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承向來是做事比說話多的人,聽完後麵前的茶都還沒喝,站起身問葉九卿:“葉哥,你可還有其他交代和吩咐。”
“當鋪的事就辛苦你和趙閻了。”葉九卿起身表情有些不舍。“瞧你這性子,千裏迢迢趕過來,一杯茶都沒涼就想著迴去,多留幾天當是休息。”
“不了,趙閻如今看不見東西,當鋪還真不能沒人盯著,你們放心做事,蜀中有我不會讓你們操心。”封承一一向我們告別,走到我麵前時也沒有多餘的話。“這一路注定不安平,自己多加小心,掌櫃上歲數了,照顧好他。”
我點點頭,也沒有挽留封承的意思,他什麽性子我和葉九卿都心知肚明,向來雷厲風行從不拖泥帶水,我送封承到門口,他轉身離去的時候被我叫住。
我走到他麵前,突然伸手幫他整理衣衫,我打小在小關廟就沒大沒小慣了,就連在葉九卿麵前都沒收斂過,唯獨在封承麵前一直中規中矩,我不是怕他,我是嫌他煩人。
“等著我迴去,還沒被您罵夠呢,別讓我迴去的時候,瞧不見您……”這一次是我不苟言笑。
“好。”封承迴答的很幹脆,他沒有一如既往的冰冷,不過他還是不習慣笑,以至於他努力想要笑的讓我放心,可是笑容是那樣的滑稽和呆板。
“我怕您沒事做,一個人閑的無聊,我送一樣東西給您。”
“你送什麽給……”
還沒等封承說完,我的手按在他額頭上,我把關於神域的起源以及風土人情的記憶全都灌輸到封承的腦海裏。
等我把手鬆開的時候,封承震驚的呆滯在原地,我喜歡看見他這樣渾然不知的樣子,心裏踏實了許多:“上下五千年,您博古通今,沒什麽讓您好念叨的,關於神域對您來說還是未知的,相信夠您琢磨研究很久了,我相信這其中有很多讓您無法解釋和明白的事,您勢必會等我迴來問清楚,所以我不擔心我迴去的時候,看不見您!”
第695章 知無不言
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發北上,到北平已經是三天之後的事,一路舟車勞頓但還是馬不停蹄趕到故宮。
這裏原來的名字叫紫禁城,位於北平城中心,現稱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築群。
“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依照星象學說,紫微垣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葉知秋如數家珍給我們當導遊。
我們站在午門眺望這威嚴雄偉的帝王之城,整個紫禁城以中軸線為基礎左右分布,紅牆黃瓦,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殿宇樓台,高低錯落,壯觀雄偉。
見到傅瑾風時,他正在博物院辦公室中整理文史,老人花白的頭發被梳理的一絲不亂,他身上有學者的嚴謹和氣度,我們進去的時候,他推著鼻梁上的老花鏡有些茫然。
“聽說你們想見我,可我好像不認識各位。”傅瑾風雖然上了歲數,又是史學權威但並沒有清高的姿態。
“傅老,我可是您的學生,您曾經給我上過課,這一次專程來拜訪您,是想向您請教一些史學方麵的事。”能見到傅瑾風多虧了葉知秋,她是搞考古的,和傅瑾風也算是一個圈裏的人。
聽到是來探討學術,傅瑾風立馬來了興趣,招唿我們進屋坐下,拖了一把椅子做到我們麵前:“學無前後,為者達先,請教兩字在我這裏不好使,相互探討我還是很歡迎的。”
傅瑾風看起來很謙遜,點燃一支煙看看葉知秋:“你想問那方麵的問題?”
