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錢信家借宿的令人頭大的一晚仿佛是個預兆,迴到涅陽後的日子遠沒有張易想的那樣平靜——
妹妹張胭的及笄禮以及她未來夫婿的考察,家中田產的賬目清算以及積蓄投資的選擇,雇農之間你占我一個雞蛋他累壞了耕牛的恩怨調解,冬日農閑修理水渠調養土地的工程安排,南陽郡內黃巾動向的調查關注,同郡同縣受到邀請的文會宴飲……
與這種種相比,他先前擔憂的,來自薑氏的過度關愛可以說是所有麻煩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點了。
也是奇怪,他先前守孝、出遊的時候很多事無人處理,一直也就像隱身了似的風平浪靜,現在卻都一骨碌湊到了一塊兒,忙得張易團團轉。
正旦剛過,但空氣裏殘留的新年歡喜早已被一連幾日的凍雨壓下。今日難得放晴,也沒什麽事需要出門,張易叫俞大把坐席搬到院裏的向陽處,設了屏風小案,曬著暖洋洋的太陽給自己前段時間的工作做總結。
首要緊的是雇農雇工一事。
在他爹去世前後的那兩年裏,他家的經濟狀況一路下滑,珍玩工坊之類能賣的東西都賣了,不過張易當時寧願多賣幾件玉器也留下了工坊中的幾個熟手,像極擅木工的傅老丈和陪他一起改造蔡侯紙的文伯之流,都是這時候難尋的技術人才。
前幾年條件困難,張易把些也安排到了雇農之中,眼下情況好轉了些,他決定重新讓他們投入到技術研究這件事裏來……別的不說,必須盡快讓文伯研究出一款價廉物美,用來擦屁股也不會肉疼心疼的紙!
此外,那些雇戶家的情況在這幾年內多有變化,還有像錢信一樣希求能投過來的破落農戶,各家的雇田份額都需要做一個調整。這件麻煩事張易已經在年前那陣子裏解決,但他還是一有閑暇就忍不住拿出刻錄著具體分田明細的竹簡看。
連年動亂,各家各戶的壯勞力幾乎都是有減無增,光看竹簡上記錄的各家人口各家田產就能看出不少東西。張易這次新收了包括錢信在內的三戶人家,趕在年前一並發下節禮,但也隻收的下三戶而已。
相比雇農,倒是雇工不用考慮太多。天知道還有多久司隸就會亂起來,這時候不是心疼錢的時候,張易招了十來個家中困難的農漢組成一支小隊,讓胡黑帶領著,半天和雇戶們一起修整水渠,半天在野外進行訓練。
每過十天,張易都會去檢視一下胡黑的訓練成果。組隊至今兩個多月,這夥由莊戶組成的臨時隊伍依然看不出一點鋒銳之氣,但好歹已經能做到最基礎的令行禁止。
隊伍逐漸成型,眼下的問題是缺少武器,也是張易這段時間內最煩惱的事情之一。
南陽產鐵,武帝時設立的四十八鐵官之一就在南陽,但冶煉場裏大部分出產的還是農具,隻有少量精工作坊出產兵器,卻並不對外售賣。當年武帝取桑弘羊的建議采取鹽鐵官營,雷霆手段觸之即死,雖然現在已經轉官營為專稅製,但仍不是普通人能接觸到的。
就張易打聽到的,冶煉場裏誕生的每一件兵器都有單獨的編號,經鐵官督造後一應供於中央。他相信這種種環節中肯定藏有私下裏的交易市場,可他摸不到門道,也沒膽子大肆求購,就隻能花大價錢去買那些流傳到市麵上的二手貨——
一柄長刀千餘錢,比他用來裝門麵的佩劍足足貴了一倍有餘;更甚,就算他想買,也找不到足夠的貨源。
除了胡黑之外,張易這支隊伍裏的人平時訓練用的都是木槍,還有鄉野間打獵自用的獵弓。
他大概也算是給穿越者丟臉了……
“易兒,你怎麽坐在院子裏?地上寒涼,我讓香蘭給你再添一層軟席。”
“阿母。”
環佩叮當,張易卻居然沒發現薑氏是什麽時候過來的。看了眼對方和婢女香蘭手裏的溫湯點心,張易在心底歎了口氣,秉承著豐富的經驗,毫不反抗的任由她把自己的地盤一陣折騰,塞了自己一肚子吃的。
“阿母,兒這邊還有事,你這次來是?”
