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未竟之願
[三國]謀士求生指南 作者:如是青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突然被人拍肩, 僥幸從箭雨中逃生的士卒一驚,迴頭轉身,“將軍”
“中箭之人是荀君”和朱靈一同帶兵前來掩護的路招問道。
“迴將軍, 方才箭雨,荀君為流矢所傷。”士卒低下頭。
歎口氣,路招拍拍他的肩膀, 想起朱靈的那一番說法,隻覺惋惜,沒再多說什麽。
一旁的朱靈倒很驚訝, 挑眉, “是荀元衡”
軍中同姓的將校文吏不少,每人都有約定俗成的專屬稱唿。“荀君”一般指的是荀忻,“軍師”指荀攸。
士卒對朱靈將軍這一問感到莫名其妙, “正是。”
盾牌掩護之下,眾人逃離弩箭的攻擊範圍,各自迴營地。
朱靈的親兵湊到將軍身邊,“將軍大喜。”
“他命當如此, 與我何幹”朱靈冷笑一聲,毫不掩飾他的幸災樂禍。
“將軍, 不如趁此良機拔去眼中刺”
“仆有鄉人在軍中為瘍醫, 疏通一二, 定能”
趁他病,要他命
親兵話還沒說完, 等來的是一句低斥,“自作聰明”
“哼, 豈不聞畫蛇添足曹公何等英明, 能為汝輩宵小所欺”朱靈神色狠厲, “荀忻未必熬得過此遭,再者說,我與此人並無深仇大恨,不須多此一舉”
拍馬屁拍到馬蹄上,親兵趕忙諾諾稱是,不敢再提。
隻聽他家將軍沉吟,“若真死於此時,平白使豎子得盛名。”
這樣想來朱靈還有些糾結,看不順眼的人死了他當然開心,但假如荀忻真這麽死了,好似還能得個英烈之名。
平時聽同僚吹捧荀忻就讓人厭煩,真死了那還得了
營帳中。
背著藥囊的軍醫匆匆趕來,鑽進帳中,謔,十幾雙眼睛,一整帳的人。
目光在人群中逡巡,軍醫愣是沒看出來受傷是誰,這些人雖然愁容滿麵,體魄個頂個的康健。
“明公”軍醫不確定地望向坐在床沿的曹操。
曹操也發覺這麽多人堵在這裏不像話,“諸君且退,迴營整軍戒備,勿使敵有機可乘。”
將軍們領命走了,營帳中頓時空曠下來,軍醫終於得以順利走到床邊,觀察傷者的傷口。
“飛虻箭”傷者右肩上赫然立著一支短箭,比尋常的木羽箭更短,箭杆鐵製而纖細。
荀攸坐在床沿裏側,半扶半抱著荀忻側倚在床頭,聞言應道,“冀州所造弩箭。”
“能取否”曹操眉頭緊鎖,問道。
軍醫用手丈量,露出的部分箭尾有近一尺長。
飛虻箭的形製本來也就一尺來長,可怖之處在於這一尺來長都屬於箭鏃。
照理來說弩機一發,中箭者必然被洞穿,也就傷重不治。
像眼前這種射入肩頭不深的情況,顯然是流矢。
即使是流矢,遇到飛虻箭情況也不容樂觀。
“明公稍候。”軍醫沒忙著應曹公,他取出藥囊裏的匕首,看架勢是想割開傷處的衣料。
“且慢。”曹操突然叫住他,隻聽錚的一聲,雪刃出鞘。
軍醫差點沒被嚇得滾下床去,兀自冷汗涔涔,摸不清是何情況,“明公”這還沒開始治,不至於當場砍了他吧
“此刀鋒利。”隻見曹操很誠懇地托刀在手,遞給他。
戰戰兢兢接過曹公的匕首,軍醫這時候才想起來去關注一眼傷者的臉。
受傷那位一聲不吭,臉色蒼白,額上鼻尖沁著汗珠,縱然如此也是令人見之難忘的美姿容。