“傅老,我最近在研究先秦時期的文史,其中對於九州鼎很感興趣,您是這方麵的權威,所以想聽聽您的見解。”葉知秋說。
我看見傅瑾風夾煙的手微微抖動一下,這個細微的舉動說明葉知秋問的問題觸動了這個人,我更加肯定朱七來北平密會的就是眼前這個人。
“關於九州鼎的考證,史學家一直各有各詞,眾說紛紜沒有定斷,你既然在研究這方麵的課題,不如先說說你的見解。”傅瑾風波瀾不驚問。
“夏朝初年,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征九州,自此九州就成為華夏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葉知秋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九州鼎曆經傳承三個朝代,到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最後的傳聞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彭城下。”
“你說這些眾所周知,何必專程來問我呢?”傅瑾風抽了一口煙,有些失望的笑了笑。
“九州鼎自大禹鑄造完成之後,一直被供奉於太廟,戰國時期秦楚都有問鼎輕重試圖以代周室之意,可是因為九鼎代表至高無上的皇權,即便當時秦楚強盛,但還是不敢有僭越之心,最後傳聞,九州鼎被沉入泗水彭城下。”我接過葉知秋的話不慌不忙說。“但這些傳聞中一直有一處地方讓我疑惑。”
“你疑惑什麽?”傅瑾風睿智的目光看向我。
“夏朝的九州鼎,曆經三朝的傳承,到周室的時候,這九州鼎儼然是天下的象征,秦楚有問鼎輕重之舉,可是最終都沒見到九鼎,直至最後九鼎下落不明,且不說九州鼎到底失落了多長時間,按照傳聞中九鼎沉入河水之中,可在此之前這段時間內,細細思索不管是傳聞還是文史,都沒有關於誰見過九州鼎的記載。”我目不轉睛看著傅瑾風。“所以我一直猜測,九州鼎恐怕不是沉入河水之中,也許早在很久之前,那象征華夏皇權的國之重器就已經下落不明。”
傅瑾風豁然大笑,重新上下打量我:“有意思,關於九州鼎下落的爭論由來已久,史學界也眾說紛紜,到目前都沒有明確的線索和證據證明九州鼎的下落,但是我還是頭一次聽到你另辟蹊徑的想法。”
傅瑾風顯得很高興,竟然站起身走到我麵前,伸出手要和我握手:“幸會、幸會,總算能讓我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
我起身握住傅瑾風手的那刻,傅瑾風的笑容有些僵硬,我感覺他的手指在我掌心滑動,頃刻間他的笑容蕩然無存。
“沒瞧出來,看你年紀不大,這墓可沒少挖啊。”傅瑾風聲音嚴肅。
我一怔這才意識到,我手掌上有探墓時留下的老繭,向傅瑾風這樣經驗豐富的史學家當然清楚我手中老繭的來曆。
“傅老,不是您想的那樣,我……”
“你學考古的應該去保護文物,居然和一群盜墓的狼狽為奸,還大言不慚跑到我這裏來請教學術,你簡直有辱斯文,別說你是我學生。”傅瑾風勃然大怒打斷葉知秋,指著門外大聲嗬斥。“出去,別髒了我這地。”
傅瑾風情緒激動,葉九卿給我遞眼神,估計是看傅瑾風如今在氣頭上,說什麽怕他都聽不進去,示意我們先離開再從長計議。
走到門口時,我心有不甘停住腳步,迴頭看了傅瑾風一眼:“考古的就不能和盜墓的交朋友?”
“道不同不相為謀。”傅瑾風聲音冰冷。
“她和我在一起,用你的話說是狼狽為奸。”我把葉知秋拉了迴來,然後漫不經心問傅瑾風。“那你和朱七在一起有算什麽呢?”
這一次傅瑾風手抖的更厲害,煙頭直接掉到地上,慌亂的從椅子上站起身,重新打量我們,眉頭緊皺問:“你,你們到底是什麽人?”
我看了看田雞,他從身上把九龍程瑞尊拿出來,就擺放在傅瑾風麵前的桌上。
“七爺能找到九龍程瑞尊,還有虢國國君墓葬群以及穆天子的皇陵,可都是托你老的福,要不是你從旁點撥指引,七爺壓根都不知道有九龍程瑞尊的存在呢。”我雲淡風輕注視傅瑾風。
“你們認識七哥?”傅瑾風聲音有些緩和。
“在三門峽七爺發現了什麽想必他已經告訴過你,當時就是我們陪著他下的墓。”我一邊說一邊讓葉九卿把朱七留下的貝殼一並放在傅瑾風麵前。
