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試當天,薑之舟提前半小時到達影棚。
參加女二號複試的有三人——薑之舟、陳瑜、商雯雯。
陳瑜背後是陳琳和星源娛樂的部分高層,商雯雯是華美傳媒力捧的新人,薑之舟所倚仗的是江清夢、白陌陌,還有實力。
實力是她全部的底氣。
如今沒有前世科班出身的背景和人脈,褪去光環和榮耀,一切從頭開始,她不知道要用多長時間才能重返影壇巔峰。圈裏不缺長得好看演技又好的演員,缺的是資源和機遇。
運氣差點,沒準這輩子就埋沒了。
她不想就這麽被埋沒。
她想紅,想成名,想掙錢,想拍電影。
所以,當她與《九歌》導演豐尚賢交流,豐導問她為什麽想演女二號時,她摒棄虛頭巴腦的說辭,坦蕩道:“我適合這個角色,我能駕馭好這個角色,而且演好了這個角色,能讓我紅,我想紅。”
對待這類大人物虛不得,隻能用真。
豐尚賢年近五十,頭發半白,是個精神攫利的老頭。他拍了大半輩子的正劇,曲高和寡,業內名聲是大了,普通老百姓卻沒幾人知道他。
頭一迴導演ip劇,不少人在背後說風涼話,說他見錢眼開,晚節難保。豐尚賢聽了就一笑,時移世易,前半輩子拍的東西,足以讓他留名影史,為什麽下半輩子不能嚐試新事物過過癮?
活在別人評價裏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
作為藝人,想紅,有錯嗎?
沒有,德不配位才是錯。
流量不是原罪,那些敗壞流量名聲,德不配位的藝人才要抵製,那些操縱輿論,攪亂市場,沒有底線的商人最該唾罵。
陸續又談了些對角色和劇本的理解,最後,豐尚賢低頭看了眼她的簡曆,說:“你今天表現得不錯,形象非常符合角色,也認真地看過原著。這部劇女二號有大量的打戲,你簡曆上寫你會舞蹈,我正想找一位有舞蹈基礎的演員,不出意外的話,就定你了。但我得給你提個醒,打戲比較苦比較累,受不了那份罪的話,還是提早說開好。”
“謝謝豐導願意給我這個機會。”薑之舟鞠了一躬,認真道,“我會向您證明我的決心。”
前世薑之舟10歲就入了戲劇行當,主攻刀馬旦,後來考入中戲表演班,成了科班演員。戲劇出身的經曆,讓她的古裝戲和武打戲尤為出色。
常有人說她紅隻是因為運氣好,殊不知早些年影圈盛行武俠片,唱念做打聲色藝全的女藝人不多,她被名導青睞根本不奇怪。加之她挑劇本的眼光毒辣,演技精湛,每演一部戲至少能收割一座獎杯。天時地利人和皆備,不紅,天理難容。
當然,有句話說得好,有得必有失。除高難度的專業動作外,薑之舟幾乎不用替身,傷筋動骨成了家常便飯,以致後來年紀輕輕就落下了一身的病根。她甚至覺得,如果沒有那場車禍意外,自己也活不了太長的歲數。
近幾個月,星源娛樂的陳琳和華美傳媒的經紀人都在找豐尚賢,明裏暗裏表示要塞人進組。
豐尚賢左右為難,選這個吧,難免要得罪那個;選那個吧,這個又不樂意了。
如今選了薑之舟,一方麵,確實想看這個演員的實力是否配得上她的野心,另一方麵,多少有拉她擋槍的意思。
其實他也不是死心眼的人,不需要加塞的人有多出彩的演技,隻求一個態度端正。那個陳瑜,連女二號的名字都念錯,“胤月”硬是念成了“月月”;那個商雯雯,名字倒是念對了——對著劇本照念的,一句台詞都沒背,聽說從前在別的劇組就是念“1234567”蒙混過關,演技全靠請的配音演員體現。最後逼得他放話:我隻要找一個會舞蹈或武術的演員,誰符合條件就選誰。理所當然,陳瑜和商雯雯都不符合,被排除在外。