“你舅舅家的人前些日子從新野過來,跟阿母說了件事,阿母想找你聊聊。”薑氏坐到張易身邊,臉上止不住的露出幾分喜色,“新野鄧氏你可知道?”
“知道,和熹皇後的母家,高密侯鄧家。”張易一邊迴答,一邊忍不住莫名冒出一絲不祥的預感,薑氏平時感興趣的事情用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現在最大的興趣則是……
“鄧家嫡枝有一女,據說年方二八,姿容秀美,其父有意同吾家結親,我兒覺得如何?”
如何?不如何!
鄧家的人什麽時候知道他了?郡衙裏那個臉頰方闊的鄧延?
張易一邊使勁迴憶,一邊正色看向薑氏:“阿母尚沒有答應此事吧?”
“知道你的脾氣,阿母又怎麽會隨便答應這種事?”薑氏輕嗔的看了眼兒子。
“更何況,鄧氏雖是世代名門,如今卻一年不如一年,難說能扶助我兒多少。我兒才賦機變名揚郡縣,他鄧氏日落……”
“阿母,慎言!”一聽到薑氏又要拐到對他毫無理由的得意中,張易頭都大了。
自己有幾分能力自己知道,連支隊伍都拉不起來,靠著上一輩子的經驗搗騰點小玩意兒,光是一個戲誌才就能震的他常常目瞪口呆,一點浮名又有什麽可得意的?也不知道薑氏是不是平日裏太無聊了,一個女兒還消耗不了她做媒的熱情。
想了想,張易決定一勞永逸的在今天把事情掰扯清楚。要不然,眼下的節骨眼上再有薑氏時不時添亂,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萬一今天剛給他妹訂婚明天就要舉家逃跑,那這婚以後結是不結?這時候的禮儀可是真的能壓垮人的。
“阿母,男兒立世當先立業後成家,如今兒尚是白身,這兩年內是不準備成親的。如果您信得過兒,就且等兩年再為兒尋覓淑女,如何?”
“阿母自然信得過你,可你族中這代兄弟出仕者也不過幾個,等兩年若是不成,難道你就不準備成親了?”
“那自然不是……阿母,我這麽說有我的道理。”張易揉揉額角,歎了口氣。
“兒這次洛陽一行,所獲甚多,又得貴人親眼,已經找到了出仕的機會。兒原先不想跟阿母說,阿母也知道,如今朝廷做官需要繳納一筆不小的費用,兒正為這個發愁呢……”
薑氏麵色一變,立刻緊張了起來:“家裏的錢不夠?這、這可怎生是好,我這裏尚還有一些,你還差多少?若是不行,阿母去問你舅家借!”
