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寒食節。
清明之前。人間佳節惟寒食,這一天禁煙火,將冬天保存下來的火種熄滅,直到清明再鑽木取火,且將新火試新茶。
雍南公學放假,學生們跟隨自家長輩去掃墓,趙毓趁著這個空檔,將書院好好整修一番。他還讓薛宣平從元承行拿些筆墨紙硯過來。薛宣平趕著馬車到了南城,眼前是一個破落的院子,對麵則是一個大澡堂,用大鍋燒水,頂上還冒著白氣。
他讓人卸車,一進門,就看見趙格非在門框上插柳枝。
趙家這位女公子是男裝。
頭發用綢子紮了個四喜丸子,身上穿一件長衫,腰間垂著玉佩,絲絛上掛著一個小布袋,用來隨手裝書本用的。
布袋上繡著一行字‘謝氏書院’,一看就知道是名震天下的謝氏的弟子。
垂玉佩是士族的傳統,而這個書袋則是標誌著清流豪族認可的身份,不知道是‘西北王’的麵子,還是趙毓本人的麵子?
“少東。”
“薛先生。”趙格非招唿他,“您到後麵喝點冷茶。”
“您這是做啥?”
“我爹寫了幾幅字,讓我掛一下。”
說著,趙格非身後有個人扛著個梯子,在照壁上鑿了兩個洞,插|入兩個木頭椽子,上麵掛著一個橫匾,端正的楷書寫了一行大字:
——好好讀書,天天吃肉。
薛宣平,“……”
他把貨托付給趙格非就走進院子,隨即發現裏麵整修過,正經不錯。草木都種了起來,雖然尚在早春,卻已經開始有綠油油的苗頭了。書院中各個廊柱上也掛著新牌子,都是趙毓的字,諸如:
人撲到書本上,猶如災民撲到窩頭上。——沙老翁
讀書就是與往昔的聖賢嘮嗑。——笛子
書本擁有蓋世神功。——列子
……
接下去,才是一些古代聖賢名言,與一般書院無二,也是趙毓的筆跡,諸如: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夫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夫子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夫子
讀書要趁早,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武穆王
進入正堂之前,是一個木牌,上麵則寫著《禮記·大學》中一整段話,‘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是魏碑體,與趙毓的筆跡有七八分像,功力卻遠在其上,猶如萬仞山峰屹立不倒,足以傳世。
正堂之上掛著一個二個字的木匾。
匾額不大,甚至沒有刷漆,隻刷了一層桐油,簡陋中透著一股子氣勢,似乎比方才那塊寫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木牌還要恢弘。
——大、正。
“咦?”薛宣平看著這兩個字,“這個像寫‘元承行’招牌的那位高人的書法,似乎筆力更……”說不出來的一種感覺。這個人的書法似乎比之前寫的更重,卻收了外露的鋒利,反而顯得更平和了。
薛宣平讀書不多,對於書法連半路出家都不算,隻不過倒賣古董而粗略學了一些。同時,他又是那種不學有術的人,對於掙錢的門路上一點就透,所以,他對於書法雖然看不出細致精妙的地方,可是大致能賣多少錢,卻心中有數。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木牌可以傳世,價格必然不低,賣進清流世家,那價格比目前的坊間的價格要翻上一倍,如果是侯門公府要買,估計再翻一番。
‘元承行’,三個字寫的比掛著它的那幢四麵八角樓值錢!
‘大’、‘正’,僅僅這兩個字,恐怕可以把雍南公學這個院子連同周圍的地全部買下來,也許,還不止。
薛宣平一進屋子,就看見趙毓右手握著一隻墩布一樣的筆,正在懸腕寫大字:
——雍南公學。
每個字寫的如同蒸饃時候放多了老麵肥,膨脹的不像個樣子。
果然,趙毓寫完一張,揉一張,寫完一張揉一張。此時,他身邊已經扔了許多紙團,而與他一直形影不離的那個小白臉則安靜的坐在一旁抄寫字帖,抄的是《千字文》之類這些啟蒙書本,他用淺色的紅墨,寫的是正楷,握筆卻是左手。
“小哥也在啊。”薛宣平湊過去。
文湛一收筆看了他一眼,“薛先生清減了。”
趙毓的廚子隻聽趙毓的話,清粥小菜做了一個月,把薛宣平的水泡氣餓了下去,隨後開始給他做一些藜麥飯,清水煮土豆,清水煮紅薯,清水煮大白菜,清水煮大蘿卜,和清水煮沒有黃油的雞。
薛宣平威逼利誘也不能讓他給燉上一鍋紅燒肉。
所以。
他瘦了。
如今的薛宣平像個粗壯的漢子,而不是之前連元承行大門也擠不進去的三百斤的大兔子。
薛宣平,“這都是老趙那個廚子的功勞。我特別感謝他,真的。”
文湛聽著一挑眉,趙毓又揉了一張紙,“你這句謝謝怎麽好像從牙縫中擠出來一樣,說著如此咬牙切齒,似乎與我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
“拉倒吧。”薛宣平則說,“我爹當年被我娘一斧頭砍死,我們娘倆才過了幾年舒心日子。至於我老婆,我現在還不知道她在哪個嘎啦裏麵貓著呢。老趙,少東在外麵,你讓我帶的墨和紙張到了,我讓她幫著盤點一下。”
“嗯。”趙毓端了一個缽盂過來,裏麵是斷火之前煮的茶,“給你,潤潤。”
“老趙,你為啥弄個書院?”薛宣平死活搞不明白,“這是讀書人幹的事。你要是覺得賺的黑心錢太多,索性捐個龍王廟啥的,又實用又有功德。這個書院弄的累死累活不成,還養著一堆小蘿卜頭和一堆窮酸,實在麻煩。”
趙毓寫了一早上的字,手腕抽筋。此時,他也端了一個缽盂,裝著涼掉的桂花老鐵,幽幽的開口,“我仰望夜空,思緒萬千。總覺得這方天空是人間的倒影,記載了無數的偉烈豐功彈指成空,萬間宮闕都作了土,億萬生靈化為枯骨。最後,一個一個曾經彪炳史冊的名字消逝無影無蹤,而人間可以流芳百世的隻有文章和書籍,因為它們標識著,這片土地上,我們曾經活過。”
薛宣平,“……”
崔珩在門外下馬,隨後,從後腰上抽出來一把湘妃竹扇,搖晃著進了雍南公學的大門。
趙格非挽著寬大的袖子,手持雞毛撣子,正在給每個木牌撣灰塵。她看見崔珩進來,稍微顯得恭敬的問候了一聲,“表叔。”
“為什麽你一直叫我表叔?”崔珩不解,“大小姐應該叫我表伯父。”
趙格非,“六叔一直在。”
崔珩搖晃了幾下扇子,“所以?”
