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鬱醒來的時候,走廊傳來一陣細碎腳步聲,窗前灑著兩個總角發髻的影子。
驗劍還差三日,申府家仆把年僅十歲的申亞送來了。人剛被接進青軒巷子,院外麵突然響起撕心裂肺的婦人的哭喊,罵他秦鬱是一個畜牲,將來她化作鬼也不放過他。好容易安靜一陣子,又飛進來好幾塊石頭,把水缸都打破了一個。
仆從道:“先生,是郡守夫人。”
“知道。”秦鬱欠了欠身,正還納悶怎麽當娘的哭成這樣,娃娃反倒不哭,便看見石狐子一臉陽光燦爛,邊牽著小申亞的手,邊搓著自製竹飛子,走了進來。
沐浴香草,換上新衣,榻前拜過三番,喊一聲亞父,從此這孩子就叫秦亞。
水靈靈的。
整個師門的人,忙裏偷閑的,時辰內都跑來瞧上兩三眼,不得了,太可愛了。
“先生別說,他這頭發又黑又亮的,還真像申郡守。”石狐子忍不住要去摸秦亞的總角,像在摸田螺一樣,“啊呀,這迴我長輩分了,有人可以使喚了。”
秦鬱道:“青狐,他和你不同,去,把我的木梳取來,還有那匣子裏的紅繩。”
隻這一句話,石狐子就實打實地體會到什麽是不同。秦鬱有癖,從不讓他人使用自己的梳子,而那段紅繩更有忌諱,據說,是秦鬱小時候自己紮過的。
“是,先生。”
石狐子心裏一陣失落,看來使喚是使喚不成了,孩子姓秦,顯然要被秦鬱當做義子養,義子和弟子對比,雖說和秦鬱都不沾親,但總歸是有那麽些高低的。
秦鬱又哪在乎石狐子的彎彎腸子,隻歎的是忠孝難兩全,自從他答應鑄劍,一整個月,無論冶署如何動作,申俞一次都沒有過問,凡眼紅告狀的,一律壓住不采納,凡上頭來檢查的,一律找理由推脫,如此,是給予了他最慷慨的信任。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此等人,忠烈真君子也。
秦鬱打算替申俞盡孝道,可,他做慣先生,一度隻會使喚弟子,還不知怎麽做好一個父親。他把秦亞拉到身邊,解下那兩個被摸亂的發髻,梳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小秦亞梳得哇哇亂叫,轉向石狐子求救,方才不緊不慢地為秦亞紮起紅繩。
石狐子哪能怠慢,也跪到旁邊,拾起秦亞的一兩抹頭發,幫忙編小辮子:“先生,申郡守還順便送來一條口信,事關驗劍準則,姒大哥讓我來請示你的意思。”
秦鬱道:“難道不是老三樣?”
石狐子道:“不止。”
按照四庫的標準,長劍在入庫之前,需要測量‘齊、長、量’三樣是否合格,‘齊’指的是鋒刃的硬度,‘長’指的是劍莖的尺寸,‘量’指的是整劍的重量。
然而這次,一千長劍好不容易趕在工期之內鑄成,冶署又突然接到命令,因河西剛運迴一批在戰場撿得的秦國銳士長劍,上大夫尹昭想試軟硬,故要荊如風在驗劍時,從一千魏劍之中選出十把與秦劍進行劈砍,作為另項新增的考核項目。
聽到這裏,秦鬱問:“荊士師是?”
