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風水堪輿涉獵並不多,小時候接觸過入地眼全書,後來封承也逼我學過一些地相,葉九卿教我最多,因為真正的探墓高手必須對風水堪輿有了解。


    “淩老爺子都說這裏是虎眼穴,想必這地方的風水不會差到什麽地方去吧。”白近在旁邊說。


    葉九卿這樣問我,必定有原因,我把思緒從皇宮中收迴來,極目遠眺四周山水,之前沒有留意,如今仔細一看心裏不由大吃一驚。


    盛京屬於棋盤山和輝山來龍,為長白山之餘脈,經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層層脫換,千裏迢迢綿延而來,我從包裏拿出地圖,再對比這裏山勢就不難發現。


    整個遼東其形狀酷似虎頭,遼東灣一帶為虎口,錦州至山海關一線為虎上齶,營口至旅大為虎下齶,而盛京恰恰位居虎眼之位,難怪淩霄此處是虎眼穴,其虎目圓瞪,虎視中原,乃是天人感應,物象寓天機。


    “看樣子清太祖在定都盛京之前,並非是隨意挑選的,從皇宮建築特點來看,清太祖對中原文化極其向往,傳聞他深信風水堪輿之術,可能未必是空穴來風。”我看著眼前起伏的山勢感慨萬千。


    “關於選址定都盛京,先輩還流傳,太祖爺屯兵遼陽期間,有大臣來報,有五彩鳳凰落於沈水之陽,天降祥瑞,光芒四射,引百鳥朝鳴,久聚不散。”圖爾占在旁邊點點頭說。“鳳凰不落無福之地,其落腳之處必是風水寶地,因此,太祖爺決定順承天意,速遷都盛京。”


    “你們看見皇宮四方的石塔了嗎?”白近抬手指著山下對我們說。“清太祖在修盛京皇宮之前,先在皇宮的東西南北四方修建興國四塔,上一次我帶淩老爺子來這裏,他老人家看了之後歎為觀止,說此四塔鞏固基業,護國安泰,明為鎮懾、稱霸四方,暗乃攏聚、汲取王氣,禳除諸煞乖戾。”


    “從風水上說,這四塔的確是神來之筆,大有侍衛庇佑之象,如此再看盛京皇宮,前有沈水和運河,玉帶水纏腰,兜抱環繞皇宮,侍衛、朝拜之象俱集。”不得不承認這裏風水的確難得一見,說了半天沒聽見葉九卿的聲音,轉頭看向他。“為什麽突然提及風水?”


    “此地風水霸道,想必清太祖必得高人指點,不光僅僅是盛京皇宮,就連這裏的陰宅也大有學問。”


    葉九卿一邊說一邊抬手指向遠方,西南方的清永陵屬於懸龍結穴,一字並葬清太祖的五位祖先,其風水格局為五龍捧聖,捧得真龍問鼎中原。


    而盛京皇宮的東麵是福陵、北麵是昭陵其風水含義是,東陵天柱山頂天立地,稱霸建業,以擎起清朝萬代江山,北陵蓄水羅城堂局,吸納財氣,富養國力,以綿延八旗子孫。


    “清太祖選址定都在盛京,在風水上可謂花盡心思。”


    “爸,我們是來看東路皇宮格局的,您怎麽說到風水上去了,這完全不沾邊啊。”


    “清太祖既然如此看重風水,那麽修建大政殿和十王亭時,必定也會以風水為主,難不成清太祖留下的線索和風水有關?”我終於明白葉九卿的提示。


    “對,清太祖就是在風水上大做文章,包括他親手修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也是如此。”葉九卿點點頭。


    “風水地相我是半吊子,莫非你看出了端倪?”我連忙問。


    “關鍵就在下麵的十王亭,是按照大清八旗的順序排列,之前還沒覺察到,放在盛京皇宮之中,這學問就大了。”葉九卿說。


    “滿清八旗由來已久,是從原來四旗擴充而成,本無高下之分,後來加強皇權,正黃旗與正白旗歸皇帝統屬。入關以後,宗室王公皆分隸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等五旗,如此始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圖爾占在旁邊解釋。


    “是啊,關於大清八旗我還是挺了解的,無論是攻城略地還是駐防守土,一般都是兩黃居北,兩白旗居東,兩藍旗居南,兩紅旗居西。”白近也有些疑惑不解說。“這個似乎和風水玄學沒什麽關係吧?”