趙格非,“六叔為尊。”
崔珩刷拉一下子合上扇子,“明白。”
皇帝為大,他既然一直都是‘六叔’,其他人怎能是‘伯父’,豈非僭越?
隨後,他站在趙格非身後,仔細看了看廊柱上掛著的各個木牌,又搖著扇子道,“你爹這筆字,真是多虧了楚左相。當年我已經不在毓正宮讀書了,對那些侍讀學士的小心思還是明白的,他們都是聰明人,聰明人做的事情總是聰明的。他們自以為可以揣摩聖意,認為隻要不出大事,不用費心血去教導一個注定與皇位無緣的庶出皇子。而陪著皇子玩耍,比教導他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更能固寵。”
“楚薔生就不這麽想。”
“從這裏看,楚左相也不是什麽聰明人。”
趙格非看著他說話,兩隻眼睛極認真,一瞬不瞬,手中的雞毛撣子一直掃著灰塵,像一隻很乖巧的貓,卻會舉著東西自己打掃廊簷瓦舍。
崔珩忽然樂了。
趙格非手中的撣子搖晃了一下。
崔珩這位以‘外戚’身份上位的三等候,原本在軍中的名聲極差,尤其在西北這樣一直抵擋西疆十六國遊牧外族兵馬的粗糙兵痞當中,名聲更差。大家都以為他不過是扯著女人裙帶子的窩囊廢,不學無術的少爺兵。他本身也的確細皮嫩肉,貌似江南清秀小生,同時精通音律,還會票戲,活脫脫章台走馬,千金買笑的混蛋。
自從他東南平叛,將播州,瀘州等苗瑤混居、當地土王割據的大片土地歸化,寧淮侯的名號在軍中越叫越響。人們又說,如果不是他‘外戚’的身份,他封個國公也應當。‘外戚’身份雖然貴重,卻是與皇家有親戚關係的人,即使國之柱石,也難脫皇帝私人的幹係,總覺得並不如科甲正途出身的大臣堂堂正正。因而,在敕封王爵的時候,總是稍微降一降格。真是成也外戚,敗也外戚。
可是,不管崔珩的名聲好也罷,壞也罷,他都是一個不好惹,也不能惹的人。一張麵皮白淨淨,經常皮笑肉不笑,讓西北老兵痞頭皮發麻,總是念叨著那句老話,‘小白臉子,沒好心眼子。’
第一次,趙格非見崔珩,也是這個想法。
後來,他們見的次數多了,她逐漸熟知了一些崔珩的為人,暗暗想著,——老兵痞的話不對,崔珩不是他們口中的人。
因為,老兵痞們,還是,過於,……厚道。
崔珩此人的陰險狡詐的程度,遠遠超過西北那些粗糙軍漢的想象。
“大小姐,你看著我作甚?”