這和某些公家單位招人是一個道理——一方麵不好直接得罪想加塞的關係戶;另一方麵又不願招個太次的人進來,幹脆立個規矩,必須達到某項要求,達不到,則免談。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陳瑜和商雯雯白天夜裏防著彼此,萬萬沒想到會殺出來一個薑之舟從中截胡。複試結果出來時,氣得差點把手機砸了。
當事人雖氣惱,但她們的經紀人卻不是傻子。
《九歌》是星源和華美聯合出品的電視劇,投資高達3個億,噱頭十足,宣傳力度隻會高不會低。蒼蠅腿再小也是肉,拿不下女二號,女三號、女四號也得拿到手,能露臉比什麽都重要。
豐導斟酌著這兩個女藝人的性格,給了陳瑜女三號——刁蠻任性的天界小公主,商雯雯女四號——沉默寡言台詞少的皇後。本色出演總不至於太差勁。
《九歌》這部劇雖不入薑之舟的眼,但畢竟是一份工作,對待工作就該認真負責。
她提前一個月進組訓練。
除她之外,男主也有大量打戲,論理也需提前進組訓練武打。奈何飾演男主的是華美當紅流量小生許晟,廣告代言接到手軟,成天飛這飛那,不可能空出檔期來影棚訓練。
於是每天按時出現在影棚的主演,隻有薑之舟一人。
這部戲的武指薑之舟認識。
程耳,香港人,京劇武生出身,王導的禦用武術指導,算得上是武術指導界的泰山——可見星源和華美確實花了大價錢。
影視劇中的武打設計分寫實和寫意兩派。寫實講究一個“實”,真刀實槍,拳拳到肉;寫意講究意境美,鏡頭美,構圖美。程耳兼具寫實寫意兩派的特色,設計的武打動作表演性強,極具美感。前世薑之舟與他同組合作過幾迴,對他的套路再熟悉不過。
往往演練一兩遍,薑之舟就說:“程老師,我記住了,來走一遍戲吧。”
程耳驚訝:“這麽快就記住啦?”
薑之舟點頭,吊上了威亞,身體後仰,做了個後空翻,然後運劍如風,挑、刺、揮、劈、砍,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沒有絲毫停滯。
等薑之舟訓練結束,程耳跑過來,操著一口港普誇讚道:“沈小姐很厲害啊,身段很優美,練多少年啦?”
薑之舟秉承著新人謙遜謹慎的原則,頷首微笑:“程老師過獎了,我是從小學舞蹈的。”
原主沈星河隻學過民族舞,沒學過武術。薑之舟前世刀馬旦出身,拍《驚蟄》的時候學了古典舞,演陸霜那會兒學了劍舞……每拍一部電影就多一項傍身的技能,最後拍《夢蝶》時,拜師學了兩年的詠春拳。
舞蹈對拍武打戲有加成作用是業內眾所周知的常識,程耳摸著下巴的胡渣點頭:“這樣啊,資質很不錯啊,後生可畏,加油。”
進組訓練的第五天,江清夢出現在片場。
江清夢穿了一件黑色長款風衣,海藻般的長發披在肩上,身形筆挺,走路帶風,被眾星捧月般簇擁進影棚。
不同於私下見麵時流露的溫文爾雅,出現在公眾麵前的她有一種冷淡疏離的距離感,卻依舊美得驚心動魄。
有人朝她打招唿,她便頷首溫柔一笑,瞬間消冰融雪,衝淡了先前的疏離感。
影棚角落裏的薑之舟隔著距離,細細打量她。
相由心生,短短半年時間,這個女孩溫柔的眉眼隱隱多出幾分冷厲,也越來越有明星的氣場。
她在成長,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成熟起來。
記憶中的她還隻是一個12歲的小姑娘,瘦骨嶙峋,形單影隻;八年過去,20歲的她,明眸皓齒,眾星捧月;也許,再過幾年,就不能用女孩來形容了。
20歲,還可以恣意張揚的年紀,在她身上卻看不到半點隨性。
薑之舟見過她的悲傷,她的憂鬱,她的憤怒,她的淚水,卻從沒見過她開懷大笑,永遠是淺笑、淡笑,情緒不外露,隱忍而平靜。
像一杯溫水,柔而淡。
平靜外表之下,是波濤洶湧,還是古井無波,隻有她本人知道。
腦海忽然迴想起江清夢12歲那年稚嫩的對話——
“你現在最想做什麽?”
