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師門中,秦亞的待遇比任何人都好,他的鞋子從來不必沾染泥土,他的衣食住行全部按照上等士族置辦,他也是唯一可以使用秦鬱魯國公裔孫之後的名望與外族結交的人,但,越是如此,秦亞越疑心,自己隻是被秦鬱捏在手中的質子。


    秦亞性格內向,三年來從不敢問秦鬱,垣郡的白澤有沒有成功驅逐虎狼,而這迴,若非聽院中人提起姒妤從櫟陽送迴的消息,他也不至於對秦鬱彈這曲園桃。


    消息說,他的父親申俞被魏國惠相安排入使團,已至秦地,不日將抵達鹹陽。


    於是,他夜不能寐,每想起秦鬱這些年對自己的寵溺,都覺得是無味的毒藥。


    琴聲悠揚。


    園有桃,其實之肴。


    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憂矣,其誰知之?


    其誰知之,蓋亦勿思![1]


    秦鬱聽著琴聲,放下箭簇。


    “亞父,這是詩經裏的曲子,我記得,父親常常在院中長吟。”曲罷,秦亞把雙手放迴膝蓋上,“可在秦地,我按姬先生所教日日練習,卻尋不見它的韻味。”


    “你沒錯,這是魏國的曲子。”秦鬱招了招手,示意秦亞坐到自己的身邊,“士子憂慮國家,卻被當世之人嘲笑清高孤傲,在秦,你彈不出這樣的悲愴。”


    秦亞道:“可是……”


    秦鬱道:“所以,你都知道了。”


    秦亞垂下眼簾:“是,是我自己翻動了姒相師的竹簡,和院中其他的人無關。”


    秦鬱淺歎口氣。


    他並沒有責怪秦亞的意思,隻苦於想不出能安慰這個可憐孩子的細言軟語。


    秦鬱看著秋葉從眼前落下,開口道:“亞,我和你說一說,我小時候的事。”


    秦亞喃喃道:“亞父也做過質子麽。”


    秦鬱笑迴道:“不,我的父親是國公,我的母親身上也流淌著周王室的血,我是嫡幼子,全族最疼的就是我,哪舍得把我送出去呢,我想做什麽他們都同意。”


    秦亞愣了一下。


    秦鬱道:“如果我安分守己,現在估計已經在魯國有了封邑,子孫滿堂,可惜,五歲的時候我就對母親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再丟我的泥人,我便自盡。’”


    秦亞道:“那後來如何。”


    秦鬱道:“後來,家人忍痛把我送去神社,讓燭子先生教我範術,為我去邪。”


    秦亞道:“亞父一個人去桃氏師門,沒有了之前的尊貴,一定吃過不少苦。”


    “也不是。”秦鬱笑得更歡脫,“我又遇見了尹昭和文澤兩位師兄,平時吃飯睡覺,他們都很照顧我,而我呢,天資聰穎,深得燭子先生喜愛,誰要是欺負我,第二天就會被罰去吹律捉鬼,不僅如此,家裏還安排了姒妤和寧嬰做我的‘徒弟’,誒,我在舞劍的時候,他們就拿著長戟幹巴巴站在旁邊,看我扮鬼臉。”


    秦亞:“……”


    “也就是因為這樣,”秦鬱頓了一頓,“及至成年我才知道,九州的麵目和洛邑神社裏描繪的完全不同,再後來呢……我決定離開洛邑,做我應該做的事。”


    秦鬱省略了中間最痛的那段。


    “我沒有亞父這般的身世。”


    秦亞啜泣了一聲。


    “但你經曆的意外,終是讓你能夠掙脫出來。”秦鬱道,“亞,你可知道園桃為何壓抑?因為它講的是一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故事。你看我,如果我繼承封邑,就要被迫去守護那樣一個柔弱的魯國,相比之下,現在的路雖然艱辛,但至少,我知道它是有希望的,有意義的,隻要我堅持走下去,就一定會是天明。”


    “而父親他明知是夜幕也要走下去。”秦亞道,“所以,他讓你帶我離開?”