“表叔,我爹正等著您的雕版。”趙格非繼續揮動著她手中的雞毛撣子,“您進屋喝盞冷茶吧。”
趙毓想在雍南公學這裏建造一間巨大的藏書樓,將經史子集,七墳八典,甚至是世情話本,農,藥,醫,樂,天文曆法,風水看穴再加上陰陽算命等閑雜書本放入樓中。如果是宋本,珍本,善本什麽的,到不是說一定沒有,但幾乎都是大本堂珍藏,隨意搬挪有違祖製不說,萬一有損毀則是千古遺憾。所以趙毓想要按照原本進行複刻,並且每本都要複刻幾本,方便學生們隨時借閱翻看。
海量的書本,手抄複刻,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實在勞民傷財,趙毓選擇的是雕版複刻。這些雕版製作完畢之後,妥善保存,以後在恰當的時候拿出來,可以繼續印書。至於普通老百姓是否認字,是否看得懂這些珍寶,這是後話,先將寶藏亮出,使其不會繼續被極少數人把持,則是當務之急。
這件事情不能官麵上的人做,崔珩原先在製造局,認識一些迴鄉的老匠人,他去尋訪了十幾位專門做雕版的工匠,重金請出山門,迴來雍京複刻書本。那些老匠人原本是雕刻佛經的人,本身大多也信奉佛祖,為人性子溫和,再加上長年茹素,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依舊耳聰目明,卻比年輕工匠少了浮躁。
此時,趙毓送薛宣平出來,“老薛,你迴去把綺鎮的地契好好整整,過段時日,咱們要去那裏看看。玉碎珍珠雖然播種的晚,要等穀雨之後,現在也要好好準備了,不然,今年人心惶惶的,我怕影響收成。”
薛宣平見到崔珩,他見過他,卻不認識他。不過他是生意人,秉承‘多個朋友,多條路’的原則,想要過來打聲招唿,崔珩卻像是見到瘟神,馬上挪開身子,讓開一條寬廣的大路,讓他速速離去。
薛宣平,“……”
趙毓見他離開,招唿崔珩進屋。
崔珩帶來兩塊杜梨木,翻刻的是《左傳·宣公十二年》的一頁,他到迴廊的時候從布袋中拿出木板,正好看到那句話,——‘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這是當年杜玉蟬送給他的話。
猶如一句箴言。
趙毓接過去這兩塊木頭,翻來覆去的看了看,“手藝真好!這些老師傅我到年底每人給十兩銀子,然後給他們找個寬敞的地方住,派個做飯的廚子過去,專門伺候他們夥食。一日三餐,外加一頓宵夜,另外再加一盅燉湯,包管他們,……”
崔珩接話茬,“不到一年,絕對見閻王爺。”
趙毓,“不至於吧。”
崔珩,“這些老家夥常年吃素,你的廚子做的東西要賣錢的,味道太重,吃多了會出事。這些你別管了,隻管年底的銀錢,其他的,我管就得了。”
“好的。”趙毓從善如流,“現在坊間書本昂貴,主要是紙貴。還有,給這群蘿卜頭練字絕對不能用宣紙,那東西號稱‘千年壽紙’,寫一百個字,廢一遝子,毓正宮用得起,雍南公學用不起。我讓人從南邊找造紙的師傅,看看用雍京周圍的蘆葦雜草什麽的能不能造些紙張,不求好看,也不求傳世什麽的,隻要能用,便宜就好。”
“嗯。”
“老崔,你寫大字的手藝沒丟吧。”
“咋?”
“給我寫塊匾。”趙毓有些垂頭喪氣,“我練了快仨月了,這筆字就跟開水泡漲的窩頭一樣,根本拿不出手。”
崔珩,“你左手又沒廢,左手寫。”
“我左手寫的字太像楚薔生的字了。”趙毓有些苦惱。
“怎麽,你怕有心人認出來,給楚左相添麻煩?”崔珩嗤之以鼻,“他寫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木牌就在眼前,要是有心人早就認出來了,不在乎再多一塊匾額。”
“其實,……不是這個原因,……而是,……”趙毓有些支支吾吾。
崔珩眼眉一挑,“狼崽子不願意?”
趙毓,“……”
崔珩頗有些恨鐵不成鋼,“你現在怎麽變得這麽窩囊?”
趙毓隻能抓了抓頭發,把原本就有些絨的頭發抓的更亂了些。還能怎麽著,窩囊就窩囊吧,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崔珩,“我寫的東西就能用?”
趙毓,“你很久沒寫字了,旁人不認得。隻要你現在手藝沒丟,寫的出來,就掛的出來。我記得,小時候見過你寫字,挺好的。”
崔珩,“寫哪幾個字?”
“雍南公學。”趙毓,“這是正匾,要掛在書院的大門上,明晃晃的招搖過市。”
“那成,我迴去試試。”崔珩把木牌拿了迴來,裝入布袋。
晌午吃飯的時候,都是趙格非,崔珩,還有趙毓和公學的夥計和被寧淮侯稱為‘窮酸’的先生們在飯堂一起吃的醬菜涼飯。
大家吃完散夥。
先生們迴自己的院落午睡。
公學後麵有河,趙毓讓崔珩帶著趙格非去釣魚,晚上熬湯,他自己拿著缽盂盛了些飯菜,還有一個粗陶碟子,裏麵裝了幾塊蕎麥酥,用木盤端著,迴到後麵。
書房中,文湛依舊在寫字帖,這些是給學生們描紅用的,所以不能寫的太好,也不能寫的太差。寫太好了,容易被人偷走賣錢,寫太差了,容易把學生們的字練歪。於是,文湛改用左手抓筆。
字帖寫的很工整。
他人也安靜,凝神靜氣,致使周圍的氣息也略顯凝滯。
其實,趙毓讓寧淮侯寫正匾,文湛千萬個不願意,隻是,這個不願意的緣由過於憋氣,根本說不出口。於是,千言萬語化成一句話,——崔珩不學無術,寫字難看。
“物以類聚。”文湛放下筆,才說,“這位崔姓三等候用的幕府寫的折子都錯字連篇,他本人還抓的住毛筆嗎?”