石狐子道:“名字太長,我也記不住,什麽上下工府桃氏總師,魏國士師……”
他頓了頓,避開尹昭二字,小心道:“申郡守暗中打聽了那批劍器的形製銘文,‘六年,相邦衍之造,鹹陽工師,秋’,荊士師說,中原的冶鑄之術一向領先於秦國,如果劈砍的時候魏劍不能勝,就上書大梁,拿咱們垣郡桃氏問罪。”
秦鬱笑歎口氣,在秦亞的兩坨黑發上打了一個蝴蝶結,讓仆婦把秦亞帶去東院裏玩耍,起身換了件衣裳,道:“走,去礪坊裏麵轉一轉,我們曬曬太陽。”
“好!”石狐子應得響亮。
桃氏大院,從破缸裏灑出的水映著昭昭烈日,人人奔走相告——秦先生醒了
一把青龍寶劍仍然懸在礬油之上,震懾著來往的哪怕隻是拿掃帚掃地的人。
可是,還沒進勵坊,秦鬱卻聽見一陣昂揚澎湃的歌聲。石狐子噗地一聲,笑了出來。秦鬱問他,笑什麽。石狐子迴答說,恐怕先生不知,這是桃氏師門之歌。
於以采蘋?南澗之濱;
於以采藻?於彼行潦。
於以奠之?宗室牖下;
誰其屍之?有齊季女。[1]
凡是貴族的女子,出嫁前必須到宗廟去祭祀祖先,學習婚後禮節,這時,奴隸們為其主人采辦祭品、整治祭具、設置祭壇,可謂奔走終日,勞碌不堪,這詩取巧,將繁重而又枯燥的勞動過程描寫得繪聲繪色,搖曳多姿,於是深得人心。
秦鬱跟著哼了兩句,麵色一沉:“是誰定的師門之歌?!鑄劍,又不是嫁劍。”
“我!”
門開時,寧嬰笑著道。
秦鬱道:“你想反天呐?”
寧嬰道:“日日都想。”
一條黃土路,兩邊是劍光。
左邊排列著一百口礪石。
金坊的男工赤身裸背,一個個肩披汗巾,手提長劍。他們唱歌喊口號,動作整齊,謔嘿一聲,將去範之後圓潤的劍刃以精準的斜角從粗石表麵磨礪而過。
右邊擺的是一百口砥石。
砥石和礪石比較,目數更多,紋理更細,一把劍,經過礪石的打磨之後,劍叢已經初具金屬的光澤,再經過砥石的修磨和砣具的雕補,就算開了刃。
此刻豔陽之下,砥石和礪石中所含的石英閃閃發光,像打鐵花般令人目眩。一條條紅綾自房梁垂下,纏著劍柄,使劍身空懸,剛好能迎著女工的砣刀。
女工都笑說,此為禦龍。
“先生請驗,煉坊出的最後百劍在此,磨過邊刃,削完中鋒,可送去上庫了。”
采蘋坐在末尾,神情恬靜,拿砣刀細細打磨劍鋒,似是織著一件絕美的嫁衣。
秦鬱道:“我不驗了,三日後,另有高人來調校,咱們的劍定然千無一失。我現在心裏想的是,待月後慶功宴,青龍重獲自由,讓申郡守請我們吃頓飯。”
采蘋道:“好,可既然先生來了,諸坊裏也都在,這聲開刃,還是由先生喊。”
“先生等等!”石狐子道,“我去叫姒大哥!他還在算賬呢,他可不能錯過!”
秦鬱笑了笑,目光落在那把即將要退去矜嬌,嫁去千百裏之外的戰場的長劍。
整體渾鑄,劍莖微曲如女腰,劍格一字,劍刃前部向內側收束弧曲,劍莖兩圓箍,長三尺,寬一指,正是上庫兵器之魏武卒“冠胄帶劍”條令中的,長劍。
石狐子拉著姒妤,一路跑到礪坊門前,終於趕上了秦鬱宣告長劍開刃的時刻。
“垣郡桃氏,砥礪開刃!”