    “你既然能夠理解,我就告訴你真相。”秦鬱道,“一始,是我以工期威脅了你的父親,讓他把你送來做人質,當時,他想等工程做完把你搶迴去,直到驗劍,他看見魏人輸於秦人的原因其實並不在劍的利鈍,才默認讓你往後跟著我。”


    秦亞擦去眼角淚水。


    “明白了。”


    “你放心,我給你時間,弄清楚自己要做的事。”秦鬱把七弦琴抱了過來,一弦一弦調整過音色,說道,“我也會讓你見他,如果他想帶你走,我不阻攔。”


    ※※※※※※※※


    馬車從鹹陽的翼闕中駛過,車輪碰到石頭,申俞的腦袋一震,登時困意全無。


    “申先生,前麵請交公驗。”


    “大使的公驗已查過,難道三百石以下的從員也要查麽?”申俞拿羽扇挑起簾子,露出一張略微浮腫的臉,路上奔波,他受不慣秦地的風沙,已兩天未進食。


    “是,那門吏說,他若偷懶放人,一旦被抓到就是三族連坐。”侍從迴答道。


    “按他們的規矩。”


    申俞垂下簾,整理自己衣襟。


    途經大市,一行人又都感到意外,這般森嚴管控下,市場不失繁榮,魏韓的鐵、楚的絲綢珠寶竹器、趙的馬匹獸皮應有盡有,甚至齊國錦緞海鹽、燕國苧麻絲棉都出現。河西通商僅四五年,鹹陽城儼然已經成為天下商旅逐鹿的新戰場。


    申俞買了一袋黍穀。


    大梁城頭赤紅的旗幟仍曆曆在目。惠相白發蒼蒼,抓住他的手,開口的第一句話是:“為師這次把你調來大梁,不是讓你享福,而是求你捐軀。王上年邁,公子無知,如今魏國的朝堂豺狼橫行,中府昂昆、司空尹昭、上卿西門忱,這些人,遲早要把百姓骨血榨幹……犀首迴國是大魏唯一的希望,此番出使,你定要協助大使,從中疏通,千萬不能讓別人搶在前麵對犀首的政治主張產生幹擾。”


    申俞應承惠相的囑托,討要了三樣東西隨行,一是邦府承諾的可以為犀首騰出的幾十官位,二是公室與犀首的姻緣一樁,三則是用於疏通秦地門路的錢財。


    入館驛三日,申俞去葛覃館交辦前兩樣物件,不在話下,隨後,他又買通暗樁,私見了幾位被大良造壓在簷下的士子,放出大良造與魏國曖昧的證據,如此,前麵披荊斬棘,牽馬引路,後麵放火燒棧橋,釜底抽薪,不久就攪渾了鹹陽城。


    九月,滿城起聲浪,一片烏雲飄在鹹陽的上空,幹爽的秋季變得漫長而陰濕。


    卻是辦完國事,吃完黍穀,申俞才放空心境,養紅了麵色,往傳聞中自己的兒子所住的冶區遞送簡函。一開始他不明白,堂堂的將作大匠,實權幾乎與司空並肩,為何不在北宮附近的官署區置宅,而要和所有工匠擠在一處過活,後來,他也漸漸想通了,秦國和魏國不一樣,在秦國,軍工和行政分開,堪比涇渭分明。


    申俞於是越發思念與他在垣郡搭檔多年的舊友,迫不及待要和秦鬱見一麵。


    他想告訴秦鬱,當年他保住了垣郡的冶權,叫尹昭和西門都狠狠絆了一跤。


    現在,犀首即將迴國,魏國又有了新希望,他甚至還要說服秦鬱乘風迴大梁。


    對,迴大梁,為魏國效力,申俞腦門一熱,為自己突如其來的念頭涕泗橫流。


    隻是,他不知秦鬱的態度。


    故人相見,如三冬盡去,直飲春風。


    是日,南郊。


    申俞的視線越過金黃的田野,看見草舍之下,秦鬱仍一襲素衣,笑對他行揖。


    “秦先生啊,幸虧你當年沒有忘記給我留判書,否則,我可真是有理說不清。”


    “申郡守,五年前不辭而別,沒想到今日能有機會當麵道歉,你這扇子好看。”


    秦鬱笑道。


    秦亞站在秦鬱的身旁,懷裏抱著幾壇子少府章百裏從北宮送出的十年桂酒。


    “父親,亞父,請坐。”