趙毓把木盤往木案上一放,“不管怎麽說,老崔是公學的功臣。現在有先生了,不用他了,可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所有文課都是他一個人教的,為了這,他把那些啟蒙用的書本嚼碎了,一點一點喂到學生們嘴巴裏麵的。這些年他就算再不學無術,再閹割自己的本事,寫塊匾的功力還是在的。”
文湛,“哼。”
趙毓,“吃點東西。”
文湛,“不吃。”
趙毓,“吃點吧,都寫了多半天了,你不餓?”
文湛,“不餓。”
趙毓,“我給你偷藏了兩塊蕎麥酥哦,宮裏的禦膳可做不出來這樣的西北鄉村小點心哦,很甜哦。”
文湛規製了一下木案上的紙張,伸出來一隻手。
結果,等了好久,玉白色的手心上都沒有落下趙毓口中那個甜蜜美味難得的蕎麥酥。
他扭頭,就覺得嘴唇上一熱,趙毓把蕎麥酥徑直喂到他的嘴巴中,以親吻的方式。——果然,很甜。
河水邊。
趙格非認真的把抓到的蟲子穿到魚鉤上,扔到水中,雙目圓睜,看著水麵,等待有魚兒願者上鉤。
崔珩則躺在已經露出青色的草地上,嘴巴中叼著一根蘆葦草,翹著二郎腿,正在看天。
“表叔,您不釣魚?”
“你釣就好。”
“難道您不會釣?”
“我沿著河床子摸魚的時候,你爹還穿開襠褲呢!”說著,崔珩起身,盤腿坐著,看著水麵,“冉莊就在白洋澱邊上,你不知道?”
“不太清楚。”趙格非道,“我一直以為隻有南邊的人水性才好。”
“冉莊人水性也好。”崔珩說,“冉莊人野性,好鬥。一百年前大鄭鬧倭患的時候,有些東瀛倭人竄到冉莊,就被冉莊人收拾的夠嗆。當年,那些老祖宗們挖地道,在地道裏麵灌入水火,讓倭人有來無迴。老百姓自己尿罐子做火雷子,埋在土裏,專門炸那些探路的倭人,雖然威力比火銃差,卻能殺人。”
趙格非點頭,“嗯,我聽我爹講過。”
崔珩來了興致,“你爹還跟你說冉莊什麽了?”
“響馬,大餅卷肉。”趙格非想了想,“直隸總督署和官府菜,最讓人難忘的就是一味黃燜魚翅。”
崔珩聽著就樂。
“還有。”趙格非,“冉莊人通音律。”
崔珩卻真的笑了,就像是初春湖麵冰層炸裂,“冉莊人不通音律。”
趙格非不懂,“我爹並不懂音律,可是他用笛子還能吹出幾首小調,很好聽。我一直以為是冉莊那邊有通音律的傳統,讓他隨便也能吹上幾首。”
冉莊人不通音律,通音律的是他寧淮侯。
此時,崔珩看著水麵上的魚漂,正在一下一下的向下點頭,似乎有魚兒咬鉤。他一伸手扯過趙格非手中的魚竿,手腕用了巧勁,魚線撐勁,將魚兒從水中拉扯了出來。果真是一條大草魚!它似乎在水中已經生長了很久,肥胖頎長,像是要成精。
崔珩,“走,烤魚吃。”
趙格非,“今天不是寒食節嗎?”
大鄭的傳統,借著寒食節的清苦來彰顯政治的清明。
崔珩,“寒食節不讓動灶火,沒說不讓動野火。”
他把草魚從魚鉤上扯下,扔到地上一下子摔暈,說,“你一個半大的丫頭,又是個書生,我一個外戚出身的粗人,政治清明與否是那些忠臣良相的事情,和咱們無關。寒食節咱們吃條草魚,灶王爺不會劈一道雷下來,他老人家正忙著用雞毛去插各家各戶的灰燼,看看哪家不顧禁令私自燃火造飯,沒空管咱們。”
清明節過後,雍南公學複課,梁十一帶著孩子過來。一到大門外,就看到一個壯實的男人,正背著手,站在門框子前麵,昂著腦袋,正在看一塊嶄新的木匾。這個人梁十一見過,就是在抓捕西疆大長老的時候遇到那個腆著肚子的胖子,叫薛宣平,如今是元承行的大掌櫃。
“真好,當真是好。”薛宣平還喃喃自語。“好到極點。”
——雍南公學,四個字,鐵馬冰河的刀光劍影中,卻帶著根骨極正的書卷氣。怪,卻難得,也好到了極點。
這塊匾上的字是大篆,早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隨著古老的故紙堆被束之高閣,卻在天下人看不見的地方被隆重使用著。西北道曾經秘密采過玉礦,趙毓控製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薛宣平卻是其中之一。他知道那些玉石專供宮廷,其中一塊千年不遇的籽玉雕刻成如意,上麵刻了幾個字,字體就是大篆。
薛宣平嘀咕著,“難道,老趙當真要把這個公學做成萬世基業?”
梁十一叫了他一聲,“薛先生。”
薛宣平一扭頭,……,如今他也瘦到可以扭動脖子而不必轉動粗壯的身軀,於是,他雙眼一看是梁十一,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北鎮撫司的朝廷鷹犬與走狗,——“媽呀!”他叫了一聲,撒開兩隻腿,躥的比肥山羊還快!