    “風水堪輿我知道你從來沒興趣,不過最簡單的陰陽五行你應該還記得吧。”葉九卿笑著問我。


    “金木水火土。”我茫然點頭。


    “這陰陽五行又是怎麽排列呢?”葉九卿繼續問。


    “按著五行學說,北方黑色屬水,南方紅色屬火,西方白色屬金,東方綠色屬木,中央黃色屬土。我迴答。”


    “那你再看看下麵十王亭的排列。”葉九卿笑著說。


    “兩黃居北,黃屬土,而北方屬水,這方位不對啊”我眉頭一皺。


    “是相克!”葉知秋突然興奮不已說。“八旗方位的布置是根據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把象征土的兩黃旗放在北麵去克北方所屬的水,把象征水的兩藍旗放到南麵去克南方所屬的火,把象征金的兩白旗放在東麵去克東方所屬的木,把象征火的兩紅旗放在西麵去克西方所屬的金。”


    聽葉知秋說完,我這才反應過來,萬萬沒想到大清八旗居然是按照陰陽五行來布置,不過細想也合情合理,其實這並不是什麽玄學,而是兵法戰陣,八旗是清太祖所創,傳授他八旗的人一定就是白家先祖。


    玄學的起源就是從月宮九龍舫開始,白家先祖掌握這些不足為奇,傳授給清太祖是排兵布陣的辦法,這和幾千年前,傳聞中九天玄女傳授黃帝龍甲神章如出一轍,清太祖就是靠著白家先祖指點,精心設置的八旗勁旅才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十王亭是根據五行方位來修建,清太祖運用陰陽五行之術到底想傳遞什麽呢?”我揉著額頭來迴走動。


    其他人對玄學渾然不知,也幫不上忙,見我和葉九卿一言不發思索,也沒人出聲打擾,葉九卿撓撓稀疏的頭發,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


    “葉哥,遼東這天氣我擔心你這身子骨怕是受不了,來,喝一口暖和暖和。”白近把隨身帶在身邊就酒瓶遞過去。


    葉九卿估計是真被凍著,二話沒說接過去喝了一口,可放下酒瓶的時候,葉九卿整個人突然愣住,酒從瓶口全流淌到他身上,可葉九卿還是一動不動站著,手中依舊還舉著酒瓶。


    我走到他身邊時,發現葉九卿全神貫注看著酒瓶,嘴漸漸的張開,我不知道一個酒瓶為什麽會讓他看的如此入神,下意識望過去,這才意識到,他看的並不是酒瓶,而是透過酒瓶看見了山下的盛京皇宮。


    葉九卿手一鬆,酒瓶摔落在地上,他有些激動的緩緩抬起手,在我麵前比劃出一個圓,大小剛好把盛京皇宮圈在裏麵,然後聲音有些顫抖的問:“你看見了什麽?”


    第720章 太極八卦


    我透過葉九卿比出的圓看見了盛京皇宮,但還是不明白他此舉的含義,但忽然發現盛京皇宮的格局竟然是一個碩大的圓,剛好被葉九卿圈在中間。


    “圓?”我眉頭一皺不知所措問。“你到底看出什麽來了?”


    “平時你挺通透的,怎麽突然和田器一樣了。”葉九卿看著自己手圈裏的盛京皇宮笑著說。


    “葉叔,您這話是說我笨啊。”田雞無可奈何苦笑。


    “這不是笨不笨,是眼界的問題,別局限在一處地方,要縱觀全局才行。”葉九卿說完走到圖爾占身邊,指著山下皇宮的一處地方問。“皇宮南邊的石柱是幹什麽用的?”


    “這個我知道,那叫大世麵,盛京城裏流傳了一句幾百年的老話,不到城裏見不到大世麵,這大世麵俗稱大十麵,在皇宮沒有修建之前,這裏是盛京古城中心。”


    “中心”葉九卿若有所思點頭。“這麽說先有大十麵,然後才有的盛京皇宮?”


    “大十麵真正的名字是石經幢,之前是盛京古城的中心,皇宮修建之後,剛好在大政殿院內西南角,為八麵石柱形,由天蓋、幢身、幢座三部分組成。”


    圖爾占對此了解的很清楚,一五一十告訴葉九卿,石經幢天蓋為八角亭簷式,上為瓦壟紋飾,下為簷枋,幢身八麵,每麵豎刻陰文五六行不等,共有五百個文字,但大部分字跡早已模糊不清。


    幢座八麵各有力士鳧獸浮雕像,因其八麵加上頂、底座,故人們俗稱大十麵,作用相當於石碑,雕刻滿語咒文。


    葉九卿點點頭,手指向左移動,停在一處地方繼續問圖爾占:“和大十麵對應的那個亭子又是什麽?”


    圖爾占瞧了半天才看明白,脫口而出說:“那是井亭,下麵是八寶琉璃井,井亭之上有孔,光線照射到井底,形成銅鑼大小投影,所以八寶琉璃井又被稱為羅兒天,這口井曆經三百年至今沒有枯竭,至今還能從裏麵取水引用。”


    葉九卿聽完後,又重新舉起雙手,再一次比劃出一個圓,依舊把盛京皇宮圈在中間,然後對我說:“你瞧瞧大十麵和八寶琉璃井的位置,看看像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入地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不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不賤並收藏入地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