倉門砰一聲打開,歡唿之中,工匠簇擁著那千把長劍,湧入冶署專用的庫房。
寧嬰朝自家兄弟使了個眼神,金坊的漢子又唱起采蘋,一句高過一句,唱得采蘋本人踢開砥石,轉身往甘棠身後躲。甘棠僅是咳嗽一聲,寧嬰就溜去搬劍了。
歡歌愈發響亮。
是日,垣郡桃氏砥礪開刃,一千把長劍擺在了的庫房幾案之上,等待裁決。
秦鬱曬完太陽,定過軍心之後,迴到青軒,把姒妤和石狐子二人叫到麵前。
“既然申郡守信任我們,那麽,不管荊士師的條件如何嚴苛,我們都得勝。”
哪怕,傳聞魏國武卒在前線節節敗退,根本不敵秦國銳士,這一千把劍,拿到冶署門前的木台亮相並從中選出十劍與秦國銳士劍進行劈砍之時,也不能輸。
語罷,秦鬱擺開一張巨大的工圖。
石狐子揉了揉眼睛。
絲帛是淺黃顏色,柔軟細膩而富有光澤,上麵畫著一把二段式的劍器。那精致的一筆一劃,直處似鉛錘之線,細處宛若發絲,橫豎紋理清晰,結構一目了然。
更絕妙的是,劍圖的背景,是一張畫著山川河流的輿圖,那上麵不僅僅有他所去過的安邑,更有溫柔旖旎的楚澤,崇山峻嶺的巴蜀,以及平原萬裏的秦川。
“青狐,看著,學著點你姒大哥。”
“先生,這是要做什麽?”
“論劍。”
本次論劍,題目就是申俞傳來的信——‘六年,相邦衍之造,鹹陽工師,秋’
“姒妤,坐。”秦鬱道,“秦國乏鐵礦,如今他們銳士所用的長劍應當還是用分鑄,這位‘秋’先生,早年我見過他的手法,憑記憶,工圖我畫出來了。”
姒妤坐下之後,把拐杖平擺在身邊,說道:“先生這張劍圖有一處錯誤,應記得,五年前秦國伐韓國,取宜陽,便把二段式改為三段式分鑄,增加了劍長。”
石狐子左看看,右看看,秦鬱既然沒否認,姒妤應該也就沒說錯,他鬥膽去拿來秦鬱案上的筆,按照姒妤的說法,在劍形旁邊做了一些尺寸和加工的標記。
秦鬱道:“好,三段分鑄,劍首、劍格、劍身分鑄合裝,你會用什麽方法?”
姒妤道:“用鑄接法,劍首與劍格鑽孔澆鑄連接,劍身嵌套於劍格澆鑄連接。”
秦鬱拿過石狐子手中的筆,在圖上畫了一個x:“顯然,這麽做,從劍格延伸出小半寸的距離,是為了達到渾鑄所無法企及的長度,但既然如此,在劍格與劍身連接的地方就必然有一處破綻,它的紋理與主體的部分不同,易疲勞損傷。”
姒妤想了一想。
“先生,兩劍相交,首要看劍刃,而兩刃相交,首要看硬度。正因是合鑄,單件尺寸短,所以,秦國工師敢在合劑時使用更多的錫金,也就是說,即使在連接澆鑄之處有破綻,但,劈砍之時,我的劍硬度比你的要剛強,不至於落在下風。”
秦鬱道:“事無絕對,得分情況。”
姒妤道:“先生,這有例為證,今年,河西與秦國之戰,榆柳攤有翟先生的消息來過,按照戰場清掃統計,秦劍折損二成,魏劍折損三成,大致比例不會錯。”
秦鬱道:“秦與義渠之戰呢?”