梁十一,“……”
寒食節。
清明之前。人間佳節惟寒食,這一天禁煙火,將冬天保存下來的火種熄滅,直到清明再鑽木取火,且將新火試新茶。
雍南公學放假,學生們跟隨自家長輩去掃墓,趙毓趁著這個空檔,將書院好好整修一番。他還讓薛宣平從元承行拿些筆墨紙硯過來。薛宣平趕著馬車到了南城,眼前是一個破落的院子,對麵則是一個大澡堂,用大鍋燒水,頂上還冒著白氣。
他讓人卸車,一進門,就看見趙格非在門框上插柳枝。
趙家這位女公子是男裝。
頭發用綢子紮了個四喜丸子,身上穿一件長衫,腰間垂著玉佩,絲絛上掛著一個小布袋,用來隨手裝書本用的。
布袋上繡著一行字‘謝氏書院’,一看就知道是名震天下的謝氏的弟子。
垂玉佩是士族的傳統,而這個書袋則是標誌著清流豪族認可的身份,不知道是‘西北王’的麵子,還是趙毓本人的麵子?
“少東。”
“薛先生。”趙格非招唿他,“您到後麵喝點冷茶。”
“您這是做啥?”
“我爹寫了幾幅字,讓我掛一下。”
說著,趙格非身後有個人扛著個梯子,在照壁上鑿了兩個洞,插|入兩個木頭椽子,上麵掛著一個橫匾,端正的楷書寫了一行大字:
——好好讀書,天天吃肉。
薛宣平,“……”
他把貨托付給趙格非就走進院子,隨即發現裏麵整修過,正經不錯。草木都種了起來,雖然尚在早春,卻已經開始有綠油油的苗頭了。書院中各個廊柱上也掛著新牌子,都是趙毓的字,諸如:
人撲到書本上,猶如災民撲到窩頭上。——沙老翁
讀書就是與往昔的聖賢嘮嗑。——笛子
書本擁有蓋世神功。——列子
……
接下去,才是一些古代聖賢名言,與一般書院無二,也是趙毓的筆跡,諸如: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夫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夫子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顏夫子
讀書要趁早,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武穆王
進入正堂之前,是一個木牌,上麵則寫著《禮記·大學》中一整段話,‘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是魏碑體,與趙毓的筆跡有七八分像,功力卻遠在其上,猶如萬仞山峰屹立不倒,足以傳世。
正堂之上掛著一個二個字的木匾。
匾額不大,甚至沒有刷漆,隻刷了一層桐油,簡陋中透著一股子氣勢,似乎比方才那塊寫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木牌還要恢弘。
——大、正。
“咦?”薛宣平看著這兩個字,“這個像寫‘元承行’招牌的那位高人的書法,似乎筆力更……”說不出來的一種感覺。這個人的書法似乎比之前寫的更重,卻收了外露的鋒利,反而顯得更平和了。
薛宣平讀書不多,對於書法連半路出家都不算,隻不過倒賣古董而粗略學了一些。同時,他又是那種不學有術的人,對於掙錢的門路上一點就透,所以,他對於書法雖然看不出細致精妙的地方,可是大致能賣多少錢,卻心中有數。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木牌可以傳世,價格必然不低,賣進清流世家,那價格比目前的坊間的價格要翻上一倍,如果是侯門公府要買,估計再翻一番。
‘元承行’,三個字寫的比掛著它的那幢四麵八角樓值錢!
‘大’、‘正’,僅僅這兩個字,恐怕可以把雍南公學這個院子連同周圍的地全部買下來,也許,還不止。
薛宣平一進屋子,就看見趙毓右手握著一隻墩布一樣的筆,正在懸腕寫大字:
——雍南公學。
每個字寫的如同蒸饃時候放多了老麵肥,膨脹的不像個樣子。
果然,趙毓寫完一張,揉一張,寫完一張揉一張。此時,他身邊已經扔了許多紙團,而與他一直形影不離的那個小白臉則安靜的坐在一旁抄寫字帖,抄的是《千字文》之類這些啟蒙書本,他用淺色的紅墨,寫的是正楷,握筆卻是左手。
“小哥也在啊。”薛宣平湊過去。
文湛一收筆看了他一眼,“薛先生清減了。”
趙毓的廚子隻聽趙毓的話,清粥小菜做了一個月,把薛宣平的水泡氣餓了下去,隨後開始給他做一些藜麥飯,清水煮土豆,清水煮紅薯,清水煮大白菜,清水煮大蘿卜,和清水煮沒有黃油的雞。
薛宣平威逼利誘也不能讓他給燉上一鍋紅燒肉。
所以。
他瘦了。
如今的薛宣平像個粗壯的漢子,而不是之前連元承行大門也擠不進去的三百斤的大兔子。
薛宣平,“這都是老趙那個廚子的功勞。我特別感謝他,真的。”
文湛聽著一挑眉,趙毓又揉了一張紙,“你這句謝謝怎麽好像從牙縫中擠出來一樣,說著如此咬牙切齒,似乎與我有殺父之仇,奪妻之恨。”
“拉倒吧。”薛宣平則說,“我爹當年被我娘一斧頭砍死,我們娘倆才過了幾年舒心日子。至於我老婆,我現在還不知道她在哪個嘎啦裏麵貓著呢。老趙,少東在外麵,你讓我帶的墨和紙張到了,我讓她幫著盤點一下。”
“嗯。”趙毓端了一個缽盂過來,裏麵是斷火之前煮的茶,“給你,潤潤。”
“老趙,你為啥弄個書院?”薛宣平死活搞不明白,“這是讀書人幹的事。你要是覺得賺的黑心錢太多,索性捐個龍王廟啥的,又實用又有功德。這個書院弄的累死累活不成,還養著一堆小蘿卜頭和一堆窮酸,實在麻煩。”
趙毓寫了一早上的字,手腕抽筋。此時,他也端了一個缽盂,裝著涼掉的桂花老鐵,幽幽的開口,“我仰望夜空,思緒萬千。總覺得這方天空是人間的倒影,記載了無數的偉烈豐功彈指成空,萬間宮闕都作了土,億萬生靈化為枯骨。最後,一個一個曾經彪炳史冊的名字消逝無影無蹤,而人間可以流芳百世的隻有文章和書籍,因為它們標識著,這片土地上,我們曾經活過。”
薛宣平,“……”
崔珩在門外下馬,隨後,從後腰上抽出來一把湘妃竹扇,搖晃著進了雍南公學的大門。
趙格非挽著寬大的袖子,手持雞毛撣子,正在給每個木牌撣灰塵。她看見崔珩進來,稍微顯得恭敬的問候了一聲,“表叔。”
“為什麽你一直叫我表叔?”崔珩不解,“大小姐應該叫我表伯父。”
趙格非,“六叔一直在。”
崔珩搖晃了幾下扇子,“所以?”