“長大。”
“為什麽?”
“長大後,可以有喜歡。”
如今,她長大了,是不是,也有了喜歡的人?
哪怕現在沒有,將來某天,她會遇到一個人,陪她走進婚姻殿堂,可以讓她真正地開懷大笑,可以愛她,陪伴她,也可以……傷她……
她那麽好,會有人舍得傷她麽?
會的。
喜歡上一個人,注定賦予了那人傷害她的權利。
她會為他一句話輾轉反側,會因他歡喜而歡喜,也會因他難過而難過。
思及此,薑之舟不願再想下去,低下頭,胸口一堵,酸澀感如水麵上蕩起的漣漪,一圈圈蔓延開來。
“在做什麽?怎麽看上去不太開心?”
耳邊響起悅耳的嗓音,帶著溫和的暖意。薑之舟抬頭,江清夢不知何時撇下噓寒問暖的人群,站到她麵前。
“沒什麽。”見她靠近,失落的情緒奇跡般褪去,薑之舟斂了心中思緒,視線隨意一瞥,瞥見江清夢凍得通紅的手,怔了片刻,蹙眉道,“天那麽冷,出門怎麽不知道戴雙手套?”說著牽起她的手,攏在掌心,緊緊捂住。
江清夢下意識想抽走,動了一下,沒有掙脫。
被溫暖柔軟的手掌包裹著,舒適細膩,她抿了抿唇,沒有再動,任由薑之舟捂著她的手。
江清夢體寒,常年手腳冰涼,一到冬天更是冷得冰塊一般。薑之舟體溫比常人高些,到了冬天,手掌也是暖洋洋的。
一冷一熱,冷熱貼合,彼此掌心漸漸發燙,氣氛隨之變得微妙。
心跳得有些快,薑之舟不自然地咳了一聲,打破沉默,問:“今天到片場做什麽?”
江清夢目光淡淡,輕聲說:“和你一樣,從今天開始,提前進組訓練。”
“檔期空出來了?”