這是五年前一場震驚劍行的對決,就折損而言,義渠之刃勝過了新鑄的秦刃。
石狐子頭迴見姒妤臉紅語塞。
秦鬱道:“河西之戰以步兵為主,劍刃長時間相交,磨硬度,而義渠之戰以騎兵為主,劍刃一擊而過,接觸點位置偏高,當看韌性,這就是我攻你的路數。”
石狐子的腦袋被這天花亂墜的對話衝擊得一片空白,就像是被洗過了一遍。
仔細一想,卻又是小孩子都懂得的道理,就像壓住竹竿的一端,在另外一端掛石頭,掛的位置離支點越遠,竹竿越彎,石頭越重,竹節就越容易折斷。
“秦劍……”姒妤琢磨道。
“秦劍,若放在石架的兩個支點上,就剛好避開了它劍格處的破綻,這不行。”秦鬱道,“我的意思是,攻守互換,我們自己人拿秦劍劈砍,置放魏劍於石架。”
姒妤欠身行禮:“明白了,我這就給申郡守傳話,安排我們的工師執秦劍,一並挑幾個可信的,還剩兩日,就專門用木樁子訓練位置和速度,謝先生指點。”
秦鬱笑了笑,拿腳背勾起姒妤的拐杖,丟給他,轉過身對石狐子道:“你看見沒有,姒大哥就是這樣,每次鬥嘴贏不過我,就開始假裝正經,給別人找活幹。”
一場酣暢淋漓的攻防結束,已入夜,誰也沒覺察今兒的月亮圓得不像話。直到姒妤離去,拉開門,那水缸裏的瀲灩波光照在工圖,師徒幾人才恍悟又是十五。
“青狐,打碗水。”
“不,不行。”石狐子一醒,突然想起了什麽,“一會換針,先生不能喝水。”
秦鬱剛才經過一番論戰,口幹舌燥,正想痛飲滿缸水,聽這麽一句,很有些掃興。而這石狐子也不知哪來的勇氣,竟眼都不抬,就自顧自收拾著那張工圖。
秦鬱道:“我告訴你一個秘密,這麽些年,連姒妤都不知道的,能換碗水麽。”
石狐子道:“先生說。”
“麻藥其實根本不管用,我一直都清醒著,隻是剛開始失禁的那次,一大堆人圍著關心我,我覺得很丟臉,就假裝昏睡,結果……不小心假裝到了現在。”
秦鬱抱起雙膝,斜靠在屏風邊,笑看著石狐子細瘦的身子在他麵前瑟瑟發顫。
夜,一縷縷艾煙從青軒窗邊散出。
驗劍還差三日,申府家仆把年僅十歲的申亞送來了。人剛被接進青軒巷子,院外麵突然響起撕心裂肺的婦人的哭喊,罵他秦鬱是一個畜牲,將來她化作鬼也不放過他。好容易安靜一陣子,又飛進來好幾塊石頭,把水缸都打破了一個。
仆從道:“先生,是郡守夫人。”
“知道。”秦鬱欠了欠身,正還納悶怎麽當娘的哭成這樣,娃娃反倒不哭,便看見石狐子一臉陽光燦爛,邊牽著小申亞的手,邊搓著自製竹飛子,走了進來。
沐浴香草,換上新衣,榻前拜過三番,喊一聲亞父,從此這孩子就叫秦亞。
水靈靈的。
整個師門的人,忙裏偷閑的,時辰內都跑來瞧上兩三眼,不得了,太可愛了。
“先生別說,他這頭發又黑又亮的,還真像申郡守。”石狐子忍不住要去摸秦亞的總角,像在摸田螺一樣,“啊呀,這迴我長輩分了,有人可以使喚了。”
秦鬱道:“青狐,他和你不同,去,把我的木梳取來,還有那匣子裏的紅繩。”
隻這一句話,石狐子就實打實地體會到什麽是不同。秦鬱有癖,從不讓他人使用自己的梳子,而那段紅繩更有忌諱,據說,是秦鬱小時候自己紮過的。
“是,先生。”
石狐子心裏一陣失落,看來使喚是使喚不成了,孩子姓秦,顯然要被秦鬱當做義子養,義子和弟子對比,雖說和秦鬱都不沾親,但總歸是有那麽些高低的。
秦鬱又哪在乎石狐子的彎彎腸子,隻歎的是忠孝難兩全,自從他答應鑄劍,一整個月,無論冶署如何動作,申俞一次都沒有過問,凡眼紅告狀的,一律壓住不采納,凡上頭來檢查的,一律找理由推脫,如此,是給予了他最慷慨的信任。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此等人,忠烈真君子也。
秦鬱打算替申俞盡孝道,可,他做慣先生,一度隻會使喚弟子,還不知怎麽做好一個父親。他把秦亞拉到身邊,解下那兩個被摸亂的發髻,梳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小秦亞梳得哇哇亂叫,轉向石狐子求救,方才不緊不慢地為秦亞紮起紅繩。
石狐子哪能怠慢,也跪到旁邊,拾起秦亞的一兩抹頭發,幫忙編小辮子:“先生,申郡守還順便送來一條口信,事關驗劍準則,姒大哥讓我來請示你的意思。”
秦鬱道:“難道不是老三樣?”