趙格非,“六叔為尊。”
崔珩刷拉一下子合上扇子,“明白。”
皇帝為大,他既然一直都是‘六叔’,其他人怎能是‘伯父’,豈非僭越?
隨後,他站在趙格非身後,仔細看了看廊柱上掛著的各個木牌,又搖著扇子道,“你爹這筆字,真是多虧了楚左相。當年我已經不在毓正宮讀書了,對那些侍讀學士的小心思還是明白的,他們都是聰明人,聰明人做的事情總是聰明的。他們自以為可以揣摩聖意,認為隻要不出大事,不用費心血去教導一個注定與皇位無緣的庶出皇子。而陪著皇子玩耍,比教導他一些真正有用的東西更能固寵。”
“楚薔生就不這麽想。”
“從這裏看,楚左相也不是什麽聰明人。”
趙格非看著他說話,兩隻眼睛極認真,一瞬不瞬,手中的雞毛撣子一直掃著灰塵,像一隻很乖巧的貓,卻會舉著東西自己打掃廊簷瓦舍。
崔珩忽然樂了。
趙格非手中的撣子搖晃了一下。
崔珩這位以‘外戚’身份上位的三等候,原本在軍中的名聲極差,尤其在西北這樣一直抵擋西疆十六國遊牧外族兵馬的粗糙兵痞當中,名聲更差。大家都以為他不過是扯著女人裙帶子的窩囊廢,不學無術的少爺兵。他本身也的確細皮嫩肉,貌似江南清秀小生,同時精通音律,還會票戲,活脫脫章台走馬,千金買笑的混蛋。
自從他東南平叛,將播州,瀘州等苗瑤混居、當地土王割據的大片土地歸化,寧淮侯的名號在軍中越叫越響。人們又說,如果不是他‘外戚’的身份,他封個國公也應當。‘外戚’身份雖然貴重,卻是與皇家有親戚關係的人,即使國之柱石,也難脫皇帝私人的幹係,總覺得並不如科甲正途出身的大臣堂堂正正。因而,在敕封王爵的時候,總是稍微降一降格。真是成也外戚,敗也外戚。
可是,不管崔珩的名聲好也罷,壞也罷,他都是一個不好惹,也不能惹的人。一張麵皮白淨淨,經常皮笑肉不笑,讓西北老兵痞頭皮發麻,總是念叨著那句老話,‘小白臉子,沒好心眼子。’
第一次,趙格非見崔珩,也是這個想法。
後來,他們見的次數多了,她逐漸熟知了一些崔珩的為人,暗暗想著,——老兵痞的話不對,崔珩不是他們口中的人。
因為,老兵痞們,還是,過於,……厚道。
崔珩此人的陰險狡詐的程度,遠遠超過西北那些粗糙軍漢的想象。
“大小姐,你看著我作甚?”