這般年齡,這般樣貌,不用想就是那位荀君。
曹公如此看重軍醫心裏繃緊了一根弦,拔箭這種事很大程度上聽天由命。
拔箭很成功,傷者當場去世,這種情況很常見,雖然痛惜卻也無法避免。
然而給上位者拔箭就不一樣了,傷者一旦出事,下一個出事的就是動手拔箭的他。
強自鎮定地用刀劃開衣料,傷者依然沉默,但疼痛引起的顫栗不是人主觀上所能控製的。軍醫的心也跟著顫,還迴曹公的佩刀後,不由抬袖抹了把汗。
趁著血還未幹透,他趕緊揭除傷口處割開的衣料,仔細觀察創口。
然而拿不準箭鏃是否入骨,也不清楚箭鏃有毒無毒,他不敢貿然下手。
“明公”軍醫不得不硬著頭皮向曹操解釋,他技藝不精,沒有取箭鏃的把握,希望您另請高明。
看曹操擰起眉頭,軍醫忙拜倒,“軍中有太醫令弟子李當之,醫術精妙,仆遠不能及。”
“如此”曹操狐疑,喃喃道,“華元化弟子”
他望一眼荀公達,見其點頭,“召李當之。”
剛下完令,那邊荀攸卻喚道,“元衡”隻見方才還倚床坐著的荀元衡閉目倒在了荀攸懷裏。
“公達,元衡無事。”眼看荀攸心急,曹操歎口氣。
與其清醒地硬熬,昏過去反而減輕一些痛苦。
他像是安慰荀攸,又像是自我安慰,“孤早年身披大小箭瘡十餘處,尚且無事,元衡素來為福將,必能逢兇化吉。”
荀忻睜開眼,坐在他床邊的白衣青年取下銀針,對他靦腆地笑了笑,“在下李當之,有幸得見荀君。”
右肩處熟悉的疼痛喚醒了荀忻的神誌,意識到眼前應該是另一位大夫,“有勞足下。”
手上摸索,抓住了被他倚靠著的那人的衣袖,“公達”
“攸在此。”
隱約能聽到絲繩崩斷的細微聲響。
荀攸手上一沉,低頭來看,手裏被塞了一枚綴著紅繩的玉韘。是他家小叔父用不上,卻從不離身的那一枚玉扳指。
“元衡”
隻聽荀元衡道,“取箭之前,足下容我耽誤片刻。”這話卻是對李當之說的。
“慚愧。取箭兇險,荀君若有未竟心願,自當與親友一敘。”李當之拱手一揖,抱著藥囊往外退,“在下於帳外等候。”
“君何意”荀公達攤開掌心,尚有餘溫的玉韘靜靜臥在他掌中。
荀忻沉默,數息過後才開口,“雒陽辟雍,殘垣之下,埋有昔日所藏典籍”
“有朝一日,天下太平,望公達發掘典籍,令往昔禮樂重見天日。不必再耗費人力搜尋斷篇殘章。”
“此韘煩請埋於我師墓前弟子有負所托,無顏再見。”
“當年殷殷托付,豈可假手於人”荀公達打斷他的話,把玉扳指塞迴他手中,物歸原主。
荀忻似乎是在迴憶,語速放得很慢,“答應元化與劉元卓,刊印其所著之書,公達若無暇便作罷。”
“庭中埋有三壇青梅酒,任公達處置記得送奉孝一壇。”
“他日平定河北,鄴城田莊,我名下田地贈與阿勉,餘下歸宗族所有。”
“多年不見,不知諶兄長、衍兄長可好。”
“曾於汝南設廣廈撫育孤兒,我府中資財望盡予之”
荀公達靜靜聽他說了一陣,從財產說到田地,從院子裏埋的酒說到在河北養的黃犬,卻自始至終忽略一個人。
他絕口不提的,是荀文若。
“時殊事異,叔父獨不憐我”荀攸平靜問他。
恰在這時李當之走進來,仿佛察覺到尷尬的氛圍,悻悻道,“麻沸散起效尚需時刻,不妨飲藥後再談。”
荀忻就著李當之的手喝了那碗充滿酒氣的湯藥,疑惑看他,“酒”