不應該啊,她是當紅的流量藝人,和男主許晟一樣,許晟是二線,她是一線,檔期理當排得更密,公司居然舍得不讓她撈錢,放她提前進組。
“半年前就和陳琳說好的,空出檔期,讓我提前進組訓練。她那個時候就有捧陳瑜的打算,所以同意了,那些資源轉給了陳瑜。”
“也好。我們有不少對手戲,抽空可以練一練。”
這半年來她們一向聚少離多,薑之舟打心底願意和她多待一會兒,她喜歡和她待在一起的感覺。
江清夢手掌漸暖,薑之舟鬆開手,從大衣口袋裏掏出一副黑色手套:“我的手套先借你,黑色,和你的風衣同色。”
她握住她的手腕,低頭替她套上。
她的手很漂亮,自幼練習鋼琴,線條優美,骨節分明,修長有力。
看著看著,薑之舟心頭劃過一絲異樣,腦海不期然閃過某部同性電影的片段
——床榻之間,女仆替女主人一顆一顆解開手套扣子,摘下手套,然後是……曖昧與情.欲交織的畫麵……
耳根瞬間滾燙,另一隻手套掉落在地上。
參加女二號複試的有三人——薑之舟、陳瑜、商雯雯。
陳瑜背後是陳琳和星源娛樂的部分高層,商雯雯是華美傳媒力捧的新人,薑之舟所倚仗的是江清夢、白陌陌,還有實力。
實力是她全部的底氣。
如今沒有前世科班出身的背景和人脈,褪去光環和榮耀,一切從頭開始,她不知道要用多長時間才能重返影壇巔峰。圈裏不缺長得好看演技又好的演員,缺的是資源和機遇。
運氣差點,沒準這輩子就埋沒了。
她不想就這麽被埋沒。
她想紅,想成名,想掙錢,想拍電影。
所以,當她與《九歌》導演豐尚賢交流,豐導問她為什麽想演女二號時,她摒棄虛頭巴腦的說辭,坦蕩道:“我適合這個角色,我能駕馭好這個角色,而且演好了這個角色,能讓我紅,我想紅。”
對待這類大人物虛不得,隻能用真。
豐尚賢年近五十,頭發半白,是個精神攫利的老頭。他拍了大半輩子的正劇,曲高和寡,業內名聲是大了,普通老百姓卻沒幾人知道他。
頭一迴導演ip劇,不少人在背後說風涼話,說他見錢眼開,晚節難保。豐尚賢聽了就一笑,時移世易,前半輩子拍的東西,足以讓他留名影史,為什麽下半輩子不能嚐試新事物過過癮?
活在別人評價裏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
作為藝人,想紅,有錯嗎?
沒有,德不配位才是錯。
流量不是原罪,那些敗壞流量名聲,德不配位的藝人才要抵製,那些操縱輿論,攪亂市場,沒有底線的商人最該唾罵。
陸續又談了些對角色和劇本的理解,最後,豐尚賢低頭看了眼她的簡曆,說:“你今天表現得不錯,形象非常符合角色,也認真地看過原著。這部劇女二號有大量的打戲,你簡曆上寫你會舞蹈,我正想找一位有舞蹈基礎的演員,不出意外的話,就定你了。但我得給你提個醒,打戲比較苦比較累,受不了那份罪的話,還是提早說開好。”
“謝謝豐導願意給我這個機會。”薑之舟鞠了一躬,認真道,“我會向您證明我的決心。”
前世薑之舟10歲就入了戲劇行當,主攻刀馬旦,後來考入中戲表演班,成了科班演員。戲劇出身的經曆,讓她的古裝戲和武打戲尤為出色。
常有人說她紅隻是因為運氣好,殊不知早些年影圈盛行武俠片,唱念做打聲色藝全的女藝人不多,她被名導青睞根本不奇怪。加之她挑劇本的眼光毒辣,演技精湛,每演一部戲至少能收割一座獎杯。天時地利人和皆備,不紅,天理難容。
當然,有句話說得好,有得必有失。除高難度的專業動作外,薑之舟幾乎不用替身,傷筋動骨成了家常便飯,以致後來年紀輕輕就落下了一身的病根。她甚至覺得,如果沒有那場車禍意外,自己也活不了太長的歲數。
近幾個月,星源娛樂的陳琳和華美傳媒的經紀人都在找豐尚賢,明裏暗裏表示要塞人進組。
豐尚賢左右為難,選這個吧,難免要得罪那個;選那個吧,這個又不樂意了。
如今選了薑之舟,一方麵,確實想看這個演員的實力是否配得上她的野心,另一方麵,多少有拉她擋槍的意思。
其實他也不是死心眼的人,不需要加塞的人有多出彩的演技,隻求一個態度端正。那個陳瑜,連女二號的名字都念錯,“胤月”硬是念成了“月月”;那個商雯雯,名字倒是念對了——對著劇本照念的,一句台詞都沒背,聽說從前在別的劇組就是念“1234567”蒙混過關,演技全靠請的配音演員體現。最後逼得他放話:我隻要找一個會舞蹈或武術的演員,誰符合條件就選誰。理所當然,陳瑜和商雯雯都不符合,被排除在外。