石狐子道:“不止。”
按照四庫的標準,長劍在入庫之前,需要測量‘齊、長、量’三樣是否合格,‘齊’指的是鋒刃的硬度,‘長’指的是劍莖的尺寸,‘量’指的是整劍的重量。
然而這次,一千長劍好不容易趕在工期之內鑄成,冶署又突然接到命令,因河西剛運迴一批在戰場撿得的秦國銳士長劍,上大夫尹昭想試軟硬,故要荊如風在驗劍時,從一千魏劍之中選出十把與秦劍進行劈砍,作為另項新增的考核項目。
聽到這裏,秦鬱問:“荊士師是?”
石狐子道:“名字太長,我也記不住,什麽上下工府桃氏總師,魏國士師……”
他頓了頓,避開尹昭二字,小心道:“申郡守暗中打聽了那批劍器的形製銘文,‘六年,相邦衍之造,鹹陽工師,秋’,荊士師說,中原的冶鑄之術一向領先於秦國,如果劈砍的時候魏劍不能勝,就上書大梁,拿咱們垣郡桃氏問罪。”
秦鬱笑歎口氣,在秦亞的兩坨黑發上打了一個蝴蝶結,讓仆婦把秦亞帶去東院裏玩耍,起身換了件衣裳,道:“走,去礪坊裏麵轉一轉,我們曬曬太陽。”
“好!”石狐子應得響亮。
桃氏大院,從破缸裏灑出的水映著昭昭烈日,人人奔走相告——秦先生醒了
一把青龍寶劍仍然懸在礬油之上,震懾著來往的哪怕隻是拿掃帚掃地的人。
可是,還沒進勵坊,秦鬱卻聽見一陣昂揚澎湃的歌聲。石狐子噗地一聲,笑了出來。秦鬱問他,笑什麽。石狐子迴答說,恐怕先生不知,這是桃氏師門之歌。
於以采蘋?南澗之濱;
於以采藻?於彼行潦。
於以奠之?宗室牖下;
誰其屍之?有齊季女。[1]
凡是貴族的女子,出嫁前必須到宗廟去祭祀祖先,學習婚後禮節,這時,奴隸們為其主人采辦祭品、整治祭具、設置祭壇,可謂奔走終日,勞碌不堪,這詩取巧,將繁重而又枯燥的勞動過程描寫得繪聲繪色,搖曳多姿,於是深得人心。
秦鬱跟著哼了兩句,麵色一沉:“是誰定的師門之歌?!鑄劍,又不是嫁劍。”
“我!”
門開時,寧嬰笑著道。
秦鬱道:“你想反天呐?”