“以酒行藥,可助藥勢。”
李當之望向荀公達,“軍師,若荀君昏睡如酒醉態,當即喚我。”說罷逃難一般忙不迭走了。
等等,荀忻總覺得有哪裏不對,所以李當之把他紮醒又給他喝麻藥
悲傷的氛圍被李當之衝散,不過荀公達時隔多年的“叔父憐我”不可不答。無意間牽動傷口,荀忻眼前一花,倒吸一口涼氣,慢悠悠道,“我與君名為從父子,情卻相異。”
“名禮不可廢,然君年長於忻,忻敬君為父兄,友君如知己。”
“既憐且愧。”
“獨愧於攸”荀公達拾起掉落在床沿上的玉韘,結好繩結,幫荀忻重新戴好,“亦負文若。”
荀忻有心辯一辯他做不了閻王爺的主,誰不想活著呢
自從隨軍出征起,他便做好了遭遇意外的心理準備。戰場上本就是搏命,今日殺人,明日為人所殺。
此前箭矢於他僅僅是箭矢,是利器,是戰術,也隻有箭鏃留在身體裏時,才有切膚之痛。
等到軍醫相互推諉時,才知死亡近在咫尺。
同樣受箭傷,比起那些已被黃土掩埋的士卒來說,他能抱怨什麽
麻沸散起效,片刻工夫,他再次沉沉睡去人事不知。
藥液清洗過傷口,置於火上燒紅的匕首割開皮肉,鮮血溢出又很快凝住,滋滋作響,荀攸不忍再看,掀帳離去。
“來者止步”
“違令者殺”
夜色裏華佗忙從胸前摸出羽檄,“慢有司空召令”
兩匹馬輪換,披星戴月地趕路,又接受完嚴密的盤查,華佗終於抵達官渡曹軍大營。
要不是與荀元衡交情頗深,華元化半道就得跑路。
這架勢是要他去救人,還是去送命
被徑直帶往荀忻所在的營帳,途中就遇到了攏著外袍趕來的曹公。華佗定睛一看,曹司空兩隻鞋穿錯了腳。做了幾年太醫令,圓滑不少的華元化隻當沒看見,拱手便拜。
曹公不拘禮,拉著他疾走,“元化至矣幸甚”
華佗心下一沉,曹公如此失態,難道荀元衡果真傷重到奄奄一息
匆匆趕入營帳中,華佗隨手抓住迎上來的自家弟子,氣勢洶洶殺到荀忻床邊。
床上之人昏睡不醒,脈象微弱。覆手額上,熱度明顯超過正常人。
睡在一旁的荀攸被驚醒,起身行禮,“元化至矣。昨日箭瘡崩裂,流血不止。”
“逆徒,汝如何治的傷”
站在老師身邊的李當之如同被揪住後頸皮的小狗,三十歲的人如同小學生,愧疚道,“弟子學藝不精,荀君箭瘡日甚一日,清洗、敷膏均無濟於事。”
聽著弟子竹筒倒豆子般的敘述,華元化洗完手,在荀公達幫助下把傷患翻了個麵,解開紗布察看傷口。
紗布揭開時,在場的人大多不忍地移開視線。
華佗皺起眉頭,受傷至此不過六七日,荀忻肩膀傷處竟潰爛流膿,猩紅肉芽在肩背處白皙肌膚的對比下,愈發觸目驚心。
帳外傳來壓抑的哭泣聲,忍不住哭出聲的是跟隨荀忻已數年的親兵。
“箭鏃在何處”
李當之忙應聲,從偏帳捧來一個托盤。他的老師拾起那一尺多長,箭鏃與箭身渾然一體的短箭,“飛虻箭。”
摩挲手中三棱形的箭頭,醫者仿佛發現了什麽,舉到眼前細視,半晌放下弩箭歎道,“有鐵刺存於血肉中,箭瘡如何能愈”
李當之忙再細看弩箭,果然發覺幾處微小的碎裂。如果他老師的猜測不錯,這些掉落的碎片還留在荀元衡的傷口之中。
曹操聞言定定看向華佗,重燃起希望,“能治”
“能治。”淅淅瀝瀝的水聲中,華元化洗完手,“設法取出鐵刺,荀君無礙。”
剛剛穿戴好的荀公達長揖及地,“救命之恩,活人之德,攸沒世不忘。”