這和某些公家單位招人是一個道理——一方麵不好直接得罪想加塞的關係戶;另一方麵又不願招個太次的人進來,幹脆立個規矩,必須達到某項要求,達不到,則免談。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陳瑜和商雯雯白天夜裏防著彼此,萬萬沒想到會殺出來一個薑之舟從中截胡。複試結果出來時,氣得差點把手機砸了。
當事人雖氣惱,但她們的經紀人卻不是傻子。
《九歌》是星源和華美聯合出品的電視劇,投資高達3個億,噱頭十足,宣傳力度隻會高不會低。蒼蠅腿再小也是肉,拿不下女二號,女三號、女四號也得拿到手,能露臉比什麽都重要。
豐導斟酌著這兩個女藝人的性格,給了陳瑜女三號——刁蠻任性的天界小公主,商雯雯女四號——沉默寡言台詞少的皇後。本色出演總不至於太差勁。
《九歌》這部劇雖不入薑之舟的眼,但畢竟是一份工作,對待工作就該認真負責。
她提前一個月進組訓練。
除她之外,男主也有大量打戲,論理也需提前進組訓練武打。奈何飾演男主的是華美當紅流量小生許晟,廣告代言接到手軟,成天飛這飛那,不可能空出檔期來影棚訓練。
於是每天按時出現在影棚的主演,隻有薑之舟一人。
這部戲的武指薑之舟認識。
程耳,香港人,京劇武生出身,王導的禦用武術指導,算得上是武術指導界的泰山——可見星源和華美確實花了大價錢。
影視劇中的武打設計分寫實和寫意兩派。寫實講究一個“實”,真刀實槍,拳拳到肉;寫意講究意境美,鏡頭美,構圖美。程耳兼具寫實寫意兩派的特色,設計的武打動作表演性強,極具美感。前世薑之舟與他同組合作過幾迴,對他的套路再熟悉不過。
往往演練一兩遍,薑之舟就說:“程老師,我記住了,來走一遍戲吧。”
程耳驚訝:“這麽快就記住啦?”
薑之舟點頭,吊上了威亞,身體後仰,做了個後空翻,然後運劍如風,挑、刺、揮、劈、砍,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沒有絲毫停滯。
等薑之舟訓練結束,程耳跑過來,操著一口港普誇讚道:“沈小姐很厲害啊,身段很優美,練多少年啦?”
薑之舟秉承著新人謙遜謹慎的原則,頷首微笑:“程老師過獎了,我是從小學舞蹈的。”
原主沈星河隻學過民族舞,沒學過武術。薑之舟前世刀馬旦出身,拍《驚蟄》的時候學了古典舞,演陸霜那會兒學了劍舞……每拍一部電影就多一項傍身的技能,最後拍《夢蝶》時,拜師學了兩年的詠春拳。
舞蹈對拍武打戲有加成作用是業內眾所周知的常識,程耳摸著下巴的胡渣點頭:“這樣啊,資質很不錯啊,後生可畏,加油。”
進組訓練的第五天,江清夢出現在片場。
江清夢穿了一件黑色長款風衣,海藻般的長發披在肩上,身形筆挺,走路帶風,被眾星捧月般簇擁進影棚。
不同於私下見麵時流露的溫文爾雅,出現在公眾麵前的她有一種冷淡疏離的距離感,卻依舊美得驚心動魄。
有人朝她打招唿,她便頷首溫柔一笑,瞬間消冰融雪,衝淡了先前的疏離感。
影棚角落裏的薑之舟隔著距離,細細打量她。
相由心生,短短半年時間,這個女孩溫柔的眉眼隱隱多出幾分冷厲,也越來越有明星的氣場。
她在成長,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成熟起來。
記憶中的她還隻是一個12歲的小姑娘,瘦骨嶙峋,形單影隻;八年過去,20歲的她,明眸皓齒,眾星捧月;也許,再過幾年,就不能用女孩來形容了。
20歲,還可以恣意張揚的年紀,在她身上卻看不到半點隨性。
薑之舟見過她的悲傷,她的憂鬱,她的憤怒,她的淚水,卻從沒見過她開懷大笑,永遠是淺笑、淡笑,情緒不外露,隱忍而平靜。
像一杯溫水,柔而淡。
平靜外表之下,是波濤洶湧,還是古井無波,隻有她本人知道。
腦海忽然迴想起江清夢12歲那年稚嫩的對話——
“你現在最想做什麽?”