寧嬰道:“日日都想。”
一條黃土路,兩邊是劍光。
左邊排列著一百口礪石。
金坊的男工赤身裸背,一個個肩披汗巾,手提長劍。他們唱歌喊口號,動作整齊,謔嘿一聲,將去範之後圓潤的劍刃以精準的斜角從粗石表麵磨礪而過。
右邊擺的是一百口砥石。
砥石和礪石比較,目數更多,紋理更細,一把劍,經過礪石的打磨之後,劍叢已經初具金屬的光澤,再經過砥石的修磨和砣具的雕補,就算開了刃。
此刻豔陽之下,砥石和礪石中所含的石英閃閃發光,像打鐵花般令人目眩。一條條紅綾自房梁垂下,纏著劍柄,使劍身空懸,剛好能迎著女工的砣刀。
女工都笑說,此為禦龍。
“先生請驗,煉坊出的最後百劍在此,磨過邊刃,削完中鋒,可送去上庫了。”
采蘋坐在末尾,神情恬靜,拿砣刀細細打磨劍鋒,似是織著一件絕美的嫁衣。
秦鬱道:“我不驗了,三日後,另有高人來調校,咱們的劍定然千無一失。我現在心裏想的是,待月後慶功宴,青龍重獲自由,讓申郡守請我們吃頓飯。”
采蘋道:“好,可既然先生來了,諸坊裏也都在,這聲開刃,還是由先生喊。”
“先生等等!”石狐子道,“我去叫姒大哥!他還在算賬呢,他可不能錯過!”
秦鬱笑了笑,目光落在那把即將要退去矜嬌,嫁去千百裏之外的戰場的長劍。
整體渾鑄,劍莖微曲如女腰,劍格一字,劍刃前部向內側收束弧曲,劍莖兩圓箍,長三尺,寬一指,正是上庫兵器之魏武卒“冠胄帶劍”條令中的,長劍。
石狐子拉著姒妤,一路跑到礪坊門前,終於趕上了秦鬱宣告長劍開刃的時刻。
“垣郡桃氏,砥礪開刃!”
倉門砰一聲打開,歡唿之中,工匠簇擁著那千把長劍,湧入冶署專用的庫房。
寧嬰朝自家兄弟使了個眼神,金坊的漢子又唱起采蘋,一句高過一句,唱得采蘋本人踢開砥石,轉身往甘棠身後躲。甘棠僅是咳嗽一聲,寧嬰就溜去搬劍了。
歡歌愈發響亮。
是日,垣郡桃氏砥礪開刃,一千把長劍擺在了的庫房幾案之上,等待裁決。
秦鬱曬完太陽,定過軍心之後,迴到青軒,把姒妤和石狐子二人叫到麵前。
“既然申郡守信任我們,那麽,不管荊士師的條件如何嚴苛,我們都得勝。”
哪怕,傳聞魏國武卒在前線節節敗退,根本不敵秦國銳士,這一千把劍,拿到冶署門前的木台亮相並從中選出十劍與秦國銳士劍進行劈砍之時,也不能輸。
語罷,秦鬱擺開一張巨大的工圖。
石狐子揉了揉眼睛。
絲帛是淺黃顏色,柔軟細膩而富有光澤,上麵畫著一把二段式的劍器。那精致的一筆一劃,直處似鉛錘之線,細處宛若發絲,橫豎紋理清晰,結構一目了然。
更絕妙的是,劍圖的背景,是一張畫著山川河流的輿圖,那上麵不僅僅有他所去過的安邑,更有溫柔旖旎的楚澤,崇山峻嶺的巴蜀,以及平原萬裏的秦川。
“青狐,看著,學著點你姒大哥。”
“先生,這是要做什麽?”
“論劍。”
本次論劍,題目就是申俞傳來的信——‘六年,相邦衍之造,鹹陽工師,秋’
“姒妤,坐。”秦鬱道,“秦國乏鐵礦,如今他們銳士所用的長劍應當還是用分鑄,這位‘秋’先生,早年我見過他的手法,憑記憶,工圖我畫出來了。”
姒妤坐下之後,把拐杖平擺在身邊,說道:“先生這張劍圖有一處錯誤,應記得,五年前秦國伐韓國,取宜陽,便把二段式改為三段式分鑄,增加了劍長。”
石狐子左看看,右看看,秦鬱既然沒否認,姒妤應該也就沒說錯,他鬥膽去拿來秦鬱案上的筆,按照姒妤的說法,在劍形旁邊做了一些尺寸和加工的標記。
秦鬱道:“好,三段分鑄,劍首、劍格、劍身分鑄合裝,你會用什麽方法?”