傅瑾風看見那兩扇貝殼時,目光立刻充滿了傷感和遲暮,他重新招唿我們進去,自己關上門歎息一聲說:“七哥向來謹慎,這塊貝殼是朱家先祖所留,七哥一直妥善保管在身邊,從來不敢有半點差池,如今七哥不在了,他能把貝殼交給你們,想必對各位極其信任。”
“傅老,您和七爺怎麽認識的?”葉知秋問。
“我和七哥識於微時,我一輩子研究文史,可年輕時卻窮困潦倒,一度都想放棄,是七哥仗義施以援手我才熬過來,也是七哥一直鼓勵鞭策才有我的今天,七哥雖然是盜墓的,但我和七哥推心置腹肝膽相照,他擔心自己身份拖累我名聲,一直沒有告訴任何人我和他的關係。”
“是的,七爺寧可把貝殼交給我們,但是他始終沒在我們麵前提及過您。”田雞點頭說。
“當鋪的事就辛苦你和趙閻了。”葉九卿起身表情有些不舍。“瞧你這性子,千裏迢迢趕過來,一杯茶都沒涼就想著迴去,多留幾天當是休息。”
“不了,趙閻如今看不見東西,當鋪還真不能沒人盯著,你們放心做事,蜀中有我不會讓你們操心。”封承一一向我們告別,走到我麵前時也沒有多餘的話。“這一路注定不安平,自己多加小心,掌櫃上歲數了,照顧好他。”
我點點頭,也沒有挽留封承的意思,他什麽性子我和葉九卿都心知肚明,向來雷厲風行從不拖泥帶水,我送封承到門口,他轉身離去的時候被我叫住。
我走到他麵前,突然伸手幫他整理衣衫,我打小在小關廟就沒大沒小慣了,就連在葉九卿麵前都沒收斂過,唯獨在封承麵前一直中規中矩,我不是怕他,我是嫌他煩人。
“等著我迴去,還沒被您罵夠呢,別讓我迴去的時候,瞧不見您……”這一次是我不苟言笑。
“好。”封承迴答的很幹脆,他沒有一如既往的冰冷,不過他還是不習慣笑,以至於他努力想要笑的讓我放心,可是笑容是那樣的滑稽和呆板。
“我怕您沒事做,一個人閑的無聊,我送一樣東西給您。”
“你送什麽給……”
還沒等封承說完,我的手按在他額頭上,我把關於神域的起源以及風土人情的記憶全都灌輸到封承的腦海裏。
等我把手鬆開的時候,封承震驚的呆滯在原地,我喜歡看見他這樣渾然不知的樣子,心裏踏實了許多:“上下五千年,您博古通今,沒什麽讓您好念叨的,關於神域對您來說還是未知的,相信夠您琢磨研究很久了,我相信這其中有很多讓您無法解釋和明白的事,您勢必會等我迴來問清楚,所以我不擔心我迴去的時候,看不見您!”
第695章 知無不言
我們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發北上,到北平已經是三天之後的事,一路舟車勞頓但還是馬不停蹄趕到故宮。
這裏原來的名字叫紫禁城,位於北平城中心,現稱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築群。
“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紫禁城宮殿,依照星象學說,紫微垣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稱紫禁城。”葉知秋如數家珍給我們當導遊。
我們站在午門眺望這威嚴雄偉的帝王之城,整個紫禁城以中軸線為基礎左右分布,紅牆黃瓦,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殿宇樓台,高低錯落,壯觀雄偉。
見到傅瑾風時,他正在博物院辦公室中整理文史,老人花白的頭發被梳理的一絲不亂,他身上有學者的嚴謹和氣度,我們進去的時候,他推著鼻梁上的老花鏡有些茫然。
“聽說你們想見我,可我好像不認識各位。”傅瑾風雖然上了歲數,又是史學權威但並沒有清高的姿態。
“傅老,我可是您的學生,您曾經給我上過課,這一次專程來拜訪您,是想向您請教一些史學方麵的事。”能見到傅瑾風多虧了葉知秋,她是搞考古的,和傅瑾風也算是一個圈裏的人。
聽到是來探討學術,傅瑾風立馬來了興趣,招唿我們進屋坐下,拖了一把椅子做到我們麵前:“學無前後,為者達先,請教兩字在我這裏不好使,相互探討我還是很歡迎的。”
傅瑾風看起來很謙遜,點燃一支煙看看葉知秋:“你想問那方麵的問題?”