“需少食使體瘦,瘡口敷以毒物,待鐵刺自現方可取出。”他扶起荀攸,搖搖頭,“還須受苦。”
“中箭之人是荀君”和朱靈一同帶兵前來掩護的路招問道。
“迴將軍, 方才箭雨,荀君為流矢所傷。”士卒低下頭。
歎口氣,路招拍拍他的肩膀, 想起朱靈的那一番說法,隻覺惋惜,沒再多說什麽。
一旁的朱靈倒很驚訝, 挑眉, “是荀元衡”
軍中同姓的將校文吏不少,每人都有約定俗成的專屬稱唿。“荀君”一般指的是荀忻,“軍師”指荀攸。
士卒對朱靈將軍這一問感到莫名其妙, “正是。”
盾牌掩護之下,眾人逃離弩箭的攻擊範圍,各自迴營地。
朱靈的親兵湊到將軍身邊,“將軍大喜。”
“他命當如此, 與我何幹”朱靈冷笑一聲,毫不掩飾他的幸災樂禍。
“將軍, 不如趁此良機拔去眼中刺”
“仆有鄉人在軍中為瘍醫, 疏通一二, 定能”
趁他病,要他命
親兵話還沒說完, 等來的是一句低斥,“自作聰明”
“哼, 豈不聞畫蛇添足曹公何等英明, 能為汝輩宵小所欺”朱靈神色狠厲, “荀忻未必熬得過此遭,再者說,我與此人並無深仇大恨,不須多此一舉”
拍馬屁拍到馬蹄上,親兵趕忙諾諾稱是,不敢再提。
隻聽他家將軍沉吟,“若真死於此時,平白使豎子得盛名。”
這樣想來朱靈還有些糾結,看不順眼的人死了他當然開心,但假如荀忻真這麽死了,好似還能得個英烈之名。
平時聽同僚吹捧荀忻就讓人厭煩,真死了那還得了
營帳中。
背著藥囊的軍醫匆匆趕來,鑽進帳中,謔,十幾雙眼睛,一整帳的人。
目光在人群中逡巡,軍醫愣是沒看出來受傷是誰,這些人雖然愁容滿麵,體魄個頂個的康健。
“明公”軍醫不確定地望向坐在床沿的曹操。
曹操也發覺這麽多人堵在這裏不像話,“諸君且退,迴營整軍戒備,勿使敵有機可乘。”
將軍們領命走了,營帳中頓時空曠下來,軍醫終於得以順利走到床邊,觀察傷者的傷口。
“飛虻箭”傷者右肩上赫然立著一支短箭,比尋常的木羽箭更短,箭杆鐵製而纖細。
荀攸坐在床沿裏側,半扶半抱著荀忻側倚在床頭,聞言應道,“冀州所造弩箭。”
“能取否”曹操眉頭緊鎖,問道。
軍醫用手丈量,露出的部分箭尾有近一尺長。
飛虻箭的形製本來也就一尺來長,可怖之處在於這一尺來長都屬於箭鏃。
照理來說弩機一發,中箭者必然被洞穿,也就傷重不治。
像眼前這種射入肩頭不深的情況,顯然是流矢。
即使是流矢,遇到飛虻箭情況也不容樂觀。
“明公稍候。”軍醫沒忙著應曹公,他取出藥囊裏的匕首,看架勢是想割開傷處的衣料。
“且慢。”曹操突然叫住他,隻聽錚的一聲,雪刃出鞘。
軍醫差點沒被嚇得滾下床去,兀自冷汗涔涔,摸不清是何情況,“明公”這還沒開始治,不至於當場砍了他吧
“此刀鋒利。”隻見曹操很誠懇地托刀在手,遞給他。
戰戰兢兢接過曹公的匕首,軍醫這時候才想起來去關注一眼傷者的臉。
受傷那位一聲不吭,臉色蒼白,額上鼻尖沁著汗珠,縱然如此也是令人見之難忘的美姿容。
這般年齡,這般樣貌,不用想就是那位荀君。
曹公如此看重軍醫心裏繃緊了一根弦,拔箭這種事很大程度上聽天由命。
拔箭很成功,傷者當場去世,這種情況很常見,雖然痛惜卻也無法避免。