“表叔,我爹正等著您的雕版。”趙格非繼續揮動著她手中的雞毛撣子,“您進屋喝盞冷茶吧。”
趙毓想在雍南公學這裏建造一間巨大的藏書樓,將經史子集,七墳八典,甚至是世情話本,農,藥,醫,樂,天文曆法,風水看穴再加上陰陽算命等閑雜書本放入樓中。如果是宋本,珍本,善本什麽的,到不是說一定沒有,但幾乎都是大本堂珍藏,隨意搬挪有違祖製不說,萬一有損毀則是千古遺憾。所以趙毓想要按照原本進行複刻,並且每本都要複刻幾本,方便學生們隨時借閱翻看。
海量的書本,手抄複刻,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實在勞民傷財,趙毓選擇的是雕版複刻。這些雕版製作完畢之後,妥善保存,以後在恰當的時候拿出來,可以繼續印書。至於普通老百姓是否認字,是否看得懂這些珍寶,這是後話,先將寶藏亮出,使其不會繼續被極少數人把持,則是當務之急。
這件事情不能官麵上的人做,崔珩原先在製造局,認識一些迴鄉的老匠人,他去尋訪了十幾位專門做雕版的工匠,重金請出山門,迴來雍京複刻書本。那些老匠人原本是雕刻佛經的人,本身大多也信奉佛祖,為人性子溫和,再加上長年茹素,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依舊耳聰目明,卻比年輕工匠少了浮躁。
此時,趙毓送薛宣平出來,“老薛,你迴去把綺鎮的地契好好整整,過段時日,咱們要去那裏看看。玉碎珍珠雖然播種的晚,要等穀雨之後,現在也要好好準備了,不然,今年人心惶惶的,我怕影響收成。”
薛宣平見到崔珩,他見過他,卻不認識他。不過他是生意人,秉承‘多個朋友,多條路’的原則,想要過來打聲招唿,崔珩卻像是見到瘟神,馬上挪開身子,讓開一條寬廣的大路,讓他速速離去。
薛宣平,“……”
趙毓見他離開,招唿崔珩進屋。
崔珩帶來兩塊杜梨木,翻刻的是《左傳·宣公十二年》的一頁,他到迴廊的時候從布袋中拿出木板,正好看到那句話,——‘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這是當年杜玉蟬送給他的話。
猶如一句箴言。
趙毓接過去這兩塊木頭,翻來覆去的看了看,“手藝真好!這些老師傅我到年底每人給十兩銀子,然後給他們找個寬敞的地方住,派個做飯的廚子過去,專門伺候他們夥食。一日三餐,外加一頓宵夜,另外再加一盅燉湯,包管他們,……”
崔珩接話茬,“不到一年,絕對見閻王爺。”
趙毓,“不至於吧。”
崔珩,“這些老家夥常年吃素,你的廚子做的東西要賣錢的,味道太重,吃多了會出事。這些你別管了,隻管年底的銀錢,其他的,我管就得了。”
“好的。”趙毓從善如流,“現在坊間書本昂貴,主要是紙貴。還有,給這群蘿卜頭練字絕對不能用宣紙,那東西號稱‘千年壽紙’,寫一百個字,廢一遝子,毓正宮用得起,雍南公學用不起。我讓人從南邊找造紙的師傅,看看用雍京周圍的蘆葦雜草什麽的能不能造些紙張,不求好看,也不求傳世什麽的,隻要能用,便宜就好。”
“嗯。”
“老崔,你寫大字的手藝沒丟吧。”
“咋?”
“給我寫塊匾。”趙毓有些垂頭喪氣,“我練了快仨月了,這筆字就跟開水泡漲的窩頭一樣,根本拿不出手。”
崔珩,“你左手又沒廢,左手寫。”
“我左手寫的字太像楚薔生的字了。”趙毓有些苦惱。
“怎麽,你怕有心人認出來,給楚左相添麻煩?”崔珩嗤之以鼻,“他寫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木牌就在眼前,要是有心人早就認出來了,不在乎再多一塊匾額。”
“其實,……不是這個原因,……而是,……”趙毓有些支支吾吾。
崔珩眼眉一挑,“狼崽子不願意?”
趙毓,“……”
崔珩頗有些恨鐵不成鋼,“你現在怎麽變得這麽窩囊?”
趙毓隻能抓了抓頭發,把原本就有些絨的頭發抓的更亂了些。還能怎麽著,窩囊就窩囊吧,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崔珩,“我寫的東西就能用?”
趙毓,“你很久沒寫字了,旁人不認得。隻要你現在手藝沒丟,寫的出來,就掛的出來。我記得,小時候見過你寫字,挺好的。”
崔珩,“寫哪幾個字?”
“雍南公學。”趙毓,“這是正匾,要掛在書院的大門上,明晃晃的招搖過市。”
“那成,我迴去試試。”崔珩把木牌拿了迴來,裝入布袋。
晌午吃飯的時候,都是趙格非,崔珩,還有趙毓和公學的夥計和被寧淮侯稱為‘窮酸’的先生們在飯堂一起吃的醬菜涼飯。
大家吃完散夥。
先生們迴自己的院落午睡。
公學後麵有河,趙毓讓崔珩帶著趙格非去釣魚,晚上熬湯,他自己拿著缽盂盛了些飯菜,還有一個粗陶碟子,裏麵裝了幾塊蕎麥酥,用木盤端著,迴到後麵。
書房中,文湛依舊在寫字帖,這些是給學生們描紅用的,所以不能寫的太好,也不能寫的太差。寫太好了,容易被人偷走賣錢,寫太差了,容易把學生們的字練歪。於是,文湛改用左手抓筆。
字帖寫的很工整。
他人也安靜,凝神靜氣,致使周圍的氣息也略顯凝滯。
其實,趙毓讓寧淮侯寫正匾,文湛千萬個不願意,隻是,這個不願意的緣由過於憋氣,根本說不出口。於是,千言萬語化成一句話,——崔珩不學無術,寫字難看。
“物以類聚。”文湛放下筆,才說,“這位崔姓三等候用的幕府寫的折子都錯字連篇,他本人還抓的住毛筆嗎?”
