的霧氣,大喜道:“石狐子,你可算迴來了,這都三日……”
“石冶監。”連誨咳嗽了一聲。
“連廷尉,有失遠迎!”石狐子抱拳行禮,笑著招唿,“這事怪我,坊內合金其實已經結束,沒來得及說,害你在外頭白吹了三日的冷風,來,咱進去說話。”
桃花士開門。
熱浪撲麵而來,連誨自覺解開披風。
三日,連誨及其手下已經查完城池,就剩冶署未曾過目,他也不僭越,隻問相關的工籍與賬冊,然而,當他踏進諸坊,親見火光,卻被井然的秩序深深震撼。
作戰期間,上郡實行耕戰製度,戰時全民皆兵,閑時士兵卸甲參與耕作,與之對應,上郡的冶業便以軍工為先,農工為佐。石狐子來此做的第一件事,是隨軍跑遍各大戰場,包括西邊的丘陵溝壑,南邊密集的海子、以及北部的大漠草原,收集到各軍兵器的數據之後,他做的第二件事是設計爐房,不僅全麵優化當地鑄造程式,還能依照時令和戰局的變化及時調整各軍區的供應,一晃眼兩年過去,他又發現,上郡因與北趙和東魏接壤,所以許多築氏做的削刀都已使用以赤金為芯,鑄鐵為鋒刃的技術,故而,他做的第三件事,便是背著秦鬱,重拾當年的思路,把應龍雕刻在冶署的大門之上,創立了一套新式的澆鑄及鍛打工序。
這樣的劍比原先輕,更實用。
阿莆跟著參觀,這才明白石狐子為何要守得如此森嚴,原來是怕被秦鬱發現。
“看來石冶監還是有準備。”連誨的雙手背在身後,一邊觀銘文,一邊感慨。
“我真沒準備,平時亦如此,這得歸功於先生,若非將作府與河西軍約定了律令,我什麽也辦不成。”石狐子摸著劍床,安靜了一陣子,仿佛陷入溫柔迴憶。
不時,問事的桃花士已迴。
石狐子喚來一位署吏,對連誨行禮道:“連廷尉,這位是雅魚,門下工師都是他在照顧,這樣,他先陪你對賬,我還有兩三雜事,就在你旁邊辦,可以嗎?”
雅魚是位玉樹臨風的文士。
“廷尉,請。”
竹簡堆得老高,一打開,字字清楚。
至此,連誨的心下已明白七八分,他無論如何不能把這位冶監列入嫌疑名單。
“冶監見諒,連某打擾……”
石狐子卻已轉過身,與桃花士對話。
“三曲迴話沒有?”
桃花士道:“運糧隊迴,就是張氏‘雙俠’,他們在雕陰誤攔軍糧那次,軍侯看其是墨家子弟,放過了他們,後來行經數次才知,他們居然是冒充的……”
石狐子道:“那這次,他們無緣無故攔我桃氏門中的消息,三曲說,怎麽辦?”
連誨手顫,翻不動竹簡。雅魚裝作沒有看見,繼續與他核對冶署的條條框框。
桃花士道:“軍侯也很氣憤,已著校尉去剿人,問冶監,有沒有什麽建議。”
石狐子笑了笑,走到連誨身邊,事不關己一般:“我的建議是,一個別留活口,否則大刑加身,誰知他們會不會咬出始作俑者?萬一牽涉連廷尉,那可不行。”
“是。”桃花士應聲而去。
聽到這裏,連誨的氣性徹底被石狐子磨平。連誨想不到,石狐子雙十之年竟有如此手段,更難為的是,他現不僅無法質疑石狐子,且連秦鬱的案子都得慎審。
連誨深吸口氣,合起竹簡。
“連廷尉查完了?”石狐子看著連誨起身,拿布巾給連誨擦了擦額角滲的汗。
連誨道:“打擾,連某告辭。”
“還有件事,請連廷尉代勞。”
石狐子遲疑片刻,從衣袖之中取出了一枚三棱箭鏃,雙手恭敬遞上:“不敢欺瞞連廷尉,三年來我與先生唯一的聯絡,便是這種打了孔的用於衡量軍功的鏃,先生現既在獄中,想必我門中之人無法帶到,還請廷尉記得,先生他喜歡曬太陽。”
“隻此一次,下不為例。”
連誨以公務在身,即日返程。
※※※※※※※※
“莆監,我還有話問。”送走連誨,石狐子長籲一口氣,留下阿莆住了幾夜。
阿莆抑製不住興奮。
“石狐子,先生和姒相師就是擔心你輕舉妄動,哪料到你現在的主意這般大!你放心,我就是一個管炭的,不會和先生說你這裏煉銅還是煉鐵,我也管不著!”