“沒到那地步,阿母。兒雖說已加冠取字,畢竟年紀還容易讓人看輕,所以說尚有一、二年時間。”張易繃著臉往下編,“等兒出仕之後,我家門第不同以往,不隻是我,阿胭也能找一個更好的夫家。”
“如此,阿母聽你的!”薑氏麵色變了數變,最終點頭。
目送薑氏高高興興的來又高高興興的走,張易長出一口氣,發現自己居然慶幸起薑家女兒一向接受的是三從四德的教導。
要是他上輩子的彪悍老娘,絕不會這麽容易就被他蒙騙走。
要是他上輩子的老娘在這,他也不至於在家完全沒個人可以商量事情。
要是以後他的老婆他的女兒也是薑氏這幅模樣……
張易一個激靈,把注意力迴到竹簡上。
妹妹張胭的及笄禮以及她未來夫婿的考察,家中田產的賬目清算以及積蓄投資的選擇,雇農之間你占我一個雞蛋他累壞了耕牛的恩怨調解,冬日農閑修理水渠調養土地的工程安排,南陽郡內黃巾動向的調查關注,同郡同縣受到邀請的文會宴飲……
與這種種相比,他先前擔憂的,來自薑氏的過度關愛可以說是所有麻煩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點了。
也是奇怪,他先前守孝、出遊的時候很多事無人處理,一直也就像隱身了似的風平浪靜,現在卻都一骨碌湊到了一塊兒,忙得張易團團轉。
正旦剛過,但空氣裏殘留的新年歡喜早已被一連幾日的凍雨壓下。今日難得放晴,也沒什麽事需要出門,張易叫俞大把坐席搬到院裏的向陽處,設了屏風小案,曬著暖洋洋的太陽給自己前段時間的工作做總結。
首要緊的是雇農雇工一事。
在他爹去世前後的那兩年裏,他家的經濟狀況一路下滑,珍玩工坊之類能賣的東西都賣了,不過張易當時寧願多賣幾件玉器也留下了工坊中的幾個熟手,像極擅木工的傅老丈和陪他一起改造蔡侯紙的文伯之流,都是這時候難尋的技術人才。
前幾年條件困難,張易把些也安排到了雇農之中,眼下情況好轉了些,他決定重新讓他們投入到技術研究這件事裏來……別的不說,必須盡快讓文伯研究出一款價廉物美,用來擦屁股也不會肉疼心疼的紙!
此外,那些雇戶家的情況在這幾年內多有變化,還有像錢信一樣希求能投過來的破落農戶,各家的雇田份額都需要做一個調整。這件麻煩事張易已經在年前那陣子裏解決,但他還是一有閑暇就忍不住拿出刻錄著具體分田明細的竹簡看。
連年動亂,各家各戶的壯勞力幾乎都是有減無增,光看竹簡上記錄的各家人口各家田產就能看出不少東西。張易這次新收了包括錢信在內的三戶人家,趕在年前一並發下節禮,但也隻收的下三戶而已。
相比雇農,倒是雇工不用考慮太多。天知道還有多久司隸就會亂起來,這時候不是心疼錢的時候,張易招了十來個家中困難的農漢組成一支小隊,讓胡黑帶領著,半天和雇戶們一起修整水渠,半天在野外進行訓練。
每過十天,張易都會去檢視一下胡黑的訓練成果。組隊至今兩個多月,這夥由莊戶組成的臨時隊伍依然看不出一點鋒銳之氣,但好歹已經能做到最基礎的令行禁止。
隊伍逐漸成型,眼下的問題是缺少武器,也是張易這段時間內最煩惱的事情之一。
南陽產鐵,武帝時設立的四十八鐵官之一就在南陽,但冶煉場裏大部分出產的還是農具,隻有少量精工作坊出產兵器,卻並不對外售賣。當年武帝取桑弘羊的建議采取鹽鐵官營,雷霆手段觸之即死,雖然現在已經轉官營為專稅製,但仍不是普通人能接觸到的。
就張易打聽到的,冶煉場裏誕生的每一件兵器都有單獨的編號,經鐵官督造後一應供於中央。他相信這種種環節中肯定藏有私下裏的交易市場,可他摸不到門道,也沒膽子大肆求購,就隻能花大價錢去買那些流傳到市麵上的二手貨——
一柄長刀千餘錢,比他用來裝門麵的佩劍足足貴了一倍有餘;更甚,就算他想買,也找不到足夠的貨源。
除了胡黑之外,張易這支隊伍裏的人平時訓練用的都是木槍,還有鄉野間打獵自用的獵弓。
他大概也算是給穿越者丟臉了……
“易兒,你怎麽坐在院子裏?地上寒涼,我讓香蘭給你再添一層軟席。”
“阿母。”
環佩叮當,張易卻居然沒發現薑氏是什麽時候過來的。看了眼對方和婢女香蘭手裏的溫湯點心,張易在心底歎了口氣,秉承著豐富的經驗,毫不反抗的任由她把自己的地盤一陣折騰,塞了自己一肚子吃的。
“阿母,兒這邊還有事,你這次來是?”