然而給上位者拔箭就不一樣了,傷者一旦出事,下一個出事的就是動手拔箭的他。
強自鎮定地用刀劃開衣料,傷者依然沉默,但疼痛引起的顫栗不是人主觀上所能控製的。軍醫的心也跟著顫,還迴曹公的佩刀後,不由抬袖抹了把汗。
趁著血還未幹透,他趕緊揭除傷口處割開的衣料,仔細觀察創口。
然而拿不準箭鏃是否入骨,也不清楚箭鏃有毒無毒,他不敢貿然下手。
“明公”軍醫不得不硬著頭皮向曹操解釋,他技藝不精,沒有取箭鏃的把握,希望您另請高明。
看曹操擰起眉頭,軍醫忙拜倒,“軍中有太醫令弟子李當之,醫術精妙,仆遠不能及。”
“如此”曹操狐疑,喃喃道,“華元化弟子”
他望一眼荀公達,見其點頭,“召李當之。”
剛下完令,那邊荀攸卻喚道,“元衡”隻見方才還倚床坐著的荀元衡閉目倒在了荀攸懷裏。
“公達,元衡無事。”眼看荀攸心急,曹操歎口氣。
與其清醒地硬熬,昏過去反而減輕一些痛苦。
他像是安慰荀攸,又像是自我安慰,“孤早年身披大小箭瘡十餘處,尚且無事,元衡素來為福將,必能逢兇化吉。”
荀忻睜開眼,坐在他床邊的白衣青年取下銀針,對他靦腆地笑了笑,“在下李當之,有幸得見荀君。”
右肩處熟悉的疼痛喚醒了荀忻的神誌,意識到眼前應該是另一位大夫,“有勞足下。”
手上摸索,抓住了被他倚靠著的那人的衣袖,“公達”
“攸在此。”
隱約能聽到絲繩崩斷的細微聲響。
荀攸手上一沉,低頭來看,手裏被塞了一枚綴著紅繩的玉韘。是他家小叔父用不上,卻從不離身的那一枚玉扳指。
“元衡”
隻聽荀元衡道,“取箭之前,足下容我耽誤片刻。”這話卻是對李當之說的。
“慚愧。取箭兇險,荀君若有未竟心願,自當與親友一敘。”李當之拱手一揖,抱著藥囊往外退,“在下於帳外等候。”
“君何意”荀公達攤開掌心,尚有餘溫的玉韘靜靜臥在他掌中。
荀忻沉默,數息過後才開口,“雒陽辟雍,殘垣之下,埋有昔日所藏典籍”
“有朝一日,天下太平,望公達發掘典籍,令往昔禮樂重見天日。不必再耗費人力搜尋斷篇殘章。”
“此韘煩請埋於我師墓前弟子有負所托,無顏再見。”
“當年殷殷托付,豈可假手於人”荀公達打斷他的話,把玉扳指塞迴他手中,物歸原主。
荀忻似乎是在迴憶,語速放得很慢,“答應元化與劉元卓,刊印其所著之書,公達若無暇便作罷。”
“庭中埋有三壇青梅酒,任公達處置記得送奉孝一壇。”
“他日平定河北,鄴城田莊,我名下田地贈與阿勉,餘下歸宗族所有。”
“多年不見,不知諶兄長、衍兄長可好。”
“曾於汝南設廣廈撫育孤兒,我府中資財望盡予之”
荀公達靜靜聽他說了一陣,從財產說到田地,從院子裏埋的酒說到在河北養的黃犬,卻自始至終忽略一個人。
他絕口不提的,是荀文若。
“時殊事異,叔父獨不憐我”荀攸平靜問他。
恰在這時李當之走進來,仿佛察覺到尷尬的氛圍,悻悻道,“麻沸散起效尚需時刻,不妨飲藥後再談。”
荀忻就著李當之的手喝了那碗充滿酒氣的湯藥,疑惑看他,“酒”
“以酒行藥,可助藥勢。”
李當之望向荀公達,“軍師,若荀君昏睡如酒醉態,當即喚我。”說罷逃難一般忙不迭走了。
等等,荀忻總覺得有哪裏不對,所以李當之把他紮醒又給他喝麻藥