    父子重逢,申俞眼中濕潤,也僅僅是捏一下兒子的臂膀。“骨肉結實,看來鹹陽的風水還行。”秦亞說,這些年讀過不少詩書,還常去士卿府中交流學術。


    秦鬱也感慨頗多。


    申俞的正紅官袍的衣料較從前更為厚重,佩飾也更多,換在別人身上他定覺得晃眼,唯獨是申俞,當仁不讓,一雙總是略顯青腫的眼睛中透出深沉的智慧。


    “你此行能留多久?何時去看冶區的劍石,你的名字在上麵。”秦鬱拉過故人的手,親切道,“弟子現都在外地,若你不急走,我把他們召迴來,見你一麵。”


    “那樣的話,你們的秘密全被我知曉了。”申俞笑道,“我怕是就迴不去咯。”


    “誒,申郡守若是留在秦國,我保證問大良造給你討個好官職。”秦鬱說道。


    桂酒飄香,各飲三盞。


    申俞拾迴秦鬱手中衣袖,似不經心。


    他沒料到,秦鬱先做起了說客。


    “如此,你也能享受天倫之樂,不是極好的事?”而秦鬱這邊,雖與大良造互相聽過名,卻仍是素未謀麵,他在申俞麵前說此話,隻為試探申俞的真正目的。


    申俞搖了一下羽扇,決定坦誠相待,曉以利害:“你我之間不說暗話,秦鬱,此次魏使來鹹陽,除了恭賀秦君稱王,還有一件大事要辦,你可不要覺得無關。”


    “是麽。”


    秦鬱一聽語氣就能判定,姒妤的消息是準確的,魏相籌謀多年,這迴當真要從秦國的朝堂挖走一棵參天大樹,樹蔭沒了,底下的花花草草就必得經曆劫難。


    桃氏師門也要渡劫。


    渡劫有兩種方式,其一是攀附在大樹拔起所牽連的泥土上,隨其去遠方安家落戶,其二是紮深自己的根係,忍受一時失去蔭庇的痛苦,迎著陽光繼續生長。


    “疾風過崗。”秦鬱自語道。


    “秦鬱,魏國的霸主根基還在,必將重新崛起,我隻能把話說到這裏。”申俞掏出半片長黴的竹簡,“你說過,草木皆毀,烈火何存,為了魏國,我今日定要把你這片葉子摘迴去,我知道你不屑於玩弄權術,但,我會盡全力保護你。”


    “我一定會迴魏國的。”


    秦鬱拾起那舊竹片,目光落在自己的字跡上:“隻是,現在的時機還不成熟。”


    “時機不可失,秦鬱,偏安一隅的人終會被淘汰。”申俞的語調高了些,麵頰也泛紅,抑製不住激動情緒似的,“假設犀首迴到魏國,為掌控司空,他定要選擇能人與尹昭抗衡,屆時,除了你這位燭子真傳的大匠,試問天下還能有誰?!”


    秦鬱淺歎口氣。


    他看得出,申俞作戲。


    “申郡守,我隻問你一句話。”秦鬱打住申俞,“你覺得,即使犀首迴到魏國,動用他一切的人脈與聲望,說服中原諸國聯合攻打秦國,秦國,就一定輸麽?”


    申俞手中的羽扇停住。


    秦鬱知道這是一個殘忍的問題,申俞其實看得比他更透,但他還是必須說完。


    “犀首在秦地用我,因為我能助他管理冶區,然而在魏國,我說的話或許還沒有傳出司空府,就會被人攔截甚至篡改,我無法像尹昭那樣給他想要的幫助,他就不會用我……申俞,我不能把桃氏師門的命運交給一個三易其主的政客。”


    申俞道:“那你說,何時才行?”


    秦鬱道:“等到有一天,魏國徹底被秦人打怕了,打得一點血性都不剩,打得魏國官員聽到秦人這兩個字,都會嚇得瑟瑟發抖,唯秦國馬首是瞻,那才行。”


    申俞道:“荒謬!”


    秦鬱笑了笑:“那一天不會太遠的,老魏王已經七十多歲,他還能活幾年呢?”