“你舅舅家的人前些日子從新野過來,跟阿母說了件事,阿母想找你聊聊。”薑氏坐到張易身邊,臉上止不住的露出幾分喜色,“新野鄧氏你可知道?”
“知道,和熹皇後的母家,高密侯鄧家。”張易一邊迴答,一邊忍不住莫名冒出一絲不祥的預感,薑氏平時感興趣的事情用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現在最大的興趣則是……
“鄧家嫡枝有一女,據說年方二八,姿容秀美,其父有意同吾家結親,我兒覺得如何?”
如何?不如何!
鄧家的人什麽時候知道他了?郡衙裏那個臉頰方闊的鄧延?
張易一邊使勁迴憶,一邊正色看向薑氏:“阿母尚沒有答應此事吧?”
“知道你的脾氣,阿母又怎麽會隨便答應這種事?”薑氏輕嗔的看了眼兒子。
“更何況,鄧氏雖是世代名門,如今卻一年不如一年,難說能扶助我兒多少。我兒才賦機變名揚郡縣,他鄧氏日落……”
“阿母,慎言!”一聽到薑氏又要拐到對他毫無理由的得意中,張易頭都大了。
自己有幾分能力自己知道,連支隊伍都拉不起來,靠著上一輩子的經驗搗騰點小玩意兒,光是一個戲誌才就能震的他常常目瞪口呆,一點浮名又有什麽可得意的?也不知道薑氏是不是平日裏太無聊了,一個女兒還消耗不了她做媒的熱情。
想了想,張易決定一勞永逸的在今天把事情掰扯清楚。要不然,眼下的節骨眼上再有薑氏時不時添亂,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萬一今天剛給他妹訂婚明天就要舉家逃跑,那這婚以後結是不結?這時候的禮儀可是真的能壓垮人的。
“阿母,男兒立世當先立業後成家,如今兒尚是白身,這兩年內是不準備成親的。如果您信得過兒,就且等兩年再為兒尋覓淑女,如何?”
“阿母自然信得過你,可你族中這代兄弟出仕者也不過幾個,等兩年若是不成,難道你就不準備成親了?”
“那自然不是……阿母,我這麽說有我的道理。”張易揉揉額角,歎了口氣。
“兒這次洛陽一行,所獲甚多,又得貴人親眼,已經找到了出仕的機會。兒原先不想跟阿母說,阿母也知道,如今朝廷做官需要繳納一筆不小的費用,兒正為這個發愁呢……”
薑氏麵色一變,立刻緊張了起來:“家裏的錢不夠?這、這可怎生是好,我這裏尚還有一些,你還差多少?若是不行,阿母去問你舅家借!”
“沒到那地步,阿母。兒雖說已加冠取字,畢竟年紀還容易讓人看輕,所以說尚有一、二年時間。”張易繃著臉往下編,“等兒出仕之後,我家門第不同以往,不隻是我,阿胭也能找一個更好的夫家。”
“如此,阿母聽你的!”薑氏麵色變了數變,最終點頭。
目送薑氏高高興興的來又高高興興的走,張易長出一口氣,發現自己居然慶幸起薑家女兒一向接受的是三從四德的教導。
要是他上輩子的彪悍老娘,絕不會這麽容易就被他蒙騙走。
要是他上輩子的老娘在這,他也不至於在家完全沒個人可以商量事情。
要是以後他的老婆他的女兒也是薑氏這幅模樣……
張易一個激靈,把注意力迴到竹簡上。