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這裏,我的雙手開始顫抖不止,我的大腦一片空白。


    呂姑這個時候進來房間,先讓我別再多思多慮,再說何姑會死掉,或許僅僅是何姑自身的原因。


    呂姑講完,歎息著拍拍我的肩膀帶我離開房間。


    我和呂姑繼續待在家裏的時間段,我們相對無語。


    淨女門門徒們趕來後,我和呂姑跟著何姑屍體再去往專業屍檢地方。


    在路上,康佳敏打來電話問我怎麽沒去學校上課,我告訴她,我有事在忙,讓她替我請一天假。


    到達專業屍檢地方後,何姑的屍體被即時屍檢。


    屍檢結果是,何姑死於急性心肌梗導致的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我旁觀著屍檢全過程,我知道屍檢結果是無誤的。


    在何姑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位置,冠狀動脈粥樣斑塊已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已在破裂的斑塊表麵聚集,已形成血栓阻塞了冠狀動脈管腔。


    屍檢主刀人告訴我和呂姑,約半數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一到兩天或一到兩周有前驅症狀。


    最常見的前驅症狀,是原有的心絞痛加重。


    我聽著屍檢主刀人的告知,我的心緒漸漸平靜。


    我之前曾多次見到何姑服用治療心絞痛的藥,我還曾提醒過何姑要去醫院徹底治療一下。


    何姑的死,的確是她自身原因。


    何姑的死,與呂姑無關,更與陶姑無關。


    想到自己之前對何姑死因的各種猜測,我難言心中滋味。


    幸好,猜測都不是事實。


    接下來,淨女門門徒們去安葬何姑屍體,呂姑提議我們就此搬到刑室去住。


    我對呂姑的提議無異議後,我和呂姑先迴家收拾行李,再去往刑室。


    去往刑室的路上,我遲疑著問呂姑,她怎麽會懷疑到陶姑,呂姑笑笑沒有接腔。


    我和呂姑到達刑室時候,刑室的院子,已被收拾成平日模樣。


    我和呂姑再次入住,我們之前暫住刑室時候所住的房間。


    想到刑室如常施姑已經不在,我不禁心中歎息。


    我將行李歸置好之後,開著呂姑的車去往開化寺。


    我在開化寺裏見到甘悟時候,甘悟的光頭上已有戒疤。


    戒疤,又稱香疤。


    戒疤,是佛教徒為表,願以肉身作香,燃點敬佛的誠心,為求,受清淨戒體,而燃香於身上所遺留的疤痕。


    在家的菩薩戒之戒疤燃於手腕,出家的菩薩戒之戒疤則燃於頭頂。


    頭頂戒疤,是在頭頂上點燃幾個塔形殘香頭,讓其燃燒至熄滅,燒痂後留下的疤點。


    戒疤之數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幾種。


    十二點,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薩戒。


    戒疤,一直還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一般而言,廟裏年長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擁有五六個戒疤。


    而像少林寺等重要寺廟的住持,則有八或九個戒疤的高級和尚或是特級和尚。


    而第十個戒疤卻不是一般和尚所能擁有的,除了達摩祖師、六祖禪師以外,在中國十個戒疤的首席和尚不超過五個。


    甘悟頭頂的戒疤,灼傷了我的眼睛。


    凡是出家當和尚或尼姑的人都要剃光頭發,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


    佛門除了剃度儀式外,還有清心儀式。


    所謂清心過程,就是剛剃度不久的和尚,被燒第一顆戒疤的全過程。


    得第二個戒疤的過程,稱之為樂福。


    事實上,燒戒疤本非佛製,印度本無。


    除漢族外,其他民族僧人都沒有燒戒疤的規矩。


    今天的佛教正式受戒已無此做法,隻有少數地方少數出家人還有自願受戒疤的。


    甘悟受了戒疤,彰顯著甘悟已入佛門,甘悟已成為正式僧人。


    我曾認為,我能輕易接受,甘悟或選擇做和尚,或選擇離開寺廟。


    事實上,我一時間無法接受,甘悟已成為正式僧人的事實。


    我此刻清楚知道,我更希望,甘悟能離開寺廟。


    我收斂情緒望著眉眼彎彎的甘悟,我蹲下身體,低聲問他,燒戒疤時候是不是很痛。


    甘悟甜糯著聲音告訴我,燒戒疤時候也不是特別的痛,他入佛門他是憑心而為,他覺得佛門更適合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自梳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冉小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冉小狐並收藏自梳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