“長大。”
“為什麽?”
“長大後,可以有喜歡。”
如今,她長大了,是不是,也有了喜歡的人?
哪怕現在沒有,將來某天,她會遇到一個人,陪她走進婚姻殿堂,可以讓她真正地開懷大笑,可以愛她,陪伴她,也可以……傷她……
她那麽好,會有人舍得傷她麽?
會的。
喜歡上一個人,注定賦予了那人傷害她的權利。
她會為他一句話輾轉反側,會因他歡喜而歡喜,也會因他難過而難過。
思及此,薑之舟不願再想下去,低下頭,胸口一堵,酸澀感如水麵上蕩起的漣漪,一圈圈蔓延開來。
“在做什麽?怎麽看上去不太開心?”
耳邊響起悅耳的嗓音,帶著溫和的暖意。薑之舟抬頭,江清夢不知何時撇下噓寒問暖的人群,站到她麵前。
“沒什麽。”見她靠近,失落的情緒奇跡般褪去,薑之舟斂了心中思緒,視線隨意一瞥,瞥見江清夢凍得通紅的手,怔了片刻,蹙眉道,“天那麽冷,出門怎麽不知道戴雙手套?”說著牽起她的手,攏在掌心,緊緊捂住。
江清夢下意識想抽走,動了一下,沒有掙脫。
被溫暖柔軟的手掌包裹著,舒適細膩,她抿了抿唇,沒有再動,任由薑之舟捂著她的手。
江清夢體寒,常年手腳冰涼,一到冬天更是冷得冰塊一般。薑之舟體溫比常人高些,到了冬天,手掌也是暖洋洋的。
一冷一熱,冷熱貼合,彼此掌心漸漸發燙,氣氛隨之變得微妙。
心跳得有些快,薑之舟不自然地咳了一聲,打破沉默,問:“今天到片場做什麽?”
江清夢目光淡淡,輕聲說:“和你一樣,從今天開始,提前進組訓練。”
“檔期空出來了?”
不應該啊,她是當紅的流量藝人,和男主許晟一樣,許晟是二線,她是一線,檔期理當排得更密,公司居然舍得不讓她撈錢,放她提前進組。
“半年前就和陳琳說好的,空出檔期,讓我提前進組訓練。她那個時候就有捧陳瑜的打算,所以同意了,那些資源轉給了陳瑜。”
“也好。我們有不少對手戲,抽空可以練一練。”
這半年來她們一向聚少離多,薑之舟打心底願意和她多待一會兒,她喜歡和她待在一起的感覺。
江清夢手掌漸暖,薑之舟鬆開手,從大衣口袋裏掏出一副黑色手套:“我的手套先借你,黑色,和你的風衣同色。”
她握住她的手腕,低頭替她套上。
她的手很漂亮,自幼練習鋼琴,線條優美,骨節分明,修長有力。
看著看著,薑之舟心頭劃過一絲異樣,腦海不期然閃過某部同性電影的片段
——床榻之間,女仆替女主人一顆一顆解開手套扣子,摘下手套,然後是……曖昧與情.欲交織的畫麵……
耳根瞬間滾燙,另一隻手套掉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