趙毓把木盤往木案上一放,“不管怎麽說,老崔是公學的功臣。現在有先生了,不用他了,可是在剛開始的時候,所有文課都是他一個人教的,為了這,他把那些啟蒙用的書本嚼碎了,一點一點喂到學生們嘴巴裏麵的。這些年他就算再不學無術,再閹割自己的本事,寫塊匾的功力還是在的。”
文湛,“哼。”
趙毓,“吃點東西。”
文湛,“不吃。”
趙毓,“吃點吧,都寫了多半天了,你不餓?”
文湛,“不餓。”
趙毓,“我給你偷藏了兩塊蕎麥酥哦,宮裏的禦膳可做不出來這樣的西北鄉村小點心哦,很甜哦。”
文湛規製了一下木案上的紙張,伸出來一隻手。
結果,等了好久,玉白色的手心上都沒有落下趙毓口中那個甜蜜美味難得的蕎麥酥。
他扭頭,就覺得嘴唇上一熱,趙毓把蕎麥酥徑直喂到他的嘴巴中,以親吻的方式。——果然,很甜。
河水邊。
趙格非認真的把抓到的蟲子穿到魚鉤上,扔到水中,雙目圓睜,看著水麵,等待有魚兒願者上鉤。
崔珩則躺在已經露出青色的草地上,嘴巴中叼著一根蘆葦草,翹著二郎腿,正在看天。
“表叔,您不釣魚?”
“你釣就好。”
“難道您不會釣?”
“我沿著河床子摸魚的時候,你爹還穿開襠褲呢!”說著,崔珩起身,盤腿坐著,看著水麵,“冉莊就在白洋澱邊上,你不知道?”
“不太清楚。”趙格非道,“我一直以為隻有南邊的人水性才好。”
“冉莊人水性也好。”崔珩說,“冉莊人野性,好鬥。一百年前大鄭鬧倭患的時候,有些東瀛倭人竄到冉莊,就被冉莊人收拾的夠嗆。當年,那些老祖宗們挖地道,在地道裏麵灌入水火,讓倭人有來無迴。老百姓自己尿罐子做火雷子,埋在土裏,專門炸那些探路的倭人,雖然威力比火銃差,卻能殺人。”
趙格非點頭,“嗯,我聽我爹講過。”
崔珩來了興致,“你爹還跟你說冉莊什麽了?”
“響馬,大餅卷肉。”趙格非想了想,“直隸總督署和官府菜,最讓人難忘的就是一味黃燜魚翅。”
崔珩聽著就樂。
“還有。”趙格非,“冉莊人通音律。”
崔珩卻真的笑了,就像是初春湖麵冰層炸裂,“冉莊人不通音律。”
趙格非不懂,“我爹並不懂音律,可是他用笛子還能吹出幾首小調,很好聽。我一直以為是冉莊那邊有通音律的傳統,讓他隨便也能吹上幾首。”
冉莊人不通音律,通音律的是他寧淮侯。
此時,崔珩看著水麵上的魚漂,正在一下一下的向下點頭,似乎有魚兒咬鉤。他一伸手扯過趙格非手中的魚竿,手腕用了巧勁,魚線撐勁,將魚兒從水中拉扯了出來。果真是一條大草魚!它似乎在水中已經生長了很久,肥胖頎長,像是要成精。
崔珩,“走,烤魚吃。”
趙格非,“今天不是寒食節嗎?”
大鄭的傳統,借著寒食節的清苦來彰顯政治的清明。
崔珩,“寒食節不讓動灶火,沒說不讓動野火。”
他把草魚從魚鉤上扯下,扔到地上一下子摔暈,說,“你一個半大的丫頭,又是個書生,我一個外戚出身的粗人,政治清明與否是那些忠臣良相的事情,和咱們無關。寒食節咱們吃條草魚,灶王爺不會劈一道雷下來,他老人家正忙著用雞毛去插各家各戶的灰燼,看看哪家不顧禁令私自燃火造飯,沒空管咱們。”
清明節過後,雍南公學複課,梁十一帶著孩子過來。一到大門外,就看到一個壯實的男人,正背著手,站在門框子前麵,昂著腦袋,正在看一塊嶄新的木匾。這個人梁十一見過,就是在抓捕西疆大長老的時候遇到那個腆著肚子的胖子,叫薛宣平,如今是元承行的大掌櫃。
“真好,當真是好。”薛宣平還喃喃自語。“好到極點。”
——雍南公學,四個字,鐵馬冰河的刀光劍影中,卻帶著根骨極正的書卷氣。怪,卻難得,也好到了極點。
這塊匾上的字是大篆,早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隨著古老的故紙堆被束之高閣,卻在天下人看不見的地方被隆重使用著。西北道曾經秘密采過玉礦,趙毓控製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薛宣平卻是其中之一。他知道那些玉石專供宮廷,其中一塊千年不遇的籽玉雕刻成如意,上麵刻了幾個字,字體就是大篆。
薛宣平嘀咕著,“難道,老趙當真要把這個公學做成萬世基業?”
梁十一叫了他一聲,“薛先生。”
薛宣平一扭頭,……,如今他也瘦到可以扭動脖子而不必轉動粗壯的身軀,於是,他雙眼一看是梁十一,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北鎮撫司的朝廷鷹犬與走狗,——“媽呀!”他叫了一聲,撒開兩隻腿,躥的比肥山羊還快!
梁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