“傅老,我最近在研究先秦時期的文史,其中對於九州鼎很感興趣,您是這方麵的權威,所以想聽聽您的見解。”葉知秋說。
我看見傅瑾風夾煙的手微微抖動一下,這個細微的舉動說明葉知秋問的問題觸動了這個人,我更加肯定朱七來北平密會的就是眼前這個人。
“關於九州鼎的考證,史學家一直各有各詞,眾說紛紜沒有定斷,你既然在研究這方麵的課題,不如先說說你的見解。”傅瑾風波瀾不驚問。
“夏朝初年,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征九州,自此九州就成為華夏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征。”葉知秋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九州鼎曆經傳承三個朝代,到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最後的傳聞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彭城下。”
“你說這些眾所周知,何必專程來問我呢?”傅瑾風抽了一口煙,有些失望的笑了笑。
“九州鼎自大禹鑄造完成之後,一直被供奉於太廟,戰國時期秦楚都有問鼎輕重試圖以代周室之意,可是因為九鼎代表至高無上的皇權,即便當時秦楚強盛,但還是不敢有僭越之心,最後傳聞,九州鼎被沉入泗水彭城下。”我接過葉知秋的話不慌不忙說。“但這些傳聞中一直有一處地方讓我疑惑。”
“你疑惑什麽?”傅瑾風睿智的目光看向我。
“夏朝的九州鼎,曆經三朝的傳承,到周室的時候,這九州鼎儼然是天下的象征,秦楚有問鼎輕重之舉,可是最終都沒見到九鼎,直至最後九鼎下落不明,且不說九州鼎到底失落了多長時間,按照傳聞中九鼎沉入河水之中,可在此之前這段時間內,細細思索不管是傳聞還是文史,都沒有關於誰見過九州鼎的記載。”我目不轉睛看著傅瑾風。“所以我一直猜測,九州鼎恐怕不是沉入河水之中,也許早在很久之前,那象征華夏皇權的國之重器就已經下落不明。”
傅瑾風豁然大笑,重新上下打量我:“有意思,關於九州鼎下落的爭論由來已久,史學界也眾說紛紜,到目前都沒有明確的線索和證據證明九州鼎的下落,但是我還是頭一次聽到你另辟蹊徑的想法。”
傅瑾風顯得很高興,竟然站起身走到我麵前,伸出手要和我握手:“幸會、幸會,總算能讓我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
我起身握住傅瑾風手的那刻,傅瑾風的笑容有些僵硬,我感覺他的手指在我掌心滑動,頃刻間他的笑容蕩然無存。
“沒瞧出來,看你年紀不大,這墓可沒少挖啊。”傅瑾風聲音嚴肅。
我一怔這才意識到,我手掌上有探墓時留下的老繭,向傅瑾風這樣經驗豐富的史學家當然清楚我手中老繭的來曆。
“傅老,不是您想的那樣,我……”
“你學考古的應該去保護文物,居然和一群盜墓的狼狽為奸,還大言不慚跑到我這裏來請教學術,你簡直有辱斯文,別說你是我學生。”傅瑾風勃然大怒打斷葉知秋,指著門外大聲嗬斥。“出去,別髒了我這地。”
傅瑾風情緒激動,葉九卿給我遞眼神,估計是看傅瑾風如今在氣頭上,說什麽怕他都聽不進去,示意我們先離開再從長計議。
走到門口時,我心有不甘停住腳步,迴頭看了傅瑾風一眼:“考古的就不能和盜墓的交朋友?”
“道不同不相為謀。”傅瑾風聲音冰冷。
“她和我在一起,用你的話說是狼狽為奸。”我把葉知秋拉了迴來,然後漫不經心問傅瑾風。“那你和朱七在一起有算什麽呢?”
這一次傅瑾風手抖的更厲害,煙頭直接掉到地上,慌亂的從椅子上站起身,重新打量我們,眉頭緊皺問:“你,你們到底是什麽人?”
我看了看田雞,他從身上把九龍程瑞尊拿出來,就擺放在傅瑾風麵前的桌上。
“七爺能找到九龍程瑞尊,還有虢國國君墓葬群以及穆天子的皇陵,可都是托你老的福,要不是你從旁點撥指引,七爺壓根都不知道有九龍程瑞尊的存在呢。”我雲淡風輕注視傅瑾風。
“你們認識七哥?”傅瑾風聲音有些緩和。
“在三門峽七爺發現了什麽想必他已經告訴過你,當時就是我們陪著他下的墓。”我一邊說一邊讓葉九卿把朱七留下的貝殼一並放在傅瑾風麵前。
傅瑾風看見那兩扇貝殼時,目光立刻充滿了傷感和遲暮,他重新招唿我們進去,自己關上門歎息一聲說:“七哥向來謹慎,這塊貝殼是朱家先祖所留,七哥一直妥善保管在身邊,從來不敢有半點差池,如今七哥不在了,他能把貝殼交給你們,想必對各位極其信任。”
“傅老,您和七爺怎麽認識的?”葉知秋問。
“我和七哥識於微時,我一輩子研究文史,可年輕時卻窮困潦倒,一度都想放棄,是七哥仗義施以援手我才熬過來,也是七哥一直鼓勵鞭策才有我的今天,七哥雖然是盜墓的,但我和七哥推心置腹肝膽相照,他擔心自己身份拖累我名聲,一直沒有告訴任何人我和他的關係。”
“是的,七爺寧可把貝殼交給我們,但是他始終沒在我們麵前提及過您。”田雞點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