    申俞萬沒有想到,秦鬱拒絕得如此無情,竟是毫不害怕傷及二人之間的友誼。


    耳杯重了影。


    申俞覺得自己已醉。


    他佩服秦鬱的坦然,也為自己的執念而悲哀,但他沒有倒下,反而笑了起來。


    他今日帶了兩樣東西在身上,一樣是秦鬱留給他的竹片,方才已經用過,另一樣,是臨行前雲姬遞給他的一個紅木漆盒,盒子裏裝的是尹昭寫給秦鬱的信。


    申俞獻出複件:“秦先生,如果你答應與我同行,我是絕不會讓你看到它的。”


    秦鬱皺眉:“這是什麽?”


    申俞道:“尹司空約你共襄盛事。”


    秦鬱指尖一顫,甩開了絹帛,仿佛千裏外的蛇蠍已順著墨字啃咬到他的指甲。


    “拿走!”


    “尹昭想用此物蒙蔽我,我又如何不知,你看了它,反倒堅決不會迴去。”申俞端起桂酒,掩袖抿了一口,“然我畢竟是大魏臣子,既然無法勸服你,那……”


    秦鬱道:“你要用此物誣我?”


    申俞道:“對,這是最後一次機會,如果仍然拒絕,那麽從明天起,街巷流傳的謠言也會波及你,你不欲問廟堂,我就明言,秦君會放過大良造,因為他們之間心照不宣,但秦君不可能放過你,因為你是一個實實在在做軍事工程的人。”


    “你盡管帶秦亞走,我不怕。”秦鬱這次的迴答卻比之前任何時候都更果決。


    答完,他也就定下了神。


    風過草舍,田野麥浪翻湧。


    秦亞望向申俞。


    申俞目含熱淚。


    他所為家國事,亦不能背叛情義。


    “秦先生,我在秦國待不了多久,最遲七日,此信傳出,你自行安排。”申俞鄭重道,“亞既隨你姓,便是你門中的人,我守信義,不能悔改,隻望你珍重。”


    “父親,亞父,且飲了餘年罷。”清冽的水聲傳來,秦亞倒酒,濡濕了袖袍。


    “好。”


    談完事情,秦鬱和申俞還是心平氣和地坐下,飲著壇中的桂酒,兩個人又聊起五年來的故事,笑得孩子一樣。申俞問起石狐子,說是了不得,許多東魏和北趙的冶鐵商人都知道,上郡有隻餓狼,過境軍器無所不清,都快成霸王。秦鬱借得申俞的扇子搖了幾下,笑道,石狐子也做過扇子,隻不過用的是赤金失蠟法。


    夕陽西下,二人方才別過。


    ※※※※※※※※


    當夜,秦鬱寫了一式兩份上書,讓將作府的小吏送去鹹陽令和廷尉二處衙門。


    小吏不知何事,一見開頭就嚇得尿了褲子:“先生,你要揭發大良造叛國?!”


    秦鬱道:“是。”


    小吏急忙跪在地上,滿城陰雲就不說,皆知廷尉李慎是大良造的心腹,在全無證據的情況之下,冒然誣陷棟梁之臣,定是七日內就會被下獄嚴查,他們不敢。


    秦鬱隻迴一句話。


    “我入獄,你們才安全。”


    十月,怒而天下熄的犀首,衍,辭去秦國大良造爵位,帶著二十餘位幕僚隨魏國的使團離開了鹹陽,秦鬱不是第一個上書揭發的人,也不是第一個入獄的人。


    第一個入獄的人,是平賈人平邈。


    因平邈在使團訪秦期間,把從市中收刮的脂膏敬獻給大良造,表達想要留在其身邊的欲望,接著就被大良造一道文書無情揭發,被廷尉李慎捉進了鹹陽監獄。


    三日不到,平邈血灑刑場。


    第二個入獄的人,是廷尉李慎。


    因李慎執行大良造之命時,遲了三日向禦史大夫稟報,便被鹹陽令當街拿下。


    三日不到,李慎血灑刑場。


    直到大良造離開,數百人受牽連進入鹹陽大獄,引人深思的是,凡無故揭發大良造叛國之人,都沒有迅速領罪,其籍案被交到新任廷尉之手,定於年底清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先生和他的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又生並收藏秦先生和他的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