姒妤道:“用鑄接法,劍首與劍格鑽孔澆鑄連接,劍身嵌套於劍格澆鑄連接。”
秦鬱拿過石狐子手中的筆,在圖上畫了一個x:“顯然,這麽做,從劍格延伸出小半寸的距離,是為了達到渾鑄所無法企及的長度,但既然如此,在劍格與劍身連接的地方就必然有一處破綻,它的紋理與主體的部分不同,易疲勞損傷。”
姒妤想了一想。
“先生,兩劍相交,首要看劍刃,而兩刃相交,首要看硬度。正因是合鑄,單件尺寸短,所以,秦國工師敢在合劑時使用更多的錫金,也就是說,即使在連接澆鑄之處有破綻,但,劈砍之時,我的劍硬度比你的要剛強,不至於落在下風。”
秦鬱道:“事無絕對,得分情況。”
姒妤道:“先生,這有例為證,今年,河西與秦國之戰,榆柳攤有翟先生的消息來過,按照戰場清掃統計,秦劍折損二成,魏劍折損三成,大致比例不會錯。”
秦鬱道:“秦與義渠之戰呢?”
這是五年前一場震驚劍行的對決,就折損而言,義渠之刃勝過了新鑄的秦刃。
石狐子頭迴見姒妤臉紅語塞。
秦鬱道:“河西之戰以步兵為主,劍刃長時間相交,磨硬度,而義渠之戰以騎兵為主,劍刃一擊而過,接觸點位置偏高,當看韌性,這就是我攻你的路數。”
石狐子的腦袋被這天花亂墜的對話衝擊得一片空白,就像是被洗過了一遍。
仔細一想,卻又是小孩子都懂得的道理,就像壓住竹竿的一端,在另外一端掛石頭,掛的位置離支點越遠,竹竿越彎,石頭越重,竹節就越容易折斷。
“秦劍……”姒妤琢磨道。
“秦劍,若放在石架的兩個支點上,就剛好避開了它劍格處的破綻,這不行。”秦鬱道,“我的意思是,攻守互換,我們自己人拿秦劍劈砍,置放魏劍於石架。”
姒妤欠身行禮:“明白了,我這就給申郡守傳話,安排我們的工師執秦劍,一並挑幾個可信的,還剩兩日,就專門用木樁子訓練位置和速度,謝先生指點。”
秦鬱笑了笑,拿腳背勾起姒妤的拐杖,丟給他,轉過身對石狐子道:“你看見沒有,姒大哥就是這樣,每次鬥嘴贏不過我,就開始假裝正經,給別人找活幹。”
一場酣暢淋漓的攻防結束,已入夜,誰也沒覺察今兒的月亮圓得不像話。直到姒妤離去,拉開門,那水缸裏的瀲灩波光照在工圖,師徒幾人才恍悟又是十五。
“青狐,打碗水。”
“不,不行。”石狐子一醒,突然想起了什麽,“一會換針,先生不能喝水。”
秦鬱剛才經過一番論戰,口幹舌燥,正想痛飲滿缸水,聽這麽一句,很有些掃興。而這石狐子也不知哪來的勇氣,竟眼都不抬,就自顧自收拾著那張工圖。
秦鬱道:“我告訴你一個秘密,這麽些年,連姒妤都不知道的,能換碗水麽。”
石狐子道:“先生說。”
“麻藥其實根本不管用,我一直都清醒著,隻是剛開始失禁的那次,一大堆人圍著關心我,我覺得很丟臉,就假裝昏睡,結果……不小心假裝到了現在。”
秦鬱抱起雙膝,斜靠在屏風邊,笑看著石狐子細瘦的身子在他麵前瑟瑟發顫。
夜,一縷縷艾煙從青軒窗邊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