悲傷的氛圍被李當之衝散,不過荀公達時隔多年的“叔父憐我”不可不答。無意間牽動傷口,荀忻眼前一花,倒吸一口涼氣,慢悠悠道,“我與君名為從父子,情卻相異。”
“名禮不可廢,然君年長於忻,忻敬君為父兄,友君如知己。”
“既憐且愧。”
“獨愧於攸”荀公達拾起掉落在床沿上的玉韘,結好繩結,幫荀忻重新戴好,“亦負文若。”
荀忻有心辯一辯他做不了閻王爺的主,誰不想活著呢
自從隨軍出征起,他便做好了遭遇意外的心理準備。戰場上本就是搏命,今日殺人,明日為人所殺。
此前箭矢於他僅僅是箭矢,是利器,是戰術,也隻有箭鏃留在身體裏時,才有切膚之痛。
等到軍醫相互推諉時,才知死亡近在咫尺。
同樣受箭傷,比起那些已被黃土掩埋的士卒來說,他能抱怨什麽
麻沸散起效,片刻工夫,他再次沉沉睡去人事不知。
藥液清洗過傷口,置於火上燒紅的匕首割開皮肉,鮮血溢出又很快凝住,滋滋作響,荀攸不忍再看,掀帳離去。
“來者止步”
“違令者殺”
夜色裏華佗忙從胸前摸出羽檄,“慢有司空召令”
兩匹馬輪換,披星戴月地趕路,又接受完嚴密的盤查,華佗終於抵達官渡曹軍大營。
要不是與荀元衡交情頗深,華元化半道就得跑路。
這架勢是要他去救人,還是去送命
被徑直帶往荀忻所在的營帳,途中就遇到了攏著外袍趕來的曹公。華佗定睛一看,曹司空兩隻鞋穿錯了腳。做了幾年太醫令,圓滑不少的華元化隻當沒看見,拱手便拜。
曹公不拘禮,拉著他疾走,“元化至矣幸甚”
華佗心下一沉,曹公如此失態,難道荀元衡果真傷重到奄奄一息
匆匆趕入營帳中,華佗隨手抓住迎上來的自家弟子,氣勢洶洶殺到荀忻床邊。
床上之人昏睡不醒,脈象微弱。覆手額上,熱度明顯超過正常人。
睡在一旁的荀攸被驚醒,起身行禮,“元化至矣。昨日箭瘡崩裂,流血不止。”
“逆徒,汝如何治的傷”
站在老師身邊的李當之如同被揪住後頸皮的小狗,三十歲的人如同小學生,愧疚道,“弟子學藝不精,荀君箭瘡日甚一日,清洗、敷膏均無濟於事。”
聽著弟子竹筒倒豆子般的敘述,華元化洗完手,在荀公達幫助下把傷患翻了個麵,解開紗布察看傷口。
紗布揭開時,在場的人大多不忍地移開視線。
華佗皺起眉頭,受傷至此不過六七日,荀忻肩膀傷處竟潰爛流膿,猩紅肉芽在肩背處白皙肌膚的對比下,愈發觸目驚心。
帳外傳來壓抑的哭泣聲,忍不住哭出聲的是跟隨荀忻已數年的親兵。
“箭鏃在何處”
李當之忙應聲,從偏帳捧來一個托盤。他的老師拾起那一尺多長,箭鏃與箭身渾然一體的短箭,“飛虻箭。”
摩挲手中三棱形的箭頭,醫者仿佛發現了什麽,舉到眼前細視,半晌放下弩箭歎道,“有鐵刺存於血肉中,箭瘡如何能愈”
李當之忙再細看弩箭,果然發覺幾處微小的碎裂。如果他老師的猜測不錯,這些掉落的碎片還留在荀元衡的傷口之中。
曹操聞言定定看向華佗,重燃起希望,“能治”
“能治。”淅淅瀝瀝的水聲中,華元化洗完手,“設法取出鐵刺,荀君無礙。”
剛剛穿戴好的荀公達長揖及地,“救命之恩,活人之德,攸沒世不忘。”
“需少食使體瘦,瘡口敷以毒物,待鐵刺自現方可取出。”他扶起荀攸,搖搖頭,“還須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