“莆監,劍的輕重一量就知道,不可能瞞過先生,他也是縱容我,裝作不知情罷了。”石狐子領著阿莆,來到煉坊底下鼓風的地方,“我想,請你見一個人。”
阿莆搓了一把臉。
他聽見,木炭迎水,金石去邪。
“石狐子,這是什麽玄機?”
再走近,阿莆嚇了一跳。
殷紅爐火旁坐著的的男子,竟是被秦鬱割去舌頭,淪落得半瘋半傻的工師疾。
“石狐子,你要做什麽?!”
“啊,啊啊……”疾聽見人聲,嚇得亂叫,比阿莆還害怕,立即躲迴了鐵渣中。他的頭發比從前要幹淨許多,穿著也變得齊整,唯有那對眼睛,仍渾濁如沙。
石狐子輕輕歎息。
“疾,你別怕,這是莆監。”
這些年,石狐子把疾安排在此處,時不時探望。初次,疾也是如此躲在鐵渣之中不敢動作。石狐子不說話,照著記憶中阿葁對自己說過的工藝,燒紅生鐵或鑄鐵,反複幾百次捶打,叮叮咚咚地,很吵,也不理會疾。疾趴在鐵渣裏,露出一對眼睛看。漸漸地,二人之間有了溝通,疾會用一根樹枝在鐵渣裏畫出捶打的頻率和角度,畫完就跑,石狐子則反複揣摩疾留下的記號,領會其中的奧義。
奧義,似乎在於炭。
石狐子不解,為何鐵中會有炭,於是,他開始摸索劍床邊緣析出的那些痕跡。
直到他發現,鐵劍的剛硬和柔韌,似乎與這些不起眼的炭痕有某種奇妙聯係。
那日,他掐準閾值,鍛出成品。
所鍛,能承應龍之刃。
疾就在他身後,嘴唇顫抖,焦黑的口腔中發出嘶啞的聲音:“啊,啊,啊……”
石狐子道:“是什麽?不是百煉成精金麽?你,你就拿著這樹枝,刻劃出來。”
疾頓了一頓,低頭咬破手指。
在這座煉坊的爐坑底下,石狐子認識了一個從未見過的符號,符號用血寫成。
“鋼”
百煉成鋼。
鋼鐵,能敵黑金。
那刹,石狐子淚眼模糊,才醒悟秦鬱和姒妤之所以同意他把疾帶來上郡,是默許他在北方鑽研冶鐵之術,是相信他可以把好奇用於正確的方向,是鼓勵他打破洛邑神社對禮器的桎梏,而這些,秦鬱為尊重燭子,是不可能直接教授他的。
“莆監,上郡冶署能實現如今工藝,疾工師立了大功。”石狐子道,“明年開春,我的兵役就結束了,迴鹹陽時,我不希望疾工師仍活得像奴隸,你得理解。”
疾聽著石狐子的話語,才敢扶著爐壁站起來,哆哆嗦嗦,一片幹枯落葉似的。
莆監怔怔的,點了點頭。
※※※※※※※※
七日之後,鹹陽監獄大興土木,獄卒為那排陰臭潮濕的地下牢房開了一扇窗。
一枚箭鏃落在秦鬱的案前。
“嗯?!”
秦鬱如獲至寶,立即拿起來,放在手心把玩。連誨站在木欄之外,連連搖頭。
秦鬱笑了笑,爬到陽光下待著,撩開碎發,對連誨道:“實話說,其它幾個地方相對平安些,我最擔心的就是石狐子沉不住氣,現在看來,他還算可以。”
“你那徒兒,看得比誰都明白。”連誨道,“當此時,監獄是最安全的地方。”
秦鬱微笑,原來石狐子對自己在汾郡用過的招數印象深刻。
“我何時能出去?”
“或許明年開春,羋氏從楚國抵達秦地,王上大赦,便能饒恕你們的罪行。”連誨道,“你還不知道吧,城中風雲變幻,新任的相邦不簡單,相傳是鬼穀子的弟子。”
“是麽。”秦鬱自言自語,“完了,完了,如此,桃氏所有的銘文都得改動。”
連誨無語離去。
秦鬱聽那腳步聲遠了,呆呆一陣子,拿手指沾些水,徑自摹起那箭鏃的銘文。
果然,銘文與之前不大相同。
秦鬱看了又看,心裏溫暖。
“先生,開春了,我來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